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维能力是人类有别于其他动物的特有能力,也是人类进化史中最高的成就之一。

众所周知,新生儿从一个毫无生活能力的弱者成长为一个改造自然与社会的强者,需要经历漫长的发展过程,而认识世界的抽象思维能力更是人类文化发展中的一项极其重要的能力,正因为拥有这样的能力,人才成其为人。

思维是复杂的心理活动,是一种人类将周遭生活经验与知识的累积做出理解的反应。幼儿思维的发展,表现在幼儿出现意志行动的企图,幼儿开始确立自己的行动目的,理解行动的意义,继而能够按一定的目的去实现行动意图。

学前幼儿的思维特征

从思维发展的过程来看,幼儿的思维最初是直观行动,然后出现具体形象,最后发展成抽象逻辑推理的思维。学前幼儿的思维发展主要是直观行动思维和具体形象思维。抽象逻辑思维属于高级的思维方式,学前幼儿大多还没有具备这种思维能力,只能说是处于抽象逻辑思维方式的萌芽期。

1、直观行动思维

又称“直觉行动思维”,主要是以直观的行动方式进行。直观行动思维是最低水平的思维。这种思维的概括能力水平低,而更多依赖感知和动作的概括。这种思维方式在2~3岁的儿童身上表现最为突出。在3~4岁儿童身上也常有表现。这些幼儿离开了实物就不能解决问题,离开了玩具就不会游戏。年龄更大一些的幼儿,在遇到困难的问题时,也要依靠这种思维方式。

2、具体形象思维

具体形象思维是依靠事物的具体形象的联想进行的。幼儿开展游戏,扮演角色,遵守规则,并按照主题来行动,就是依靠在脑海中的相关角色、游戏规则和行动计划的表象进行思维和解决问题。思维的具体形象性是在直观行动性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这是幼儿思维的典型方式。

3~6岁的幼儿期是思维开始发展的时期,幼儿时期思维的主要特点是具体形象,它是在直觉行动思维的基础上演化而来,在幼儿末期,抽象逻辑思维开始萌芽。

动手玩科学促进抽象逻辑思维的发展学前幼儿的思维方式,在直觉行动思维的基础上,具体形象思维逐渐发展,成为幼儿思维的主要形式。具体形象思维的特点是具体性和形象性,表现在幼儿依靠事物在脑海中的形象来思维。幼儿的脑中充满颜色、形状、声音等生动的形象,幼儿在思维时就是运用这些形象进行运算、解决问题。

3、抽象逻辑思维

抽象逻辑思维是人类思维高层次的方式,幼儿后期(5岁以后),是抽象逻辑思维的萌芽阶段,发展得早的幼儿表现在概念的掌握、判断和推理的形成,以及理解能力等方面。因此针对幼儿的思维特点,鼓励孩子动手操作科学活动,是激发幼儿发展逻辑推理思维能力的一种很好方式。

幼儿从亲手操作、亲眼目睹、亲身体验实验结果的过程中,以具体的形象思维建立科学概念,建立事物发生变化的因果关系,建立验证猜测的实证态度,除了能激发幼儿对科学概念与科学概念之间的连结,帮助幼儿达到比较、分析、概括和综合等思维基本过程的发展之外,无形中已经培养了孩子的科学技能与科学态度。

对幼儿的科学教育,旨在激发幼儿对自然科学的认识兴趣和探究欲望,以扩展领悟自然世界的能力,使孩子成为一个具有科学素养的现代化公民。

事实上,孩子天生就像个科学家,对生活周遭的事物都具有高度的兴趣,喜欢动手操弄,观察事物的变化,这些天生的特质,只要适当地加以引导和鼓励,让孩子保持高度的好奇心和主动学习的兴趣,让孩子的想象力自由发挥,他的心智和思维的发展就能得到快速的成长。

相关推荐

儿童文学与成人文学的五点不同


1、教育性。

儿童文学与成人文学有很大的不同,即它对教育性特别强调。儿童的可塑性很大,古人曾用素丝来作譬喻,说它:“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由于儿童的年龄特征,使其易受周围环境的影响,所以儿童文学特别注意教育性。

2、形象性。

抽象的说教是儿童不容易也不乐意接受的。对儿童进行教育要借助各种各样的生动形象;儿童年龄越小,越依赖于形象化的手段。儿童小说要求和戏剧一样富于动作性,更多的以动作来表现人物的性格和心理活动。儿童诗需要更多的“比”、“兴”,以加强形象性。儿童文学作品的语言要有声有色,娓娓动听。儿童文学应调动一切艺术手段,创造出千姿百态的艺术形象来。

