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到了两岁之后,自己动手的欲望大大增强,爸爸看报纸,他要帮着翻片儿,结果,把报纸撕了;妈妈剥豆,他觉得有趣,哗拉一下,刚剥好的豆子撒了满地……

有些父母认为,孩子开始变得调皮了,总是捣乱。其实,这是孩子求知欲和自主性的真实显现。也有些父母,认为孩子什么也做不了,这也不让孩子动,那也不让孩子碰,结果孩子大了,什么都不会做,生活能力和工作能力都很差。还有一些父母虽然知道应该让孩子动手做,但是由于忙,总是三下两下就把什么都给做了,孩子没有机会。

明智的父母会利用孩子开始要自己动手的时机培养孩子的动手能力,他们让孩子自己做并与孩子一起做,在动手中启发孩子的求知欲,培养孩子的才干,让孩子养成爱劳动的好品质,并进而促进孩子智力的发展。

有些人会说,现在生活条件好了,又只有一个孩子当然舍不得让孩子干这干那了。但是只要观察一下就不能发现,一些发达国家,生活水准较高,但那里的儿童动手能力却并不差,这是由于,他们的父母推崇“自己动手”,从小就让孩子干,并同孩子一起干。

再看看我国的情况也是这样,那些生活条件好而文化水平较高的父母,往往让孩子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这些孩子比之生活条件一般但被溺爱的孩子来说,他们的能力常常更强,知识面也更广。所以说,让不让孩子动手做,抽不抽出一定时间同小宝宝一起做,是衡量父母育儿观的一把尺子,我们可不要不及格哟。

除了与孩子一起动手干些家务劳动外,父母还可以有意识地选择一些有趣的动手练习与孩子一起做。

孩子都愿意到大自然中去,特别是2~3岁的小宝宝每次出门都会兴致勃勃,东张张、西望望,小眼睛不够使,他们还要不停地问,这是什么,那是什么?这当然是给孩子讲述各种知识的好时机,如果利用这一机会,并让孩子再动手做一些有趣的事,孩子会更加兴奋,学到的知识将记得更牢固。

在带孩子出去郊游时,不妨先同孩子一起制一个纱网,并拿一个本子,在告诉孩子动植物名称、特征等时,可以让孩子收集一些标本。捕到的昆虫,让孩子观察一下它的特点,告诉孩子它有什么习性,将之带回家后,让孩子动手把它制成标本,当然,怎么做,大人要指导并参与的。也可以让孩子采集一些植物,夹在本里,回到家中,同孩子一起将之做成书签。这样会比单纯带孩子出门收益更大,孩子也会更显愉快。

与孩子一起作些小手工也是很有趣的事。开始时,告诉孩子今天做什么,比如“小狗啃骨头”,然后,握住孩子的小手,教孩子怎么做,并让孩子自己用剪子剪直线和非关键处,作的步骤。一会儿,一件小玩艺就做成了,孩子会从动手中尝到成功的快乐。

愿意自己动手的孩子在长大后,通常会成为有主见、判断力强、遇事果断、工作能力强的人,而凡事让父母包办的孩子往往长大后,缺乏个性、没有主见、办事能力低,遇到困难就退缩、疑惑乃至悲观失望。

愿意动手的孩子往往较聪明,他们独立自主能力强,而那些依赖性强的孩子,动手时往往显得很笨拙,结果越笨,就越不愿干,越不干就越笨。试想,连手绢、内衣也不会洗的孩子,成人后又怎能成就大事?

为了孩子的茁壮成长,让我们抽出一点时间教孩子动手做、与孩子一起动手做吧。

延伸阅读

亲子早教:让孩子与家长一起做家务


亲子周末下午,有很多顾客到华家坐客,妈妈在餐厅厨房忙着烧菜,父亲在大客厅招乎盆友,三岁的华对妈妈嚷:“妈妈陪着我!”“妈妈忙着煮饭,哪里有時间让你玩呢?”华低下头没讲话。见到华心寒的小表情,妈妈就告诉他:“那么你跟妈妈一起摘菜吧?”怎么让孩子与家长一起做家务?

怎么让孩子与家长一起做家务?华兴高采烈拿着小凳子,坐在厨房里帮妈妈摘菜。亲子

“华好乖呦!再看一下大客厅有几个人,随后帮妈妈摆放木筷好么?”

