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家长们越来越重视孩子的素质培养,尤其是在音乐方面。让孩子学一门乐器,已成为很多家长的共识。这一现象仅从由中国音乐家协会和各地音乐家协会以及各音乐院校主办的业余音乐考级的火爆场面就可见一斑。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家长们越来越重视孩子的素质培养,尤其是在音乐方面。让孩子学一门乐器,已成为很多家长的共识。这一现象仅从由中国音乐家协会和各地音乐家协会以及各音乐院校主办的业余音乐考级的火爆场面就可见一斑。

考级的背后,显示了音乐市场的蓬勃兴起,这使不少粗通音乐的人有机可乘,广收学生。而许多家长本身不懂音乐,盲目相信一些人的承诺,结果使有的孩子深受其害,方法不当,学艺未精,只好半途而废。也有家长一开始便设法将孩子投师名门,但孩子兴趣渐无,技艺不见长进,到头来学费花了不少,只能不了了之。

所以说,正确的选择适合孩子的音乐教师是很重要的,这对于孩子的学艺成效和艺术发展至关重要。

据了解,目前市场上存在的课余音乐教育主要有以下几种形式:

一、音乐院校专业教师的私人课;

二、学生家教;

三、社会性的培训机构,主要指钢琴城和各种音乐培训班。

在进行选择之前,家长应当根据孩子的音乐天赋、兴趣、程度以及家庭的经济状况等综合因素来作出一个合适的定位。如果孩子已经受过一段时间的专业乐器训练,各方面提高很快,音乐老师的评价较高,家长有意让孩子向更专业的方向发展,甚至以考取专业音乐院校为目标,那么就可以考虑请音乐院校的专业教师。师从专业教师的好处是不言而喻的,他们技艺精湛,教学经验丰富,成效显著,能为孩子将来的艺术发展提供广阔的空间。可是这类老师的门槛较高,他们在挑选学生方面很严格,如果孩子没有一定的天赋和才华是很难投师其门下的。

一些家长如果只是想提高孩子的艺术修养,或者想试探孩子是否有音乐天赋和热情的话,则可以选择另外的两种方式。

钢琴城和培训班在社会中的普及性很广,其专业设置齐全,管理系统,收费相对较低,聘请的老师多为音乐院校的在校生和毕业生,基本能够达到业余音乐培训和参加业余音乐考级的目的。

以上都是这些机构的优点。其缺点是老师的流动性大,这对于学生来讲是不利的,因为不同的老师有着不同的教学方法、习惯和风格,学生适应起来总需要一段时间,频繁更换老师将对教学效果和进度有很大影响。家长应该在择师时注意这一点。另外,培训班一般是集体授课,不便于因材施教,授课时间也很有限。

聘请学生家教是深受广大家长喜爱的一种形式,因为他们可以上门授课,而且价格适中,相对钢琴城和培训班而言,对老师的选择性更大,同时可以实现一对一教学,这样能更好地照顾到孩子的个性和特点。音乐院校的学生对乐器的掌握一般都是所谓的“童子功”,尤其是大三、大四的学生和研究生,单从技艺方面来讲,并不一定亚于某些专业教师,是完全有能力胜任少儿音乐教师一职的。可是挑选学生家教这一环节往往是很多家长最难把握的。无论是通过网络还是别人介绍,家长都应该慎重地考察老师的各方面情况。

以下几点择师注意事项,供家长们参考:

1、了解老师的专业程度。如:是否为该乐器的专业学生,学习该乐器有多久,在全国或音乐院校的考级成绩如何,是否获奖等,甚至可以要求老师当场演奏乐曲以展示其技艺。

2、了解老师的教学能力。如:是否有着丰富的教学经验,所授学生的教学成效如何,还可以从侧面了解该老师是否有责任心,是否有爱心。

3、能否保证长年授课。

宫外孕湿疹怀孕的表现手足口病症状宝宝感冒流鼻涕怎么办孕中期注意事项怀孕吃什么好盆腔炎有什么症状怀孕三个月胎儿图

以上这些注意事项同样适用于选择钢琴城和培训班的老师,而且家长应当根据老师和孩子的情况灵活把握。如果想进一步了解老师的情况,家长还可以与老师事先商定试用期,在试用期内观察老师的教学方式和孩子的学习效果,以便最后作出正确的决定。

