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新生幼儿入学准备

2020-11-13 幼儿园新生幼儿入学准备 入学准备幼儿园 幼儿园入学准备

暂停上幼儿园好吗?。

时间弹指一挥间就已逝去,又是一个新学期,许多同学都会在开学前做好相应的准备,做好入学的准备工作可以在开学时有条不紊,你有哪些推荐的入学准备小知识呢?为了让您在使用时更加简单方便,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暂停上幼儿园好吗?”,供大家参考,希望能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友:我儿子两岁八个月送到幼儿园,半个多月还不能适应,没办法,我们只好暂停送幼儿园,待到九月份孩子三岁时再让他上幼儿园。我想请教专家这种情况我们家长该怎么办?暂停上幼儿园是否妥当?

孩子不适应幼儿园生活,因而不愿意去幼儿园,是常见的现象。

孩子所表现的这种现象是由于与亲人暂时分离而产生的分离焦虑(separationanxiety)造成的。这种现象早在1932年就有心理学家研究过了。我本人在80年代也做过有关的研究(论文刊登在《心理学报》1984年第3期,240—249页)。研究发现:

1、影响儿童入园适应程度的因素有:a、过去有无入托经验、寄托经验。b、亲子联结(Parent—childbonding),即亲子依恋程度,是否紧密。c、年龄。也就是说没有与亲人分离过的、亲子联结紧密的、年龄愈小的儿童,入园适应愈差。

2、入园痛苦的程度在一个月内比较明显,特别是头两周。

3、儿童入园与家长分离时,所表现出来的痛苦,与他一日在园的情绪表现,可以一致,也可以不一致。也就是说离开亲人那一会儿表现很痛苦的孩子,一天在幼儿园,也可能生活得很好,也可能仍然不高兴。所以不要以为他离开你哭得厉害,就一定一天都不痛快(有时也许不高兴)。

4、幼儿园老师的教养能力也重要。

根据以上的结论,结合你孩子的情况,我想提以下几点:

1、半个月不适应,并不是什么大问题,他的哭闹只会是暂时的。

2、暂时停送幼儿园并不是好办法,因为有过一段“哭闹可以不去”的经验,再送时,还会加长适应痛苦的时间。

3、当然我说这话还要考虑他进的这个幼儿园,老师的爱心、教养能力是不是好。这一点很重要。如果认为很好,以后还是要把孩子送到他们这里来,那么,极有必要把你们对孩子的耽心和老师讲,希望得到他更多的照顾(孩子还不到三岁呢!),以使他更好地渡过第二次入园痛苦。

4、家人要放松,不要紧张,不要他一回来,好像是从一个受委曲的地方好容易回来了,把他捧为太上皇。即使他发脾气(这应该看作是很自然的)也不要太迁就,要用平常心对待。

5、千万不要当他的面谈论不送他去幼儿园的话,也不要在家里,把他发脾气的表现“硬”与入园连在一起。

6、孩子每天回家后,多和他在一起玩玩,买几件新玩具,注意他的睡眠,假日要关心他的饮食营养。

7、千万不要问他幼儿园的事,当然,如果他愿意说,你们一定要耐心听,而且要表示极大的兴趣。

8、从你们写的问题看,为了孩子入园,你们的确已经做了不少准备工作了,虽然效果不大(因为对两岁多的孩子来说,还是比较抽象的,他不过是看、是听,还没有和自己要去的环境联系起来),但可能还是有用的,也可能不看、不听,更难适应。

入学准备编辑推荐

一开春,上幼儿园孩子不停咳嗽怎么办?


时间一去不复返,新学期的号角已经吹响,孩子们也要为进入学校学习做好相应的准备,入学准备做好了可以提高孩子的学习积极性,你还知道哪些关于高效做好入学准备的知识呢?下面的内容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一开春,上幼儿园孩子不停咳嗽怎么办?,供大家参考,希望能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咳嗽有痰吃什么好有的妈妈一开始就给孩子吃川贝雪梨、或者白萝卜水,这其实是不对的。正确的做法是,应该先区分咳嗽有痰的类型,风寒咳嗽或者风热咳嗽。不同的咳嗽类型,有不同的饮食对策!

