妮科尔是一个活泼而富有朝气的小女孩,今年才8岁。可刚遇见她时,她的聪明、自信和镇静令我们惊叹。不过,她偶然的倔强、暴躁的脾气,以及对测试的不配合也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之前,她被诊断为对立违抗性障碍(ODD)和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俗称多动症),并且接受过注意力和狂躁问题的药物治疗。尽管进入诊室时,她显得相当警觉,可5分钟的测试过后,她就变得疲劳不堪了:打呵欠、懒散、颓然而坐,头耷拉在桌子上。

泰勒是一个无忧无虑的7岁小男孩。尽管他好像在努力配合测试,但依然难以抓住我们许多问题的要点。即便他理解我们在问什么,也组织不好自己的回答,尤其是言语回答。然而,经历了两小时的测试后,他仍然能保持相对集中的注意力,而且很顺从。在我们同他父母交谈期间,他独自玩耍,期间活动水平开始急剧提高,在墙壁、家具、地板和我们之间不停地窜来窜去!尽管反复要求他“刹车”,可泰勒似乎无法控制自己的身体活动。

梅拉妮是一个友好的,但声音细软的14岁女孩,她在中学里面对的问题不断增多。尽管在小学里,她一直是得A的学生,可中学老师却抱怨她在上课期间经常沉浸在“自己的世界中”。老师们通常不得不提醒二到三次才能唤起她的注意。当他们提醒她时,梅拉妮常常迷惑地发出一声“哦?”来回应。她的分数降到了C和D,大部分原因都是因为她没有交家庭作业。她的父母发现,大多数的试卷她都已完成,但被揉成一团后放在书包或锁在柜子中。他们没有找到任何表明孩子在课堂上做过笔记的证据。她所有的笔记本里尽是一些随手乱画的马、狗和猫。

导言:注意力和注意缺陷(多动障碍)

来到我们神经学习诊所的绝大多家长都相信自己的孩子具有注意力问题。事实上,从来到我们诊所就诊的孩子中,随机连续取样50个孩子,其中就有49位孩子的家长认为自己的孩子具有注意力问题!有关注意的这点是明确的:家长确实在注意着它。

无论从哪个方面讲,都需要关注注意力问题。注意力方面的问题既能导致学习困难,又是其他学习困难出现的一个重要征兆。需要理解的一点是,大多数人并不特别清楚术语“注意力”所代表的意思。不仅家长和老师如此,许多从事儿童方面工作的医生、心理学和教育工作者也是如此。如同“幸福”一样,“注意力”的含义因人而异。如果从实践与理论方面给“注意力”下定义,实在是出乎意料地困难。

我们遇到的大多数家长和教育工作者所使用的“注意力”一词,基本上都是将它作为描述孩子能力的一种方式。这种能力表现为坚持完成学校的作业或其他活动,需要持续性地集中精力,而没有多余的身体动作、走神或干扰性的身体活动。简而言之,他们将注意力看成是一个孩子做事的能力,如要求他做什么、什么时候去做、怎样去做,等等,只要是要求孩子去做的。

临床医生回避了给注意力下定义的问题,反而去界定注意力缺失(或缺损)时的表现。大多数人使用美国精神病学会(AmericanPsychiatryAssociation,APA)对ADHD的诊断框架,这在《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四版修订版中有概述。ADHD的框架对那些最近20年来从事学龄儿童工作的人来说,或多或少都不陌生。事实上,它已变得耳熟能详,以至于许多人相信ADHD就是“注意力问题”的同义词。

事实上,注意力要比ADHD的含义广泛得多,找到帮助具有注意力问题孩子的方法,远远不只是测量孩子是否表现出ADHD清单上所列举的某些行为。将表现出某种行为的孩子都诊断为ADHD的习惯做法,好像他们都患有同样的障碍,并且都需要同样的治疗,这是贴错的第一个标签。注意力并不是单一的、孩子要么完全拥有、要么遭受“缺失”的一种功能。注意力是许多更基本的功能共同工作而允许孩子“集中注意力”的最终结果。找到怎样帮助具有注意力缺陷孩子的方法的关键,就是仔细观察这些更基本的功能,看功能障碍发生在哪里,以及这些功能障碍是怎样影响孩子进行注意的。

