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一位朋友叹道:“我们邻居家的王奶奶退休以后,整天在家中教孙子,他那个孙子还不到3岁就已经能读小画书了,数数也数得好。我们太忙了,儿子到现在也不认识几个字。”要说,有专人施教当然好,但是,孩子教育得成功与否,却并不由此决定。因为,如果父母懂得时时处处地教育孩子,孩子也一样能进步很快。不少双职工家庭,孩子具有非常出色的表现,就在于父母将对孩子的教育融入了生活,并体现于父母的言行之中。

的确,教育孩子是一个连贯的、统一的过程,我们不必将之与日常生活割裂来看。从孩子身上,人们不仅能看到父母教育的成果,也能看到父母的影子。父母的品质、素质、情感特征等等都会从孩子身上反映出来。

时时处处教育孩子,要求父母做教育的有心人。当我们带孩子去动物园时,买门票,要排队,这是教育孩子守秩序。看到门旁盛开的鲜花,可以告诉孩子花的名称,并让孩子过去闻闻香不香。这是教育孩子学会观察,培养他对事物的注意力和对美好事物的热爱。如果孩子想摘一朵,我们应摆摆手说:“花儿是给大家看的,摘花不对。”来到熊猫馆,让孩子看看熊猫哪些地方像熊,他喜欢吃什么东西?见了大象,讲一讲象是陆地上最大的动物,象的长鼻子有什么妙用。来到水禽湖畔,让孩子喂喂小鸭子和天鹅,教孩子数一数有多少只仙鹤。看到有人投打小动物,问孩子他们对吗?咱们怎么办?喝过饮料的瓶子、剥下的果皮,叫孩子扔进垃圾箱……孩子在玩中就能学到不少知识,同时也接受了品德教育。WWw.zj09.cOm

在孩子学习数数时,如果父母只是机械地让孩子数1、2、3,问孩子3多还是2多?孩子可能会答不上来。当父母的不要认为“孩子太笨,连这么简单的问题都回答不上!”其实,这是我们自己没掌握好教孩子的方法。如果你拿出5块糖,一边放3块,一边放2块,让孩子说3多还是2多,孩子就会正确地回答。重复几次,孩子对数目就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每天上下楼也是教孩子数数的好时机。同孩子一边走一边数1、2、3、4、5……此外,吃饭时让孩子数一下有几个人,看书的时候问孩子有多少本。“教具”是随时存在的,只看会不会利用了。

有的家长认为,教3岁以内的孩子识别方向很难。其实,当孩子刚会配合穿衣服之时,“宝宝伸左手,宝宝蹬右脚。”就可将左右的概念在穿衣的同时输入了孩子脑中。那么,当过了1岁后,你问他:“宝宝,你的左手在哪儿?”他就能伸出小左手。

孩子认识字也往往是先从兴趣开始的。玩具上的字,让孩子知道了字原来代表事物。那么,利用孩子的好奇心,抓住稍纵即逝的机会,及时地诱导孩子学习认字的兴趣,孩子就能饶有兴味地学起来。

看到这儿,你一定也认为,教育孩子固然需要时间,但更多的是父母“用心”了。父母要记住,当你和孩子在一起时,你的一举一动,都是在对孩子进行教育。所以,不仅要主动地随时随地地教育孩子,也要留神无意中自己的品行对孩子造成不良的影响。

