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变从这里开始

这是一本无字书,它给我们提供了很大的想象空间,这个故事也充满了许多可能。

有这样一个地方,只剩下折断的树木和人类残留的垃圾:罐头、酒瓶……没有一点绿色,没有一点生机,难道说世界末日来临了吗?还是这片土地已经被人完全遗弃?

一只猫来到了这里,他四处转悠,想要寻找点儿什么,但他只找到一盒已经使用殆尽的颜料和几支画笔。颜料和画笔可以画出美丽的图画。这只猫不喜欢这个地方,但他没有离开,而是去改变,他开始去绘制理想的新世界。

一起来帮忙的还有老鼠、兔子、小鸟、松鼠、乌龟、青蛙,他们受到猫的感染,加入到改变世界的行列。

最后登场的野鸭,看着大家忙碌的身影,欣慰地笑了。他又是为何而出现的呢?我猜,可能他是一位贵客,从很远的地方赶来,被这里的热闹和美丽所吸引,于是决定留下来;也有可能,他曾经就居住在这里,因为思念又回到了这里,美丽的变化让它选择留下,不再远行!

各取所长,分工协作

这群创造美丽的伙伴,因各自不同的特点,做着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高个儿的猫,画小树苗和大树;小不点的老鼠,画小小的花儿;飞得高高的鸟儿,画蓝天和白云……他们不仅分工,更有合作:猫把前爪搭在池塘的小石头上,用身体做成一个小拱桥,帮助追求完美的小兔子和小老鼠去润色树叶。他还不时地回头看,小心翼翼的,生怕他们会掉下来。

虽然从始至终,猫的表情都没有变化,总让人感觉酷酷的,他的眼神还有一些忧郁,但酷酷的外表下面,有着一颗温柔的心。我想,这也是作者之所以把这本书取名为“好酷的猫”的原因之一吧!

孤独的身影,幸福的内心

故事最后,美丽的世界展现在面前,动物们把画笔全部交还到猫的手中,挥手跟他告别,然后到池塘里尽情嬉戏去了。这只猫呢?他提着那个颜料箱子,离开了,边走边欣赏风景;累了,就躺下来歇息一小会儿。多么惬意的享受!

我们也许很奇怪,他为什么不跟伙伴们一起玩耍庆祝呢?难道他只是一个过客,并不属于这里?他的身影依然是孤独的,但他的内心一定无比充盈、幸福!

故事还没有结束

再回到封面,猫提着颜料箱子出现,周围一片漆黑,只有他和手中的箱子散发光芒,这或许是在说明,他是所有荒原的希望。下一次,他会到哪里呢?又有谁会受到他的感染,一起把心中的美丽记忆调取出来,重新“绘制”一个属于他们的美好世界呢(下一次也许不是用画笔)?我们很期待!

一起努力,就能创造奇迹!因为亲手创造,所以倍加爱惜!

 

 

延伸阅读

美好的故事,美丽的人生


每个宝宝都喜欢听故事,有的宝宝简直是由奶加故事喂大的。自从当上了爸爸或妈妈,你一定曾经为如何给宝宝讲故事伤透脑筋,但随着宝宝的一天天长大,你讲故事的技巧与能力也在一天天的增长,也许,不知不觉中你还学会了编故事,这一切都源于你对孩子的爱。

图画故事书:智慧与欢乐的花朵

每个宝宝都喜欢听自己的爸爸妈妈讲故事,你知道吗?故事在宝宝的智力发展中也担当着一个重要的角色哩!研究者经长期观察发现,宝宝的词汇量与母亲每天跟他说话的量有着密切的关系,而讲故事也是说话的一种,因为当我们为宝宝讲故事的同时,就是在帮宝宝在累积词汇,宝宝会透过妈妈的动作、表情、凝视与音调来理解、每句话的情境。

有些年轻父母担心自己不太能说会道,普通话也不太标准,讲起故事来缺少韵味,但其实,讲故事就跟聊天一样,你想说什么都可以,只要这是一个互动的过程,一个投入爱的过程,宝宝一定也会从中得到满足。

亲子共读是一段美好的时光,对孩子的成长会起到什么作用呢?

