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总算成功地将多多的小破被子和小破枕头给换下来了。

多多有一个她姥姥拿旧窗帘拼的被单,本来就不新,平常裹来裹去就更旧了,但是多多就是不肯放弃,有一次我和她说好了,专门到轻纺城去让她自己挑花布做被子,她都认可后我就买下来做了个被单和枕套,结果做好后她还是不要,仍要她那个破烂的被子和枕套,她没事也爱叼被子角或枕头角。

前些日子,多多爸爸看见屋里有蚊子,就拿多多的破被子砸来砸去,等多多再要,我告诉她被子给砸蚊子弄脏了,再要了几回还这样告诉她,她就渐渐的不要了。

我前天从市场上挑了块粉红色的单面绒,给多多的小棉被包一下,顺便问她是否能拿这块布做枕套,多多答应了,于是当晚多多那个旧地不能再旧的枕头套就退役了。多多到现在也没有强要。

所以,如果要给孩子换被子,应该给她提供一些别的选择,让孩子在心情愉快的时候接受,也许会有些作用。

延伸阅读

物质不能代替爱,用心爱孩子


在父母眼里,小伟是个品学兼优的好孩子。直到有一天,很久没去给小伟开过家长会的父母接到了老师的电话,说小伟在学校把其他同学打成了重伤,要求他们无论如何也要去学校一趟。这一去才知道,小伟在学校不但成绩奇差、经常顶撞老师、逃课不交作业,而且还爱纠集朋友打架生事。小伟在学校里别说是什么品学兼优的好学生了,就连一个正常听话的学生都算不上。

知道真相后,小伟的父母顿时感觉天旋地转,一时无法接受他们引以为豪的儿子竟然是这么一副模样。

把儿子领回家后,爸爸问小伟:

“为什么你每回的成绩单都是优秀?”

“那是我自己改的。”

“爸爸妈妈那么辛苦地养育你,你什么时候缺过钱花,你竟然这么欺骗我们!”

“对,你们就只知道给我钱,什么时候真正关心过我啊?”

..

“你们知道我真正需要的是什么吗?你们管过我吗?现在又来教训我了,我讨厌你们!”

..

小伟的父母愕然,半天说不出话来。

其实,生活中像小伟这样的例子数不胜数。曾几何时,作为父母的我们,已经很久不知道自己的孩子在校学习和表现的情况了,不知道男孩交了哪些朋友,不知道男孩晚上一个人在家是怎么过的,不知道男孩星期天在干什么,更不知道男孩心里在想什么。我们只知道给

男孩提供足够的金钱,可是却不知道男孩的零花钱是怎样用出去的。

我们为了孩子整天起早贪黑地忙碌,可到底给了他什么?

钱?还是感情?想想看,下面的这些情形是不是也常常发生在我们的身上:

“爸爸,陪我一起玩吧。”“别烦我了,没看我正忙着吗?”“妈妈,给我讲个故事吧。”“乖,宝贝,妈妈上班回来,辛苦一天了,你自己玩吧。”这些对话,听起来是不是很熟悉?是不是常常在我们的家庭中上演呢?

为人父母者,应该好好反思一下:你到底给了男孩什么?一个温暖的拥抱、一个肯定的微笑、一次善意的提醒、一份无条件的理解,还是一个自动洗衣机、一个自动售货机、一个自动提款机?要知道,男孩不喜欢只能提供食物、金钱的“机械父母”,他需要关心他、爱护他、理解他的父母。所以,为人父母者,请你们不要再吝啬自己对男孩的关爱了,也许仅仅是你们举手投足间的关爱、呵护,就能影响并改变男孩的命运。

“哟,儿子,在家呢?”

“钱用完了吗?”

刚进门的父亲只顾着低头说话,一点儿都没有注意到男孩脸上的表情。

“钱尽管花,没有了爸爸再给。”

..

“儿子怎么不说话啊,爸爸回来拿点儿东西,马上就走了。”

“你们整天就知道钱钱钱,什么时候关心过我!”

“..这孩子,我们天天这么辛苦还不都是为了你!”

