轩点今天两岁了,时间过得好快呀,当年红红的,皱巴巴的小人已经长成一个可爱又可气的小姑娘了。周岁前的故事繁琐而又带点甜蜜,带着初为人母的喜悦,所以的付出都凝成一朵朵带笑的小泪花,一颗颗晶莹的小汗珠。而在这成长的一年当中,更多欢笑,更多回忆,更多劳累,都已经是温馨而又美好的回忆了。妈妈今天也两岁了。

这一年对我来说,完全是全新的一年,是真正成长的一年,太多的不如意,太多的经历,太多的历练都叫我难以忘记。因为这一年以来是我真正做为母亲的角色生活的一年,轩点的奶奶走了,我开始了自己独立生活的一年。做为母亲,我是一个新手,做为一个家庭主妇,我更是一个新手。对家务一无所知的我,一下子要应付一家三口的衣食住行,真的是难以习惯。最难克服的是吃,刚开始,轩爸总是把中午的饭预先做好了留在冰箱里,第二天热热我们母女两就可以吃了,晚上就等到他下班回来再烧饭了。可是长此以往,这根本不是个办法,因为随着轩点的成长,这样的饭菜根本不能保证她的健康和需求呀,而且这样对轩爸的工作也造成了影响。十指不沾洋葱水的我终于下定决心要操刀下厨房!!!买菜就成了大难题,只知道菜做熟了怎么好吃,可不知道菜市场里的生鲜蔬菜怎么个叫法。买菜头一天就闹了个大笑话,居然指着小白菜问人家:这空心菜怎么卖呀?结果那位“好心”的大婶把一斤只有几毛钱的菜以三元一斤的价格卖给了我。从此上街买菜从来不敢再报菜名了,只能指着问:这个多少钱一斤呀?生怕再闹出笑话,又丢面子又丢钱。做饭的难题就更加大了,研究了半天就是没法弄明白,怎么样把这一堆的生菜弄成一盘一盘可口又美味的佳肴呢?上网看食谱,问聊友,磨磨蹭蹭地天叫算是把一堆生的做成了一桌的熟菜。老公皱着眉头勉强把菜吃下肚,可是宝宝的口却是难以隐瞒呀,哄哄骗骗地总算熬过了几天。厨房里的手忙脚乱终于慢慢平静下来,烫伤了几次手,割破了几次手,打烂了几个碗,烧焦了几个锅之后,做出的菜开始有点象模象样了,更确切的说,轩爸和轩点的胃开始慢慢降低要求了。

家里少了三个人,自然是不热闹了,喜欢清静的我和轩爸当然是没有什么不习惯的,可对于轩点来说,这可是很不好的。每天带轩点上街又成了我的另一项工作了,更多的户外活动机会,再加上宝宝正在成长中,虽然我做的饭菜不是很可口,但是轩点强大的食欲真的很令人满意,短短一个多月时间,轩点居然胖了两斤呢。看着健康快乐的轩点和一家快乐的生活,心里也有少许安慰,自己过也没什么大不了,累点苦点不要紧,最主要是开心。

生活其实真的并非想象中那么简单的,开始出状况了,我的身体开始出现了严重的状况,由于上环的不适而影起的内分泌失调,再加上平常的劳累,我一度瘦弱的体质终于开始爆发了。越吃越瘦的情况开始日益明显,失眠,脱发,头昏目眩。。。。。种种不舒服的症状开始一涌而上。轩爸的工作越来越繁忙,于是带着病体照顾轩点的日子真的让我感受到了生活的艰难,常常在轩点的调皮之后抱着哭泣的轩点自己也流下了委屈辛酸的泪。为人母为人妇,谈何容易呀!!!