风热咳嗽——舌苔黄,红;痰黄稠,不易咳出,并有咽痛。应吃清肺,化痰止咳的食物

食疗

1、川贝冰糖蒸梨:把梨横断切开,去核放入2-3粒冰糖,5-6粒碾碎的川贝,把梨对拼好放入碗里,上锅蒸30分钟。有润肺,止咳,化痰的功效。

2、白萝卜水:白萝卜洗净,切4-5片,放入小锅内,加大半碗水,烧开后改小火煮5分钟,稍凉后给宝宝喝。此方治疗风热咳嗽、鼻干咽燥、干咳少痰的效果不错的。

3、梨粥:鸭梨三个切碎,加水煮半个小时,去渣取汁,与大米适量煮粥,不可放凉吃。

4、马蹄水:3 ~ 4 颗马蹄去皮切成薄片。 加一碗水煮5 分钟左右。给宝宝喝水,马蹄也可以吃。可清肺热,有生津润肺化痰作用。

5、陈皮水:陈皮、山楂、甘草各3 ~ 5 片,加3 ~ 4 碗水煮开即可。煮开后变温加蜂蜜一勺。

风寒咳嗽——舌苔白;痰稀,白黏;并伴有鼻塞流涕。应吃温热,化痰止咳的食物

食疗

1、蒸大蒜水:大蒜2-3瓣,拍碎放入碗中,加入一粒冰糖,半碗水,加盖隔水蒸15分钟。晾温热后让宝宝喝水。

2、烤橘子:将橘子在小火上烤,至橘皮发黑,让宝宝吃温热的桔肉,橘子性温,有化痰止咳的作用。

3、麻油姜末炒鸡蛋:将一小勺麻油放入超过,油热后入姜末,再打一个鸡蛋炒匀。晚上睡前趁热吃。

4、香菜黄豆汤:香菜30克,黄豆10克洗净。现将黄豆加水煮15分钟,再加入香菜煮15分钟,去渣加少许盐,每天给宝宝分几次服用。

5、生姜+红糖+大蒜:宝宝有咳嗽,可在生姜红糖水里再加2-3瓣大蒜一起煮,用小火煮10分钟,把蒜头的辣味煮掉,这样宝宝会更容易接受。

孩子必须要上幼儿园吗?


