胎教用的音响
2021-04-19 胎教用的音响 用耳机胎教 用什么胎教用音乐培养高智商的宝宝。
从胎儿时期开始,宝宝就在妈妈肚子里默默感受着这世界,等他们出生后开始真正接触世界时,他们会用多重感官来学习、认识世界。对宝宝而言,音律最能吸引他们的注意,对他们各方面的发展也最有帮助。因此,许多给婴幼儿设计的玩具,都有叮叮咚咚高低起伏的旋律,这种美妙的声音让幼儿不会轻易厌倦这个玩具,而且,在不知不觉中,你会发现,宝宝会开始哼着不成调的旋律了,这表明他们源源不绝的学习能力已经被激活了。
依成长发育选择音乐类型
不同类型的音乐,宝宝听了会有不同的反应,清脆或活泼的音乐格外能吸引他的注意,而轻柔的音乐可让宝宝安然入睡。在宝宝出生5~6个月时,如果给他听音乐,他已经会试着去寻找音源了。
那么如何选择乐曲作为启发孩子的工具?怎样依照宝宝成长发育的阶段,选择不同的音乐类型来提升宝宝的音乐智能呢?
0~1岁
1个月大有分辨不同频率的能力。
3~4个月大开始会发出咕咕声与有目地的声音。
5个月大对旋律、内容不同的节奏,能显示其敏锐度。 6个月大能成功配对出特殊的音调。
半岁前
声音:“声音传感”时期。
动作:重复性动作。
表情:身体动作和面部表情的反应,比模仿更容易出现。
宝宝的感官尚未完全启发,因此音乐教育活动主要以“听”为主,这时选择什么样的音乐,或用哪种方式给孩子听音乐,家长就要好好考虑一下了。
曲风对比较明确选择音乐时,音乐元素的“高低”、“强弱”都是需要考虑的因素。
以婴儿的喜好程度为先家长并非一定要为了培养宝宝的气质而选择古典音乐或者高雅音乐,其实,具有文化性或乡土性的音乐,也是不错的选择,英文歌、儿歌,或是特殊乐器所弹奏的音乐(如陶笛、二胡),这些对培养宝宝的音乐智能也有相当大的帮助。你甚至可依照婴儿的喜好,选择一些流行歌曲播放。
音质和音量音响要清晰、纯净、好听,音量要适中、稍弱。
听音乐的时长每次听音乐时间以不超过15分钟为宜。
配合孩子的生活放音乐可以分为起床、洗漱、吃饭、游戏、睡眠,依不同场合放不同类型的音乐。如当宝宝情绪烦躁不安时,可以放一些亲切、活泼、有趣的音乐,帮助他稳定、调剂情绪;当宝宝玩得很兴奋,但已经到了睡觉时间时,可以让宝宝听安静、柔和的摇蓝曲。
变换音乐的频率不要太快配合孩子生活的音乐曲目,在1~2个月内最好相对稳定,让宝宝听同一组音乐,让孩子有一个感受、记忆音乐的过程。
1~2岁
声音:能听到不同的声音,并能利用拿到的东西制造声音。
动作:对节奏性或旋律性强的音乐有明显的反应。
此时幼儿开始学习说话、走路,因此参与音乐活动的方式可以拓宽一些。
选择节奏鲜明、短小活泼的乐曲带着孩子随音乐节奏做拍手、招手、摆手、点头等动作,接着逐步增加踏脚、走路等动作。宝宝手部动作发展比脚部要早、快且灵活。因此,先让孩子随音乐节奏练习手的动作,然后再练习踏脚、走步等脚的动作。练习手、脚动作的合拍、协调,可以感知音乐节奏的快乐,发展孩子手脚动作的灵活、协调、优美。
教孩子唱儿歌也可以拍着节奏念歌词,在宝宝已经会说歌词的基础上,让宝宝随家长学唱适合孩子能力的歌曲。要注意的是,家长的歌声和伴随孩子歌唱的乐器一定要音调准确,否则不准确的歌声和乐声可能造成孩子将来“五音不全”。
2~3岁
2岁
语言:只能用单个词表达意思。
动作:经常通过动作表现对音乐的意识和听觉,且能用所触及到的物体制造各种声音。 协调性:注意力简单、有限,通常不能与其他孩子一同玩耍。
