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2013年浙江金华一名4岁男孩被亲生母亲强灌汽油并烧伤离世后,河北又有一名8岁男孩惨遭父亲割喉被送往医院急救。近期发生的一系列虐童、伤童事件,让防止儿童被虐待问题再次引发关注,如何让孩子远离暴力与伤害成为不可忽视的问题。

儿童恶性伤害事件频发

近一段国内各地虐童、伤童案件频发。2013年10月,辽宁沈阳一名10岁男孩被母亲的男友残忍砍下右手,并丢进电热水壶中烹煮。11月7日,浙江金华一名女子因家庭矛盾将汽油灌入亲生儿子口中,并在与丈夫的推搡过程中点燃汽油,孩子最终因伤势过重离世。而11月11日,又有媒体报道河北一名8岁男孩被喝醉酒的父亲割喉,紧急送往医院抢救才脱离生命危险。

惨剧发生后,很多网友非常愤慨:“太残忍了!还有人性吗?”“这样的人枪毙几回都不多!”上海社科院青少年研究所进行的多次抽样调查显示,儿童在家庭内遭受家庭虐待的比例3%至5%。上海社科院青少年研究所所长杨雄表示,这一数据比较保守,针对的是比较严重的暴力虐待行为。

多重因素导致虐童现象

对于接连发生的虐童事件,长期从事儿童反虐待研究的陕西省人民医院儿科主任焦富勇认为,目前针对儿童的虐待主要分三种类型,包括身体虐待、性虐待与情感虐待。

记者了解到,虐待儿童现象的重要原因在于“不打不成器”的传统观念作祟。“中国人有个传统观念,孩子是我的,我愿打就打愿骂就骂。同时许多自古流传下来的教育孩子的方法很落后很不科学,比如打手心、打屁股、罚站等,但很少有人考虑所带来的严重后果。”焦富勇说。

杨雄认为,我国尚未建立具体可操作的法律体系和完备的儿童服务体系应对儿童虐待问题。

保护儿童要全社会共同努力

鉴于越来越严重的虐待儿童问题,目前国内已有一些民间公益组织和个人从事儿童反虐待工作。作为非营利公益性组织,西安博爱儿童虐待预防救助中心自2006年1月成立以来,共治疗遭受虐待与忽视的儿童超过4800人次。

有关专家认为,要减少虐待现象,需要全社会共同的努力。“儿童虐待救治工作要深入系统开展,就需要由国家牵头,国家层面可以建立儿童虐待防治机构,政府要重视保护儿童的公益事业,在政策、资金等方面鼓励民间组织参与。”焦富勇说。

有关专家建议,从法律角度可考虑单独设立“虐待儿童罪”,改自诉为公诉,同时采取降低入罪门槛和加重处罚的措施。另一方面,借鉴国外经验尝试设立强制报告制度,要求教师、医生、邻居等在得知虐童行为后必须在第一时间向政府报告,否则将受到相应处罚,以提高全社会共同应对虐童行为的主动性。

让孩子远离暴力,父母要做如下几件事:

一、父母不当孩子面对配偶动手

好的家庭教育先从和睦的夫妻关系开始,父母一定要注意给孩子营造一个温馨和谐的氛围。在这样的环境中长大的孩子很少会有极端与暴力产生。如果父母双方总是为一些家庭琐事吵个不停,甚至有一方再出现家庭暴力的话,就极有可能会被孩子模仿去。

家庭中难免会出现矛盾,有点争吵是在所难免的,但如果你和伴侣能约定不在孩子面前吵架,而换以另一种方式来沟通的话,但我们的孩子会一直在充满快乐与爱的家庭中成长。我和萌爸就这样约定过,我们无论是谁说错了话,做错了事,都不让小小的萌萌看到,即使让萌萌看到,也不是那种剑拔弩张的场面,而是一种心平气和的讨论或思考。虽然我们不能做到最好,但我们会努力去掩饰掉那些不愉快的情绪,不让孩子从中读出难过与害怕。

孩子的模仿力是非常强的,可能会模仿那些善良与正直的,也可能会模仿来那些暴力与恶毒的。

二、父母不要对孩子施暴

打孩子是一件让大人与孩子都两败俱伤的事情。

我到现在还记得朋友姐姐说过的话,她妈妈一次生气,气过了头把她的手腕上的珠链子都打折的事。

中国的传统教育中,有这样几句话,棍棒底下出孝子,不打不成器,这是传统观念,而且这是千百年来被普通民众所能接受的事情。父母打孩子毕竟也不犯法,而是出发点多半是为了孩子好啊,什么恨铁不成钢呀,望子成龙啊.....

