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对孩子多表现为爱孩子,无条件满足孩子的需要,能宽容孩子的天性,孩子精神环境极大宽松,没有压力,极度自由,为他们提供了模仿、探索的机会。但从心理发展方面孩子的心理需要上并不能代替孩子的父母,孩子对父母的情感依恋需要不能得到满足,使隔代教养对孩子的性格发展并不尽如人意。

隔代教育对孩子的性格的影响

1、容易过分的溺爱和放纵,使幼儿过于“自我中心”,影响自我意识的发展,形成自私、任性的不良性格。

老人在孩子有不合理的要求时,较多地采取顺从、满足需要的方式和态度,容易使幼儿产生“自我中心”的意识,孩子有了错误也不能及时得到纠正,孩子的不合理的欲望就会无原则的得到满足,即使父母想方设法来改变,有老人那张保护伞的作用,孩子有恃无恐,稍有不合心意就会大哭大闹,以达到非分的要求。

2、老人更多的包办替代和保护,阻碍了幼儿的独立能力的发展。

祖辈包办代替的比率明显高于父辈,试想:玩具撒了一地,老人不厌其烦的一遍一遍的整理;当孩子已经会走路了,爷爷奶奶非要抱着上下楼梯;孩子吃饭时,担心孩子吃不上,就一口一口地喂,或追着赶着喂,这种种做法,不恰恰束缚了孩子的手脚,错过了“自己整理、物归原位、自己吃饭”的敏感期,导致了孩子动作发展缓慢,独立能力差,一遇到困难就失去信心,只会叫喊着等别人来帮忙,不会尝试、锻炼,只有哭闹和发脾气。

3、隔代教育容易泯灭孩子天生的好奇心、冒险性和创新精神。

老人易受传统思想的束缚,接受新生事物较慢,教育及养育观念相对滞后,多年形成的思维模式和生活方式也不容易改变。他们希望孩子乖巧、听话,稳稳当当不出格,不善于运用科学的、有创造性的方式引导孩子。对于孩子因好奇心而出现的的“捣乱”、“破坏”等具有冒险和创新性的探究行为,总是急着加以阻止。比如,当孩子捉来几只蚂蚁要喂养时,当孩子拔起花盆里的兰花要看根是什么样子时,当孩子兴致勃勃地拆一辆玩具汽车时,祖辈总会加以阻止和批评。因为,在他们意识里,玩蚂蚁很脏,拔花是成心捣乱,一辆完美的玩具车更是不能“破坏”的。他们认为孩子这些出格的做法都是不良行为,必须立即纠正。试想在这种家庭环境下长大的孩子,怎么能形成开拓创新的个性呢?

4、老人们的教育意识的缺乏和教育方法的不当,容易使孩子错失形成友好交往和优良品质(如谦让、爱劳动)的良好机会。

5、容易导致孩子视野狭小,缺乏活力,心理老化。

多数老年人由于年岁大了,喜欢安静,不爱运动,也不爱外出活动。孩子与祖父母朝夕相处,长期囿于老人的生活空间和氛围中,耳濡目染模仿的都是老年人的言行,张口闭口说的是成人的话,容易失去天真幼稚的本性。另外,外出活动少,一方面运动量小,身体缺乏锻炼,会造成体质柔弱多病;另一方面关在家里见识少,接触新鲜事物也少,可能导致孩子视野狭小,缺少活力,不敢面对生人、不会自己处理事务。严重的还会造成孩子心胸狭隘、固执、退缩、心理老年化,等等。祖辈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知识结构、教育方式等与现代社会或多或少会有差别。另外,祖辈在生理与心理上必然也带有老年人的特点。

父母应该怎么办?

