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才艺培养
2021-02-01 孩子才艺培养 动物才艺比赛童话故事 胎教可以对宝宝有益吗才艺 别把宝宝的思想“圈”起来。
在宝宝幼小的艺术视界和感觉世界里,给他什么就接受什么——给予他自由的创造性,他就是一位天生的小小发明家;给予他条条框框的生搬硬套,他就是被扭曲改造的小小临摹匠。
我每次带女儿去公园玩,都能在公园的儿童游乐场看到一个很大的“沙画”摊,所谓的“沙画”,就是给孩子一个模板,上面有画好的小猫啊小狗啊之类简笔画的形象,用重重的轮廓线勾好,有的还规定颜色,再卖给家长一种类似沙子的化学颜料,让宝宝在那些提前设定好的轮廓线内填颜色。每当我看见那些可爱的孩子爬在小桌子上认真的填沙子时,就会心里很难受,赶快把我的女儿抱走,免得她看见了央求我也给她买!
与其说是感受“沙画”,不如说是一次填色活动,孩子们像一个个小苦力一样一点点把那些没有正确色感的沙子填在框里,仅仅是为了追求最后和范画一模一样的效果,虽然也能锻炼孩子手眼的协调和耐心,但整个过程给孩子的负面影响更为严重。这种活动根本不能称为“绘画”,没有任何创造性可言,没有自由的想象,在人家设定好的一个模子里填上颜料,能培养孩子的什么艺术素质?时间久了,孩子也长成一个小心谨慎的人,不敢走出那个设定好的“圈圈”!绘画是宝宝们表达心灵的一种方式,他们天真烂漫,自由无羁,正是发挥想象,肆意涂鸦的时候,这种画好一个圈让孩子在里面填色的方式一下子把孩子的思维束缚起来,甚至会折断宝宝想象的翅膀,这是一个培养工匠而不是艺术家的方式!不如让我们的宝宝到大自然中去,用自然的沙土堆砌、捏塑、撒画出他们心中的创想,自由的表达和感受!
在商业大潮冲击的时代,任何东西都会被利用起来赚钱,到处都是不负责任的倾销!不仅仅是公园和商场的沙画摊,在书店里,我发现有成堆成摞的儿童填色书!让人难过的是那些不明就里的妈妈们,为了孩子,竟不惜倾囊购买!殊不知这样的爱却变成了害,宝宝每天小心翼翼的在一个个形状不同的圈圈里填涂颜色,一旦离开那些模式化的形象,就不知如何下笔,失去对美的正确认识,麻木了原本丰富的想象。即使是画出一个形象,也在概念齐一化长久的影响下失去了儿童本真的灵动!因为那些模子本身是刻板的、毫无生气的!是商人们功利目的的一个可怕计划,也迎合了家长急于看到一幅像样作品的功利心,而我们的宝贝,就在这样的计划和盲目的爱中成为受害者。www.ZJ09.cOm
孩子是最单纯的,他们的模仿能力很强,他们喜欢五彩缤纷的世界并需要表达和创造,什么样的美育环境就会对他们有什么样的影响。那些设定好让孩子涂色的各种圈圈,就像孙悟空头上的金箍,刚看到时觉得美丽无比而且那么容易就获得成功,一下子就做出个像样的“作品”来,但是时间久了,就变成了真正的“紧箍”,孩子再也走不出那个怪圈的影响。体验不到正确的创作方式,宝宝也不会画出本真的原创,依赖那个设定好的圈,面对一张空白的纸时就束手无策,不但失去了真实的表达,也失去了可贵的自信!