华高兴地到大客厅刚开始数:“1、2、3、4……”

这时,全部的人都拍巴掌夸赞华:“真好看,数得真棒,还会继续帮妈妈做家事。”……

做家事理应是家长给与孩子好的教育之一。孩子帮助做家事,可发展趋势人体和心理状态上的专业技能,包含能够 训炼他的洞察力、理解能力、应变力能力及身体素质。孩子每学好一项新的每日任务,他的能力和信心便会往前迈进一步。而趁着做家事,孩子也会出现参与性、满足感和自豪感,更关键的是,塑造孩子对家中有份责任感和信任感,帮助他自立自强。

但是,在教孩子做家事时,家长要有耐心且不辞劳苦。尽管孩子的热情参加,将会通常是越帮越忙,如:刷碗、洗水果,溅得到处都是水,家长务必忍受这种错乱,并将任何事物转化成小流程来教孩子。除此之外,不必叫孩子做些他能力不如的家事,如:叫一个三岁的孩子整理自身杂乱的屋子,会使他茫茫然,不知道从何学起。要塑造孩子这类能力,家长要陪着他,一面具体指导、一面监管,到了路轨后,才能够 逐渐放开手让孩子单独进行。

正确引导方法及标准

掌握机会

孩子都是有明显的求知欲,看到家长打扫、打扫卫生、拖地,也会依样画葫芦。掌握机会训炼孩子做简易的家事,耐心地对他说恰当的方式,并陪着他一起做了。

视年纪交托家事

什么家事能够 交给孩子帮助,得视年纪而定。孩子三岁前,能够 叫他整理小玩具,确立今后他做家事的基本。三四岁上下,能够 做简易家事,如吃饭前,帮助排桌椅、分木筷,而后能够 教他帮助打扫卫生。和孩子一起叠刚收进来的整洁衣服裤子,他一定会非常高兴,由于这种事对孩子来讲,全是有意思的游戏。

视能力定目标

家长常常规定孩子分摊家事,有时候反倒会导致亲子游间的矛盾,其缘故大多数来自于不善的规定或过高的期待。因而,视孩子的能力而定好适度的总体目标,才可以接到显著成绩,更可塑造孩子的信心与满足感。亲子

陪孩子一起做

怎么让孩子与家长一起做家务?假如孩子对书本有兴趣爱好,这时,能够 拜托了他帮助整理小书房,或具体指导他将书归类放好,这工作中比规定他去打扫到来合理多了。除此之外,可陪孩子一面工作中、一面闲聊,乃至互换相互的感受,以提升工作中乐趣。

毫无疑问他的勤奋

孩子参加家事能够 使他觉得自身是家中的一份子,以作为一份子为义务与责任,提升对家中的信任感,家长要让孩子有参加家事的机遇,并多给与激励、赞扬,使孩子从工作上获得满足感及信心,且超越自己的能力,并从做家事中塑造使命感及积极主动的人格特质。

运用家事机遇文化教育

立在妈妈身边看妈妈做家事,孩子非常爱问:“为何我想吃这类菜?”“那类菜是怎么长出去的?”还可以让孩子留意看虾煮开前和煮开后的转变、什么食物能够 让小宝宝看起来健硕、什么食物会使他双眼清亮光亮,运用一起做家事的時间,与孩子分享生活工作经验。

提高亲子游情感

孩子与家长一起做家事,不但能够 塑造其参与性及满足感,从协力进行家事的全过程中,将有大量時间与孩子交往,提高亲子游情感,孩子也会从这当中感受、掌握家长的辛勤。怎么让孩子与家长一起做家务?运用这段时间,听孩子述说一些开心或不顺心的事儿,也可提高你对他的掌握。

一起与孩子找出为什么


情绪影响着我们的决定,想要孩子在将来的道路上走的更远,家长们就要教会孩子如何控制自己的情绪,包括恐惧心理,愤怒的情绪等等,以下就让我们结合几个实例来详细的了解了解吧!

能够包容孩子的情绪、理解孩子,在这一点上,情绪管理训练型家长和放任型家长是相同的。不同的是,情绪管理训练型家长会对孩子的行为划定明确的界限。例如,带奎闵看牙医时,孩子因为担心会疼而感到害怕,情绪管理型家长就能接受和包容孩子的这种害怕心理。

而经过家长的这番努力后,孩子也会最终获得自己的感悟:“看牙医可能会感到害怕,但这种感觉很正常,并不丢人。爸爸能理解我的感受,我也希望能像爸爸那样勇敢一些,坦荡一些。”想到这里,孩子可能也会忍不住发问:“爸爸小时候如果不想去看牙医,那怎么办?”

