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岁的幼儿开始涂鸦,爱拿他们能接触到的工具,比如铅笔、蜡笔、粉笔、钢笔,甚至树枝、木根等在他们认为能画的材料:如纸、书、墙、地板上又涂又画,当看到自己涂画出斑斑点点、条条块块时,就会非常高兴和满足。可这些小班的幼儿往往会出现拿着笔不知如何画的情景,如何引导幼儿画画,我们要采取循序渐进的方法:

让幼儿自由发挥,大胆作画

对于刚入小班的幼儿,我们不要求他画出来什么,只要他拿起作画工具在纸上涂鸦就可以了,让孩子根据自已的感受,自由发挥,他说是什么就是什么,养成爱动笔的习惯。

用多种绘画形式,激发幼儿兴趣

对于3岁的孩子,如果长时间只用油画棒作画,时间一长孩子就会失去兴趣。这时,我们可以采用多种绘画形式,如棉签画、吹画、水彩画等;也可在一张作品中,用多种作画形式;此外,还可利用手工与绘画相结合的形式,激发幼儿的兴趣。因为这种方式让幼儿体验到动手操作的乐趣,为幼儿所喜爱。此外,幼儿还可以在捏泥、折纸、粘贴等活动中获得的对物体的感知,有助于他们在绘画时表现此物体。

幼儿在主动参与游戏过程中掌握绘画技能

3岁的孩子基本处于涂鸦期的表现期,对枯燥、单一的临摹不感兴趣,根据年龄特点,我们在游戏中可以采取这样一些形式:

通过游戏、激发兴趣例如,我们在活动区中为幼儿投放了画线条的游戏内容。先带幼儿去观察饲养角,看看里面的小动物,观察一下笼子的样子,在区域游戏时,教师为孩子准备了印有大灰狼的白纸,生动地说:“动物园里的大灰狼要是走出来,会吃掉小动物的,咱们把它关到笼子里去好吗?”孩子们饶有兴趣地画了许多密密麻麻的线,把大灰狼关在了里面。不但达到了游戏目的,又培养了孩子们爱护小动物的情感。

让生活成为绘画的源泉我们可根据本地的环境、季节变化,来引导幼儿观察环境、体验生活。如春天,带幼儿到郊外游玩,引导孩子们有目的的观察,回到教室,让幼儿把看到的、听到的自然而然地表现出来,画的内容是孩子的亲身经历,孩子是绘画的主人,体会到其中的愉悦,兴趣也随之增加。

欣赏名画、感受美绘画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为了进一步引导幼儿绘画,感受经典,可让幼儿欣赏一些名画。如在美术角放上希乐菲乐德的名著《鲜艳的水果》,感受其色彩的鲜艳,认识颜色的种类。另外通过观察大师的杰作,使幼儿感受美,从而大胆想象创作。如命题画“美丽的向日葵”,我们搜集名家的画、优秀的儿童画、教师创作的各种花卉,提前几天张贴在幼儿能看到的地方,用渗透式的方式让幼儿感受大师的作品。

在绘画过程中,增加幼儿的自信心

在绘画游戏过程中,我们要随时观察幼儿的情绪变化,对孩子点滴的进步和闪光点加以表扬、鼓励,当孩子遇到困难无以下笔时,要引导其大胆作画,积极参与,进而想象、创造。

我们要有耐心,责任心,不厌其烦的给予指导;要随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由于幼儿年龄小,形象思维占主要地位,所以在绘画过程中,边画边说的现象较多,我们不能全盘制止。

要为幼儿创设展示作品的条件,这是对孩子作品的肯定。同时对作品的评价要选择适当时机,抓住教育的发展点进行整体评价时,要从构思是否新颖独特、想象是否奇妙、画面是否丰满等方面入手,找出每张作品中的优点加以肯定。

愿大自然美好的事物溶于绘画之中,让绘画成为孩子们生活的一部分。

因此,家长们是不能忽视的,家长们一定要重视的,掌握好具体的方法,让孩子健康成长。

延伸阅读

幼儿早教:如何正确引导宝宝选择玩具


如何正确引导宝宝选择玩具?5岁的灵灵是个典型性的“玩具老大”,家中的玩具都能够用“堆”来描述了。但是这小宝贝每一次跟父亲妈妈上大型商场,看到漂亮的玩具還是闹着要买回去。上个星期,灵灵和妈妈来到一家玩具店前也不挪步了,非让妈妈买使用价值好几百元钱的机器狗不能,妈妈说家中早已有两个小的了,这次也不买来。殊不知灵灵不干,最终果断一臀部坐到地面上痛哭起來。这时候很多人 都围过来看,妈妈没法,只能难堪地出钱买下来机器狗。幼儿

幼儿灵灵一闹,妈妈就给他们买玩具,权威专家觉得这类作法不当之处。父母对孩子的规定随意妥协,会放任孩子,孩子之后还会继续得寸进尺。但父母回绝孩子时不必随意唐塞他。如何正确引导宝宝选择玩具?

