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乖孩子”永远是一句夸人的话,也永远是家长们的小心思,孩子能听自己的号令,无论如何都是一件愉快的事情。可惜现实中,多的是淘气的孩子,这样的事实让家长愿望落空后,马上又使一部分人赶紧找了个宽慰自己的理由:孩子淘气才聪明!

其实聪明、淘气或者是乖,都只是按照某个既定的标准来衡量孩子,而这个标准来自成年人。孩子的世界中有另外的逻辑。透过《小尼古拉的暑假》,我们多少可以窥探一番孩子世界的美妙。

尼古拉该算个淘气的孩子,如果按照大人的标准来算,所以关于他的系列丛书叫作“小淘气尼古拉的故事”,文字作者是勒内?戈西尼,插图作者是让-雅克?桑贝,《小尼古拉的暑假》是其中的一本。

和很多儿童读物一样,尼古拉的故事非常简单,基本可以看作是生活的片断,“暑假”一书说的就是“刻苦用功一年过去后,尼古拉得了个雄辩奖,这是奖励他说话的数量而非质量”,在这样的背景下,小朋友尼古拉怎样度过了自己的暑假,大致两件事情,一是和自己的父母去海边度假,一是参加了一个夏令营。在这个过程中少不了孩子的耍宝和恶作剧,也少不了家长的无奈和愤怒,这些都是儿童读物的必备元素。

使《小尼古拉的暑假》显得特殊的是作者的叙述视角,他没有从成人的角度来看孩子,由此回忆自己的童年,或者谴责同龄的家长,在书中,他努力地从孩子的视角来看待大人,因此,很多大人都显得滑稽友好,有的时候甚至还显得有点可怜,比如在度假中,阴雨绵绵,所有人都滞留在旅馆里,一群孩子让家长们手足无措,他们的打闹足以让家长犯晕,这时一名叫兰诺的先生自告奋勇地来陪孩子们玩,可想而知,任他使出浑身解数,孩子们依然故我,最后的结果是:“吃晚饭的时候,兰诺太太找到了他,说兰诺先生整个下午都坐在沙滩上淋雨”——可怜而又可爱的兰诺先生。

孩子们并非要和大人作对,只不过有的时候,大人的刻意接近鼓励了他们的恶作剧,这样的情况在现实生活中太普遍了,小孩子还没有学会投李报桃,他们需要的是保持正在进行中的快乐,这就是孩子世界的逻辑。

《小尼古拉的暑假》的语言非常有动感,这也正是孩子喜欢的,他们只能从人物的动作中体会滑稽,很难从语言中理解幽默,如果这个系列的书被拍成动画片,一定会吸引不少孩子。插图的风格很像“父与子”系列,天真、有趣。

延伸阅读

宝宝了解世界 从听开始


可以说,父母是孩子与复杂的外界环境之间的重要桥梁,要借助各种材料帮助孩子听到大千世界的声音,建造“智慧大厦”的基础。

1、倾听奇妙的世界。新生儿能够区分声音的频率和高低,能够分辨不同声音,甚至还能够感觉声音和音乐的节奏,因此来自外界环境的声音对孩子的听觉系统发育很有好处,而且适当的听觉刺激会促进孩子在情感上与人的沟通及语言方面的发展,并培养孩子积极地乐于接受外界事物的态度。

2、婴儿对声音的偏好。一个评价婴儿听力的研究指出:婴儿在接收了适宜的声音刺激之后,会呈现出安静的状态,如果再持续发出愉快流畅、吸引婴儿的声音,并且依着婴儿的动作去调节某些音调和节奏,婴儿也会去调整他们自己的身体动作,并试着与父母的声音节奏一致,这对于婴儿的学习,与外界环境的互动,激发孩子的好奇心会有很大的帮助。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当婴儿听到的声音过分吵闹、尖锐、刺激或不愉快时,会让婴儿受到惊吓、心跳和呼吸的速度加快,他们的大脑听觉系统会排斥这些声音,而把头部转离声音处,这对大脑发育极为不利。所以,父母从婴儿出生之后,一方面要经常反复地给孩子说些简单上口的童谣,唱好听悦耳的歌曲,说充满爱的话语,另一方面也要观察婴儿听到声音之后的各种反应与身心状态,这对孩子的听觉、情绪、动作等的发展都有极大的好处。

孩子的世界


如果一个小女孩,手拿着海螺贴在耳朵上对你说:“嘘,小点声,海是螺的故乡,螺在讲它故乡的故事。”这貌似天真的话语,估计会让你“傻”半天,尽管你从不自认为是一个多愁善感的人。

傻完了,请接着想下面的问题:“爸爸,眼前的厕所门是怎么跑到我的眼睛里来的?”克里斯塔·沃尔芙在他的小说《故障》中一个孩子提出了这样的问题。如果是你,你会怎么样回答这个问题呢?

