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注力是一个人学习和做事能否成功的关键,对人的一生都是至关重要的,正所谓“书痴者文必工,艺痴者技必良”。孩子专注力的培养要从小抓起,最好是从婴幼儿开始,根据孩子不同年龄段的特点,选用不同的方法,把训练贯穿到游戏和生活中,专注力就会越来越强。

一、孩子不同时期专注力的特点

一般来说,在良好的教育环境下,3岁幼儿能集中注意力3到5分钟;4岁幼儿能集中注意力10分钟;5到6岁幼儿能集中注意力约15分钟。这个时间是指孩子从事学习、写作业等“费神、费劲”的事情的时间。就连成人最多也只能坚持25分钟。所以我们成人做事的时候,最好的策略也是做25分钟,休息5分钟。这样精神集中的效率更高。

但是在游戏条件下,2至3岁孩子的注意力可持续时间可以达到20分钟,5至6岁孩子可达到96分钟。幼儿园的活动时间便大致如此。

二、孩子专注力不强的原因

儿童专注力不集中可能由以下的原因造成的:

1.孩子睡眠不足或感到疲劳,天热、口渴、生病或某种原因引起的情绪不安等都会影响注意力的集中。

2.孩子不善于转移注意力。如:孩子在听完一个有趣的故事后,可能受其中某些情节的影响而忽视了妈妈的提问,出现分心现象。

3.外界干扰引起的。如:环境繁杂、喧闹等使孩子的注意力不易集中。

4.教育内容、方法不符合孩子的年龄特点。教育内容太深,孩子不能理解,或太浅缺乏新鲜感,都不能吸引孩子的注意。另外,教学方法不够灵活,不注意动静搭配,或活动要求不够明确等都会影响孩子的注意力。

除了以上注意力不集中的原因外,在生理方面,孩子若身体不适,警力或知觉发展不良,天生好动,以及神经系统或大脑微功能发生问题时,都会出现注意力不好;在心理方面,孩子如果安全感和自信心不足,过分依赖、缺乏耐心或情绪困扰,亦是注意力不集中的原因。这些情况大多数是教育方式和成长的环境所造成的。除了解决生理上的问题外,家长应该认识到,专心其实是一种可以训练、学习和培养的行为习惯。因此在埋怨孩子不专心的同时,亦要反省自己有无不对之处。

三、破坏孩子专注力的行为

1.不分时机的关心、干扰、催促

宝宝从幼儿园回来不久就在地上快乐地搭着积木,一脸的专注仿佛是在做一件大工程。当宝宝玩得正兴高采烈的时候,妈妈拿了杯水过来,叫宝宝喝口水。不一会又问宝宝累不累,要不要休息一下;过一会儿又喊着宝宝要开始收拾玩具,准备吃饭……宝宝的“大工程”计划就这样被妈妈的“关心问候”多次打断了。

家长认为孩子坐不住,一会玩玩这个,一会又跑跑跳跳,做事情也是经常难以坚持到底。但或许正是家长让宝宝养成的这样一种不良习惯呢!家长反思一下,自己是否经常在孩子全身投入玩耍或者做事情的时候会不合时宜地打断、干扰呢?要想宝宝能够专心下来,家长就应该要保护好宝宝做事情的“连贯性”,让宝宝能够享受到“由始至终”的连续感和成功感。

2.提供给宝宝太多玩具

家长想要宝宝玩得开心玩得尽兴,就会一下子给孩子很多的玩具,让他能够想玩什么就“手到拿来”。但其实一下子给孩子提供太多的玩具,孩子面对这些选择,自然也就“贪心”地这也玩一下,那也玩一下。这么多的玩具其实更让孩子分心呢,注意力不集中就是在多次的这些行为中逐渐形成的哦!

3、缺乏耐心

很多时候,孩子之所以难以专注一件事,很可能是因为家长本来就缺乏耐心,在孩子旁边过多地催促。孩子对感兴趣的事物会多观察,爸妈这时就该放手让孩子有更多的时间和空间,让他享受发现的乐趣和专注的快乐,千万不要为了赶时间而催促他快一点哦!

4.玩游戏时过多的干涉、强迫

宝宝在高兴地自娱自乐搭积木玩,爸爸非要参与,还对宝宝所搭建的汽车给一些“指导性意见”,宝宝游戏的乐趣就这样被爸爸的指手画脚打消了。本来父母想要参与其中是一件好事,但是自以为是的行为干涉往往只会剥夺了孩子的玩耍自由。

5.不给宝宝独处或安静的空间

宝宝难以心静很多时候是因为受到周围环境的影响,如果爸妈总是在宝宝看书、玩玩具的时候,在身边转来转去,或大声交谈,或播放电视节目,宝宝又怎么能够静下心来呢?所以,适当地给宝宝一些独处的时间和空间,爸妈可以远远地关注着孩子以免发生危险,家长的活动尽量不要影响到宝宝。

如果宝宝愿意,那家长也可以静静地呆在宝宝身边,宝宝在地上游戏,妈妈可以坐在身边的沙发上看看书,一起共度美好的午后。宝宝一般在成人的陪伴之下注意力都会比较集中,在此过程中给予宝宝积极的鼓励和肯定,有助于宝宝建立良好的专注力,并能保证宝宝有兴趣参与这样的活动。

6.对待宝宝的重复不耐心

有时候妈妈会发现宝宝经常重复做着同一件事情,比如他想画一只小猫,但是妈妈发现他好像对这只小猫总是不满意,画好了又扔了重画一遍。妈妈对于宝宝的执着难以理解,看到他多次反复后,妈妈就建议宝宝可以先不画画,去看看卡通片或者唱唱歌舒缓一下。

可能这位小朋友有一点完美主义,但是如果你家的宝宝表现出对某物的特别关注和兴趣,那么家长就尽量不要插话给意见,让宝宝“自己来”。宝宝如此专注地反复做一件事,完全忽略外物,这样的情况专家称之为“重复练习”。