相关知识

生活处处有教育


教育之于家长,是孩子尚未出生就开始议论的话题,恨不能孩子一出生就学这个学那个,我家孩子会背唐诗、会认字、会数数,这是家长们经常让孩子展示的“本领”,就是从亲子班回家后家长问的第一句话仍然是“今天学到什么了?”来作为衡量孩子有无收获的指标,家长们把婴幼儿的学习界定为学业的学习,到了大班更是越演越烈,如果这个幼儿园没有布置家庭作业家长就认为这个园不行,不教认字、不教汉语拼音,逼迫着一些幼儿园不得不教孩子进行超前学习。“事实上,过分的早期开发和早期教育会妨碍儿童的正常发展。这里所说的”过分“,有两层含义:一是超前,认为早期开发,越早越好;二是超量,认为早期学习,学得越多越好。儿童心理学家Elkind曾指出:过早的正规教育,过于匆忙地催促儿童成长,实际上会将儿童置于短期或长期的危险之中,短期的危险包括对学习的焦虑与恐惧、疲劳、缺乏爱好、效率低,最后导致心理特别是情感失调,长期的危害包括厌学、学习动机降低、无法有效地集中注意力、干扰自我指导的学习,习得性无助等等。从一个更为广阔的意义上讲,儿童成长得太快,他们的心理过早地结构化、定向化,也就不可能为进一步的发展留下空间。”孩子的学习是在兴趣使然的状态下发生,因为好奇、因为有兴趣,随之才发生学习、探究。而不是死记硬背、完成某些“作业”。正是在这个意义上,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睿智地指出,我们可以设想,儿童的慢速发展也许有利于今后更大的发展。

对于学前儿童来说我们不能把教育与生活完全的割裂开来谈教育,应该是养中带教,把会穿衣、会吃饭、会入厕等等的一系列生存能力的培养视为教育,比如在家庭中就拿剥水果皮认来说看似简单的事情要在每一个家庭里落实起来就很难了。家长们认为这不是教育,也没有培养什么“能力”,帮孩子剥水果皮理所当然。这样的态度当然会导致一帮到底,不考虑当孩子没有耐心剥或剥的方法不对时应该怎样支持和引导。有的家长会因为孩子只装进了瓶子里三颗珠子(别的孩子装进去了五颗珠子)而焦虑孩子的小肌肉发展迟缓,可在生活中这些实实际际的“小事情”中,却看不到孩子“小肌肉”的发展,看不到教育。就算我们训练孩子装进瓶子里五颗珠子,面对水果皮还是不会剥,只是抠,那我们的这个“小肌肉训练”还有什么价值呢?依赖别人的意识就是从这些看似不起眼的小事情中惯出来的,要想培养孩子生存的能力就得从生活中点点滴滴的小事入手,要不要自己剥水果皮反映了两种不同的教育态度,家长在处理孩子遇到的问题时不要把它简单地认为是一件孤立的事情,而是应该教给孩子怎么样观察和处理问题,这样的学习是在不断的尝试、误试中了解事物,是有生命力的是鲜活的学习,也就是人们常说的“授之以渔”。

孩子的每个“第一次”我引以为傲

专家简介:杨多奇——学前教育研究实践专家,全国科学教育规划课题研究《亲子园与社区学前教育资源的有效互动研究》课题组主要研究员。曾著有《三岁看未来》一书。中国幼儿舞蹈艺术教育启蒙教程《童乐舞》主编、中国舞蹈家协会会员、金牌教师,中国舞蹈家协会社会舞蹈教育委员会理事。对婴幼儿艺术培养和家庭教育等方面有着精深的理论研究和丰富的实践经验。>>向专家提问,10分钟内有问必答,快来试试吧!

早教科普:父母应该时时刻刻避免教育错误


对于当代人的教育,到底哪一种才是正确的方式呢?父母过度教育是育儿大忌,应该时时刻刻避免教育错误。很多家庭有着老一辈在,他们总是很希望用自己曾经的方式来教导孩子的学习以及成长,甚至是他们的兴趣爱好,都是经过逼迫得到的。父母过度教育是育儿大忌,具体来看看正确的做法吧。

1、完全照书本养孩子

很多课本上的知识要运用的实际上是行不通的,但是家长一直认为书本一定是具有着科学道理,不会出错。所以,当孩子到达了一定的年龄,就开始为他们准备一些任务,假如没有达到要求,就以为是宝宝的智力发育有问题。家长们从来都没有考虑,书本上的知识和要求不一定与孩子的实际情况相符。

正确做法:

只能把书作为参考,不要发现实际的情况和书上讲的不一样时,就以为宝宝的发育有着严重的问题。比如不会爬是不是因为穿得多啦,不会说话是不是因为没给他说话的机会。

2、以孩子为中心

吃饭是每天都要做的事情,但是宝宝爱吃的就一直给予,宝宝觉得只有这样才是正确的,如果哪天父母吃了他爱吃的东西,他便会哭闹,所以不要总是以孩子为中心,应该适当的让宝宝知道,有好的事情要大家一起分享。

正确做法:简单的把宝宝看成家庭的一员,吃东西的时候,不管是家长爱不爱吃,也要让宝宝分给每一个人,让他们懂得什么是爱。

3、父母替宝宝道歉

三岁左右的宝宝,已经懂得开始找寻一起玩游戏的小朋友,这时候的他们,经常会出现摩擦。宝宝把别人打哭,这时有些父母会挺身而出,替宝宝道歉。这种保护方式,其实是不对的,宝宝认识不到自己的错误,而且也没觉得这样有什么不好。他长大后不会自己承担责任。

正确做法:当发现宝宝出现错误的时候,一定要及时纠正,并且让他们自己主动道歉,最后要教导他们,打别人是不对的做法。

父母过度教育是育儿大忌,应该时时刻刻避免教育错误。已经有越来越多的家庭,都是独生子女,对于娇生惯养这种教育方式,是一直都被反对的。很多人疼爱着小孩,对他们自身的成长有很大影响,应该要适当的采取正确的方式,让宝宝从小就懂的谦虚礼貌,平易近人。

人生处处是起跑线


其实,孩子的真正第一起跑线,更多的是家庭教育,家长的观念、态度、方法会对孩子产生最重要的影响。

应试教育催生“外部性教育市场”,早年的广告词“让孩子赢在起跑线上”与做家长“望子成龙”之普遍心态,二者一结合,竞争起跑线从高中、初中、小学逐级前移至幼教。

“宁可勒紧裤带,也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虽然是老生常谈学前教育,但是从中让我们看到了起跑线上“输”与“赢”的争拗。

“别家的孩子去学了,我家的孩子不学就要吃亏。”如今,越来越多的家长有了这样的“共识”。但殊不知,我们时常从商家处听到“孩子的钱最好赚”这句话,与其说是赢在起跑线,不如说是输在金钱上:每个小时几百元的早教课,各种钢琴、跆拳道等兴趣培训班……

“输在起跑线上”是所有家长最担心的事情,尤其是现在家庭独生子女居多,“起跑线”成了父母“不能承受之重”。的确,起跑线很重要,但什么是起跑线呢?人生的起跑线又是什么呢?

在笔者看来,其实人生的起跑线有很多种,生理上的、心理上的、智力上的……对于孩子来说,在起跑线上,至少不应该仅仅指孩子的学习表现。它的真正含义,应该是从人生的起步阶段打基础,让孩子从一开始就为心理、智力、体力等的健康发展打基础。

因为,有的人早慧,有的人大器晚成,人生本来就没有所谓的统一的起跑线,何况孩子的成长是动态的,从小学到初中再到高中,不同阶段有不同的起跑线。以往也有许多的案例提醒我们:过早开放的花儿最容易枯萎,本不该承担过重压力的孩子们,现在却被家长不断膨胀的欲望压得直不起腰,他们最容易失去身上最宝贵的好奇心、想象力、求知欲——最终很可能会“赢”在起跑线上,而输在“终点站”。

然而,孩子们究竟会不会输在起跑线上?答案是:不会。教育专家王美婵在中国青年报撰文时认为,对于绵长的人类历史、不变的万古江河来说,一个人的生命只是小小的一瞬间。具体到一个人身上,人生是一场长距离的马拉松,而不是一闪而过的百米竞赛。百米赛跑,起跑的反应时间、前三十米加速的爆发力是最重要的,占得先机的人即使不能拿冠军,也一定会名列前茅。而对于跑马拉松来说,起跑却是一点也不重要的小环节,一开始冲在前头的可能掉队,一开始不冒头的可能后劲十足,超强的体能、坚强的意志、合理的战术才是关键。