上海师范大学学前教育系副教授李燕认为,亲子共读会使孩子从小体会到读书是一件快乐的事,从而培养其良好的阅读态度,这种良好的学习态度将使孩子受用终生,会给孩子将来的学习、社会适应、文化修养等打下良好的基础。同时,这一过程也是孩子主动参与学习的过程,与看电视被动地接受信息是有本质的区别的。其次,语言文字是一种符号,经常接触这种符号的孩子,其信息加工水平将获得一定程度的提升,从而促进其认知能力和智力水平的发展。现在不少孩子从小就习惯于依赖于具体的形象,形成视觉加工模式。在美国,有不少十几岁的孩子都不会阅读,这对他们将来的发展十分不利。

李燕强调,亲子共读时间里,孩子不仅会接触到语言文字、图像,同时还听到父母绘声绘色的讲述,听觉器官也被调动了,这将提升孩子对信息的整体加工水平。

现在市场上各类儿童读物很多,哪些读物是0-3岁宝宝首选读物呢?

1、儿歌童谣类读物这类读物节奏韵律很接近宝宝,即使宝宝不能理解内容也能朗朗上口,是宝宝发展语言能力的基础。

2、介绍概念的图画书这类读物能促进宝宝认知能力的发展。一般来说,2-3岁的宝宝就开始学习一些抽象概念,如分类、颜色、形状、空间、数字、相反等。还有大、小、近、远等概念,年轻父母可一边利用读物,一边利用身边的日常生活中的种种素材来说明。也有一些事物在宝宝的生活范围内一时还无法接触到,生活经验不足的宝宝就能够从具体的图像中快速地理解事物,从而跨入一个更宽广的领域,认识各种己知和未知的事物,在接触真实的图像时,渐渐形成自己的间接经验。

3、图画故事书

图画书具有丰富生动的视觉图像与活

有趣的故事节,不但可启发宝宝对美的领悟,还能培养宝宝在故事情节中尽情地发挥自己的想像,

因为只要你仔细分析就会发现,好的图画故事书本身就有一大片的空白,可供宝宝从不同的角度自由想像。事实上,图画故事书的智慧对成人来说,也是一笔财富,你在跟宝宝分享故事的同时,并不只有内容的传达,宝宝的情绪也同时被释放了,通过亲子共读的互动,能使宝宝慢慢地发展出了解与表达自己情绪的能力,这对宝宝的人际智能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实用技巧ABC

一岁前的宝宝是通过感官来学习的。6个月左右的宝宝会用咬、啃等动作来探索书本,随着宝宝手部动作发展逐渐成熟,他們开始会用拍、打的方式來学习成人翻书的动作。到了10个月左右,宝宝对书的兴趣开始转移到书的内內容上,这时,宝宝己经懂得书与一般的玩具是不一样的。

两岁多的宝宝己经有能力理解情节简单的故事,但刚开始阅读故事性读物时,你不必坚持从头讲到结束,因为这个阶段的宝宝往往会对图画上的细节十分关心,因此,你也可以采取灵活多变的手段,有时不妨让宝宝来主导亲子共读的过程。

实用技巧1:选择有重复性情节的故事

在刚开始讲故事的阶段,故事情节具有重复性的图画书尤其会受到宝宝的青睐,因为这一类的故事不但可帮助宝宝更容易地预测故事的进行,也可以帮助宝宝记忆,从而增强他的记忆力。当你念到那些不断重复出现的片断时,宝宝一定会特别的兴奋,忍不住跟着念念有词,而这些他所熟悉的句型也会渐渐地被他运用到各种生活情境中去,当宝宝不知不觉地出口成章时,你一定会感到惊喜。

实用技巧2:你与宝宝可创造不同的结局

掌握这一实用技巧对你而言很重要!有时候,图画故事书本身只是一个“基础”,你与宝宝可在此基础进行创造,随心所欲地发挥自己的想像力,比如把小矮人描述成中国式的、日本式的、太空式的,随后情节也会发生一些变化,你也可以让宝宝创造属于自己个人色彩的白雪公主,7个小矮人分别拥有不同的颜色,于是,故事的情节、结局也就变成了好多种。

实用技巧3:与宝宝一起讨论或演出故事的内容

对于2-3岁的宝宝,你可以在讲完了故事之后,问他:你喜不喜欢这个故事呀?你知道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什么吗?为什么故事的结局会这样?你能另外编一个新的结局吗?你最喜欢故事中的哪一个人?