在现实生活中,大部分父母在男孩的衣食住行上都倾尽全力,宁肯自己受委屈,也要满足儿子的物质需求。他们给男孩吃最好的、用最好的,生怕男孩落在同学的后面被人嘲笑。但是,家长关注的目光始终只是停留在对孩子物质上的满足,却忽视了孩子也有他的精神世界,比起各种吃的、玩的,他们更需要家长给予物质之外的关心和爱护。家长们是否注意过:你有多久没有陪男孩去公园了,你有多久没有陪男孩在家吃过饭了,你有多久没有和男孩的老师联系过了,你有多久没有听男孩说过他的理想和愿望了。

就这样,很多父母对男孩满腹的爱就变了味道,变得没法和男孩沟通,越来越不了解他们,男孩对父母的感情也变得越来越淡。

其实,每一个男孩都希望父母关注他,但有时却很难得到关注。父母应记住,无论再忙,也要抽时间陪陪男孩。当他得到父母全身心的关注时,他就会以优异的成绩来回报父母。因此,就算只有几小时或许也会影响男孩的一生。

据世界卫生组织公布的一次研究成果表明,平均每天能与父母共处两个小时以上的男孩,要比其他男孩智商高。所以父母不管多忙都要抽空陪陪男孩,询问一下他们的学习、生活情况,和他们聊聊天,以满足男孩的情感需求。

不要把爱物质化

为人父母者,应该好好反思一下:你到底给了男孩什么?一个温暖的拥抱、一个肯定的微笑、一次善意的提醒、一份无条件的理解,还是一个自动洗衣机、一个自动售货机、一个自动提款机?要知道,男孩不喜欢只能提供食物、金钱的“机械父母”,他需要关心他、爱护他、理解他的父母。所以,为人父母者,请你们不要再吝啬自己对男孩的关爱了,也许仅仅是你们举手投足间的关爱、呵护,就能影响并改变男孩的命运。

为了孩子学做“狠心”父母


为了孩子学做狠心父母

教育孩子的关键期是从出生到3岁以内。这段时期也是孩子的性格及生活习惯成型期。如果过了这个最佳时期,纠正起来会很困难。

对孩子的哭闹说“不”

记得女儿1岁时因家人过分疼爱,使她养成了用哭做武器以达到目的的习惯。孩子变得很任性,惯坏的孩子将来很难管教。于是我与家人商量要让孩子懂得哭闹不能解决问题,遇事要讲道理。如果她吃饱、睡好,没什么不舒服的地方,只是无理取闹,就要对孩子的哭闹说“不”。虽然每当此时是父母最心疼最难熬的时候,但只有狠狠心坚持住才能让女儿改掉用哭闹做武器的坏毛病,才能为以后教育奠定良好的基础。与女儿“斗争”了几个星期,女儿终于懂得无理哭闹是没有用的,不再动辄就用哭闹做武器了。

每次对孩子说“不”时我注意三点。

一、要尊重孩子,了解孩子。对孩子讲道理之前先要弄明白孩子的想法。然后针对孩子的思想告诉她我们的想法,让她明白为什么不可以。

二、有些道理需要平时的潜移默化及点滴积累。这样,孩子才能理解一些规矩是必须遵守的,一些命令是必须服从的。

三、与女儿做朋友,经常与女儿交流,并把女儿作为家庭的重要成员,家里家外的大事小事对女儿讲一讲。这样孩子对大人的一些想法和要求就更容易理解,避免或减轻孩子对管教的逆反心理。

纠正性格弱点越早越好

最难做到的是发现孩子的性格弱点如何纠正。俗话说“江山易改本性难移”。但孩子越小,性格还没有定型,越好纠正。纠正不良性格是一个长期反复的过程,需要父母的狠心和耐心。

女儿很小的时候,我就发现她很内向、胆小。不敢和小朋友玩,不敢叫人,即使是不熟悉的人和她说话也会被吓哭。因为胆小'女儿的依赖性也很强,不能离开家长半步。

具备一个好的性格对孩子将来成长很重要。如何让她变得开朗大方呢?我想最好的办法是尽量带她多接触人、接触社会。只要能够迈出第一步,孩子就会发现并没有什么可怕的。

经过仔细的考虑,我决定从两个方面入手。一方面送孩子去幼儿园。幼儿园就是个小社会,不但有众多的小朋友,还有受过专业训练的老师。既能锻炼孩子与人交往的能力,又能锻炼孩子的独立性。女儿才1岁半,既不会说话,生活也不能自理,虽然对孩子能否承受住这个考验我不无担心。但还是狠狠心送孩子上了幼儿园。我经常与老师保持联系,让老师及时了解孩子的性格,我也能掌握孩子在幼儿园的情况。很快我发现我的担心是多余的,孩子适应得很快,并且自理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也喜欢上了幼儿园。虽然还很胆怯,但慢慢来会有好结果的。

