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这篇文章,很有感触,作为中国的传统父母,大都不愿意小孩从小就讲究穿衣打扮,怕因此分散了太多注意力,我的女儿DODO三岁了,上幼儿园前要自己挑选裙子和卡子,我总是不以为然,不鼓励也不阻止,我不愿她象她的堂姐一样,每天上学前选衣选鞋要半天,还要戴手链啦,花啦,我觉得在这方面太过于追求还为时过早。现在三四岁的孩子已经知道什么是漂亮了,怎样正确的引导,需要我们家长共同探讨。

zhaoshiyuan的回复:

爱美是人的天性,大人、孩子都是一样的。

我的女儿四岁多一点,有时候买衣服,她想自己挑选,我一般都同意。六一前夕,想送给女儿一条裙子,在琳琅满目的货架间,女儿一眼就发现了那条带有小葵花图案的白纱裙,那一瞬间,我看到她眼睛都亮了。想想看,我们大人的童年总有那么或多或少的遗憾,有一些很想要很喜欢的东西失之交臂,就满足孩子小小的要求有什么不好?我给她梳两个小发髻,穿那条白纱裙,在初夏灿烂的阳光里,女儿的笑颜如花,这就是我整个的世界。

入学准备编辑推荐

幸福是一种享受


周六中午,和妈妈、虎娃到院子里玩。我蜷在树荫下的白色摇椅里,和着微风的节拍边摇荡,边给妈织一件豆绿色的细羊毛背心;盛夏了,就要考虑入秋的事。离我不远的另一片树荫里,虎娃和妈在游戏:妈坐在草地上面对虎娃,虎娃坐在轮胎做成的秋千上,摇荡着和姥姥边说边唱。四处一片安宁,只有树上夏蝉不停地诵着知了曲;宁静会使听觉越发地敏感,于是仿佛听见微风吹过杨树的叶尖,不远处河水轻起的漪涟,而实际我确切听到的只有手中钢针的碰撞,和断续飘来的儿子和母亲的欢歌细语。

炽热的空气凝固了时间,仿佛一幅永远的画面,恍惚间我回到二十多年前,妈坐在绿色的公园长椅上给姥姥织毛衣,姥姥和我坐在草地上聊着天玩跳棋……逝者如斯,一瞬间,时光倒转,一瞬间,光阴荏苒,一瞬间,已换了人间,一瞬间,迎来了生命中最宝贵的恩赐,又送走了生命里最珍视的慈爱,就在这热浪凝固的一瞬间,一种巨大的幸福感突然间笼罩了我,惶恐中突然觉得这阳光、这杨树、这草地、这流水、这长椅、这毛衣针、这蝉声、这空气都是亘古不变的场景,变化的只是姥姥、妈妈、我、虎娃和他的子子孙孙。宁静中,我听见了时间悄悄溜走的声音,我被包容在世世代代流淌凝聚的永恒的爱情里,温暖而舒适,安恬而柔软。静静地荡着,听着,欣赏着,心中唱颂着关于幸福的歌:爱与被爱都是幸福的,彼此拥有和珍视是幸福的,妈给孙子唱歌和虎娃给姥姥唱歌都是幸福的,我给妈织毛衣是幸福的,欣赏妈和儿子的嬉戏是幸福的,怀念逝去的亲人是幸福的,遥想子孙的快乐是幸福的,体会永恒的爱是幸福的,能够被别人需要是幸福的,能够给予别人幸福是幸福的,拥有幸福的感觉是幸福的,幸福是一种心灵的享受。

周一打开电脑,看到一串串软软融融的问候,和不断闪烁着的感谢。一时间竟哑然:亲爱的朋友们,是我该谢谢你们啊,让我拥有一个给予的机会,让我拥有一个体会幸福的机会,让我幸福地生活着。因为有你在等我敲击键盘,因为有你在看我的文字,因为有你在呼唤我的名字,我是幸福的。

就在刚才,我又在编织那件豆绿色的毛背心,手中忙碌着的毛衣针让我突然感觉到它们是幸福的:它们不停地默默忙碌着,编织着温暖、关爱和祝愿,给所有需要的人们。郑好妈和我,两位早教斑竹,就是大家手中的一副毛衣针啊。有机会为大家的快乐而忙碌,我们充满幸福和感激。