我曾经在一个宝宝的家里看到很多幅“作品”,不是填色就是沙画,宝宝的妈妈满脸洋溢着自豪的逐一指给我看,并让我来说哪幅“画”好看,我能够感受到她对宝宝深切的母爱和望子成龙的期盼,但是她却做了如此错误的选择!更为可怕的是把这些不能称为“作品”和“绘画”的东西挂在家里,宝宝每天满目眼见的就是它们,时间久了,孩子的视觉本真也被破坏了,不知道什么是好画什么是充满匠气的东西,长久的视觉习惯形成宝宝的视觉审美观!在孩子成长的人生中再也逃不脱这些怪圈的影响,想想多么可怕:从思维到创造性,再到审美习惯!那些形形色色打着“艺术”旗号的圈圈阴影深重却浑然不觉的笼罩着我们深爱的宝贝,长达一生!所以,为了我们深爱的宝贝,爸爸妈妈们要提防这些无处不在的危险,练就一双火眼金睛,千万别把那些圈圈套在宝宝的头上!(来源:聪明宝宝作者:苏清华,家庭美育倡导人,图画书与美育研究者)
相关推荐
莫把童趣当做宝宝才艺之路的祭品
对于“希望宝宝将来成为什么样的人?”这个问题的回答,几乎所有父母都主动提到一点:希望孩子将来幸福。为了宝宝的将来幸福,父母很重视从小培养宝宝各个方面培养艺和技能。但是多才多艺的孩子们长大后真能像当初父母们想得那样快乐幸福吗?
事实:几十年前,台湾和美国的华人家庭已经开始大力地培养孩子各种才艺和技能。几十年过去了,这些孩子已经长大成为现在和您同龄、生活在台湾和美国的华人,他们现在随手能弹钢琴,随口能唱出音很准的歌曲,随手能画画。但这群被全方位轰炸教育出来的人,抑郁和自杀的比率逐年升高,因为压力逐年累积、无处发泄。从中父母可以深思,以牺牲孩子的快乐为代价的才艺双全是否值得?
的确,父母为了孩子将来的幸福正在默默耕耘,他们希望将宝宝长大成人后,事业有成,赚钱多多等等。可无论父母对于幸福的理解或者标准是怎样的,有一点无论如何也不能改变——尊重和满足宝宝的情感。
道理很简单,幸福是内心的情感体验,一个情感不断受压抑、得不到肯定的人,怎么能获体验到快乐的感觉呢?因此,父母在培养一个多才多艺的宝宝时,想想孩子的心灵感受和自己的初衷之间的冲突。
接下来是宝宝才艺展示时间
每当我们听到,“接下来是宝宝才艺展示时间”,我们总是期待着有自己家孩子在表演,可是最后的失望告诉我们,没看到自己的孩子在展示才艺。
切莫把宝宝的艺术潜能简单定位
即使宝宝表现出扭扭唱唱或涂涂画画,也不能简单地推断说宝宝的艺术兴趣点就在画画或唱歌上。在宝宝的早期发展中,兴趣点有可能是多方面的,因为“儿童的艺术是儿童把握世界的一种方式”,是儿童认识世界、表达自我的一种形式。因此,过早地、简单地把宝宝的艺术表现定位在某个方面,往往会造成宝宝片面发展,对大多数宝宝来说,强烈的某方面的艺术倾向并不很明显。
大多数宝宝在早期的艺术表现是多方面的,在发展的不同阶段可能会表现出不同的艺术兴趣,这也正是有的父母常常抱怨自己的宝宝一会喜欢画画,一会又喜欢弹琴的缘故。父母要仔细观察宝宝的艺术兴趣点,找出他的艺术敏感点,然后创设相应的环境,为宝宝艺术发展的潜在可能向现实转化提供条件。早教网
小编总结:虽然上兴趣班是一个培养艺术的便捷的方法,但是父母在决定执行培养艺术宝宝的计划之前,要先把以下问题弄清楚:宝宝的兴趣是什么?你信任自己的宝宝吗?艺术培养究竟要学什么?宝宝实在不感兴趣怎么办?
