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父母因工作繁忙或其他原因,需要把宝宝寄养在别人家里。宝宝被父母接回家,进入一个新环境时会感到很不适应,常会有以下反应:

1、刚回到自己家,不停地哭闹,不爱吃饭,也不愿玩。执意要离开家里。嘴里说着:“走,走……”。

2、不愿亲近父母,表情冷漠,感到很畏惧。

3、对于家里的一切都感到很陌生,在家里呆头呆脑,不知所措。

由于宝宝从小不与父母生活在一起,所以缺乏亲子感情。把宝宝接回家后,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培养感情。

1、多和宝宝亲近,消除陌生感,逐步建立感情。

(1)给宝宝爱抚并与宝宝交谈。父母可以多抱抱宝宝,温柔地抚摸宝宝的头、脸和身体等,让宝宝感到舒适愉快。同时还要多和宝宝交谈,如亲切地叫着宝宝的名字给他说:“宝宝今年两岁了,爸爸妈妈都想宝宝了!”“宝宝真乖,爸爸妈妈最喜欢宝宝了!”“宝宝饿了吧?妈妈去做好吃的!”

(2)多陪宝宝一起玩。宝宝都喜爱故事,父母可以买一些既有意义又有趣、色彩鲜明的图书和他一起看,讲给他听。宝宝喜欢到动物园玩,父母就多带他去,一边玩,一边讲动物的故事。这样,宝宝逐渐对父母产生感情,就会愿意和父母在一起了。

2、向寄养人详细了解宝宝的生活习惯和带养方法,尽量保持一致。

比如宝宝原已习惯在早饭后大便,就不要硬让他在起床后马上大便。硬改变习惯,宝宝就会不适应,不舒服,情绪更加不好。如果发现宝宝有一些不良的行为习惯,最初不要断然令其强行克服,待熟悉以后再逐步纠正。比如宝宝有爱吃零食的习惯,以致影响了正常进餐,父母可以想办法在正餐上做一些可口的饭菜,引起宝宝的食欲,宝宝三餐吃饱后,零食就会减少,逐渐改掉爱吃零食的习惯。

3、要给宝宝创造一个温馨、和睦、充满爱的家庭环境。

父母要互敬互爱,和睦相处,保持积极的情绪,这样,宝宝也会受父母的感染,情绪愉快、安定。另外,父母对宝宝同样都要付出爱心,及时满足宝宝的需要并鼓励宝宝的每一个微小的进步,让宝宝感受到家庭的温暖和父母的爱。宝宝生活在一个和谐、充满爱的家庭环境里,会觉得很幸福,很安全,对父母的感情也会加深。

为了宝宝的健康成长,如果有条件,父母尽量亲自教养自己的宝宝。

入学准备扩展阅读

如何与宝宝培养甜蜜情感


美国心理学家哈洛曾对幼猴进行试验。他把出生不久的幼猴放在有两

个假母猴的环境里,一个是钢丝做的,手里拿着奶瓶,叫“钢丝妈妈”;另一个是用毛皮和棉花做的,可以给幼猴温暖,称“绒布妈妈”。幼猴平时总喜欢依偎在柔软、温暖的“绒布妈妈”怀里,只有肚子饿的时候才去找冰冷的“钢丝妈妈”。长期无法与“真”妈妈对话的幼猴长大以后,性格孤僻、呆板,适应能力极差,甚至生产后不会照顾自己的后代。

因此,要让今天的婴儿不再沉默,让明天的孩子聪明健康,早期的母婴交流就显得格外重要,千万不可图一时之轻松而疏忽。

专家认为,有益于婴儿发育的母婴交流方式主要有:

嗅觉交流:婴儿的嗅觉相当敏感。把浸有母乳的布片靠近婴儿鼻端,婴儿可很快止哭,并做出寻乳姿势。因此,母亲应多抱抱婴儿,头几个月尽量和他睡在一起,让孩子熟悉母亲的体味。

听觉交流:婴儿出生一周后,就对声音有强烈的需求,而且还能分辨出人声。所以,别小看母婴之间毫无意义的“对话”,这种交流可使大脑正处于急剧发育中的婴儿很快牙牙学语,并丰富其情感体验。