隔代教育对幼儿的个性发展难免会有一些负面影响,年轻的父母应该怎么办呢?关键是如何擅用其长,以避其短。

对扮演子女与父母双重角色的年轻的爸爸妈妈而言,一定要在百忙中抽出时间与孩子交流,与老人沟通,千万不要放弃自身的职责。

只要你重视,时间总能挤出来的。比如:每天晚饭后和孩子作游戏、讲故事,周末带孩子外出活动。同时要做到尊重老人,经常和老人聊聊天,讲讲科学养育孩子的新经验,虚心接受老人的指点;买一些科学育儿的读物,与老人交流学习体会,帮助老人接受新事物;对老人宠爱孩子等错误的做法,既要坚决表明自己的态度,又要耐心和老人商量,尽量减少正面冲突。

对于快要去幼儿园的宝宝,可以这样建议抚育的老人:

1、告诉老人宝宝明年就要上幼儿园了,园里有许多小朋友,来自不同的家庭,大家性格不一样,你要让宝宝从现在起就开始适应和不同性格的小朋友相处,等到他上幼儿园就不会出现问题了。假日里让妈妈请些朋友或同事带着宝宝来串门,你一定要抓住机会,让宝宝和小朋友在一起玩。如果出现他在玩的时候对别的小朋友不够友好的事时,你一定要鼓励他和小朋友一起玩;发现他对别的小朋友不够友好、不拿出玩具来,就要好言相劝,帮助他和小朋友一块儿玩他的玩具,让他感受到分享的快乐。次数多了,他也会改的。

2、和老人谈谈独生子女环境单调,与人交往少的问题,理解宝宝将来还是得走上社会的,不能太保护,要逐渐锻炼宝宝的独立性,让他到集体生活中能尽快地适应。

3、让老人家带他到朋友家去串门,在比较陌生的环境中,锻炼他的社交能力。有时他会受到小朋友的热情接待,会使他回过头来想自己的问题(不借玩具给别人玩),以后碰到类似的情况,他就会改了。

4、请老人家给宝宝讲有关合作、分享、同情的故事,对宝宝的社交行为会有好处。这些故事老人可能是有的。如果没有,你可以为他编一些。

父母一定要明确:自己才是教育孩子的真正主角。所以,既不要为图省事,孩子一生下来就甩给老人;也不要怕老人惯坏了孩子,拒绝老人带孩子,割断祖孙之间的亲情。不论是与老人同住,还是暂时把孩子寄养在老人家中,我们都要注意和老人协调关系,一切以为了孩子的健康成长为出发点,积极解决矛盾纠纷,争取隔代教育取得双赢。

相关知识

怎样培养孩子良好性格


友:我有一个两岁八个月的小男孩,他从小胆子就比较小,到游乐园,不像别人孩子兴高采烈地玩来玩去,他从来不敢轻易尝试,做事总是小心翼翼,自我保护意识特别强,不像一般的小孩那样有股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劲。和小朋友在一起玩,人家打他他也不知道还手,抢了他的玩具,他也只是找妈妈,不会自己去抢,给人一种懦弱的感觉。今年九月份我打算让他上幼儿园,着急的是,他这样的孩子在幼儿园里会不会让别的孩子欺负?会不会对他的性格产生不良影响,变得自卑起来?家长应该怎样引导呢?一位焦急的妈妈。

茅于燕:孩子胆子比较小,做事总是小心翼翼,家长很担心,怕孩子上幼儿园受欺侮、变得自卑。这种担心是很自然的,但如果从小就注意培养他的良好性格,他在一个良好的教育环境中成长,他是不会得自卑的。

首先,不要有一个固定的模式,小男孩一定是在游乐园里兴高采烈地玩来玩去,有那么股出生牛犊不怕虎的劲。但也不一定每个孩子都如此。有些还比较"文雅"。往往站旁边看,他们也是正常的,也很快乐。这没有什么错,也没有什么不好。

至于你说孩子打不还手、人家抢他的玩具他不会去抢回来,是懦弱的表现。我不这么看。我觉得这是他的一种性格,并不是要纠正的错误性格。难道人家打他他应该还手、人家抢他的东西,他应该去抢回来吗?打人、抢东西固然不对,但打回去、抢回来也同样不对,两个错加起来不等于一个对,这个道理你琢磨一下。