为了孩子幸福的阅读


幸福是我们一生至关重要的事,我们的一生都在寻找幸福。丰盈的幸福感能够增进人类的创造性,提高社会发展力。

要带给孩子幸福,首先要成为一位拥有幸福能力的家长。0-6岁幼儿对幸福的感知主要来自于父母的亲情抚爱和家庭温馨氛围的熏陶。正如冰心所说的:“母亲好比夜晚的月光,总在爱光中进入梦乡;父亲好比早晨勇敢而灿烂的太阳,在阳光照耀下走向世界。”父母与婴幼儿温馨、亲密的交往,可以使他们从小获得身心的满足和精神上的安全感。这不仅可以消除婴幼儿的紧张不安、恐惧与焦虑,还可以使他们的积极情感得到充分的发展,从而形成独立、自信、谦和、友爱协作等个性品质,为今后的幸福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

在带给孩子幸福、培养孩子感受幸福的能力的过程中,书籍是最好的工具之一。每一位与孩子有过共读经历的父母,一定被孩子这样要求过:“再讲一个故事吧”。您当时除了微微的疲惫,可曾感受到孩子心中的幸福?人们都相信孩子是最纯真的,因为他们最不会伪装,他们不喜欢的事是不会愿意去做的。孩子固然不懂得什么是幸福,但能够做他们喜欢的事不正是一种幸福吗?更何况是和他们最亲最爱的人一起做的一件事。

孩子的幸福又何止如此。忙碌的社会培育了忙碌的人,爸爸妈妈每天早出晚归,能陪孩子玩一会、聊聊天的时间,恐怕屈指可数。每天坐在孩子床边或将孩子抱在腿上与其共读一本书的时间,不仅是在分享书中的内容,更是在倾听孩子的心情,了解孩子最近的成长。亲子阅读不仅是成人读、孩子听的过程,亲子间的交流与互动能赋予阅读更多的涵义,而阅读的价值往往也是在互动中得以体现的。

孩子都是要长大的,我们为孩子做的一切也绝不仅仅是为了保证其现在的健康和快乐,除此之外,我们更希望孩子能有一个美好的未来。于是我们要帮助孩子为未来做准备,为孩子彼时的幸福培育丰厚、肥沃的土壤。

外研社《布奇乐乐园》致力于成为儿童成长的伙伴,成为家长的对话者、引导者和建议者;强调在生命早期对儿童进行科学、全面、系统的教育;希望在儿童发展的敏感期里,给予儿童最适合的教育,最充分地发展儿童的个性、才智和身心能力,帮助儿童充分发挥其潜能,向一个充实和幸福的成年成长!

如何培养孩子幸福的“能力”


幸福来源

快乐是建立在健康的身体和心理需求基础之上的自然感官享受。幸福则是超越自然感官限制而获得更大价值的精神愉悦。可见,感受快乐比感受幸福所需要的能力低级多了,宝贝只要拥有健康的感官功能和自然的身心需求,一旦得到外界的满足,快乐就到手了;可宝贝与外界相互作用的时候,未必总是有求必应,来得快去得也快的快乐便不翼而飞,于是有的宝贝可能与各种消极体验“结盟”了:发泄、生气、苦恼、急躁、焦虑、紧张、愤怒、攻击、赌气……

可是有幸福感受能力的宝贝则调动各种积极因素来摆脱困境:他发挥想象力幻想一件比眼前更美的事物,自言自语编一则故事为自己搞笑,摆弄一下其他玩具分分心,或者干脆“王顾左右而言他”……他总有办法让自己快乐起来,因为快乐主要来源于自己的心里而不是外面的世界,做到这一点的宝贝就与幸福“手牵手”了。

可见,快感是靠不住的,幸福感才靠得住。父母不仅要奉送给宝贝快乐,更要培养宝贝感受幸福的能力。

1、积极应答而不立即满足

1岁以内的婴儿属于感觉型、冲动型的,他有什么要求不会用语言表达,通常就用哭声表达自己的生理需求以及渴望妈咪关注和爱的需求,而在成人文化里,哭声是难过痛苦的信号,怎么能让宝贝难过痛苦呢?妈咪就在身边,随时都能响应宝贝的呼唤,于是宝贝的哭声越少就越增强妈咪的成就感,1年多以后,妈咪就纳闷了,宝贝怎么那么缺乏耐心、那么不擅长等待呢?怎么稍不如意就大发脾气呢?可别总以为宝贝天生就是这脾气,其实,主要因为你一直就在“培养”他的急脾气。