都说相见好,同处难,这句话就在这一年里得到了应验。之前的一年里,我和婆婆公公的关系僵到了极点,越来越频繁的口角不如意,让我实在是无法忍让,终于提出了单独过的要求。原以为没有他们我照样能过得很好,可是分开以后才知道,多一个老人是多了多少的好处呀。在我生病的这段日子以来,虽然婆婆不是很积极主动地帮忙我,可是在老公的要求下她平时也偶然会过来帮我一下忙。到后来慢慢地她观察了我们的生活,也觉得实在是太难为我了,于是就抽空经常过来帮着收拾一下屋子照看一下轩点。人,贵在珍惜,其实不计较的话,生活可以更加好!

轩点在一天一天地长大,越来越强烈地感觉到母亲的责任感,小家伙的生活范围在一天一天地增大,要求也越来越高了。不再是满足于每天吃,玩,睡,越来越要求有人陪了。这一年里她和我的关系越来越密切了,每天搂着熟睡的她,细细端详她可爱的小脸,看着粉扑扑的娇嫩的熟睡中的脸庞,一种无比安慰温馨的满足感强烈地曼延开来。她需要我的照顾,需要我的教导,需要我的陪伴,为了她我必须更坚强。谁说,宝宝的成长不是妈妈的成长历程呢?为了轩点的成长,我要更充实自己,更磨练自己,只有我的成长经历顺利了,轩点的成长之路才会充满快乐和幸福

今天,在轩点的两岁生日之际,我要幸福而又骄傲地告诉她:妈妈也两岁了!妈妈只想好好地照顾你,做你的好朋友,陪伴你快乐健康地成长。妈妈不敢说能给你最好的,可是妈妈一定努力做到给你更好的!祝你生日快乐!!

入学准备编辑推荐

两岁女孩也会“性好奇”?


一位母亲打电话来说,她两岁多的女儿产生了“性好奇”,问我应该怎么办?

真是有些骇人听闻,这绝不可能,因为两三岁的孩子,就连性别意识都很淡薄,哪里会产生什么“性好奇”?我追问后才真相大白。

原来,爸爸非常喜欢自己的小女儿,一有空父女俩就粘在一起,嘻嘻哈哈,没大没小,没老没少。有时候睡觉之前,爸爸穿着秋裤或裤衩和他的小女儿一起玩耍。不知从什么时候起,女儿对爸爸身体的“要害”部位发生了浓厚兴趣,总爱歪着脑袋,盯着那个地方好奇地问:“爸爸,那是什么?”有时候还想用手摸摸,弄得爸爸很难为情。于是,妈妈便怀疑:是不是孩子产生了“性好奇”?

这哪有什么根据,完全是胡思乱想,生搬硬套。类似这种情况,许多家庭都发生过。孩子很小的时候就有一种“探究”的本能,对一切新鲜的或特异的事物都感兴趣,想知道这是什么,那是什么,希望弄个一清二楚。这是两三岁孩子显著的心理特点。这个家庭的三个成员中,妻子和女儿两个人是女性,只有爸爸一个人是男性,爸爸就像是住进了“女生宿舍”。在女儿的眼里,爸爸实属绝无仅有的“稀有动物”。两相对照,爸爸身体的“与众不同”之处,自然很容易引起充满好奇心的女儿的注意。不过,这仅仅是一种不经意的关注而已,与“性好奇”是风马牛不相及,家长不必过于担忧。

女儿的关注主要是由于好奇心的缘故,但与大人平时生活中不太“检点”,不注意细节有直接关系。两岁多的孩子虽然是小孩子,但她毕竟是女孩子。男性家长在与小女孩子相处时,不论多么喜爱自己的孩子,也要有分寸,有一定的距离。对异性来说,身体的“隐秘”部位,即使是父女、母子之间,也要尽量掩饰一下为好。比如,父亲在女儿面前只穿三角裤或秋裤等紧身衣服,就不大妥当。同样,母亲在自家男孩面前,最好也不要裸体。

解决的方法非常简单,不需要讲什么道理,小孩子根本无法理解。要表情严肃,严厉地制止,甚至在她伸手去摸“不该抚摸”部位的时候,重重地打她的手,让她感到疼痛。通过这样严厉的警告,一两次即可见效。让女孩子意识到,父亲身体的这个部位是不允许动的。然后,想办法把孩子的注意力转移到别的地方去。