“那时爸爸呀,使劲抓住奶奶的手,心里默默数到十。而且从那以后,我每天都认真刷牙,不让蛀虫再侵害我的牙齿。”

爸爸不会退步妥协,说:“干脆我们回家吧!”而是明确地告诉孩子,其实小时候他也同样对看牙医怀有恐惧心理。首先与孩子形成了纽带,再进一步探讨当时是如何克服这种恐惧的,并询问孩子的想法,最后对今后如何积极护齿给出建设性意见。

“看牙医是有些令人害怕,但我觉得我们一定有办法战胜它。”

“要不,爸爸你陪着我吧!这样我可以用力抓住你的手。而且我保证以后一定每天都认真刷牙。”

孩子虽然表现出对看牙医的担忧,却并没有因为这种“不勇敢”而受到爸爸的批评和训斥,靠爸爸的耐心引导,独立摸索出克服恐惧心理的方法以及今后如何才能更好地保护牙齿的方案。

情绪管理训练型家长不会把情绪泾渭分明地归类为好和坏。他们重视孩子的喜悦、爱和快乐;同时他们也认为,悲伤、恐惧和愤怒理所当然也是生命中不可分割的情绪。就好比,不可能每天都是阳光明媚的艳阳天一样,有时刮起一阵风、下一场暴雨、雾霭弥漫或飘下鹅毛大雪,这样才是真正的四季,哪样都不能少。

关键是,在包容了孩子的所有情绪后,务必要给孩子的行为划定明确的行为界限。明确地跟孩子讲明,你可能很害怕,很不喜欢看牙医,但并不能因为这样,就对牙医拳打脚踢或口吐脏话。而且,对已经形成的龋齿,是不能逃避和拒绝治疗的,如果放任不理,只会让牙齿更恶化。

那么,为孩子划定行为界限时,怎样说才能让孩子更容易理解和接受呢?大致可以制定两个简单的原则:

首先,不做对他人有害的行为;

其次,不做对自己有害的行为。冲着牙医吐脏话或拳打脚踢,这肯定是对他人有害的行为;放任自己的龋齿恶化下去,就属于对自己有害的行为。在不超出以上两个界限的范围内,给孩子最大限度的选择性。甚至坦言爸爸曾经有过的类似经历,孩子会欣慰地感觉爸爸是真心地站在自己这一边,因此自然而然地对家长产生信赖感和纽带感。家长能够关注和尊重孩子的想法,放手让孩子自己主动摸索解决问题的方法,以便从中选择最佳方法,无疑都会大大提高孩子的自我成就感和自信心。

情绪管理训练型家长的特点

1.包容孩子的情绪,但对其行为划定明确的界限。

2.情绪不存在好坏之分,无论是何种情绪,都是生活的自然组成部分。

3.当孩子表达自己的情绪时,给予足够的耐心。

4.尊重孩子的情绪。

5.不轻易忽略孩子任何微小的情绪变化。

6.重视与孩子之间的情绪沟通。

7.尊重孩子的独立自主性,引导孩子独立摸索解决矛盾的方法。

“如果奎闵不好好治疗,让龋齿一直坏下去,就会伤及其他牙齿。所以,今天必须让牙医好好看一下(划定界限)。不过,我们可以想想,有没有什么办法可以让我们不会那么害怕和疼(选择)。”

相信爸爸温和却坚决的态度在给孩子吃定心丸的同时,也能刺激孩子寻找更积极有效的方法,如“要不爸爸你在旁边陪着我吧”、“我会在心里数到十”、“以后我一定要认真刷牙”或“爸爸,我以后少吃糖,多吃水果”等非常不错的点子。

在情绪管理训练型家长教育下成长的孩子,他们不会认为自己的这种情绪显得奇怪或不好,从而遭致大人的训斥。相反,他们明白,无论是何种情绪都是正常的,是自然生活中的一部分。他们会因为家长肯倾听自己的心声,并且接纳和理解自己而感到来自家长强有力的内心支持,于是信心倍增,由衷地感到自己的可贵价值。看到爸爸对自己不训斥、不反驳、不取笑、不威胁,

本网站小编总结:教育孩子最重的是要多支持多理解他们,而不是一味的责骂孩子的不是,许多的时候孩子们的自信心都是建立在父母的认可上面,所以说家长们多了解一些情绪的管理训练很重要!

亲子早教:准妈妈与宝贝一起做胎教操


胎教怎么做?从孕期第7周起,小宝贝就刚开始主题活动了,小至咽下、眯着眼、咂大拇指、握握拳,大致屈伸四肢、回身、翻筋头,都能够保证。孕妈妈和孕爸能够根据姿势和响声,与准宝宝沟通交流信息内容,那样做,他会有一种归属感,觉得舒适和开心。亲子

出世后也想要同周边的人沟通交流。在母肚子里开展体操运动锻练,小宝宝的全身肌肉精子活动力提高,出世后翻盘、抓、握、爬、等着各种各样姿势的发展趋势,都比沒有开展过体操运动锻练的要早一些。胎教怎么做?亲子

你能每日在固定不动的時间给小宝宝一个数据信号:小孩,赶紧来和妈妈做操。

在床上,全身上下尽可能放松。在腹腔松驰的状况下要两手捧住胎儿,轻轻地抚摩,随后用一个手指头轻轻地一压再放松。这时候胎儿便会做出一些反映。假如这时胎儿不开心,就会用力摆脱,或是伸腿抵制,你就需要终止。在一开始的情况下,胎儿只做出回应,过好多个礼拜后,胎儿对母亲的技巧了解了,一触碰母亲的手就会积极规定“玩乐”。胎教怎么做?亲子