想看看其他妈妈怎么看待这个问题。有一个帖子说:“现在,我正处在犹豫中。总觉得独生孩子一个人太孤独,想让孩子多跟其他人接触。但上周看了一个私立的双语幼儿园, 至少在我去的时候他们都在上课(托班),所有的孩子都规规矩矩坐成一排,前面有个老师拿着五颜六色的圆环在问他们是什么颜色。有的孩子回答,有的孩子沉默。看了一圈(托班、小班、大班)下来没见一个面带笑容的小孩,除了我身边那兴奋不已的儿子。可问了问周围其他的人,说幼儿园都是这样。”还有一个妈妈这样说:“俺家宝宝加起来上了有一个星期的幼儿园了,死活不想上,现在一听说要上幼儿园,就好像要打针一样大哭。勉强送过去,也是大哭着看我走,在幼儿园里就像个小傻子一样发呆。接的时候就像受了多大委屈,见到有人接就哭。早晨起来不吃饭,不洗脸,总是说困了想睡觉。真是烦死我了!!!是不是要随她去啊,什么时候想上了,再让她去?我想让宝宝在家玩,不上幼儿园了。”有个小城市的妈妈说:“我们也大概七八个月起就去上早教中心的亲子班。但我总觉得早教中心只学到了一些教育理念的形,而没有学到神。女儿到了28个月后,我开始给她找幼儿园。考察了家附近的幼儿园,无论收费高低,都是传统的幼儿园。我选择了一家公办的。女儿一开始进去的时候一点都没哭。可是幼儿园的老师非常的严厉,对‘不听话’的孩子用很多威胁的办法,比如说,要让警察抓走、关黑屋子之类的。而且老师和家长基本没有主动沟通……后来又去考察了其他的幼儿园,管教的方式基本也差不多。我不是全职妈妈,但是我和我老公的工作时间有点互补,一个星期大概有一两个白天大家都上班。我现在的想法是宝宝不要上幼儿园。因为感觉在幼儿园受到的心理伤害太大。想自己和老公了解一下幼儿园的教学内容,自己带孩子。到上大班的年纪再送幼儿园。防止和其他小朋友脱节。大家觉得可行吗?顺便插一个话题,附近有一家幼儿园举行吃饭比赛,哪位孩子吃得最快,可以拿一份大奖,我们小区里有一位孩子最终摘冠,他的妈妈还异常得意地说: ‘我家那个孩子以前吃饭那叫个慢,现在好了,每天吃饭的速度比我还快。’我听了以后总感到很别扭,我就不知道养成快速吃饭甚至囫囵吞枣的习惯有什么好,长大以后他的胃能好到哪里去,凡事都应有个度,吃饭更是如此,吃饭过快或过慢都不好。”亲子论坛上的妈妈们还分析了在家带孩子的优势。第一优势,也是最大优势,在家里可以进行科学饮食。尤其是对那些身体比较弱的孩子,因为不适应幼儿园里的饮食环境造成心理压抑和身体免疫力下降。这样的孩子至少可以不上小班,等孩子身体强壮些再直接上中班。第二优势,可以自由安排时间,随时掌握孩子的心理波动状况,杜绝了幼儿园某些不良事件带来的心理影响。由于每个孩子的个性和承受程度不同,许多幼儿园在对待和处理一些事情的时候,仅仅从管理方便和控制管理成本的角度考虑而使用一刀切的管理方法。但一刀切的管理方法往往使很多孩子承受了莫大的心理压力,比如有些孩子拉尿拉到裤子上都不敢说,还不到喝水的时间渴了想喝水却不敢讲。但如果选择不上幼儿园也会有一些很明显的不足之处。第一不足,培养自主独立性的环境有所欠缺。在家里没有小朋友们互相竞争的环境,再加上父母的宠爱,或多或少都会影响孩子自主独立性的快速养成。第二不足,缺乏团体活动和互相学习互相促进的氛围。由于在幼儿园里许多小朋友一起玩游戏,一起唱歌跳舞,一起运动,这是一种非常好的氛围,在家里辅导由于没有这样的环境,加上家长不注意创造类似的环境让孩子去体验,对孩子不仅是一个遗憾,更是少了一个学习的通道。第三不足,缺乏和同龄人交流的环境。现在很多家庭都是一个孩子,孩子从小就跟大人成天呆在一起,结果造成孩子只会跟成人沟通不会跟同龄人互动。而成人的活动和创造力总是有限的,不足以影响到孩子,使孩子获得丰富的学习机会。温娜一向觉得如果幼儿园老师对孩子不好,让孩子3年都生活在压抑中,还不如让老人带。其实孩子那么容易宠坏吗?孩子受父母影响是最大的,任何人都无法取代。即使刚开始有点“被宠坏了”,但最终还是以父母为楷模的。但转念一想,自己的童年和孩子的成长环境毕竟是不同的。看来,上不上幼儿园是妈妈们最纠结的问题,她们恨不能让宝宝一直在自己身边长大,但事实上肯定是不可能的,在选择上不上幼儿园的问题上有人总结了几点建议。第一,如果孩子已经上了幼儿园,要了解孩子在幼儿园开心不开心,有没有伙伴玩,离开妈妈会不会觉得没有安全感,被老师批评时心里会怎么想。只有通过了解孩子的真实想法,帮助孩子排解痛苦,放大在幼儿园获得的快乐,才能让孩子开心地上幼儿园。很多妈妈在对孩子共情中,寄托了一种超出孩子能承受的东西,并不是理解孩子,而是过多地掺杂了成人自己的主观感受。第二,如果决定不送去幼儿园,而是家长自己带孩子,则需要评估一下家长的能力,孩子周围有没有同伴,是否能让孩子与外界有足够的接触,是否能让孩子在心智、社交等各方面都茁壮成长。最重要的是,家庭的教育环境是不是宽松自由得能帮助孩子获得提升。还要注意和孩子保持距离,不要让孩子的心情牵制自己。要给孩子提供的是帮助,而不是让孩子成为全家的主导。第三,父母有时间跟孩子在一起,并愿意学习先进教育理念和相关技术。温娜看了这些,觉得自己的思路更清晰了。她也在网上看了一些不上幼儿园的孩子的情况。有个妈妈说的案例就很有代表性。说起来,我儿子最大的问题是没有小朋友一起玩,其次就是老人使劲塞吃的给他,唯恐不胖。头一个问题没法解决,天冷了,我又没时间,儿子和小朋友玩的时候,需要预热一下才能表现出真实的他来,要不他的行为就让人头疼,现在被打了知道不能随便还手,但会找奶奶和妈妈号啕大哭。第二个问题更头疼,吃饭不规律导致胃肠不好,我在家里要给他吃补脾益肠的药。跟婆婆提过,在孩子吃饱之后不要反复说“最后一口、最后一口”。本来儿子吃饱了多一口都不要,可现在经常嘴里含着饭,到处玩,奶奶在后面抓到时机就又喂他两口。对于不让儿子吃太多的问题,婆婆家所有人包括老公对我都颇有微词,而我舅他们又反复告诫我不要让我儿子吃得太胖,对他不好。到底多胖是个限度,胖了有什么不好,能带来什么不好的后果,特别对他成人后有什么影响,也没有准确的分析和数据,所以无法说服公婆。还有就是运动量不足,儿子上了一个月幼儿园,小腿的肉结结实实的,结果现在不上了,肉是松的。成人还会用自己的方式去影响孩子的判断。我婆家善于打造孝顺父母和孝顺长辈。孝顺不是一件坏事,可是一些如养儿防老之类太功利的东西,会让他们做一些很不利于孩子独立思考问题的事情,而且主观上给了孩子一个观念,孩子认为这就是对的,这么做奶奶爷爷会高兴,他不再按他自己的想法去说话做事,更多的时候说,我听话,我乖,我不做什么什么,爷爷喜欢我等等这样的话,好多父母也爱听孩子这么跟自己说话,非常有成就感,觉得孩子懂事,可我觉得不太好。有关研究表明,送孩子上幼儿园,能使孩子在行为习惯培养、自我管理能力、智力开发特别是交往能力与技巧方面获得更好的发展。而如果不去幼儿园只在家庭中度过幼儿期,这些方面的发展可能会受到一定限制。因此,如果有条件,应当送孩子去幼儿园。在幼儿园里,孩子不仅能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还能第一次将自己融入小社会中,这是家庭给不了的。的确,孩子不一定非要上幼儿园,但是孩子迟早是集体的、社会的。家是社会化的第一步,那第二步、第三步呢?如果孩子需要,你得转身离开,是否能做到?