你说怕他到幼儿园会被欺侮,这不太可能,因为幼儿园是一个教育机构,许多小朋友在一起,一定会有各种性格的,老师一定会照顾好各种性格的小朋友的。需知随和的、比较软弱的孩子在良好的环境中并不注定会继续长成逆来顺受的可怜虫。

第二,一个孩子抢了自己孩子的玩具,就算了吗?也不是的。一定要让孩子懂得自己有权利拥有自己的东西。当然,被抢了东西,要想要回来,是困难的,但不是非大声嚷嚷、动手去抢回来才能达到目的。可以用比较坚定的语言向抢东西的孩子讲道理,甚至可以向他保证玩过了就让他玩(说到要做到)。

第三,如果那抢人东西的孩子拒不接受,家长或教师应出面主持公道,这对双方都有益处。你可以教孩子保护自己的权利:"我现在正在玩它呢!等一会给你玩,现在还我";对抢人玩具的孩子说:"××还没有玩完呢!这是他的,等他玩过了你再玩,不可以抢"。如果抢东西的孩子放手交还东西了,一定要说"谢谢",等玩完了真给他玩。

第四,接受孩子这种比较随和的处事方式,平时小心翼翼,较多的自我保护,这比老有别的家长到家里来说抱怨你的孩子欺侮人家孩子好吧?再说,许多成功的人说话是轻柔的,从不霸夺别人的东西。性格十分随和,这并不影响他成功。

怎样培养孩子快乐的性格?


最近公布的一项研究结果表明,勤奋并非成功秘诀,快乐才是成功之道。心理学家们说,保持快乐心境的人们更乐于尝试新事物和挑战自我,更容易获得事业成功、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并且保持健康的体魄。快乐使人自信,而自信原本就是一种美丽,让人变得可爱和更快乐,从而不断走向成功。

科学研究结果表明,快乐性格是可以培养的,特别是在孩提时代。

天下做父母的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将来步入成功之路,那么,对父母来说,重要的就是要注意从小培养孩子活泼可爱的快乐性格。培养具有快乐性格的孩子,你不妨注意以下十点:

家庭传统习俗会让孩子的快乐更“长久”

无论是每天共进晚餐,还是每年一起庆祝生日或节日,对一个家庭而言,没有什么比建立家庭传统更有价值的了。过春节时的饺子、鞭炮,或是过生日时的蛋糕、蜡烛,这些传统习俗都十分重要,因为它们赋予孩子生活的意义,加强家庭成员之间的感情,让孩子获得更“长久”的快乐。同样珍贵的是每个家庭独特的小传统,例如每个周末全家外出晚餐,每个月末全家一起看一场儿童电影,等等,这些熟悉而亲密的传统习惯会带给孩子强烈的安全感。

给孩子选择的自由

童年是一生中最快乐的时期。但有许多孩子却没有这种感觉,因为他们对一切事情都没有做主的份儿,比如穿什么衣服、留什么发式、什么时间可以玩耍等等都由大人决定。他们并不像成人认为的那样很愉快。当然,父母在大多数事情上不能不做主,但有些事情不妨让孩子决定。例如让两岁的孩子晚餐时选择他爱吃的黄瓜,而不是强迫他吃胡萝卜,或者让6岁的孩子选择他喜欢看的电视节目,让8岁的孩子自由地去交朋友玩耍等。即使在小小年纪,孩子也会知道选择能使自己开心。

会歌唱的孩子最快乐

人们常说音乐可以陶冶人的情操,一点儿也不错。儿童医学研究发现,给患病的孩子听他们喜爱的歌曲,可以减轻他们的疼痛症状。对孩子来说,每当全家一起唱一首他喜爱的儿童歌曲,他都会很快乐。

在孩子面前尽量少些负面评论

成人们时常对各种人与事进行评论,其中不乏负面的东西。父母也许不会意识到这些评论对孩子产生的影响。但事实上,它们会让孩子渐渐丧失对周围人和环境的信任,从而失去安全感,而没有安全感的孩子是不会快乐的。父母应该让孩子觉得世界是美好的,而人们本质上都是好人。

