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今,我们一直坚持自己的孩子自己养大的原则,由于经济和住房的原因,我们并没有要找保姆。在儿子一岁半的时候,就送他上了托班,每天坚持接送,从不让他在心理上远离父母。但是当初因为儿子的到来而改善的房子,却依然使我们头痛。现在,儿子已经上小学了,我却没有能力让他拥有自己独立的房间,看房的经历,也已经有一年多了,甚至带儿子到郊外游玩时,看到成片的新房子,儿子也会大喊:“妈妈,那里有新房子,我们去看看吧……”他的喊声足以让我们在心底无数次地对他说“对不起”。每每想到这些,我心中就会莫名地痛,那种感觉用“揪心”来形容一点也不为过。

我的工作在儿子10个月的时候有了起色,在朋友的帮助下,到一家电脑公司上班,远离了那个青山绿水的孤寂之地。后来就频频光临人才市场,在各种审视的眼光中,总算找到了相对满意的工作(这个过程其实不比找房子更容易,以后有空可以慢慢说起)。

至于和先生之间存在的磕磕碰碰,那也很正常,在儿子面前,我们有共同的认识:做儿子的保护神,做儿子的好朋友,为儿子营造一个欢乐的氛围。这个认识使我们可以尽心地对待儿子,并在儿子的笑声中将所有的不快抛到九霄云外。

池莉是幸运的,她在我这个年龄时,早就功成名就,虽然力尽艰辛,但最终还是有宽敞的房子,并享受女儿、家庭给她带来的快乐。而我,在事业上虽然执著,却没有她那样的才气,但是,儿子带给我的快乐一定也和她女儿带给她的一样。我从这本书中,知道了她曾经有过的烦恼和曾经走过的泥泞,知道她是一位称职的母亲,作为女人,我也和她一样,在孩子的笑脸中找到了自己的价值。同样我也希望,当我们的儿子长大以后,可以明白,既然我们有了这段机缘,我们就要好好珍惜,在我们相互成长的过程中,让先生做一位好爸爸,让儿子做一个好儿子,让我做一个好母亲吧。

也说刘亦婷

如果说《怎么爱你也不够》带给我的是共鸣,那么这本《哈佛女孩刘亦婷》带给我的却是震撼。当我拿到这本书时,我已经从报纸上看到过它的介绍,和对刘亦婷的最新采访,也看到网友写的读后感,使我在看这本书之前就有了一种神往,想看看到底什么魔法是刘亦婷顺利进入了“常春藤”之首,想看看朋友们深有感触的观点阿是否真的那样管用,也想看看能否从书中找到适合我们的方法,使我们家也出来一位哈佛男孩来。

封面上是灿烂的刘亦婷,那阳光般的笑容吸引我打开了这本书。我并没有一口气将它读完,关于早期教育的点点滴滴,我都边看边对照,很仔细地将刘妈妈的方法好好看了一遍,第一个感觉就是“得到这本书太迟了”。后来看完全书的内容,我被婷儿的精神所感动,也被她妈妈、爸爸持之以恒的系统教育的精神所感动。由于我的儿子处于早期教育的边缘,所以,我又回头看了其中早期教育的一些章节。

经过反省,我感到,我和刘妈妈之间的差距主要体现在一种精神,一种主动教、坚持教的精神。文中在描述了如何在平常的日子中培养孩子对万事万物的兴趣,如何主动教孩子掌握她接触的事物,所有的努力在孩子的心灵中潜移默化,形成了系统的影响,在她长大后自然而然地将她需要的感知调动起来,使她对知识永远充满了好奇,充满了战斗力。

其实,在我和儿子相处的日日夜夜,我也是这样,教他学会观察,教他咿呀学语,教他和大人打交道……,唯一的不同就是我没有将这些进行到底,往往是心血来潮后,想起了什么就教什么,这种随意的方式,使我们没有将整套的知识传授给儿子,也使儿子对周围的一切听之任之,不善于刨根问底,这些弊端,在上了小学以后就逐渐显露出来,在知识面上,虽然比同龄的一些孩子稍好一些,但是还是很单调。