其实棍棒下教育出来的孩子多半都是口服,心灵上严重受到摧残。在欧美一些国家,打孩子是要受到法律制裁的。因为一旦孩子习惯了在打骂的教育下长大,在他的心灵深处就会长出认可这种极端的教育方式,甚至未及长大,就将模仿来的暴力行为付诸了实施,因此产生了一种极为可怕的人性扭曲。

三、要让孩子远离残忍的环境

同情心似乎是人生来就有的,小孩子天生就喜爱小动物,不少孩子在幼小的时候都充当过保护动物的小天使。

如果一个孩子时常接触暴力倾向的事情,影片,或者周遭的行为,孩子就可能会去效仿,这是很可怕的后患现象,会对孩子今后的成长有一定的不良影响。

四、要让孩子明白哪些行为不能效仿

每个孩子都要走出家庭,面对社会,如果家庭环境能做到和睦温馨,还要注意孩子在家外接触的环境,但我们不可能寸步不离的跟着孩子,父母应该尽量让孩子和这样的人保持距离,因为孩子年龄小,并不具备自控力和判断力,极易被不良行为和有恶习的人所感染。

环境对孩子的影响是非常大的,让孩子多感受到温暖,帮助与爱吧,子女的道德和品行最可能受父母的影响,父母一定严守自己的行为,在潜移默化中给孩子营造一个良好的环境。

编后语:有人说“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敌意之中,他就学会了争斗,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恐惧中,他就学会了忧虑,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耻辱之中,他就学会了负罪感,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友爱之中,他就学会了相信,他就会认定这世界是生活的好地方。”但愿我们的孩子从小能够生活在这样一个好地方吧。

扩展阅读

纠正孩子说谎家长该做到五点


作为一名家长,祝国平自己阅读了大量教育类书籍,他说孩子说谎可能是因为恐惧,当家长的不能一味地责怪和批评,要了解情况后“对症下药”。

国内一家心理研究所用了三年时间,在全国7省13个城市进行调查。发现50%的孩子从3岁开始撒谎,随着年龄的增加比例越来越高,到9岁,说过谎的孩子上升到70%。来自美国的一份调查则更惊人:全美有三分之二的孩子在3岁前就学会不说实话,而到7岁,98%的孩子说过谎。

孩子说谎是家长和教师都非常头痛的事。大人总是以批评结束,其实据心理学家研究发现,孩子说谎有时是因为讲了真话受到惩罚,所以以后不敢再说真话。另外,家长处理不当也容易造成孩子说谎。

孩子有时说谎是家长逼的!可能很多家长都没有意识到。很多时候家长应该允许孩子沉默,大人在处境两难的情况下也经常选择沉默。如果家长非要孩子说出个道道,说真的要受罚,就只能说假的了。

纠正孩子说谎,家长应该做到五点:

一、不要轻易数落孩子,不要暴跳如雷也不要轻描淡写。“小孩嘛,难免。”或是“呦,你还真能耐,把我俩都骗了。”都是不可取的。

二、家长要善于发现孩子的说谎行为。因为他总会比较紧张,抱有侥幸心理,如果起初几次家长没有发现,他会暗自得意,以后撒谎次数会更多。

三、家长发现孩子撒谎后,重要的是教育,帮助他认识撒谎的危害性。在孩子承认撒谎表示今后改正时,家长要表示深信他会改正,成为一个诚实的人。这样,孩子会受到鼓舞,彻底改掉撒谎的毛病。

四、给孩子一个安全、踏实的学习和成长环境。从小就养成诚实的品德。

五、要加强与孩子的沟通。有的家长在孩子承认错误后还采取打骂等惩罚,甚至要孩子写保证书。这种做法严重伤害孩子自尊心,往往适得其反。

让“蛋壳心理”远离孩子


脆弱,是一触即破的蛋壳心理的本质。而过分娇纵、百般溺爱是导致这种心理的最直接原因。孩子的这种蛋壳心理,是他们人生旅途上的隐患,对其一生都有危害。请您给孩子一份理智的爱,让蛋壳心理远离孩子。

