2岁多一些的孩子开始会念念叨叨喊出“1 2 3 4……”,掰着手指可能说着与实际不相符的数字,但是你会发现他们在念叨这些数字的时候很快乐。慢慢的长大,会对更复杂的数字比如10以上的数字有兴趣,或者对其他有特别意义的数字比如时间开始感兴趣。但是,他们真的清楚这些数字概念吗?答案是否定的。只是从2岁开始孩子的兴趣开始在数字上起跑。

宝宝与生俱来有一种模仿能力,随着语言功能的发达,2岁多的宝宝一般就能数出几个含糊的数字,到3、4岁可能就能背诵模仿更加复杂的数字,或者基础的1+1=? 这样的的数字问题,但是这并不是说明宝宝对数字的概念把握,只能说宝宝此时对数字有兴趣了。如果家长能在这个时机,加强引导,可能就能延展宝宝的数字思维,对他们以后的发展会有很大帮助。

但是,关于孩子对数字的兴趣引导一定要有“度”,也就是家长要懂得适可而止。我们的目的是加强孩子对数字方面的兴趣,而不是在这个时机去要求他们学成什么样子。我们可以灌输给宝宝数字概念,先要让他明白“多少”。脑海中有一个差额的概念,这是数字概念的基础。比如说,与其让他茫然地数数,不如时常给他比较数目的机会。像“多或少”、“轻或重”、“大或小”、“远或近”、“长或短”、“深或浅”这些概念,你都可以利用实物的比较来使他更了解。

5岁的宝宝对日历和时钟也会产生很大的兴趣,但对时间的概念依旧模糊不清,倘若在对答中提到了确切的时间,那也只是在模仿大人的说法罢了。比如你问他:“幼儿园哪天放假啊?”“几点吃点心?”“你的生日是几号?”他都能回答,但是对“星期二之后是星期几?”“你几点上学?”“你几点看电视?”往往都答不出来。

父母要知道,宝宝对时间数字表现的是兴趣,而不是清楚了这种时间数字概念,是在模仿大人说过的话罢了。而且,宝宝对具体时间点敏感,只是因为它和生活中的某件事有关而已。所以我们作为家长不能要求孩子在对数字的兴趣基础上完成更多数字智慧的活动,否则会引起孩子对数字的反感,起到适得其反的不良影响。

总结:孩子在不同时期会对数字表现出不同的兴趣,所以家长可以利用孩子对数字的兴趣在不同年龄阶段进行不同的引导,开发他们的思维。但是,对孩子数字思维的引导不可急功近利,只是我们抓住孩子对数字有兴趣的时机就可以了,而孩子在数字上思维的延展还要随缘,否则让孩子对数字产生厌烦情绪我们就后悔莫及了……

相关阅读

早教科普:玩书可提高孩子阅读兴趣


很多家长都有这样的困惑,自己的孩子非常不喜欢看书,就连给他讲故事都不能让他安静下来,坐不住一会儿就想跑。这种情形如果保持到了该读书的年龄,可怎么办呢?

家长都知道,孩子在一岁多的时候已经开始说话了,到了两岁左右,父母就可以有意识地给孩子找些带有图案或者文字的图片来识别;接着就是买一些小故事画册,给孩子讲故事。

也就是在这个阶段,孩子就会对书本产生一定的兴趣。那么,在刚开始的时候,为了让孩子了解书、认识书、喜欢书,可以给低龄宝宝买一些颜色丰富、质地坚硬的画书,不必强求孩子学习书中的文字,目的只为了让孩子把书当成玩具,从而对书产生兴趣。

只有把书当成玩具一样喜欢的孩子,才有可能产生阅读的冲动,才有可能对妈妈给他讲的书中故事产生兴趣。而恰恰在后面这个阶段,给孩子讲故事的妈妈却忽视了这样一个道理,如果要想让孩子不从自己的膝盖上逃走,最重要的是妈妈要学会讲故事。

除了妈妈要用儿童的语言和腔调来念书上的文字。更要对图画中的信息进行补充和发挥,比如书上的原文是“鸭妈妈带着她的孩子们小心翼翼地游过河”,妈妈在讲故事时就可以适当发挥:“鸭妈妈‘嘎嘎’地招呼孩子们,小心啊,我们一起过河啦。”

当孩子在妈妈念书的时候偶尔插嘴或者发问,妈妈一定要耐心回答,并对孩子的出色表现给褒奖。比如夸宝宝聪明的同时,再亲亲孩子的可爱的小脸。

对于年龄更小的孩子,妈妈用肢体语言来奖励宝宝,效果更好。孩子被抱在妈妈身上,如果妈妈还能跟孩子的头更贴近一些,让孩子感受得到妈妈的呼吸,就能更有效地传达读书时的情感。