通过不同的故事,你还可以让宝宝懂得什么叫做分享,什么是同情与愤怒,甚至与宝宝一起重复书中的对话。如果故事情节简单的话,你不妨与宝宝一起动手制作简单的道具,演出故事中的一个片断。这样,宝宝从中获得的快乐就更多了。

实用技巧4:学会提问

上海浦南幼儿园的徐雯老师有着丰富的教学经验,她认为年轻父母给宝宝讲故事时,可沿着图画故事书的情节线索,紧扣主人公心理活动来提问,比如给孩子讲《小刺猬学时毛》的故事时,我就住“小刺猬烫了头发后心情怎么样”“发生了那么多事后小刺猬怎么想?为什么小刺猬不想烫头发了?等问题,引导孩子感受和理解。

徐雯老师认为,父母也可以根据宝宝的年龄特点来提问。对于低年龄的宝宝提问要简单扼要,比如《早上好》的故事,先让宝宝看图书,再提出:安安看见了谁?小公鸡对安安说什么等问题,有时,讲一段故事后提出问题,让宝宝找出相应的

如给孩子讲《怪猫》的故事时,我提出了这是什么?怎么只有脚没有头?这是谁的脚?等问题,一步步引导宝宝由易到难不断思考。

你必须注意的几个细节

1、为小婴儿选书时,要注意材质坚韧耐磨,经得起宝宝的啃、咬、撕等,书角用圆弧设计的童书不会伤着宝宝。为使宝宝将阅读的的重心放在主题上,应选择页面的背景单纯,没有加入太多的细节的图书。

2、选择适合宝宝的年龄的读物,封面及内页印刷清楚、精美不要有反光,以免影响宝宝的视力。

3、仔细检查一下书籍的装订是否稳妥,会不会弄伤宝宝的手。字体要大小适中,如果是小婴儿,字体要大且清楚、正确。

4、小宝宝一般都对色彩鲜艳的大幅图片感兴趣,选书时要注意图片的质量,色彩、线条的效果,不要出现有血腥、怪异、暴力的文字或画面。大一点的孩子可接受各种不同色彩构图,书中的文字排版和图片相互呼应,使孩子容易进入故事。

5、讲完故事后要有意识地把故事与宝宝的生活经验连接起来,强调书中主人公的好的行为。

6、没有文字的图画书和卡片,也有着很大的想像的空间。

专家:李燕 上海师范大学学前教育系副教授

孩子的世界


如果一个小女孩,手拿着海螺贴在耳朵上对你说:“嘘,小点声,海是螺的故乡,螺在讲它故乡的故事。”这貌似天真的话语,估计会让你“傻”半天,尽管你从不自认为是一个多愁善感的人。

傻完了,请接着想下面的问题:“爸爸,眼前的厕所门是怎么跑到我的眼睛里来的?”克里斯塔·沃尔芙在他的小说《故障》中一个孩子提出了这样的问题。如果是你,你会怎么样回答这个问题呢?

小说中的爸爸给儿子画了一扇门和眼睛,又画了光线是如何交叉进入眼睛,通过视神经传输给大脑的视觉中枢。尽管小男孩知道了是大脑的加工才使自己的小小的眼睛可以看到那么大的厕所门。但是他并不满意这样的回答,他看着爸爸画的草图,疑惑的问:“那么我怎么就一定知道,我的大脑告诉我的大小就是门真正的大小呢?”这个问题是不是也难倒你了呢?其实,把你的窘迫和疑惑抛到一边去吧。小说中爸爸的解释对于成年人来说是合适的,但是,孩子们并不那么容易被一个说法敷衍,他们总是要刨根问底,直到他们被别的问题吸引。