孩子年纪小,通常注意力都难以长时间集中,因此他们通常会不停地从一件事转移到另一件事。但是一旦碰到能够吸引他的事物,宝宝就会忘我的投身其中,表现出高度的集中力。

这时,家长不要随便去干扰他,让他一直处于忘我的境地,养成习惯,那么宝宝以后做起事情来也就会非常专注。

四、如何培养孩子专注力

1.视觉注意力训练

让孩子看一些照片或动物图片,并且提出一些问题。比如给孩子看一张照片,让他说说照里都有什么人,几个男的、几个女的、几个大人、几个小孩儿、他们每个人都在干什么、手里拿的是什么等等。再比如让孩子观察桌子上的水果,然后让他说出它们的名称、颜色等等,不过让孩子观察的东西要不断的变换,不然孩子就会感到没兴趣了。

2.听觉注意力训练

给孩子讲故事,事先说好了,故事讲完了之后要提出问题让他回答,如果能够在讲故事之前就把要问他的问题提前告诉他(假如这些问题能够引起他的兴趣),相信效果会更好。这就好比我们听老师讲课一样,如果事先做好了预习,找出了自己有疑问的地方,在听讲时就会特别心,因为是带着要寻找答案的愿望去听的。当然这样做,一开始孩子可能会只顾找答案而忽略了其他内容,不过训练的次数多了,提的问题也增多了,这样孩子就会把注意力放在整个故事上了。

3.动作注意力训练

就是通过让孩子完成特定的动作来达到训练注意力的目的。比如教他做一些体操动作、舞蹈动作或一些游戏动作,都能达到这种效果。可以进行“请你跟我这样做”这个游戏,大家围一个圈,前一个人做什么动作,紧挨着他的人就学着做这个动作,第三个人又学第二个人的动作,以此类推,谁要是跟不上就要罚唱歌,可以让小朋友们一起来做这个游戏,也可以全家人一起来做。

4.混合型注意力训练

实际上就是把眼睛看、耳朵听和做动作结合起来,既训练了视觉和听觉,又训练了动作,这种混合型注意力的训练难度大,注意力稍不集中就可能乱套,所以做这种类型训练要从最简单的动作开始,不能操之过急,可以边说边示范给孩子看,让孩子跟着做,比如说出一种物品的名称,让孩子把它指出来等。

5.对症下药

除了对孩子进行注意力训练之外,还有一点也不能忽略,那就是找出孩子注意力不能集中的原因,这样就可以对症下药,根据孩子的弱点,一方面帮助他排除和解决一些防碍他集中注意力的因素,另一方面配合注意力的训练,提高孩子的自我控制能力。其实有时孩子对于和学习没有关系的一些动作、行为不能够做到自我控制,这说明他还不能够分清楚哪些是在上课时不应该做的行为,所以就有必要帮助他建立这种纪律观念,然后再配合一些训练。在家里可以规定好学习的地方和时间,并且要求他学习时要专心学习,不做其它的事,也不随便说话,每次做到了就加以称赞鼓励,相信时间长了一定会收到成功。

zj09.com编辑推荐

0-3岁培养宝宝专注力的游戏,赶快玩起来!


我们都知道,良好的专注力是宝宝今后学习的有力保障,对他的整个人生也有重要的影响。那么,到底哪些因素会影响宝宝的专注力,平时怎样培养宝宝的专注力呢?别着急,爸爸妈妈先来做几道简单的小调查。

1、你会觉得宝宝缺乏专注力吗?

A、是,总有这个感觉

B、有时,我觉得宝宝不够专注

C、没有,从没这样想过

2、当宝宝正在专心做一件事的时候,你正好有事叫他,会怎么办?

A、大声叫他,让他过来

B、耐心地等他弄好

C、帮他一起快速完成手上的事

D、看事情的缓急再定

3、宝宝不能专心地做一件事情,你会怎么做?

A、批评教育他

B、看着他,和他一起继续

C、无所谓,随他去

4、宝宝吃饭的时候,你是哪种表现?

A、一边吃饭,一边说话

B、催促宝宝吃饭快一点

C、以身示范,食不言

上面的小调查,主要是关注爸爸妈妈在日常生活中,是否有破坏宝宝关注力的行为,想要知道怎么做,看本文最后有分析说明哦。

到底哪些因素影响宝宝的专注力?

先天气质

宝宝的先天气质不同,对事物的坚持度也不同。专注力低的孩子,性情容易紧张,即便只是受一丁点儿外界干扰,也无法再集中注意力。而专注力高的孩子,则会比较专心一些,即使受到干扰也会很快回到主题上来。

外界干扰

爸爸妈妈的过分热心和无意干扰常常是破坏宝宝专注力的“元凶”。比如,给宝宝准备过多的玩具,会让他们无所适从,摸摸这个,摸摸那个,反而不能专注于一项。又比如,宝宝在专心做游戏的时候,有些家长隔一会儿就问宝宝“饿不饿”、“要不要喝水”,这样很容易让宝宝急躁起来,不利于宝宝集中注意力。

0-3岁宝宝的专注力特点

这时候,宝宝对事物的注意还是很随意、被动的,缺乏目的性,每次专注的时间大概在5-10分钟。

无目的性

这时候宝宝还不能进行有目的的注意,很容易受到其他事物的干扰。比如,宝宝很可能一会儿玩这个玩具,一会儿又要另一个。

不能持久关注

宝宝能够持续注意的时间很短,并且年龄越小,集中注意力的时间就越短,一般2岁为6-7分钟,3岁为9分钟。案例中,睿睿的“三分钟热度”,是这个年龄宝宝的典型特点。

无细致性

这阶段的宝宝只注意事物表面的明显的轮廓,还不注意那些比较细微的特征,比如,让3岁的孩子找两个相似图形的区别,他们还不大能说出来。

培养宝宝专注力的建议

营造合适环境

整洁安静的环境能够让宝宝安心。比如,让宝宝在安静的地方看书,周围要避免摆放过多玩具或者容易发出声响的东西;把电视、音响关起来;宝宝专心玩玩具的时候,爸爸妈妈不要急着指导,或者再拿别的玩具逗他,使他原本在追球,突然看到车,就忘记了球的存在。应该等他玩过瘾了再给新的,并且把旧的收起来。