小说中的爸爸给儿子画了一扇门和眼睛,又画了光线是如何交叉进入眼睛,通过视神经传输给大脑的视觉中枢。尽管小男孩知道了是大脑的加工才使自己的小小的眼睛可以看到那么大的厕所门。但是他并不满意这样的回答,他看着爸爸画的草图,疑惑的问:“那么我怎么就一定知道,我的大脑告诉我的大小就是门真正的大小呢?”这个问题是不是也难倒你了呢?其实,把你的窘迫和疑惑抛到一边去吧。小说中爸爸的解释对于成年人来说是合适的,但是,孩子们并不那么容易被一个说法敷衍,他们总是要刨根问底,直到他们被别的问题吸引。

一位教育家说过,对孩子的头脑最实用而又最自然的练习就是交谈。很多父母认为自己要对孩子提出的每一个问题给予标准答案,仿佛有某个问题答不出来就有失父母的威严,其实,这时父母们错过了开启“人生最美的礼物”的机会,如果能够和孩子们共同充满好奇地去寻找答案,并且不会因为一个答案的存在就将问题扔在一旁,那么你会和孩子共同经历许多发现的喜悦、成长的痕迹。

比如面对上面小说中的问题,如果你是那位父亲,你完全可以这样应答:“孩子,你说得对,谁能确定眼睛看到的门就和真正的门一般大呢?”把孩子的问题当成了一个契机,去思考曾一直认为想当然的事情。如果你有兴趣,还可以在这种时候反问自己的孩子:“那你是怎么认为的呢?”

如果你通过这种方式和孩子交谈,孩子自己不仅会在思考当中可以获得乐趣,而且会觉得自己获得了认可,也会让他们很有成就感,因为自己的好奇与自己的问题居然得到了大人世界的重视,你可不要小看这些事情,这对孩子来说可是很受用的。

孩子的暑假大课堂


常言说的好“时间就是生命”,如何让孩子们过一个有意义的暑假成了家长们所考虑的问题,一般的小孩子们放假多是看电视、玩电脑或是睡觉,每天的生活很没有规律,这对孩子的害处是非常大的,那么我们应该如何来给孩子一个难忘的暑假呢?

建议1

实践,让孩子体验社会

郑州八十一中校长何守刚建议,适当引导很关键。在放暑假前,学校不能只是针对学生的学业成绩进行分析评价,而更应该对孩子两个月暑假合理的安排进行科学的引导。八十一中在放假前的最后一次班会课上,大家讨论的话题就是:如何让暑假过得充实而有意义。在放假前的家长会上,老师也和家长针对暑假这个话题进行了交流、探讨,给家长上了很好的一课。假期里,老师会利用校讯通平台和家长进行定期的沟通反馈等。

家长一定要转变观念。如今,自主招生的学校越来越多,这些大学更注重学生的综合素质,而不仅是简单的学业成绩。所以家长应该利用好暑假,让孩子积极参加社会实践,融入社会,成为一名全面发展的人才。

学习娱乐要平衡。暑假,对于孩子的学习,家长应尽量“权力”下放,让他们学会自我规划和管理,玩与学的时间比例需合理分配。早教网

奖惩方法要适当。针对孩子们计划当中的不合理的部分,家长要引导孩子加以修改。对于某些自觉性较差的孩子,可用“奖惩法”提高孩子的自觉性和学习兴趣,鼓励孩子自觉地完成学习任务。

走出家门看世界。应将教育融入暑期丰富多彩的活动中。如今的学生,时间都被学习挤占了,只能在书里甚至网上周游,孩子的视野相对来说就很狭窄,所以适当外出旅行,是不错的选择。

总之,要利用暑假让孩子用心体验社会,感悟生活,让他们单调的暑期生活变得多姿多彩,实现学校、家长、孩子三方的共赢。

建议2

“拼养”,让孩子学会交际

暑假,家长怎样做才能让孩子走出家门,长见识增阅历呢?