尽量避免带孩子去大型商场等卖玩具的地区

孩子来到大型商场,最关心的物品毫无疑问便会是玩具。好玩儿和好奇心是孩子的本性,孩子对玩具造成兴趣爱好无可非议。他毫无疑问期待父亲妈妈买玩具给她。假如你不愿让家中的玩具成“堆”得话,就少带孩子去大型商场,少使他见到这些奇特的玩具。

在给孩子买玩具前,先和他讨论一下玩具的游戏玩法

孩子明确提出想买玩具时,父母要和孩子讨论一下玩具的游戏玩法,让孩子掌握玩具的作用。幼儿假如孩子仅仅对玩具的表面造成好奇心,能够使他在银行柜台前看一看,或让营业员把玩具拿过来使他实际操作一下。你也能够和孩子签订一个“契约书”,例如他要可以战胜困难,玩好现有的玩具才会再买新玩具。

对孩子的威协方式决不妥协

当孩子第一次用又哭又闹做为武器装备来威胁你为他买玩具时,你一定要果断说“不”,即便你认为这一玩具能够买给他们,但在他又哭又闹时不可以同意,不然他会觉得要是又哭又闹就可以得到玩具,下一次还会继续得寸进尺。如何正确引导宝宝选择玩具?

迁移孩子的视野

小孩子的专注力是非常容易被迁移的,你能试着着让孩子看其他物品,并了解征询孩子的建议,那样能够使他觉得自身很重要。

要给孩子挑选合适他年纪的玩具

如何正确引导宝宝选择玩具?给孩子选玩具时,要挑选合适孩子年纪的智力型玩具,不必孩子要什么,就用什么。玩具不只是买回来玩的,还必须对孩子的身体健康有协助才行。

幼儿启蒙早教:正确引导纠正幼儿自卑心理


幼儿启蒙现实生活中,幼儿的辨别和个人行为能力较差,难以避免地犯一些说白了的“不正确”,这种不正确并不恐怖,它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是很一切正常的。恐怖的是,父母不可以恰当地了解和对幼儿开展正确引导,导致幼儿造成自卑感。如何引导纠正幼儿自卑心理?幼儿自卑感的造成大概有下列好多个缘故:

一、父母过度追求完美。

如何引导纠正幼儿自卑心理?父母一直斥责幼儿这也不是,那也不行,在孩子短暂性的日常生活,无法感受成功的喜悦,会感觉一事无成,猜疑自身的工作能力,产生一种自卑感。幼儿启蒙

二、父母中间的盲目攀比。

如何引导纠正幼儿自卑心理?父母盲目跟风地拿他人孩子的优点和自身孩子的缺点对比,责怪训斥,讥讽讥讽,会使自己的孩子愈来愈不自信。

三、有的父母性格暴躁,心态蛮横,常常责骂孩子。

实际上“虎妈式教育不但不可以使孩子遭受正面教育,并且会使她们判断力上认为自身能量柔弱,长此以往产生自卑感。幼儿启蒙

四、有的父母对幼儿的饮食起居,以致玩耍、交友的细微末节,都是有要求,乃至大包大揽,不给她们留一切充分发挥才能的机遇,使孩子非常少感受到自身的决策、个人行为所产生的成功感,无形之中造成自卑感。

五、父母以及家庭主要成员做事无想法,缺少自信,平时总说“不行”,孩子耳闻目睹,便学习培训效仿,最后产生“成年人不行,我自然更不行了。”等一类的自卑感。

针对少年儿童环节造成的自卑感,幼儿教育专家觉得,要是留意改正,可伴随着年纪的提高而慢慢消退;而不留意管控,极少数幼儿会越来越更为内向、软弱、欠缺自信心。因而,父母如发觉幼儿有不自信主要表现时,一定要给与充足的高度重视。

如何引导纠正幼儿自卑心理?既要了解到孩子在发展达程中免不了产生不正确,保证对幼儿不一味地责怪、训斥,另外为幼儿出示必需的标准,激励她们单独“闯世界”。要是孩子拥有取得成功和发展,即便仅仅不大的一点,就立即对其夸奖,协助她们创建个人价值,塑造自信心。

