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南的爸爸妈妈都在外地工作,她跟着奶奶上幼儿园。从小奶奶就教育她不许说谎,经常给她讲“狼来了”的故事。上了幼儿园,南南的老师也教育小朋友不要撒谎,也讲了“狼来了”的故事,这个故事从此深深地刻在了南南的心里。她认为说谎的孩子会被狼吃掉,因此在她的观念中是不允许存在说谎行为的。

南南非常想念爸爸妈妈,她经常问奶奶什么时候妈妈回家,奶奶说:“只要你好好学习,能背出30首唐诗,妈妈就会回来看你。”南南认真地记下了奶奶的话,每天下午放学,她都会要求爷爷给她讲唐诗。有目的的学习总是效率很高,不久南南就很流利地背出30首诗了,她整天追问妈妈何时回家,奶奶只好说,过一段时间就来了。南南打电话问妈妈:“为什么我背出30首诗了你还不回家?”妈妈很惊讶,说自己不知道有这回事,奶奶连忙解释道:“她天天追问你们回家的日期,我没办法,就随口说了这么一句,没想到南南居然放在心上了。”南南一听,大声哭了起来:“奶奶你说谎了,狼要吃你,狼要吃你。”妈妈听了南南的学习历程,心中难忍思念的心情,也为了实践奶奶的诺言,就请假回来看南南,南南高兴之余也“赦免”了奶奶,不让狼吃她了。

从南南的经历中我们可以看出童真的可贵,孩子是一张白纸,要在这张白纸上描绘真善美还是假恶丑,父母将起到决定性作用。因此作为父母应该以身作则,你的一言一行都会从孩子的身上得到反馈。一些父母不注意在孩子面前检点自己的行为,在与人交往时随意作出承诺又不予以实践,这往往会让孩子产生说谎不要紧,不是大事的心理,他会不自觉地向你学习,并在与小朋友的交往中也运用这一套方法。一叶而知秋,从一点小事就可以反应出一个孩子的教养,所以父母切记: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

入学准备扩展阅读

奶奶带大的孩子更有潜力


奶奶带大的孩子更有天赋

“任何一个父母都爱说:奶奶只会宠坏孙子。其实这种说法是错误的。”俄罗斯科学院心理学研究所科研人员塔季扬娜·季霍米罗娃如是说。她先在莫斯科市内一家私立学校进行研究,从一年级和二年级共抽取30名学生,对他们的创造能力和智力进行了测试,所取得的结果使她大吃一惊。

结果表明:凡是由奶奶带大的孩子,其创造潜力要高出40%!也就是说,他们的思维方式比同龄人更奇特,遇事容易得出别出心裁的解决办法,更容易得出新的解决途径,而这些正是天才们所具备的特点。

不过潜力归潜力,这些由奶奶带大的宝贝孙子的智力可不怎么样,比由父母带大的孩子低10%。这可不意味着他们比后者笨,而是说明他们学习起来要困难一些,比较难适应学校制订的教学大纲。

这两个结果都还需要作进一步验证。说不定在学生都来自收入不高家庭的一般学校里情况又有所不同?为了探索真理,季霍米罗娃又到市郊去随便找了一所中学进行调查。

参加这次试验的有180名三年级和四年级的学生,还有他们的奶奶和父母。结果又如何呢?奶奶照看大的那些孩子就创造能力又一次高出同龄人28%。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这些退休老人是怎样赋予孙子们天赋的呢?

“纵容”出创造力

塔季扬娜·季霍米罗娃认为这是教育方法问题。因为调查表明:奶奶们比父母更经常夸孩子,给他们充分的选择和自我表现空间,对他们总是有求必应,干什么都由着他们的性子,恰恰是这种“纵容”有助于孩子创造力的发展。而父母的严格要求和动辄惩罚的严厉教育方法却恰恰相反,这种教育方法只会扼杀了孩子的天赋。

就算这样吧,那智力高低又算是怎么回事呢?难道奶奶们真的使孙子的智力变低下了?谢天谢地,绝不是这么回事。在莫斯科郊外的这所中学里,由“奶奶”和“父母”所大的孩子都表现出相当的智力水平。可有意思的是,心理学家得出结论:一个平平常常的奶奶所坚持的“软性”教育法对智力无补,但在父母的调教下智力却相当“发达”。他们的严要求,他们的监督,对孩子思维能力的长进都能起到一种催化作用。不过也不要盲目乐观,因为孩子的智力在很大程度上与遗传有关,同后天教育相比占去61%的比重。而且,即使孩子的智力不算高,也还是可以补救的,关键是不能让孩子的脑力劳动放任自流,应该给它指出方向。比如说已经得到证实,过多的独立行动和对信息毫无选择的接受都有损智力:当孩子整天盯着电视屏幕,他们的大脑便不再工作,信息也就变成类似口香糖等供咀嚼的东西,已经不是精神食粮。很有必要帮孩子安排好自由时间和对所获得的信息进行精选。