3、趣味性。

儿童知识、生活经验不丰富,理解力薄弱,对那些复杂的整理不易理解,对成人的生活经验和某些思想感情也难以体会。他们对于自己没有兴趣的内容就不喜欢看,甚至不看。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就是在轻松愉快地说笑中,在有趣的故事情节中,潜移默化地给孩子们讲述一个深刻的道理或做一些有益的启示。

4、故事性。

儿童文学的故事情节,要求结构单纯,情节紧凑、生动。强调故事性,并不是单纯追求情节离奇,不从生活出发,不写人,只写事。儿童文学主要是写人,刻画人物的性格、心理、思想。它的主人公不一定都是人,也可以使其他动物、植物,甚至无生物。这些在作品中都是人格化了的。不论写人还是写其他东西,他们的思想、性格都要着重借助故事情节表现出来,不宜多用静止的冗长的环境描写和心理描写。

5、知识性。

儿童文学作品中应巧妙地穿插一些知识性的东西,以增加作品的艺术魅力,满足少年儿童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思维与行为,解开“男孩密码”


许多妈妈凭直觉就能知道自己女儿的想法,但对儿子的行为迷惑不解。确实,男孩的思维方式和行为与女孩明显不同,性别对此有一定的影响,从青春期开始,这种影响会越来越大,男性荷尔蒙不但影响男孩的身体发育,也会影响他的精神和感情的形成。了解这种差异并采取适当的教养策略,对孩子的顺利成长十分有益。美国哈佛大学的心理学教授弗兰克对“男孩密码”作了大量的研究。他所谓的“男孩密码”就是那些家长、老师、教练所鼓励,小伙伴们所赞赏的男孩行为。例如,男孩应该坚强刚毅,吃苦耐劳,而不是胆小孤独,多愁善感。弗兰克写了一本书,名为《真实男孩——从男孩行为误区中挽救我们的儿子》。书中介绍了“男孩密码”,可以帮助妈妈们更好地了解自己的儿子,更轻松地抚育他们。下面就是这本书中的部分内容,也是男孩们最突出的一些特性。男孩健壮而粗鲁男孩子精力充沛是众所周知的,他们不停地边跑边跳边叫,但是如果他们变得有攻击性时,情况会怎样呢?丽莎去参加她8岁儿子的一场冰球比赛。开始时,妈妈不停地为儿子欢呼喝彩、加油助威。令她始料不及的是,男孩们的行动越来越具有攻击性,他们拼命地冲撞对方,把对手撞倒在冰面上或者挤到冰场边缘的围板上。更让丽莎吃惊的是,她的儿子也全身心地投入酣战之中,从不放过任何一个冲撞对手的机会。丽莎一直认为自己的儿子是最文静、最聪明的孩子,她做梦也想不到儿子会变成这样。冰球比赛让她看到了儿子的另一面。绝大多数的男孩都喜欢激烈的竞赛和粗鲁的游戏,但这并不意味他们生性残暴,事实上,这种身体上的竞赛游戏对男孩们有明显的好处,他们可以从中了解攻击行为的极限以及攻击强度多大而不会伤及对手,并从中学会体察对方的感受。弗兰克说:“掌握了这些行为极限的男孩,会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日后不会轻易地发脾气,或者突然暴发攻击性行为。”男孩有暴力想象令很多妈妈担心的不单是儿子身体上的攻击性,还有精神上的暴力倾向。妈妈们的直觉告诉她们,只要儿子远离玩具枪、暴力电子游戏和暴力影视节目,就不会产生暴力倾向。但妈妈们发现儿子虽然身体远离了暴力,他们的想象中却常常有暴力。克丽斯汀为了避免儿子受到暴力行为的影响,与丈夫商定:不给儿子买玩具枪、变形金刚等可能产生不良影响的玩具。如果儿子愿意,她还给孩子穿粉红色的衣服。她希望这种“无性别教育”的抚养方式,会使儿子成为温文尔雅的孩子。在儿子2岁生日时,克丽斯汀给儿子买了一套塑料工具玩具,不料儿子立刻从中拿起塑料手电钻,用电钻指着他的妈妈说:“妈妈我开枪打你。”克丽斯汀是一个心理学家和社会学家,她过去所学的知识使她相信男女之间的差距并不像人们想象的那么大,但她的育儿经验告诉她:“这绝不是事实。”