视觉交流:婴儿出生一个月,可见距离一般不超过40厘米,几乎只能见到眼睛正前方,但对人脸却具有天生的识别能力。母亲在哺乳时留心观察就会发现,婴儿常常边吃奶边用眼睛直视自己,这是婴儿情感发育过程中的视觉需要。所以母亲应经常对婴儿微笑,与婴儿对视,从而促进其身心健康发展。

触觉交流:母婴之间的触觉交流,最直接体现为母亲授乳。授乳不单能为婴儿提供生长发育的营养,更为其最初触觉的产生和发展提供了条件。婴儿最敏感的部位是口角、唇边和脸蛋,依偎在妈妈温暖的乳房边,能在大脑中产生安全、甜蜜的信息刺激,对其智力发育可起到催化作用。此外,母亲经常抚摸、拥抱婴儿所产生的肌肤接触,也会产生同样的效果。

宝宝入园太早淡了亲情?


很多幼儿园为了满足妈妈们的需要,已经开始招收小年龄段(3岁以下)的宝贝入园。小年龄段宝贝入园一方面满足了妈妈们工作的需要,另一方面妈咪的心常常被揪得紧紧的:宝贝那么小,他在幼儿园会遭遇些什么呢?他能适应幼儿园的生活吗?孩子过早被送到幼儿园,利大还是弊多?

幼儿园还是等孩子3岁后再送

刘女士的孩子曾是小小班的孩子。因为找不到合适的保姆,她将两岁两个月的女儿送到了幼儿园,而孩子在小小班的一年时间里,就是她们一家与疾病搏斗的一年。班上只要有一个孩子感冒,她家的孩子就会被传染,冬天她和老公常常顶风冒雪在深更半夜打的带孩子去看急诊,度过了多少个不眠之夜。孩子在上小小班时还感染了手口足病,所幸不严重。刘女士粗略统计了一下,因为疾病、天气恶劣等原因女儿实际上只上了半年小小班;而治病花去了七千多元。

专家建议说,如果家里有人带孩子,建议三周岁再上幼儿园。因为两周岁的孩子自身的抵抗力是最弱的,而幼儿园是一个公共场所,再好的幼儿园也不会像家里一对一的照顾那么好。年龄越小的孩子与父母的分离焦虑越强烈,这种情绪会影响孩子的进食,进而会影响孩子的抵抗力,就特别容易生病。从孩子的健康考虑还是三岁比较好点。而两岁左右的孩子语言表达能力不强,有的孩子甚至还不会说要大小便。另外,孩子有更多的时间和家人在一起,感受到的那种亲情是幼儿园里所感受不到的!

最好的老师也不能代替妈妈

小虎的妈妈赵娟是一名保险公司的职员,她说:我儿子2岁多了,,因为一家人都宠着他一个,现在孩子的自理能力非常差,于是我坚持把他送进了幼儿园。赵娟说,把孩子送进幼儿园并不是想学多少知识,而是想让他学会和别人相处,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在我们的社会中,情商的发展绝对比智商重要。像是道德、基本常识啊、如何找朋友玩啊、跟朋友生气了又怎么办,她认为与人相处的技巧比文化知识来的重要。这些都只有在幼儿园里才能学得到。

专家则认为;两岁左右的孩子就该受到妈妈一对一的关爱。她说,现在许多家长有一个误区,认为提早让婴儿进入托儿所会让他们更能适应外部环境,更早地发展交际能力。但美国国家儿童健康和人类发育研究所的专家指出,婴幼儿的发育具有特殊性,他们不仅需要持续地关心,更需要协调一致地关心,这意味着与他们交流的人相对是固定的,幼儿园老师是不固定的,经常换来换去,比如老师生病、休假以及培训等,即使人员相对固定,她们也要轮班照顾孩子,让孩子无法适应。

入园太早淡了亲情

刘可瑞夫妇都是从外地来长沙工作的年轻父母,俩口子的工作又忙,无奈之下他们让两岁四个月的孩子上了幼儿园小小班,而且还是全托。刚开始孩子非常不情愿去,每次去都哭得很厉害,从早上起床情绪就不好,为此还影响早上的食欲。