只是不能矫枉过正。因为最好的教育方法也都有它们的两面性,一方面能提高智力,另一方面是对一个人的天赋和个性萌芽的肆意践踏。

别强迫奶奶改变带孩子的态度

所以说,孩子尽管放心大胆地交给奶奶去看管,就由他们去溺爱好了,这让孩子在受到父母粗暴对待的同时也能找到些许平衡。可如果家里要没有奶奶呢?那就只有自己也当当奶奶,有时候也用用“软性”教育方法。至于那些认为奶奶的“放任自流”完全毁了孩子的父母,建议他们尽管忙也别不管孩子的教育。

可以让他们参加一些小组的活动,给他们买一些一定得看的书,为他们想出一些应尽的义务,带他们到博物馆去走走。季霍米罗娃还警告说:完全没有必要去改变奶奶对孙子的态度,因为正是她们在对孩子的天赋施加51%的影响。

树立诚信榜样 爷爷奶奶必学5招


祖辈作为孩子最亲近的人,是孩子效仿的第一榜样,是最直接的诚信品质的播种者。因此,祖辈在有意识地对孩子进行诚信教育的同时,更要以身作则,通过自己的言行起到良好的示范作用。

有一项心理学家的调查会让你很震惊:只要是孩子喜欢的东西,包括电视节目、书本、玩具以及父母的郊游承诺,孩子起码可以牢记半年以上。那么,在生活中,树立诚信榜样应该注意哪几个方面呢?

隔代教育的利弊

1、许诺前要三思

许诺之前要三思,答应孩子的事情要做到。祖辈要慎重许诺,许诺之前请三思。不打算去做的事情就不要答应,自己不确定能否做到的也不要满口答应,一些为期尚远的计划,更不要说得振振有词,谁也不能保证中间会有什么变化。

2、该做事情不需许诺

吃饭穿衣等自理行为,本来就是孩子应该做的事情,这时候祖辈就不要许诺,否则孩子为了奖励而去做,不利于他们的健康成长。

3、多用精神许诺

许诺包括物质许诺和精神许诺,适当的物质许诺是可行的,但不能过度,否则孩子容易滋生虚荣、自私等不良习性,不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

精神许诺主要指的是一些有意义的活动,如讲故事、买书籍、带孩子郊游、上公园等。这样既能调动孩子的积极性,又能增长孩子的见识,丰富孩子的精神世界,开阔孩子的视野,陶冶孩子的情操。

4、不哄骗教育孩子

有时,祖辈为了让孩子听话,或让孩子达到某种要求,就哄骗孩子,比如对孩子说“如果你听话,周末就带你去公园玩”,孩子确实一时安静下来,但如果发现祖辈的承诺没有兑现,可能就会大闹不止。其实,这种交换式的教育,原本就存在一定的隐患,易形成“没有条件,我就不听话”的错误思维模式。

因此,与其给孩子开空头支票,不如把原本哄骗时许下的诺言去落实。因此,祖辈要谨慎言语,不能想说什么就说什么,更不要用哄骗来让孩子听话。虽然能换来孩子的片刻安静,但孩子却开始明白,随便许诺没什么大不了,说到做不到是很正常的。时间长了,他们也会以哄骗达到自己的目的,祖辈们得不偿失。

宫外孕湿疹怀孕的表现手足口病症状宝宝感冒流鼻涕怎么办孕中期注意事项怀孕吃什么好盆腔炎有什么症状怀孕三个月胎儿图

5、诺言没兑现时及时向孩子解释

因为孩子的思维比较单一,比大人更加重视承诺和诚信,如果大人对孩子许诺而不兑现,事后又没有任何解释和证明,就会变成谎言。

所以如果确实有不得已的原因,答应孩子的事情真的兑现不了,祖辈们要及时向孩子道歉,给孩子合理的解释,并认真地自我批评,争取下次满足孩子的要求,让孩子从内心理解和原谅爷爷奶奶。另外,祖辈们在事后,还是应该设法兑现诺言。

