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好的习惯对于宝宝的一生都是有利的,因此父母们从小培养孩子的好习惯很重要,以下就让我们从各个方面来详细的了解下帮助孩子建立正确的生活习惯吧,相信有规律的生活也对宝宝的身体健康有利!

吃饭的规律

宝宝4~6个月的时候,为了宝宝能够得到足够营养,并且培养他咀嚼等能力,就要添加辅食了。随着宝宝月龄的增长,辅食的量、次数都会慢慢增加,这时就要帮宝宝固定吃饭时间了。

规律养成计:

第一次为宝宝添加辅食时,宝宝可能每天只会吃一小勺,妈妈可以喂奶之前喂宝宝吃,以此来保证宝宝吃饱。当宝宝适应之后,妈妈可以逐渐增加辅食量。当宝宝吃辅食的量可以代替一次吃奶的量时,就可以把喂奶当中的一次设定为辅食时间,然后尽可能保证每天在同一时间进行。

当宝宝9个月之后,妈妈可以再把一次喂奶改成辅食,同样将时间固定下来。如果担心宝宝不配合,其中一次辅食安排宝宝和大人一起吃饭是不错的方法。早教网

如果发生这样的情况:

宝宝吃奶时不专心。这时,妈妈可以换个安静的房间,找个舒适的坐姿,然后可以放一些轻柔的音乐,宝宝会慢慢意识到,这是吃饭的时间。

宝宝偶尔打破吃饭的规律。有规律的作息并不等于刻板的日程表,妈妈要为宝宝建立有规律的生活,而不是遵守一个死板的时间表。所以,如果宝宝忽然表现出饿的迹象,或者该喂吃饭时却不想吃,妈妈可以根据宝宝需求来应对。

妈妈妙法:

如果宝宝在吃饭的时间要睡觉了就要逗逗他,让他打起精神吃饭了再睡,第二天就把午饭稍微吃早一点,这样调整几天就规律了。--尚尚妈

游戏的规律

对于宝宝来说,每天的游戏时间必不可少,这正是他们吸收外界知识的好机会。妈妈可以根据宝宝的发育能力来安排游戏的时间和内容。如果宝宝无法自己玩玩具,可以帮助宝宝做些活动,比如摆动他的小手和小脚。如果宝宝已经具备了抓握能力,可以陪着宝宝玩一些适合他的玩具。

规律养成计:

游戏时间安排在宝宝最活跃、反应最灵敏时段最为合适,通常是在宝宝吃饱饭之后。妈妈为宝宝提供一些温和的游戏,比如展现一些色彩艳丽、造型有趣的立体书,声音温柔的床铃,帮他蹬蹬腿、举举手,时间可以控制在5~10分钟左右。

如果宝宝白天连续醒着的时间增加,可以让室内游玩更加充实。妈妈可以为宝宝提供一些如手摇铃、毛绒娃娃之类的玩具。这时的宝宝游戏的时间可以持续到20分钟左右。

需要注意的是,妈妈一定不要利用这些时间收拾屋子或打电话,要始终伴在宝宝身边,这样宝宝才会有安全感,并且也避免发生意外。

如果发生这样的情况:

宝宝游戏时,注意力集中的时间很短。集中注意力其实一件花费力气的事情,3~5分钟的专注对于小宝宝来说已经非常难得了。如果宝宝表现出失去兴趣、疲惫厌倦的情况,就让他好好休息吧。

妈妈妙法:

饭后,宝宝精神会好一些,这时我会陪着宝宝一起做些游戏。在游戏时间里,我会更多的培养她的动手动脑能力,因为这时候的宝宝对于颜色特别敏感,所以在玩积木的时候,一边和她玩儿,边告诉她什么颜色。--子妍妈

洗澡的规律

洗澡可以帮宝宝保持身体的清爽和舒适,但洗澡的时间不可过长,对于6个月内的宝宝来说,10分钟之内完成,待宝宝7~8月大时,身体强壮的时候,就可以延长至20分钟。

规律养成计:

对于6个月以内的宝宝来说,洗澡的时间还是要根据宝宝的性格和妈妈的时间来安排。一般来说,除了避开喂奶前后的时间以外,在宝宝身体舒适、妈妈方便的时间都可以洗澡,但是要保证基本上在同一时间沐浴。

宝宝6个月之后,洗澡的时间可以调整到宝宝睡觉前一个小时,如果洗澡让宝宝兴奋会影响入睡,也可以再提前一些。

洗澡时,妈妈在给宝宝脱衣服之前,就要将澡盆、洗发水、沐浴露等用品准备好。给宝宝洗澡时不可匆忙,最好能够一边洗澡一边温柔地跟他说话,宝宝的情绪得到安抚,洗澡也会更容易。早期教育

如果发生这样的情况:

宝宝不肯乖乖洗澡。洗澡时,脱掉衣服把身上打湿,那种凉飕飕感觉会令宝宝不舒服,所以如果宝宝不愿意洗澡也是很正常的。如果他洗澡时闹情绪不配合,妈妈可以用温海绵给他擦身,这样持续一段时间,宝宝适应之后再为他洗澡。

妈妈妙法:

给宝贝洗澡时,我会事先让她看几分钟小鸭子游泳的动画片,或者用盆水把小鸭子,或一些玩具放在水盆里,让她玩一会,然后再告诉她,咱们和小鸭子一起游泳吧,洗澡时,可以放水盆里一两个干净的玩具,便继续给她说着,边洗澡,从来宝宝没闹过呢。--庆庆妈

睡觉的规律

培养睡觉的规律要帮助宝宝区分白昼。白天可以让宝宝沐浴一下阳光,晚上可以将室内的光线调暗,也可以直接把灯掉。宝宝6个月之后,宝宝白天醒得时间长了,就要帮助宝宝区分白天午觉和晚上睡觉,帮他养成真正的睡眠习惯,并固定睡觉的时间和次数。

规律养成计:

小宝宝通常是睡几个小时就起来喝一次奶。如果宝宝早晨醒来,可以用温热的毛巾给他擦擦脸。白天让宝宝在有阳光的室内度过,晚上睡觉的时候不要开灯。宝宝体内的生物钟慢慢会按照一天24小时去调整,生活也会按照昼夜之分来变得越来越有规律性。宝宝入睡前,妈妈可以唱儿歌、讲故事,温柔地拍他入睡。

宝宝6个月之后,白天与晚上的睡眠时间渐渐固定下来,通常上午和下午各有一次时间比较短的睡眠,晚上七八点钟的时候进入睡眠。但如果宝宝晚上闹觉,妈妈需要注意给他调整白天的睡觉次数和时间的长短。

本网站小编总结:良好的生活习惯可以让孩子感觉到更多的爱与安全,同时也有利于妈妈安排与打理家庭的生活,建立亲子关系的合谐,以上所提到的基本上都是宝宝每天必做的事情,所以从现在就开始吧!

入学准备扩展阅读

家园一致让幼儿养成良好习惯


幼儿园对孩子有比较规范的常规要求,比如一日生活常规、作息制度:包括吃、喝、便、睡等;活动的常规:有游戏活动、教学活动、户外活动。而在家中则不同,家庭成员与孩子的亲近关系也不同于老师和孩子之间的关系,这使幼儿更自由、放松和无拘无束,家长和孩子是一对一或几对一的关系,于是,家长的“愿意帮助“和孩子的”依赖成性“,使那些原有建立的规矩在家中不攻自破了。因此,家庭成员的不一致要求、家长的妥协和让步、一味的包办代替与幼儿园园规经常发生冲突。

为什么要“立规矩”?