孩子适应幼儿园之后反而对班上的保育员产生了依赖,回家后与父母亲热一阵之后就自已呆在电视机前看动画片,与爸爸妈妈讲话明显少了很多。

儿童教育心理学专家认为: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小班孩子的入园年龄应满3周岁。父母提早送孩子入园的想法不外乎两个方面:一是工作繁忙;二是认为自己不会带,早入托就能使孩子获得更好的教育,家长有更多的时间自我发展。但幼儿在2岁之前仍处在恋母情结阶段,最好以家庭抚养为主;离开父母、家庭的时间不宜太长。6个月-2岁是孩子与父母的特殊情感连接阶段,直到2岁以后才调整为“伙伴关系”,适宜进入幼儿园学习生活。由于婴幼儿阶段是早期依恋感发展的最佳时期,过早入园反而会使孩子产生心理负担。此外,由于孩子尚未与父母建立温馨的亲子关系,这对其今后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进入高层次情感发展都会产生影响。

50个父母与宝宝沟通的好方法


每天的亲子交流就是最有效的学习。但有时候,你是不是很难想到促进宝宝大脑发育的新方法?给你推介50种有趣、科学的亲子招术,一定能激发你的灵感!

1.眼神的交流。当可爱的宝宝睁开双眼时,你一定要把握住这短暂的第一时刻,用温柔地延伸凝视她。要知道,婴儿早期就能认清别人的脸,每次当他看着你的时候,都在加深对你的记忆。

2.呀呀儿语。你看到的可能只是一张天真无邪,不谙世事的小脸,但不妨给他一点机会,让他也能和你交谈。很快,他就会捕捉到与你交流的节奏,不时地插入几句自己的“言语”。

3.母乳喂养。尽可能地用母乳哺喂宝宝。妈妈在哺乳的同时,给宝宝哼唱儿歌,轻声细语地与他交谈,温柔地抚摸他的头发,这样可以增进你们的亲子关系。

4.吐舌头。有实验表明,出生2天的新生儿就能模仿大人简单的面部表情。

5.照镜子。让宝宝对着镜子看自己。起初,他会觉得自己看到了另外一个可爱的小朋友,他会非常愿意冲着“他”摆手和微笑。

6.呵痒痒。笑声是培养幽默感的第一步。你可以和宝宝玩一些小游戏,比如“呵痒痒”等,有助于提高孩子参与的积极性。

7.感觉差异。把两幅较为相似的画放在距离宝宝8—12寸的地方,比如,其中一幅画中有棵树,而另一幅中没有,宝宝一定会两眼骨碌碌地转,去寻找其中的不同。这对宝宝今后的识字和阅读能力大有帮助。

8.共同分享。带宝宝外出散步的时候,不时地跟他说你所看到的东西——“看,那是一只小狗!”、“好大的一棵树啊!”、“宝贝,有没有听到铃声了吗?”……最大限度地赋予宝宝扩充词汇的机会吧。

9.一起傻。小家伙非常喜欢和你一起发出傻呼呼的声音——“噢咯”、“嗯哼”等,偶尔还会发出高八度的怪叫声。

10.共同歌唱。尽量多学一些歌曲,不妨自己改编歌词,在任何情况下都可以给宝宝唱歌,还可以让宝宝听一些优美动听的歌曲,研究表明,在音乐的熏陶下,有助于孩子数学的学习。

11.换尿布时间到。利用这一时间让宝宝了解身体的各个部位。一边说,一边做,让宝宝的小脑袋瓜与你的言行同步。

12.爬“圈”。妈妈躺在地板上,让宝宝围着你爬。这是最省钱的“运动场”了,而且很有趣,它可以帮助宝宝提高协调性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13.购物时光。留点空闲,去超市逛逛。不同的面孔,不同的声音,不同的物品,不同的颜色,会使宝宝欢欣鼓舞。

14.提前预告。睡觉关灯之前大声地宣布:“睡觉喽!妈妈要关灯了。”让宝宝慢慢地领悟因果关系。

15.没事逗着乐。轻轻地对着宝宝的脸、胳膊或小肚肚吹气,逗宝宝“咯咯”笑。

16.揉纸巾。如果宝宝喜欢从盒子里抽取纸巾,就随他去吧!看着他把纸巾揉成一团,再看着他将其展开,花几分钱就能有一个可以训练宝宝感官能力的好玩物,何乐而不为呢?你也可以把小玩具藏在纸巾下面让他找,不过,当宝宝找到的时候,一定要大加赞赏哦!