因此,祖辈不要低估孩子的记忆力,要时刻将“说到做到,决不食言”的光辉形象树立在孩子心中,让孩子对自己有足够的信任。老人常常无意识地给孩子一些不能实现的承诺,可能是随口说说,但孩子就会牢牢记住。祖辈们不讲诚信,孩子也会学得不诚信。

很多时候,孩子会向老人提一些很无理和不切实际的要求,而这些是根本无法满足的,有一些心软的祖辈不想让孩子失望,而且这时如果直接拒绝,孩子会受不了,于是他们往往假装妥协而暂时答应了但最后却不去兑现,其实这样对孩子的伤害更大。

姥姥VS奶奶,谁更应该看孩子?


要问如今女人生孩子和以前有什么不同,成妈觉得的是,现在生完孩子能当全职主妇,亲手把孩子带大,成为了一种奢望或者无可奈何。现在,大部分家庭夫妻两人都要工作,要挣钱养家养孩子,所以带孩子的重担不免回落到我们的上一辈,也就是爷爷奶奶、姥姥姥爷身上。

休产假那几个月,推着孩子在小区活动,看到的多是老人陪孩子玩耍。是奶奶或者是姥姥看孩子,光从表面就能明显的感受出来。

下面是一个粉丝@诗诗妈妈给我的投稿,关于姥姥看孩子和奶奶看孩子的问题,相信大家都有过选择。

我妈推着诗诗在小区里少太阳,一个年轻妈妈过来,打招呼说:您是姥姥还是奶奶呢?我妈说是姥姥,年轻妈妈脸上露出一脸羡慕的表情。说,有姥姥看着好幸福,我也希望姥姥来看孩子,不一会,她身边来了一个老人,过来给孩子送水杯,是孩子奶奶的,见奶奶来了,年轻妈妈也没有多说,婆媳俩推着孩子去了别处……

诗诗生下来,出了月子,就是我自己带,自己带挺顺利的。但是毕竟自己不想当全职主妇经济条件也不允许,所以在诗诗8个月的时候,重回职场。

这时候,谁来看孩子就成了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再三考虑和慎重对比,我跟老公决定让我妈先来,当时分析对比的理由如下:

1.喜爱孩子程度

喜欢小孩,看到隔壁亲戚的小孩,都要抱抱爱不释手的那种喜欢,孩子也都喜欢跟我妈。

婆婆应该也喜欢,但是没有看到她和小朋友接触是什么样子

2.带孩子有无经验

我妈刚把我小外甥看到去上幼儿园,对于小孩需求比较有经验。

婆婆近些年没有隔代带过孩子,一直老两口在家

3.相处模式难易程度

女儿和妈相处,要比婆媳相处更容易一些。这可能有点出于我的私心,因为新工作新环境,肯定需要适应一段时间,工作的压力可能会带回家,这时候妈在身边要比婆婆在身边要更体谅我一些

4.孩子所处阶段

我妈会说普通话,诗诗正处在学说话的时间段,这一点比较重要。

就这样,我们决定让姥姥来带孩子,后来也按照我们的预期,诗诗没有出现不适应的现象,在我妈的看护下健康茁壮成长。我也顺利熬过这段过渡时期。

但是,两个月后,在杭州的姐姐说总是头晕不舒服,需要叫我妈去照顾一下小外甥。所以,难题又来了,这时候必须让婆婆来了,但是我因此变得焦虑起来。

因为诗诗生下来就没有跟她奶奶亲密接触过,仅有的十几天是在坐月子的时候,小朋友那时候还没有记忆,现在我妈刚带顺手就要换一个人,我担心孩子不能这么快适应换一个人带。担心奶奶不清楚诗诗的生活饮食习惯,几点吃饭、几点睡觉等等,会上火生病,大概这也是每个妈妈最担心的事情。

另外,我最最担心的是,婆媳关系微妙,如果哪句话说不好或者不留意,就会出现各种各样的矛盾,最终搞成鸡毛蒜皮一地鸡毛。

虽然有很多的担心和不舍,但不得不放我妈走,因为我姐那边更需要她。为了将这种不适降低到最小化,我决定让诗诗姥姥和奶奶共同待两天,带娃也需要交接,就这样诗诗开始了奶奶带的日子。