第二个方面是我尽量利用业余时间带孩子去一些人多的地方,让孩子学会主动交朋友,学会与陌生人打交道。我最常带孩子去的地方是孩子们喜欢的快餐店这类地方,其次是公园。刚开始女儿不敢自己进游戏区玩,要妈妈陪着。有小朋友找她玩,她也不理人家。不敢参加快餐店组织的娱乐活动,只在边上看着。我知道,现在最需要父母的爱心和耐心,不能急躁,只要坚持下去总会有改变的。

面对孩子的点滴进步,我都欣喜异常。我对女儿不停地鼓励。一直到女儿3岁所有的努力才显现些效果,女儿终于发现这个世界并不像她想象的那么可怕。现在女儿快5岁了,每周去快餐店都能主动结交几个新的小朋友,更对参与快餐店的游戏活动情有独钟,还敢自己找接待员姐姐提出换玩具等要求。在幼儿园也是班里的小能手、孩子头,表演节目时再也不会在舞台上掉眼泪了。

面对变得日益开朗活泼的女儿,我总有一种丑小鸭变白天鹅般的惊喜。我的努力终于有所回报。虽然女儿偶尔还会流露出胆怯的本性,但我相信辛勤浇灌的小树会勇敢地伸展枝叶拥抱阳光雨露的。

为孩子塑造一个良好的性格和理性的思维习惯,是父母赠予孩子一生受用不尽的财富。自古娇儿难成材。做个狠心的父母,才是真正爱孩子的父母。

宝宝“吃”被子怎么办?


在幼儿时期,宝宝精力旺盛,晚上上床睡觉时,很难从兴奋状态过渡到睡眠状态,加上宝宝的自我抑制能力又差,上床后如果没有大人在身边,很容易通过“吃”被子或其他一些奇怪的嗜好,以使自己入睡。一旦宝宝形成了这样的习惯。你可以用以下方法试一试。

一、可以给宝宝讲一些卫生常识的小故事,告诉他“吃”被子不卫生,也可以给宝宝一个干净的毛绒玩具,让他抱着入睡,以代替吃被子的不良习惯。这一点上,你一定要耐心,因为宝宝的理解能力和抑制能力毕竟不如成人,他可能不会马上放弃固有的习惯,你还需要做更多的努力。

二、你可以在临睡前转移宝宝的注意力,每天睡觉前给宝宝讲一些故事,或为宝宝播放一些轻柔优美的音乐,创造一个良好的睡眠环境。这样,宝宝转移了注意力,可以逐渐忘掉“吃”被子的不良习惯。

三、适当减少宝宝白天的睡觉时间,增加一些室外活动,加大活动量,使宝宝在入睡时感到一丝倦意,以便尽快入睡。

女儿是我学习的榜样


妞妞真让我感动,如果哪天小叶子有如此表现我非高兴死了。我现在天天带小叶子去我家附近的花园玩,我看太多了任性的孩子霸占着秋千,不管家长怎么劝也不下来。HAPPYYANG,为你的妞妞骄傲吧!

wsam13的回复:

看了以后,我都为琳琳骄傲呢!能为他人着想是非常优秀的品质,只是现在提倡的人越来越少了。

豆子还小,但我常想到“以人为镜”这四个字,想以后为了教育豆子先得纠正自己多少坏习惯,为了满足她有求知欲(这要比把她送去读英语学钢琴什么的重要得多)自己得看多少书,才明白孩子让母亲更完善不是一句空话。

mingma的回复:

琳琳真是个可爱善良孩子。

在小铭才一岁的时候我就教他不要乱扔垃圾,结果到现在他一直记得牢牢的,在街上他一定要找到垃圾筒才肯把手上的纸的扔掉,反而是我让他扔在路边算了,想想真脸红。孩子常常可以让我们看到自己的不足哦!