情感:在身体和感情上依赖成年人。
歌唱:喜欢唱歌,常常对一些歌唱的片段有较强的“复制”能力。
节奏:积极地去反应节奏明显的音乐。
听觉:鲜明生动,有特点的音色容易被孩子理解和记忆。
3岁
语言:词语较之前有大幅且快速的发展。
歌唱:能完整准确地唱一首歌。
节奏:能理解音乐拍子和动作之间的关系。
动作:越来越协调,也不断增加控制节奏的反应能力。
此时幼儿有自己的理解能力,选择的歌曲应容易让孩子理解、感受,并易演唱。
1可反映孩子生活的歌谣为佳。
2歌词以孩子能理解的事物、能感受的情感为宜。
3歌曲篇幅短、节奏简单、易唱、音域在6度以内最好。
4歌词简练、上口、易懂、有趣味,旋律优美、动听、能表达孩子的情趣。
歌曲的选择直接关系到孩子的歌唱能力和兴趣发展,对于好歌,孩子会曲不离口。对幼儿来说,音域广、定调过高或过低、节奏复杂、内容情绪难以理解的歌曲,对孩子的歌唱并没有帮助。难唱的歌曲会使孩子的嗓子疲劳,并会损伤孩子的嗓音。让孩子唱他们难以理解的歌曲,会破坏孩子的歌唱心理,误认为唱歌可以有声无情,可以不知道唱的是什么。
相关阅读
用乐器培养宝宝音乐感受力
让宝宝利用乐器创造自己的声音,是接近音乐、拥抱音乐最直接的方法,也是“音乐生活化”的主要目的。3岁以下的宝宝,因为神经肌肉的发展未成熟,所以使用的乐器多少受到一些限制。0~3岁的宝宝最需要的是,借由聆听各种音乐,享受韵律的身体摆动,制造各类声响,唱歌、舞蹈及弹奏一些简单基本的击拍乐器等经验,先累积乐音的概念来丰富他对音乐的感觉。
适合于小年龄段宝宝的乐器(0~1岁半)
发声器是最容易在生活中发现的现成器材,如杯碗瓢盆、装有豆子的瓶罐、小石块等等。几乎在家中所看到的东西,都能当做发声器来使用。比如婴儿就懂得以喂食的汤匙敲桌子或墙缘,以制造一些声响。成人则常常以摇动钥匙圈或敲打一些小瓶盖,来引起幼儿的注意。有时,我们会用一些空罐子装米和其他种类的干燥物,摇晃出奇妙悦耳的声音。
需要注意的是,为了防止宝宝吞食或被割伤等意外发生,发声物品的选择要谨慎小心,一般不宜选用又小又坚硬的物品中。
适合于稍大宝宝的乐器(1.5岁~3岁)
凡属敲打、摇动、拍击和摩擦产生声音的乐器,如三角铃、腕铃、节奏器或非洲大鼓等都在此列。像三角铁、干椰子壳、沙锤、节拍板、锣鼓等节奏乐器非常适合宝宝使用。如有条件还可以选择像加勒比海葫芦形摇响乐器、拉美洲锯琴、西班牙响板、印度鼓、中国音板等各种代表不同民族特色的传统乐器,引导宝宝对各民族的文化和音乐史知识产生兴趣。
由于节奏乐器常被拿来当做宝宝的玩具,所以特别被容易被宝宝接受。节奏乐器对宝宝非常具有启民性,同时还具备以下功能:①帮助宝宝认识声音的大小、长短、快慢、强弱。②可为其他乐器伴奏。③当音乐音量的幅度产生变化时,可用来加强功效。④可用不同乐器的音色,代表音乐活动中不同的角色。
使用乐器时,可以通过让宝宝分辨不同乐器发声的特点,区分制造乐器的材质等等来加强宝宝对音乐的感受能力。
2025最全早教知识:听音乐可以培养宝宝的智商
依照成长发育选择音乐类型。不同类型的音乐,宝宝听了会有不同的反应,清脆而活泼的音乐能十分吸引他的注意力,而轻快舒缓的音乐可以令宝宝甜蜜的进入梦乡了。在宝宝出生5~6个月之时,如果给他听愉快的音乐,他就已会试着去寻找声音的来处了。
如何选择歌曲作为启发孩子的工具呢?怎样依靠宝宝成长发育的阶段,选择不同的音乐类型来提高宝宝的音乐智商呢?
