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早上叫孩子起床是一项大工程,有的孩子起床气很大,起床后什么都不配合,连早饭不愿意吃。其实每天早起对家长来说都是负担,更别说那么小的孩子了。保证孩子的睡眠时间有利于他们的智力发育,最近就有专家表示孩子的上学的时间不易过早。

学生常为早起上课而抱怨,实际上,这种抱怨是有道理的。据美国《明尼苏达邮报》3月13日报道,由美国疾病控制和预防中心所资助的明尼苏达大学应用研究和教育改善中心的学者,选取了美国3个州8所公立中学的9000多名学生,通过数据分析后显示,学校早上上课时间从原来的7点30分推迟至8点,会使学生的学习成绩有明显的提高,此外,包括旷课、逃学、心理问题等现象也显著降低。而且,这种上课安排不会减少学生放学后参与体育锻炼的时间,更不会影响他们的课余时间。老师们也发现,学生能够在课堂上保持更长时间的清醒,注意力也更集中。家长则发现,孩子更好相处了。

研究者认为,早上上课时间推迟有助于保证学生的睡眠。科学合理的睡眠时间和良好的睡眠质量对青少年身心健康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最近的研究表明,处于青春发育期的学生,健康睡眠的临界点就是8个小时,如果他们长期睡眠时间达不到8小时,就有可能影响身体发育,增加患上抑郁症的风险。

本网站小编总结:虽然专家提出了建议,但是还没有被实施,在幼儿园时孩子偶尔睡懒觉也可以理解,不要强制他们起床,但是也不能让其认为总是赖床也可以。家长在孩子晚上的时候最好不要带他们做剧烈的或是使他们兴奋的活动,早早入睡保证睡眠时间。

zj09.com小编推荐

孩子幼小衔接的问题和策略研究


孩子幼小衔接的问题和策略研究

幼小衔接,一直受到幼教工作者普遍重视的问题。《幼儿园工作规程》明确指出:“幼儿园教育应和小学密切联系,互相配合,注意两个阶段教育的相互衔接”。而《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也明确指出:“幼儿园以家庭、社区密切合作,与小学相互衔接,综合利用各种教育资源,共同为幼儿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因此研究幼小衔接问题,做好衔接工作是十分重要的,从90年至今,幼教工作者们进行了许多多样的研究,取得了许多成果:如“幼小衔接”课程为特色的园本课程,抚顺小学为衔接而建的第一所幼儿园小学衔接教育实验班,以及大大小小的科研论文。但是现实工作中的幼小衔接形势却不容乐观。

一。幼儿园与小学的衔接现状存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幼小衔接因为成绩而走样,幼儿教育严重小学化。目前,在大多数民办幼儿园和相当一部分公立幼儿园中,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日趋严重,且呈加速蔓延之势。不少幼儿园将小学对学生的行为规范要求搬到幼儿园来,往幼儿头上套。比如对老师要绝对服从,要听话,不许顶嘴,不许辩解;上课要专心听讲,不许开小差、玩小动作、说话,坐姿要端正,精神要集中,回答问题要举手;课间要安静地休息或做游戏。这些要求用于规范小学生的行为尚且有失偏颇,用于规范幼儿的行为就更显荒唐。要求幼儿尤其是即将升入小学的读大班孩子像小学生一样以学为主,刻苦学习。不少幼儿园不注重培养幼儿的综合素质,不是组织幼儿从游戏中学习,而是要求幼儿像小学生那样做作业。讲课则一味向幼儿灌输知识,缺少教具演示,缺少图案色彩,缺少生动的游戏。课讲完后则要求幼儿做作业,一个字母或一个字抄写10遍甚至一页,还有计算、英语、常识等等,作业一大堆,幼儿园里做不完,回到家里还要做。幼儿园以学知识为主,本已偏离了正确的办园方向;要求幼儿像小学生那样学习,则更是危害不浅。幼儿教育小学化严重危害幼儿身心健康,扼杀幼儿天性,与社会要求背道而弛,不符合新世纪用人的需要,与小学教育相脱节,对小学教育形成负面影响。

(二)。为个人私利,违规学前班严重存在。笔者看到的是以各种社会名义租小学校舍办学前班、小学校内改名换姓办学前班、以及幼儿园为了生源为了盈利办学前班,美其名曰“大大班”。这些都不是个别现象。这些现象的存在不经意间阻碍了幼儿园与小学衔接的顺利开展和幼儿身心健康发展。有些学前班还上英语课,某种意义上是实行填鸭式教育,这种教育不见得会取得多少效果,一旦实施不当,将会给幼儿心灵造成伤害,这种拔苗助长的行为对处于天真活泼时期的幼儿心理与生理都是一种摧残。

(三)。师资薄弱,幼儿园与小学缺少联系。大多数幼儿园缺少既熟悉幼儿园教育特点又了解小学教育规律的教师,而小学低年级教师对幼儿心理学、幼儿教育学知之甚少。师资薄弱局面的存在割裂了幼儿园与小学的联系。这种联系包括幼儿园教师与小学教师之间的联系及幼儿与小学生之间联系。幼儿园与小学没有一起研究衔接工作。幼儿园教师与小学教师对彼此的教学大纲,教学活动,工作方法等不了解。幼儿也没有去观察小学的环境,不了解小学生的学习生活情况,对小学的学校环境和小学生角色都感到陌生,对幼儿园环境,对幼儿园的生活,对幼儿园教师有较深的感情,都有不愿意离开幼儿园的意念,这对幼儿园这个教育阶段向小学教育阶段过渡很不利的,同时也会影响儿童身心健康发展。

(四)。幼小衔接中,小学的协调工作往往被忽视。现阶段入学儿童个性强、自理能力较弱、情绪不稳定,而进入小学后,儿童的生活条件和教育条件将发生新的变化。幼儿由事事依赖父母、教师逐渐过渡到事事独立完成;幼儿所适应的以游戏为主的活动改变为以学习为主的活动,课后还要预习、复习功课或做作业;另外,学习以口头语言为主改变为以文字或符号写成的教科书。刚由大班升上小学的幼儿心理情绪必定会经历兴奋、紧张、焦虑三个时期,由于小学对于协调工作的忽视,新入学的儿童有着或多或少的学习压力、交往压力,甚至难以适应小学的学习节奏和方式,进而出现抗拒心理。