17.小小读书郎。给8个月大的宝宝读故事,两三遍之后,他就能够意识到文字的排列顺序了。给宝宝读书,对他的学习语言真的很有帮助哦!

18.躲猫猫。玩捉迷藏的游戏能让宝宝笑声不断。他会认识到消失的东西还会回来。

19.触觉体验。用不同质地的布料(丝绸、丝绒、羊毛、亚麻布等)轻轻地抚摸宝宝的面颊、双脚或小肚肚,让他体验不一样的感觉。

20.感受宁静。每天花几分钟时间,和宝宝静静地坐在地板上——没有音乐,没有亮光,也没有游戏。在宁静中感受周遭的世界。

21.家庭影集。将家人和亲朋好友的照片制作成影集,经常翻翻,有助于宝宝增进记忆。当姥姥来电话时,不妨让宝宝一边听电话,一边看着照片上姥姥慈祥的面容。

22.与食物亲密接触。为宝宝准备一些小零食——青豆、面包片或苹果片,训练他的抓捏功夫,探索手眼协调能力。

23.丢丢捡捡。看着小家伙把东西从桌子上一样又一样地扔到地上,虽然你的头都快气炸了,可你还得坚持不懈地去捡哦,因为你的宝宝正在探索“地球引力”的奥秘呢。如果方便,你还可以给他几个乒乓球,并在他的桌子下放一个篮子,让他瞄准,发射!

24.试试运气。挑选几个空盒子,把一个小玩具放在其中一个盒子里,不断地掉换盒子的位置,让宝宝猜猜玩具在哪里?

25.越过障碍。把沙发垫、枕头或靠枕放在地板上,和宝宝一起爬过去,绕过去,看看谁更快。切记要让宝宝多赢几次,这样他才会更有积极性哦。

26.“走走看看”。在房间里布置一些玩具,让宝宝以不同的速度爬行,并可以不时地在一个有趣的地方停下来看一看,玩一玩。

27.接受挑战。宝宝长大了,他会发挥自己最大的想像力向你挑战,那就得看你是否能做得跟他一样好了。譬如发出奇怪的声音、向后爬或是啃玩具。

28.做鬼脸。鼓起你的腮帮子,当宝宝摸你的脸颊,你就吐气;当他拉你的耳朵,你就吐舌头;当他摸你的鼻子,你就邹眉耸鼻……不时地变换方式,让宝宝有一种新鲜感。

29.触摸物品。抱着宝宝在房间里到处逛逛,用他的小手触摸窗户、电话机、冰箱及电视机摁纽等,一边摸一边告诉宝宝它们的名字。

30.编故事。挑选一些宝宝最喜欢的故事,把其中的主人公换成他的名字,他会觉得更有趣。

31.自制动物书。去动物园的时候,给动物拍照,结集成一本相册。时常拿出来和宝宝一起欣赏,让他找一找大象、海狮和老虎,你也可以在一旁为动物配音。

32.让宝宝自己做主。在适当的时候可以让宝宝在两者之间自由选择,例如让他自己挑选吃饭的小碗。这样他会感到非常自豪,因为他的决定受到了你们的重视。

33.回忆“过去”。和宝宝一起观看家庭录像带,回顾他第一次洗澡、第一次翻身、第一次叫妈妈,一边看一边讲述,这不仅能增强宝宝的记忆力,还能提升其语言能力。

34.点点数数。数一数楼梯的台阶,数一数宝宝的手指,数一数家里有几个人。养成一种大声数数的习惯,很快的,宝宝就会加入其中和你一起数数了。

35.看图回答问题。找一本宝宝熟悉的图画书,指出其中的细节,从抽象到具体向宝宝提问,如“小兔子爱吃萝卜吗?”(抽象)或者“小兔子在吃什么呀?”