如何才能正确引导孩子自主思维


3-6岁的幼儿已经拥有了一定的生活常识与知识经验,他们不再单纯地依赖于成人的思考,表现出自主思维的意愿,经常说:“让我自己想想看!”同时又乐于分享自己思维的成果,希望获得他人的认可,体验成功的喜悦。为了满足幼儿的心理需要,必须引导幼儿自主思维。

3-6岁的幼儿具有明显的年龄特征:

一是他们有了明确的自我意识,认识到自己与他人的不同,并且在处理问题时习惯于“以自我为中心”;

二是他们处在人生的“第一反抗期”,存在着叛逆心理,反对他人的干涉与限制,追求独立自主;

三是他们具有积极向上的意志,追求优越。因此,他们渴望自由,喜欢自主思维,善于表现自己。

那么,如何引导幼儿进行自主思维呢?

一、父母与教师要想解放幼儿的头脑,让他们自己想,那么就必须恰当地保留思维空白。凡是幼儿能够自己思考的,成人就要做到“欲言又止”,讲究“空白”艺术,就能达到“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效果。让幼儿自主思索,对知识理解得更深更透,也培养了幼儿良好的思维品质。

二、以幼儿丰富的感性经验和情感体验作铺垫,激活他们的自主思维。幼儿的具体形象思维占据优势,头脑中有了丰富的鲜活表象,他们就能够进行知识的迁移,运用已有的知识进行积极有效地思维。

三、对只能意会不能言传的知识,父母与教师可进行深入浅出地旁敲侧击、点拨暗示,让幼儿自主思维,进行联想、想象、类比、推理,慢慢地领悟体会。

爸爸妈妈解放幼儿的头脑,通过暗示、启发,引导幼儿自主思维,幼儿就会越来越聪明!

正确引导男孩和女孩的交往


从儿童身心发展的规律来看,一般孩子长到3岁时,就已产生社会交往的欲望,他们对同龄儿童发生兴趣并且需要找小朋友一起玩耍。在他们心目中,这时的男女伙伴并无什么差别,他们之间的交往是天真纯洁的,认为只要能在一起学习玩耍就是好朋友。

异性孩子在一起活动,有很多好处:可以使孩子消除性别的神秘感,培养自由交往、自由发展的天性;有利于他们社会交往能力的增强,也有利于各自心理的健康发展。

如果成人禁止异性孩子在一起活动,会使孩子对异性产生神秘感,不利于心理的健康发展;同时孩子也失去了与异性交往、学习的机会,使其以后可能因缺乏与异性交往的经验而导致对社会不能很好适应。

在指导男孩、女孩之间的交往时,家长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一、家长要有正确的态度。孩子在区分男女时,往往是根据衣服、发型或语声,如果改变了人的外表特征,许多孩子就认为性别也随之改变了,所以,男女孩子在一起游戏时,家长不要担心孩子会因此而早熟,要用正确的眼光来看待他们之间天真纯洁友谊。

二、防止交往中的不良现象。

1、男女孩子之间出现拥抱亲吻等行为。一般来说,他们并不理解这些动作的真实含义,而只是用模仿来的动作表达自己对某个伙伴的喜爱之情,家长不必担忧或斥责孩子,可以引导他们玩一些更有趣的游戏以转移其注意力。另外,家长应注意检点自己的行为,尽量避免让孩子看到影视画刊中的性爱动作,并对孩子进行一些适当的性教育。

2、防止孩子性别错位。一般来说,2-3岁的孩子都已知道自己是男孩还是女孩。3-6岁是孩子性别认定的关键时期。如果家长发现孩子在交往中喜欢模仿异性伙伴的行为、服饰等(一般指男孩模仿女孩子),就要引起注意。首先反思一下,自己有没有想把他当作异性孩子的言行,如果有,尽快纠正。要按孩子的性别给孩子起名字、打扮,要告诉孩子,他的性别正合父母心意。其次,家长应仔细观察孩子所在的伙伴群体里是否异性太多,使孩子产生了模仿心理。如果有,可一边加强孩子对自己性别的认识,一边考虑让孩子进入一个同性伙伴较多的群体,给他较多的模仿伙伴行为的机会。

3、孩子之间出现纠纷。如果不是严重事件,可以让他们自己解决,同时培养孩子友爱、合作、分享、谦让等品质,教育他珍惜和小伙伴之间的友谊。另外,尤其要教育男孩不要凭借力气大而去抢别人玩具或欺负别人。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