一开始便如我所料,诗诗是不认奶奶的,只要姥姥在,变不找奶奶,甚至哇哇大哭,经过慢慢渗透、引导,慢慢不哭了,但还是不愿意让奶奶抱,就这样,我们尝试了各种方法,来让她接纳奶奶,比如让奶奶去给喂饭、喂水果,要玩具的时候也让奶奶递给她,循序渐进,诗诗渐渐适应了,没有之前的抗拒,经过三四天的过度,诗诗已经接受了奶奶,接下来的日子也没有出现大的情绪波动,我的工作也渐渐平稳下来,没有因为家里的事情收到任何影响。

路过小区门口,听见一个老太太跟另一个老太太聊天,说:“人家国外当婆婆的,从不帮着儿媳妇带娃,哪像我们这里,都是管生不管养。”

在这里,我想到其他一个朋友欣姐,她和上一位妈妈的情况正好相反。她也是上班族,休完产假,孩子就一直跟着奶奶,晚上也是跟着奶奶睡,有人问她,你觉得姥姥跟奶奶带孩子,谁更好一些?她毫不犹豫的会说,是我婆婆。我妈完全没有耐心,根本看不了孩子,我婆婆特别细心,会给我孩子做各种精致的辅食,还喜欢带孩子去户外活动,孩子跟着奶奶非常开心。

到这里,成妈其实想说,有些时候,不是孩子的适应能力差,真正适应能力差的可能是我们。我发现,有了孩子之后,我们一刻不停地在担忧,在恐惧,而且可能担忧恐惧着一些根本不会发生或者没有那么严重的事情。

与其如此,我们倒不如豁达一些,没事儿的时候不担忧,有事儿的时候不恐惧。无论给我们带孩子的是谁,只要能有人能带,有人愿意给我们带,不就很好吗?

但是,姥姥也好,奶奶也罢,只要能给我帮助,我们就应该感恩,毕竟儿女是我们的,奶奶或者姥姥有的不得已离家自己熟悉的生活环境,来到陌生的城市甚至异国他乡,来给我们带孩子,多数都是出于心疼自己的儿女,但愿我们的担忧不被误解,也愿他们的付出不被辜负。

俄罗斯专家称孩子由奶奶带创造力高40%


最近俄罗斯的一名专家发表最新研究观点说:孩子让奶奶来带,创造潜力要高出40%!作为中国80后家长,你相信吗?很多年轻家长担心,奶奶或是外婆的抚养方式如同“洪水猛兽”,会把孩子惯怀了,孩子自主能力差……

俄专家说:奶奶经常夸孩子创造力

经过专家们在莫斯科市内和市郊所进行的研究证实,孩子在奶奶的影响下只会变得更具有天赋。俄罗斯专家塔季扬娜·季霍米罗娃说,“任何一个父母都爱说:奶奶只会宠坏孙子。其实这种说法是错误的。”塔季扬娜·季霍米罗娃先在莫斯科市内一家私立学校进行研究,从一年级和二年级共抽取30名学生,对他们的创造能力和智力进行了测试,所取得的结果使她大吃一惊。凡是由奶奶带大的孩子,其创造潜力要高出40%!也就是说,他们的思维方式比同龄人更奇特,遇事容易得出别出心裁的解决办法,更容易得出新的解决途径,而这些正是天才们所具备的特点。

不过潜力归潜力,这些由奶奶带大的宝贝孙子的智力可不怎么样,比由父母带大的孩子低10%。这可不意味着他们比后者笨,而是说明他们学习起来要困难一些,比较难适应学校制订的教学大纲。这两个结果都还需要作进一步验证。说不定在学生都来自收入不高家庭的一般学校里情况又有所不同?为了探索真理,季霍米罗娃又到市郊去随便找了一所中学进行调查。参加这次试验的有180名三年级和四年级的学生,还有他们的奶奶和父母。结果又如何呢?奶奶照看大的那些孩子就创造能力又一次高出同龄人28%。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这些退休老人是怎样赋予孙子们天赋的呢?