不能独自继续玩的时候给予适当关注

宝宝是不是已经玩够了,还是不会玩了,又或者是想让人陪一会儿,这需要爸爸妈妈耐心观察,了解原因后,才能帮助宝宝更好地提升关注力。

以身作则

宝宝每一天都在观察爸爸妈妈的一言一行,在你还没有察觉的时候,他们就不断地模仿学习着。爸爸妈妈的做事习惯,也会对宝宝有很深的影响。所以,爸爸妈妈也要以身作则,平时做事要认真完成,跟宝宝一起进行亲子活动时,也不要总是因为突发的事情而中断。

0-3岁以内宝宝专注力简单游戏

1岁以内

摇铃:宝宝3-4个月左右的时候,爸爸妈妈刻意拿着摇铃在宝宝耳边轻轻摇出声音,然后慢慢移动,让宝宝追踪摇铃转动头部,还可以训练颈部肌肉。

移动的小车:宝宝6-7个月会坐以后,可以让宝宝坐着,或者妈妈可以抱着宝宝,把小车放在他面前左右移动。

滚动的小球:宝宝9-10个月会爬以后,可以给宝宝一个小皮球,让他自己滚球,追球,学习如何集中专注力。

1-2岁

推推大箱子:准备一个装有物品,底部有轮子的大箱子,跟宝宝一起推,可以每推完一圈,就往箱子里放一点东西,让宝宝感受差异性。

躲猫猫:妈妈和宝宝面对面坐,将手或者丝巾盖在自己脸上,可以唱一首简单的儿歌,唱到最后一个词时,摘下丝巾。再重复玩。可以激发宝宝的好奇心,引导他去探索。

积木搭高高:“哇,越来越高了”“还差一个,还差一个了”,这样跟宝宝互动非常必要,宝宝会很期待最后推到的那一刻,搭得越高,他们就越兴奋。

2-3岁

快乐找一找:把一些小动物的玩具或者图片分散放到房间的角落里,跟宝宝玩角色扮演,“我们去找一找树林里都有多少小动物”,每当宝宝找回一个,都要给予赞扬和鼓励哦。

宝宝猜一猜:准备一个可爱的袋子,里面装一些玩具或者物品,每次拿出一个物品,妈妈描述,然后让宝宝猜一猜是什么。这个游戏让几个小朋友一起来猜,会更好玩。

小小故事家:找几本宝宝喜欢的故事书,跟宝宝一起“演绎故事”,妈妈先讲一段,再让宝宝来讲,让他自己发挥。

▼小调查分析

提高记忆力和专注力的游戏


游戏名称:培养记忆力

建议年龄:18个月~5岁

目标:提高记忆力和专注力

目的:这是加强记忆能力并教孩子学会如何专心做事的一个绝佳方法。这个游戏的简化版在孩子18个月大时就可以开始玩,而在孩子上小学阶段仍然可以玩更复杂的变化玩法。

聪明宝宝小提示:如果能够互动,这个游戏就能成为更有效的教育工具。在孩子完全理解这个游戏之后,如果你和孩子轮流玩这个游戏,会更有乐趣。为了增加挑战性,你可以加入更多卡片、混合各种形状(使用画有圆圈、正方形和三角形的卡片),甚至加入成对的数字或字母卡片。在孩子还小时,你可以用上面卡片游戏中的卡片和孩子玩这个游戏。到孩子4岁时,你可以改用扑克牌。

活动:拿出六张画有正方形的卡片,每种颜色各两张,组成三对卡片。将这六张卡片正面朝下(空白面朝上)放在孩子的游戏桌或高脚椅上。让孩子翻开一张卡片,让你们两个都看见正方形的颜色,然后将卡片放回原来的位置。一定要明确说出颜色和形状。例如,如果孩子翻开的是蓝色正方形,你一定要说:“这是一个蓝色正方形。”然后,让孩子从其余的卡片中找出另一个蓝色正方形。孩子会挑出另一张卡片并翻开。如果是一个蓝色正方形,你就要兴奋地告诉他:“干得好!”并让他保留这张卡片。如果颜色不一样,就要明确说出他翻开的卡片的颜色(“不,这是绿色的”),并让他继续挑选,直到找出蓝色卡片。一旦孩子理解了如何玩这个游戏,每用过一张卡片就要将其正面朝下扣起来。这会促使孩子记住哪张卡片是哪一张及其位置。

到孩子四岁半或5岁时,你就可以用扑克牌了,孩子就能玩纸牌数字配对的记忆游戏了。

孩子有兴趣才能提升专注力


孩子的注意都是由兴趣先开始的,如果孩子没有兴趣支撑,那么很难长期持续对某样事物的注意。所以,家长如果希望孩子能具备长期保持注意力的能力,从小培养与保护孩子的兴趣是不容忽视的。

平时经常有家长问我:“我们家孩子上课注意力不集中怎么办?”“我们家小孩做事总是三分钟热度,没有一件事情能坚持长久的,怎么样才能让孩子注意力集中?”

孩子注意力持续时间及专注水平与孩子的性格、气质、当时的身心状态以及外界环境等很多因素有关。根据心理学研究表明,5~7岁儿童的注意力集中时间一般为15分钟,7~10岁儿童为20分钟。年龄越大的孩子注意力集中在一件事情的时间越长,反之年龄越小则越容易受到干扰。有时候,孩子注意力不集中不仅仅是孩子的问题,家长要认识到不同年龄阶段的小孩儿在注意力保持方面有很大的区别。

如果孩子注意力长期不能集中,那么家长可以先想一想为什么?

是否太宠爱孩子,缺少对孩子的行为规范?

给孩子买过多的玩具,让孩子容易分散注意力?

给孩子长期喝咖啡因饮料或者吃添加剂过多的食品?

家庭活动过多,生活节奏过快?

孩子有情绪上的压力?

孩子在学习内容不适应,积累了不愉快的经历?

是否对孩子批评过多,产生消极情绪?

如果孩子有这些问题,那么可以找到根源,针对性解决问题。

什么是注意力?