经常听到一些孩子挨了批评,或是遇到一些不顺心的事情就会有极端的举动,甚至轻生。这让笔者再次想到“蛋壳心理”给未成年人所带来的危害。

蛋壳心理,也就是一触即破的心理。脆弱是它的本质。现在大多数孩子只能听赞美之词,听不得半点反对意见,对父母和老师的批评更是抱有逆反心理;很多孩子外表高傲,内心脆弱,敏感多疑;只能接受成功,却不能面对失败……那么,孩子这种蛋壳心理是怎样形成的呢?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蛋壳心理的形成也不是一两天的,它是多年的错误的教育所导致的。在中国,无论是学校教育还是家庭教育,多年来都是一味地注重书本知识,忽略了孩子行为能力的培养和心理健康教育。尤其不当的家庭教育是导致蛋壳心理产生的最根本原因。作为父母,谁也不愿意让孩子经历苦难,尤其是那些在艰苦岁月中长大的父母更是不想让孩子吃苦。因此,父母总是千方百计为孩子设计美好的明天;给孩子无微不至的关怀;对孩子百依百顺,有求必应;对孩子极尽赞美之词,却不舍得批评和管教……总之,过分娇纵、百般溺爱是导致这种心理的最直接原因。

孩子的这种蛋壳心理对其一生的成长都有危害,这也是他们人生旅途上的隐患。令人担忧的是,许许多多的父母尚未认识到这些,因此孩子蛋壳心理的形成有增无减。一些家长说现在的孩子真不好管、难教育。一位小学5年级学生的妈妈一脸无奈地说:“现在的孩子是打也打不得,骂也骂不得,动辄就以离家出走或自杀相威胁。”可见,娇纵孩子所引起的负面效应已开始困扰千千万万的家庭。

父母对孩子的爱毋庸怀疑,但生活是无情的,哪位父母又能保证,你的孩子一生不会受到挫折呢?在孩子的成长历程中,也许会有无数的灾难在等着他。你的孩子又如何承受呢?巴尔扎克说过:“苦难对人生是一块垫脚石,对于勇敢的人是一笔财富,对弱者则是万丈深渊。”一个受不了委屈,经不起挫折,害怕困难,是不可能面对激烈的竞争的。因此,与其为孩子安排一切,不如教会孩子面对一切。这才是对孩子真正的爱。

为什么前线的战士经常忍受严寒,忍受瓢泼大雨,却极少患感冒呢?因为那个环境使他们的肌体经常体验应急反应,在体验这种反应的过程中,身体的抵抗力提高了好几倍。因此,我们不妨给孩子一点劣性刺激,给他一点苦吃。建议父母在孩子蜜一般甜的生活中加一点苦的滋味,在孩子事事顺心的成长道路上“制造”一点挫折。让孩子学会在逆境中保持自信,学会在挫折面前保持乐观、泰然处之;培养孩子的韧劲和抗挫折的能力,以及受挫折后的恢复能力,还有不向挫折低头的精神。

另外,父母要学会对孩子说“不”。要让孩子知道并不是所有的要求都能得到满足,使他们学会接受拒绝,增强自我约束能力。明代吕近溪为父母写的一首《小儿语》说:“儿小任性娇惯,大来负了亲心;费尽千辛万苦,分明养个仇人。”此诗可给那些不懂爱子之道、教子之方的父母一些启示。

几乎所有的父母在孩子遇到不顺心的事时,都情不自禁地表现出心疼和难过,并想办法替孩子解决困难。举一个最常见、最简单的例子:孩子蹒跚学步时,摔倒后父母无不疾步上前,扶起孩子心疼地又哄又揉,安慰孩子半天。其实父母的这种态度只会加重孩子的蛋壳心理。当他再遇到困难之后,他不是面对困境,积极想办法解决,而是下意识地等待别人的安慰和帮助。在等待过程中,他会越来越失去面对困境的勇气,心理也会越来越脆弱。就像孩子摔倒后,若总是得到父母的搀扶,他就会在再一次摔倒之后,趴在那里等待被搀扶,甚至本不感到疼也哇哇大哭,以换得大人的爱抚。孩子经受的任何一次挫折,都是对孩子承受能力的一次绝好的锻炼机会,父母应清醒地认识这一点。

小鸡躲在母鸡的翅膀底下,永远也不会长大;孩子偎在父母的怀里,永远也不会坚强。

请您给孩子一份理智的爱,让蛋壳心理远离孩子!

早教知识大全:孩子3岁前家长们应该做的4件事


现在很多的新爸爸妈妈几乎都是很年轻的,在照顾宝宝的事情上,没有特别多的经验。孩子3岁前家长们应该做的4件事,相信有大部分的父母都不知道孩子们在不同的年龄阶段,应该为孩子做一些什么事情。今天就带着大家一起来了解吧,孩子三岁前,爸爸玛们应该做些什么呢?