一位教育家说过,对孩子的头脑最实用而又最自然的练习就是交谈。很多父母认为自己要对孩子提出的每一个问题给予标准答案,仿佛有某个问题答不出来就有失父母的威严,其实,这时父母们错过了开启“人生最美的礼物”的机会,如果能够和孩子们共同充满好奇地去寻找答案,并且不会因为一个答案的存在就将问题扔在一旁,那么你会和孩子共同经历许多发现的喜悦、成长的痕迹。

比如面对上面小说中的问题,如果你是那位父亲,你完全可以这样应答:“孩子,你说得对,谁能确定眼睛看到的门就和真正的门一般大呢?”把孩子的问题当成了一个契机,去思考曾一直认为想当然的事情。如果你有兴趣,还可以在这种时候反问自己的孩子:“那你是怎么认为的呢?”

如果你通过这种方式和孩子交谈,孩子自己不仅会在思考当中可以获得乐趣,而且会觉得自己获得了认可,也会让他们很有成就感,因为自己的好奇与自己的问题居然得到了大人世界的重视,你可不要小看这些事情,这对孩子来说可是很受用的。

走进孩子的世界


上一篇

看着小时候的照片和录像,可能会让你感到,你正一步步走回一个熟悉又陌生的世界。这些在时空中凝结的影像真的是你吗?端详着自己出生后不久的照片,你是否想知道刚刚降临到这个世界时的感受?看到那张你第一天上学时拍的相片,你是否记得,当初见到老师你紧张吗?这样一直翻到你高中毕业时的合影,你是否感慨,一个无助的婴儿,是如何成长为一个生机勃勃的学生,再成为一个穿着毕业礼服准备步入成人世界的人呢?

照片并不能告诉我们一个孩子成长变化的过程。即使是一系列追踪孩子成长的家庭录像,也不能捕获变化的过程。这个过程太微妙了,以致我们只有在变化发生之后才能发觉。而这些发展性变化的过程及其影响因素正是本书的主题。

当你重新进入到一个孩子的世界时,请牢记,真正的儿童并不是印刷在纸上的抽象概念,他们是一群充满生机、会哭会笑、时而大声呼喊、时而发发脾气、喜欢提出问题的人。在杂货店、公园、电影院里,还有街道上,观察你周围的孩子们,倾听他们,关注他们。停下来专心地去看去听,他们正面临着和经历着生命的奇迹。回忆自己小时候,是什么使你成为现在的样子。运用从本书中获得的洞察力,你可以用新的眼光来看待自己和你所见到的每一个孩子。

下一篇

解码内向宝宝的心灵世界


现在早已不是“内秀宝宝”大得赞赏的时代,家有内向宝宝,爸妈总担心他没人缘,不讨喜,吃亏……但其实,孩子内向与否,与其天生的气质和教养环境有关,内向宝宝的培养方针,和外向宝宝截然不同,我们该怎样对待“内向宝宝”?

家有内向宝宝,父母的担心有时候会变成焦虑。有些焦虑的爸妈就会硬去“扳”孩子的性格,想把他从纯内向“扳”成纯外向——平时在孩子面前,也常常指责孩子不如这个宝宝会讲、会表现,不如那个宝宝出息、不怕生,越是这样,宝宝可能越是不自信,越是遇人遇事局促不安……怎么办呢?