另外,还想提醒家长:孩子的第一个音乐老师尤其重要,如果选择不当,孩子的错误从一开始得不到及时纠正,往往留有后患。

虽然有这么多情况需要考虑,但音乐家教市场毕竟是开放的。相信只要多与教师沟通,并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作出选择,就能够得到满意的结果。

相关知识

如何让你的孩子成为小小音乐家


孩子自己就是一个乐器

在美育看来,音乐教育的目的不是教会孩子如何演奏乐器,而是让孩子知道自己就是一个会响起来、自由演奏的乐器。

“音乐不是名词,而是动词。它不是头脑里的知识,而是能感受、能分享的快乐。”这是美育教学总监曾琤对音乐的诠释。这个诠释也在课程中充分地体现。在春天来的时候,孩子们会听维瓦尔第的《春》。在朝气蓬勃的乐段里,老师带着孩子拿着乐器昂首阔步像农夫一样去耕地;在悠扬的乐段里,孩子们挥舞着纱布在教室里曼舞。就这样,孩子们在最简单的方式中感受成年人对于春天和音乐的深度体会。

音乐学习是渐进性的

任何学习都是循序渐进的,音乐学习也不例外。在不同的年龄段,孩子对音乐有着各自不同的理解。谈到渐进性在课程中的体现,曾琤说:“2岁左右就是体验和探索。从3岁开始,我们会把他对音乐的身体感受变成眼睛看得见的图形,比如,配合一首小狗的歌曲,我们会用一连串的位置、大小不一的骨头来体现音符的高低、长短。而到了4岁以上,这些具体图形会被对应着转化成抽象的五线谱音符。从听觉到视觉、从抽象到具体,这个过程一定要以丰富的体验为积累,否则那些抽象的符号会成为孩子头脑中的乱码,艺术也变成苦涩的东西。”

曾琤提醒家长,让孩子学习音乐就像在炖一锅好汤,一定要小火慢炖,你不期待它的时候,它自然就入味了。如果家长总是频频揭锅,真正的味道就出不来了。

创造快乐的学习环境

互动的音乐与游戏,让孩子广泛体验声音与肢体,在快乐的乐园学习。美育已经有27年的课程经验,它以音乐教育为主轴,同时融合达克罗兹、奥尔夫、柯达伊等教学法,为2-10岁的孩子设计了华人世界专业的音乐舞蹈课程。

美育温州分校负责人郑小静告诉记者,她希望给温州的孩子带来更专业的音乐教育,创建更快乐的学习环境。据她介绍。美育搭配儿童音乐、舞蹈、戏剧、文学、图画来设计孩子的音乐与舞蹈的学习过程,给孩子提供一个欢乐的说、唱、拍、跳的艺术童年。

开发孩子音乐才能全程计划


音乐智能(MusicalIntelligence):指对节奏、音调、旋律、音色的敏感度。当中包括察觉、辨别、表达、欣赏和创作的能力。最具音乐智能的代表人物:莫扎特、迈克尔·杰克逊。

开发孩子的音乐智能,应该越早越好,但“早”并不是说一开始就非要孩子学弹琴、学声乐什么的。因为音乐智能的养成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任何急功近利的行为都是不可取的,相比之下给孩子创造一个音乐的环境更重要。

妊娠期:

是开发宝宝音乐智能的第一个契机,千万不要错过了对宝宝进行音乐胎教的好机会。前依斯特曼音乐学院名誉教授多拉德·谢特勒做了一个著名的胎教实验。这个实验持续了14年,最后得出结论:音乐胎教组儿童比没有音乐胎教组的儿童拥有更多的音乐天赋,学习也更好,所以及时对宝宝进行音乐胎教对以后宝宝在音乐方面的认知力发展有显著的影响。

0~2岁:

这一阶段主要是培养宝宝对音乐的感知力和领悟力。尤其是让孩子多听,听一切优美的音乐,并可以从中观察到他是不是有音乐方面的天赋,或他对音乐有没有兴趣。

有音乐天赋的幼儿在这一阶段主要表现出对音乐的敏感性、极易被音乐所吸引。比如在他吵闹哭泣的时候听到一段优美的乐曲,他会突然停止哭闹,注意力会转移到音乐那方面去。如果你的宝宝出现这种对音乐的兴趣,那么恭喜你,你的宝宝可能拥有很强的音乐智能等着被开发呢!