在刘妈妈的教育方法中,我有时也能够看到自己的影子。我在早期也没有刻意教孩子学这学那,因为他最想做的就是玩。看了《哈》这本书,我知道玩也可以玩出名堂。印象中,小时候他要玩沙子,我却怕他弄脏了小手,但在前几天,当儿子看到其他孩子在玩沙子时,他竟然说了一句:“多脏啊!”我听了心中竟有点异样,我知道我原来的态度已经在孩子的心中定格,使他形成了他自己的是非观点,对“沙子游戏”的评价,无疑是我教育的失败。

刘妈妈在描述游戏的这一节,有这样一段日记:“孩子在学和玩的时候,就不要想什么脏不脏,……,手脏了可以洗嘛,而情趣枝桠一旦掐断就再难长出了。”“……娇气就是这样培养出来的,而且,菲菲刚才伸手抓了个空,好不容易表现出来的一点兴趣,多么容易被掐灭啊!”现在年轻的爸爸妈妈们,一定都很重视孩子的早期教育,但是,从我的教训来看,“不能只做早期教育的信奉者,要不折不扣地给孩子有用的信息,激发他对周围环境的兴趣,让孩子在婴幼儿期间就充分发展与学习有关的各种能力”(待续)

读书·思考(四)

延伸阅读

读书·思考(二)


在临产前一个月,我回到了我的父母家。原因很简单,因为我们在南京的医院没有熟人,而且自己的房子只有10个平方米。在我家,父母可以很好地照顾我。写到这里,我又想起我那时刚认识不久的婆婆来。为了我能坐好月子,婆婆从她的家乡赶到我的老家,在月子里和她那唯一有血缘关系的孙子厮守在一起,度过了唯一一次离家最长的40个昼夜。(这是后话)

7月14日,夏季中最炎热的时候,我在预产期后的第三天迎来了我的宝贝儿子。那也是我们分房的最后期间。南京的单位要进行分房,我们10个平方的小屋也许会换成大一点的房子,这个不确定因素就取决于儿子的出生,单位的人说了:“要是你家孩子在7月15日前出生就可以换大房子,否则,别人还等着呢!”所以,当我在21:15走进医院时,我心中只有一个愿望,希望儿子可以在今天晚上零点以前出生,好让我们也好让儿子住进比较宽敞的福利房中。医院里只有几个值班护士,帮我检查后说:早着呢,等等吧!阵痛并没有给我带来太强烈的感受,我的儿子天生是个心疼妈妈的宝贝,当我再次要求护士检查时,只听见护士说:“送产房,快生了!”天,书上描述的场景怎么没有出现?我并没有心中期待了很久的急促声音,一下子就“快生了”,我很配合地上了产床,那个熟人医生也来了,她让我到另一个产房中生产,原因是原先呆着的那个产房在当天接生的全是女儿。虽然我并不相信孩子的性别会在这产房中发生变化,但我还是跟她来到隔壁的产房中。

两个小时后,也就是7月14日的23:15分,我听到了儿子的第一声啼哭,我的耳朵一直追随着他响亮的啼哭,连缝伤口的丝线在肉体上来来往往都没有感觉,当时我并不知道准确的时间,这个时间是护士写在宝宝出生卡上的,我的儿子这么快就来到这个世界,一出生就为我们赢得了一个换取大房子的机会!

后来我一个人静静地在产房中被观察了2个小时才回到病房,我看着产房中乳白色的无影灯,昏昏沉沉的想着儿子的模样,想着远在南京的先生是否已经知道了这个消息,并在心中自豪的对他说:“是个儿子!”当大家把我抬到病房中时,儿子的奶奶早就守在那里,据说,当时她紧张地都快哭了。

第二天早晨,阳光灿烂,我期待着的婴儿车终于来了,儿子被色彩鲜艳的襁褓包裹着,被奶奶递过来。那样的眉目口鼻,那样的娇嫩欲滴,使我眼前不禁一亮。奶奶比我还高兴,悄悄和我说:“你要不要看看他的小鸡鸡?”我忽然脸上一阵红热,竟有点不好意思。没想到在第一次认认真真看着儿子时,居然是这么羞涩!先生在中午从南京赶到的,也是激动地不知道该干什么,他紧紧地握着我的手,什么也不用说,那种心神向往后的喜悦,就一点一点地传给了我。