两岁多宝宝学些啥(下)


现在许多小学已经开设第二种语言课,如英语、俄语等,甚至在一些幼儿园,老师也正在尝试着教给孩子第二种语言。这种方法可行吗?回答是肯定的。

孩子吸收语言的能力在3~6岁之间最强,如果你有幸获得机会教他第二种语言,这个时期则最为理想。

处于这个年龄,你的孩子学第二种语言几乎跟学母语一样容易,并且无需正式上课。他只需经常听见有人象说本国语一样地自然、准确地说出这种语言。父母、幼儿园的老师、邻居,只要用第二种语言对孩子,就能成为很好的老师。你的目标不是帮助孩子扩大词汇量,而是让他在不断发育的大脑里,建立起第二种语言的基本概念。此后,他可再继续学习这种语言,而无需在少年或成年时,使用母语发音或语言结构来毫无趣味地学习第二种语言。

重要的是,无论谁教你的孩子学第二种语言,都必须要能够正确地说这种语言。研究表明,父母既不会正确地说英语,又不会讲一口正确的本国语,家里没有什么文化的,能使用两种语言的孩子,在学校里的学习往往很差。在小学里,使用不精通外语以及不采取“直接的”或“母语般的方式”教学的教师,来教孩子们学一种外语,这实际上是在浪费时间。如果你自己的第二种语言不流畅,又不认识任何能用“母语般的方式”进行教学的人,那么你就不能给孩子提供这一学习机会。

两岁多宝宝学些啥(上)


古今中外,有许多优秀人物在年少时,就显现出不同寻常的聪明才智,人们称年幼的他(她)们为神童。神童的出现引起了人们的极大关注,许多家长都想知道怎样才能培养出一个神童来。

而很多神童的家长在谈及神童的成长时,都认为大脑的发育是产生神童的关键。脑主要由神经细胞构成,大脑发育的关键时期是怀孕后期3个月到产后6个月。智力作为一种综合的潜在能力,它是通过一定的神经结构及其功能活动而蕴藏在大脑中。因此,脑细胞内有关基因的重组、实破和染色体变异都在不同程度地影响智力的发展。而脑细胞的特点是其增殖时“一次性完成”,错过这个机会就无法补偿了。胎儿的脑在妊娠5个月时开始形成,出生时脑重为350g左右,1岁末脑重量增至1000g左右,到两岁时脑神经细胞达到100亿个——140亿个,以后脑细胞数量就不再增加了。

因此,应在这段时期内充分注意饮食营养,特别是补充一些对孩子脑发育有益的营养物质。母亲怀孕后便多吃高蛋白质和含维生素、矿物质丰富的食物,除正餐外,应多吃瓜果,如猕猴桃、梨、苹果、番茄、西瓜、甜瓜等。在哺乳后期便给孩子喂骨头汤。两岁以后,给孩子吃些杂粮、核桃、葵花籽等,炊具应使用铁具,使儿童身体健康,大脑皮层沟回深、粗犷,增强智力。有些神童之所以具有超凡数理才能,主要是其大脑的某些形态结构非常完备,善于对数的信息进行多层次的编码、储存、分析并准确地提取。有的神童之所以具有人的记忆力,是因为其脑细胞内含有充分的核糖核酸和某种蛋白质,借以进行高效率的信息编码储存和提取。可见,想要成为神童,没有一个发育优良的脑是不行的。

有了发育良好的脑,还得保护它不受到损伤。如外伤、产伤、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无论是宫内感染还是产后感染)、高热等,均可对脑细胞造成损伤,需特别注意避免。

然后,就是要开发脑的潜力。早期教育是造就神童的重要一环。人在幼年期求知欲旺盛,好奇心、模仿力远胜于成年人,是接受教育的绝好时机,要使孩子成材,就必抓紧这个时期的教育。甚至有的神童父母认为,应有胎儿期就实施胎教。一位神童的母亲在孕期曾致力于写小说,竟无意中起到了胎教的作用。等到孩子开口说话时,就常从小嘴里往外蹦词。一些家长担心对孩子进行早期教育会影响孩子身心健康,其实,只要遵循儿童心理和智力发展的客观规律,依照孩子各自的特点,采用科学的教育手段,不但不会影响孩子的健康,反而能培养出一个令人称叹的“神童”来。

两岁多宝宝学些啥(下)

两岁宝宝能上幼儿园吗?