这种“依恋”的感觉也会成为孩子爱上读书的一个重要原因。在妈妈的搂抱、亲吻、鼓励与表扬中,孩子对于书中的故事就会很自然地关注。能把一篇并不很吸引人的故事讲得绘声绘色,才是做妈妈的本领。在这样的温馨读书环境中,孩子把对母亲的依恋、幸福的感觉无意识地与读书之间建立起某种联系。这样孩子就会慢慢地喜欢上书籍,进而喜欢上读书。

亲子早教网早教网(www.zj09.com)提醒您:当然,在对0~3岁孩子培养阅读习惯的期间,爸爸妈妈也要有意识地在孩子面前表现出自己对阅读的兴趣。要知道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尤其对爱模仿的孩子。

了解加盟信息尽请关注亲子早教网早教加盟网。

早教科普:培养孩子对音乐的兴趣有什么方法


很多父母想要让自己的孩子在音乐方面有所造诣,音乐可以陶冶情操,即便是一首最简单的低幼儿歌曲,也饱含着情感,表达一定的思想内容。欣赏、学习音乐,对孩子情操的陶冶,情绪的调节,思维的开拓等方面都会有很大的益处。懂音乐的孩子比不懂音乐的孩子在气质和生活中是完全不同的,音乐给孩子带来的好处是非常多的,

看到自己的孩子对音乐没有兴趣,那么父母应该怎么样让孩子对音乐有兴趣呢?

①、一个良好的音乐环境可以让孩子对音乐感兴趣,平时的时候父母在家可以经常放一些旋律比较好听的歌曲,或者是父母唱歌给孩子听。孩子的模仿能力强,在日常生活中,让孩子多听、多看、多唱,在充满音乐的环境里得到熏陶,这样的话慢慢的孩子就会对音乐有兴趣,而且孩子时不时还会哼很多的歌曲,父母也达到了让孩子对音乐感兴趣的目的了。

②、父母要启发孩子对音乐兴趣就要从多个方面引导孩子。父母可以在日常生活中让孩子多观察周围的事情、倾听周围环境中的各种音响节奏,并让孩子试着模仿,从而激发孩子对音乐的兴趣。当孩子对音乐有兴趣以后,会发觉在音乐的熏陶之下孩子会有所不同。

③、对于音乐中比较难理解的地方,父母可以耐心的讲解给孩子,对于音乐有了理解学会音乐才更容易,父母要帮助孩子理解音乐。在播放音乐或唱歌时,可适当地给孩子讲解音乐内容,甚至配合一些简单、明了的动作,帮助孩子理解音乐形象,培养孩子对音乐感受力。有了父母的帮助,孩子在学习音乐的过程中更是如虎天翼,如鱼得水,

④、一些有趣的音乐活动,可以让孩子对音乐的兴趣大大的提高。父母选择一些比较有生活趣味的歌曲,可以和孩子一边玩着游戏,一边享受音乐带来的快乐;还可以举办家庭音乐会,让孩子感受音乐气氛、参加音乐活动;也可以通过一些动作,激发孩子去感受,表现音乐作品的情趣。特别是一些生活中常见的动作,很容易受到孩子的喜爱,这样也有助于提高孩子对音乐的兴趣。培养孩子对音乐的兴趣可以从多个方面去开发和引导的,当孩子对于音乐的兴趣很大了以后,孩子会每天沉浸在音乐的喜悦中。

⑤、让孩子对音乐有兴趣,不可操之过急,急于求成。父母不可太逼紧孩子,如果逼得太紧,反而让孩子对音乐越逃离,在玩得过程中体会音乐的乐趣是最好的了,对音乐有了兴趣以后孩子会自发的去学音乐。

亲子早教网(www.zj09.com)提醒您: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对音乐有兴趣,但是很多用得方法不当,以上几个方法希望对父母有所帮助,如果孩子实在是不喜欢音乐的话,父母也没有必要逼着孩子去学音乐,顺其自然最好。

了解加盟信息尽请关注亲子早教网早教加盟网。

早教科普:生活中的细节是启蒙宝宝数字概念的良好资源


数字本身就具有一定的逻辑性与抽象性,对于刚来到这个世界上的宝宝而言,数字就像一连串抽象的符号浮现在他们的脑海里。如何让这些符号在宝宝小小的脑袋里面形成具有实质意义的概念呢?这需要父母们能成为一个优秀的启蒙者。对于这个时期宝宝的数字启蒙没有必要规定每天要学几个小时那么刻意,太过刻意了会挫伤宝宝的积极性,利用日常生活中唾手可得的人、事、物,便是最易学且有效的资源。

