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孩子天才,培人才博才。为了婴幼儿智利的开发,许多父母都会给自己的孩子进行早教。早期教育可以让孩子更好的融入陌生的环境,让孩子更好的接受教育。你们知道早期教育有什么作用吗?请您阅读小编辑为您编辑整理的《故事:给大家助助兴》,仅供参考,希望对您有帮助。

给大家助助兴

三国时期,蜀国的丞相诸葛亮有一个哥哥,叫诸葛瑾,在东吴做官。诸葛瑾有一个10岁的小儿子叫诸葛恪,非常聪明。

有一天,诸葛瑾带着小儿子诸葛恪去参加宴会。席间,朋友们举杯畅饮,气氛十分融洽热烈。这时,有人送来一头驴献给主人。大家看到这头驴,又看看诸葛瑾,不禁捧腹大笑。原来诸葛瑾脸长得比较长,而且又因为刚刚喝了酒,红彤彤的,就像是一张驴脸似的。有一位客人,感到十分有趣,想出一个开玩笑的主意来。他拿笔在一张纸上写下“诸葛瑾”三个字挂在驴脸上。宾客们见了都朝着诸葛瑾指指点点,笑得前仰后合。诸葛瑾平时为人老实忠厚,再加上现在又不胜酒力,有些头晕脑涨,并未察觉眼前发生了什么事。

诸葛瑾10岁的小儿子诸葛恪一直跟在父亲身边,目睹了这一切。他看到别人戏弄自己的父亲感到很生气,他要为父亲争回面子。他装出一副不知情的样子,高兴地走到主人面前,说:“伯伯,我能不能在纸上添两个字,给大家助助兴好吗?”主人一听大喜,连忙说:“好呀。”他马上命人拿来笔墨。只见小诸葛恪不慌不忙地拿起笔,踮起脚,在“诸葛瑾”三个字下面又添上两个字:“之驴”。这样一来挂在驴脸上的纸条就变成了:“诸葛瑾之驴”了。

在座的人一看都很吃惊,接着马上哄堂大笑起来。大家都朝小诸葛恪竖起大拇指,夸赞诸葛瑾有个好儿子。

编后语:

故事中小诸葛恪如果没有对父亲的强烈的孝心,如果他平时是一个娇生惯养、只顾自己玩乐的小孩儿,那么他就不会想出如此巧妙的办法,来化解当时那种尴尬的场面,替父亲挽回面子。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做人光有智慧和能力还不够,更要做一个有爱心、有高尚人格的人。

相关知识

合作——大家好才是真的好


合作开始于分享。当孩子开始进幼儿园,就意味着他要加入第一个不是以他为中心的大集体了,合作分享就变得十分重要。

隔壁的宁之泽看到我家宝宝总是很害羞,但他还是经常被他妈妈拉过来玩。每次宁之泽过来,我就会跟宝宝说,把你的玩具拿出来和宁之泽一起玩吧。宝宝开始的时候会有些不愿意,我就陪着他们一起玩,玩多个人的游戏,必须要配合才能完成的,像是奥特曼大战怪兽啊、变形金刚啊,要几个人每个人都拿一个玩具模仿动画片里面战斗,一个人玩起来没有意思的游戏。这样玩过几次以后,宝宝就经常会主动要求把宁之泽叫过来玩。亲戚家的小孩来了,他也会主动和他们玩这些类似的游戏。

上幼儿园的时候,宝宝有次回来告诉我,有的小朋友把自己的图画书拿到教室里面去,却不给大家看,只有他一个人看。我就问他,你觉得一个人看图画书有趣吗?因为在家里,宝宝读图画书几乎有一半的时间我都是陪在旁边的,不懂的给他解释,或是和他玩角色扮演,所以在他心里,图画书就是要和别人一起看才有趣。

我就允许他也把图画书带到学校里面去,允许他和其他小朋友一起看,也允许他把书借给其他小朋友。他担心地问我,要是小朋友把书弄坏了怎么办呢?我告诉他,在把书借给小朋友之前一定要讲清楚这书是妈妈买的,因此一定要爱惜。如果实在不小心弄坏了也没关系,妈妈可以理解的,就连妈妈平时也会不小心弄坏东西,不是吗?昨天爸爸帮妈妈洗衣服,不小心把洗衣机弄坏了,可他马上就说了句……我话还没说完,宝宝马上就接上了,下次再也不会了。我微笑地点点头,嗯,有错误改了,不犯第二次就好。如果和其他小朋友一起看图画书更快乐,为什么不这样做呢?