36.关掉电视。宝宝需要和你亲密交流,这是电视节目无法给予的。

37.寻找“小汪狗”。不时地把书本合上,考验一下小家伙的记忆力,看看他是否还记得书中的小汪狗在哪里。

38.转起来吧,宝贝。抱着宝宝像芭蕾舞演员一样旋转起来。

39.匹配游戏。挑选宝宝生活中所有重要人物的特写照片,一式两份。将照片正面朝上摆放在地板上,帮助宝宝找出两张一样的。

40.雨中游戏。在小水坑里踩踩,在湿草地上坐坐。虽然有点脏,但非常有趣,宝宝会在快乐中感觉干与湿的区别。

41.捕捉昆虫。和宝宝一起在书籍或杂志中认识昆虫(瓢虫、蟋蟀及蝴蝶),然后到大自然中去捕捉。

42.培养幽默感。指着爸爸的照片叫“妈妈”,然后告诉宝宝弄错了,大家一起为“错误”而开怀大笑,在不知不觉中培养宝宝的幽默感。

43.穿衣游戏。让宝宝穿上爸爸的旧衬衫,看看他的反应,相信他的创造力一定会让你感到吃惊。

44.感知容量。准备两个大小不一的杯子,在洗澡的时候,让宝宝把水从一个杯子倒入另一个杯子。有的时候会溢出来,有的时候却装不满,那就一起来探讨一下哪个杯子大,哪一个杯子小吧。

45.认知颜色。选定一种颜色,带着宝宝一起寻找家中所有相同颜色的物品。

46.干家务。当小家伙蹒跚学步时,他就会帮你扔垃圾啦!不信?!你就试试吧。

47.图书馆一游。千万不要错过了讲故事、看书的好机会哦。

48.认识ABC。每周一个英文字母。例如,在冰箱上贴A字母磁贴,吃A字形的饼干,把水果切成A字形,用树枝在沙地上写出A字母等。

49.老玩具新玩法。把一些旧玩具翻出来,你会惊奇地发现宝宝有了一些新的玩耍方式。

50.情感交融。临睡前抱着宝宝,问他这一天里什么让他最高兴,什么让他最伤心?帮助他回忆今天,感知过去,及时了解他的情感。父母应坚持这一职责,直到孩子跨入大学校门。

孩子与父母的交往本领


父母都很想了解孩子在想什么,想了解孩子的心理发展水平,了解孩子对这个世界到底能够知道多少。可是,你知道吗?孩子从出生起,就在琢磨我们大人,我们的心理也是他们要探索的世界的一部分,了解这一点,会有利于我们和孩子的交流。

父母首先要明白,孩子喜欢用什么方式和你交往是由你的反应决定的。如果孩子不哭不闹、语调平静地呼唤你,你不理不睬或认为孩子没什么着急的事就可以漫不经心地敷衍他,而在孩子大哭大闹的时候才理睬他,他自然要把哭闹视为最佳手段。

父母平时应该对孩子那些好的交往方式给予鼓励,及时、认真地做出回应,以微笑的表情、温柔的爱抚表示对他的注意,使孩子感到父母欣赏自己的这种行为。与此同时,要对孩子那些消极的方式进行冷处理,使孩子懂得,哭、闹、大喊大叫、耍赖、撒娇发脾气、砸东西等,都不是吸引成人注意的好方式,如果孩子坚持如此,父母一定不要理会他,几次之后,孩子知道再怎么闹也没有用,会自己放弃消极的方式。

孩子是天才的模仿家,父母要处处以身示教,帮助孩子学习正确的交往方式,使他从小就处在有利于身心成长的良好人际关系的氛围中。值得注意的是,在孩子与父母的交往中,父亲有十分重要而又特殊的作用。通常情况下,母亲家务负担较重,父亲就是孩子游戏的伙伴。许多孩子在痛苦的时候,到母亲那里寻求安慰,而想玩儿时,则更多地选择父亲。