从教育心理学来说,我们平时所说的“注意力”很多情况下只能算作“注意”。注意是一个广泛的概念,指人的指人的心理活动能够选择性对一定对象指向和集中。

注意的特征:指向性、集中性。

注意的功能:选择功能、维持功能、调节功能与监督功能。

注意的外部表现:适应性动作出现、五官动作停止、呼吸变化。

注意的分类:根据注意的目的性和努力程度,分为无意注意和有意注意。

与注意有关的品质游注意的广度、注意的稳定性、注意的分配与注意的转移。

注意的广度指一个人在同一之间内能够清楚地把我对象的数量;

注意的稳定性是指在同一对象活活动上所保持时间的长短;

注意的分配是指在同一时间内把注意指向不同的对象和活动;

注意的转移根据活动任务和要求主动把注意力从一个对象转到另一个对象。

而注意力,是指一个人具备了能够随意实现注意的能力,注意力能够让人把焦点或意志集中在某一件事物上,不被外界刺激所干扰。先弄明白注意产生的原因,才能更好地分析和理解如何培养孩子注意力的问题。

我们不可能要求小学的孩子就有“头悬梁、锥刺股”的强大意志,那么家长该怎么做才能培养孩子的注意集中呢?

一、兴趣的支撑。

孩子的注意都是由兴趣先开始的,如果孩子没有兴趣支撑,那么很难长期持续对某样事物的注意。所以,家长如果希望孩子能具备长期保持注意力的能力,从小培养与保护孩子的兴趣是不容忽视的。

一天周末下午,阿朵妈妈度过了一个安静愉快的下午。阿朵没有像平时那样一直吵吵嚷嚷缠着妈妈,而是在自己房间一呆就是一下午。原来阿朵一直在专心致志拼拼图。

妈妈给阿朵买了一盒100片的拼图玩具,虽然100片的拼图对于大人来说小菜一碟,不过对于刚刚一年级的小阿朵来说可是很复杂了。妈妈原本还担心她能不能完成这个艰巨的任务,没想到阿朵拿到拼图之后,就开始自己研究起来了,她先将颜色相近的拼图分类归在一起,然后再根据不同形状一片一片分开,先一小部分一小部分拼起来,如果有不合适的,再换一块拼上去,直到拼对为止。

妈妈看她这么认真,就不打扰她自己去做事去了。一个多小时后,妈妈忙完了自己的事情,看看阿朵依然在那里表情严肃,专心致志地摆弄拼图,她已经完成了一小部分了。妈妈惊叹于这个小小的孩子竟然能集中精力一个多小时还不知疲倦。妈妈依然不忍心打扰她,又去做别的事了,让她一个人在那里安静地工作。

一直到下午五点多,阿朵兴奋地喊妈妈:“妈妈!妈妈!你看,我把这幅拼图拼完了!”妈妈走进房间一看,果然阿朵完成了自己的作品,独立完成了一副100片的拼图!妈妈看看时间,她用了整整三个多小时。阿朵竟然一个人专心致志工作了三个多小时!

看来孩子的注意力和毅力真是不容小觑啊!

我们千万不要小看孩子的毅力,当孩子做自己感兴趣的事情时,他们往往能注意力集中很长时间。儿童教育家蒙台梭利经过长时间研究发现,当孩子达到某一个阶段时,就会对某些事物特别感兴趣,她将这个阶段称为“儿童敏感期”。家长要善于捕捉孩子的敏感期,比如处于色彩敏感期的孩子会对色彩产生极大的兴趣,如果这时候家长能抓住孩子的敏感期进行恰当的引导和教育,一定能够事半功倍。

因此培养孩子注意力,跟着兴趣走是很重要的一条原则。如果家长不了解孩子发展的规律,强迫孩子学习或者剥夺孩子对感兴趣的东西接触的权力,孩子就有可能出现注意力不集中,三心二意的现象。所以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与其说培养孩子注意力,不如说恰当地保护孩子的注意力。

二、规律生活。

简单而有规律的家庭生活对孩子注意力培养非常有好处。每天固定的时间起床、吃饭、看书、写作业等等,生活规律而有节奏,让孩子知道到了什么时间就应该做什么事情。例如,晚饭后休息半小时,然后是写作业时间。那么孩子吃完晚饭后,就会自动开始调整状态,为开始进入写作业状态而做准备。养成良好地习惯,孩子到了那个时间点,自然就会把注意力集中到该做的事情上去。

根据孩子的实际情况来,一般小学生注意力集中时间为20~30分钟左右。那么在孩子写了30分钟时间作业,允许孩子休息或者做别的事情来调节一下状态。如果这时候还是强迫孩子坐在椅子上写作业,恐怕孩子的心思早已不在作业上了,这样强迫会引起孩子的反感。

但是在孩子做一件事的时候,必须让他专心。例如,不要让孩子边看电视边写作业。这样一心二用对孩子学习非常不利。如果孩子想要看电视,那么可以先专心写作业,写的累了,那么可以看一会儿电视作为调节。但是不能边看边写。要让孩子学会在一个时间段内专心做一件事情。

宫外孕湿疹怀孕的表现手足口病症状宝宝感冒流鼻涕怎么办孕中期注意事项怀孕吃什么好盆腔炎有什么症状怀孕三个月胎儿图

三、关注情绪。

小峰是个敏感的孩子,性格有些内向,平时不声不响的,做事总是很谨慎。不过最近他总是心不在焉的,妈妈发现他看书写作业时常常注意力不集中,偶尔会发呆,常常看着作业本不知道在想些什么。作业错误率也高了许多。妈妈批评了小峰几句,提醒他要认真学习。小峰也不做声,默默地走进房间里去写作业了。

妈妈观察了小峰几天,觉得他似乎有心事。晚饭时,妈妈问小峰,为什么最近总是心不在焉的。小峰支支吾吾了半天,在妈妈的询问下,他终于说原来是因为在学校被老师批评了。一次数学课上,做课堂练习,当场批改,有一道题全班只有小峰一个人做错了,老师批评了他,小峰既愧疚,又难过,觉得自己太笨了,数学学不好了。

妈妈听了小峰的话,对他说:“原来是这个事呀,妈妈还以为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情呢。一次错并不代表什么,老师批评你是希望你下次做的更好。不要把一次错误放在心上,数学很容易,你一定能学好。下次做题的时候认真一点肯定能做全对。”妈妈安慰了小峰一番,让他不要多想,安心学习。

曾老师的贴心小叮咛:

孩子在情绪不好或者状态不佳的时候也会影响注意力集中。例如过于紧张、焦虑、疲惫、心理负担过重等。家长应该多关注孩子的情绪,帮助孩子走出情绪的困扰,多给孩子心理安慰,而不是盲目严格要求孩子。只有在孩子情绪愉快,状态最好的时候才能集中注意力,发挥最大的潜力。

注意力不集中?12个游戏玩出专注力


“如果我有一天突然在朋友圈里消失了,别担心,那是我家娃开始上学了!”现在老师基本上都会在开学时和家长强调,刚入学时陪读的重要性。其实“陪读”不是要我们陪孩子一道题一道题地学习,而是希望我们陪孩子一起养成按时完成作业的习惯,和专注学习的习惯。而其中,最主要的就是专注力!