规矩给孩子们一种安全感和界限感,它会帮助孩子们知道什么是可以期盼的,什么是不可能达到的,并且学会自律自己的行动。“立规矩”并不是限制孩子的发展,而是为了更好地帮助孩子能有序地生活、工作、学习和游戏,使孩子产生自律行为,提高自我控制能力,

这也是幼儿社会化发展的要求。

在幼儿建立良好习惯的过程中家园教育的一致性尤为重要,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1.要求与方法要一致

常规的建立和教养的方法,家庭可以参考幼儿园的要求和做法,也可以和孩子一起建规矩,使家园要求基本一致。

2.榜样作用

要求孩子做到的,家长和老师首先要做到。比如,有些家长给孩子提出早睡早起的要求,可他们却看电视到很晚,这是不应该的。

3.情感的支持与积极的鼓励

其实,“替代”的行为是剥夺孩子训练的不良做法,所以,家长要积极地鼓励孩子,坚持正面教育,让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使其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为他们的一生奠定好的基础。正如我国著名的幼儿教育专家陈鹤琴先生所说:“习惯养得好,终身受其福;习惯养不好,终身受其累。”

儿童教育专家曾指出,使孩子社会化是幼儿园和家庭的一个重要任务,只有教导并且不断督促孩子按规矩办事,才能更好地帮助孩子日后很好地进入社会。

切勿让宝宝养成口吃的习惯


相信没有小宝宝生来就是口吃的,一般孩子口吃的原因多是由于后天的环境所致,以下就来详细的了解宝宝养成口吃的相关因素及其应该早纠正吧,切勿耽误了改正的最佳时期!

随着时间的推移,幼儿一天天的长大,用于表达语言的词汇逐渐丰富起来,面对周围五彩斑斓的世界,新奇的环境,有趣的事件,他们试图通过自己的语言来准确地描述。同时,宝宝的模仿能力也是很强的,他们对于一些新奇的东西,例如口吃,可能也会模仿。这时,爸爸妈妈就要注意了,及时纠正宝宝这个坏习惯。早教网

虽然,他们的口腔肌肉运动能力还未达到随心所欲、应用自如的程度,语言表达能力也还正处于发展过程之中,他们心里想说的话和实际语言所能表达的东西往往不能同步,故容易出现口吃的现象。但是,很多时候,宝宝的口吃并不是天生或者是不可改变的,只要不是宝宝的可以模仿,是可以说得流利的。

很多时候,孩子的口吃就是从模仿和暗示开始的。小儿的模仿能力极强,原本语言表达没有问题的孩子,当他无意中发现家人或周围的小朋友说话结巴时,觉得好玩,出于好奇心,就开始模仿起来了,久而久之,自己也开始出现口吃。

现在,有不少动画片中的角色说话刻意放慢速度,改变语调,孩子喜欢模仿这些电视人物说话,久而久之,也会出现口吃。早期教育

爸爸妈妈来纠正

当看到宝宝出现口吃的时候,如果是因为宝宝在模仿动画片或者电视中的对话而导致的,则可以告诉宝宝,不能模仿结巴,并且让他知道,长期模仿的话,自己以后真的是这样子说话了,会被其他小朋友笑话的,同时,应该鼓励宝宝向电视中的小主持人学习,说得清晰流利。如果是因为宝宝紧张或者是思维和语言未能达到同步,就应该鼓励宝宝,让他慢慢地把要说的表达清晰、流畅,莫着急,告诉宝宝,说得很好,下次一定还可以说得更好。

本网站小编总结:我们谁都希望孩子能够一口流利的语句,但是有时会被一些的因素影响使孩子们说话口吃,所以说在宝宝有意识说话的时候,要尽量的避免一些不利的因素影响到孩子!

养成良好习惯,让你远离癌症(本网站编辑)


前言:癌症一直是人类想要攻克的难题,但是仍有很多癌症对于我们来说是无药可救的。生活水平水平提高了,但是癌症的增长率却在每年递增,环境因素是癌症的一部分诱因,我们的生活习惯也影响着患病的几率。今天为大家介绍一些平时没有注意的防癌小知识。

1.菜别切太碎,少吃熏制、腌制食物。熏制、腌制食物中,亚硝酸盐含量较多,在人体内与胺类化合物作用会生成强致癌物——亚硝胺。导致亚硝胺最多的是腌菜,其次是干咸鱼、红肠、腊肉、火腿、熏肉等,虾酱、咸蛋、咸鱼等食物也不少。科学实验证实,当亚硝酸盐遇到两倍的维生素C时,就不会在体内与胺作用生成亚硝胺。烹调时应减少食物中维生素C的损失,尽量做到新鲜食物越快吃完越好,别把食物切得太细,多用蒸煮的烹饪方式,少让食物暴露在阳光下。

