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了解在育儿方面存在哪些不科学的习惯吗?以下问题虽小,但希望能引起你的重视。为了宝宝更聪明、更健康,我们应提倡科学的育儿方法。

一、“螳螂嘴、马牙”:在新生儿口腔的两侧颊部都有一个较厚的脂肪垫隆起。有的孩子很明显,老百姓俗称“螳螂嘴”。有人认为“螳螂嘴”妨碍婴儿吃奶,要将它挑掉。其实这样做是不科学的,脂肪垫属于新生儿正常的生理现象,不仅不会影响宝宝的吸奶,反而有助于宝宝的吸吮。

在宝宝的牙龈上,有时会看到一些淡黄色米粒大小的颗粒,被俗称为“马牙”,有人习惯将它用粗布擦掉。所谓“马牙”是由上皮细胞堆积而形成的,属于正常生理现象,几个星期后会自行消失。不会影响婴儿吃奶,更不会影响将来乳牙的萌出。

因为新生儿的口腔粘膜非常柔嫩,容易破损,“螳螂嘴”或“马牙”是不能用针挑掉或用粗布擦掉的。否则,细菌会由此侵入引发感染,重者还可引起败血症,其后果是极其严重的。

二、乳房肿大:新生儿不论男女在生后的几天内可能会出现乳房肿大,甚至分泌少许乳汁样液体,有人习惯将奶头挤压,特别是女孩,认为不挤压乳头,以后就不能给后代喂奶,这是没有科学根据的。新生儿乳房肿大是由于生前从母体中得到雌孕激素、泌乳素等,这些激素刺激了乳房肿大和泌乳,这是正常的生理现象,不用处理,生后2-3周就会自然消退。挤压乳头易造成感染,其后果同上。

三、蜡烛包:在我国民间有将新生儿的手和腿用布或小被子包住,再用带子把整个身体捆成一个结实的小包,俗称“蜡烛包”,认为这样能预防“罗圈腿”。这是没有科学根据的。“罗圈腿”是由于维生素D缺乏造成的佝偻病而引起,在医学上称为“O”形腿,与不打“蜡烛包”是没有关系的。婴儿被束缚后,限制了身体的活动,减少了肺活量,肺部发育会受到影响;胃部受到挤压,胃肠蠕动受阻,会影响宝宝的食欲。捆绑更限制了宝宝的肢体运动和肌肉发育,手指不能触摸周围的物体,不利于宝宝的触觉发展。

四、挤掉初乳:在产妇初次喂奶时,有些老人们会让她将初乳丢弃,认为初乳稀薄、不干净。经过前两段的课程培训,大家已经了解了母乳的成分,初乳中含有大量抗体,能增加婴儿的免疫力,预防感染和过敏。另外初乳比成熟乳中的脂肪、糖的含量低,而蛋白质的含量则高于成熟乳数倍以上,这适于新生儿的消化吸收,适于新生儿的需要。所以,初乳对婴儿的作用是任何乳类无法替代的。保证新生儿在出生后能吃到初乳特别重要,将初乳挤掉的做法是不科学的。

五、机械的定时哺乳:很长时间以来,都在强调要定时定量的喂养,其实,这样机械的定时喂养是不符合婴儿生理需求的。我们知道新生儿胃容量很小,大约只有一个鸡蛋大小,少量多餐才符合孩子的需要。同时,经常的吸吮能刺激乳汁分泌得更早、更多、更快,使妈妈有足够的乳汁喂哺婴儿,还可以预防胀奶和乳腺炎。

如果还有人再嘱咐你按旧方法做时,你不妨用科学的道理说服她,试试看,这并不难,对自己和婴儿都有好处的事大家都应去宣传。

扩展阅读

宝宝有这些习惯其实不会坏


让宝宝尽情地咬

1岁以内的宝宝都喜欢把能够抓到的东西放到嘴里“尝尝”,大人觉得很不卫生,通常都要把东西从宝宝嘴边拿掉,甚至还会喝斥“不许吃,脏”!其实错的是大人,而不是宝宝。12个月以前,宝宝感知世界的开始就是他们的小嘴,大人千万不要强行阻止。正确做法:找一些干净、柔软、安全的东西让宝宝尽情地咬,适当给点磨牙饼,宝宝会很开心的!