再看池莉的描述,我脑中自然而然的出现了上述画面。当她说:“我是没有料到和女儿见面的时刻会脸红的,一点也没有想到”时,我不由会心地笑了,原来,我还不好意思将这样的感受告诉别人(除了先生),现在人家作家不是已经写在纸上了吗?呵呵,我和池莉的感觉又接近了一步。

儿子的名字,我一直觉得是与生俱来的。在儿子出生的第二天,我父亲就将儿子的名字取好了——“陈泰雨”,虽然我一眼就喜欢上这个名字,但我还是奇怪为什么要有个“雨”字。父亲说,在儿子落地的那会儿,原本天清云淡的夜空忽然下了一场大雨,这场雨来得快去得也快,所以,在我第二天醒来时,依然是艳阳高照。父亲坚信这场雨是我们的儿子在炎热的夏日带来的凉爽,我也坚信!

儿子出生后的一个月是在我妈妈家度过的,第二个月的第一天,爷爷就将我、儿子和奶奶一起接回老家去了,先生一个人在南京,每个礼拜回来看我们。第三个月的第一天,先生就到老家将我和儿子接回到南京,从此开始我们三个人的艰难而又幸福的生活。

我们的房子已经调剂好了,但是钥匙还没有拿到,没有装修,也无法搬家,这些任务后来在我们三个人的快乐时光中艰难完成了,当第二年开春,我们搬进新家的时候,儿子也已经7、8个月了,感谢上帝,儿子总算没有经历过太多的病痛,在我日渐消瘦的时候,我们的儿子也天庭饱满、神气活现地长大了。

所以,当我看到池莉为了女儿的身体心力憔悴时,我眼中忍不住有点湿润。为了孩子,刚刚做了父母的女人,除了不能长期睡个好觉之外,还要承受心灵上怎样的煎熬呢?

池莉为了满足女儿的要求,为了不放弃自己的事业,又经历了寻找保姆和住房的历程,她和丈夫的矛盾也因此多起来。这两个过程中的任何一个,对我来说都十分困难,何况除了找房子,我还得找更适合自己的工作。(待续)

读书·思考(三)

培养思考能力


“你今天一个人洗澡吗?”

“嗯。”

“那么,把手和脚洗干净。”

贝贝洗了好半天,才从浴室里走出来。

“哎呀,你的脸和脖子还是脏的呀!”

“可是妈妈,你不是说要洗干净手和脚吗?”

“洗澡的时候,光洗手和脚怎么呢?”

“那你早说就好了。”

“这些事,不说也应该知道呀。”

“反正,你没有说。”

“这是常规,不说也应该知道!”

儿童的心理分析:

贝贝认为,既然只说了洗手和脚,那么,光把这两处洗干净就可以了。而大人认为这是诡辩,所以批评他也不算过分。

处在幼儿期的孩子还很难做到对物“周密思考”,其心理状态还没有达到考虑全面的程度。他的关心只能集中在某一部分。

因此,孩子认为:“既然告诉我把手和脚洗干净,我把手脚洗干净就得了呗。现在我按你说的去做了,怎么又错了?”他的头脑一时转不过弯来。

他做梦也没想到自己是在诡辩。他只是在按自己的逻辑努力进行申辩。不过,他心里倒是感到有点不好意思。

妈妈的高招:

大人对孩子的诡辩有一种不可容忍的气愤心情,不免要责备几句,这也是人之常情。

不过,是否可以改变一下您的想法。因为您的孩子尚处于只能部分关心、部分理解、申辩部分理由的发育阶段。

他有一部分是正确的,就要肯定那一部分。您应该对他说:“你按妈妈说的那样,把手和脚都洗干净了,太好了。”以表示对他的正确部分给以承认。如果从一开始就大雷霆,孩子心里会感到不满,他认为“我已经把手和脚洗干净了,怎么还说我……”

三岁小孩出国读书靠谱吗?