娜又上亲子论坛,想看看其他妈妈怎么看待这个问题。有一个帖子说:“现在,我正处在犹豫中。总觉得独生孩子一个人太孤独,想让孩子多跟其他人接触。但上周看了一个私立的双语幼儿园, 至少在我去的时候他们都在上课(托班),所有的孩子都规规矩矩坐成一排,前面有个老师拿着五颜六色的圆环在问他们是什么颜色。有的孩子回答,有的孩子沉默。看了一圈(托班、小班、大班)下来没见一个面带笑容的小孩,除了我身边那兴奋不已的儿子。可问了问周围其他的人,说幼儿园都是这样。”还有一个妈妈这样说:“俺家宝宝加起来上了有一个星期的幼儿园了,死活不想上,现在一听说要上幼儿园,就好像要打针一样大哭。勉强送过去,也是大哭着看我走,在幼儿园里就像个小傻子一样发呆。接的时候就像受了多大委屈,见到有人接就哭。早晨起来不吃饭,不洗脸,总是说困了想睡觉。真是烦死我了!!!是不是要随她去啊,什么时候想上了,再让她去?我想让宝宝在家玩,不上幼儿园了。”有个小城市的妈妈说:“我们也大概七八个月起就去上早教中心的亲子班。但我总觉得早教中心只学到了一些教育理念的形,而没有学到神。女儿到了28个月后,我开始给她找幼儿园。考察了家附近的幼儿园,无论收费高低,都是传统的幼儿园。我选择了一家公办的。女儿一开始进去的时候一点都没哭。可是幼儿园的老师非常的严厉,对‘不听话’的孩子用很多威胁的办法,比如说,要让警察抓走、关黑屋子之类的。而且老师和家长基本没有主动沟通……后来又去考察了其他的幼儿园,管教的方式基本也差不多。我不是全职妈妈,但是我和我老公的工作时间有点互补,一个星期大概有一两个白天大家都上班。我现在的想法是宝宝不要上幼儿园。因为感觉在幼儿园受到的心理伤害太大。想自己和老公了解一下幼儿园的教学内容,自己带孩子。到上大班的年纪再送幼儿园。防止和其他小朋友脱节。大家觉得可行吗?顺便插一个话题,附近有一家幼儿园举行吃饭比赛,哪位孩子吃得最快,可以拿一份大奖,我们小区里有一位孩子最终摘冠,他的妈妈还异常得意地说: ‘我家那个孩子以前吃饭那叫个慢,现在好了,每天吃饭的速度比我还快。’我听了以后总感到很别扭,我就不知道养成快速吃饭甚至囫囵吞枣的习惯有什么好,长大以后他的胃能好到哪里去,凡事都应有个度,吃饭更是如此,吃饭过快或过慢都不好。”亲子论坛上的妈妈们还分析了在家带孩子的优势。第一优势,也是最大优势,在家里可以进行科学饮食。尤其是对那些身体比较弱的孩子,因为不适应幼儿园里的饮食环境造成心理压抑和身体免疫力下降。这样的孩子至少可以不上小班,等孩子身体强壮些再直接上中班。第二优势,可以自由安排时间,随时掌握孩子的心理波动状况,杜绝了幼儿园某些不良事件带来的心理影响。由于每个孩子的个性和承受程度不同,许多幼儿园在对待和处理一些事情的时候,仅仅从管理方便和控制管理成本的角度考虑而使用一刀切的管理方法。但一刀切的管理方法往往使很多孩子承受了莫大的心理压力,比如有些孩子拉尿拉到裤子上都不敢说,还不到喝水的时间渴了想喝水却不敢讲。但如果选择不上幼儿园也会有一些很明显的不足之处。第一不足,培养自主独立性的环境有所欠缺。在家里没有小朋友们互相竞争的环境,再加上父母的宠爱,或多或少都会影响孩子自主独立性的快速养成。第二不足,缺乏团体活动和互相学习互相促进的氛围。由于在幼儿园里许多小朋友一起玩游戏,一起唱歌跳舞,一起运动,这是一种非常好的氛围,在家里辅导由于没有这样的环境,加上家长不注意创造类似的环境让孩子去体验,对孩子不仅是一个遗憾,更是少了一个学习的通道。第三不足,缺乏和同龄人交流的环境。现在很多家庭都是一个孩子,孩子从小就跟大人成天呆在一起,结果造成孩子只会跟成人沟通不会跟同龄人互动。而成人的活动和创造力总是有限的,不足以影响到孩子,使孩子获得丰富的学习机会。温娜一向觉得如果幼儿园老师对孩子不好,让孩子3年都生活在压抑中,还不如让老人带。其实孩子那么容易宠坏吗?孩子受父母影响是最大的,任何人都无法取代。即使刚开始有点“被宠坏了”,但最终还是以父母为楷模的。但转念一想,自己的童年和孩子的成长环境毕竟是不同的。看来,上不上幼儿园是妈妈们最纠结的问题,她们恨不能让宝宝一直在自己身边长大,但事实上肯定是不可能的,在选择上不上幼儿园的问题上有人总结了几点建议。第一,如果孩子已经上了幼儿园,要了解孩子在幼儿园开心不开心,有没有伙伴玩,离开妈妈会不会觉得没有安全感,被老师批评时心里会怎么想。只有通过了解孩子的真实想法,帮助孩子排解痛苦,放大在幼儿园获得的快乐,才能让孩子开心地上幼儿园。很多妈妈在对孩子共情中,寄托了一种超出孩子能承受的东西,并不是理解孩子,而是过多地掺杂了成人自己的主观感受。第二,如果决定不送去幼儿园,而是家长自己带孩子,则需要评估一下家长的能力,孩子周围有没有同伴,是否能让孩子与外界有足够的接触,是否能让孩子在心智、社交等各方面都茁壮成长。最重要的是,家庭的教育环境是不是宽松自由得能帮助孩子获得提升。还要注意和孩子保持距离,不要让孩子的心情牵制自己。要给孩子提供的是帮助,而不是让孩子成为全家的主导。第三,父母有时间跟孩子在一起,并愿意学习先进教育理念和相关技术。温娜看了这些,觉得自己的思路更清晰了。她也在网上看了一些不上幼儿园的孩子的情况。有个妈妈说的案例就很有代表性。说起来,我儿子最大的问题是没有小朋友一起玩,其次就是老人使劲塞吃的给他,唯恐不胖。头一个问题没法解决,天冷了,我又没时间,儿子和小朋友玩的时候,需要预热一下才能表现出真实的他来,要不他的行为就让人头疼,现在被打了知道不能随便还手,但会找奶奶和妈妈号啕大哭。第二个问题更头疼,吃饭不规律导致胃肠不好,我在家里要给他吃补脾益肠的药。跟婆婆提过,在孩子吃饱之后不要反复说“最后一口、最后一口”。本来儿子吃饱了多一口都不要,可现在经常嘴里含着饭,到处玩,奶奶在后面抓到时机就又喂他两口。对于不让儿子吃太多的问题,婆婆家所有人包括老公对我都颇有微词,而我舅他们又反复告诫我不要让我儿子吃得太胖,对他不好。到底多胖是个限度,胖了有什么不好,能带来什么不好的后果,特别对他成人后有什么影响,也没有准确的分析和数据,所以无法说服公婆。还有就是运动量不足,儿子上了一个月幼儿园,小腿的肉结结实实的,结果现在不上了,肉是松的。成人还会用自己的方式去影响孩子的判断。我婆家善于打造孝顺父母和孝顺长辈。孝顺不是一件坏事,可是一些如养儿防老之类太功利的东西,会让他们做一些很不利于孩子独立思考问题的事情,而且主观上给了孩子一个观念,孩子认为这就是对的,这么做奶奶爷爷会高兴,他不再按他自己的想法去说话做事,更多的时候说,我听话,我乖,我不做什么什么,爷爷喜欢我等等这样的话,好多父母也爱听孩子这么跟自己说话,非常有成就感,觉得孩子懂事,可我觉得不太好。有关研究表明,送孩子上幼儿园,能使孩子在行为习惯培养、自我管理能力、智力开发特别是交往能力与技巧方面获得更好的发展。而如果不去幼儿园只在家庭中度过幼儿期,这些方面的发展可能会受到一定限制。因此,如果有条件,应当送孩子去幼儿园。在幼儿园里,孩子不仅能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还能第一次将自己融入小社会中,这是家庭给不了的。的确,孩子不一定非要上幼儿园,但是孩子迟早是集体的、社会的。家是社会化的第一步,那第二步、第三步呢?如果孩子需要,你得转身离开,是否能做到?