这是人们在检查任何其他的复杂系统,如我们编写本书所用的便携式电脑崩溃时所采用的“追查故障”的方法。如果我们的电脑出现功能障碍,我们不能简单地宣称它具有“便携式电脑缺陷障碍”,并且采用一般的方法对其进行干预;我们应该做的是追查问题出现的根源,看看到底是电脑的哪个基本系统出现了问题,然后采用特定的解决方案。问题出在电源线上?在电池上?在母板上?在屏幕上?还是小家伙又把“HoHos”(一种巧克力蛋糕卷)塞到键盘底下了?很明显,对便携式电脑的正确“治疗”,取决于我们是否能找到引起电脑无法运转的故障。

如同电脑一样,注意也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当它出现故障时,需要对故障进行追查并有针对性地处理。这就是为什么不能把对ADHD的诊断视为最终目标的原因,它只是一个开始。只知道孩子表现出ADHD型行为是远远不够的:你需要知道孩子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行为。只有知道孩子注意力问题的根源时,你才可以找到彻底解决问题的方法。

在我们讨论注意和注意力问题的内在机制之前,让我们先看看有注意困难的孩子的一般行为表现。对于具有注意力问题的孩子所表现出的行为,《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四版修订版)中有特别完善的(对许多熟悉它的人来说)概括。

相关阅读

如何培养孩子的注意力和意志力


如何培养孩子的注意力和意志力

在一般情况下,3岁孩子对有目的的活动的注意可持续3—5分钟,4岁孩子可持续10分钟,五六岁孩子可持续15-20分钟左右,其间,以无意注意为主,有意注意正逐步发展起来。而学校又有许多时间,像自习、课间休息、课外活动等都要由孩子自己支配、安排。这就要求孩子要有很好的独立性、纪律性和时间观念,能调节驾驭自己的心理和行为,上课注意听讲、努力记住讲课内容并能回忆出来,不做小动作,按老师要求完成规定的任务等。因此,我们要根据孩子的心理发展水平,根据学校的要求,培养他们的意志力和自控、专心的能力。

首先,家长可以有意识地安排一些需要一定意志努力的活动,如下棋、画画等,让孩子经过努力完成任务,锻炼他们注意的集中性和持久性,而不是强迫孩子。

其次,家长要培养孩子从小做事有始有终的习惯。别人的交谈、门外的声响、做事过程中的障碍与困难等等,都会使孩子中断正在进行的事情。家长应帮助孩子克服困难和障碍,排除外界干扰,并督促孩子在一定时间内完成某项活动,使孩子感受到成功的喜悦。而千万不能在孩子投入做某件事时,用其他事情去干扰他,打断他的活动,分散他的注意。

再次,家长要做孩子的榜样。

生活与工作认真、严谨、专心致志。要知道,一个做事总是丢三拉四的家长是培养不出一个认真严谨的孩子的。

注意力不集中,不专心的坏习惯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教育要求不当造成的。

婴儿记忆力和注意力的发展


记忆和记忆的分类

记忆有再认和回忆两种形式:

记忆是过去经历过的事物在人脑中的反应,是人的心理特征。

再认是过去的事物在下一次出现时有熟悉感,记得是以前认识的。回忆是以前接触过的事物,不在眼前时也能出现。

情绪记忆和形象记忆

宝宝表现出的是再认现象,但再认保持的时间极短,只能再认相隔几天的事物。而且宝宝的记忆还明显地带着情感色彩,凡是亲切的面孔、色彩鲜艳或活动的事物,都能引起宝宝强烈的情绪,而容易记住并保持下来,对于引起强烈的消极情绪的事物,如害怕、委屈、痛苦等,也容易被宝宝记住,而对于平淡、枯燥的事物宝宝则往往不容易记住。

宝宝记忆的发展

运动记忆

是指宝宝记住自己的运动或动作,宝宝最早出现的是运动记忆。比如有一个小宝宝把瓶子扔进浴盆,瓶子落入水的时候,发出的溅泼声让她觉得很有趣,于是记住了这件有趣的事情,当同样的场景出现时,原有的记忆就提醒她重复这个动作。

