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尔基曾说过“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多读书是孩子的成长课题,如何引导孩子们读好书则是家长和教育人士们需要解答的问题。在阅读书籍上,中外也存在差异,今天跟着一位在加拿大生活过的家长,一起来看看加拿大孩子是怎么读书的吧!

以前就听说过,加拿大很注重孩子的阅读能力培养,这一点在我于加拿大一家本土儿童出版社实习的时候得到了印证。在熟悉了这里的儿童课堂阅读实际情况后,我发现,加拿大的教师在组织孩子们的阅读活动方面,的确独具匠心,值得我们好好借鉴。

读什么书是首要问题。加拿大小学四年级以下没有统一教材,由老师根据学生的水平和兴趣,从大量的出版物中寻取合适的素材,因此,具有相当大的自由性。

加拿大:一举多得的阅读课

不过加拿大的儿童图书大多有明确的分级标识,比如用可读性公式划分阅读级别,供老师选书时参考。老师在选择时,还会根据该书涉及的概念,主题等来判断难度是否适合自己的学生。

不过最终的决定权依然掌握在学生手里。老师一般会把初步筛选出来的书带到教室,分发给全班同学后,设定五分钟,让学生从第一页开始读,规定的时间到后,学生之间交换图书,按照这个程序至少重复四遍。之后,让同学投票,选出那些能够吸引他们继续阅读的图书。

加拿大小学的阅读教育非常重视对学生课外时间的利用,具体表现为“文学圈”——四五名学生组成一个小组共同读一本书,并展开图书讨论,老师仅仅扮演观察者,协助者或者协调者的角色。

通常,“文学圈”每周有两次聚会,每次大约20分钟。碰面前,学生得阅读指定的页码并完成书面答案,对书中所有角色有了自己的了解后,再参与讨论,并对其他成员提出的问题和观点须做出回应。

一、在阅读中积累生活经验

在阅读的过程中,老师会根据学生讨论的主题,设计各种开放有趣的练习,以培养孩子们写作研究、分工协作和利用各种资源解决问题的能力。

宫外孕湿疹怀孕的表现手足口病症状宝宝感冒流鼻涕怎么办孕中期注意事项怀孕吃什么好盆腔炎有什么症状怀孕三个月胎儿图

比如,在阅读完一本小说后,除了赏析作者在运用的写作技巧,以锻炼学生们的写作技巧和方法外,老师还会针对小说情节所反映出的问题,让学生设身处地地参与其中,并为解决身边的类似问题,设计一个创造性的方案。

举个例子,针对一个总爱在学校欺负他人的学生,我们可以让他扮演被欺负学生的父母,与他开展一次开诚布公的家庭谈话,或邀请他加入一个策划小组,以机构或公司的名义在学校开展一场抵制校园暴力的运动,包括提出口号、策划活动方案等,让他与小组的成员脑力激荡,一起讨论小说主人公面对欺负时的做法是否恰当,并讨论出正确可行的做法。

二、主题式阅读

由于没有统一教材,这里的老师更习惯主题式阅读,往往是设定一个主题之后,再找来相关图书进行阅读,这就很好地培养了学生们综合运用其他学科,如地理、历史、生物、科学等的知识。

比如在阅读一本关于班级到农场实习的小说后,老师可能会要求学生们去图书馆或网络上查资料,独立完成一篇调研报告,内容可能会有:奶牛的饮食,什么时候产奶,产奶时间有多长,如果不产奶了会如何处理?……

同样,在阅读一本主人公到日本旅游的小说,老师可能会要求学生结合世界和日本地图,帮助主人公规划旅游路线,做出旅游预算,临行前的准备清单,文化习俗要了解哪些……甚至让学生从小说里找出一些常用的日语表达,制作一本简易的英日对照辞典。

由此可知,阅读并不是加拿大小学阅读活动的唯一目的,让学生的综合能力得到更大的锻炼才是老师们的目标。学生在整个过程中收获的,不仅仅是语言方面的知识,与他人分享学习的能力,还有解决生活问题的能力。这样一举多得的阅读课,又怎么能让学生抗拒?