两岁宝宝能上幼儿园吗?


伴着春天的脚步,一个崭新的新学期又在我们的面前了,同学们都会为迎接新学期的挑战做一些准备,入学准备做好了可以提高孩子的学习积极性,还有哪些让你觉得学到了的入学准备小知识呢?下面是小编精心为您整理的“两岁宝宝能上幼儿园吗?”,供您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生活中,妈妈和奶奶之间为了宝宝的喂养进行争论,出发点都是为了宝宝的茁壮成长。所以,婆媳之间要相互尊重,经常沟通,一起努力,找到最科学、最利于宝宝成长发育的喂养方法。

奶奶:两岁的宝宝太小,送他去幼儿园花钱不说,那里孩子多,肯定会互相传染疾病,还会受别的孩子欺负。再说了,宝宝吃惯了家里的饭,在幼儿园能吃饱吗?

妈妈:宝宝快满两岁了,平时太忙我没办法亲自带他,考虑到宝宝各方面的发展,我想送他上幼儿园,不然宝宝天天只能和奶奶玩,不知道会不会影响他的发育。

北京儿童医院保健科主任张峰:宝宝两岁半就完全可以送去幼儿园了,这是因为宝宝满了两岁以后,随着孩子的逐渐长大,身体和智能也逐渐成熟,不仅具备了语言能力,而且生活上也有了一定的自理能力,去幼儿园已经可以表达自己的需求和照顾自己了。这时也是求知欲最强和语言发展最快的时期,把他送到幼儿园去学习,多接触人,接触各种事物,语言会发育得更好,也能学到更多的知识。

一两岁的小宝宝多数是在父母、家人身边长大的,总有一天要走出父母的视线,应该及早与同龄儿童接触,接受更多科学的教育,逐渐适应集体生活,为入学做好准备。

独生幼儿三岁以后仍然由家人带养,从心理学的角度看,不利于成长。上幼儿园可以克服独生子没有兄弟姐妹为伴的不足,让孩子在交往中磨炼自己,促进心理健康。所以孩子到了一定的年龄应该入园接受教育。

两周岁以前,应该尽可能地多带宝宝去亲子中心进行些亲子教育,这种教育模式以家长带孩子一起参加为主,它在开发宝宝智能的同时也能增进母子感情。

孩子,你这上的是幼儿园吗?