(五)、家长教育理念的落后、陈旧影响幼小衔接。许多家长重视儿童知识积累,而不注意儿童兴趣开发和能力的培养。无视儿童身心发展规律、特点和需要,拔苗助长,压抑儿童个性,影响健康成长。由于传统的教育观念与教养态度等多方面的偏差与不当,造成很多家长重视技能技巧的训练而忽视幼儿的全面发展,重视短期成效而忽视幼儿的终身发展,甚至有的家长出于过急而超前训练,竟将小学一年级的课本内容提前交给幼儿掌握。他们认为入学前应该让幼儿学会读和写,学会做数学题。他们关注的是孩子在幼儿园学会了写字、拼音、还是算术,关心的是自己的孩子是否聪明,学习过程中注意力是否集中、能不能大胆回答问题,致使幼儿在入学后出现这样一种情况:入学初感觉学习很轻松,出现上课不专心、做作业不认真等现象,形成了不良的学习态度和习惯;随着学习内容的加深,难度的增加,“储备知识”用完了,又缺乏认真学习的习惯,这时就出现了适应困难,导致学习“没后劲”等问题。故而,给幼儿园、小学的教学活动造成压力,幼小衔接难以顺利进行。

二。幼儿园与小学衔接三方面的指导策略

幼儿从幼儿园向小学过渡,既存在连续性又具有阶段性。它有着自己的基本标准:学习感兴趣、活动能合群、生活有条理。要使幼儿身心健康,达到如此标准,使幼小衔接工作能顺利进行,需要幼儿园、小学、家长三方共同努力。

(一)幼儿园

1、幼儿园要明确自己的办园宗旨,不能为了一己私利,一味的追求生源及办学光环。要真真切切地为幼儿提供健康、丰富的生活和活动环境,满足他们多方面的需要,使他们在快乐的童年生活中获得有益于身心发展的经验。

2、增加男性教师,改变幼儿园教师性别结构。心理学家和教育学家研究表明,幼儿园教师单一由女性担任,对幼儿的心理健康不利。增加男性教师,则能增加阳刚之气,提升坚韧性、自信、自尊、豪放坚毅、诚实无畏、敏捷果断等品质,对耐抗挫能力的培养大有好处。为幼儿园建立一个小社会,增加男性教师,将能健全幼儿的人格、强健体魄,促进幼儿身心健康成长。

3、幼儿教师要提高自身素质,认真学习和研究幼小衔接的意义和标准,切实做好衔接工作。把培养幼儿学习兴趣、思维能力、想象能力、创新意识、竞争意识、良好的学习习惯、百折不挠的品格、正确的社会交往能力作为长期目标。从小班就开始,找准“教与学”的结合点,以丰富多彩、生动活泼的形式,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培养孩子的学习积极性。在教育活动中提高幼儿的观察能力、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幼儿通过对不同内容的接触,增加感性认识,从而体现美、创造美、展示美。在教育活动中初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行为习惯,并倡导家长配合幼儿园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能勇于面对挫折、百折不挠的意志品质,鼓励幼儿形成力争上游的竞争意识。同时,在一日生活中培养幼儿谦让、合作能力等,做一个社会的人。到了大班幼小则应一体化。首先,建立和健全幼儿园与小学的联系,幼儿园教师应定期参观小学一年级的教学活动,主动参与一年级教师的教研活动,并向小学一年级教师介绍幼儿园的教育方法,展示幼儿的学习水平,在教育工作上做到衔接;幼儿园教师还应带领幼儿参观小学,使幼儿了解小学生一般情况,让幼儿参加小学生的某些活动,同小学生联欢,举办作品交流展览,以引起幼儿入学的兴趣,激发他们求学和效法小学生的愿望。其次,调整幼儿园的作息制度,为幼儿适应小学作息制度,幼儿园大班作息制度应适当更改,如缩短午睡时间,延长上课时间,增加上课节数,减少游戏及户外活动等。再次,加强幼儿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在幼儿的一日活动中,经常组织幼儿互相交流和倾听同伴所见所闻,在各项活动中注意丰富幼儿词汇,如在学习单词的基础上,让幼儿用一个单词说一句完整的句子,从而提高幼儿造句能力,然后让幼儿把多单词用完整的句子编成一个情节或一个故事,这样不但培养了幼儿读的能力,而且还培养了幼儿想象力。在幼教活动中,注意提高幼儿写的能力,如让大班幼儿写一些有关联的词语或独体字,如爸爸,妈妈,幼儿自己的姓名,住址等,这样可以训练幼儿写的能力。同时,可让幼儿多参加民间游戏“跳房子”,充分了解田字格的结构,为前书写做好充分准备。最后,在一日活动中要有意识培养幼儿的社会适应性,使其参与活动具有主动性和坚持性,能够独立、认真、细致完成学习任务。有目的地培养幼儿的任务意识及规则意识,培养幼儿独立生活处理能力,培养幼儿的入学积极态度,使幼儿顺利走过幼小衔接这个“陡坡”。

4、加强幼儿安全意识的培养。可有意识引导幼儿开展有益身心健康的游戏,并告诉孩子“为什么不可以这样玩”、“这样玩会有怎样的后果”,让孩子懂得其中的道理。为幼儿进入小学能够有安全意识,能进行自我保护提供有力保障。

5、做好家长工作,引导家长走出家教误区。幼儿园通过家长学校、幼儿园园报、家园联系栏、家长开放日等多种宣传途径使家长与幼儿园统一认识、统一方法,充分发挥家长学校作用,聘请心理学教授、幼教办教研员以及对幼小衔接颇有研究的教师、有较多经验的教师或家长给家长们做专题讲座,引导家长正确评价自己的孩子,调整好家教计划,全面认识幼儿的发展。同时教师记录下孩子在幼儿园的情况,根据幼儿个人的实际情况,向家长提出有针对性的幼儿的个人方案,与家长共同探讨高效率的解决的方法。

(二)、小学

1、合理调整低年级幼儿的作息时间。科学实验表明:小学低年级的幼儿上课集中注意力的时间一般是15分钟,高年级一般是25分钟,而实际中每节课都是40分钟。对于低年级幼儿来说显然是不公正的,也是不科学的。尊重科学,减缓幼小衔接的“坡度”,小学应专门为小学低年级幼儿设计作息时间表,科学合理安排幼儿的一天学习,注重动静结合。