扩展阅读

加拿大的早教体验之旅


关于早教班,这里没有这样的说法。倒是有“parenttalkprogram"——就是许多妈妈在一起交流,因为是“parenttalk”,所以也有爸爸参加。儿子三个多月时,我去参加了一个,是免费的,0~5岁宝宝爸妈都可以参加,一周一次,一次两小时。

宝宝们被放在一间游戏室玩耍,有很多玩具,两个专门照顾小孩的人照看;大人们在另一间大房子,互相交流,吃免费snack,有时会看一些怎么教育宝宝的录像。

因为那个地方离我住处有点远,不是很方便,所以我只去了三次;又因为儿子太小,我不放心他一人在游戏室,每次都和他呆一起,所以没能参与其他父母们的交谈,没有太了解这个program的内容。另外有一些需要付费的program,我没有去过,估计条件可能更好些。

另外,这边0~6岁的小孩可以送daycare或dayhome。daycare是专门照顾小孩的机构,分班,职员较多,收费昂贵;dayhome是某些人考了专门的licence后,自收宝宝在家照顾,政府规定小孩不能超过5个,收费较daycare便宜;宝宝3岁时也可送playschool,收费同样昂贵;满5岁后可送Kindergarden(即幼儿园,自Kindergarden开始宝宝接受教育不用付费,直至大学之前)。

daycare和dayhome主要是照顾小孩,让小孩游戏,也会有读书、唱歌、外出,如参观动物园等活动,不同daycare和dayhome差别很大;playschool和Kindergarden有美术、劳作、音乐及唱游等活动,但是都没有教写字及计数的功课。这边的教育认为,幼儿期是动作能力均衡发展的关键期,若因其它事物而耗费幼儿的体力和脑力,便会令他们动作发展缓慢,而且不易弥补。所以对幼儿而言,不宜过早实施认字、写字、计数等课程。

“过早教幼儿写字的弊端是:因此时幼儿手臂大肌肉已成长,但小肌肉仍未成熟,动作仍笨拙,手腕动作发展仍不成熟,力量不够,动作不顺,若此时强逼他们写字,他们很易累,而且不会养成正确姿态,造成身体发育的畸形,亦令他们失去学习的兴趣。”——以上引用的是这边育儿专家的话。

这边的教育认为,幼儿期是培养创造力的重要时期,playschool和Kindergarden的美术、劳作、音乐及唱游等活动能满足他们智力发展上的需要。有很多中国家长认为宝宝在这里只知道玩耍,学不到东西,所以宁愿把宝宝送到国内读幼儿园和小学。我个人认为,这边的教育更好,宝宝应该从唱歌和游戏中去学习,从图书中去表现自我和认识周围环境,户外活动则能培养宝宝的观察力和欣赏力;而国内因为竞争压力大,对宝宝的教育很多是拔苗助长,不利于宝宝身心健康发展。

另外,关于语言学习,一些语言专家指出,三岁以前的小孩,最好只教他说一种语言,最好是母语。因为三岁以前,如果你教他“苹果”这个音就指苹果,若有另一个音也说“苹果”,他们会认为是不同的东西。这边有例子,有个两岁中国小孩送进daycare后听英语,发生语言混淆,最终发生自闭症,需看心理医生——当然这是极端的例子,但是确实说明一些问题。我就打算宝宝三岁后才送daycare,三岁前送中国人办的dayhome。

对症下药一举解决宝宝顶嘴问题


“小小年纪,怎么就会顶嘴了?”很多2~3岁孩子的父母,常常感到奇怪,以前那个“言听计从”的乖宝宝到哪里去了?这个大人说什么,他非要反着干的“小恶魔”是怎么冒出来的?育儿专家表示,面对孩子的诸多“反抗”和“顶撞”,家长别急着暴跳如雷,不妨先思考思考:孩子为什么“顶嘴”?

真相1也许他在证明自己的成长

圆圆是个2岁半的小女孩。最近,圆圆的父母发现,她越来越不“听话”了,常常把“不”挂在嘴边。吃饭时间,妈妈说:“圆圆,来吃饭了。”“不吃!”洗澡时间,妈妈说:“圆圆,该洗澡了。”“不洗!”早上起床,妈妈说:“圆圆,去刷牙洗脸,该上幼儿园了。”“不刷!”

当他能够理解和运用“我”这个词时,便起草着自己的“独立宣言”。“一般在孩子2~3岁时出现这个阶段,又叫第一反抗期。”专家表示,当孩子能够熟悉地运用“我”这个词时,家长应该感到高兴,因为孩子的自我意识已经开始萌出,独立意识也在迅速发展。可令人头疼的是,这些从前不会说“我”,没有自主意识的“乖宝宝”,如今在学会说“我”这个词后,又常常在“我”后面跟上个“不”字。

“经常说‘不’,是孩子希望对周围产生影响。”专家分析,孩子能力的增长,也让他急于向别人表现:“我长大了,我能行。”于是他常常对爸爸妈妈说“不”,然后按自己的意愿行动。