如果父亲常常采取宽容、鼓励的态度,给孩子带来了更多的自主机会,有助于孩子学会更多的社交技能。与母亲相比,父亲通常在独立、果断、坚强、自信、开朗、宽容、勇于克服困难等方面都占据优势,这些好的个性特征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孩子,对于孩子学习与人交往的方式,形成积◇极的个性品质是非常有益的。因此,父亲应多花一些时间和孩子相处。

最好与最坏的父母之言(上)


也许你从来没想到过,自己随便说出来的一句话,会对孩子小小的心灵产生多么重大的影响。那么,哪些话会带来解决问题并让孩子快乐的魔力,而哪些话应该是永远从我们的大脑中抹去的呢?

就算是要表达同样的意思,你选择什么样的表达方式和什么样的词语都将对孩子有很大影响——即便你认为他们有时候根本没有听到你在说什么。在与孩子交往的过程中,无论你是提出要求,给出答案,或者与他谈谈条件,达成妥协。你所使用的语句可能让孩子更加乐于合作,更加自信,但也可能令他们感到挫败和失去信心。

那么,哪些话会带来解决问题并让孩子快乐的魔力,而哪些话应该是永远从我们的大脑里抹去的呢?

最好的五句话

1、“你自己来做决定吧。”

如果你想让孩子做某件事,或者是停止做某件事,我们建议你这样说。这么说是为了让孩子了解:他要为自己的行为负责任。举个例子吧,你可以对你的女儿和她的小伙伴说:“你们来做决定,是想留在这里安静地玩,还是到外面去?”五分钟后,孩子们依旧大声喧哗,你就可以再告诉他们:“我知道了,看来你们是决定到外面去了。”很简单的两句话,你不仅让孩子们明白了前因和后果的关系,你也不会被女儿看作是个“坏警察”——她能很清楚地了解:是她自己做的决定,自己选择了这样一个结果。

2、“妈妈爱你,但妈妈不喜欢你这样做。”

身为父母,总免不了有时候会责备孩子。这个时候,最重要的是要将事情本身与做事情的人分开——这样,你的孩子会知道自己做了一件不好的事,但这并不意味着自己是个不好的人。在批评孩子的同时告诉他“妈妈爱你”,这样做也能提醒你自己,批评孩子的目的是帮助他分清对错,而不是处罚他。如果能这样想,你也就更容易在孩子的错误面前保持冷静了。

3、“你其实是想说什么?”

有的时候,小孩子会因为生气或者激动而变得情绪失控,他无法说清自己的感受,只是不停大喊:“我不要你!”“我讨厌你!”在那个瞬间,可怜的小家伙唯一能够想到的就是这些词了。这个时候,就需要你来帮助孩子更好地了解和表达自己的情绪。除了温和地询问:“你其实是想说什么?”你还可以给他一些参考答案:“你生气是不是因为小明哥哥泄露了你的秘密?”等你的孩子逐渐学会了解自己的内心感受,那么,即使你不在旁边,他也可以清楚地向周围的人表达自己的感觉了。

4、“你来试试帮我解决这个问题。”

如果你的孩子做什么让你生气的事——吃饭的时候不停地哼唱幼儿园学的新歌谣,或者试图用手里的青菜画一幅画——你可以这样说。说得就好像问题出在你自己身上,然后请你的孩子帮你想一个解决的办法。比如:这个办法就是等吃完饭,你开始洗碗的时候,他再唱歌给你听。

这是个有魔力的句子,它可以让孩子感觉到自己的行为是受欢迎和受尊重的,让他可以不把你看作是他的对立面。如果令你满意的唯一的解决办法是让孩子完全停止自己正在做的事情,那么,你们可以一起想办法让孩子能记得什么事情在什么时间不能做。

5、“不同的人有不同的需要。”