如果用延迟满足的方式,宝贝的耐心和脾气就会锻炼得好多了。当宝贝用哭声召唤你吃奶的时候,你远远地用声音答应着:“妈咪就来了——”你“踏踏”的碎步告诉宝贝你马上就到,到了之后你拿着奶瓶再跟宝贝聊两句:“宝贝饿了,该吃奶了!”“宝贝吃奶,白白胖胖。”这样可以拖延几秒钟以培养他的延迟满足能力,而且简短的哭声也锻炼宝贝的肺活量。这是积极应答宝贝的最好方式。二话不说、立即满足是充满爱心但缺乏教育用心的方式,而消极冷淡、对宝贝的应答不理不睬则是爱心妈咪永远都不会做的事情。

2、拒绝而不惩罚

2岁左右的宝贝懂得一些事理了,身体运动和语言表达能力也增强了,于是他可能要尝试一些方式来挑战妈咪的爱心和耐心,为自己争取更多的权益,可有些方式是不安全、不礼貌甚至蛮不讲理的,妈咪一定要拒绝宝贝,但是拒绝不等于惩罚。研究发现,惩罚也能培养孩子的延迟满足能力,但不是自我延迟满足能力,而是外在延迟满足能力。即大人在眼前的时候,为了逃避惩罚带来的不安,便在表面上服从大人,大人一走,他就恢复原样了。自我延迟满足能力是宝贝内化了大人的要求,变成安心和乐意控制自己的行为规则,所以大人不在身边,他也知道应该怎么做。

拒绝就是明确坚定地告诉孩子“不”,同时提示他更好的行为规则和方式,惩罚则是对宝贝所犯的错误本身特别关注,用大声训斥、打屁屁或者打手等方式使自己得到发泄、使宝贝感到害怕,但是问题本身并没有得到妥善的解决。妈咪要把握好拒绝与惩罚的界限,让宝贝在拒绝而不惩罚的教育方式中滋长自我延迟满足能力。

3、维持和谐美满的婚姻关系

感受幸福的模式在家庭中是可以代代相传的。宝贝以后的生活内容将跟现在的爸爸妈妈截然不同,但是对生活内容的评价是幸福还是不幸福,亲子之间却有惊人的相似。有一项调查报告发现,妈咪感觉婚姻关系和谐的,宝贝自我延迟满足能力发育得更好,这已经为宝贝感受幸福奠定了基础。

总之,幸福感也是需要培养的,从小让幸福感在宝宝的心中慢慢发芽,慢慢成长。

做母亲是很容易的事(下)


即便生命的体验本身,也不都是快乐的啊。

我不相信作者的话,就是做母亲后她不快乐的时间,她不快乐的时间总的加在一起还不到5分钟。是的,做母亲是快乐的,孩子每天都带给我们惊喜,但做母亲又是多么辛劳,每天都会面对生活中的种种无奈。这种种的无奈,都是生命中真实的压力,不管它是来源于你的生活本身,还是来源于别人的物议,

也许,等一切过去,结局又很良好,我们回过头来看,会有这样的感受;但身处其中,其中的个味只有自己能体会。

生命的体验有很多,并不是每种体验都是快乐的啊。何况,有些根本是自己无从选择的。

我也看过周国平的小说《妞妞》,里面写尽了父母对于生命的无奈,这种无奈,岂是一句简单的“体会”、“照单全收’所能承载?

刚从新浪的育儿论坛回来,看到那里有一名“爱的呢喃”的网友想掐死她的孩子,因为孩子永远只有3岁,或许还有别的……

曾经认识的一个孕友,在最后的一刻放弃了她的孩子,因为脑积水……

这样的体验不要也罢!

也许,网上的妈妈都是白领,我们有很好的生活,我们有一点点爱心,我们又有许多小资的情调,这是我们能够“体验”,能够在深夜阅读孩子的先决条件吧。

happyspirit的回复:

做母亲是很不容易的事。

容易——这位母亲是指做母亲的心态吧,很欣赏她的成熟和安详,这是一位母亲所能取得的最好心态。

换个语义说:做母亲是很不容易的事。不仅仅是指心态,而是指做母亲所必须掌握的全部知识,面对所有未知情况的全部心理素质和生理素质……

如果孩子顺利倒还罢了,几乎我们每个人都可以轻松地说出一声“容易”来,但如果孩子出了大大小小的问题呢?还能容易吗?