2.洗净农残。近20年来,癌症高发,我认为农药是祸首之一,但谁也不知道自己吃的东西是不是被农药污染过,我们能做的就是尽量减少农药残留。给大家介绍几个方法:一是去皮,除去谷物外壳、水果果皮、根茎类蔬菜的外叶,可减少40%~90%的农药残留;二是用流水冲洗,在水中加点盐能减少蔬果上砷的残留;三是蔬菜多用水煮。

3.少用塑料制品装食物。生活中,我们经常用塑料制品来装食物,却不知道它们到底有毒无毒。大家可参考以下鉴别方法:一是水检法。把塑料袋放入水中,无毒的可浮出水面,有毒的则不会上浮。二是手触及颜色检测法。无毒的呈乳白色或无色透明,手摸时有润滑感,表面似蜡样感;有毒的颜色混浊,手感发粘。三是抖动检测法。抓住塑料袋用力抖一下,声音清脆的无毒;声音闷涩的有毒。

4.晒太阳不能过度。家里总被太阳晒到的家具老化速度更快,一定程度上讲,人的皮肤也一样。有研究证实,儿童时期如果过度暴晒,会加速皮肤老化,或增加成年后长雀斑,甚至患癌的概率。5.少熬夜,睡足觉。2008年12月,世界卫生组织将上夜班列为容易致癌的因素之一。究发现,经常熬夜的人会导致能够抑制肿瘤的褪黑色素减少。睡眠不足的话,人体免疫功能会下降,黑白颠倒的生活还会影响内分泌。因此,应尽量按时睡觉,保证醒来有个好精神,必须上夜班的人应尽量减少夜班次数,下夜班后最好能有48小时的休息时间。

6.别把工作服穿回家。新衣服买回来先洗再穿;在医院、厂矿、车间工作的人下班后,应先洗手或洗澡,尽量不把工作服带回家中。

7.吃坚果。每天食用3个巴西坚果,因为它能提供有益于人体健康的硒元素。哈佛大学的研究人员发现,这与晚期前列腺癌的发病率降低48%之间,存在着一定的相关性。

8.形成自己的生活规律。关注自己的身体感受,并借此形成适合自己的生活规律,保持心情豁达,安宁、自然地享受愉快的一生。本网站小编总结:养成自己的健康的生活习惯,保持心情的愉快也是防止得癌症的关键。有许多的疾病在前期没有征兆,如果不及时的检查发现时有可能错过了治疗的最佳时期,所以每年定期的健康检查是很重要的,家庭成员最好都要检查。

宝宝入园前应养成的4个好习惯


现在的家长都疼爱自己的孩子,但一味地娇惯,宝宝的各项能力就得不到很好的发展。许多家长在摇头叹气之余,会向他人取经,从而得出一个结论:赶紧让孩子上幼儿园,他们就会听话了。

让孩子上幼儿园确实是个好办法,能让他们的生活有规律,自理能力增强。但是如果宝宝在入园前就养成了好的生活习惯,不仅对他们的身心有好处,而且能让他们很快地适应幼儿园的集体生活,成为同龄中的佼佼者。那么,在家如何培养幼儿的生活常规呢?

一、培养幼儿能安静地进餐,学会使用餐具,进餐时坐姿自然,保持桌面的干净,并能够基本做到不挑食。

应该说吃饭对于幼儿来说都很困难,他们喜欢吃的饭菜简直太少了,这与他们平时吃零食有直接的关系。作为家长应该从小培养幼儿正确的进餐习惯,饭菜不能由着孩子的性子吃或不吃,可以用鼓励的语言激励他们:“宝宝真棒,今天吃了这么多的食物,一定长大个,不生病。”对于宝宝挑食,家长最头痛了,只要耐心地变换口味给孩子做饭菜,并随时采取讲故事、说儿歌等方法调动他们的积极性,相信一定会有好的效果。