小测试:看看你家宝宝是否内向 

除了亲密家人朋友之外,不愿与他人随便接触

对初次见面的亲友显得冷漠

待人含蓄拘谨

敏感多思,但动作速度慢

缺乏自信与行动的勇气

喜好幻想,很多想象就父母来说是匪夷所思的

不善交往,但可能在少数好朋友面前无话不说

情绪调动属于慢热型

喜欢有秩序的生活,容易对生活中的变化焦虑

做事磨蹭,对不会干的事有意逃避

胆小,不喜欢在大庭广众表现 

不会主动融入新环境

自尊心较强,一被批评就大哭

做事很专心,不受外界干扰

不喜欢与别人争抢玩具,即使自己很喜欢

容易对他人的不幸感同身受

看过悲伤的动画,会对其中角色的遭遇惦念好多天

更多地与所养宠物说“心里话”,而不是玩耍

以上18条,你的宝宝符合多少条?少于4条,宝宝的性格还是以外向为主;符合4~9条,是一种内向和外向混合的性格,将来可能偏外向,也可能偏内向,要看宝宝的教养方式和生活环境发生怎样的变化;多于9条,基本上就可以肯定,宝宝的性格比较内向了,我们从测试题中也可以看到,内向宝宝的表现同样是丰富多彩的,不能仅用不爱说话或是胆怯去定性。那么是哪些因素导致了宝宝的内向呢?原因同样有很多。

宝宝内向原因解析

爸爸妈妈在教养中一味强调威严家庭背景和教养方式往往是造成内向性格的主要因素。如果爸妈是感情上不外露的人,他们便深信爸妈要有威严,就要与宝宝保持一定的距离;爸爸妈妈要是喜欢顺从、依赖、乖乖听话的孩子,孩子为了迎合父母而压抑内心的矛盾和不安,就会逐渐变得内向。

由老一辈带大的宝宝有些爸妈工作忙,孩子断奶后一直由老一辈带大,爸妈双休日才去探望一次,有的宝宝寄养在乡下老家,爸妈甚至一年才与之见面一两次。而老人对孩子生活照料得多,情感慰藉给予得少;老人的年迈体衰,又使孩子极度缺少安全感,很容易使孩子变得敏感和心事重重。老人的反应迟缓和行动迟缓也会“传染”孩子,让孩子患得患失,缺少尝试欲和行动力。而且,一般老人为了“在子女面前好交待”,对宝宝的安全看得特别重,倾向于“圈养”孩子,也不鼓励宝宝出门去结交朋友,孩子的生活圈子就很小,这会使宝宝的人际交往经验不足,而越是缺乏人际交往经验,宝宝就表现得越内向,越退缩。此外,寄养在老人家里的宝宝,爸妈缺少与宝宝充分的情感沟通,对宝宝表现出很大的忽略,这就更不利于内向宝宝的成长。宝宝会认为他在妈妈这里并不重要,等他回到父母身边上幼儿园或上小学时,他对父母的说教会有抵触心理,这会使父母改变孩子内向性格的努力变得格外艰难。

宝宝的教养环境多次改变如果宝宝熟悉的环境突然发生改变,如搬家,乔迁到另一座城市,换了幼儿园老师,他们很可能会变得少言寡语,表现出内向的特性来。要是父母对宝宝的心理变化缺乏关注和安抚,就可能造成宝宝自信不足。就宝宝的教养环境而言,应该是“稳定高于一切”,有的宝宝在0~6岁之间,看护人和教育者在保姆、父母、老人之间反复“易手”,这很容易让宝宝缺少安全感,而变得敏感寡言。

宝宝天性敏感这可能是由孩子天生的气质决定的,也可能是由宝宝成长过程中的某种不顺利,如从小体弱多病引发的。由于宝宝心理敏感,本身就容易对陌生人陌生事产生紧张、畏怯的情绪,产生回避和退缩的行为。如果孩子的畏怯行为遭到父母的责备,一而再,再而三,孩子就不再敢尝试与别人沟通,完全退缩到个人的小天地里,以免动辄得咎。

父母呵护过度包办过多,导致宝宝不自信“你不会的,我来弄”,要是父母习惯对宝宝这样说,去医院,父母代为通报宝宝有哪儿不舒服;去幼儿园,父母代为通报宝宝昨日的口头作业完成得怎么样;去朋友家,父母代宝宝回答主人的问询,代宝宝决定他要吃什么喝什么……爸妈这样包办代替,是因为怕宝宝表现得不大方,不自信,口头表达不流畅,给自己丢脸,也进一步伤到宝宝的自尊心,殊不知,对宝宝伤害最大的事,莫过于剥夺了宝宝的每一次锻炼的机会,然后,爸妈还当着亲友的面这样讲:“宝宝胆子小,一点儿事情就把她吓坏了。”“咳,宝宝什么都不敢,将来可怎么办?”