0~1岁
1个月大有分辨不同频率的能力。
3~4个月大开始会发出咕咕声与有目地的声音。
5个月大对旋律、内容不同的节奏,能显示其敏锐度。
6个月大能成功配对出特殊的音调。
半岁前
声音:“声音传感”时期。
动作:重复性动作。
表情:身体动作和面部表情的反应,比模仿更容易出现。
宝宝的感官没有完全开启,因此音乐教育活动主要以“听”为重点,这时选取何种音乐,或用哪种方法教孩子听音乐,家长就要好好思考思考了。最好,给孩子以旋律和乐感的认识,不要让他白听音乐,要让他学会思考音乐的内容和表达的倾向,不要教他只听曲调,甚至让他跟着音乐跳舞。
婴儿喜爱什么音乐就选取什么音乐,家长不是必须为培育宝宝的气质而选择古典音乐或高雅音乐,其实,具有文化性或乡土性音乐,也是很好的选择,英文儿歌、粤语儿歌,或是管弦乐、民族乐器演奏的音乐(如陶笛、二胡),这些对培育宝宝的音乐智商也有相当大的帮助。你甚至可依靠婴儿的喜爱程度,选取一些流行音乐进行播放。
音质要清晰、纯净、好听的,音量要适中、稍弱,不要震着耳朵。音质和音量都要调好就可以给婴儿听了。
听音乐的时间每次听音乐时间应该不大于15分钟为佳。听时间长了就应该停下休息休息。要不不宜于身体健康。
配合孩子的生活放音乐可以分为起床、洗漱、吃饭、游戏、睡眠,依照不同场合放不同类型的音乐。如当宝宝情绪不是很舒畅时,可以放一些欢快、活泼、节奏感很强的音乐,帮助他稳定、调节情绪;当宝宝玩得很愉快,但已经到了睡觉的时间了,可以让宝宝听得很舒畅、轻柔的摇蓝曲。
改变音乐的频率不要太快符合孩子生活的音乐曲目,在1~2个月内最好相对稳定,让宝宝听同一组音乐,让孩子有一个感受、记忆音乐的过程。
总而言之,音乐可以陶冶婴儿的情操。而且可以教育婴儿能够比较动听的音乐,和比较愉悦的音乐,还有比较有名的、有意义的音乐。通过听音乐让婴儿懂得许多道理,还有愉悦身心,令身体更健康。
从0岁开始培养宝宝的音乐智能
音乐智能和其他智能一样,都需要从小进行培养开发。
当婴儿听到好听的音乐或愉快的声音时,他会高兴得手舞足蹈。若帮助婴儿配合音乐舞动,可让他学会用身体表现快乐的情绪。此时父母还可以准备一些能发出美妙声音的玩具和好听的音乐,和宝宝一起玩声音游戏,提高宝宝的音乐智能,发挥宝宝的艺术潜能。
1、风吹铃儿铃儿响
在宝宝的摇篮的各种色彩艳丽的挂饰中增加一个风铃。风儿一吹或宝宝一动,风铃就会左右的摇晃起来,发出好听的声音。宝宝就会专注的寻找目标,判断声音的来源。父母可以在与宝宝一起玩的时候,轻轻的拨弄一下风铃,让宝宝听听是什么声音。
2、拨浪鼓咚咚敲
用一个拨浪鼓来吸引宝宝的注意,在宝宝的身边摇几下,让宝宝感受到声音的刺激,并追随着声音的来源转头,寻找声音是从哪里发出来的。当宝宝逐渐大一点的时候,可以让宝宝自己拿着拨浪鼓,妈妈帮着宝宝运动手腕,来听咚咚的声音。
除了拨浪鼓,还可以给宝宝准备好几种可以敲打的玩具。逐渐长大的小宝宝虽然没有节奏感,但他还是喜欢听咚咚,锵锵的声音。一开始他只是喜欢乱敲,不久就能分辨出音色的好坏,变得只喜欢敲打能发出悦耳及愉快声音的东西了。乱敲乱打虽然随意,但是也能锻炼宝宝抓握能力,手眼协调能力,促进身体多个部分健康发育。
3、纸声嚓嚓
可以拿出两张粗糙的纸张,在宝宝的耳边相互揉搓,发出声响。让宝宝感觉不同的声音刺激,还可以用不同材料、质地的物品相互摩擦、打击,尽一切可能给宝宝更丰富的声音环境。
4、音乐盒叮叮叮
让婴儿听音乐盒的美妙声,可以使他心情舒畅。当着婴儿的面转动音乐盒的开关,做几次后,婴儿便会知道一转动那个小东西那会发出声音来。每当音乐停止时,他会用手指触摸开关,让妈妈转动它。这种过程可帮助他发展智力。
5、快乐的华尔兹
妈妈播放有节奏的华尔兹,抱着宝宝伴随音乐起舞,让宝宝的身体随着音乐舞动,培养乐感。一开始,母亲帮助他,让他随着音乐的节奏摇动。做时拉着他的手摇动或抱着他转圈即可。婴儿很喜欢和母亲一起摆动身体,当他听到音乐自己会摆动身体时,动作也会变得更有节奏感了。动听的音乐加上快乐的舞蹈,宝宝的音乐细胞就在转圈圈中得到了潜移默化的提升。
用奥尔夫音乐培养多才宝宝