在俄罗斯专家看来,这是教育方法问题。奶奶们比父母更经常夸孩子,给他们充分的选择和自我表现空间,对他们总是有求必应,干什么都由着他们的性子,恰恰是这种“纵容”有助于孩子创造力的发展。而父母的严格要求和动辄惩罚的严厉教育方法却恰恰相反,这种教育方法只会扼杀了孩子的天赋。

80后家长说:让奶奶带我不放心

“放假在家了让奶奶来带孩子,我实在是不放心。”不少中国父母都对爷爷奶奶带孩子心存芥蒂,美美妈的观点就比较具有代表性:“放假回家看看在父母家呆了半个多月的宝宝,感觉一下子小孩有了不少毛病:一看到零食便哭哭啼啼要买;饭桌上他自己喜欢吃的菜别人不能下筷子;鞋带松了,把脚一伸,旁边的爷爷奶奶赶快蹲下来给他系上……爷爷奶奶太溺爱孩子了可不是什么好事。”但在旺仔妈的眼里,拥有一个开明的婆婆也是非常重要的,“我非常庆幸我有一个非常好的婆婆。她教宝宝念唐诗,画画,跟宝宝一起玩,而且很爱干净,也比较开明。但溺爱是难免。但我工作比较忙,与其让孩子跟着我饥一顿饱一顿,倒不如送到奶奶家。我也没有什么顾虑了。”

中国专家说:把孩子扔给老人不合适

俄罗斯专家的结论在中国到底适不适用呢?记者采访了一位中国的早教专家,这名专家表示,他没有做过这方面的调查,对于俄罗斯专家的观点不作评价。但在他看来,把孩子扔给老人不合适,应该鼓励年轻父母多和孩子接触交流。父母的调教、严格要求和监督对于孩子的智力能力的长进能起到一种催化作用。孩子的智力在很大程度上与遗传有关,纵使宝宝的智力不算高,还是可以后天补救的。关键是应该给宝宝的成长指明方向。

另一名早教专家告诉记者,俄罗斯专家的这个“奶奶带大的孩子创造力更高”的实验非常有名,而很多人都忽视了它的结果:在莫斯科郊外的这所中学里,由奶奶或者父母所带大的孩子都表现出相当的智力水平。不管怎样,实验证明祖母“软性”教育的重要性。所以说,孩子尽管放心大胆地交给奶奶去看管,就由他们去溺爱好了,这让孩子在受到父母粗暴对待的同时也能找到些许平衡。可如果家里没有奶奶呢?那就只有自己也当当奶奶,有时候也用用“软性”教育方法。

一听说要去幼儿园 宝宝哭闹奶奶流泪


宝宝终于可以上幼儿园了,妈妈们正要放轻松时,新的问题又来了——孩子不适应新环境老生病。昨日来自北江里的陈女士就打电话来,反映了新学年好多年轻家长们都要面临的难题。

“孩子要上幼儿园了,你要做好孩子经常会生病的准备”“我孩子刚上幼儿园一星期就得肺炎住院了”听到朋友的介绍,今年刚要送孩子上幼儿园小班的陈女士心开始悬了起来。 她告诉记者,孩子打小就没有离开过奶奶,在家里,肚子一饿,都知道自己去拿东西,天气有点变化就赶紧给他添衣服。如果送到幼儿园的话,吃饭、喝水、穿衣、如厕不知道能不能顺利完成。

“孩子入园时会哭闹不肯去。”家住福建中医学院的林小姐一提起孩子上幼儿园的事,直摇头。她说,每次送孩子去幼儿园,走到路上还好好的,一旦孩子知道要去幼儿园就哭天喊地,结果是孩子哭,送他去幼儿园的奶奶也哭。

常安抚可防孩子焦虑情绪

福建省第二人民医院的儿科林甦主任医师说,家长不要怕孩子哭,在一定程度上,孩子是哭给家长看的。

他说,家长送完孩子后要赶紧离开。因为家长走后,大多数孩子都不哭闹了。这期间家长要让孩子感觉到幼儿园是个很好的地方,减轻孩子的焦虑情绪。

此外,接完孩子后抱一抱,亲一亲,肌肤之亲会给孩子一种安慰,让孩子感到他上幼儿园并不是爸妈不爱他。

增加孩子营养注意休息

福建省妇幼保健院连大华主任医师则说,从个体生活转化到群体生活、孩子暂时食物摄入减少等原因导致孩子食欲下降,从而出现暂时性肌体抵抗力下降。

此时家长要注意调整孩子的饮食,注意适当增加孩子的营养,多增加一些富含蛋白质比较高的物质。

如果孩子生病了,要及时送到医院就诊;做好家庭护理。

“狼爸”的教育法是可取的吗?


目前“狼爸”的教育法已被大多数人所知,这种采用棍棒式的教育将孩子打入北大的方法是否是正确的或是可取的呢?以下就让我们来看看相关的有资历教育界人士是如何评判这种事情的吧!