二、培养幼儿能够主动饮水

这里所说的“水”指的是白开水。现在,许多家长会给孩子喝很多的果汁饮料,殊不知这对幼儿的身体非常不利。我们提倡让孩子喝白开水。当然,白开水没有味道,孩子不喜欢喝,家长可以和孩子一起进行喝水比赛,看看谁喝得多,告诉孩子,如果喝水喝得多,“水宝宝”便喜欢他,和他做好朋友。

三、培养幼儿主动入厕

很多家长对孩子不放心,担心孩子自己脱裤子、擦屁股完成不了。其实每个人的成长都需要锻炼,您不给他机会,孩子永远成长不了。作为家长一定要相信自己的孩子,他们是很聪明的。

在教幼儿擦屁股时,家长可以先示范,然后让幼儿自己练习,这里一定要强调孩子从前往后擦。再如穿、脱裤子时,重点强调宝宝不露小肚皮,可以引导孩子“风伯伯最喜欢宝宝的小肚皮了,要是把肚皮露在外面,它会钻进去,到时宝宝就要肚子疼了”。

四、培养幼儿正确的洗手习惯

其实孩子是最喜欢玩水的,对此家长不用做太多的功课,告诉幼儿正确的洗手方法,他们便很容易学会。在涂好肥皂的时候,一定要提醒孩子将手多搓几遍,这样才能把细菌洗干净。生活中还有其他的生活常规,比如漱口、擦嘴、午睡等等,都需要家长在生活中对孩子进行细心培养,分解每个动作和细节,做给孩子看。家长要调动自己的聪明才智,用幼儿喜欢的语言让他们乐于接受。对幼儿常规培养得越早,孩子在入园前掌握的生活自理能力就越强,家长就不用担心孩子在幼儿园的生活,宝宝的自身能力也会得到充分发展。

如何培养宝宝沟通的好习惯


若是想要教育好孩子,父母与孩子之间的沟通不可少,但是目前,家长们教育孩子都喜欢以自己的威信来教育孩子,常常喜欢让孩子按照自己的意愿走,从来不会考虑孩子们的感受,以下就来学会如何与孩子相沟通吧!

沟通是双向的交流,不是单向的质问

有很多家庭,孩子小时候也乖巧、对大人几乎是言听必从,但是长大后却叛逆得很,什么事都不让大人插手,如此巨大的转折自然让父母大为光火,但又找不到症结所在。其实,这并非是孩子青春期的集中爆发,关键就在于,从小时候开始,家庭的教育就忽略了沟通交流的重要性。

当我们把每天与孩子的交流当作一种习惯来养成时,就会成为一种无极限的亲子沟通。可问题是,家长总是抱怨,我们也很想问孩子,但孩子什么都不说,那怎么办呀?

没错,孩子不会和家长轻易建立一种你问我答的关系。与其说大人希望和孩子无阻碍地沟通,不如说是家长很好奇孩子都干了些什么。家长总是觉得,我有权了解你的情况,你就应该向我汇报。小的时候也许还好办,等孩子大一些,别说到青春期,小学时你就会被孩子剥夺质问的主动权,孩子根本不屑与你汇报。亲子网

让孩子保有信任,打开心扉

我们经常可以看到以下这些场景:

妈妈接孩子回家,问宝宝今天在幼儿园都学了什么。可孩子就是不说,好像什么都没有学一样。当妈的心里就比较忐忑,孩子究竟学会了什么没有呢?

爸爸想问儿子最近有没有和哪个小朋友打架,可儿子连头都不抬,就在那里玩他的奥特曼。

家长满心盼望地问:乖乖,今天你表现好吗,老师表扬你没有呀?但小家伙并不回答我们的提问。

可能每个家庭都有类似上面的经历,我们下班回到家见到孩子,迫不及待地想了解孩子今天一天的所学所想甚至是老师的评价。但是,孩子不理我们,我们追问不出什么具体信息。再多说下去,好像就有点火药的味道了——因为我们先把自己问着急了。