女儿的泪与笑(上)


女儿来到这个世界上已经快十八个月了,十八个月里,她从一个只知吃喝睡觉的小动物,渐渐地有了第一次微笑,有了第一声呀呀学语,有了第一次坐起,有了第一次迈步,渐渐地,夺走了家里所有人的注意力,渐渐地成为家庭的中心。

女儿生来就不爱哭,出产房,进病房,都是带着满脸的血迹,睁着大大的眼睛四处张望,以至爷爷奶奶大大紧张了一回,以为她有什么不对劲呢。当然,这个疑问很快就在她强劲的哭泣声中弥散了。进病房一个多小时以后,护士小姐带她去洗澡,结果可怜的小东西,在来到世界仅仅七八十分钟以后,就被陌生人带来一个陌生的地方,用一种很可怕的、会哗哗响的、热热的东西冲在身上,她不愿意了,放声地大哭了起来,第是我记忆中的她的第一次伤心欲绝的哭。

出生一天后,按照医生的指示,小东西又要挂水,又要照蓝光,基本每天下午就进隔离病房,一直要搞到第二天早上才出来。老婆心中实在放不下,但产后的体虚又让她不能离床,心中那份煎熬,从她每天看着小东西离开时的眼神里表露无遗。第四天她就忍不住跑到隔离病房外转圈,眼眶里装满泪花,一遍遍地重复,小东西真可怜,真可怜。我只能一次次地安慰她,但听着病房里孩子们的哭声,我也是彻夜难眠,从那时起,我懂得了孩子离家时,父母的那种心情。

随着秋天的离去,冬天的到来,女儿健康地成长,但是也有一个麻烦人的事,晚上她两小时就要醒一次,又是吃,又是溺,又是玩,没有一个小时不睡觉,等我们把她哄着,刚合眼,她又醒了,闹开了,一连十多天都是这样。终于在一个早上,我人性中最丑恶的一面显露了出来,她闹了一夜,沉沉地正想睡去,我却咬牙切齿地对她说,你不让我睡,我也不让你睡,我竟抓起她的衣服,摇晃起她。

小东西在睡梦中,被我摇醒,小嘴一咧,哇地一声大哭起来,清澈的眼泪一下就充满了眼眶。天,我这是在干什么?在她的哭声中,我一下就蒙了,为什么我会变成这样?为什么对这样一个无助的小东西要这么凶狠?我放下手,呆呆地坐在她的床边半天没说一句话。

这以后,我仔细研究了一下小东西,发现,原来,她人小胃口小,晚上总是会饿,所以总是哭醒。我们调整了喂养方法,摸索到了她的生活规律,再也没有发生过这类的事。这是女儿的第二次流泪。

女儿的第三次流泪也是我的错。小东西象小猪一样爱吃,爱动,长得飞快,一岁的时候,已经是个大个子了。但是这个小大个也有一个烦人的地方,老是溺裤子,一个冬夜,我们把她溺,她死活不肯,挺得象根小肉棍子,我们只好作罢,结果五分钟以后,她以一泡宏大的溪流,湿了里外三层裤子。

我当时头一下就大了,一把抱起她扔在了小床上,一句话没说就走出了房间,她笑眯眯地看着我,一声声地喊着爸爸,爸爸。我硬起心肠没理她,她看着我,轻轻地喊着爸爸,爸爸,小眼睛里忽地一下充满了泪,然后哇地一声大哭出来。

我的心也象给刀搅一般地立刻抱起了她,悔恨无比,我怎么会这样的呢?或许爱孩子只是我的一种自我标榜。她才多大,能懂这些吗?把她扔在一边,生闷气,这样就能教育好孩子?

女儿的第三次流泪,让我明白了,爱是需要博大的胸怀的,是需要无私的付出和细致的体贴的,也让我看清了自己人格中的一些阴暗面。从那以后,我发誓,这辈子,再也不让女儿伤心流泪。(接下文)

下一篇:女儿的泪与笑(下)

黄磊写给女儿:写给未来的你们


原本要写的是《写给未来的你》,结果拖拖拉拉一直没有动笔。今天再写,已经又添了个小女儿,于是“你”成了“你们”。

多多和妹妹,这篇短文是写给你们的,在你们分别八岁和两个多月的年纪。之所以要写点什么给你们,是想借时间之河给未来的你们带去一些父母今天的爱与感悟,并且再不写,怕自己就快要老了会忘掉。

就从今天说起吧。今天是2014年3月16日,多多八岁,妹妹还不到百天。我们一家人住在北京郊外的一栋别墅中,离城市很远,不远处就是山。因为远离喧嚣,所以我们习惯了这样半隐居式的生活方式,除了生活所需万不得已就不出门、不进城、不做任何不必要的约会,最重要的是,不被现实过多地影响和左右。只有以这样的方式,我和你们的妈妈才会有更多的时间精力守护着你们和彼此。