2、小学要深化教育改革,推进素质教育,学习与借鉴学前教育。首先,要重视环境创设。在幼儿刚就读小学一年级的时候,布置一个充满童趣又能体现小学生学习环境的小天地,减少幼儿离开幼儿园的心里反差。教师可在墙壁上张贴一些画着学生课外活动的图片,时刻让幼儿有一种奋发向上的动力。把拼音卡片贴到显眼的地方,让幼儿时刻不忘学习的内容,找来幼儿(也是一年级学生)自己画的画,张贴在学习园地里,用他们做的手工作品布置教室,让幼儿一开始就有参与感。还可设立了生物角,摆上几盆花呀、草呀,设立了图书角,放上有趣的连环画。这样幼儿一跨进教室,感到既陌生又很熟悉,既整洁又漂亮,让他们的心里埋下喜欢上学的种子。同时学校应尽量配合幼儿长期在幼儿园生活而形成的习惯。例如允许幼儿有更多的自由空间———适当调节课堂节奏,课间上厕所的时间较自由,配合多种的课间、课外活动;在学习上,暂时降低难度,以减低新生的压力,以缩短幼儿到新学校时产生焦虑、紧张的时间,从而让他们尽快适应小学的学习节奏和方式。而且学校还要注意为幼儿创设一个良好的心理氛围,融洽的师生关系,宽松,愉快的学习气氛,让幼儿感到在一个文明,安全,和谐,愉快充满爱与尊重的良好精神环境中生活,例如小学教师要研究幼儿的身心发展规律,注意关爱每位学生,尊重理解他们学习、生活上的个性化要求,尽可能地与每位学生交流和沟通,增强亲和力,在对孩子的学习习惯和行为规范的要求上切忌简单急躁,要循序渐进,自然养成,对孩子多些理解与宽容。这对幼儿的发展将起到不可忽视的作用。其次,培养幼儿团体归属感。小学校必须抓准时机,恰到好处地引导幼儿:(1)、让其确定自己的身份,简单来说就是让他们知道自己已经是一名真正的小学生了,激发幼儿的自豪感,从而主动去熟悉学校。(2)、应创造更多的机会让老师和新生互相认识,鼓励幼儿与其他人接触交流,培养团体归属感。(3)、利用集体活动,用活泼的形式告诉幼儿自己是几年几班的学生,以后的身份就是班上的一分子,在外代表着这个班。纠正许多孩子普遍存在的“讲的能力强于倾听的能力”等毛病,学会与人合作。最后,重视游戏,帮助幼儿积累各种各样感性经验。小学教师应多研究学前教育学及其心理学,了解幼儿年龄、心理特点,顺应他们的特点在教学中要善于将游戏引入课堂,注重形象、直观教具的使用,力求把难以理解的内容变为通俗易懂的内容,把幼儿的兴趣引导到主动学习中去,主动建构学习,使幼儿顺利度过不适应期。

3。与幼儿园取得联系,掌握幼儿的适应情况,有针对性地制定计划,指导家长一起帮助适应不佳的幼儿,使他们尽快度过适应期。

(三)、家长

1、增强幼儿的信心。即将进入小学的幼儿,其学习和社会适应困难是客观存在的,家长要增强其自信心,让幼儿在解决难题中感到乐趣而并非压力,培养幼儿对失败的承受力。正确对待批评和失败,具有在群体中既能竞争又能共处的能力。让幼儿知道他们长大了,正在学本领,使幼儿直觉上感到上小学的好处和乐趣。

2。激发幼儿上小学的兴趣,为幼儿上小学做好心理准备。为了让孩子高高兴兴地进入小学,家长要使孩子内心产生想上小学当个小学生的愿望。例如:早晨您送孩子上幼儿园时,在路上见到许多小学生背着书包上学校,这时,您不妨对孩子说:“瞧,这些哥哥姐姐多神气!”使孩子产生羡慕之情。在这方面家长要特别注意的是,决不能用上小学对孩子施加压力,进行恐吓。如:“瞧,你这么坐不住,将来上小学可要受罪,让小学老师好好修理你!”这样说会造成孩子对上学产生恐惧感,不利于入学的心理准备。

3、调整好幼儿生活规律。家长应从开学前两周开始调整幼儿的作息时间。专家告诉我们,一般情况下可以早晨6点起,晚上8点睡,总之至少要保证10小时的充足睡眠。中午,最好让幼儿有50分钟午睡时间。给幼儿建立稳定的作息制度,让幼儿有时间概念,形成有张有弛的生活节奏。。

4、培养幼儿的自理能力。能力不是与生俱来的,心理学研究表明,儿童能力的发展有一个关键期,在关键期内,儿童的能力易于养成,过了培养期,过了关键期,幼儿能力的培养就显得特别困难。可见,为了培养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管理,家长们应在关键期培养幼儿能做和应该做的事情自己去做。比如大班时期,家长就要注意让幼儿自己整理图书、玩具,收拾小书包和生活用品等。同时家长要帮助他们在实际行动中克服困难,而不要代替他们克服困难,当幼儿遇到困难时,要不断给予鼓舞,使其具有较强的信心和决心,以至不达目的,决不罢休。此外,还要在克服困难的方法和技术上给予适当的指导,让幼儿掌握克服困难的技巧,少走弯路。培养幼儿的自理能力应该从生活中的每一件小事做起,如,留给儿童一片自己的小天地,指导他学会收拾自己小天地中的器物,学会穿衣、洗脸、叠被、整理房间、端饭、擦桌子、扫地等。

5、为幼儿准备家庭学习环境,营造良好学习气氛。家长为幼儿特开辟一个独立学习小空间,选择自己喜爱的台灯及其朴素实用的学具(书包、文具盒、橡皮、拼音本、方格本、多格算术),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心情中热爱学习。培养幼儿倾听的习惯,平常在家中一家三口多做“倾听”游戏,看谁听得最准确。让幼儿明白别人说话时,不能心不在焉,要专心致志地听,了解对方说话的主要内容和意思。同时,家长精心地为幼儿选购一些适合幼儿阅读的书,培养幼儿热爱阅读,对看图说话家长督促大班幼儿大胆大声地用普通话进行表达,态度要自然、大放、有礼貌,声音适度,口齿清楚,语速适中;对短文则督促小学低年级幼儿以朗读为主,用普通话朗读,口齿要清楚,声音要响亮,不漏字、添字,不读错字,不读破句子。长期培养,不仅能激发幼儿阅读兴趣,提高阅读能力,而且让幼儿养成爱看书的好习惯。还可以提高孩子对语言感受的敏锐性。作业时要有正确的写字姿势:坐姿正确,做到“一直一正二平”,即身体直,头正,肩平,腿平;执笔姿势正确,大拇指和食指夹住笔杆,其余三指托住,笔杆向后稍斜,靠在虎口处;做到“三个一”:眼离书本一尺,胸离桌子一拳,手离笔尖一寸。