生活中,妈妈和奶奶之间为了宝宝的喂养进行争论,出发点都是为了宝宝的茁壮成长。所以,婆媳之间要相互尊重,经常沟通,一起努力,找到最科学、最利于宝宝成长发育的喂养方法。

奶奶:两岁的宝宝太小,送他去幼儿园花钱不说,那里孩子多,肯定会互相传染疾病,还会受别的孩子欺负。再说了,宝宝吃惯了家里的饭,在幼儿园能吃饱吗?

妈妈:宝宝快满两岁了,平时太忙我没办法亲自带他,考虑到宝宝各方面的发展,我想送他上幼儿园,不然宝宝天天只能和奶奶玩,不知道会不会影响他的发育。

北京儿童医院保健科主任张峰:宝宝两岁半就完全可以送去幼儿园了,这是因为宝宝满了两岁以后,随着孩子的逐渐长大,身体和智能也逐渐成熟,不仅具备了语言能力,而且生活上也有了一定的自理能力,去幼儿园已经可以表达自己的需求和照顾自己了。这时也是求知欲最强和语言发展最快的时期,把他送到幼儿园去学习,多接触人,接触各种事物,语言会发育得更好,也能学到更多的知识。

一两岁的小宝宝多数是在父母、家人身边长大的,总有一天要走出父母的视线,应该及早与同龄儿童接触,接受更多科学的教育,逐渐适应集体生活,为入学做好准备。

独生幼儿三岁以后仍然由家人带养,从心理学的角度看,不利于成长。上幼儿园可以克服独生子没有兄弟姐妹为伴的不足,让孩子在交往中磨炼自己,促进心理健康。所以孩子到了一定的年龄应该入园接受教育。

两周岁以前,应该尽可能地多带宝宝去亲子中心进行些亲子教育,这种教育模式以家长带孩子一起参加为主,它在开发宝宝智能的同时也能增进母子感情。

请教:两岁小东西的管教!


xueduoduo也说出了我的烦恼。

两岁七个月的璇璇也很令我头疼。

管严了怕她长大了唯唯喏喏,管松了怕她无法无天。

多多天热出去玩儿的事儿倒不用太多担心,小东西也知冷知热的,在外面热得难受肯定玩玩就想回家了。晚上多带她出去散散步就行了。

huihuidou的回复:

我觉得对待孩子的任性,只需要狠一次心就好了。

记得我家豆豆在这么大的时候,特别喜欢吃冰糖。我每次给她之前,都告诉她,糖吃多了,小牙要长虫子,只能吃一粒!后来,家里人破例多给了,她觉得还可以多吃。

有一次,她吃了两粒了,还要。我可不干了,我给她再次讲道理,她也不听,只是一个劲地哭。“你自己想想吧!觉得糖吃多了有好处呢,就继续哭!不对呢,就到妈妈这里来!”于是,我不再理她。

这一招还管用!这次她没哭多久就收口了。而且这以后,也记住了糖不能多吃,吃任何东西都不能贪多,对身体不好呢!

要不,你也试试?

happy星妈的回复:

1.讲道理;

2.道理讲不通,暂时隔离法;

3.在安全、安静、无聊的地方隔离三-五分钟后,再讲道理。

能跟两岁的孩子讲道理吗?


能跟两岁的孩子讲道理吗?