宝宝怕生很正常

很多家长发现宝宝6个月以前谁抱都高兴,可是六个月以后却越来越怕生。家里来了客人或换个环境就不开心,甚至大哭大闹,这让爸爸妈妈很是尴尬:“怎么宝宝越大越没出息了呢?”事实上,“怕生”是一种成长现象。六个月以上的婴儿已经开始会区分亲人和陌生人了,如果宝宝在脑子里检索不到眼前这个陌生人的形象,就会感到不安:“这个家伙是谁?”正确的做法:一开始,让陌生人和宝宝保持一定距离,以防宝宝受到惊吓,然后让宝宝逐渐去适应。

“乐此不疲”搬运工

宝宝长到一岁多时,可以满地乱爬乱走,不少爸爸妈妈开始头疼了:小家伙特喜欢搬东西,只要能拖得动的东西,就会从这头搬到那头,又从那头搬到这头,忙得满头大汗却乐此不疲。其实,爸爸妈妈完全不必为此烦恼,当宝宝发现许多东西会因他的努力而发生改变时,就会很有成就感。正确的做法:要多鼓励宝宝,在他能够得着的地方放些容易搬运但不会让孩子受伤的东西。

这些不是1岁宝宝的“坏习惯”


让宝宝尽情地咬

1岁以内的宝宝都喜欢把能够抓到的东西放到嘴里“尝尝”,大人觉得很不卫生,通常都要把东西从宝宝嘴边拿掉,甚至还会喝斥“不许吃,脏”!其实错的是大人,而不是宝宝。12个月以前,宝宝感知世界的开始就是他们的小嘴,大人千万不要强行阻止。

正确做法:

找一些干净、柔软、安全的东西让宝宝尽情地咬,适当给点磨牙饼,宝宝会很开心的!

宝宝怕生很正常

很多家长发现宝宝6个月以前谁抱都高兴,可是六个月以后却越来越怕生。家里来了客人或换个环境就不开心,甚至大哭大闹,这让爸爸妈妈很是尴尬:“怎么宝宝越大越没出息了呢?”事实上,“怕生”是一种成长现象。六个月以上的婴儿已经开始会区分亲人和陌生人了,如果宝宝在脑子里检索不到眼前这个陌生人的形象,就会感到不安:“这个家伙是谁?”

正确的做法:

一开始,让陌生人和宝宝保持一定距离,以防宝宝受到惊吓,然后让宝宝逐渐去适应。

“乐此不疲”搬运工

宝宝长到一岁多时,可以满地乱爬乱走,不少爸爸妈妈开始头疼了:小家伙特喜欢搬东西,只要能拖得动的东西,就会从这头搬到那头,又从那头搬到这头,忙得满头大汗却乐此不疲。其实,爸爸妈妈完全不必为此烦恼,当宝宝发现许多东西会因他的努力而发生改变时,就会很有成就感。

正确的做法:

要多鼓励宝宝,在他能够得着的地方放些容易搬运但不会让孩子受伤的东西。

这些不是1岁宝宝的坏习惯


让宝宝尽情地咬

1岁以内的宝宝都喜欢把能够抓到的东西放到嘴里“尝尝”,大人觉得很不卫生,通常都要把东西从宝宝嘴边拿掉,甚至还会喝斥“不许吃,脏”!其实错的是大人,而不是宝宝。12个月以前,宝宝感知世界的开始就是他们的小嘴,大人千万不要强行阻止。

正确做法:

找一些干净、柔软、安全的东西让宝宝尽情地咬,适当给点磨牙饼,宝宝会很开心的!

宝宝怕生很正常

很多家长发现宝宝6个月以前谁抱都高兴,可是六个月以后却越来越怕生。家里来了客人或换个环境就不开心,甚至大哭大闹,这让爸爸妈妈很是尴尬:“怎么宝宝越大越没出息了呢?”事实上,“怕生”是一种成长现象。六个月以上的婴儿已经开始会区分亲人和陌生人了,如果宝宝在脑子里检索不到眼前这个陌生人的形象,就会感到不安:“这个家伙是谁?”