6、对幼儿进行安全教育,增强自我保护意识。首先,对于刚上小学的孩子来说,家长还是接送比较好,但要让孩子懂得并遵守交通规则,学会看红绿灯,走人行横道,迷路找民警。其次,让孩子记住父母和其他负责接送的亲属的名字,记住家里的电话和父母的手机号码,记住父母工作单位的全称和办公电话。当然,为以防万一还可以把这些内容写在一张硬纸卡上给孩子随身携带,告诉他在讲不清楚的时候把这个拿给警察叔叔看。

7、家长接受幼儿园、小学的专题指导,有效地架起幼儿走向小学的桥梁。有意注意的水平的高低决定幼儿成绩的好坏,因而家长可以多与孩子玩棋类游、拼图游戏,这对培养有意注意很有益,能够帮助幼儿集中注意力;家长对幼儿进行一些零散正确入学知识准备,但不是提前教拼音、识字等,也无须把玩具收起来,更不需要让幼儿进学前班。同时,家长要及时、准确地把握幼儿当前的发展状况,使得家庭教育更具针对性。

幼小衔接是幼儿园、小学和家长都非常关心的问题,搞好它需要幼儿园和小学的改革,需要家长热心支持及其观念的改变。总之,搞好幼小衔接工作,需要幼儿园、小学和家长三方共同努力。

幼小衔接,一直受到幼教工作者普遍重视的问题。《幼儿园工作规程》明确指出:“幼儿园教育应和小学密切联系,互相配合,注意两个阶段教育的相互衔接”。而《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也明确指出:“幼儿园以家庭、社区密切合作,与小学相互衔接,综合利用各种教育资源,共同为幼儿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因此研究幼小衔接问题,做好衔接工作是十分重要的,从90年至今,幼教工作者们进行了许多多样的研究,取得了许多成果:如“幼小衔接”课程为特色的园本课程,抚顺小学为衔接而建的第一所幼儿园小学衔接教育实验班,以及大大小小的科研论文。但是现实工作中的幼小衔接形势却不容乐观。

一。幼儿园与小学的衔接现状存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幼小衔接因为成绩而走样,幼儿教育严重小学化。目前,在大多数民办幼儿园和相当一部分公立幼儿园中,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日趋严重,且呈加速蔓延之势。不少幼儿园将小学对学生的行为规范要求搬到幼儿园来,往幼儿头上套。比如对老师要绝对服从,要听话,不许顶嘴,不许辩解;上课要专心听讲,不许开小差、玩小动作、说话,坐姿要端正,精神要集中,回答问题要举手;课间要安静地休息或做游戏。这些要求用于规范小学生的行为尚且有失偏颇,用于规范幼儿的行为就更显荒唐。要求幼儿尤其是即将升入小学的读大班孩子像小学生一样以学为主,刻苦学习。不少幼儿园不注重培养幼儿的综合素质,不是组织幼儿从游戏中学习,而是要求幼儿像小学生那样做作业。讲课则一味向幼儿灌输知识,缺少教具演示,缺少图案色彩,缺少生动的游戏。课讲完后则要求幼儿做作业,一个字母或一个字抄写10遍甚至一页,还有计算、英语、常识等等,作业一大堆,幼儿园里做不完,回到家里还要做。幼儿园以学知识为主,本已偏离了正确的办园方向;要求幼儿像小学生那样学习,则更是危害不浅。幼儿教育小学化严重危害幼儿身心健康,扼杀幼儿天性,与社会要求背道而弛,不符合新世纪用人的需要,与小学教育相脱节,对小学教育形成负面影响。

(二)。为个人私利,违规学前班严重存在。笔者看到的是以各种社会名义租小学校舍办学前班、小学校内改名换姓办学前班、以及幼儿园为了生源为了盈利办学前班,美其名曰“大大班”。这些都不是个别现象。这些现象的存在不经意间阻碍了幼儿园与小学衔接的顺利开展和幼儿身心健康发展。有些学前班还上英语课,某种意义上是实行填鸭式教育,这种教育不见得会取得多少效果,一旦实施不当,将会给幼儿心灵造成伤害,这种拔苗助长的行为对处于天真活泼时期的幼儿心理与生理都是一种摧残。

(三)。师资薄弱,幼儿园与小学缺少联系。大多数幼儿园缺少既熟悉幼儿园教育特点又了解小学教育规律的教师,而小学低年级教师对幼儿心理学、幼儿教育学知之甚少。师资薄弱局面的存在割裂了幼儿园与小学的联系。这种联系包括幼儿园教师与小学教师之间的联系及幼儿与小学生之间联系。幼儿园与小学没有一起研究衔接工作。幼儿园教师与小学教师对彼此的教学大纲,教学活动,工作方法等不了解。幼儿也没有去观察小学的环境,不了解小学生的学习生活情况,对小学的学校环境和小学生角色都感到陌生,对幼儿园环境,对幼儿园的生活,对幼儿园教师有较深的感情,都有不愿意离开幼儿园的意念,这对幼儿园这个教育阶段向小学教育阶段过渡很不利的,同时也会影响儿童身心健康发展。

(四)。幼小衔接中,小学的协调工作往往被忽视。现阶段入学儿童个性强、自理能力较弱、情绪不稳定,而进入小学后,儿童的生活条件和教育条件将发生新的变化。幼儿由事事依赖父母、教师逐渐过渡到事事独立完成;幼儿所适应的以游戏为主的活动改变为以学习为主的活动,课后还要预习、复习功课或做作业;另外,学习以口头语言为主改变为以文字或符号写成的教科书。刚由大班升上小学的幼儿心理情绪必定会经历兴奋、紧张、焦虑三个时期,由于小学对于协调工作的忽视,新入学的儿童有着或多或少的学习压力、交往压力,甚至难以适应小学的学习节奏和方式,进而出现抗拒心理。