案例

晒晒幼儿园孩子的作业

昨天,家住郑州市郑汴路的张女士拿起女儿的数学作业猛一看,上面有个数字拼成的“雪花”,她当时根本没明白是啥意思。可这是她正上幼儿园大班女儿的作业题。

上个周末,孩子的家庭作业包括:3张拼音作业,练习写18组拼音;2张汉字书写作业,练习两个汉字的笔画顺序、拼音;3页数学作业,100以内的数字加减法;有2页语文练习,找出经典古文内的词语,以及生、来、晴、古等6个字的反义词等。

张女士说,孩子上大班后有作业成为常态。学习内容,包括汉语拼音、古诗文、基本的认字;数学要学两到三位数的加减法;英语要学26个字母和一些基本的单词。

根据教学大纲规定,小学一年级学生所掌握的知识包括:能读准汉语拼音的声母、韵母、声调和整体认读的音节;学会常用汉字450个左右;会做20以内数的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试题;会读、写100以内的数,掌握100以内数的顺序,会比较100以内数的大小;会进行两位数加、减整十数和两位数加、减一位数的口算。对比一下,张女士感觉女儿目前都已经达到这水平。

张女士女儿所在幼儿园的老师告诉家长,从这里毕业的孩子,文化水平基本能达到小学三年级水平。这也是这所幼儿园宣传的重点。

调查

10所幼儿园7所小学化

为了杜绝幼儿园教学小学化,3月20日,省教育厅规定:不准幼儿园提前教授拼音、写字、笔算等小学教育内容,不准以举办兴趣班、特长班和实验班为名进行各种提前学习和强化训练活动,也不准幼儿园给幼儿布置家庭作业。

昨天,河南商报记者走访郑州多家幼儿园,发现不少幼儿园授课依然“小学化”。

郑州北环一小学学前班里,每节课25分钟到30分钟,其间不能上厕所、吃东西,语文、数学、英语、艺术——课程表已经相当正规。在一家打着“上海”招牌的幼儿园里,一位家长说,孩子正上大大班,一周有三四天有作业。

一家设在高教小区内的幼儿园里,学前班里的孩子每天要写一张字,“笔画都很多,什么‘绿’、‘病’、‘刻’,看着孩子写得费劲,我都跟着急。”一位家长说。在调查的10家民办幼儿园中,其中有7所幼儿园正提前教授孩子拼音、写字、算术,一般从大班开始,个别中班也已经起步。不少幼儿园甚至以孩子能认多少字、能做多大范围的计算题为评价标准,对孩子进行强化训练。

观点

该让孩子玩好还是学好?

让孩子尽情地玩还是尽力地学?郑州市民周先生最近正因此与妻子闹别扭。虽然女儿9月份才到上幼儿园的年龄,但不少幼儿园已经通知提前报名了。

妻子坚持要送孩子去离家五公里外的一所双语幼儿园,一个月学费3000多元。在妻子看来,孩子将来要成气候就得拼学习,上的幼儿园、小学、中学都必须是最好的。

周先生不赞成:“幼儿园承诺说,孩子毕业时能用英语对话,学习强度太大,孩子就这三年好时光,我想让孩子多些时间玩。最关键的是能培养孩子开朗、自信的性格。”

可他骑车在家附近转了个遍,发现幼儿园不是称双语,就是叫国学,就连只有几间屋子的幼儿园,也宣称开发孩子早期智力、开发数学潜能。

“公办幼儿园好一些,但我们根本进不去。”周先生说,他现在也迷茫了,幼儿园对于孩子的意义到底是什么?

幼儿园不学,小学跟不上吗?


宝宝在幼儿园里学了什么?孩子上完幼儿园该上小学了,如果幼儿园里没有学够知识,上了小学会不会跟不上课程?

snow770827发帖:

我现在选择这所幼儿园是私立的,硬件条件最我们这个小地方最好的,老师素质也比较高,有责任感和爱心,对孩子很好,不偏心。还有这所园里的教育理念是:让孩子在游戏中学习,主要培养行为习惯、学习方法和培养学习兴趣,在游戏中动脑开发智力。而我们当地的机关幼儿园,过早地给孩子灌输了小学教材里的知识,珠心算,加减法,汉字等,很多小学生要掌握的内容,也用填鸭式的教学方式灌输给幼儿。让孩子过早地背上了学习的包袱。

很多家长认为,如果在幼儿园不学这些知识,上小学后学习会跟不上,因为小学的课程会更难,如果在幼儿园不打好基础,读小学就会吃力。你们觉得这种说法正确吗?