“传统的棍棒式教育把孩子打进大学只能算是个例,并不具有代表性。”这是伊顿国际教育集团首席教育官、“国际幼教教母”白玛琳博士在4月28日的武汉演讲会上透露的信息。她认为,在中国传统的幼儿园中,很多孩子在喝斥声中长大,这种教育模式应该被彻底摒除。蒙台梭利教育法告诉我们,孩子更需要的是引导、鼓励,以及在他们遭遇挫折时候给予支持和信心。

“狼爸”能培养出全面发展的孩子吗

去年11月,一个“手拿藤条,将3个孩子打进北大”的“中国狼爸”的教子故事,被各路媒体炒得沸沸扬扬。

“狼爸”是一个广东籍的香港商人,他的三个孩子在他的“狼式教育”下,相继考上了北大。当别人问起他是怎样教导孩子时,狼爸干脆地回答:“他们全都是打出来的!是硬生生打出来的!”

那么,这三个孩子是如何被“打出来”的?“狼爸”自豪地介绍说,从孩子上幼儿园开始,他就限制他们的“自由”,事先制定好家规。一旦孩子们犯了家规,他们就清楚地知道,爸爸会在什么时间、什么地点、用什么方式打哪个部位、打多少下。“狼爸”的家规是,作业完成不好,会被打;背不好《弟子规》等课文,更会挨打,打完以后还得背,一直到会背了才能上床睡觉。至于其他的“家规”,比如不许看电视、不许随便上网、不许吃零食、不许要零花钱、不许吹空调等等,哪一项做不到都会挨打。在“狼爸”的概念中,‘打’是一种威严,是一种文化!早教网

“狼爸”认为,孩子身上有三个特性:动物性、人性、社会性,在12周岁之前,孩子身上动物性的特征表现得比较强烈,所以必须用“打”的方式才能让孩子懂得是非道理。结果,他的三个孩子在这种“狼式”教育下,相继考上了北大。尽管如此,这种教育模式还是引起了人们的争议,人们不禁要问,这种棍棒式的传统管教模式能培养出全面发展的孩子吗?

白玛琳博士对“中国狼爸”说“NO”

“国际幼教教母”白玛琳博士,在伊顿国际教育集团担任首席教育官。她有着40年的幼教经验,她用她所传承的蒙台梭利教育,对这种“狼式教育”坚决说“NO”。

白玛琳博士说,“中国狼爸”的教育模式虽然很偏激,但是也代表了传统的棍棒式的管教模式。这种模式用暴力强迫孩子服从自己的意志,让孩子懂得服从,虽然以这样方式培养出的孩子也可以考上好的大学,但是“奴性教育”只会让孩子成为唯唯诺诺、没有独立思想和缺乏创造力的人,孩子的性格也会受到扭曲,更不会成为一个充满自信的全面发展的人。

今年72岁的高龄白玛琳博士用一生的精力研究和传承了蒙台梭利教育。她说,不论是西方的孩子,还是东方的孩子,经过科学研究证明,孩子的天性本身就是喜欢探索这个陌生的世界,天性本身就是“喜欢”学习的,只是在一些错误的早教方式下,抹杀了孩子们主动学习、主动探索的本能。在中国一些传统幼儿园里,孩子被要求规规矩矩地坐在那里,老师在前面“灌输式”地讲授一些知识,而不是培养孩子一种学习能力,这种给孩子一个“苹果”永远没有比教给孩子一种摘苹果的方法更重要。在“狼爸”这个极端案例中,虽然他的孩子考上了很好的大学,但是如果不是自主地学习,而完全是强迫的,那么这些孩子在上了大学以后,没有了压力和被迫,就完全有可能不再努力学习了,那孩子的将来会是一种可怕的结果,或者根本就没有将来。因此,这是一种失败的教育。早期教育

在伊顿国际教育集团,特别是幼教领域,白玛琳博士坚持和倡导蒙台梭利教育,这个教育法在世界100多个国家历经百年依然盛行,这种幼教模式也培养出了谷歌创始人等一大批世界名人。

本网站小编总结:目前的这个社会,想要争得自己的一片天空,并不仅仅需要文凭就足够的,而是需要拿出真本事,况且棍棒的教育往往很容易给孩子留下心理上的阴影,对孩子各个方面能力的方展也很是不利,望家长们能够多三思!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