可能有些人以为,那么小的孩子连话都不会说,跟他们讲什么道理呀,孩子肯定听不懂。还有些人理所当然地认为,“是我生的他,他的一切都得我说了算,没有什么可商量的”。

美美会说的第一个有意义的字就是“不”(不是“妈妈”也不是“爸爸”)。从8个月大开始,她就“不不”个不停,非常明确地表示着自己对大人命令的反应。其实,这就是我们做父母的平日里对孩子说的几乎全是限制的词语,所以这是孩子把我们的话做了最好的翻刻。有段时间,我甚至以为孩子才1岁就进入了第一反抗期呢。

的确,在小孩子有种种危险举动或行为不符合大人希望时,简单明确坚决地说“不、不行”肯定能让孩子明白而且会立竿见影。但是,这并不意味讲道理就没有必要,更不代表孩子就能完全服从。2岁以下的宝宝真的听不懂道理吗?其实不然,孩子能读懂我们的表情,能听懂赞扬和批评,能知道谁喜欢他,这些都足以证明孩子的能力超出了我们的估计。

那么,究竟用什么样的方式,才能够让2岁以下的小宝宝听懂我们讲的道理呢?

1.用孩子体会过的感受讲道理

什么事情都是自己经历过才最能记忆深刻。美美不到1岁时,对家里的电饭煲煮饭时冒的蒸汽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老想伸手去触摸,任凭我们怎么解释有多烫呀多危险呀都无济于事。让她停止这个危险的举动是在冬天,她摸暖气管时被烫了一下,我告诉她这就叫“烫”(后来我摸了暖气片,真的是很烫),于是她就记住了。当她再伸手去摸锅里的蒸汽时,我就告诉她“烫,暖气烫了你,白汽也烫”,还带她走到暖气边。这时她就开始边说“烫”边后退,也就不再靠近蒸汽了。

2.让孩子从大人的感受中懂得道理

孩子其实非常善于察言观色,他们经常在大人不注意的时候观察模仿。如果大人有不高兴的情绪,他们也会琢磨这个表情的含义。美美不爱吃丝瓜(我也是刚发现的,不过尚未发现其他她不爱吃的食物),给她吃丝瓜炒鸡蛋时,她第一次吃就全吐了出来。起初我们以为是有什么籽,不过把籽全都去除了再给她吃她还是吐。我板起脸来告诉她,如果不爱吃可以告诉妈妈,这样吐得一地脏脏的,妈妈不高兴。她看了我的表情后,低着头也不高兴了,竟然抓起我的手咬我。我告诉她把妈妈咬疼了,她是明白什么是“疼”,因为孩子摔了碰了的时候我都告诉她这叫“疼”。我问她现在妈妈疼了,怎么办呢?美美看着我,想了想,用小手轻轻地摸了摸我的手,相当于给我揉了揉,因为平时我就这样对她的。我非常感动,表扬了孩子。这个就和丝瓜联系了起来,接下来虽然她不想吃,但是也含在嘴里,看着我。最重要的是,她以后很少再咬人了。

3.让孩子从大人的示范中明白道理

行动是对语言最好的解读。孩子可能听不懂复杂的语言,但是父母的示范能使他们了解很多说教代替不了的事情。孩子在发展自我意识的时候,我知道很多父母都会不自觉地说“这是你的,不要给别人”。久而久之,孩子的确会特别保护自己的玩具以及食物,谁也不能动,包括最亲近的人。美美在这个方面就显得比较没有“心眼”。她也知道什么是自己的东西,但是在家里我们会经常和她交换物品,包括吃的也不是只给她自己吃。所以,当她在外面玩,看到别的孩子为了争夺玩具而哭泣时,她会主动把自己的玩具让给别人。美美当然也有自己物品的归属感,无非是我们不让她独占罢了。同样,如果不希望孩子登到高处危险地向下看,大人也最好不要当孩子的面站在凳子上或床上关窗户。

孩子打架,好坏妈妈两版本


孩子之间打打闹闹,这本是正常现象,一般情况下大人最好不必干预。让孩子在相互磨合中,促进了解,互相配合,而成为好玩伴。当然有时他们之间的冲突太大,自己无法解决时,老师或父母就应出面交涉,使孩子的火气降下来,或暂时分开,或游戏重新开始。