近日,《广州日报》刊发了一篇“留学大军日渐低龄化,3岁‘小留学生’出国读幼儿园”的报道,随即引发不少网友的非议。虽然近年来,河南各大留学(微博)展上已不乏初中生甚至小学生的身影,但低龄留学并不被专家看好,也不是多数留学机构的重点业务。

专家表示,过早留学存在很多弊端,对孩子、对家庭的压力都很大,不推荐一般家庭尝试,建议留学至少等孩子初中毕业。

专家建议

一般家庭不适合过早送孩子出国,等孩子初中毕业也不迟

利弊分析

过早留学可选国家少,费用高,陪读压力大

“我们碰到过小学生来咨询留学,幼儿园学生还真没遇到过。”业内资深人士高勇说,虽然小孩出国能接受更好的教育,更好地融入西方文化,外语方面会有很大提高,但问题也不少,尤其是很多国家政策不允许接收初中以下的中国学生留学,如美国、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主要留学国家,太小的孩子很难找到合适的国家和学校。

业内专家张焕宇也不主张过早留学,因为真正能办成功的很少,父母真正能做到陪读的,基本上算是有移民倾向的,这个拒签率很高。

“到目前为止,接收中国初中以下留学生的国家只有新西兰和新加坡,可选择的国家很少。而且留学担保资金很高,至少要100万以上,父母一方拿到陪读签证的不允许打工,对家庭的压力很大。”澳际教育咨询有限公司河南地区咨询顾问李宝红介绍,过早留学时间拉得太长,耗钱太多,除非是父母移民,带小孩过去读书,否则不建议一般家庭尝试。

市场现状

中学生是低龄留学主力,有利于进国外名牌大学

无论过早留学是否值得提倡,至少证明一点:低龄留学着实一年比一年热。

“现在留学已经不是有钱人家的专利了,留学正逐渐大众化。在低龄留学中,中学生是主力。因为很多国家政策放宽了,很多有经济能力的家长,都想把孩子送出国读高中,不用参加中国的高考,在国外申请名牌大学的成功率也会增加一倍。”咨询顾问李宝红透露。

在许多留学机构办理的低龄留学业务中,初中毕业去国外读高中的情况,占绝大多数,也有一部分是读完高二去国外读预科。

近日,《北京日报》公布的统计报告显示,中国赴美上中学人数5年增百倍,每年每人花费5万美元,美国中学入学门槛也水涨船高。

“一方面是因为初中毕业的学生已经十五六岁,有较强的生活自理能力,心智较成熟;另一方面,比如美国的一些知名大学,每年给本地的高中生名额较多,给中国内地的留学生名额很少,这是中国学生去国外读高中的重要原因之一。”高勇介绍,除了良好的高中教育文化环境,国外有些学校高中老师在学生考大学时,会帮学生写推荐信或收集各种信息,很大程度上能帮助孩子进入国外名校。

专家建议

何时留学,看孩子性格,还得听听孩子的心声

到底孩子什么时候适合留学?专家们认为关键看孩子的性格,还得听他们自己的意见。

“现在很多家庭能支付孩子的留学费用,但不是所有的孩子都适合出国。选择留学的时间、国家、学校、专业等,都是系统工程,需要家长和孩子早沟通、早规划,做长期准备。”高勇介绍。

一般情况下,有条件的家庭在孩子上中学时就开始和孩子沟通,如果孩子性格较为独立,生活能力较强,有自己的思想,也愿意留学,家长可以按照孩子的优势和意愿,帮忙做好学习和职业方向的规划(美国的高中不只分文理科,还有较为明确的学科方向)。准备工作做充分,提前考察好留学国家、学校、寄宿等问题,初中毕业后直接申请,这样孩子留学成功率较高。

除了初中毕业出国、读完高二去国外读预科,争取进国外名校的本科外,本科毕业或在职出国读研的人数这两年也在增加,尤其是赴美读研。

“无论选择什么时候留学,明确的留学目标和职业规划最重要,有留学的打算,需尽早规划,早做准备。”高勇说,如果留学动机不纯,盲目出国为自己“镀金”,很有可能将来会“海归”变“海带”。

温馨提醒

1.选学校,别迷信名校和综合排名

哈佛、牛津、耶鲁,谁不向往?但能进的毕竟是少数。资深专家高勇提醒,选择国外的高中时,最好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自己优势方向师资较强的高中,这样考大学会占优势。同样,选择大学时,不要迷信大学的综合排名和名气,关键看专业。美国的一些文理学院,名气不大,但有些专业称得上世界顶尖。