据说周国平的女儿得了某种先天性疾病,结果,非但母亲不容易了,连父亲都困难和痛苦起来了。

如果孩子诞生于一个问题家庭,这样的母亲能容易吗?在疲于处理种种滋生矛盾之余,还能有闲适的心情去说“容易”吗?

那位博士后妈妈的心情,怕也只能是个人体验。如果天下人(特别是男人)都信了误会了这一句:当妈妈是很容易的。那其他妈妈的诉苦都会是无病呻吟无中生有,男人不需要伸出援手,说不容易的妈妈只会是不合格的妈妈,那妈妈们本就岌岌可危的地位更是……

中国妈妈有太重的负荷,想说“容易”,真难!

yiraner的回复:

不过还是应该有这种心态的,我觉得有累的感觉多半是因为自己经验不足和对自己的要求太高引起的。还有就是孩子生病的时候,那时候不让你急,不让你累都不行。但付出是理所当然,心甘情愿,苦中有乐的,母爱的伟大任怎么说都不过分。

000118的回复:

做母亲实在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我不知道您是因为孩子不会生病没有体验,还是另有原因,如果是孩子不会生病,请教教我。前两天我就因为孩子生病而弄得焦头烂额其实不过是小感冒而已,但已让我体会到做母亲实在不易。

做母亲是很容易的事(上)

孩子太爱美应该怎么办呢?


常言说的好“爱美之心人皆有之”,但是对于小孩子太过于爱美未必就是好事情,化妆的许多产品都是对孩子健康不利的,以下就让我们一起来看一个小实例吧,了解下对于太爱美的小宝宝应该如何正确的引导吧!

你见过3岁女孩这么爱美的吗?今天吵着要戴项链,明天嚷着要戴耳环;早上起来就站在衣柜边,把所有衣服试一遍;放学回家关起房门,用彩色笔把指甲涂成五颜六色……市区黄女士最近发现女儿童童越来越臭美了。

女儿不合时宜的装扮,令她哭笑不得。一次吃饭,舅舅发现童童的眉毛很浓,正要夸小丫头漂亮,黄女士赶紧说这眉毛是加工过的。家人纷纷围过来,说童童这么小就这么爱美,长大要成“妖精”了。亲子网

女儿“浓妆艳抹”,妈妈担心

黄女士说,今年年初她就发现女儿爱美。一次童童从幼儿园回来,用哥哥的黑色笔涂抹指甲。当时以为女儿是图新鲜,也没在意。可是,夏天来了,童童也越来越爱美了。妈妈给她准备了上学穿的衣服,她不穿,偏要自己挑选衣服,还说妈妈选的衣服不好看。星期天不上学的话,童童在家要换好几套衣服。

“每天早上一睁开眼,就把睡衣脱光了,然后坐在床上,自己找衣服穿。这件穿穿不好,又换另外一件。有时候,还要拿我的丝巾蒙在头上,扭来扭去,真是的。”童童奶奶每次看到小孙女那么臭美,都要笑个不停。

“昨天早上,趁我不注意,她偷偷用彩笔涂红了指甲。今天早上,又用绿笔把手指甲和脚趾甲抹了个遍,洗都洗不干净。”黄女士说,女儿每天这么“浓妆艳抹”,她都不好意思送女儿去幼儿园,也担心颜色会被女儿吃进嘴里。

童童有段时间特别喜欢画画,尤其喜欢画裙子、项链等。画完之后,躲到妈妈房间,找妈妈的项链和耳环戴。“我有副耳环的挂钩很长,担心童童戴了会伤到耳朵,就藏起来了。可是,她一定要戴,不给她就哭。”说起童童的臭美事,黄女士无奈地直摇头。

网友支招:小孩要合理扮美

黄女士承认自己是一个注意妆容的人,工作需要的时候,会画画淡妆。而且,她很少在女儿面前化妆,更不会涂指甲。因此,她认为女儿应该不会是受了自己的影响。对于女儿自己捣鼓的妆容,家里人说她难看的有,说她好看的也有。小丫头听到好话,就会眯着眼笑说“我长大了”,听到坏话就会大哭。

“楚楚妈妈”说,她家女儿平常就爱照镜子,最期待的就是演出,一有演出就说:妈妈,我要化妆,化漂亮一些啊。而且演出完了也不肯卸妆。有一次女儿从学校回来,手指甲都用彩笔涂了颜色,还振振有词地说是同学教她的。有时,看到我外出化妆,就会说“妈妈,你的化妆品等我长大了要给我用”。