引导孩子与人和睦相处

与人关系融洽是快乐的一个重要条件。虽然父母不能支配孩子的社交活动,但却可以通过向孩子表露亲热满意引导他们与人相处。父母也可安排孩子常与别的孩子一起玩,像参加小组旅游,或带孩子到游乐场去与年龄相同的孩子玩,随时欢迎孩子的朋友到家里来玩。

教育孩子迅速恢复情绪

快乐的人与其他人一样也有情绪低落时,但他们能很快恢复。父母只要指出任何困难的情况都有一线转机,别灰心丧气,便能帮助孩子掌握使自己变得快乐的重要本领。当改变态度无济于事时,父母应帮助孩子找到安慰自己的办法,应教孩子做些使他们恢复心情的活动,如听音乐、看书、骑车、与朋友交谈等。

培养孩子广泛的兴趣

快乐的人过一种平衡的生活,他们的快乐来自各方面。如果孩子的快乐来自一方面,那么做父母的就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专家研究发现,全身心投入到一项充满挑战的任务中,会给人带来很大的快乐。虽然父母不知道什么东西会引起孩子的兴趣,但我们可提供各种各样的活动让孩子试试。对于孩子而言,培养他的兴趣爱好,例如集邮、绘画等,让他投入其中,会让他很快乐。但这里的投入并非指给孩子安排满满的绘画课程或者舞蹈练习等,因为那样只会让孩子失去兴趣,失去从中得到的快乐。

多让孩子亲近大自然和小动物

对孩子来说,大自然充满了神奇的力量,无论是雨雪、白云,还是花开、叶落,都可以从中发掘到很多快乐。亲近大自然还可以培养孩子的各项感官能力、观察能力、反应能力。

让孩子吃得开心并经常参加体育运动

父母要为孩子及早建立正确的饮食习惯,包括全家坐下一起用餐,选择健康营养的食物,等等。经常参加体育运动,不仅有助于孩子的身体健康,还有助于孩子的心理健康。健康强壮、体力充沛会带给孩子良好的自我感觉,让孩子快乐。

建立快乐幸福的家

帮助孩子找到持久快乐的最佳方法之一就是我们做父母的自己生活得快乐。我们能为孩子做得最好的事就是自己成为一个快乐的、知足的人。生长在快乐家庭的孩子,长大后比一般的人要更快乐。其中部分原因可能与遗传有关,但父母所创造的快乐环境也是孩子快乐的源泉。

让孩子快乐有利于培养孩子良好的情绪,也有利于培养孩子的快乐自信性格。

怎样培养孩子良好的性格


友:专家教授:我们急切地寻找到了这个网,有急待解决的问题求教。男孩二个月,睡眠不沉易醒,会哭个不停,且趋于哭得生嘶力竭。更重要的是我们担忧这样小孩会不会日后形成娇气、过于敏感和依赖的习性?听说婴儿出生时的过于宽松和日后护理的过于精细不利于小孩今后性格的坚强和吃苦精神、独立生活能力的形成(传说中希腊的大力神就是扔在石缝长成的)。故急切请教护理方式与性格的关系和父母应当采取的方法。我们今后将密切参与此网此问题的讨论。

茅于燕:两个月大的小婴儿的妈妈已经在考虑今后性格培养的问题了,这很好。孩子从小就被关注性格的培养问题,长大一定会有良好的性格。

你孩子睡眠不沉,抱起来就不哭,不理他就大哭,很可能是一个敏感儿,或者说是一个比较难带的孩子。在培养性格方面就更要注意了。

在这个月龄来说培养性格主要是让他生活有规律,形成良好的醒睡习惯。再大一点是要让他能独自坐着玩,注意力集中,听命令,对人友好。至于坚强、独立、吃苦精神要到两三岁以后才可注意培养。

你认识到出生时过于宽松和曰后护理过于精细,不利于孩子曰后良好性格的形成,这是很好的。应该注意早期就立规矩、定界限(当然要结合年龄)、坚持执行。早期生活在这样的环境中,才能生活有规律,有良好的醒睡习惯,以后再培养良好性格会容易得多。