2~3岁:

这一阶段其实是前一阶段的延伸和巩固,这时候宝宝听到音乐可能要不由自主地随着音乐手舞足蹈。此时你要特别培养孩子的节奏感,给他听的音乐可以是节奏性比较强的,这样更能引起宝宝对音乐的兴趣。

同时,你还要注意宝宝是不是可以准确地跟着音乐的节奏翩翩起舞。

3~4岁:

可以让孩子从单纯的节奏练习向旋律、音准方面过度,并可以让他配合乐曲接触乐谱。学习电子琴是这一时期不错的选择,因为电子琴在节奏、旋律、音准以及培养孩子音乐兴趣方面都有很大的作用。

总之,对于4岁以下的幼儿来说,最好还是让他们玩一些有关音乐的游戏。当孩子在玩游戏的时候,也可以放一些轻柔背景音乐,这不仅会让孩子玩得更专注,更有在不知不觉间优化孩子的节奏感。

4~6岁:

这个阶段是开发孩子音乐智能最关键的一个契机了,因为现在你可以让你的宝宝学习一些实际的音乐技能了,比如钢琴、小提琴、扬琴、古筝、二胡等乐器的演奏。而学习乐器,由于需要手眼协调分工合作,对孩子各方面的智能都是一个很好的训练。

例如学弹钢琴,事实证明从这个时期就开始学习的小孩子肯定比长大后再开始学习的人更具造诣,因为这段时期是学习钢琴的黄金时期,错过了实在太可惜。

或许并不一定每一位学音乐孩子将来都能成为贝多芬或是莫扎特,但作为父母也不应该放弃对孩子进行音乐方面的培养,因为一个从小就喜欢音乐,接受过音乐培养的孩子,长大必然热爱生活。

哪些乐器适合孩子音乐启蒙?


可在音乐启蒙阶段,究竟该帮孩子选择哪种乐器,是键盘乐器还是吹奏乐器,是民族乐器还是西洋乐器,却是困扰他们的一大难题。

专家认为,就孩子的生理特征和认知特点而言,应优先选择键盘乐器,比如钢琴、电子琴等。其原因在于:

1.键盘乐器音准固定,有助于孩子形成正确的音准辨别力。

而弦乐器音准很难掌握,它要求弦调得准、手指按的位置正确,这两点对幼儿来说非常困难。

2.学习钢琴或电子琴是双目、双手的操作,这样有利于培养协调能力,可以开发两侧大脑的功能,特别是右脑。

3.不论选择什么乐器,最初都要注重视唱练耳,因为学习音乐不只是为了学会演奏、演唱,而是要学会欣赏演奏和演唱。

视唱练耳的最好工具就是钢琴等键盘乐器。

在选择乐器时,专家还给出了以下几点建议:

1.3岁以下的孩子,肺活量小,学习吹奏乐有些困难,开始最好不要选择这类乐器;

2.尽量选择便于携带的轻型乐器,孩子可在各种场合表演。

登台表演是许多父母和孩子的愿望,这种展示可以培养孩子的自信心与自豪感;

3.建议首先学习西洋乐器。

西洋乐器用的是五线谱,以后转学民族乐器识简谱就容易得多了。

看了以上专家推荐,相信你心里会有谱该让孩子学习哪种乐器了吧。

孩子音乐能力的发展时期


孩子音乐能力的发展时期

音乐是流淌的小溪,它能荡涤心灵、陶冶情操,能为生活增添情趣、注入活力。感受音乐、理解音乐和创造音乐的能力就是音乐能力。研究表明,音乐能力并非一种特殊的天赋,它的形成主要依赖于后天的环境和音乐实践活动,所以家长可以通过日常生活中的多种途径促进幼儿音乐能力。

0岁~1岁半

音乐能力的萌芽期

研究发现,新生儿能够感知各种声音。6个月左右,孩子开始能够使用自己咿咿呀呀的“语言”回应环境中的各种声音,而且随着身体动作的发展能够自己尝试制造出一些声音。如孩子无意中碰到了系有铃铛的绳子后,铃铛发出了悦耳的声音。以后的一段时间里,他会乐此不疲地不断拉绳子,嘴里还会一唱一和地发出声音。12个月时,能够随着节奏明显的音乐手舞足蹈,并且会反复模仿自己感兴趣的声音。18个月时,孩子开始有了真正意义上的歌唱和节奏活动,即咿呀学唱期。