如果孩子出现这样的“反抗”,家长应该如何应对?陈金菊认为,首先要让孩子与自己站在平等的位置上,把孩子当作一个小大人,用商量代替命令与强制。例如,在让孩子吃饭时,家长可以问问孩子为什么不来吃饭,是因为孩子手上的事还没做完,还是别的原因。如果理由正当,可以把吃饭的时间往后拖一拖。或者家长可以把好吃的菜名一一报出,或让孩子闻到饭菜的香味,吸引孩子过来吃饭。

真相2也许他在以大人为榜样

“小杉,电视不能多看,现在都晚上9点了,该睡觉了。”妈妈指着墙上的钟,示意小杉离开沙发,上床睡觉。可小杉瞟了妈妈一眼,视线又落到了电视画面上。妈妈急了,硬是把小杉从沙发上拖起来,小杉把手甩了甩,昂着头大喊:“你们平时晚上9点也在看电视,为什么我不能看?”

“成人在对孩子平时的教育中,自己也要以身作则。”比如要求孩子不能多看电视,家长也不要一坐到电视前就是几个小时;要求孩子不能偏食,父母也不要在孩子面前表现出对食物的偏好。如果家长本身就存在这样的缺点或做法,在教育孩子时,自然会遭到反抗和顶撞。家长只有积极地改正这些缺点,才能让孩子认可并接纳家长提出的要求。

真相3也许他在试探大人底线

“不,我要买小汽车,就要买小汽车!”每次妈妈从幼儿园接乐乐回家路过玩具店,乐乐都会央求妈妈买小汽车。前两次,妈妈给乐乐买了2架小汽车,可乐乐仍不满足,每次都想买新的。这回妈妈下定了决心,坚决不答应。乐乐一着急,干脆往地上一坐,不走了。任凭妈妈生拖硬拽,乐乐就是不起来。最后,妈妈不得不采取冷处理的方式,佯装走开。这时,乐乐竟也自己站起来,跟在妈妈的后面回家了。

孩子的这种反抗方式,可能是出于对成人底线的试探。孩子通过这种语言上和行动上的反抗,来测试成人的耐心,他想知道成人对他的顶撞和反抗会有什么反应,同时也告诉大人:“我已经不是个小屁孩了。”

家长在遇到孩子这种试探底线式的顶撞和反抗时,一定要明确地表明自己的态度,允许或不允许都要彻底地执行。除了危险和有悖原则的事,不能让孩子做主。而在其他事情上还是要给孩子多一些权利,让他能够按自己的意愿来做。

真相4也许他在引起大人注意

“叮咚……”敲门声响起,刚刚还在和丁丁一起玩积木的爸爸一下子来到门前,将客人引进客厅,扭头对祥子说:“爸爸跟叔叔谈些事情,你把积木拿到房间去玩好吗?”丁丁有些愤懑地说:“我不玩积木了!我也要跟叔叔谈事情!”“你跟叔叔谈什么事情?赶紧回房间去!”爸爸说。“不,我就要待在这里,不回房间!”丁丁边说着,边坐到了沙发上。

如果孩子出现这样的反抗,则说明孩子感受到家长忽略他了。他可能知道,要是乖乖地把积木收拾好拿到里屋去,爸爸就会一直和叔叔在客厅里谈话,就不会陪伴他了。而此时,他只需要顶个嘴,爸爸的全部注意力就会集中到他身上。

“如果家长常常陪伴孩子,常带孩子参加各种亲子活动,那么孩子就会认为自己受到了重视。那么在家长暂时离开他时,就不容易感到失落。”专家说。

真相5也许他在表达正当的见解

小飞的妈妈在工作上表现得非常出色,她社会经验丰富、有头脑有主见,是一个事事追求完美的人。在儿子的教育上,小飞的妈妈也没少花心思,恨不得事事为他安排,让孩子的一切,都按照自己的意愿完满地执行下去。小飞在妈妈的“高压”下,自然一直都是乖乖的,从不顶嘴或反抗。上幼儿园时,小飞在幼儿园的智力测试中得到了全园最高分。可自升上小学后,小飞的成绩便越来越差,其懦弱、独立性差、不善于自己思考的缺点更是暴露无疑。

如果家长属于权威型,则孩子会处于弱的地位,没有机会展示自己和得到锻炼。久而久之,孩子就会变得有话不敢说,有想法也不敢表露,从而导致其独立做事能力差,优柔寡断,缺乏主见,应变能力差。

在不违背原则的前提下,应该尽量满足孩子的合理要求,并尽量鼓励、支持和帮助孩子完成自己想做的事。如宝宝想自己吃饭、选择穿哪件衣服等。但如果孩子提出的不合理要求,家长就不能盲目地迁就。

真相6也许他真的在胡搅蛮缠

如果孩子真的在胡搅蛮缠、耍性子,家长又该怎么做?