过了段时间后,宝宝又带回了新问题,有的小朋友和他一起看书的时候会比他慢,他想翻页可是他们还没看完,这让他不知道该怎么办。

我告诉宝宝首先他是一个很聪明的孩子,但当你看完一页,其他小朋友还没看完的时候,是不是为你提供了思考的时间呢?你也可以试着和别的小朋友商量,大家一起讨论不是更开心吗?你也可以趁他还没看完的时候,自己先去玩点别的,这样大家不都开心了吗?或许这个小朋友读书比较慢,可是他吃饭比较快,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优点和缺点,我们要学会去体谅别人。

妈妈心得

合作开始于分享!要让孩子懂得分享的乐趣,要让分享与快乐联系在一起,避免强制性地让孩子把自己的玩具或是图画书拿出来给其他孩子,这样只会让他认为分享是一种不快乐的行为。也要避免给孩子讲一些大道理,要知道在他这个年龄是很难懂得那些抽象的道理的,可以用他听得懂的语言跟他说道理,这样他更容易理解,也更容易接受。

你要一点一滴地让孩子拥有与人合作的能力,在平常的生活中让他领略合作的乐趣。

首先,面对这个日益变化的世界,很难有人单打独斗就能成功,合作能力是成功人士必备的一项能力。让宝宝了解到合作的愉快,给孩子创造一些参与集体活动的契机,不要剥夺孩子参与集体活动的权利。

其次,集体活动中难免会产生一些冲突,宝宝可能对此并不了解,但是家长要对此有足够的心理准备,要随时帮助孩子解决问题,这样才能保证他对集体活动随时有兴趣。如果合作只和不开心结合在一起,那么宝宝是不会愿意接受这种能力的。

最后,要经常鼓励孩子参与集体活动。家长对集体活动的态度,会影响孩子对集体活动的兴趣,家长一定不能在语言或者神态上表露出对集体活动的排斥或者厌恶。

孩子边吃边玩 家长助成?


阿勇今年5岁,他勇敢而聪明,十分招人喜欢,可阿勇有一个吃饭拖拉的毛病。他吃饭时喜欢吃一口就玩好一阵子,才再吃下一口。妈妈不得不每次守在他身边,训斥他,要求他把剩下的饭吃完。阿勇对于妈妈的训斥,似乎不以为然,依然慢腾腾的。妈妈经常为此伤透了脑筋,不明白阿勇为何干别的事情,风风火火,而一吃饭,却慢腾腾的。

专家分析

5岁的小孩吃饭爱玩耍是正常的。这个年龄段的小孩是难以长时间集中注意力去做一样事情,他们的注意力一般不会超过20分钟。如果家长吃饭的时间比较长,那么孩子就难以坐得住了。孩子的天性是爱玩,在玩的时候,他能体验乐趣,也能发展智力。如果孩子偶尔会一边吃饭一边玩耍,也算正常;如果孩子每一顿饭都是这样,那就肯定有原因,需要家长去正确处理了。

阿勇吃饭拖拉,妈妈担心孩子吃得不够,饭菜凉了对肠胃不好,更担心他形成不良的饮食习惯,于是无奈地守着他、训斥他。妈妈成为了孩子吃饭这个行为的负责者,既然有妈妈负责,孩子是尽其天性,吃一会就玩一会,他不觉得有什么问题。如果让孩子自己承担责任,也许情况会有所好转。如果家长不忍心孩子受苦,就不容易做到让孩子对身体负责。在孩子一边吃一边玩的时候,家长一边追一边指责,孩子的行为就固定下来了。家长的追和责备是对孩子行为的强化,孩子从中也享受着妈妈的照顾和关注,他吃饭爱玩耍的行为就很难得到改变了。

专家支招

1.了解清楚原因。家长要了解孩子是喜欢吃饭慢一点还是因为不想吃。如果是前者,家长们吃饭的速度要与孩子一起调整,其实吃饭太快也不利于消化。如是后者,家长也要找找原因,是零食吃多了还是口味不对?