教育提示

这一时期的孩子对周围环境中的声音具有一定的感受力,家长可以布置充满悦耳声音的环境,发展幼儿的听觉能力。

1.有意识地利用周围环境,让孩子感受不同的声音

有意识地引导孩子关注周围环境中的各种声音。如吃饭的时候,用筷子和小汤匙敲打碗口,发出不同的声音,让孩子区分辨别;在与孩子讲话的时候,可以模仿不同的声音与孩子进行交流。与此同时,有条件的家长可以带孩子走进大自然,让幼儿倾听自然界的各种声音,培养幼儿对声音的敏感性和感悟能力。

2.积极回应孩子的“语言”

受周围各种声音的刺激,孩子会用自己的“语言”来模仿或回应听到的声音。这种语言可能是口中发出的声音,也可能是肢体的动作。此时,家长应敏感地把握孩子的反应,并模仿孩子的“语言”,给孩子以鼓励,为孩子用自己的方式表达自己的音乐感悟奠定基础。

1岁半~3岁

音乐能力迅速发展时期

2岁幼儿对节奏明显的音乐表现出极大的热情,而且由于自身活动能力增强以及语言理解力的发展,他们会使用身边的玩具或者器皿自己“制造”乐器,如敲打玩具、碗盘等。2岁~3岁这一时间段,被认为是幼儿“复制”歌曲能力较强的阶段,他们会模仿熟悉的或者喜欢的旋律,还会跟随音乐“翩翩起舞”。

教育提示

1.引导幼儿区分辨别各种不同的声音

不同质地、不同敲击物、不同敲打方式等都会产生不同的声音,如风铃和拨浪鼓的不同声音,用筷子敲打碗口和玻璃杯发出的不同声音等等。家长可以有意识地引导幼儿感受声音的不同,培养幼儿对音乐的感受力和理解力。

2.引导幼儿用自己的方式表现音乐

最初,可以让幼儿随着乐曲自由表现,如点点头或者跺跺脚等等。然后,逐渐提高要求,要求幼儿只在重音的地方拍手或跺脚等,以发展幼儿的音乐理解力和对节奏的把握程度。

3.鼓励幼儿大胆表现自己对音乐的感受和理解

家长要乐于做孩子的观众,乐于倾听孩子对某一段音乐的讲解,及时肯定哪怕是很粗糙的表演。另外,家长要积极参与孩子的表演,这不仅可以为孩子提供榜样,“悄悄地”丰富孩子表达音乐理解的语言,还可以增加趣味,鼓励孩子大胆表现。

3岁~6岁

音乐能力发展的关键期

3岁左右的幼儿能够熟练地根据音乐节拍做动作,也可以完整地唱简单的幼儿歌曲。4岁左右的幼儿既能够独立演奏,又能够合作演奏。而且经过音乐训练之后,还能分清各种乐器的音色。如在同一首乐曲中,能够区分出钢琴、小号、三角铁等。5岁~6岁时,幼儿能够比较准确地随着节拍唱歌,并能根据自己的兴趣自创歌曲。这一时期,幼儿对音乐的感受能力和表达能力都显著增强。如能够区分不同类型、不同节奏的音乐作品,能够使用学过的词汇描绘感受到的乐曲。

教育提示

1.布置充满音乐特点的房间

例如,可以在地板上画上放大的五线谱图,家长可以以游戏的方式与孩子一起认识五线谱,并利用五线谱进行音乐活动。也可以在房间的某一角落悬挂不同的器物,和孩子即兴创造一首打击乐。

2.发展孩子对音色、音高的分辨能力

任何能力的形成都需要一个过程,对音色、音高的分辨能力的形成也是如此。家长应根据孩子的实际发展情况,选择适宜的乐器或者乐曲,循序渐进地进行这方面的教育。如在辨别音色时,可以先听单一乐器配乐的曲子,辨认单一乐器的声音,然后再听几种乐器合奏的乐曲。

3.鼓励孩子创造性的表现

在生活中经常能够听到孩子自己填词的歌曲,看到孩子对同一首乐曲会有不同的动作表现,所有这些都是孩子创造性的表现,家长应该鼓励并参与到孩子的这种表现和想像活动中。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