不要把发展艺术潜能同化为技能技巧的训练
大多数父母希望自己的宝宝有某项艺术才能,或至少有点艺术气质,所以必须给予宝宝艺术方面的刺激,让宝宝的艺术潜能表露出来。这是对儿童潜能不信任的一种表现。著名思想家弗洛姆曾说,“……诸如艺术天才等这类更特殊的潜能,它们是种子,如果给予适当的发展条件,这些种子就会生长、并有所展现;但如果缺乏条件,它们就会夭折。这些条件中,最重要的一个条件是,对宝宝生活有重大意义的人要信任宝宝的这些潜能。”因此,父母切莫追求单纯的技能刺激,盲目地相信运用某种开发教材或某类教具,就能使宝宝的艺术潜能得以发展。与其信任某些毫无根据的发展方案,倒不如信任自己的宝宝具有在一定环境下必将表露的艺术潜能。
小编总结:才艺培养也是有一定的阶段性的,在最适合的年龄给予宝宝最好的培养,可以获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宝宝的成长过程总有某段智力和才能发展的最佳时期。这个时期非常关键,它对宝宝的一生努力和才能发展起决定性作用,千万不能错过早期教育的最佳时期。
宝宝艺术潜能的发展重在艺术的审美体验
有的父母往往追求宝宝艺术成果的体现,如会弹几首曲子,会画几幅画等;有的甚至过早追求过级考证。这些不仅不利于宝宝艺术潜能的发展,而且使宝宝失去了对艺术的兴趣。
发展儿童的艺术潜能,关键在于培养宝宝对审美要素的感受力。可以有意识地创设环境,或带宝宝到大自然中感受现实生活中的色彩、线条、平衡、对称、节奏、韵律等美的要素。试想,如果没有生动的、活的审美源泉,何以激发宝宝内在的艺术潜能呢?
父母要审慎对待宝宝的艺术潜能,对宝宝艺术潜能的发展切莫盲目跟风,以免宝宝的艺术幼芽在尚未绽放之前就已经枯萎。
本网站小编祝您春节快乐,提前给您拜年了:在适当的年龄阶段给孩子上兴趣爱好班是很有必要的,但是不要施加压力,让孩子从小能感受艺术的熏陶,对孩子的身心发展是有很大帮助的。
宝宝学才艺的关键期
钢琴
在音乐世界里,声音是有感情和生命的。太小的宝宝是不宜学钢琴的,因为要学习钢琴需要宝宝具备一定的能力,这其中包括宝宝的认知能力发展到一定的水平,最起码能认识简单的五线谱,也包括一定的听力分化及对音乐的感受能力,如区分音乐的高音、音色、单调等,还包括手部精细动作的发展,一定的手眼协调能力及手指的力度和手发育的大小等。
因此,一般的儿童学习钢琴在2-3岁时,效果无法期待,6-10岁开始学,想成为钢琴家又慢了一点,在3-5岁时最好让孩子先听好的音乐,欣赏好的音乐,一般4-5岁开始接受钢琴等乐器的技术指导,学钢琴比较适宜。
舞蹈
幼儿在2岁半到3岁左右就能踩出步伐。让幼儿习惯团体活动,培养正确的音感是其目的,所以一周练习一次左右就够了,让孩子从事很难的动作对身体发展并不好。技巧的指导从肌肉尚柔软的6-7岁开始比较理想、芭蕾舞要两脚打开180度的动作,这个动作不趁早开始不行。
学古典舞蹈的适龄期是在4-5岁,从这个年龄开始学才艺,是因为这个时候身体很柔软,符合日本舞蹈的体形,此时智能已发展、运动神经及感受性也开始运作,会自动自发努力,在仍是白纸的状态下,对所教的事物也会毫无抵抗地加以吸收。
表演
表演就是使用自己身体所有的器官、机能来表现,从发声发音练习开始到音乐形体等,要有广泛的训练才可。这些训练可以配合年龄及身心发展情形分别进行,所以从3岁到成年,只要有志于表演,任何时候都可以说是适龄期。
绘画
孩子在1岁左右就已经学会涂鸦;2-3岁开始对形状、颜色产生兴趣;4-5岁开始对现实生活中的事物有了认识并画出;5-6岁时,不是画看到的东西,而是画认识的东西,此时的孩子观察力、想象力、甚至表现欲都很高。因此,从2岁半到3岁孩子最纯粹的时候开始,最为适宜。
书法
书法是一种技巧性很高的艺术,字要写得漂亮且具有艺术性,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必须按照学习规律,一步一步的学习,练习、循序渐进,经过长期的练习,才能掌握书法的要旨,学习书法,年龄不宜太小,学龄儿童从三年级开始学习书法,较为适当。因为这个年龄已适应学校生活,对文字的理解也较深,可以开始学习。幼儿园和小学一二年级学生,理解力较弱,但若有兴趣,还能持续学习的话,在这个时期开始学了不会太早。按习惯书写文字的意义而言,这个时期开始学习书法,也是适合的时期。
宝宝才艺怎样培养
父母必须帮助孩子树立远大的理想,尽快自主自立。想要让孩子得到更好的发展,正确的早教是非常重要的。早期教育可以让孩子有更多的学习兴趣,早教最孩子的成长很重要吗?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宝宝才艺怎样培养》,欢迎您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助益!