妲碧也对自己儿子的一些行为感到不解:他为什么要在墙上撞坏玩具汽车?为什么要虐待玩具小人?妲碧对儿子画的画更是忧心忡忡:儿子的画中充满了炸弹爆炸、子弹横飞、坦克碾过房屋和人等暴力场景。儿子充满血腥、暴力的画使她感到不安。针对这一问题,弗兰克认为:“实际上,克丽斯汀和妲碧不必对此过于担忧,几乎没有哪个孩子会从暴力想象发展到暴力行动。如果所有在墙上画过开枪射击的人物的儿童都变成了暴徒,那我们每个人都必须穿防弹衣了。”教育学家芭芭拉,在一项科研项目中,花了一年时间观察男孩的想象游戏。她甚至发现暴力故事在男孩发育过程中也有正面的影响。她在其《谐和中的不谐和音》的报告中指出:男孩是怎样几乎不可避免地编造与开枪射击有关的故事、用拳头打架的故事、撞车的故事以及其他形式的暴力故事。但是,一旦他们的故事结束,想象的暴力也就结束了。有一次,有个男孩在编造他的暴力故事时,一个老师制止他,这个男孩说道:“如果不用暴力,那么坏人怎样受到惩罚呢?坏人应该去死。”芭芭拉的观点是:男孩们清楚地知道现实与想象的差别。他们甚至会合作编造故事,但他们不会把想象当成现实。有些心理学家认为:编造这些故事可以帮助孩子建立道德指南,即正义终将战胜邪恶,好人终有善报。男孩不爱袒露心扉一天,鲍娜看见儿子从学校回来,满脸阴云、一声不吭地从她身边走过,径直回到自己的房中。当女孩子受了委屈或生气时,她们通常是扑到妈妈的怀里,边哭边诉说。男孩却不是这样,他们总是试图自己解决问题,而不愿意像婴儿那样啼哭。如果你想让男孩说出他们的心事,请用间接的方式与他聊天,最好是一边谈话一边干些别的事情。这样便于破译“男孩密码”。当两个女孩要谈什么重要的事时,她们通常是坐下来,面对面地交谈,而且是直截了当地询问对方的感受。男孩们却相反,如果你观察两个男孩谈话,你会发现他们的眼睛不看对方,而且一边谈话一边干一些与谈话内容无关的事情。弗兰克建议:妈妈可以一边帮助儿子修理自行车,一边从漫不经心的谈话中获取儿子大量的想法。鲍娜后来就采用这种方法,她等儿子从自己的房间里出来后,建议一起去开车兜风。他们并排地坐在车里,谈论着其他一些无关紧要的事,渐渐地儿子在学校遭戏弄的事也慢慢地透露了出来。男孩喜欢制订协议女孩通常依靠相互间的感觉来寻求一致,男孩则喜欢讨论协商订立协议,并且对此十分在行。他们认为这样公平,他们喜欢把事情讲得清清楚楚,让彼此都得到公平的待遇。当达成协议后,通常都会认真地执行。妈妈要知道与儿子订立协议仅仅成功了一半,因为男孩的注意力多变,让他们长时间地关注一件事情是困难的。唠唠叨叨往往无济于事,最好试试其他办法。例如,妲碧的儿子已经同意不再在起居室的沙发上“大闹天宫”,但儿子好动的天性常常使他忘记自己的承诺。为此,妲碧采用巧妙方法提醒儿子,她以沙发的口气抱怨儿子坐下时的动作太重,使它的腰受了伤,再也直不起来了。妲碧幽默的语气和拟人化的做法起到了效果,儿子想起了自己的承诺。妈妈与儿子之间有着天然的亲密联系,但这并不意味着妈妈完全了解自己的儿子。如果你想努力了解儿子,请解读儿子的“密码”,为儿子的顺利成长提供良好的环境。

学前儿童道德意识的发展


进入学前期以后,儿童逐渐产生了各种道德感,如同情、互助、尊敬、羡慕、义务感、羞愧感、自豪感、友谊感等等。

3岁前只有某些道德感的萌芽,3岁后,随着儿童交往的发展,成人不断对儿童的行为提出要求,使他们逐渐掌握了各种行为规范,道德感也逐渐发展起来。

学前初期儿童的道德感很肤浅、易变,往往是由成人的评价而引起;学前中期儿童已掌握了一些概括化的道德标准,会因为自己在行动中遵守了老师的要求而产生快感,而且开始关心别人的行为是否符合道德标准。中班儿童常向老师“告状”,就是由道德感而激发的;学前晚期儿童的道德感进一步发展和复杂化,他们对好与坏、行为的对与错,有了比较稳定的认识。