(五)、家长教育理念的落后、陈旧影响幼小衔接。许多家长重视儿童知识积累,而不注意儿童兴趣开发和能力的培养。无视儿童身心发展规律、特点和需要,拔苗助长,压抑儿童个性,影响健康成长。由于传统的教育观念与教养态度等多方面的偏差与不当,造成很多家长重视技能技巧的训练而忽视幼儿的全面发展,重视短期成效而忽视幼儿的终身发展,甚至有的家长出于过急而超前训练,竟将小学一年级的课本内容提前交给幼儿掌握。他们认为入学前应该让幼儿学会读和写,学会做数学题。他们关注的是孩子在幼儿园学会了写字、拼音、还是算术,关心的是自己的孩子是否聪明,学习过程中注意力是否集中、能不能大胆回答问题,致使幼儿在入学后出现这样一种情况:入学初感觉学习很轻松,出现上课不专心、做作业不认真等现象,形成了不良的学习态度和习惯;随着学习内容的加深,难度的增加,“储备知识”用完了,又缺乏认真学习的习惯,这时就出现了适应困难,导致学习“没后劲”等问题。故而,给幼儿园、小学的教学活动造成压力,幼小衔接难以顺利进行。

二。幼儿园与小学衔接三方面的指导策略

幼儿从幼儿园向小学过渡,既存在连续性又具有阶段性。它有着自己的基本标准:学习感兴趣、活动能合群、生活有条理。要使幼儿身心健康,达到如此标准,使幼小衔接工作能顺利进行,需要幼儿园、小学、家长三方共同努力。

(一)幼儿园

1、幼儿园要明确自己的办园宗旨,不能为了一己私利,一味的追求生源及办学光环。要真真切切地为幼儿提供健康、丰富的生活和活动环境,满足他们多方面的需要,使他们在快乐的童年生活中获得有益于身心发展的经验。

2、增加男性教师,改变幼儿园教师性别结构。心理学家和教育学家研究表明,幼儿园教师单一由女性担任,对幼儿的心理健康不利。增加男性教师,则能增加阳刚之气,提升坚韧性、自信、自尊、豪放坚毅、诚实无畏、敏捷果断等品质,对耐抗挫能力的培养大有好处。为幼儿园建立一个小社会,增加男性教师,将能健全幼儿的人格、强健体魄,促进幼儿身心健康成长。

珍惜孩子放学路上的时间


当宝宝们上了幼儿园之后,许多的家长们都想要知道宝宝每天都做了些什么,但是有时介于沟通方法不正确,不仅仅会使其得到不想要的答案,反而还会影响到亲子关系,以下让我们来学下如何与孩子们相沟通吧!

方女士:

我一般会问她今天开不开心,爷爷奶奶接的话就会问她饭好不好吃之类。感觉她喜欢对我说,但是老师说她在学校不太愿意表达。可能女孩子比较胆小,我觉得她从幼儿园回来后能把高兴的事情跟我分享,同时把一些情绪“垃圾”扔给我,我也不会去教育她,只是听她讲就行了。有时在她讲话中还会发现一些小秘密,这个需要很有耐心才能发现,比如女儿不喜欢互动的课,因为她总是被点名,导致一段时间不想去幼儿园,问了三天才说出来。后来跟老师沟通多鼓励她,就好多了。回家路上十几分钟可是最高效的沟通时间。

小虎的外公:

外孙上幼儿园以来,都是我负责接送,外孙很调皮,基本上没问他什么,他就缠着我买点东西给他吃,有时候给我看看他在幼儿园画的画,或者背学到的东西给我听。在幼儿园,老师说他老是心不在焉,但是回家来他照样能把学到的东西一字不落地全背给你听,我也不知道该问他一些什么,就问吃得好不好之类的,有时候他闷闷不乐,给他买点东西就开心了,小孩情绪来得快走得也快!

专家建议:

专家认为,离园回家这段时间,与孩子有效的沟通,既能了解孩子在园的情况,又能增进亲子关系,是一天当中非常难得的亲子时间。但是在沟通方式上一定要注意,拒绝唠叨型(不停问问题,而且都是学习或者吃饭之类孩子不关心的问题)和漠不关心型(孩子非常喜欢跟父母讲,但是父母不认真不专心倾听)。这两种方式都是不尊重孩子的沟通方式。

正确的方法是,多用启发式提问,多从感受出发。比如“你今天在幼儿园高兴吗?”“讲一个你今天觉得特别好玩的事儿。”“今天你们班阳阳来了吗,他的感冒好了吗?”“你教妈妈折小纸船,好不好?”“你今天帮老师整理图书、收拾玩具了吗?”提问要具体,要找孩子感兴趣的话题,慢慢地,孩子会喜欢和家长交流一天的在园生活。

其次对话一定要以平等的态度进行,不能孩子还没讲完就开始习惯性地指责,或者对孩子的感受一点不细心,比如孩子说不开心,一定要慢慢引导他(她)讲出来,像一个朋友一样给一些解决的建议,最后怎么解决还是交给他(她)自己。

与孩子们相沟通,我们更加应该讲究方法,不可直白的问孩子“今天在幼儿园吃什么了,有没有吃饱?”“跑步时老师有没有帮你脱外套?”等等,这样只会使孩子们产生厌烦的心理,希望家长们都能够掌握与孩子们相沟通的技巧!

母女关系的试验研究分析(下)


很多母亲向我坦言,在女儿自13岁至18岁之间,她们普遍有一种危险感,因为伴随着女儿的性成熟,她们开始担心女儿的交友问题。根据我的调查,绝大部分母亲认为女儿对性总是能有正确把持态度的年龄应该在21岁以后,而第一次性经验应该发生在20岁比较合适。这和女儿们的看法实在差得太远。在我询问的近300名15至17岁少女中,87%的少女认为她们在14岁就能对性问题有正确的态度,超过一半的少女认为第一次性经验发生在16岁是可以接受的,这也许就可以解释在这一年龄段,母女之间为何会摩擦频生。

随着女儿一年一年长大,她们的主要精力会投向男性,无论母亲们愿不愿意接受,这都是无可否认的事实。在大多数情况下,母亲们会在潜意识里为自己设下一个界碑,通常会是女儿的年龄,或者女儿和异性交往的时间。没有越过这个界碑前,母亲会认为别的男人抢夺了自己女儿的爱,越过这个界碑后,母亲们会变得没有那么理直气壮,她们会让自己接受现实。我试图了解每个母亲各自设定的界碑是什么,结果发现了一个有趣的事实。所有在结婚前没有性经验的母亲都把女儿结婚或达到适婚年龄设定为自己的界碑,而几乎所胡在结婚前有性经验的母亲都把女儿是否有过性行为视为心目中的界碑,无论发生性行为的年龄有多小。也就是说,母亲们都在不自觉地以自己当年作为女儿时的标准来衡量自己现在的女儿,这又是一种有趣的回归现象。