其实,孩子的真正第一起跑线,更多是家庭教育,家长的观念、态度、方法,将对孩子产生最重要的影响。给孩子们营造一个良好的家庭环境,给他们以人格上的示范,培养他们良好的性格和品质,从育人角度出发,给孩子一个健康的人生起点。更何况人生处处都是起跑线。

对孩子来说,学校的学习表现只是孩子人生众多起跑线的一条,因为人生是一条漫长的道路,没有哪个伟大的科学家是一下子成长起来的。然而,教育确是终生的,尤其是现在的社会发展已经到了知识经济时代,信息增加的速度是空前的,孩子只有学会学习,才终身受用。这样一来,小学不是起跑线,中学不是起跑线,大学也不是起跑线,关键是孩子的心智成长到了自己知道要努力学习,自己已经学会学习,这才是孩子真正意义上的起跑线。

“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很多时候是培训机构的一种宣传语,不值得进行大肆的宣传和推广。”今年年初,教育部基础教育一司副司长王定华一针见血指出,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从而选择所谓好的初中,好的小学,乃至好的幼儿园,虽是一种可以理解的家长心理,但它并不符合科学的逻辑。

总之,人生不是短跑,而是要历经七八十年的长跑,因此,笑到最后的人才是真正的赢家。尤其是在经济知识时代,我们更要“活到老学到老”,这样才不会给这个时代所抛弃。

■胡明

孩子常把东西放在嘴里怎么办


友:我的孩子现在5个半月了,平时无论给她什么东西,她都径直放入口中,不让她吃担心会对她的心理产生问题,让她吃又担心不卫生。我经常洗干净几件塑料玩具给她,可看不到时,她没准把什么放进嘴里,比如她的被子、手绢、娃娃、书等等。我不知该怎样,什么东西可以给她,不伤害她又不致因脏得病呢?

茅于燕:从家长的提问中可以看出,家长对孩子把东西放在嘴里还是接受的(当然是消极接受的,因为怕不让她吃,担心会产生心理问题)。

大家知道,嘴和眼、耳、鼻、舌对小婴儿是一样的,都是探究环境、认识事物的“东西”。他只要醒着,总是看啊、听啊、嚷嚷啊、把东西放进嘴里啊!他没有能放进嘴里的东西和不能放进嘴里的东西区别。可是对成人来说能不能放嘴里的东西大有不同。主要条件是脏不脏(当然也有危险不危险了)。

很难开出一个单子包括所有能给他放在嘴里的东西。但是,有几个原则,家长掌握了,就可以了。

第一,这个东西如果是干燥的,问题就不太大,细菌在干燥的表面不容易繁殖,所以送到嘴里不会因脏而得病。

第二,能曝晒的东西,过一段时间曝晒一次有很大好处,主要是使它干燥,当然也可以杀死一部分细菌。

第三,细菌到处都有,但十分有害而且能致病的细菌并不那么多。这些细菌孩子在地板上玩、摸一摸妈妈的头发、碰一碰别的小朋友玩的玩具,甚至擦一擦自己的衣服,都会碰到。

第四,如果孩子把玩具、娃娃、图书放嘴里,最好先用干净的布擦拭一遍,保证其干燥最好。

第五,细菌(包括有害细菌)在潮湿的地方繁殖很快,你绝不能让孩子在潮湿的地方、在浴室的地上捡东西往嘴里送。如果一块饼干咬了几口就放在那儿了,很快,细菌就繁殖了。这样的饼干绝对不能再吃。所以不要把湿的废弃物放在孩子容易够得到的地方。

第六,带孩子到户外去时,千万不要让孩子把地上的东西送到嘴里,也许这个地方有过狗的大小便(虽然已经处理过了),那就不好了。

第七,孩子在地板上玩的时候,一定要铺上床单、毯子,并检查一下,看看是否有1厘米以下有、的小东西掉在上面,这样小的东西如果塞到时嘴里是非常危险的,不仅是脏了会导致疾病,甚至卡在喉咙里造成生命危险。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