移情是对他人情绪情感状态的一种替代性的情感体验,也就是,设身处地地体会别人的情感。学前儿童已具有较强的移情能力,会由他人的情绪状态而引起自己与之相一致的情绪反应。可以置身于他人处境,设身处地地为他人着想,接受他人的情绪情感。

在道德判断方面,学前初期儿童的道德判断带有很大的具体性、情绪性和受暗示性。只要成人说是好的,或自己觉得有兴趣的,就认为是好的。反之,则是坏的。同时,他们在判断行为时,还不能把行为的动机和结果结合起来,常常只看到行为的结果,而注意行为的动机,仅根据结果来判断行为;学前晚期儿童,开始注重行为的动机、意图。比如,小朋友A把玩具乱扔打碎了一个盘子,小朋友B帮妈妈刷碗打碎了一打盘子。让儿童来评价哪个小朋友好一些时,学前早期的儿童会说A好,因为他只打碎了1个盘子;而学龄晚期的儿童会说B好,因为他是在帮妈妈干活。

成人对儿童的道德教育要符合儿童的道德意识水平。比如,告诉儿童不要玩某个玩具,对一组儿童说:“这个玩具很娇气,拿了很容易打破。”对另一组儿童则说比较抽象的道理,比如:“这个玩具是别的小朋友的。”对3岁的儿童第一种(具体道理)比较有效,而对5岁儿童第二种(强调所有权)比较有效。

由于学前儿童道德意识的发展,可以对他们进行有系统的道德品质教育。但是,由于他们的道德意识还是很初步的,一定要注意结合儿童道德发展的特点,避免空洞说教才会有效果。

学前儿童想象的发展


学前儿童想象的发展,特别是跟儿童游戏活动的发展有关。在儿童的游戏,特别是创造性游戏中,要求儿童有丰富而有目的的想象,例如,“骑马”“开火车”等等。此外,故事、艺术活动也都能促进想象的发展。

学前儿童想象中的有意性和创造性正在初步发展,但总的说来,这种有意性和创造性还不占主导地位。

(一)无意想象和有意想象

整个学前时期,有意想象正在发展,但无意想象仍占主要地位。

1.想象的主题容易变化

不能按一定的目的坚持下去,很容易从一个主题转到另一个主题。例如,在游戏中,一会儿喜欢玩这个,一会儿又喜欢玩那个;在画画时,一会儿画一头牛,一会儿画一个人。

2.想象有时跟现实分不清

还不能把想象的事物跟现实的事物区分开来。例如,儿童常常说自己没有看见过的东西,如:“我看了什么什么……怎样怎样……”又如,儿童还不能完全意识到童话中的人物的虚构性。

3.想象具有特殊的夸大性

喜欢夸大事物的某些特征和情节,例如,儿童很喜欢“拔大萝卜”的故事。

4.以想象过程为满足

想象常常并不指向于某一预定的目的,而是以想象过程本身为满足,因而富有幻想的性质。

在教育影响下,学前晚期儿童,想象的有意性逐渐增长起来。大班儿童不但想象内容更加丰富,而且想象的独立性和目的性也逐渐增大。想象逐渐成为一种相对独立的心理过程,并能服务于一定的目的。儿童开始有可能意识到童话虽然是有趣味的,但是那些人物故事都是虚构的。

(二)再造想象和创造想象

整个学前时期,创造想象正在发展,但是再造想象仍占主导地位。

小班儿童想象的创造性很低,基本上是重现生活中的某些经验。中班儿童开始有一些创造性,如在游戏中不单纯重复成人或较大儿童提出的主题,而是通过自己的构思来加以补充。大班儿童想象的创造性才显著地发展起来。大班儿童对教师提出的游戏主题能通过自己的想象加以充实。例如,对老师提出的“开火车”游戏,就能主动地提出游戏的情节、角色的分配及其玩法等等。

想象的发展对儿童入学准备具有重大意义,因为很多知识的学习或技能的掌握是有赖于有目的的再造想象和创造想象的。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