对于这个时期的宝宝而言,这个世界上的一切都是陌生的,每一件事情对于宝宝而言都是很有吸引力的,也就是说他们的求知欲是很强烈的。虽然宝宝懵懵懂懂地生活着,但是只要照顾者给予开启潜能的钥匙,他们很快就能学习上手。在宝宝生活的世界中,周围环境中的各种物体均有一定的数量、一定的形状,而且大小也各不相同,并以一定的空间形式存在着。对于0~3岁的大部分宝宝而言,适合学习的包括10之内的数、几何形状、对称等,而适合学习的逻辑项目,则包括分辨大小、配对、序列、分类、因果等。

分类是推理的基础,也是启蒙宝宝数学能力的开始,当孩子有了上述的发展能力后,约1岁开始,爸爸妈妈可教宝宝做简单的配对,如看到苹果的玩具,是否会找出真实的苹果;或者将书与玩具汽车能否区分开。2岁开始,可以让宝宝尝试着自己将东西分类,如将宝宝日常玩的各种玩具分开摆放。别看这些方法十分的简单,但对于宝宝而言这是对其数字启蒙的开始,也有助于宝宝今后数学能力的进一步提高。

日常生活中有很多东西都是与数字有关的,充分利用这些东西去启蒙宝宝的数学概念,既不会让宝宝感到厌烦,反而会在寓教于乐中慢慢提升宝宝的数字概念。可以先从教宝宝数手指头开始算起,一只手有几个手指头,两只手的手指头加在一起又有几个手指头;玩具马有几条腿,小鸟有几支翅膀;桌子是什么形状的、有圆的也有方的;杯子装的水多还是桶装的水多等等吗,日常生活中有很多与数字有关的东西,都可以作为启蒙宝宝数学概念的资源与手段。

总结:对于刚来到这个世界上的小宝宝而言,一切都是新奇的,都是有吸引力的,宝宝对什么都好奇。这说明宝宝的求知欲在一步一步的增强,需要爸爸妈妈适时的启蒙宝宝,当然这个时期的宝宝没有必要像坐在课堂里的学生那样按部就班的去学习,只需要家长在日常生活中循序渐进的启蒙宝宝就行了。这对于宝宝将来走进幼儿园学习,以及宝宝今后学习数学都是很有帮助的。

早教知识:兴趣班可能毁了孩子的兴趣


小提琴夺走了他的儿时

2006年10月23日,《中国教育报》发表了一篇文章《小提琴夺走了我的童年》:小学三年级时,我每天早上5点就被揪起来,跟爸爸读两个小时的外语,随后才背着背包刚开始一天的校园生活。假如说外语、书法艺术仅算“加仓”,说白了的兴趣爱好——小提琴,一件事而言不啻于一场恶梦。因为它压根就并不是我的爱好,爸爸把自己的喜好与理想强加于帮我,夺走了我儿时的快乐。

那一年暑期,我每日要练8钟头的琴,新学期开学后也一样,学琴排出了我基本上所有的业余时间。接着是报名参加各种各样表演,得到各种各样殊荣,爸爸的爱慕虚荣获得巨大考虑,对拉琴的规定也得寸进尺,稍有松懈,接踵而来的便是手脚。

读大学后,我再没摸过小提琴,由于一见到它便会想起那一段痛楚的生活。爸爸妈妈们,小孩并不是大家的独享物,让小孩做他自己想干的事。

让小孩自身挑选特长

不容置疑,小孩有特长是必需的。现代社会,一点特长都没有没法立足于。可如何察觉孩子的潜力,如何鼓励孩子的特长,却有很大的大学问。

清华知名社会经济学专家教授田国强曾在一次专题讲座中,叙述了他的成长历程:刚读大学时学的是汉语,到了一年,越学越察觉自己并不宜搞写作,自身的兴趣爱好在社会经济学上,因此向院校申请办理改学经济发展。

儿童文化教育的所有重任可归纳为八个字:发觉儿童,释放儿童。发觉儿童便是发觉儿童的潜力特性和发展要求,释放儿童则是摆脱一切对儿童的拘束,让儿童变成自身的主人家。事实上,人仅有在自身很感兴趣的层面发展趋势,人生道路才会出现幸福快乐的体会,路才可以走得更长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