正确的做法:

一开始,让陌生人和宝宝保持一定距离,以防宝宝受到惊吓,然后让宝宝逐渐去适应。

“乐此不疲”搬运工

宝宝长到一岁多时,可以满地乱爬乱走,不少爸爸妈妈开始头疼了:小家伙特喜欢搬东西,只要能拖得动的东西,就会从这头搬到那头,又从那头搬到这头,忙得满头大汗却乐此不疲。其实,爸爸妈妈完全不必为此烦恼,当宝宝发现许多东西会因他的努力而发生改变时,就会很有成就感。

正确的做法:

要多鼓励宝宝,在他能够得着的地方放些容易搬运但不会让孩子受伤的东西。

宝贝应该从小养成的6个卫生习惯


良好的卫生习惯会影响孩子一生的健康,使孩子受益终生。每个妈咪都希望自己的宝贝干净整洁、人见人爱。训练宝贝的卫生习惯,也是妈咪需要认真完成的功课。可让妈咪烦恼的是,这件事情并没有想象的那么容易。

宝贝应该从小养成的6个卫生习惯

1.勤清洗

洗脸、洗澡、洗屁股、洗脚,勤换洗衣服等,要教宝贝知道什么是肮脏和干净。

2.饭前便后洗手

这是防止病从口入的关键环节,父母应加强督促,让宝贝做到习惯成自然。

3.吃饭用餐具

初学吃饭的宝贝,要教会他用勺等餐具取食,杜绝用手抓饭菜。

4.每天刷牙漱口

3岁开始给宝贝准备儿童牙刷、牙膏,训练宝贝早晨起床后和睡前刷牙、漱口。

5.用具专用

手帕、毛巾、牙具、食具和水杯等,要个人专用,不随便乱用其他人的东西。

6.大、小便要用盆

1岁以后即训练宝贝大、小便用盆,不能随地大小便。

培养宝贝良好卫生习惯5原则

1.多鼓励、多奖励

适当的奖励会使宝贝更有学习的热情,当尝到奖励带来的愉快体验时,下次就会表现得更好。

2.强化习惯

发现宝贝能自觉遵守卫生规则的行为要立即给予强化,直至形成习惯。

3.父母必须做好表率

如果父母或宝贝周围的成人没有良好的卫生习惯,要培养宝贝有好习惯就非常困难了。

4.创造方便条件

卫生设施对卫生习惯的养成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如果水龙头太高宝贝就可能为了省事而不去洗手。

5.坚持一致一贯的要求

如果家里有人要求严,有人要求松,或者忽严忽松,都会增加好习惯养成的难度。

相关新闻:

怎么样培养良好的排便习惯

重视孩子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

专家:培养孩子良好的生活习惯

重要卫生习惯的培养和训练

1.养成洗手的卫生习惯

训练宝贝洗手可以从1岁半左右开始。在吃东西之前,上厕所后,一定要让宝贝养成洗手的习惯。刚开始宝贝还不能自己洗手,可以扶着宝贝的手,用毛巾反复擦洗,让他慢慢地养成洗手的习惯。

教会宝贝正确的洗手方法:

和宝贝一起洗,示范给他看,并告诉他不仅是手掌,指甲和指尖也要仔细清洗,还要抹上香皂或洗手液,彻底清洗干净。宝贝自己打香皂或用洗手液可能有困难,父母可以帮助他完成这一步骤,把香皂或洗手液直接涂在宝贝的小手上。

每次洗完检查宝贝的双手,适时鼓励,使宝贝更有养成良好卫生习惯的动力。

爱心提示:

*洗手台的高度如果不符合宝贝的身高,就准备一个稳定性比较好的小凳子,方便宝贝站高清洗;或者把小盆放在宝贝够得到的地方。

*为宝贝准备一条可爱的专用毛巾,可吸引他养成洗手的好习惯。

妈咪难题:宝贝洗手时爱玩水,根本就不是在洗手

妈咪出招:用好吃的转移兴趣点(乐乐妈)

宝贝天生爱玩水,此时无须过于追究而责骂宝贝。但是,得让宝贝明白玩水和洗手并不是一回事。可以用宝贝喜爱的点心来转移他的注意力,而停止玩水的动作。我就经常对乐乐说:“快把小手洗干净,小熊饼干在等你呢!”如此一来,宝贝自然顾不上玩儿了。乐乐2岁半左右就养成了自己洗手的好习惯。

2.养成良好的大小便卫生习惯

宝贝出生后就要开始进行清洁习惯的培养。及时给宝贝换尿布,是进行清洁教育的第一步。第二步应进行定时小便的培养,逐渐建立条件反射,比如吃奶、喝水后10分钟左右抱起宝贝,打开尿布,宝贝可能就会小便了。但每个宝贝的情况不一样,需要妈咪细心摸索出自家宝贝的生活规律。