2.订立家庭规则。规则内容可以有:吃饭的时间是多长,时间到了,碗筷要收;吃饭以外的时间不能吃其他主食;什么时候不允许吃零食。把家庭规则告诉孩子。家长和孩子都需要遵守规则。时间到了,孩子没有吃完,也不要管他,让他承担行为的后果。

3.不要过多责备。在责备中,孩子对自己的印象和认识就固定下来了,他会认为“我是一个吃饭拖拉的孩子”。家长可以把责备换成鼓励,比如说:“宝宝是个男子汉了,妈妈相信你是遵守规则的好孩子,是可以对自己身体负责的。”

4.设立缓冲期。如果家长觉得一下子放手有困难,可以设一个缓冲期。比如,可以告诉孩子,前三天还会陪伴他吃饭,三天后就要他自己吃饭。吃饭时间的规定也可以从长到短,让孩子适应。但是,家长注意,只要成为规则就必须按此执行,否则,规则对孩子就没有用了。

玩身体游戏助宝宝自我认知


探索身体可建立自我认同

有时,他会把身体某个部位盖起来让你找,有时又要你猜猜他盖起来的是哪个部位。总之,他乐此不疲地玩着有关身体的游戏,而你却渐渐不耐烦。

孩子的这种举动说明他已到培养自我认同的探索阶段。所以,他开始对自己身体各个部位感兴趣。当他躺在婴儿车里时,他已认识了自己的手和脚,他知道手可以帮他拿东西,可以放进嘴巴里吸,也可以推开自己不想要的东西。

18个月大后,孩子的重心开始放在认识自己身体的其他部位,了解它们的名称和作用并且开始知道区分自己和他人,了解每个人的身体不一样;在这个时期,孩子需要通过认识自己的身体,从而了解自己并建立自我认同。

应陪孩子玩身体游戏

金宝贝早教顾问林晓娜表示,在这时,家长们应学着教孩子说出每个部位的名称这是鼻子、这是耳朵、这是嘴巴,让孩子与其他人比较身体这是宝宝的鼻子,那是哥哥的鼻子,每个人都有一个鼻子,但每个人的鼻子都长得不一样。

当孩子将身体某个部位藏起来时,家长应该耐心地陪他找,并猜猜他藏起了哪个部位。又或者,家长应该经常带孩子照镜子,告诉他,他的身体各部位是怎么样的;也可以将孩子的手放在白纸上,帮他画一个手的形状让他看,可以让他在自己的手形上涂上自己喜欢的颜色。

孩子探索自己身体的每个部位都是阶段性的,如果父母不横加干涉,他很快就会经历这个时期,继续成长。相反地,如果父母在孩子探索自我时,随意地干涉或责备,将会使孩子的成长停滞,反而延长了孩子自我探索的时间。

孩子多锻炼手指助开发智力


每个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聪明,那么,如何培养孩子的智力呢?日本有位学者曾说过:“如果想培养出智力开阔、头脑聪明的孩子,那就必须经常锻炼手指的活动能力,由于手指的活动而刺激脑髓中的手指运动中枢,就能促使全部智能的提高。”

俗话说“心灵手巧”。这话很有道理。现代医学研究证实,孩子智力开发与手指锻炼有一定的关系,心灵和手巧是相互关联的。

日本有位学者曾说过:“如果想培养出智力开阔、头脑聪明的孩子,那就必须经常锻炼手指的活动能力,由于手指的活动而刺激脑髓中的手指运动中枢,就能促使全部智能的提高。”

现代医学研究证实了人体内的各个器官,每一块肌肉,都在大脑皮层中有着相应的“代表区”,而手指的运动中枢在大脑皮层中又占据了较为广泛的区域,这些区域的神经中枢都是由神经细胞群组成。当一个人的双手从事精细、灵巧的动作时,能够激发这些细胞群的活力,使动作和思维的活动能保持有机的联系和相互对应。因此,手的动作越复杂,就越能积极地促进大脑的思维功能。那么,未满周岁的儿童怎么活动双手呢?

父母可以在孩子睡醒后的活动时间里,给孩子递一些彩色鲜艳的易于拿、抓的玩具,让小婴儿练习抓、拿的准确性。有人在托儿所里曾作过这样的实验,把未满周岁的婴儿分成两组:一组有意识地让婴儿进行抓、拿等训练,另一组任其自然发展。结果无论是反应能力还是理解能力,前一组都比后一组强得多。所以,要让孩子聪明,千万别忽视宝宝在这个时期手指的锻炼。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