当越过那道心理上的界碑后,母女关系会进入一个新时期。一般来说,他们会在今后相当长的年月里成为最好的朋友。

当然,这种伴随着年龄而变化的母女关系没有完全的代表性,我们必须知道,几乎每一对母女关系都是惟一的、独特的,要用一个普遍规律来涵盖母女关系几乎比参透哥德巴赫猜想还要难。但令我欣慰的是,这些结论至少可以在现实中帮到一些母女的忙。同时,可以解释为何在一些非正常的家庭中,母女关系的发展会有不同。

以单亲家庭为例,如果一个家庭中父亲早年去逝,那么家庭的悲剧往往会强化母女关系,使他们有勇气共同去面对令人恐惧和压抑的环境。如果母亲为女儿找个继父,那么情况则完全不同。在针对36个二次婚姻家庭的调查研究中我发现,尽管母亲再婚时女儿的年龄都不超过14岁,但几年过后,女儿们都认为母亲不应独自作出再婚的决定。她们认为无论自己多么年幼,都有选择继父的权利。而有继父的家庭和以母亲为主的单亲家庭造就的母女关系也大相径庭。在有继父的家庭中,几乎每个家庭中的母女关系都有过十分不愉快的经历,有一些一直争执到女儿都40岁了为止。其中一个家庭中出现了有趣的情形,30岁的劳拉从小生活在继父家庭中,但她于3年前带着惟一的女儿改嫁了,当我问她为什么要为自己的女儿选择继父,如果女儿今后怨恨她时怎么办时,她告诉我说,她会在女儿一懂事时就将其送到寄宿学校。

把女儿送到寄宿学校当然不是好办法,因为我们无法逃避母女关系这种最基本、最重要的关系。不管怎样的成长背景,不管怎样的家庭环境,母女关系始终是一种根源于爱的关系,无论是作为母亲,还是作为女儿,如果不能意识到这一点,我们就把自己排除在了一种巨大的能量源泉之外,从而无法成就和理解我们自身。

母女关系的试验研究分析(上)


这是美国缅因州缅因大学主持妇女研究计划的李·莎莉博士的一项研究成果,前段时间当北京的妈妈们正在讨论“男孩,女孩,不一样的养育”这个话题的时候,我看到了这篇文章,觉得可以贴上来助个兴,但因为太忙一直没时间把这篇长文敲出来。现将把其中一些主要观点摘出来,给有女儿的妈妈们参考。

在人类几种最基本的关系中,母女关系是最重要、最值得研究的。和父女关系、母子关系不同,母女关系随着母亲和女儿年龄的变化会演变出一种回归曲线的效果。也就是说,当女儿日渐长大时,无论她的个性和其母亲相差多远,一旦她自己成为母亲,她对自己儿女的态度不知不觉会打上其母亲的烙印。无论她年轻时如何厌倦甚至反抗自己的母亲,她都会继承母亲在处理母女关系上的很多方式。

当女儿在0至5岁之间时,她们对母亲最基本的感情是依恋。在这种本能的依恋阶段,女儿和儿子对母亲的依恋基本上是一致的。有一定数量的案例表明,在0至5岁期间,男孩会比女显得更依赖母亲,但这不能被证实是普遍规律。

当孩子长到5岁之后,情况发生了根本的变化,这时他们已对性别形成较完整的认识,他们清楚地了解自己是男孩还是女孩,明白男女之间玩具是不同的,玩耍的圈子是不同的。于是,几乎没有例外的,女孩们都会说:长大要做像妈妈那样的人。在5至13岁间,女儿对母亲的最基本感情是崇拜。母亲成为女儿眼里最完美、最高贵、最丰满的女性,几乎就是一个女神。在此期间,同龄女孩之间对自己母亲产生的自豪感和相互攀比的情绪也是一生中最强烈的。她们会争吵着说,我的妈妈会做什么,你的妈妈不会,我的妈妈有什么,你的妈妈没有,甚至我妈妈比你妈妈漂亮等。

然而这种直接的崇拜情绪在女儿长到13岁左右之后会发生变化。几乎在一夜间,母亲在女儿眼中会成为无知的、愚蠢的、这个星球上最不可理喻的生物。这种情感上的骤变很难被完全解释清楚。我想有几点可以说明问题的一些方面。首先最主要的原因,是女儿在13岁至18岁之间是心智成熟最快的时期,伴随着青春期发育,她开始有自己独立的审美观,于是完美女性的形象开始从母亲身上剥离,转移到或者是偶像或者是一个虚拟的形象上去。结果再看向自己的母亲,似乎一下子变得难以接受。其次,母女之间在这一时期的交流和沟通会突然变得困难,或者说她们之间原来的交流方式现在会显得不适用。根本原因是处于青春期的女儿开始对男性发生兴趣,她们开始朝着取悦某个特定男性或所有男性的方向去包装自己,无论从衣着打扮,还是言语、行为,而这往往是母亲们难以接受的。因此,在这一时期,母女之间的争执几乎总是遵循固定的模式。母亲这方面表现为想控制女儿,而女儿这方面则表现为想摆脱这种控制,因此双方互相听不进话,关系冷漠。(转下文)

下一篇:母女关系的试验研究分析(下)

专家:让孩子“学会”打架


幼儿园开学了,孩子在交往过程中难免遇到小矛盾和小冲突,很多时候甚至会“动手解决”。若家中的小宝宝被其他小朋友“暴力欺负”,家长是教育孩子做“狼”主动攻击,还是当“羊”默默忍受?爸爸妈妈们为此争论不休。

“还手”派:霸道比懦弱好

前几天,张女士从幼儿园接回4岁的儿子乐乐时,发现乐乐一见她就满脸委屈,脸颊上还明显肿起了一块青紫,隐约可以看出两排小牙印。幼儿园老师解释是同班小朋友抢玩具起冲突咬的。老师表扬乐乐很乖,挨打了并没还手,是小朋友学习的榜样。张女士听了,心里很不是滋味:“宝宝从小就打不还手,在这遍地是‘狼’的社会,就怕善良的宝宝会成为‘美德’的祭品……”“不主动打人,但被打了一定要还手。”同是4岁孩子的家长,王先生说,自从进入幼儿园后,宝宝已不止一次被打,每次他都教育宝宝要适当还手。他坦言,他为孩子的“懦弱表现”感到担忧:“近几年频频发生的校园暴力案,很大程度上反映出孩子懦弱非常危险。霸道总比懦弱好。”