我必须悲观但却冷静诚实地说,我们只此一生。所以这些最平凡的情感对于我们是最珍贵的幸福,但愿将来的你们也能如此过活:用心守护你们的爱侣和孩子,还有彼此。

郊外的生活是自然的、有机的、朴实的。相信你们长大会有这样的印象:爸爸在厨房做饭炒菜,妈妈在洗衣晾被,一家人一起做面包和曲奇饼干。但这场景很像是在拍摄一出温馨的家庭剧,容易让人产生虚假感,并且引来猜测与批判。无论是什么样的选择在今天都会伴随着太多的附加意味。于是,学会不去为了赠品买正品就变得很重要。

也许,幸福就是选择一种你们喜欢的方式活下去。如果你们长大了,还有人举着话筒问你幸福吗,你们可以不回答,或者这样去回答。不过希望那时,不再有这样的问题和提这样问题的人。

说回今天,一个很普通的日子。午后,妹妹睡着了,她现在还处于一天二十小时睡眠的状态,多多在练钢琴,或者说在不情愿地练钢琴。学习一样乐器,或者是学习一些艺术方面体育方面的技能,我一贯是不支持也不反对。事实上我就没有过这方面的训练,我的童年主要是在树上屋顶上以及各种街头巷尾度过的,虽然今天我很欣赏打球好或者会弹琴的人,但也不遗憾自己的笨手笨脚和不通音律。我还不清楚妹妹会不会喜欢弹琴唱歌跳舞滑冰游泳打网球什么的,反正多多你目前看来是不喜欢练琴的,画画倒是很喜欢。至于其他技能,我们不会像虎妈鹰爸一样要求你们去掌握,我相信你们最需要会的一定不是弹钢琴这件事,即使你可以弹的和钢琴演奏家一样精彩。

究竟需要会什么?对于你们的期许是什么?我并不是很明确,一想到你们已经长大,将要独立和远行,我就心有不甘。常常自私地想,你们不长大,我们不衰老。怎么可能?你们注定要成长,无论练不练琴、上不上学,不可逆转,并且也终将老去。一如我们。既然时光留不住、不可逆,我们学会什么也就不那么重要了,请谅解我的无趣与悲观,虽然这是一种诚实。要学会诚实,如果一定要让我为你们选择学会些什么的话,诚实算是一个吧。我说的诚实可能不仅仅是要你们讲实话、不撒谎。坦白讲,在每个人的成长中都或多或少会有谎言相伴,这谎言有些出于善意,有些迫于无奈,还有更多来自于我们为人所天生的缺点和愚蠢,谎言会永久存在,无论是新闻和传闻,诺言和誓语。你们一生将注定听到太多的谎言,同样你们也会有违心的话脱口而出。但我仍旧希望你们诚实,诚实于你们自己,忠诚于内心的简单与轻松,不去计较周遭和自己曾有过的怀疑与不满,诚实地接受并且消化自己的人生。这种诚实不仅是一种道德,更是一种勇敢的品格。还要学会些什么呢?可能会有许多选项,我在心里过了一遍我会的,我会的多数都不算特殊,艺术创作略知略懂不算擅长更不算天赋异禀,但这一项已经是我的谋生手段了,其他都是些雕虫小技,不会也罢。所以,如果长大后的你们不会什么也没关系,真的不重要,Whocares!相信爸爸,你们即使一事无成也不必难过,没有世俗认同的成就的人是多数,你们不必成为少数,平凡最好。