而专注力也是学习力中重要的一部分,今天一石研究院的杨院长,将来讲一讲怎样在亲子陪伴中,玩出专注力。

▲当脑袋里盘子满了,专注一件事情就变得十分困难。如果无法专注一件事情,自然也不会很好的完成手头的任务。而专注力是我们完全可以自己通过训练来加强的。

专注力对孩子有多重要

做过老师的人都知道:学习成绩好且学得轻松的孩子都是专注力很强的孩子。这样的孩子不见得是书呆子,但是你可以发现他们的共性是:前一分钟还在疯玩,后一分钟老师一进课堂思路就可以跟着老师走。

可是专注力是一种行为表现啊,它又不是像“举手”、“跳高”这样的动作,说学就能学会的。谁听说过我今天去补课学习“细心”、“认真”、“专注”啊?

所以呢,这就需要我们家长做足了功课,来陪伴孩子、训练孩子,其实“专注力”是可以在潜移默化中玩出来的。

潜移默化中玩出专注力

下面我就来介绍几个行之有效的提升专注力的小游戏吧:

1抗干扰类游戏

《设置障碍》:给孩子规定一条路线,并在这条路线上设置障碍,让孩子沿着这个有障碍的路线拍球,大人趁其不备跳出来干扰孩子,但是不可以有肢体接触,可以用话语分散他(她)的注意力,或者走来走去挡挡道什么的。

如果要提高难度,那就可以改成端乒乓球等。

我们再提供一个小游戏给孩子试试:在这个视频中每当出现一种声音的时候,会同时给出两张图片,让孩子仔细的听声音想一想这是谁的声音?每一组声音+图片后会给出答案。

4触觉为主的游戏

《暗箱游戏》:可以把这个游戏和数学学习结合起来。把不同大小不同形状的积木分成一模一样的两组,其中一组积木放到一个不透明的纸箱里。随、便挑一个放在外面的积木,让孩子用手去纸箱里摸出形状、大小都一样的积木。

《猜字游戏》:这是爸爸妈妈们小时候常玩的经典游戏吧。一个人闭上眼睛,另一个人在他手心或者手背写字。也可以在背上写字,让被写的人猜猜写的什么字。

5认知联想促进注意力

《给故事排序》:挑选一个小故事,将故事顺序打乱了讲。让孩子分析一下逻辑上有什么问题。然后让孩子把故事按顺序排列好,讲述出来。

《脑筋急转弯》:平时注意收集一些脑筋急转弯的题,闲下来时拿出来与孩子分享,不仅练脑练注意力,在孩子捧腹大笑的同时还能增进亲子关系。比如:

有一种布很长、很宽、很好看,就是无法用它来做衣服,而且做什么都不行,为什么?(因为它是瀑布)

时钟敲了十三下,请问现在该做什么呢?(该去修理了)

有很多牙齿,最喜欢咬人的头发的东西是什么?(梳子)

类似的游戏很多,篇幅有限,我们这里先提供给大家这样的一个线索。我们可以顺着这个线索刻意收集一些类似的游戏,像老师备课一样先存储在自己的大脑里,以备不时之需。

比如:

等车的时候,可以玩提升听觉注意力的游戏;

郊游途中或者上学放学路上可以玩与提升认知联想注意力有关的游戏;

饭前或饭后休息时可以玩抗干扰类或者视觉类游戏等等,

完全可以自由安排,越是做得自然流畅,越是能够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切记:专注力训练要讲科学

最后,忍不住提醒大家两点:

专注力要求要符合孩子的生理年龄

我们每位家长都望子成龙,但是我们真的还是不应该给孩子加上高于他们生理年龄的期望值。小学低年级的孩子,有效专注力持续在15-20分钟左右,这是非常正常的现象,可是我们非要让孩子一两个小时的正襟危坐,或是伏案作业,这是违背孩子身心发展规律的。就算他们人坐着,心也早就不在书桌前了。

记得有一次给我家大宝开家长会时,有个同学家是派爷爷来开的,这位爷爷是位老知识分子。在教室里放校长讲话的录像时,家长们要么交头接耳要么玩起了手机。爷爷感觉自己听讲受到了干扰,忍不住拍案而起,对着我们说:“你们要求自己的孩子上课要专心听讲,再看看你们自己是什么样?!”在坐的家长一个个不好意思地低下了头。

从这件事情我们可以得到的反思是:我们这群能够将事业做得风生水起的家长,其实做事情时的专注力一定是有的,但是会遭到老先生的诟病,原因就是我们在那一刻没有呈现出专注的表现。而这种需要你专注时思想就能够立即聚焦起来的能力,是可以通过各种集中注意力的游戏,或者将来长大后是通过做各种项目训练出来的。

▲专注力是每个年龄段都需要重视的问题,但是Ta也是可以通过各种项目训练出来的。

专注力训练要符合孩子的学习类型

每个孩子的学习类型不同(心理学上分为:视觉型、听觉型和动觉型),他们呈现出专注力的聚焦形式也就不同。我们做家长的要通过和孩子互动交流的过程去观察自己的孩子,帮助自己的孩子扬长补短。比如,

有的孩子动觉型学习比较突出(如我小时候),我上课的时候就喜欢摸摸这,动动那,一边做些小动作一边才能听清老师在讲什么,这个习惯直到小学高年级以后才改,因为我爱上记笔记了,手上“有活儿”了,就没时间去玩别的东西了。而我的听课效率特别高,边记笔记边听讲对我来说就是最提升专注力的。

其实许多小男生会表现出动觉型学习比较突出的特质,这里建议家长可以和老师沟通一下:

允许孩子带一个类似沙包,或者橡皮球之类的东西到学校,上课的时候一边捏一边听讲,对于这样的孩子来说,既不会影响到他人,又可以增进学习效果,何乐而不为呢?(据说有些老师就是这样帮助孩子上课听讲的。)

当然,听说有些私立学校,在教室里就专为动觉型学习者配备了“感统仪”(原理和前面说的捏沙包差不多),那就太贴心啦。

学习类型的分类根据不同的标准有许多不同的分法,在这里提到这个只是为了让家长和老师明确一个概念:由于每个人生理特点的不同,其接受刺激进行学习认知的方式不同,所以呈现出的专注的表现也会有所不同。而且,人在成长与学习工作的过程中,不同时期的偏重类型比例不太一样,与专业、职业等都会有所关联。

所以,我们这些妈妈爸爸或者老师有时候会不理解自己的孩子或者自己教的孩子为什么会和自己想象的那么不一样,其实是因为我们用自己的学习类型套用到了孩子身上,肯定是没有两者完全匹配的。

也正因为如此,不可能有任何一种方法是适合所有孩子的。但我们可以和所有的孩子做游戏,从不同的感官方面提升孩子的专注力,进而提升综合学习能力。

培养宝宝对生活的观察力


游戏一:神秘的下雨天

适合年龄:26—32个月

目的:感受雨的形状,了解为什么会下雨。准备:妈妈找到一处合适的观雨点。

过程:1.看雨。妈妈指着天上的雨,告诉宝宝:“下雨了!外面在下雨!”2.感受下雨天人们的变化。

妈妈通过提问引导宝宝学习观察的方法,如:“为什么会下雨呢?”“下雨了,大家在干什么呢?”“大家穿着雨鞋,打着雨伞呢!”“雨是什么样子的?”“细朦朦的,看不清。”……

游戏二:小雨小雨告诉我

适合年龄:26—32个月

目的:知道雨水打在不同材质的物体上会发出不同的声音。

准备:找一处合适的场地,宝宝淋不到雨,却可以接近雨的地方,有棚的阳台最好。取各种材质的物品如:杯子,还有脸盆和你可以想到或拿到的任何物品。

过程:1.首先引导宝宝仔细听听下雨的声音。

2.用准备好的物品去接雨,分别接。雨水打在不同物品上的声音,可以学一学,模仿一下。

游戏三:夸夸可爱的小雨

适合年龄:26—32个月

目的:说说雨水的用途。准备:一些春天农作物生长的图片或图画书。

过程:

1.和宝宝一起看看图片、图书或者DVD。

2.妈妈可以这样引导宝宝:“春天到了,又下雨了,雨水可以使小草发芽,使树木长高,我们都很需要它呢!”

3.妈妈可以念一首儿歌《春雨》给宝宝欣赏。春雨滴答,滴答,下小雨啦!种子说:下吧!下吧!我要发芽!梨树说:下吧下吧我要开花!麦苗儿说:下吧下吧我要长大!小朋友说:下吧下吧!我要种瓜!滴答滴答!下小雨啦!

游戏四:唱唱美丽的小雨

适合年龄:26—32个月

目的:模仿下雨的声音,熟悉歌曲的旋律,学会听唱歌曲。

准备:妈妈熟练哼唱一首歌曲。

过程:

1.妈妈出示青蛙的头饰,吸引孩子。

2.妈妈可以这样提问宝宝:“小青蛙是怎么叫的?”让宝宝来模仿小青蛙“呱呱呱”的叫声。附歌曲:1=C2/41155|2050|6016|5—|1155|3010|2023|1—滴滴答答滴答滴滴答滴滴答答滴答下雨啦

游戏五:画画奇妙的小雨

适合年龄:26—32个月

目的:锻炼小肌肉群挤捏的能力。

准备:妈妈准备好大纸或无纺布,最好可以固定在墙上,准备一些颜料,调好颜色和浓度,收集一些眼药水瓶子,把颜料水吸进去。这样就做好了彩色的雨水了。

过程:

1.带孩子参观布置好的绘画墙,向孩子介绍今天的作画工具,及要画的内容。

2.妈妈示范小雨的画法。把眼药水的瓶子紧贴着画布或画纸,轻轻地、慢慢地挤出颜料来。颜料慢慢地顺着画布往下滴,就形成了雨水的形状。

3.让宝宝自己来操作,妈妈在一旁提示、指导,让宝宝自由尽兴地玩颜料。

游戏六:玩玩有趣的小雨

适合年龄:26—32个月。

目的:锻炼宝宝大动作的协调发展,体验雨天踩水的乐趣。

准备:雨衣、雨鞋,还有干净的备用衣裤一套。

过程:妈妈无需示范讲解,带着孩子去户外踩水吧!只要准备好童心、放弃过多的约束,让孩子尽情享

宝宝学溜冰培养平衡力


凛冽的冬天来了,宝宝的手脚仿佛被禁锢了,但是那颗运动的心却从未停止过。不管在室内还是室外,溜冰都是让宝宝在冬天里快乐起来的运动。家长们赶紧准备好鞋子,带上孩子去溜冰吧。

溜冰是一项考验宝宝平衡力、受挫折能力、耐力和速度的运动。5-6岁的宝宝肌肉发展已经较好,运动能力、反应能力也较强,能较快掌握溜冰技术。初学溜冰,需要孩子们鼓起勇气掌握平衡,需要他们摔倒了再爬起来。当他们成功掌握平衡后,那份自信和快乐也是不可替代的。不管是在室内还是在室外的冰面上,或者仅仅是在广场、公园里溜旱冰,重要的是要和孩子一起享受游戏和运动的快乐。

在溜冰前,要先让孩佩戴好护具,包括头盔、护膝、护肘和手套。护具不仅能保护宝宝,最重要的是,他能宝宝感觉到安全,从而更能放开手脚,不怕跌倒,勇敢学习。

当然,如果家长能掌握溜冰的技巧从而指导宝宝,就能让宝宝学得更快更好。

1、佩戴护具

在溜冰前,要先让孩佩戴好护具,包括头盔、护膝、护肘和手套。护具不仅能保护宝宝,最重要的是,他能宝宝感觉到安全,从而更能放开手脚,不怕跌倒,勇敢学习。告诫宝宝滑行时要俯身、弯腿,重心向前,就是滑倒了,也要往前摔,这样就摔不着尾骨,让宝宝学会自我保护。