“忍让”派:不能以暴制暴

几乎所有接受调查的家长都表示自己的孩子挨过别的孩子打,班里甚至有一些专门欺负别人的“孩子王”。讨论中,有的家长认为应该教孩子“还手反击”,也有家长认为不应该教孩子“以暴制暴”。“我认为孩子拒绝‘动手’不一定就是懦弱,而是善良的表现,作为家长这时候不能责备他,而应该认可他。”黎女士说,她常常教育5岁的儿子,不能动手打人,甚至被打都不应该还手。黎女士认为,动手解决不了问题,这样你打我,我打你,最后受伤也是孩子。“孩子对父母来说都是宝贝,伤了谁都不好。”

对此,同为妈妈的刘女士很认同,她说同事的儿子很老实,在幼儿园老被欺负。同事心疼儿子,教孩子要还手。结果孩子下手太重,敲破了同学的脑袋。“小孩子不知道哪些地方不能够打。一旦造成严重的伤害,家长会一辈子内疚和难过。”刘女士说。

专家:让孩子“学会”打架

“打架看似小问题,却影响孩子性格成长,家长不愿孩子当‘狼’,也不忍心他当‘羊’,失去自我保护能力。”儿童教育专家冯德全教授认为,不能简单地以“还手还是不还手”看待此问题,关键在于树立孩子自我保护的意识和引导孩子自己寻找解决的方式。“如何对孩子进行教育,怎样让孩子掌握好这个‘度’,尤为重要。”

冯教授认为,父母在其中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孩子被打后回家哭,父母在此时应该引导其自己找到解决方式。比如父母可以问问孩子为什么被打,让孩子回想一下自己的行为是否先有不当,若孩子没有不当之处,教孩子向对方表达抗议,倘若遇上不讲道理、专爱欺负弱者的孩子,不妨鼓励自己的孩子跟他狠狠干上一架,让对方知道欺负人的结果。

冯教授介绍,3岁以上的孩子可以根据当时的情境,自己和对方的力量对比,以及老师的态度,决定自己是还手、躲避、和这个孩子化敌为友,还是去请大人帮忙。“对幼小的孩子来说,能想出躲避或求助的办法,也并不总意味着怯弱,有时反而是机智的表现,能保护自己不受伤害。”

最后,冯教授鼓励家长不妨让孩子学会打架,“孩子通过打架可以逐渐适应集体活动,并从中学会许多知识,如挨打时何等痛苦、怎样调节情绪、如何激怒对方、怎样相互原谅等。”

孩子从小应该改正的性格


常言说的好“从小看到老”,小时候的性格脾气直接影响其宝宝未来的发展及成长,以下就来详细的了解下孩子从小应该改正那些性格呢?但愿父母们都能够认真的对待,不要马虎!

一。害羞

很多害羞孩子的父母都有这样的经历,在家的时候,孩子声音洪亮、手舞足蹈、能唱能跳,可一旦来了生人,孩子就好像变了个人。最尴尬的情形莫过于,死活不肯跟长辈打招呼,或者如果好心的叔叔阿姨想逗一下,更是立即成为蜷缩的刺猬了。事实上,害羞的孩子并不是时时刻刻都害羞,他们的害羞大都只表现在陌生环境中或者陌生人面前。我们现在已经知道,无论什么气质的孩子都可以成材。早教网

害羞的孩子通常气质安静,并遵守规则。但不可否认的是,害羞的孩子对陌生环境和事物感到紧张和恐惧,他们的“安全区域”小,因此适应慢,花费时间长;由于缺乏公众表现的机会,因此较少得到学校和同伴的关注;由于不爱争取,常常会失去很多机会;更重要的是,在这个快速、激烈的竞争年代,害羞的孩子也可能产生自卑心理,从而对自我形象产生怀疑……这些都是父母需要关注的。

改进要点:

1.害羞的孩子首先要知道自己并不是那么“与众不同”,跟那些在公众面前表现活跃的同伴相比,他只是需要更多的时间进入状态,好像在搭积木时,他会比活跃的表哥搭得快。

2.虽然他愿意到外面玩,却很不希望别人“注视”他,被放在“聚光灯”下的感觉,只能让他更不自在。

3.他要知道在某些情况下,如何争取并把握住自己的权利;他还需要了解公众表现的具体方法和技巧,这些方法不能只是空空而谈,需要详细而实用。

二。坏脾气

一位妈妈这样描述她的烦恼:“我三岁多的孩子常常大发脾气。当他不愿意做某件事情时,他就会赖在地上,手舞足蹈。如此我很不愿意带他出去,因为他常常大发脾气。每次他发脾气,哄劝、呵斥、打骂、教训等各种各样的方法,我都尝试过,尽管当时花费力气和时间能把他‘安抚’或者‘镇压’下去,可是这种事情一次次发生,弄得我筋疲力尽。”

情商(EQ)在80%的程度上决定了一个人的成功。而情商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就是情绪管理能力。情绪控制是需要父母们花费很多心思教育的内容。对于那些性子本身就急躁的父母而言,教导孩子管理情绪无疑更加困难。通常的情况是,坏脾气孩子的父母一方很有可能就是坏脾气。警惕孩子知道如何激怒你。如果你是个急脾气的人,孩子就很容易从你那引发一场战争,两人相互大叫,没有赢家。如果你忽略他发脾气或者走开,其实很清楚的传递了这样的信息:发脾气是不可以接受的。这也是孩子学习规则重要的一部分。父母需要牢记的是:如果孩子有一次通过发脾气达到了不合理的目的,他就会再发脾气,一而再、再而三地使用这种手段。

改进要点:

1.其实,人人都会生气、伤心、沮丧和失望。不同的是,情绪管理能力强的人,是会用健康的方式表达出情绪。尖叫、地上打滚、哭喊、摔东西、骂人、踢打都是坏情绪的表达方式,却不是健康的。总的说来,你需要清晰地传达这样一个信息:生气可以,但是以消极、发脾气或者造成伤害的方式发泄怒气是不可以接受的。因此,孩子需要知道,如果不用地上打滚等发脾气的方式表达,还能怎样来表达自己内心的烦恼与压抑?