不要打骂自己的孩子,更不可打骂别人的孩子,因这既影响孩子又伤害大人自己。

两个孩子一个叫王平,另一个叫张辉,都是三岁,刚来上小班。幼儿园的林老师说,两个孩子的个性都比较强、好动、不太听话。王平个儿矮小点,顽皮些;张辉则高大点,老实些。平时他们在一起玩爱打打闹闹,有事老师马上摆平,然后两人玩得挺开心。

幼儿园放学后,许多小朋友还不愿马上回家,想在游乐场多玩一会儿,父母们也只好在旁边等着。突然滑梯上,王平和张辉吵起来了,“我先到!”“我先到!”而且两人还推推攮攮起来,谁也不让谁先滑。别看王平个儿小,真把张辉推在一边,自己一溜就先滑下来了。张辉那肯服输,紧随其后滑下来,一下把他撞落到地上。王平被撞疼后,哇哇哭叫着,爬起来,扭转身就打张辉。张辉自然就和王平对打起来。

★坏妈妈版本:

王平的妈妈看到儿子被人欺负,心里气不打一处来,冲上前去把张辉拉开,“你这孩子,太不象话,把人家撞伤了,还要打人,真没教养!”张辉被吓一跳,“是王平先推我。”“看不出,这么小,你真厉害,打了人还抢嘴。”张辉的妈妈看到一个大人数落她的孩子,好不心疼,“嘿,你这个人,怎么跟孩子一般见识。”“你没长眼呐,我的孩子被撞成这样,还要打人。”“你他妈的是什么好东西,玩不来就别来玩。”“……”双方的父母越吵越烈,谁也不饶谁,一个伸手,一个跺脚,两个孩子吓得站在一边发呆。此时几位老师迅速赶到现场平息了事态。两位妈妈还在怄气,可两个小家伙又一起爬上了滑梯。

★好妈妈版本:

双方父母应从理解孩子的情感出发,来处理两个孩子之间的纠纷。作为王平的妈妈,看到儿子被撞疼了,儿子的心里自然不好受,他会气愤,他想报复,且立即动手,这是孩子的自卫心理,一定要明白儿子的这种感受。

母亲要支持孩子的这种想法,但要制止孩子攻击别人。应把自己的孩子拉到一边,安慰他说“儿子,那孩子把你撞痛了,你现在很生气,对吗?妈妈知道你的感受,那孩子撞了你,当然不对,但你打了别人,人家也会痛的。”如果孩子得到安慰,心里平衡了,他就不会计较要如何去报复别人,且会原谅别人的过失。而张辉的母亲知道儿子撞了别人后,首先是让他知道自己撞人是不对的,尽管别人先有什么不对的地方,但不能伤害人,若是无意的,也要带孩子向对方道歉。“妈妈知道是别人先推你不对,可是你接着追人,把人家撞了,那就是你的不是了。快去给人家赔礼道歉,和好了,你们还是好朋友。”这样孩子心服口服,他会高高兴兴地向人道歉。

★好妈妈教程:

正确理解孩子的情绪对处理孩子之间的问题非常重要,父母既不能过分呵护,也不能过分管制。过分呵护容易让孩子滋生娇气,依靠大人的势力,欺负或攻击别的孩子;一旦攻击性人格形成,不但不易与他人相处,而且常常会滋事惹祸,将给个人和家庭带来很多麻烦。为什么也不能过分管制呢?因孩子受到委屈后,他要发泄受气的情绪,这是人正常的要求,大人可以控制自己,但天真无邪的孩子则不会,他要反击别人。若父母强行压制他,会造成对他心理的伤害,尤其是对他人格的损伤。他不被尊重会变得缺乏自信,他不能实行自我护卫权利,就变得懦弱胆怯。这对他今后健康成长造成的伤害不言而喻。

现在的父母过分呵护自己的小王子小公主,生怕孩子吃了亏,为一点点小事而不惜脸面与他人大打出手。实际上父母为了子女反目为仇,而孩子们又象好朋友一样在一起玩耍。可见,孩子的心理是健康的,而父母的心理实在有点偏激。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