2、穿溜冰鞋

初学时,让宝宝自己动手穿鞋,前两三个扣眼的鞋带可系得稍微松一点儿,后面的鞋带要系紧,脚腕子在鞋里不晃动,才好向两侧倾斜使劲蹬冰。初学宝宝要穿长袖衣裤,戴上手套,以免摔倒时擦伤皮肤。服装厚度、松紧度以不妨碍运动为宜。

3、一开始就要学习正确的站立姿势

两脚略分开约与肩同宽,两脚尖稍向外转形成小“八”字,两腿稍弯曲,上体稍向前倾,目视前方。身体重心要通过两脚平稳地压到刀刃上,踝关节不应向内或向外倒。

4、练习进行使

穿上溜冰鞋后站到场地上,尽量保持身体平衡,始终沿逆时针方向滑行,不要高速滑行,不要追逐打逗,非经同意,不要穿专业跑刀上冰。如果具备条件,可以请教练进行指导。每次练习时,应每隔10至15分钟休息2至3分钟;当身体疲劳时应脱掉冰鞋,放松小腿和脚部肌肉;初次上冰后出现两腿肌肉紧张和酸痛现象,属于正常,几次练习后,这种感觉会自然消失。

溜冰对于大部分宝宝而言都是一种游戏,即便他们无法像专业选手那样姿势优美、动作灵活,也要对他们的勇敢予以鼓励和表扬。大部分的孩子只需要一开始保持平衡的帮助,以后就能通过自己的反式摸索出适合自己的溜冰方式,享受溜冰的快乐。如过能在沐浴着冬日暖阳的户外场地和小伙伴们一起溜冰,就是他们冬天里最美妙的时光。

培养宝宝自我控制力的特殊游戏


自我控制能力对个人的成长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从小培养宝宝自我控制的能力,可促进宝宝的成长。年纪小小的宝宝如何培养自我控制能力呢?小编推荐这些游戏。

游戏就是孩子主要的学习活动,因此,可根据孩子的特点,选择适合的游戏,并在游戏中结合自制力,坚持性,自觉性和延迟满足这四项自控能力培养的要素,培养孩子的自我控制能力。

・操作性游戏

利用游戏材料,发展幼儿小肌肉,以控制手部精细动作为主要活动形式的游戏。

例如:自制拼图、拆卸旧物件、种小植物等。

在操作游戏中,对材料的操作和摆弄是激发幼儿游戏兴趣的源泉。由于幼儿会专注于手部动作和材料本身,所以在规则简单的情况下,幼儿的自控坚持性表现得比较突出,但对外界干扰的自觉抵制力和自制力较差,动作的失误,他人的影响都会影响游戏的进行。在操作游戏中,幼儿执行规则的自觉性常常随动作的反复而被忽略。

等待是操作游戏中对孩子自控能力的又一培养契机。受游戏人数和游戏设施的限制,某些游戏进行时会使得一部分孩子处于等待状态。但专家认为:等待和轮流是社会生活中人际交往的伴随因素之一,是一个人社会公德意识的体现,不能单纯追求孩子发展而刻意在游戏中加以回避,应该让等待变成实验因素之一。因此,我们巧妙地把组织游戏进行和观察孩子等待状态结合起来,同一游戏中对不同幼儿提出不同的自控要求,丰富了游戏规则,更促进了孩子自控能力的发展。

・娱乐性游戏

创设情境,使孩子通过模仿角色感受情节乐趣,从而使他在遵守游戏规则中学会控制自身情绪情感。

例如:“老鹰捉小鸡”、“大鱼网”、“打活动目标”等游戏。

一般,孩子对动作的控制要优于对情绪和情感的控制。娱乐性游戏正是通过激发孩子兴奋的情绪过程,通过动作的控制,调整自己的情感。

音乐、道具、角色是这类游戏中不可或缺的要素。可以说,教师制造的情境越逼真和夸张,自控培养的效果越好。但丰富的游戏材料也会干扰教师的观察,在音乐中,孩子神经兴奋性增强,动作、语言、表情会异常活跃,孩子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具有较大的施展空间。因此建议娱乐性游戏应从分组游戏开始,逐渐过渡到集体游戏。

・运动性游戏

以大肌肉活动为主,让幼儿在走、跑、跳等基本动作中,按照一定的竞赛要求来进行的游戏,培养幼儿运动控制灵活性等。

如果采用这类游戏,建议采取小组竞赛的方式。

一群孩子在运动游戏时,伴随着孩子自控行为的发生,他们的集体观念也逐渐增强。在竞赛中,同组内的幼儿往往在等待中相互提醒鼓励、探究取胜的技术和策略,使孩子们的合作和交往能力得到长足的提高。

・智力游戏

以智力竞赛形式进行的游戏,以训练幼儿对规则的遵守及抵抗诱惑,抗干扰等能力。

这类游戏的进行一般从4岁以后才能开展,因为这时的孩子已经积累了一定的生活经验。在游戏中,孩子会经常出现的问题是一些“犯规”行为的评判和孩子因此引起的争执等,这时,成人要适时适度的进行干预,帮助孩子提高自行解决问题的能力。

进行游戏培养,还应注意的问题:

1、各类型规则游戏都蕴含着丰富的培养孩子自控的要素,因此,培养孩子的自控能力可以不受游戏类型的限制,但绝对要尊重孩子的年龄特点,充分体现游戏的趣味性。孩子对游戏的兴趣越浓,自控水平表现得越明显。

2、对孩子自控能力构成的四个因素即:自觉性、自制力、坚持性和延迟满足应该有机的贯穿于游戏的整体而不应单纯地进行界定。因为孩子自控的内部调节机制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在一个游戏中四个因素会相互制约又相互促进,所以可根据孩子的不同水平将目标指向不同的自控因素。