3月16日,对于我也算是个特殊的日子。今天是我最好的朋友的忌日,他叫陈志远,多多小的时候见过他几次,陈伯伯在三年前的今天远赴天国。我与陈伯伯相识十余年,在很多次工作合作中我们结下了深刻的友谊,这份友谊我一直非常珍视,他年长我二十岁,我们是忘年之交。陈伯伯是一位音乐家,曾经写过许多脍炙人口的好歌曲,比如《天天想你》《感恩的心》《爱上一个不回家的人》,这些都是我少年时听的歌。我们是一生的友谊,相逢时我们话题不断,平日忙碌中,只是对方的一份牵挂。他过世后,他的遗孀咪咪阿姨将他常年架在脸上的近视镜送给了我,至今我都将它放在书桌抽屉里。我们一生会认识许多人,有同学、同事、旧友、新知。有些人会与你擦肩而过,最终成为路人或者照片中的记忆,即便曾经往来密切朝夕相处。他们没有与我们成为一生挚友的原因或许有很多,但究其根源还是彼此对自身和世界的价值认知不同。所以,不必为曾经的来来往往热络喧哗纠缠苦恼,如果没遇到好朋友不是谁的错。多多现在就碰到了这样的问题,虽然看起来是孩子之间和你好不和她好的小游戏,可仍要学会承受不谙世事的少年烦忧,我试图开导,但也无能为力,毕竟你是那样渴盼被更多的人喜欢和接受。但我相信,这世上总有人和你用同样的方式思考,找寻到这样的朋友,无论彼此身处何方,你都将不畏惧、不慌张。

还有我最想与你们探讨的爱情,我该如何和自己的女儿们探讨爱情呢?作为父亲,想到这个问题心里就有几分发紧。我当然希望你们能够遇到最美好的爱情、最爱你们的爱侣、最懂得你们的男人,这愿望对我,一个父亲,简直就是一次挑战。我爱你们就像爱生命,当然不忍心看你们承受爱情的累与罪。但是,这个“但是”是我最不爱说的一次但是,我知道愿望只是愿望,这是我最无能为力的一桩事。我不可能成为你们爱情路途上的向导,也无法替你们解除不可避免的苦恼。但是,又是但是,我可以事后告诉你们,这是人生的滋味,去尝尝,没关系。

爱情的最初总是甜美的,之后或许有百般滋味,或苦或涩,但最初的甜还是令人着迷。爸爸的初恋是在十八岁,但对象不是你们的妈妈,那时你们的妈妈还是个小朋友。初恋的我,陷入忧伤、苦闷、甜蜜、冲动的陷阱,几乎看不清周围的任何人和事,一心只有最初的爱恋。后来,你们的奶奶我的妈妈在我床头放了一封信,信写的很客气也很小心,具体内容就是我知道你恋爱了,妈妈很开心,但是别忘了学习……我想,等到你们初恋时,我也会想办法传递心里话给你们。或者,不如就现在:你们恋爱了,我很开心,耽误了学习也没关系,只是一切都别着急,爱情的甜美要细细尝。

我真正的、最珍贵的爱情,对象就是深爱着你们、你们也深爱的妈妈,爱情的结晶就是你们。我与她的爱情到今年(2014年)已经是第十九个年头,希望会有九十年。我们相识在校园,爸爸二十四岁,妈妈十八岁,我们一见钟情。之后的岁月里,一直厮守、不离不弃成为我们的爱情信仰。在这十九年的爱情和十年的婚姻生活中,我们有过怀疑、苦痛、挣扎,甚至是放弃,但回头看那些都只是插曲,爱对方就注定要消化这些。时至今日,两个女儿和一个爱妻是我最大的成就。我从来没有像今天这般爱你们的妈妈,今后会更加深爱。原因很简单,我亲爱的女儿们,因为她是我独一无二的妻子和你们最美丽的妈妈。爱,不用专门学习或磨砺,只要你们相信爱,并且愿意付出和坚守。其余,就要你们自己体味了。

想写给未来的你们的话,还有很多,关于读书、金钱、欲望,以及你们和爸爸妈妈各自的小时候。下次吧,我会慢慢再写给你们。

永远爱你们。

爸爸黄磊

2014年3月17日

小编亲情推荐>>专题:《爸爸去哪儿第二季》爸爸萌娃再出发!

为了孩子,你得离TA“远”点


亲子,不如远子!

这不是故作惊人之语,如果你见过那些让人心痛或者心酸的个案——厌食症、抑郁症、强迫症、精神分裂……你会明白此话中的苦心:

那些跟孩子"亲密无间"的父母,常常彻底废掉了自己的孩子,让他们没法获得健康的发展,在心理甚至身体上都变成病号。为了孩子,你得有意识地离孩子"远"一点。

亲子不如“远子”:你的亲密正“成功废掉”你的孩子。为了孩子,你得有意识地离孩子"远"一点。

让孩子适时"滚"出妈妈的被窝

如果孩子5岁了还跟你睡一张床,还要跟你挤一个被窝,那么是时候让他/她"滚"下去了。

如何睡觉,这里面暗藏着家庭关系的重要信号。

如果你家床上经常睡三个人,或者干脆是爸爸让位给孩子,自己睡沙发,这可能预示着你的家庭关系比较混乱。

爸爸在家缺乏应有的地位,那么他自然也很难施展出爸爸的力量和功能。

当然,这更是暗示出孩子跟妈妈过度纠缠,过于亲密了——如果一个孩子不愿意跟妈妈分开,就是要跟妈妈睡在一个床上,他/她是没办法独"立"起来的。

所以,远子第一步:尽早让孩子睡在自己的床上,而不是黏在妈妈的被窝里。

如果你很难把孩子从你们的床上弄到他/她自己的床上去,这可能已经在提醒,之前你和孩子的关系过于"近"了,需要你有意识地拉开点距离。

给孩子空间,别把他整个"占满"

1、以"爱"的旗号,践踏孩子心地

你家的儿童房,真的是你孩子的吗?如果它是按照你的意愿布置的——

如果孩子弄得脏乱点就会被训斥一顿;

如果孩子不能请小朋友来玩,因为妈妈喜欢整洁清净……

那么,孩子看起来有个房间,其实是没有自己的空间的。

另外,在孩子专心玩的时候,妈妈让干别的;

孩子看花呢,妈妈让看人呢;

孩子看人呢,妈妈让看花……

有个朋友说她见到一个妈,问孩子今天中午吃什么啊,孩子说比萨,妈说,比萨有啥好吃,咱们吃鱼头泡饼,不给孩子任何做决定的机会,什么都替孩子决定了。

还有,妈妈老想着帮孩子,比如孩子抢玩具,妈妈赶紧说,别抢别抢,妈妈再给你买一个;生怕孩子吃亏,着急地给孩子灌输如何讨人喜欢,着急地支招如何胜过小朋友……剥夺孩子自己解决问题的机会。

把孩子所有时间都排得满满的,给孩子报各种班:画画班、游泳班、钢琴班、讲故事班、训练班……生怕孩子荒废了光阴,不给孩子留白,不给孩子时间和空间发现自己的兴趣。

而且,不允许孩子那些看起来没出息的兴趣:玩烂泥、捡树棍、淋雨、无缘无故欢笑……每当这个时候,就泼他们的冷水,呵斥他们,把他们从兴高采烈变得缩手缩脚。

如果你也是这么当妈妈的,那么,你的孩子就整个儿被"妈妈"占满了,孩子并没有自己的时间和空间。

大人经常无意识地强制孩子,不知不觉间,我们打着"爱"的旗号,以"为孩子好"的名号,肆意践踏着孩子的心地。

2、粗暴施压"成功废掉"孩子

如果孩子的反抗能让我们清醒些,看到我们的自以为是实际上在干扰和破坏孩子的成长,赶快调整和改变我们对待孩子的态度和方式,我们做父母的水平就提高了一截。

极端的情况是:如果我们坚决认为孩子"不听话","不乖",甚至认为孩子有问题,更强制和粗暴施压,好让孩子按照我们的要求做,那个"听话"的孩子,可能真的被妈妈摧毁了。

妈妈成功地废掉了孩子。

他/她为了妈妈高兴,放弃了自己!代价是,他/她没有了自己,也没有能力为自己的生活负责。

忘记哪位大师说的,但绝对是真理:孩子是在我们看不到的地方长大的。

给孩子空间,意味着我们得跟孩子分清你我,尊重孩子的心性,尊重孩子的空间,不要打扰孩子的发展!

说到要"远"子,你得除了孩子外,人生还有别的东西。你不能把人生乐趣、意义和价值,全押在做妈这一件事上。

如果除了孩子你没有别的乐趣,如果除了当妈你没有别的价值,你根本无法做到"远子"。

妈妈要给自己留空间

妈妈心里流的泪,常常很容易流到儿子的心里去。不要以为藏起来孩子就不知道,你过得好不好,有个人比你还清楚——妈妈的感受,常常变成孩子的感受。

所以,孩子3岁以后,你得有自己的空间,不管是工作、兴趣爱好还是朋友。总之,这个跟子无关的空间,可以让你跟别的成年人交流,能够给你补充精力,得到快乐,让你更有能量做妈妈。

这也意味着你可以对孩子说"不",当你需要自己的空间时,孩子也要学会尊重和接受这个事实:他/她也不能完全占有妈妈,而这恰恰在鼓励你的孩子自立。

请做一个选择题

假如你有一笔闲钱,刚够你在一个自我心灵成长课程或者给孩子的一个"不输起跑线"的早教课中挑一个,你会如何挑?