“我告诉她,现在还没到化妆的年纪,长大了才可以化妆。妈妈现在化妆是因为年纪大了,皮肤不太好,所以用化妆品来修饰皮肤。女儿的皮肤很好,不用化妆就很漂亮了。而且化妆品都有一定激素,用多了反而对皮肤不好。她现在不会偷偷用我的化妆品了。”“楚楚妈妈”说。

童童进入了审美敏感期

从心理学层面来说,敏感期是孩子成长过程中,某个年龄阶段对某个领域特别感兴趣,且形成认知。顺利通过一个敏感期后,儿童的心智水平便从一个层面上升到另一个层面。

3岁孩子开始对环境有审美要求,即进入了审美敏感期。女孩子,到了这个年龄段会对自己的衣着打扮产生浓厚的兴趣,会突然对美产生很多的想法。心理学研究表明,从审美敏感期开始,女孩子的一生都会一直处在一种对美丽的探索之中。有了对孩子审美敏感期的理解,我想家长就不会一味责备孩子的“反常”行为。亲子教育

本网站小编总结:小孩子们的皮肤都比较细腻,如果长时间用一些成人的化妆品,很容易造成皮肤的过敏,但愿家长们都能够用其它的一些方式来吸引孩子的眼球,分散孩子们的注意力!

怎样对待犯错的孩子(下)


然然现在很会说话,但还没出现说骂人话的情况。当然有做错事的时候,很多,在我们大人的角度看是错事,但对宝宝来说,他在尝试和探索,我们应该试着用幼儿的角度去看问题。

我是不赞成打孩子的,除非原则性的错误。象西西说骂人话,我想她只是好奇的模仿,做妈妈的可以平静的告诉她:“宝贝,这样的话不好,好宝宝都不说的,妈妈不喜欢这样。”下次她再说,还是要平静的告诉她妈妈不喜欢。不要凶也不要让宝贝觉得这是件很了不得的大事,这样她更好奇更想试试了,还有幼儿的逆反心理也不能忽视。在宝宝很固执时还是要淡化处理。还有要让宝贝感觉你是在和她平等的交流,而不是强迫她接受。

然然有一次玩着用石头扔一个小朋友,差点打到头,当时我可能着急打了他小手几下,不重,但我非常后悔很心疼,因为当着这么多小朋友的面有可能伤害了宝宝的自尊心,当时我应该和他讲道理,效果可能会更好。然然平时还是讲道理的。

让孩子作主(下)


在穿衣玩耍上孩子的意愿没有对错可言,因为那还不涉及任何道德观念,任何是非.做父母的如果干涉显然是不合适的,也会降低孩子的乐趣。

但是涉及到和别人利益相关的玩耍时,应该权衡,比如一般情况下孩子要求看动画片,我们总是满足,但是如果爷爷奶奶正在看电视,我们一般不是立刻满足她,必须等爷爷奶奶看完,这时如果小家伙哭闹也无济于事。但是这时我们常常会忍不住说孩子不听话,不乖.如果孩子理解的表示可以继续等等,我们也就会忍不住说真听话,是个好孩子!所以在孩子的心目中渐渐也就知道似乎听话才是好孩子,乖孩子,不知道别的妈妈有没有这个习惯?我有,似乎是对孩子的奖赏和鼓励。

开开妈说的很好,好孩子决不是那种对父母的话惟命是从的孩子,再深入,我觉得孩子是否真的是好孩子,还要看父母是否是好父母。我在力求做个好父母,也希望我的孩子成为好孩子。

haozhe的回复:

陶陶虽然只有17个月,而且还几乎不会说话,但是这不妨碍他的正常交流,他的自主意识这些日子表现得越来越突出。昨天给他拿出一双新鞋,显然他特别喜欢,而且强烈要求一定要穿上,因为有点大,所以不准备让他现在穿,但是这在陶陶那里绝对不行,他固执的拿在手里,而且一定要穿上!

这周六给陶陶买了一个脚动的吉普车,这是他自己选的,让他决定是否要电动的摩托车,他拒绝表示不要。

不知不觉中,陶陶已经长大了,再不是我眼里不暗事事的小东西,他逐渐有了自己的想法,而且我越发的意识到应该尊重他的意见,当他有某种要求时,他绝对不是在无理取闹,而是长大了!

孩子的确是独立的,他不是宠物,尊重孩子的想法,蹲下来倾听孩子的意见,是为人父母应该做到的!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