3、自控游戏中孩子的自控表现根据孩子不同的气质类型呈现出具有较大的个体差异性,而同一个孩子在游戏前后的自控水平差异也很大,比如:日常生活中自控能力较差的孩子,他们在游戏中会积极参与游戏,对游戏规则理解敏感而稳固,游戏中情绪热情,反应机敏。相反,日常生活中自控能力较强的孩子却时常在游戏中表现得漫不经心。

提升孩子专注力,聪明父母必备的12个互动游戏(附模板)


做过老师的人都知道:学习成绩好,且学得轻松的孩子,都是专注力很强的孩子。这样的孩子不见得是书呆子,但是你可以发现他们的共性是:前一分钟还在疯玩,后一分钟老师一进课堂思路就可以跟着老师走。

但专注力可不像“举手”、“跳高”这样的动作,说学就能学会的,也没听说过哪个孩子去补习班学习“细心”、“专注”的,但家长做足功课,用一些巧妙的手段,确实可以大幅度提升孩子的专注力,比如下面分享的这12个经典游戏,就是绝佳材料。这些游戏有的是视觉训练、有的是听觉训练,有的是动手训练,您可根据孩子的个性特点选择。

▋1、长线运网球

需要道具相对简单,一颗网球/乒乓球+一根纸筒+一个铁圈。游戏内容就是,把一些线系在铁圈上,拉直后,把铁圈上的球,运到到纸筒上,需要大家非常专注得调整平衡才能成功。

如果要增加难度,可以给孩子规定一条路线,并在这条路线上设置障碍,让孩子沿着这个有障碍的路线运球,大人趁其不备跳出来干扰孩子,但是不可以有肢体接触,可以用话语分散他(她)的注意力。

▋2、挑游戏棒、抽积木

挑游戏棒、摆多米诺骨牌、抽积木等等都需要耐心和专注力。在陪孩子玩这些游戏时,家长可以假装催促,或者制造点小意外来对孩子实施干扰。

▋3、走迷宫

这类的书籍很多,可以买给孩子做做,或者也可以玩迷宫桌游——从网上下载一些迷宫图,当然,最有意思的还是自己画迷宫来玩。下面是三个有趣的迷宫模板:

▋4、大家来找茬

找茬游戏大家一点都不陌生,电脑上可以玩,书籍类的游戏也有。

不过我们在家里可以自制一些这样的游戏:

妈妈换副眼镜,看看孩子注意到没有;

几个人身上挂上各种不同的配饰,让孩子看完记住,然后偷偷交换一两个,看看孩子能不能发现;

家里客厅里的摆设偷偷换掉一个,让孩子看看哪里有变化等等。

在日常生活中锻炼孩子的观察力,不仅仅对增强孩子的视觉注意力有帮助,对于孩子留意生活,写作文都有益处。

▋5、猜猜我在哪儿

匈牙利漫画家GergelyDudas近日发表了他的复活节庆祝漫画,给读者们带来了好几个专注力挑战:

(1)在这么一大堆小兔子中我们找不到蛋了,聪明的读者能想出办法来帮助他找到他的复活节蛋吗?

(2)马上就要圣诞节了,一只熊猫太贪玩了,混进了雪人中间,你能把它找出来吗?

(3)一只猫藏身在了一群猫头鹰里,如何找到它呢?

(4)孩子看过《星球大战》吗?这次熊猫被藏在克隆人大军里,请你找出来吧。

▋6、词语接龙

就是一个人说的词尾是下一个人的词首。比如:“人民—民众—众生—生命—命运—运气……”难度加大的话,可以做成语接龙,诗词接龙等游戏。

▋7、关键词寻找

给孩子念一段文字,让孩子留意里面出现了几次约定好的关键词:比如:“小明”、“是的”等等。这一定要孩子注意力很集中才可以完成任务。

难度还可以升级,比如下图这道汉语考试题目:大舅去二舅家找三舅说四舅被五舅骗去六舅家偷七舅放在八舅柜子里(九舅借十舅发给十一舅工资)的1000元。问:1、究竟谁是小偷?2、钱本来是谁的?

▋8、你听是谁在说话

蒙眼听声音也是个不错的训练。给孩子一个视频,每当出现一种声音的时候,让孩子说这是什么声音。

▋9、暗箱游戏

可以把这个游戏和数学学习结合起来。把不同大小不同形状的积木分成一模一样的两组,其中一组积木放到一个不透明的纸箱里。随、便挑一个放在外面的积木,让孩子用手去纸箱里摸出形状、大小都一样的积木。

▋10、猜字游戏

这是各位爸妈小时候常玩的经典游戏吧。一个人闭上眼睛,另一个人在他手心或者手背写字。也可以在背上写字,让被写的人猜猜写的什么字。

▋11、给故事排序

挑选一个小故事,将故事顺序打乱了讲。让孩子分析一下逻辑上有什么问题。然后让孩子把故事按顺序排列好,讲述出来。比如下面这5张图:

▋12、脑筋急转弯

平时注意收集一些脑筋急转弯的题,闲下来时拿出来与孩子分享,不仅练脑、练注意力,在孩子捧腹大笑的同时还能增进亲子关系。比如:

有一种布很长、很宽、很好看,就是无法用它来做衣服,而且做什么都不行,为什么?(因为它是瀑布)

时钟敲了十三下,请问现在该做什么呢?(该去修理了)

有很多牙齿,最喜欢咬人的头发的东西是什么?(梳子)

▋专注力要从小抓起,更要符合孩子生理年龄

记得有一次,我开家长会,有个同学家是派爷爷来开的,这位爷爷是位老知识分子。当教室里开始放校长讲话的录像时,家长们要么交头接耳,要么玩起了手机,爷爷感觉自己听讲受到了干扰,忍不住拍案而起,大声说:“你们要求自己的孩子上课要专心听讲,再看看你们自己是什么样?!”在座的家长一个个不好意思地低下了头。

其实,这群能把事业做得风生水起的家长,做事情的专注力一定是有的,但在生活中常保持集中注意力的习惯,却没有从小好好养起。

不过也要注意,任何训练都不可违背孩子身心发展规律,比如小学低年级的孩子,有效专注力持续在15-20分钟左右,要求孩子一两个小时正襟危坐就不太科学。上面介绍的这12个小游戏都很短小精悍,正适合亲子或者孩子与小伙伴间,利用碎片的闲暇时间实践。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