其实只需要把每次公开场合、每次学习、每次自理,都当做一次锻炼的机会,由此激发宝宝的活力,而不是急于看到宝宝“变外向”的成果,宝宝就会渐渐克服自己的不自信,改掉个性上的不足。

我们该拿内向宝宝怎么办?

要改善孩子内向的性格,关键还在于父母的教养方式要适合孩子身心的健康发展,有以下几点可供参考:

内向未必是坏事——了解内向与外向各有优缺点外向和内向宝宝的表现各不相同,也各有优缺点:外向型的宝宝性格爽朗,遇事不怯场,反应较快;但他们往往缺乏计划性和坚持性,难以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内向型的宝宝遇事沉着、善于思考;但他们容易产生自卑感。外向宝宝的思维方式是广而浅,内向宝宝的思维方式是深而窄,因此,宝宝的内向性格并不是完全的弱势。

内向宝宝改进版——增强宝宝的环境适应能力环境适应能力对人的发展很重要,它有时甚至被定义为智力的核心。对宝宝来说,环境适应能力常与爸妈的教养方式有很大关系,过度的保护使宝宝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差。因此,爸爸妈妈应该放手让内向宝宝与他人交往,可以为孩子选择一两个性格开朗、身体健康、年龄比他略小一点的小伙伴一起玩耍,这样既可以培养孩子的自信心,还可以让内向宝宝获得友情支持。内向宝宝刚上幼儿园时适应性较外向宝宝差,常常恳求“不要去幼儿园”,此时,一定要坚持送孩子去幼儿园,这样可以让孩子在集体生活中学会与同伴交往,并享受到和同伴在一起的乐趣。这对改变过于内向的性格是有好处的。放手让孩子自由玩耍有的家长对孩子的整洁、卫生、安全等顾虑较多,因而总是限制孩子不准这样,不准那样,这样会让孩子更内向。应鼓励孩子去玩沙、玩泥巴,踩雨后的积水,爬石子堆、黄沙堆等,其实只需穿上合适的衣服,注意安全即可让他尽情地玩。这样无拘无束的自由玩耍,会使孩子的性格开朗起来。 

不要轻易责备内向的孩子每个孩子都渴望被爱、关注、谅解和尊重,苛求、责备、批评和惩罚等都会使孩子更加内向。爸妈应当给予孩子积极的心理暗示,不要使用如“小朋友欺负你没有?”“老师今天批评你了吗?”等一类的语言,避免使孩子在心理上总处于弱者或被动的地位。爸妈也要耐心对待孩子,不要对他提出过高的要求。对于孩子的畏缩行为,如不敢滑滑梯、跳蹦床、不敢大声说话等,家长也要尽量克制自己的情绪,不要做出太强烈的反应。

花更多时间与孩子相处爸妈每天尽可能抽出一段属于你和孩子独处的时间,和孩子亲切地交流,倾听孩子的语言。适时用身体语言,如拥抱孩子,亲吻孩子表达你的爱与信赖。这能给内向的宝宝很多安全感。也可以给孩子讲讲笑话和幽默故事,互相开开玩笑,参加孩子们的游戏,带孩子出去玩等等。

特别提醒:宝宝的心理发展有自己的“时间表”

每个孩子有自己心理发展的特定的“时间表”。像人的身高一样,有些孩子在小的时候长得很快,到了一定年龄却开始缓慢增长;而有些孩子在小的时候“不太长个儿”,到了一定年龄却“突飞猛长”。宝宝的心理发展也是如此,爸妈和老师会惊讶地发现,忽然有一天内向的孩子变得爱说话了,甚至滔滔不绝;还有一些孩子变得胆子大了,与以前判若两人,可这些孩子恰恰是以前被判定为性格内向的孩子。因此,对于处于成长期的孩子,我们不宜给他们过早下定论,给孩子贴上“内向性格”的标签,家长应懂得给孩子留有发展的空间,这对孩子健康成长是非常有利的。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