100多年前,作为医学博士的玛利亚蒙台梭利发明了以她名字命名的蒙台梭利教育法,并因此而享誉世界。她在研究中发现:人类大脑在发育过程中会让孩子能够将环境中的一切毫无保留地吸收进来,而在孩子的敏感时期(即0-6岁),这种有效率地吸收能够使孩子的能力得到快速发展。
目前,很多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宝宝多才多艺,可对于如何挖掘宝宝的兴趣点,并根据宝宝的兴趣来为其选择合适的才艺班,成为了家长们面临的难题。伊顿幼教专家针对如何培养宝宝才艺的话题与家长们展开了讨论。
问题1:怎样了解孩子的特长和爱好,为宝宝选择合适的课程?
伊顿:家长可以做两方面的事情:首先,家长在平时要多留心观察孩子,孩子平时喜欢做什么类型的事情,哪类事情做得比较成功,能力比较突出。其次,针对孩子喜欢做的事情做相应的考察和提炼总结,了解孩子喜欢并有可能擅长的方面。
孩子的回答跟家长的提问方式很有关系。比如,你问孩子“你想报什么兴趣班?”这类问题,孩子往往无从回答。你可以换个方式问他,“在幼儿园你喜欢玩什么游戏?”用具体的事情提问孩子,孩子会在引导下给予回答,这样便于家长去选择。但是前提一定要根据孩子兴趣进行选择,无论怎样的方法,了解孩子的兴趣,再给他报相应的兴趣班、才艺班,对孩子才是有益的。
问题2:在日常生活中如何培养孩子的特长?
伊顿:可以将孩子特长的培养融入到日常生活当中。例如,如果发现孩子不喜欢数学相关的东西,建议这个家长带孩子在日常生活中做一些数字的练习,比如说像一一对应,比如说数字和数量的对应。家里面吃水果的时候,五个苹果分给爸爸、妈妈还有谁,一共五个人,每个人分到几个,这样的一种方法更好。再一个,给家长提一个小游戏,就是扑克牌。和孩子一块玩,可以很好地提高孩子的数学能力。
问题3:如何选择与年龄相适合的“才艺”进行培养?
伊顿:从学前教育专业的角度来说,更看重孩子的心理年龄。孩子学习才艺的时间段,要与孩子的心智发展状况相适应。
需要提醒的是,有一些才艺班一定要注意孩子的年龄段,因为学才艺一定要注意的一点是,不要让孩子的身体受损。比如说轮滑班,可能最起码要五岁以上,因为孩子脚上的软骨还没发育完成。很多才艺学习在不影响孩子生理发展的范围内,我认为都是可以的。比如说像舞蹈班,孩子只要会走路,会听音乐就可以做舞蹈的培养。学钢琴的话,建议四岁,或稍微再大一些学习,因为钢琴需要非常高的专业技巧,孩子太小的话,手的骨骼和小肌肉群可能还没发育好。
问题4:如何让宝宝能坚持学习才艺?
伊顿:首先还是要征求孩子的意见,很多因素会影响孩子能否坚持学习才艺。观察孩子是否是因为希望爸爸妈妈开心,或希望得到老师的表扬等这些外因而“被迫”学习。细心观察孩子到底有没有兴趣,到底是外因还是内因促使他学习。
如果是外因的话,不建议家长报兴趣班。如果是内因,孩子真的很喜欢,家长引导孩子向喜欢的兴趣方面做持续地培养。
在培养孩子兴趣的时候,千万不要“我们觉得”。孩子是一个个体,要尊重他,一定不要替他安排,否则会适得其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