胎儿6、7个月时,母亲能够觉得出他的型体,这时候就可以缓缓的推着胎儿在肚子里“散散步”了。8个月时,母亲能够辨别出胎儿的头和背了。胎儿假如“闹脾气”,用力顿足,或是“发嗲”,人体往返晃动时,母亲可以用抚摸的姿势来宽慰胎儿,而胎儿过一会儿也会以缓缓的肠蠕动来谢谢母亲的关注的。假如可以和着欢快的曲子同胎儿沟通交流,与胎儿“玩乐”,实际效果会更好。

亲子叫宝宝做运动较为理想化的时间在黄昏胎动频繁时,还可以在夜里10点上下。但不必太迟,如果他激动起來,摇头晃脑,你要如何睡。你都不期待小宝宝一生出来就日夜颠倒吧。

和宝宝一起“玩”科学(上)


宝宝是天生的科学家

据报载,从2002年春季开始,我国教育部将在北京、上海、南京等城市的部分小学、幼儿园进行学科学的试点工作,届时三岁的宝宝就要开始学科学了。

看到这条新闻,你肯定会觉得这实在是一件新鲜事,你的心中也不免会有些疑问:科学,这是个神秘莫测,艰枯燥的字眼,宝宝才二、三岁,怎么可能学习科学呢?宝宝现在年龄还小,要等他们上学以后,才能朝这个美梦前进。其实不然,从很小的时候就已经开始学习科学了,他们是天生的科学家。如果你还有怀疑就请看以下的一段生活场景:

一岁半的菲菲坐地地毯上搭积木,妈妈拿来一瓶乐百氏让她喝,她喝了两口,(有一些奶汁洒出来,浸湿了一小块地毯,但菲菲似乎没有注意到)把瓶子放在身边,又津津有味地玩了起来。无意中她摸到了湿湿的地毯,她抬起头来,四处张望,又用手触摸着湿湿的地毯,突然她看见了乐百氏,她拿过瓶子,把瓶口冲下,倒出几滴奶,她又摸了摸,笑了起来,又心满意足地玩起积木来了。

菲菲的上述表现是典型的科学探索:她发现问题(地毯为什么会湿?)——寻找答案(四处张望)——提出假设(把瓶子里的奶滴到地上试试看)——得出结论(高兴地笑了)。你看,菲菲是不是一个了不起的科学家!在这个探索过程中的发现对于成人来说是微不足道的,而对于宝宝来说则是在他自身的实践活动中得出的新结论和新发现。这种发现和创造被心理学家马斯洛形容为“再造性的创造”。这种创造性水平是宝宝智力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仔细回想一下你的宝宝在日常生活中的表现,是不是也有许多像菲菲一样充满了发现的创造的过程呢?宝宝和妈妈在户外玩“捉影子”的游戏时,在躲闪和奔跑的过程中他们发现,只有在阳光下才有影子,躲到阴凉的地方,影子就没有了,就不会让别人踩住影子了,在这个过程中他们感悟了影子和太阳、光线之间的关系;在玩风车的时候,宝宝会通过自己的摸索发现许多的秘密;没有风的时候,站着不动,风车是不会转的;挥动手臂,小小的风车转起来了;迎着风跑,风车转得更快……这就是宝宝学科学的第一步。科学决不等于枯燥的公式和高深的理论,它就在我们的生活中,如果爸爸妈妈能够敏感地把握机会,引导宝宝,将会使宝宝受益多多。

家庭——最温馨的科学实验室

家庭是宝宝获得温暖、亲情、微笑和抚爱的地方,但是还不止这些,家庭还是宝宝学科学和极佳场所。

厨房:当妈妈在厨房里忙着择菜洗菜炒菜时,宝宝也会好奇地跟到厨房里面来。妈妈往往会把宝宝推出厨房,让他到外面去玩自己的玩具或者看电视。其实在宝宝的眼中厨房是个十分有趣的地方,有许多好玩有趣的东西,宝宝都想去摸一摸,动一动。妈妈何不利用这个时机来对宝宝进行教育呢?在择菜时给一棵青菜,也让他学着妈妈的样子把菜叶掰开,再让宝宝帮助洗菜,看看洗菜盆里哪些菜浮起来了,哪些菜沉到水底,妈妈再讲讲青菜的名字,说说吃青菜对人身体的好处;炒菜的时候,让宝宝认一认各种各样的调味品,闻一闻气味;煮饺子的时候,让宝宝观察饺子怎样从锅底慢慢浮到水面。(转下文)

下一篇:和宝宝一起“玩”科学(下)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