在我家里,美美在小班的时候,也不是主动告诉我每天幼儿园里的事情,那时她还小,我们更多的是在接她的时候从老师那里了解,可晚上接孩子的时候,大人老师孩子都很匆忙,只能从一两句话里知道些许事情。于是,我开始了美美“汇报”能力的家庭建设和培养。

每天,我放下一切自己的工作,专门腾时间认真听美美说。我发现,这不但是语言能力的训练,还是记忆能力和复述能力的锻炼呢。这种交流的价值,相比教她什么知识来说一点都不逊色。或者说,我不重视美美死记硬背的学习,况且美美幼儿园每天的教学非常丰富了,我更看重这种交流的习惯和技巧,这不仅对美美好,而且对我自己做母亲的能力也非常重要。

8条技巧,培养亲子沟通好习惯

那么,我们应该怎么做,才能让孩子信任我们,愿意敞开心扉和我们无话不说呢?对于学龄前的儿童,家长可以尝试从以下几个方面去沟通。

1每天交流的时间固定

在我们家,这个时间就是吃饭的时候、讲完故事的时候和睡觉前。可能吃饭的时候说话不是好习惯,但由于美美正处于把吃看得比什么都重要的馋孩儿阶段,所以,利用这个特点,我们可以了解到她在幼儿园的吃饭情况。

讲完故事就是我们的“心情分享时间”,即汇报时间,通常在我家是大人和美美的CircleTime,我们围成圈席地而坐,一个一个人依次汇报自己的事情。

睡觉前是我们的“聊天时间”。很多家长喜欢在睡觉前讲故事,我个人觉得这样会让孩子兴奋,所以我们聊会儿天,短短的,说点悄悄话。为什么固定时间呢?因为3~4岁孩子的秩序感发展迅速,在这个固定的时间做相同的事情,孩子会更有安全感。

2率先向孩子汇报,做个好榜样

刚开始的时候,美美不多说什么,或者会以“今天我累了,不说了”为由,拒绝和我们的交流。于是,我就自告奋勇一马当先:“那么,妈妈来说,你看看妈妈今天做了什么。”接着,我就汇报我在单位干什么读了什么书见了什么朋友打了什么电话等。然后,等我说完,她就会争着说“我也读了什么书(就是班里老师讲的故事)、做了什么事”等。这样,我基本上就了解到她当天所学所做的事情。

3在孩子情绪好的时候交流

孩子兴奋的时候,是父母和他交流的最佳时间。在这个时候,我会利用美美的情绪满足,来请她描述今天班里一定有什么高兴的事情。当然,在她不高兴的时候,我也会关心,就能知道谁又欺负了她。

4倾听为主,不打断不评论,只就事论事

无论孩子说什么,我们都认真倾听,而非敷衍了事。我会看着美美,时而点头或赞许,而不是闷头吃饭。还有,重点是听孩子说,我们不做任何评论。如果我们过多进行评判,就会剥夺孩子的话语权。另外,这样的打断也让孩子感到索然无趣,让他认为“大人并不关心我说的事情,只是要对我的话进行点评”。

5想象不代表说谎

孩子在三四岁时听的童话多了,语言发展迅速了,这个时期想象发展也非常迅速。就算孩子说的和事实情况不符合,也不要打击孩子的表达欲望。保护好孩子希望向大人描述的愿望,保护好孩子希望得到大人认可的心情。

某一周,美美老说班里来了新小朋友,叫“马小含”。与老师求证,发现并不是这样。我百思不得其解,继续观察,发现美美在提“马小含”的时候,模仿老师的语气姿态和形体:“要和小朋友做朋友,要帮助她。”于是,我再到班里的时候就注意看本周教学的重点计划,发现原来这周涉及孩子与人相处能力的培养。过了两周,美美班里才来了新的小朋友(不叫“马小含”这个名字)。所以,老师是提前在给孩子们灌输新伙伴来了后应该怎么做。倘若我不合时宜说孩子怎么撒谎,那么孩子当时就会关闭和我的交流窗口。