郑州市金水区文化路第二小学副校长李宝琴建议,不妨先从家里开始,鼓励孩子参与家中一日三餐的设计安排、购买及制作等各个环节,进行理财能力和家庭主人翁意识等培养,为孩子走出家门进行实践提供内容支撑。家长要经常跟孩子交流,每天利用饭前饭后的时间,跟孩子说说话,一起散散步,或者一起看看电视,娱乐一下,了解孩子的想法感受,别老催着孩子抓紧时间学习。

再者,家长可根据孩子意愿,报一些活动兴趣班,学东西在次要,关键是让孩子能继续和同伴在一起玩耍、学习,但要注意适度,内容最好要丰富些,不能都是学习考试型的,上课时间不能过多过长,不要让暑假成为孩子的“第三学期”。家长要尽可能抽时间多带孩子外出活动,一起去体验大自然,参观名胜古迹,不仅增长知识,而且可以让孩子彻底放松,忘掉学习的压力。

另外,现在流行家长结盟互相帮助,给孩子找一些小伙伴,“拼养”度暑假,也是不错的尝试。

建议3

自主,让孩子懂得责任

孩子在暑假的安排,建业小哈佛双语小学校长张运锋的建议是五点:放松一点、规律一点、自主一点、丰富一点、积极一点。

放松一点是让父母和孩子的心理因为假期都能适当放松,适当查缺补漏或报个兴趣班,还是可以的。早期教育

规律一点是指暑假作业每天都要做一些,任务量既不太大,也能保证不至于时间长了不复习导致知识断层遗忘。作息还是要养成早睡早起的习惯。

自主一点是指尽量引导孩子自己做出暑期计划安排,要发挥孩子的自主能力,让孩子学会对自己负责。

丰富一点是指孩子在安排自己暑期计划时尽量要丰富,比如可以读点好书、交点朋友、参加家务劳动和社会实践等,别从早到晚耗在电脑旁边玩游戏、看动画片。

积极一点是指家长要引导和带动孩子动起来,可以出去郊游,可以走访朋友,也可以参加体育锻炼等。要让孩子在宽松的环境里,能更多与父母互动、交流,感受和谐美好的家庭氛围,这对孩子的身心健康很有益处。

建议4

旅游,让孩子增长见识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王萍说,孩子的成长是一个不断社会化的过程。孩子不仅需要学习知识和技能,促进大脑的发育;还要锻炼身体促进生理的发育;同时还得参加社会实践,走进人群,健全人格,促进心理的健康成长。因此,强烈建议家长带孩子出去旅游,培养孩子适应不同环境的能力,体验不同的风土人情、环境人文,这些在学校、在书本里是永远不可能学到的。培养孩子爱运动、爱锻炼的好习惯,将使孩子受益无穷。

本网站小编总结:暑假是一个难得的锻炼孩子的机会,现在我们生存多半靠的是实力,因此家长们正好可以利用这一时间,让孩子多出去进行社会实践,相信这会是孩子们一笔大的财富!

暑假的孩子提防“烟雾病”


暑期已经到来,孩子们也放假沉甸甸的书包快乐的度过暑假了,你看这孩子们多开心,但是暑期要提防一种“烟雾病”,你知道吗?

一个10多岁的男孩得了“怪病”:一学习就头疼,幼儿疾病,严重时甚至会觉得肢体麻木。他辗转来到307医院,被诊断为“烟雾病”——一种青少年多发的脑血管病。经过手术治疗,男孩痊愈回到学校。暑期将至,307医院神经外科主任段炼提醒家长,如果发现孩子头疼、肢体麻木或者一过性走神,查不出原因时,可以做个头部B超排查烟雾病。

“烟雾病”是脑血管病中的疑难病,患者通往颅底的大血管内膜出现了异常增生,大血管变细了,周围就会代偿性地出现异常血管网,做脑血管造影检查时,看起来就像一团烟雾。段炼说,烟雾病与遗传密切相关,是导致青少年脑中风的主要疾病。最近,307医院牵头组织中、美、日、韩四国的专家组建了世界上首个烟雾病协作科研组织,四国将在全基因筛查等方面开展国际合作。

烟雾病虽然凶险,但可以通过手术治疗。段炼说,307医院在2002年完成了国内首例烟雾病手术,目前已经完成5000多例治疗。治愈的患者最小的只有1岁,最大的有80多岁。烟雾病患者中,儿童占了一半,发病高峰集中在5至9岁。段炼提醒家长,一旦发现孩子出现了头疼、肢体麻木等相关症状,应该尽早到医院筛查,以免烟雾病发展得比较严重,幼儿疾病,导致孩子出现脑梗死、瘫痪、痴呆、颅内出血、频繁癫痫等不可逆的后果。

本网站小编:烟雾病是一种原因不明、慢性进行性的脑血管闭塞性疾病,主要表现为单侧或双侧颈内动脉远端大脑中动脉和大脑前动脉近端狭窄或闭塞伴脑底部和软脑膜烟雾状、细小血管形成。临床表现主要有脑缺血、脑出血及癫痫等。本病于1961 年发现于日本。因脑血管造影显示的异常细小血管形似烟雾,在日语中“漂浮的烟雾”发音为moyamoya,因此Suzuki 和Takaku 于1969 年用“moyamoyadisease”命名本病。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