随着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早教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早教是宝宝出生的第一个教育,早教可以让孩子的大脑的以开发,从而让孩子从小学会面对和解决问题。你都看过哪些早教类的书籍?下面是由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用奥尔夫音乐培养多才宝宝,欢迎阅读,希望您能阅读并收藏。
孩子的天性是活泼好动,不愿受到拘束。如果你让宝宝坐在钢琴边,严格地要求他按部就班地弹,宝宝大多是没有耐性的,往往虎头蛇尾,让爸爸妈妈失望。尝试用奥尔夫音乐引导宝宝认识音乐,或许非常有效。因为奥尔夫音乐非常适合孩子的特性,而且注重发挥孩子的主动性。
1、培养宝宝对音乐的兴趣
奥尔夫音乐带有自娱的特性,这就吸引了儿童参加进来,让孩子在玩乐中懂得音乐,不是为了学音乐而学音乐,而是为了让孩子在还不懂得什么是音乐的年龄,就开始音乐的实地演习。比如老师教一首歌谣“爬呀爬呀爬呀爬,一爬爬到头顶上,爬呀爬呀爬呀爬,一爬爬到脚底下。”前两句老师从低音唱到高音,后两句从高音唱到低音,动作则是人坐在地板上,腿屈膝脚掌平放在地,双手从脚下随着歌声向上做爬的动作,当唱到爬到头顶上时,手正好到达头顶,唱下两句时,手又从头顶爬到脚下。这种一边唱一边做动作的方法,让孩子用身体动作理解了高音、低音。在教学中,还配合了奥尔夫乐器的使用。奥尔夫乐器比较容易操作,比如鼓、木琴、响板等,这些乐器不强调过多的技巧,只要在老师的启发下,宝宝就可有节奏地敲击,奏出音乐,使宝宝很容易喜欢音乐。
2、培养宝宝的专注力和协调能力
由于在上课时,宝宝耳朵要听、眼睛要看、嘴中要学唱、还要配合各种动作,调动了宝宝各个器官都要参与音乐的表现,从而使宝宝注意力集中,学习得非常快。同时也锻炼了各器官的协调能力。
3、培养宝宝的听力和创造力
0-3岁的宝宝,是听力发展的关键期,这个时期让宝宝多听各种各样的声音和节奏,有助于听力的发展。由于宝宝社会经验较少,创造力的发展还不明显。
4岁的宝宝,是创造力发展的关键时期,这时如果充分运用宝宝这一时期的特点,可以开发宝宝的创造力。比如老师启发宝宝:老师唱的是爬到头顶上,小朋友们还能说出爬到哪儿?有的小朋友说爬到鼻子上、有的说脖子上、有的说屁股上,老师对他们的回答都表示鼓励,并带着宝宝们唱一遍。老师还可以进一步启发宝宝:可以是爬,还可以是什么呢?有的小朋友说飞、有的说飘、有的说走,总之让宝宝开动脑筋,自己编创歌词。
4、培养宝宝的情感
由于这种活动轻松、愉快,宝宝一学就会,不给宝宝带来压力,因此宝宝情绪饱满、兴奋,有利于宝宝通过这种途径使情绪得到抒发。
5、培养宝宝其它艺术天分
在学习奥尔夫的过程中,配合了演奏乐器、舞蹈、有时还可以放一段音乐,让图画来表示音乐,比如当听到流水潺潺的声音时,宝宝可能画一条弯弯曲曲的线,当宝宝听到海浪的声音时,可能画一条此起彼伏的线,表现海浪。这就培养了宝宝领悟其它艺术形式的能力。
总之,奥尔夫音乐通过孩子喜闻乐见的形式,不仅学习了音乐,更是通过音乐,开发了孩子多方面的能力,挖掘了孩子的潜能。
妈妈谈感受
郭女士宝宝3岁半
我女儿2岁半的时候,我让她去学钢琴,但女儿不听话,根本不注意老师的讲课。去了两次后,就死活再也不去了。后来我给他报了奥尔夫音乐班,女儿很喜欢。这里的乐器很简单,音色却很美,比如响板,颜色是红的,形状像贝壳,女儿一捏一捏的,就能发出音乐节奏。学习某些音乐时,还能配合上舞蹈,所以我觉得在这个课上学的东西挺多的。
孙女士宝宝3岁
我和宝宝一起上过奥尔夫的课,那次老师让妈妈们坐在地板上,抱着宝宝。然后老师放一段音乐并启发妈妈和宝宝:这是海浪的声音,是小的海浪,妈妈抱着宝宝左右轻轻地摇啊摇,一个大浪来了,船翻了,妈妈和宝宝倒向左边或右边。我和孩子都觉得挺有趣,我相信孩子通过这种课程,会逐渐理解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