6注意教学计划,尝试更多掌握

有关学习方面,我不太盘问,美美会反感。她说都会了,还会主动表演自己学的歌舞,我在旁边鼓掌就可以了。同时,我也建议家长不要把注意力集中在孩子的知识掌握上。对于幼儿来说,我们更应该关心的是他们的情绪、他们的交往和问题解决能力。其实,对于学前儿童来说,每天让他们能够兴奋的、记忆清晰的事情,未必是老师教的知识,而是他们在做什么事情时成功的体验或当时的愉快感觉。对于孩子们来说,快乐的心情、成就的感觉,才是他们真正念念不忘的事情。

7孩子不愿意说,就别强迫

美美不愿意说的时候,我们大人就故作聊天的欢快样子,挨个抢着介绍自己的情况,不理她不要求她。小孩最不愿意被冷落,一下子就凑过来“听我说,我来说”。即便孩子真的什么也不说,我们做家长的也不会非要去了解什么。因为孩子有逆反心态,我们觉得重要的事情,孩子可能不以为然。孩子津津乐道的小细节,我们同样给予重视和共鸣。

8和老师密切沟通,及时鼓励孩子

在幼儿园里回答问题或者讲述事情的时候,为什么孩子都那么积极?不管怎样都要争取第一个去做呢?原因就在于能够获得及时的表扬,以建立当众表述的自信。由此可见,孩子的表达能力是他们乐于沟通的关键基石。当一个儿童的语言能力得到赞赏时,他们会更愿意、更习惯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想法。

其实,家长是孩子的模仿对象。在家庭中,如果父母两个人的交流是无疆界的,孩子就能知晓人与人交流的快乐,他就会随之如法炮制畅所欲言。沟通的目的不是为了满足成人的好奇心,其核心应当是突出孩子的主导地位。亲子教育

当我们把与孩子的沟通交流当作习惯来建立的时候,孩子对我们的信赖会日渐增加。当这种沟通快乐无极限时,我们对孩子的未来就有十足的把握。

本网站小编总结:不管是孩子小时候,还是到了青春时期,父母若是想要对孩子有深入的了解,就要从小开始,培养与孩子之间沟通的习惯,孩子能否打开心扉与自己畅谈最重要的还是看父母是否掌握沟通的策略与技巧!

宝宝入院前需养成的30个习惯


要想让宝宝顺利适应幼儿园的集体生活,入园前要注意培养孩子以下能力和好习惯:

1.能自己用小勺吃饭、喝汤,尽量不洒饭菜。

2.喜欢吃菜和多种食物,不挑食。

3.吃饭时不磨蹭,不边吃边玩。

4.喜欢吃水果,自己会剥水果皮,能剔除果核。

5.能自己用杯子喝水,尽量不把水洒在身上。

6.知道口渴时要喝水,并能告诉成人。

7.能自己穿简单的衣服,必要时成人帮帮忙。

8.会自己洗手,养成吃饭前、如厕后洗手的好习惯。

9.不拖鼻涕,会用手绢或手纸擦鼻涕。

10.会自己大小便,大小便时能主动寻求成人的帮助。

11.便前会自己解裤子,便后提裤子。

12.会换穿拖鞋,把自己的鞋子放在固定的位置。

13.每天能按时睡眠,按时起床,有午睡的习惯。

14.能听懂成人的生活指导。

15.身体不舒服时,能向成人表达自己的感受。

16.能说出自己的姓名、性别和年龄。

17.能说出父母的姓名,工作单位,或电话号码。

18.知道自己的家庭住址。

19.不惧怕陌生人,不接受陌生人的东西。

20.能较灵活地爬行,能在垫子上随意翻滚。

21.会自然地走、跑、跳,会上下楼梯。

22.会称呼长辈,会使用“谢谢”,“再见”等礼貌用语。

23.能自己独立玩儿玩具,玩儿完后能把玩具整理好。

24.喜欢听故事,能听懂故事中的大意。

25.喜欢和小伙伴一起游戏。

26.能认识几种常见的标志。

27.喜欢听音乐,能学唱简单的歌曲。

28.能认识生活中的常用物品,并说出其名称。

29.喜欢说话,能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意思。

30.愿意做自己能做的事。

给家长的建议:

1.理解孩子

入园后孩子可能会反复出现执拗、暴躁、消极、任性等现象,这是入园焦虑的表现,只要家长能理解孩子,克服自己的焦虑情绪,把握循序渐进的原则,就能有效地改变幼儿的焦虑情绪。幼儿入园后不能“三天打鱼,两天晒网”,不与幼儿进行“妥协”交易。

2.鼓励孩子

家长要用积极的语言强化孩子的好习惯。您总是与孩子保持一定的距离,使他能主动获取生活经验,尽量不包办代替。主动与其他幼儿游戏,不争抢、学会谦让。

3.生活接轨

逐步改变已有的家庭生活习惯,适应集体生活规则。如:吃饭时不喂饭、按时睡觉、按时起床,调整孩子的生物钟。

4.承担任务

凡是孩子能够自己做的就要让他自己做,充分信任孩子,给孩子一点任务,成就孩子完成任务后的成功感。例如:自己收拾玩具,自己穿脱衣服,自己洗手绢等。

忠心期盼:让我们共同努力,帮助孩子顺利渡过入园的焦虑期,尽快适应集体生活。

幼儿园——宝宝习惯养成关键期


一个人养成一种习惯,然后又逐渐被这种习惯所改变,这就是习惯的力量。教育孩子,很重要的一点培养他们良好的习惯。进入幼儿园的孩子正处于人生的初始阶段,一切都要学习,可塑性强,也是各种习惯养成的关键时期。

习惯养成的关键期,良好的教育可使幼儿形成良好的习惯,也会让他们的一生受益匪浅。

“幼儿思维游戏特色课程”正是从幼儿的这些特点出发,借助具体形象的操作材料,让幼儿在游戏中自主学习、发展思维。通过小班两年多的教学实践,我感觉,这一课程能够帮助幼儿形成良好的思维及生活习惯,并提高他们的综合能力。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思维游戏特色课程”不同于幼儿园的自由游戏,它是以操作材料为依托的探索性、操作性智力游戏。幼儿按照游戏中不断提出的问题和任务,通过操作材料,不断探索和尝试解决问题,进行游戏。游戏的整个过程是幼儿不断解决问题的过程,通过这个过程,幼儿主动建构自己的经验和知识,逐渐形成自己的认知结构和思维系统。

课程的每套操作材料,不仅色彩艳丽而且操作性极强。这些材料既能很快吸引幼儿的注意力,幼儿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认知水平也在不断调整、提高,通过各阶段的游戏课程,幼儿能体会成就感,学习积极性得到充分调动,从而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和探索欲望。

在教学过程中,我感到首先要让孩子们感兴趣。我注意激发孩子们参与思维游戏的兴趣,根据孩子的喜好,编制了让孩子朗朗上口的儿歌:“啦啦啦,啦啦啦,我是思维游戏的小行家,思维游戏伴我成长,我是思维游戏的小行家”,孩子们和着歌声集中了注意力,并在愉快的情绪中开始,他们喜欢的思维游戏。

在孩子们兴致很高的前提下,我有意培养他们的各种良好的习惯。每次开新游戏盒时,专门为孩子们开设一节开盒收盒整理游戏盒的活动,让孩子从第一次活动开始就自己学习收拾自己的学具,培养他们收拾整理的自理能力和良好的操作习惯,也让每次思维游戏能安排得更加紧凑,有条不絮。

给孩子自由创新的空间

针对“思维游戏特色课程”强调幼儿自主活动、主动探索,并且获取知识技能的同时情感得到升华的课程特点。我教学时鼓励幼儿采用不同的方法,并接纳幼儿的不同的创造结果,从不同角度随时给予肯定、鼓励,使他们勇于克服困难,大胆表现。

我总认为,应该给孩子们一个自由发挥的空间,使他们的创造潜能得以充分发挥。只要给幼儿创造自由的空间,鼓励幼儿推陈出新,超越自己,超越同伴,幼儿的创新能力就会不断提高,同时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动手操作能力也会得到提高,其实,这也是在培养幼儿勇于创新的习惯。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