训练宝贝定时大便,需要留意宝贝每天大便的时间,定时诱导。慢慢的,宝贝就能在一定的时间大便了。但是,每次诱导时间不要超过10分钟,免得宝贝过于劳累,引起反感。只要妈妈耐心训练,经过一段时间,宝贝就能养成定时大便的好习惯。定时大便安排在清晨比较理想。

1岁半左右可以训练宝贝用便盆了。从宝贝出生就开始,每次大小便后用湿纸巾清洁小屁屁,一定记住是从前往后擦,尤其是女孩。3岁以后,再训练宝贝自己擦屁屁。

爱心提示:

*要考虑宝贝的发展情况

不要急着去训练,也不要完全放任不管。应顺着宝贝的发展情况,以免宝贝紧张或痛苦。

*把清洁习惯的训练看成是一种学习

要耐心地给宝贝时间,不要认为练习一两次,他就应该学会,中间偶尔失败弄湿了裤子,也不要发脾气。

*父母对于排泄物不要太敏感

若小便的习惯没养成,以至弄湿了衣裤,父母不要急得大叫“脏死了”,大人的着急或厌恶,反而会影响宝贝的学习。

妈咪难题:宝贝对小便盆根本没有兴趣

妈咪出招:

利用放洗澡水的水流声(悠然妈咪)

我儿子快1岁半的时候,每天晚上给他洗完澡、放掉洗澡水,我会把小家伙放在尿盆上。水流的声音似乎能够刺激他。几个晚上之后,宝贝就可以用尿盆小便了。我好好庆祝了一下宝贝取得的成功,而且,我让宝贝在每天晚上相同时间、相同情况下都这样做。慢慢地,一天当中,我才让他更多地使用尿盆。

集中训练法(粉色心情)

不间断地集中训练孩子上厕所,坚持这样做上3天。我是这样教女儿上厕所的,每过1小时我就把小家伙放在小便盆上。为了让她乖乖地待在小便盆上,我就给她读故事。同时,我会注意她什么时间需要上厕所,而且还做好记录,这样能避免宝贝意外地大小便。

3.养成良好口腔卫生习惯

宝贝养成爱护牙齿的习惯也很重要,因为这对他一生中的口腔卫生状态将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从长第一颗牙开始,父母就可用棉签或消毒纱布蘸温水擦洗牙齿;当宝贝能漱口以后,每天可用淡盐水、淡茶水漱口1次。1岁左右的宝贝应该由父母戴着指刷为他刷牙;乳牙出齐后,可以先让宝贝拿着小牙刷放在嘴里当棒棒糖玩,在宝宝有兴致时,妈咪借机赶紧刷牙;3岁以后可考虑教宝贝用幼儿牙刷刷牙,每日最少2次,且饭后或食用甜食后应及时漱口。持之以恒才能养成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

教给宝贝正确的刷牙方法:

全国牙病预防指导小组推荐一种竖刷法――将牙刷头平行于牙面,并与牙面成45度角,然后顺着牙的长轴刷;刷上牙时从上往下刷,刷下牙时从下往上刷,刷后牙咀嚼面时,前后来回刷;里里外外都要刷到,每次3分钟。

爱心提示:

*何时开始使用牙刷刷牙并无一定的准则,通常是在幼儿长出较多牙齿,且已习惯每天清洁口腔的行为时间始。

*选择儿童保健牙刷,刷柄扁宽,直长。毛软有弹性,刷头小而薄,刷毛丝端圆钝。使用前用清水洗净,淡盐水浸泡10-20分钟。每次刷牙后用温水洗净,刷头朝上放于杯中,放在通风处以免潮湿生细菌。如刷毛分叉、外翻应及时更换,以免损伤孩子的齿龈。牙刷每3个月换一次新的。

*牙膏要用儿童牙膏,不应含有任何药物。5-6岁以后,可以选用含氟儿童牙膏,每次挤出量要黄豆大小,不可多用。牙膏的出厂日期不要超出一年。

妈咪难题:宝贝看见牙刷伸进小嘴就害怕

妈咪出招:你刷刷,我刷刷(妈咪乐天派)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从女儿很小开始,每天早晚我刷牙的时候,都“邀请”她参观。看见从我嘴角溢出的白沫,女儿经常咯咯地笑。刷牙对于她来说,最初的印象就是快乐的,哪里谈得上害怕?

等到该教她自己刷牙时,我都会和她一起刷。看着我一副认真的样子,她也煞有介事地刷开了。女儿还从幼儿园里学来了“刷牙歌”,有了老师的引导和鼓励,她更把会刷牙当成一件了不起的本领了!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