我敢打赌你会挑给孩子的早教课!因为妈妈通常都愿意牺牲自己,把孩子放在最前面。不过,最好的投资是把钱用在父母自己的提升课上。

这个时候妈妈需要自我充电,而孩子不输在起跑线上的最好的课程,就是不上什么课程,开心地玩!

妈妈对自己的情绪负责

1、妈妈和孩子的情绪互相影响

"妈妈这么辛苦,你还这么不听话!"……

"再不停下来,我生气了!"……

"不要惹我发火!"……

孩子好像是我们的情绪主宰,我们成了奴隶。

当他们表现"好"的时候,我们情绪好上天;当他们表现"不好"的时候,我们感觉都看不到天日。我们的情绪好坏,就随着孩子上下起伏。

影响是相互的,我们也把孩子变成了奴隶,为了让我们高兴,他/她可能就放弃了自己的乐趣,努力要表现"好",因为那是我们喜欢的。

情绪也成了我们控制孩子的武器。不过,你不可能要求一个奴隶心里没有不满,所以有时候孩子又莫名其妙地跟我们作对,把我们气得半死。

2、母子间的纠缠,说到底是情绪上的纠缠不清

特别容易跟孩子纠缠不清的妈妈,通常都是焦虑不安型。

也就是说,孩子那些让她生气、发火、担心的事……换作是一个安全型的妈妈,可能完全不觉得是什么问题。

焦虑不安型的妈妈,也受不了孩子情绪低落,孩子成长本来就是苦乐参半的事,但她们特别想孩子"高高兴兴的",如果孩子遇到一点不高兴的事,她们就如临大敌,无法忍受。

妈妈们情绪的过度反应,常常让孩子诚惶诚恐。

而一个看起来特别温和善良慈祥的妈妈,可能是最容易紧张和胆小的妈妈,她们为了避免冲突,常常过度放纵孩子,养出无法无天的孩子。

3、妈妈要把自己的情绪和孩子拉开一段距离

所以,一个妈妈一定要把自己的情绪和孩子拉开一段距离,不要让孩子为你的情绪负责。

这是你最负责的态度,避免将自己的问题强加给孩子。你能做的是:

a.记住你的性格是养育过程中一个极为重要的因素。

b.在你的情绪反应过度时不要"教育"孩子。

情绪状态中我们多半会失掉些自我的正常功能,这个时候你是无法"教育"孩子的,不过是发泄而已。

c.自我成长,改善自己的情绪困扰,不让它障碍你做妈妈的能力。

当你树立了为自己情绪负责的榜样,你才能教会孩子为他/她的情绪负责。教学相长,共同"提高情商"。

远子,远到多远?

远子,不是说把你的孩子扔得远远的,你跟他/她划清界限,各自不相干,让他自生自灭。那样"远"子,孩子会向你讨债的。

焦虑不安型的妈妈根本无法跟孩子分离,亲子不如远子这句话,更多是为她们说的;即便她们牢牢记着"远",跟孩子的距离也比较近,需要挣扎和努力才能做到"远"。

假如你是回避型,本来就不喜欢太过亲密的人际关系,你跟孩子的关系已经够远了。

回避型妈妈会干脆把孩子扔给老人或者保姆,把孩子送进全托的幼儿园,孩子哭闹得再厉害都懒得搭理,让孩子自己收场……

焦虑不安妈妈需要学习才能做到的事,对回避型妈妈来说易如反掌。问题是,她们无法跟孩子建立安全的情感联接。

那么你需要做些努力,跟孩子靠得近点:花更多时间跟孩子相处,特别地多为孩子做些事,给孩子买礼物,多多抱TA,学习对孩子的情绪更敏感些……你需要学习如何跟孩子亲密。

远和近,是一个相对的概念。

它意味着妈妈能够意识到孩子的成长、变化和需要,承受住焦虑担心,逐渐放手,允许孩子自己做主,允许他长大,允许他不需要妈妈,允许他犯错,冒险,离开我们,成为他自己!如果有同感,就留言给我们,说出你的看法吧!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