情绪记忆

是对体验过的情绪或情感的回忆,这种记忆出现的比较早。例如刚出生的宝宝已经出现了快乐情绪的记忆,因为婴幼儿对带有感情色彩的东西,容易记忆。

形象记忆

是指根据具体形象来记住各种材料。2个月的宝宝已经能够认识奶瓶了,妈妈一把奶瓶放在她的嘴边,她就笑着张开嘴巴,有时候还轻轻地咋巴着。这就是婴儿的形象记忆。宝宝认识妈妈,知道谁是自己熟悉的人,谁是陌生人,这都是形象记忆的表现。在幼儿的记忆中,形象记忆占主要地位,起了很大的作用,主要依靠表象进行,尤其是视觉表象。

语言记忆

顾名思义,语词记忆是以语言材料作为记忆的内容,这种记忆在宝宝掌握语言的过程中逐渐发展起来。因为语言比较抽象,所以宝宝的语词记忆发展也最晚,并且要求宝宝的语言能力发展到一定阶段才能够出现语词记忆。

注意力的概念

注意力是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

注意力产生及功能

人的感觉器官无时不刻都在接受着内部和外部的刺激,注意力可以使人更多、更好地处理那些由机体或环境的明显变化带来的强烈的刺激,因为人对刺激的处理是有限的。注意的选择功能、保持功能、调节监督功能对感觉、知觉、记忆、思维等心理过程的正常进行是必不可少的。

注意力的分类

人的注意分为有意注意和无意注意。

无意注意是指没有预定的目的,也不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主要是由于客观刺激物比较多变、强烈或新异等,或因人的兴趣、需要、态度等主体状态产生。

有意注意是自觉的、有预定目的的注意。在有意注意时往往需要一定的努力,人要积极主动地去观察某种事物或完成某种任务。

婴儿注意力及发展

婴儿一样存在着注意。但他们的注意以无意注意为主。

新生儿阶段

新生儿已有非条件性的定向反射。例如,大声说话能够引起他们停止活动,明亮的物体能够引起他们视线的片刻停留。这都是原始的定向活动。这些定向活动是生物性的,在脑的低级部位,如网状结构发生。

2个月

第二个月则出现条件性的定向反射,即有明显的注意。例如,对成人的脸或声音注意。

6个月

随着手的动作的发展,婴儿注意的客体范围也越来越大,乳儿对周围许多事物都发生注意。但乳儿期的注意都是无意注意,往往由鲜艳的、发光的、移动着的物体或较大的声音所引起。此外,那些直接能满足乳儿机体需要的事物,如奶瓶、小勺等,也能引起乳儿的注意。总体来说,这些注意的稳定性不强。

1岁

婴儿期的注意仍然主要是无意注意。其注意的范围有所扩大,周围环境中更多的事物能引起他们的注意。他们开始注意与成人生活和活动有关的事物,并且开始注意成人的言语。婴儿无意注意的稳定性也有所增长,能在稍长时间内注意某种事物。

当成人对一周岁的婴儿说出某物体的名称,并用手指着它时,婴儿的注意会被引向这件东西,不管它是不是强的、新的刺激物或能不能直接满足机体需要。

孩子注意力的培养方法


早期教育十分重要,这早已深入人心,为什么呢?早期是智力发展的关键期。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在对近千人的追踪研究后认为:(1)五岁前是智力发展最快的时期。如以十七岁所达到的普遍智力水平作为100,那么,四岁时智力的发展就已达到50%;另外30%的智力是在四至八岁时获得的,最后的20%才是在八至十七岁时获得的。(2)儿童的学习成败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早期经验。至少有1/3在进入小学一年级时已经定型。(3)如果幼儿早期被剥夺了智力刺激,将永远达不到他们应该达到的高水平。

什么是智力呢?智力是指人们认识、理解客观事物、并运用知识、经验等解决问题的能力。它包括注意力、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思维能力等。智力发展较好的孩子比一般孩子掌握知识更迅速、更准确、更灵活,学习就会更轻松、更容易些。所以必须重视早期智力的培养。

注意力是一切智力活动的门户。

“优优,你看谁来了?”

“冬冬,你听这是什么声音?”