“孩子在顶撞和反抗家长时,家长不应用强制手段来逼孩子就范。反而可以在不对个人造成损害的情况下,让孩子自己去试一试。正所谓‘吃一堑,长一智’,自己承担独断专行带来的失败后果。”孩子能在碰壁中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从而在反思中减轻逆反心理,矫正自己的行为。

如果孩子出现无理的顶撞和反抗,可能是家庭过于溺爱养成的专横个性,因此要彻底改变孩子的不良行为,还要从改变家长的教育方式做起。

早教知识:一举一动看宝宝的心理健康


相对性于绝大部分父母而言,分辨和发觉孩子的心理问题是难以的,心理学专家觉得,父母仔细观查孩子的一举一动,假如孩子出現下列这种状况,就需要请少年儿童心理医师做一次心理状态健康保健查验,从而能发觉是哪一方面不太好。如何看宝宝的心理健康?

1、经常心神不安,长时间蹲着有艰难。

2、是个思潮起伏、多苦恼的孩子。如何看宝宝的心理健康?

3、经常毁坏自身或别人的财产。

4、经常打架斗殴或非常容易与别的孩子发生口角。

5、并不大讨别的孩子的喜爱。

6、经常忧虑很多层面的事情。

7、经常主要表现出可伶、不愉快、抽泣或伤心的表情。

8、应激性爱生气,乘飞机逃跑。

9、孤单,不肯与别人相处。

10、脸部及身体有抽搐或古怪主要表现。如何看宝宝的心理健康?

11、经常吸允手指头。

12、经常咬手指。

13、经常违抗命令。

14、对一切事情都不可以坐定十多分钟多方面考虑到。

15、担心新事、新地。

16、是个爱苛刻的或太过非常的孩子。

17、经常撒谎。

18、如何看宝宝的心理健康?威协、吓唬、欺压柔弱孩子。

加拿大父母:让孩子自己选择性别


四个月大的斯托姆有一双漂亮的蓝眼睛、一头柔软的金发和胖嘟嘟的脸蛋,看上去非常可爱。但如果你想知道这个小宝宝的性别,斯托姆的父母会告诉你:“这是秘密。”事实上,这对加拿大夫妻希望斯托姆自己选择性别。

斯托姆是男是女得由他/她自己决定

39岁的戴维•韦特里克和38岁的凯西当然知道自己孩子的性别,但他们夫妻二人认为,世人对男女性别存有偏见,所以他们要做个实验,让斯托姆在没有性别之分的环境中长大。而这一事件也在加拿大掀起了轩然大波,一些人认可韦特里克夫妇的做法,但更多的人则认为他们自私而又无聊。

除了斯托姆,这对夫妻还另有2个儿子——5岁的雅茨和2岁的基奥,这对小兄弟也表示他们不会说出斯托姆的性别。报道称,现在可以确定的是,斯托姆并非“阴阳人”。除了家人,知道斯托姆性别的还有一对亲近的友人夫妇和两个到家中给凯西接生的医护人员。

斯托姆出生后,韦特里克夫妇在写给友人的邮件中称,“我们决定不告知孩子的性别”。他们的这番“宣告”首先迎来的是一片沉默,接着则是洪水般的批评。斯托姆的祖父母虽然支持这种做法,但还是不满每次都要向亲友解释这究竟是怎么回事。一些朋友们则认为,戴维和凯西将自己的意愿强加到了孩子身上,剥夺了孩子的知情权。

另外一些人则担心,这样长大的斯托姆一辈子都会受到别人的白眼乃至欺辱,自我认知一定会出现问题。一位朋友说,想想看斯托姆第一天上学会遇到怎样的情景——小孩子要是欺负起人来,可能会更残忍。

对此戴维则表现得不以为然,他说:“如果你真的想要了解一个人,你不会问那人两腿中间是什么。”他们夫妇认为,其实孩子很小的时候就有自己的主张,就像他的两个儿子一样——5岁的雅茨喜欢挑粉红色的衣服穿,喜欢编辫子;而2岁的雅奥则喜欢紫色,一头金发披在肩上。

法国女作家波伏娃曾经说过:“女人不是天生的,而是后天形成的。”母亲凯西虽然没有宣称自己是女权主义者,但她显然认同波伏娃关于性别塑造的看法。采访中,她力挺丈夫的主张,她说:“老是有人问我,这一切何时结束。我们的回答是,什么时候这个世界上的人能自由决定自己是谁了,就什么时候结束。”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