横云回帖:

我宝宝的老师就明确和我交流过这个问题,他们幼儿园是不教认字和写字的。

我家的教育理念:现阶段不学认字和算术,主要从游戏和生活中学习解决问题的方法,培养与人相处沟通的能力。最满意的一点就是,我们家孩子每天都是笑眯眯的,总是一边走一边唱,快乐的不得了。

至于能否顺利和小学接上,我觉得应该没问题吧,现在小孩都这么聪明。

天时地利人和回帖:

本来读幼儿园就是玩的,这个是正确的,可是在现在社会变了,我一个朋友的儿子上的幼儿园很宽松到了小学一年级就跟不上,我的同事说她女儿在上小学前就把拼音和20以内的加减法学完了,她也不想这样可是周围的小孩都在学,否则就跟不上,一年级老师教得很快的,我一个亲戚在私立幼儿园教大班,她说她们现在也教很多东西,比规定的幼儿园教育要达到的标准高多了,只要中国的教育体制不变这种状况就难有根本的改变,不知道其它地方怎么样

宛廷妈妈回帖:

你说的这个幼儿园真是太好了,是我理想中的幼儿园。我的妈妈和老公在台湾的姨妈都是多年的幼教工作者。她们一致认为小孩子上小学之前不用提前学那么多的东西。

因为假如孩子提前学会了小学一年级的知识,那么老师上课时,想必她就没那么有兴趣了,上课时老师说的她都懂,她还能认真听吗?这会影响她树立一个正确的学习方法。

由于比别的同学早知道,所以孩子会有优越感(家长也有哈),等到了三年级之后,这种优越感会消失(除非家长一直坚持早教)到时孩子的心里可能会产生落差,甚至是厌学。

小孩子就是要多玩,从游戏中学习有利于她将来融会贯通,学习讲的是举一反三而不是死记硬背,会玩的孩子肯定是个聪明孩子。

TWOTOUCH回帖:

你说的幼儿园很好,在游戏中学习也是符合这个年龄阶段孩子的特点的。我女儿的幼儿园也是这样的,至今家长们的总结是,还没发现哪个孩子跟不上学校的进度的,相反,学得都很好。

说到学前学知识,有的幼儿园确实是拿着小学课本在学,这对孩子是有害无利的。孩子在该玩的年龄没有得到充分的满足,被提前灌输了那么多书本知识后,上小学又难以养成认真听讲的习惯,一到高年级,新知识出现了,学习很容易出现滑坡。

另外要注意的是,学前不提前学知识,不等于不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从我周围的例子来看,培养良好的的阅读习惯对孩子日后的学习有很大的帮助。父母要每天抽空给孩子讲故事,选择适合孩子、吸引孩子的好读物,让孩子爱上阅读,这点对孩子以后的自主阅读,主动学习是很重要的。

楚楚宝贝回帖:

我们今年就要上小学了,他们幼儿园是私立的,是不学小学的知识的,就是玩啦,唱歌跳舞画画什么的.不过我女儿也可以认识很多字,一般的故事书,都可以自己阅读了,我觉得这个非常非常的重要,因为孩子的理解能力都需要会自己阅读的,否则老师读1道题,没听清楚,做题的时候,就只能连蒙带猜了呢

数学20以内的加减早就会了,学校没教过,我们也没特意教过,就是有时候陪我去菜场买菜,顺带着帮我算算帐了.

最早我们是这样的,3岁去菜场,如果买了5个草莓,爸爸吃掉2个,还剩几个?是吃掉的多?还是剩下的多?剩下的你想怎么分配?给谁几个?自己留几个?然后5岁我们就是买10个草莓,爸爸吃了2个,妈妈吃了2个,你吃了3个,一共吃了几个?还剩下几个?

今年7岁,我们买菜的题上升到:1斤排骨17快5,买2斤半,要找回多少钱?说真的,我每次都要用手机悄悄的算一遍,不过如果宝宝算错了,我们也无所谓,就说,下次算仔细点,否则别人少找我们钱,还要被别人骂二百五呢,哈哈

点点滴滴-点点回帖:

小孩在上小学前倒底该不该提前学一些东西,个人觉得不应该一刀切。

孩子的智力水平是一个重要的因素,但孩子的学习方法和习惯也是非常重要的,有的孩子学前不学,上小学方法对路学习习惯又很好的话,上小学过一段时间就会赶上或超过一般的孩子,如果这个孩子的智力一般,方法又不对路,加上回家不能及时完成作业或是讨厌作业,那就很难了.如果家长能在学前对这种智力一般的孩子培养出好的学习习惯,培养正确对待学习的态度,培养孩子爱学习爱做作业的兴趣,那么孩子在上小学后不至于比别人差很多,孩子也不会自卑,很多时候,孩子要是觉得比别人差就会感觉到自卑的,随着时间的流逝,孩子得不到老师和同学的肯定就会出现厌学。

所以,个人觉得,提前作铺垫也没有什么不好,至于说上学前都知道了,上课不专心听讲,我觉得家长要引导孩子,其实上小学要学的东西很多,比喻说,学前认识很多字,会读会认,上小学后,我们家长可以对孩子提出更高的要求,要会写,要会运用,培养写日记,写小故事等,上课要极积发言,因为你都懂了,所以敢于举手说,孩子勇于发言,老师关注是不是多了,谁不想老师关注自己的孩子?老师点名的次数多了,孩子的积极性是不是会更高,上课还会不专心听吗?