1、及时关注

【宝宝年龄】新生儿

【理由】每个小孩都有一定的自尊心,都希望从家人的身上得到相信的认可,所以当宝宝哭泣的时候,都是因为需要家人的帮助,才会不停的哭泣,用这种方式让爸爸妈妈们引起对自己的注意。

【方法】当发现孩子开始大哭的时候,家长们一定要在第一时间内做到及时关注,让感到不舒服的宝宝,换上赶紧的纸尿裤,并且要正视着宝宝的眼睛,对他微笑。

2、制订作息表

【宝宝年龄】3—6个月

【理由】这一年龄段的小孩比较调皮,一点都不配合爸爸妈妈,哄宝宝入睡和给小家伙洗脸洗屁股,通常是件挺费劲的事。但是假如从小就让宝宝养成良好的习惯,就会变得简单,有规律的生活节奏会给孩子带来强烈的安全感。

【方法】从小就给宝宝制订作息时间表时,每天在规定的时间内洗澡,在洗完澡时候,休息半个小时,就应该上床睡觉奥,家门自己也应该要坚持,让宝宝形成一种良好的习惯。

3、转移视线

【宝宝年龄】6—24个月

【理由】宝宝开始长大的时候,就慢慢的会爬了,也渐渐地会抓一些东西,这时候家长们就会出现阻止的声音和动作,宝宝的行为就会令人感到烦恼。但是这一阶段的小孩只是表现出好奇心而已。

【方法】当家长发现宝宝开始抓台灯的时候,就可以喊他的名字,然后转移注意力,让他忘记自己要抓的东西,不要一下子就禁止了他的行为。

4、多解释

【宝宝年龄】1—3岁

【理由】这时候的小孩已经开始慢慢的懂得分辨对于错的区分,当家长们给孩子指令的时候,就会要求说出原因,让宝宝们能够理解为什么做出这样的命令。

【方法】对于这一年龄段的小孩,父母们不要总是让孩子们不要做什么,更多的是应该告诉他们怎么做。小孩子顽皮是很正常的事情,当孩子开始在墙壁上涂鸦的饿时候,就应该让宝宝知道其实在纸上画画会更有效果。

孩子3岁前家长们应该做的4件事,以上所介绍的这四件事情,家长们都有注意到吗?还是说已经都做到了呢?假如之前你照顾孩子的行为都不太正确,但是希望今天看完了大家的介绍,对年亲妈妈们有很大的帮助,和自我的一种提高,相信之后在照顾宝宝上也有了新的规定与标准。

早教启蒙:10岁前应该做的32件事,你的孩子做了吗


看电视剧和玩电脑游戏变成了现如今小朋友们最关键的游戏娱乐方式,可是实际上对孩子成长沒有很大益处。10岁前应该做的事有哪些?下边,网编对你说,小孩10岁前应当做的32件事。

小朋友们了解怎样爬树、怎样建沙坑古城堡吗?依据国际性儿童手机游戏权研究会(IPA)前不久发布的调查报告,其回答显而易见是“不”。10岁前应该做的事有哪些?

为使当今儿童可以再次捡起她们父母儿童时期的传统式游戏项目,一个由权威专家和知名人士构成的联合会强烈推荐了32件在10岁前应做的事。权威专家期待小朋友们每进行一项“每日任务”就自主从这一“大名册”中勾除一项。

有调查报告,如今的儿童非常少有随意時间自嗨,这不利心里健康的发展趋势。其缘故有多种多样:一些父母担忧小孩的安全性;一些儿童不期待她们的衣服裤子被搞得很脏的;另一些小孩的日程表被排出去过满,她们并不是去授课,便是去报名参加有机构的课外主题活动。协会主席道格·科尔觉得,如今的儿童已经丢弃这些简易的休闲活动。他说道:“爬树并在树技中建巢能让儿童研究自身的極限并敢于承担责任。”10岁前应该做的事有哪些?

10岁前应做的32件事:

1.在河边草地面上翻滚。

2.捏泥团。

3.用小麦面粉捏小玩意。

4.收集青蛙。

5.用花朵制作香水。

6.在窗户上种水芹。

7.用厚纸板做面具。

8.用沙子堆古城堡。

9.爬树。

10.在庭院挖个洞窟。

11.用力和脚绘画。

12.自身搞一次野炊。

13.用色浆在脸部画鬼脸。

14.用沙子“埋人”。

15.制作面包。

16.打雪仗。

17.写作一个泥雕。

18.报名参加一次“冒险”。

19.在院子里露宿。

20.烘生日蛋糕。

21.养动物。

22.采草莓。

23.玩丢棍子手机游戏。

24.能认出来5种飞禽。

25.捉虫子。

26.骑单车越过污泥坑。

27.做一个纸鸢并放老天爷。

28.用草和树枝搭一个“窝”。

29.在公园找10种不一样的叶片。

30.栽菜。

31.为父母做早餐并送至床前。

32.与人小小的地打一架。

10岁前应该做的事有哪些?看完文章你就知道啦。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