2.在专门的儿童情商训练机构中,健康的情绪表达方法被大力倡导。“安全发泄岛”、“情绪垃圾箱”、“气球操”等被广泛使用。孩子知道,当自己特别生气的时候,可以被带到自己的房间,可以通过打枕头、把头埋在被子里进行发泄;还可以把不开心的事情画下来,扔到情绪垃圾箱;还可以做“呼吸气球操”,以使自己平静下来,以更健康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想法。

三。“我不行”

这是爸爸妈妈听到孩子说的最揪心的话。退缩的孩子让人感觉沮丧。毕竟自信心是人最重要的特质。一个人如果没有自信,他就根本不会开始去做事,即使在别人的促使下开始了,一个小小的困难就能绊倒他,因为他从来没有相信过自己是可以的。

从发展心理学的观点看,3-6岁是保护儿童自信心的关键期,自信心在这段时间建立地怎么样,对小学甚至成年都有举足轻重的影响。苦恼的父母经常用尽各种表扬、鼓励的方式,孩子还是“挫折过敏”,“我不行”、“我不去”、“做不了”常常挂在嘴边。近来研究人员发现,挫折承受力弱,居然是家庭误用“赏识教育”的结果。很多父母(老人)为了鼓励孩子,动辄将“真棒”、“最聪明”、“最厉害”挂在嘴边,一点点好的表现都夸赞不已。但是,孩子在外获得的信息与此反差极大。他很容易就发现,完全不是那么回事!自己不但不是最棒的,在某些方面,还差得很远。自信心从此一落千丈。经历教育往往比语言教育来得深刻。关注过多,也是造成挫折承受力弱的又一原因。备受关注的孩子通常敏感,怕出错,非常在意周围人对自己的看法,在没有十足把握的情况下,不敢轻易尝试。

改进要点:

1.自信心是从经历中获得的。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能让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是家庭培养孩子自信心最简单和有效的方法。

2.最重要的是,家长应多去表扬孩子的努力,而不是当下的某个结果。不要说:“你今天表现很好”,而是说:“因为你今天努力控制住自己,上课不乱跑,所以我要表扬你”。清楚地让孩子知道,父母更重视自己努力的过程,能使他们有信心地面对困难。在情商训练营中,“失败的样子”、“给努力一个A+”都能传递给孩子关于自信的重要观念和实用技巧。

四。不合群

3-6岁的孩子仍然以自我为中心。在人际交往上,他们还不理解友谊真正的含义。“好朋友”也仅是建立在玩具、零食等物件上的。但是,家长却仍然可以看到,有些孩子在一起玩得很融洽,似乎天生就是“社交高手”。在这些孩子身上,大都能发现这样的特质:愿意分享、有爱心、愿意帮助他人、遵守规则、主动。而另一些则是“另类人物”。有的孩子很容易与他人发生冲突;有的孩子不断地“故意”“撩”别人,让同伴反感;还有的孩子游离在人群之外,很难参与游戏。这个阶段的孩子已经开始学习成为一个“社会人”,如果他们在人际方面有困难,是一定需要大人帮助和支持的。

通常孩子不合群有以下原因:

最常见的是,这个孩子的行为常常触怒他人。跟大人一样,儿童也不喜欢霸道、自我中心或者破坏性的行为,他们不喜欢跟不遵守游戏规则的人玩。有注意力问题的孩子通常也会有人际交往的问题,因为他们理解游戏规则有困难,也容易在游戏中稍有不如意就发脾气。此外害羞的孩子也会存在不合群的问题,他们很容易被别人嘲笑。早期教育

结语

专家们深信,父母务必认真对待小孩子的所作所为。父母的抚育和教育方式,以及社会环境的变化对一个人的性格都会产生一定的影响。这要看孩子在什么样的环境下成长以及在什么样的老师指导下学习和发展,若是父母、老师和社会的友人给予正确健全的身体力行的影响,其未来的发展走向就比较乐观,反之亦然。

本网站小编总结:父母们对于孩子的教育即不可过于的严格,也不可以过分的放松,对于孩子们不良的性格一定要及时的帮助孩子改正,否则一旦当孩子长大了,再想要改正就是难上加难了!

单亲孩子教育专家谈


对于“单亲孩子”这个称谓,我们并无歧视意味。在智商方面,单亲孩子和普通的孩子并无差异。甚至,因为他们特殊的经历,只要引导得当,他们在情商方面的的完善和成熟还能比一般孩子更快更好。

对于“单亲孩子”这个称谓,我们并无歧视意味。在智商方面,单亲孩子和普通的孩子并无差异。甚至,因为他们特殊的经历,只要引导得当,他们在情商方面的的完善和成熟还能比一般孩子更快更好。

家长问:我和妻子离婚了,该怎么对5岁的儿子解释,怎么让孩子不难过啊?

育儿专家建议:

可以学学美国人对孩子说离婚的方式:爸爸妈妈会像以前一样爱你,只是不再爱对方了,这是爸爸妈妈之间的事,与你无关,你要像以前一样快乐的生活!而孩子也慢慢接受了这种现实。

总之,你要强调离婚不是孩子的过错,不要对孩子说“你爸爸不要你了”之类的话;你也需要与孩子协定他与双亲相处的时间,以及受哪一方监护;最重要的向孩子保证父母依然深爱他,仍会与他保持良好的关系,而不强迫孩子表态“站在哪一边”。

家长问:离婚后,孩子判给了妻子,我怎样对待孩子?

育儿专家建议:

你要经常去看看孩子,每周一起吃顿饭是保持亲子关系的一个有效办法;把探望孩子的时间安排得稍微有点弹性,以免万一有变化让孩子失望,如果真的有什么事需要改期,也要向孩子说明原因;不要让孩子做父母的传声筒,不要向孩子打听对方的生活细节。

家长问:我听说由母亲带养的男孩子容易变成同性恋,是真的吗?

育儿专家建议:

这种家庭的孩子,因为在性别角色的学习中缺乏最直接的模仿榜样,心理特质容易趋于女性化,所以还是有一定的可能步入性的误区。正确引导孩子,我们可以:一、有意识地培养儿子果断、自信、大胆、心胸坦荡等男性角色性格,并使孩子多与亲属、同事和朋友中个性成熟的男人交往。二、母爱适度。单身母亲往往将儿子视为自己生活的唯一寄托,把全部的爱和感情都倾注到孩子身上,使孩子产生“恋母情结”,导致一些变态心理和行为。

宫外孕湿疹怀孕的表现手足口病症状宝宝感冒流鼻涕怎么办孕中期注意事项怀孕吃什么好盆腔炎有什么症状怀孕三个月胎儿图

与其他家庭相比,单亲家庭情商培养的难度的确较高,但只要我们运用正确的教育原则,真正关心和爱护孩子,一样能够让孩子健康成长。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