2.想省钱,可以选择澳大利亚的公立高中

如果家庭条件不算太好,还想留学上国外公立高中,可以选择去澳大利亚。

“在英、美、加等留学的热门国家中,澳大利亚的公立高中对中国留学生开放,费用相对较低。寄宿家庭等问题,学校也会帮忙解决。”咨询顾问李宝红透露。

3.常沟通,定期向监护人询问孩子情况

出国留学只是第一步,如何让孩子按规划在国外健康成长,是很多家长关心的问题。高勇建议,家长如果不能陪读,最好能定期抽时间去国外探望,平时除了和孩子多聊天,最好每星期都能和孩子在国外的监护人沟通。监护人有些是孩子的老师,或者专业监护机构的工作人员,他们有较丰富的经验,能及时觉察孩子的学习、思想变化等。

视觉思考,灵活学习


如果,你的孩子具有高度的视觉空间智能,我们可以一些方法,来帮助他提高学习效率,让他事半功倍呢。

具有高度视觉空间智能的孩子,具有以下特质。空间智能的学习,要依据孩子的特质来进行。

NO.1

对色彩有敏锐的感受力。

首先,家长或是老师,在学校或是家里,帮孩子布置一个色彩协调、美丽的生活环境,来提供他们足够的视觉刺激。

再则,老师或是家长,在学校认可的范围内,让孩子用不同色彩的笔画图画、写笔记。或是,用不同颜色的纸、卡整理笔记、写报告。让色彩引导孩子的记忆路线,归档、整理他们阅读的资料,所汲取的知识,也易于孩子做复习的工作。

年龄层愈小的孩子,愈需要这种多元鲜艳色彩的刺激,来引发他们学习的兴趣与效率。这也是为什么儿童泛本是幼儿主要的学习工具之一原因。

NO.2

喜爱绘画,各种不同的色彩、图形,能将文字转换成图画呈现。

你们知道达芬奇、爱因斯坦、莱特兄弟,还有一些世界闻名的专业人士,他们所做的笔记,有什么共同的特色?

他们的笔记,文思记录,都是图文并存,用许多图案、图形、色彩、影像……来呈现、表达他们的思路。因此,你可曾为孩子在作业簿、或是课本空白的地方,画图而大发雷霆呢?

其实,孩子是运用他视觉空间的智能,把文思构化成图画,来帮助他学习呢!

NO.3

喜爱空间感、视觉刺激,整体化的呈现。

我们可以利用孩子的这项特质,善用各种图表来学习。

想象着,你在公司开会时,是给你一堆统计数字印象深刻。还是用不同的曲线图、统计图表,加上各种不同的色彩更好呢,很显然,后者不仅让你印象深刻,而且一目了然。

这些是不是你在日常生活中,实际运用的记忆法与学习法呢?

NO.4

能将构思转换成立体图形,在脑海中用不同的角度,透视一个物品。

从具有视觉空间智能的专业人员身上,就可看到他们如何利用这个特质,来帮助他们思考,做理念、构思的呈现,物理学家、电脑工程师、土木工程师、城市设计师、服装设计师、建筑师……

他们会将他们的构思,用手绘或是用电脑图形呈现出来,然后,制作成立体的模型。在实际呈现中,帮助他们作更深层的思考,改进他们原有的创意。

这些都是一般具有高度视觉空间智能的人士,长久以来,一直普遍运用的学习法。最后,综合所有视觉空间智能的特质,以及开发全脑智能,而研发出来的学习法——心智地图。

心智地图学习法——结合了色彩、图形、创意、归纳、立体成型,兼具左右脑的全面运用。普遍地运用在欧美的教育体系里,也是他们教育体系中,不可缺少的一个学习、记忆的工具。从幼稚园的学习阅读,小学的课程学习,中学的研究报告,大学、研究所的毕业论文。

他的日常运用,可以从如何读故事书,音乐欣赏、心情日记、创意思考、课程的预习、复习,书写研究报告,到我自己常用的病人治疗记录、生活规划、教案设计、专题演讲……

可以把一本书、甚至几十本书、上百篇的研究报告,浓缩在一张纸上,让使用者做最快捷、最有效率的学习与记忆工具。

专家/王秀园美国多元智能与课程研发协会会员(美国)

专业心理咨商顾问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