“小朋友,你们仔细想想就知道了。”

“你们认真学学就会做了。”

老师和家长在与幼儿互动中,经常这样要求幼儿,这些要求实际上都是在让孩子把注意力集中在看、听、想、做的对象上。那么注意力就是平时说的专心,是心理活动的指向和集中。智力超常的儿童和在事业上有成就的人都有共同的特点,就是注意力高度集中于所做的事情上,对其他事物常常达到视而不见、听而不闻的地步。牛顿不就是误将手表当成鸡蛋煮吗?

幼儿期注意力很不稳定,无意注意占优势。

一些强烈的、新颖多变的东西容易引起幼儿的注意。这种注意没有预定目标,不需要意志努力,是自然而然发生的注意。例如您正带孩子在公园里观察桃花,这时天上飞过一架飞机,孩子便兴高采烈地叫着“飞机、飞机!”哪还管桃花几个瓣呢?您正专心地给孩子讲故事,忽然一个响声,孩子便飞奔过去,“怎么了?什么掉了?”孩子越小,注意力集中时间越短,二三岁的孩子,注意力集中一般也就3分钟,五六岁的孩子一般达到8分钟左右,所以在与孩子活动时,一定要了解孩子的特点,才能采取有效的方法。

怎样培养幼儿的注意力?

有意注意就是指有预定目的、必要时需付出意志努力的注意。随着年龄的增长、语言的发展、成人的引导,幼儿有意注意逐渐形成。

一、根据幼儿注意力不稳定的特点,创设安静、简朴的环境,避免分散幼儿的注意力。如幼儿进餐、睡眠、学习时,周围要安静、环境要简朴,不要过分花哨,以免幼儿分心。

二、教给幼儿学习的内容、教具应具有直观性、活动性、新颖性,如采用多媒体教学,外出参观,参与表演、游戏等生动活泼、具体形象的途径和方法,才能吸引孩子的注意力。

三、幼儿注意力分散时,用有趣的问题,引起幼儿注意,如:“哎,刚才老师讲到哪儿了?阳阳来说说。”这样孩子的注意力就集中到老师或妈妈身上了,不必斥责孩子就能达到目的。

四、活动前提出明确的目的、任务,可以延长注意的时间,提高有意注意的效果。如让孩子做一些计时活动:在10分钟内,把玩具按颜色或形状分类,装进玩具盒里;或在5分钟内把这些豆角择好;在15分钟内,把这些算术题写完等……这时孩子会集中精力去完成任务,而完成任务的自豪感又激励孩子做更多集中精力能完成的事,这是良性循环。

五、游戏是培养幼儿有意注意的有效途径。游戏是孩子的主要活动,在游戏中最容易培养幼儿的有意注意。我们做了一个实验,在一般和游戏条件下,学习新词,孩子注意力集中的程度是不同的:在一般条件下,3至4岁和5至6岁的孩子分别是3分钟和8分钟;在游戏条件下,竟分别保持了30分钟和45分钟。家长在观摩中非常惊讶。

六、重视培养幼儿对周围环境的多方面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浓厚的兴趣像磁铁一样吸引孩子的注意力。经常带孩子到绚丽多彩的大自然和社会中去,丰富他们的生活,开阔他们的眼界;讲述、阅读低幼读物,让孩子动手做一些手工等,都有利于培养孩子的探究精神和注意倾向。

培养孩子的注意力


孩子都是活泼好动的,这是天性使然,心理和生理的特点决定他们的注意力持续时间很短。小孩子的无意注意占绝对优势,鲜明、生动、直观的形象容易引起注意。3岁后,孩子的有意注意初步形成,但稳定性低,持续的时间短。一般情况下,小班孩子能集中注意力3~5分钟,中班孩子10分钟左右,大班孩子10~15分钟。但在幼儿园中,常常有一些孩子显得比其他孩子要好动。班里的小朋友都在聚精会神地听故事,画图画,却常常有个别小朋友坐不住,一副心不在焉的样子,无所事事,东张西望。如果是对某件事不感兴趣也就算了,他却是对每件事的持续时间都比其他小朋友短。这就是早期的孩子注意力不集中的表现。这种情况如果持续到上学,会造成孩子在学习中不能集中注意力,从而出现学习困难。当孩子到5~6岁时出现了与同龄小朋友相比明显的注意力不集中现象,多是在他0~5岁的养育过程中出现问题造成的。