现在市场上有许多培养儿童的图书,报纸杂志也经常谈论这个问题,你可以找来看一看,对你一定有益处。

怎样培养幼儿良好的性格


一、家庭对幼儿保持教育要求的一致性。

现代家庭中的孩子都是独生子女,他们的长辈有父母、爷爷、奶奶、外婆、外公等。首先我们的长辈在对孩子进行教育时必须有统一认识,克服树大自然直,孩子大了自然会懂事等错误的观点。如今特别是祖辈们对孙子孙女特别的溺爱和顺从,经常为一些小事情,父母说应该这样做,而祖辈却说这样做不行,那样做不行。长辈之间的矛盾造成了孩子无所适从,使之缺乏正确的是非观念,因此我们做家长的一定要保持教育的一致性。这样教育才能形成幼儿良好的性格品行。如当孩子犯了错误后,我们家长应该一致的批评、说理,千万不能出现父母批评他,而长辈却站出来帮孩子的情况。我们父母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应该为幼儿作出良好的示范。

二、培养幼儿能关心别人,共享欢乐。

独生子女处在家庭中让人围着转的地位,因而也决定了他们的特异性,如自私、孤独、不合群、不关心别人等不良性格。为了防止幼儿在家庭中“以我为中心”,杜绝幼儿不良性格和行为的滋长,我们做家长必须从日常生活中的小事着手,让幼儿在行为上得到陶冶。如给幼儿吃东西时,应教育他先给祖辈吃,再给长辈吃,最后自己吃,懂得大的给别人,小的给自己,不能有自私独霸的行为,同时还应有意识地让幼儿与同伴交往,特别是教育他照顾好比自己小的同伴,能借玩具给别人玩,对小同伴应该谦让、关心、友爱,让幼儿的心灵播下关心别人、与人共享快乐的种子。

三、爱孩子应该爱得适度。

爱孩子本是父母的天性,但是家长在爱孩子的同时,应该向孩子提出适当的要求。在日常生活中,幼儿往往会提出许多无理的要求,假若我们做父母的对幼儿过份溺爱和迁就,要什么给什么,久而久之,孩子长大后一旦对越来越高的物质享受得不到满足又缺乏用道德标准约束自己的能力,就很容易走上犯罪的道路。因此我们家长对幼儿正确的言行和合理的要求应该给予支持和鼓励,对不正确的言行要求不但不能满足其要求,而且应耐心进行说服教育,使孩子懂得做人的道理,这才是真正的爱孩子。

四、要尊重幼儿的自尊心与自信心。

自尊心和自信心是人的精神支柱,即使是能力差的幼儿,只要我们能发现他的长处,并提供一些取得成功的机会,及时给予表扬和鼓励,就能把他内在的潜力发挥出来。我们更应尊重幼儿,特别是发现幼儿犯了错误,不能用打骂或一些较难听的言语来刺激他们,而应抓住他们某些特长或进步给予鼓励表扬,这样幼儿就会有自信心。

五、注意家园一致教育的原则。

家庭是幼儿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幼儿的第一位老师,家长与幼儿要经常谈心,密切配合老师共同对幼儿进行教育,是形成幼儿良好性格的关键。据许多家长反映,幼儿最听老师的话,老师说什么幼儿就怎么做,非常崇拜自己的老师,因此家长教育碰到什么问题及时反映给老师,配合老师进行个别教育,往往效果良好。如有些幼儿在家中什么事情都要父母帮忙做,对长辈不讲礼貌,但是在幼儿园值日生做得认真负责,对教师很有礼貌,若家长能及时把幼儿在家的不良表现反映给老师,老师可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从而转变幼儿种种不良习惯。

夸美纽斯说过,一切存在的东西都是在娇弱时候容易屈服,容易形成,到大以后就不容易改变了。因此我们作为家长和老师要抓住幼儿性格雏形奠定的良好时机,努力做好幼儿良好性格的培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