所以不同的孩子应该不同对待。个人觉得学前打点基础没有什么不好。因为我觉得我的孩子是一个普通的孩子,所以我会按我的去做。

宝宝上幼儿园越早越好?


伴着春天的脚步,一个崭新的新学期又在我们的面前了,许多同学都会在开学前做好相应的准备,提前做好入学准备工作可以让我们提高效率,高效的入学准备的小知识你了解哪些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收集整理,为您带来的《宝宝上幼儿园越早越好?》,相信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昨日,在重庆市2009年幼教工作会上,市教委基教处相关人士表示,3岁以下的宝宝不适宜过早送进幼儿园,从今年起,将由“家庭教育指导师”为家长和社区提供0—3岁婴幼儿早教指导。

目前重庆许多幼儿园为3岁以下幼儿开设了“幼儿学前班”、“托儿班”。虽然收费比3岁以上的班要贵,还是有不少家长趋之若鹜。

在渝中区工作的张女士将不到两岁半的孩子送进“幼儿学前班”,每年学费近1万元。尽管宝宝上学第一天由于不适应就感冒,但张女士仍觉得孩子早点上幼儿园,更有利于成长。

“幼儿园既不能搞小学化,也不能保姆化。”市教委基教处人士说,城市普及学前6年教育,不是提倡降低幼儿园的收生门槛。娃娃的最佳入学年龄应该是3岁,3岁以下娃娃应以家庭教育为主,幼儿园辅以专业指导。

从今年起,市教委开始启动“家庭教育指导师”计划,让每所幼儿园都有一位专职或兼职的“家庭教育指导师”,为家长和社区提供0—3岁婴幼儿早期教育与早教指导服务。幼儿园教师需经培训和上岗考试,才能成为“家教指导师”。

一岁半就上幼儿园合适吗


家里有人带千万别送,太小了。

mingma的回复:

既然有爷爷奶奶带着,就没必要这么早送去幼儿园呀。虽然我家小铭也是一岁半左右去的幼儿园,但我们是在没办法的情况送去的(都要上班,离爷爷奶奶家远,而且他们也没时间),那时孩子学话迟,大小便还不懂得告诉老师,天天拉在裤子里,好可怜啊,让我想起来都很内疚,不过慢慢地也适应下来了。我觉得孩子进幼儿园最好是在两岁半以后。

szdonglianghong的回复:

我们家的芊芊现在刚好一岁半,爷爷奶奶也因身体不好不能来照顾,原来一直用的小保姆也因家中有事可能要回去。最主要的是我觉得保姆在家,不能很好地照顾孩子,也不懂得教育方法,所以我正在考虑送幼儿园。我犹豫很长时间了,我觉得我家宝宝的社会交往能力还行,但最担心的是怕进幼儿园后容易生病。我也想听听专家的意见。

szdonglianghong的回复:

我曾在杂志中看到过,国外的幼儿园在宝宝刚入园时可采取循序渐进的方法。即第一天只送去一小时,第二天送两个小时,第三天留在幼儿园吃午饭,第四天可在幼儿园午睡……这样宝宝逐渐就会适应的。

GIVE的回复:

我很希望有这样的幼儿园,可哪儿有啊!!!

梅茜的回复:

问题是中国的幼儿园不会让你这样做的,而且老师也决不会有国外的老师那样有职业道德。

贝贝妈的回复:

中国也有这样的幼儿园,就是比较少,贝贝的幼儿园多年来就是这么做的。

入园第一个星期是过渡期,第一天,由家长陪着玩1、2个小时就可以回家了;第二天,家长2个小时以后来接孩子回家;第三天,孩子吃完中午饭再接;第四天,等孩子睡午觉起来再接;第五天,孩子就可以在幼儿园度过完整的一天,晚饭后再由家长接回了。个别孩子适应较慢的,允许一段时间内送半天,但时间不能太长,以免影响别的孩子情绪。我觉得这样做挺好的,虽然过渡期不长,不能完全解决问题,但也体现出幼儿园对孩子心理和情绪的关注。

而且新入园的孩子每位家长都要填写一份调查表,内容非常详细,比如:孩子在家里的小名,孩子爱吃什么,不爱吃什么,大小便有什么习惯,能不能自己吃饭,孩子的个性特点是什么,希望老师给予什么样的帮助,等等。看了都让人感动。

刚开学还请了著名幼教专家方明老师,专门给小班的家长讲课,帮助家长做好孩子从家庭走向幼儿园这一重要时期的过渡。老师们也非常耐心负责,反正我挺满意的。

这是一所北京的普通一级一类幼儿园——曙光幼儿园。

幼儿园新生幼儿入学准备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