孩子注意力不集中的可能原因:

疾病原因:听觉、视觉障碍,贫血、铅中毒。

生理原因:饥饿、睡眠不足。

环境原因:混乱、嘈杂、干扰过多。

食物原因:食入含有过多咖啡因的食物。

教养原因:宠爱过分,玩具过多,社交频繁。

心理原因:感觉统合失调(由于遗传、环境等原因,使宝宝不能把感觉学习获得的信息,经大脑统合整理为指挥身体正确行动的运动计划。无法集中注意力是其表现之一。)

刚生下来的宝宝的注意力持续时间是差别不大的,但因为后天教养的问题,有的家长注重注意力的培养,有的忽略甚至妨碍了注意力的培养,造成孩子在成长过程中注意力的差距越来越大。而注意力正是影响人智力活动的重要非智力因素之一。如何培养孩子的注意力必须引起家长的重视。我们首先要避免的是在教养问题上的一些误区。

1、不能给孩子过多过复杂的信息,否则他的神经无法一一存储。不能有效地培养他的注意力反而分散了注意力。例如,一次提供过多的玩具,把孩子“埋”在玩具堆中;或者长期提供不符合孩子认知特点的画面纷乱繁杂的书籍……

2、成人过多的语言刺激,有时会影响宝宝初步的思维能力,造成注意力的分散。例如:孩子在初次接触新玩具、新物品时,家长应避免喋喋不休地讲解玩法、或用语言多次提醒注意安全等,而让孩子自己去摸索。

3、家长过分关注孩子,孩子玩游戏被经常打断。如孩子在看动画片,家长没有提醒就走上前关掉电视叫吃饭;孩子在玩汽车,家长一会儿上去问渴不渴,一会儿问要不要尿尿,一会儿问要不要吃点水果等。这种经常性的打断孩子的思维,久而久之会造成孩子注意力的不集中。

4、成人要求孩子所做的事过难会使孩子产生畏难情绪;过易则不能吸引孩子,都不利于集中孩子的注意力。只有当新内容与孩子的知识经验之间存在着中等程度的差异时,才最容易引起和维持孩子的注意。

为培养注意力,我们可以从孩子小时做起:

1、居家环境的适当刺激。对于小小宝宝,可以适当地提供一些悬挂玩具,如气球,或黑白格、国际象棋盘状、靶心状图谱,吸引他的注意。注意悬挂玩具要经常更换地方,以免发生斜视等。

2、早期统合游戏。如用毛巾被悠荡孩子,训练孩子的感觉统合。

3、与孩子一起玩玩具。拿出适当的玩具,陪孩子一起玩。在她自己非常关注的时候,家长只是在旁陪伴。当孩子发生困难,给予适当帮助。一般在解决问题后,孩子会更加兴致勃勃地玩同一个玩具,这样就可以强化注意力的持续时间。一次不要给她拿过多玩具,否则会产生不良刺激。可以有选择地由家长更换玩具。

4、为孩子设计动静结合的游戏。小孩子不可能老坐着玩。所以在孩子的游戏过程中,要动静结合。玩一会儿玩具,起来和妈妈一起跳跳舞,到外面跑跑跳跳,回来再玩游戏。这样的动静结合,可以增大每个活动的注意时间,从而培养注意力。

5、为孩子设计心爱的游戏。如果仔细观察孩子,每个孩子都是某个玩具或某个活动迷。所以如果妈妈能根据自己孩子的爱好设计宝宝的游戏,就可以大大加强她的关注力。拍摄小男孩玩汽车小女孩玩过家家的镜头。

6、为孩子设计手脑并用的游戏。如可以做穿扣眼,玩拼图,做拼插手工等活动训练注意力。

7、孩子3岁以后上了幼儿园,逐渐喜欢阅读、书写、画画等项目。这个时候多数孩子最喜欢的培养注意力的方法是玩迷宫游戏。

8、统合玩具。在大型翻斗乐等亲子园中有这些设施。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