“西西有洋娃娃,所以我也要一个。”“小明爸爸让他吃冰淇淋,那我也可以吃”,这是小孩子们最常用来跟你讨价还价的简单逻辑。在这样的情况下,你一定要清楚地告诉他:“不同的人不同的需要。”你要让孩子了解,“每个人只有在他真正需要的时候才能得到。”比如,隔壁的小姐姐配了眼镜,并不意味着楼里所有的小孩都可以得到眼镜。表哥的鞋子小了,并不意味着所有的兄弟姐妹都需要买双新鞋。

下一篇:最好与最坏的父母之言(下)

亲情沟通秘籍三十六计


简单的一个改变,就能让妈妈更轻松、宝宝更快乐;小小的一个创意,就能让宝宝与你更亲密、更无间。育儿中的完满体验,莫过于此——亲情沟通秘籍三十六计!

“呃……我究竟要把胳膊伸多长,才能够得到妈妈手中的小玩意呢?”

怎么样让宝宝愿意活动自己的身体,锻炼四肢的同时还能认识到因果关系?——太简单了,妈妈只要准备好一根绳子和一截纸管(能被穿起来就好),把它提起来,在距离宝宝脸部25厘米左右的地方晃动(这个距离是最容易让宝宝看得见的),引起宝宝的注意。“看,这是什么呢?”当宝宝伸手去够它的时候,妈妈可以把玩具放低一些,让宝宝抓到。

“今天起,自己动手吃饼干!”

不管是妈妈自己动手做的饼干,还是直接买回的现成商品,把它们装入食物袋子里给宝宝吃,让宝宝充分认识饼干的不同形状、颜色、口味的同时,也能感受到妈妈的爱。给宝宝的专用饼干袋子可以自己缝制,只用把两块布料缝合成袋子,再在袋口处加缝一根金属丝,这样宝宝就可以很方便地拎着吃了。不过,及时清洁,保持袋子的卫生可容不得一点马虎哦。

“找呀找,找那件带有卡通图案的,那就是我的。”

妈妈先观察宝宝所喜欢的造型和颜色,然后挑选其中形状简单、颜色鲜艳、造型可爱的卡通造型,用笔临摹在布块上,将这个造型剪下来,缝在宝宝的毛巾呀、衣服呀、手帕呀等等日用物品上,这样,宝宝就可以自己去认识、挑选并使用自己的特殊权利啦。

“咦?这不是我的涂鸦杰作吗?哈哈!”

当宝宝有涂鸦的欲望时,妈妈要尽量满足他,可以为他准备画纸和画笔让宝宝尽情去涂鸦创作,把这些作品装入相框、贴在墙壁上或者干脆收集成衣本册子。也可以直接给宝宝一块素色的桌布,让宝宝用蜡笔直接在桌布上作画,之后熨一下桌布,给图案定色。看着家里处处都有自己的杰作,宝宝一定很有成就感。

“亲爱的小玩具们约好一起来和我玩,真让我觉得惊喜呢!”

宝宝平时喜欢的那些小玩具都很普通吗?时间长了难免会让宝宝厌烦的吧?不要紧,妈妈不如把它们收集起来,用绳子或者支架把它们固定,在风吹或者轻轻触碰的时候,这些玩具就会一反常态地自动动起来啦——相信宝宝对这些会动的玩具一定会刮目相看,更加爱不释手的哦!

“聚会上能看到好多叔叔阿姨哥哥姐姐……这是我平时所感受不到的热闹呢!”

平时的工作繁忙,亲戚朋友之间的沟通越来越少了,连互相问候也都变成了一件奢侈的事情。何不在宝宝满月、周岁……的时候,举办一场家庭聚会,活络一下单一的家庭气氛呢?看到那么多亲戚朋友来做客,对着宝宝微笑、说话,宝宝也会很开心。在准备聚餐食品的同时,抽空制作充满爱心的邀请函,会赋予大家更多温情,让聚会变得更有意义。

“在妈妈和爸爸的眼里,我就是他们最最喜欢的偶像!”

宝宝的照片有一堆,除了防在相册相框里、手机电脑里、网络论坛上之外,有没有尝试把它做成书签?挑选你喜欢的宝宝照片,把宝宝的造型丛照片上沿轮廓剪下,再粘贴在硬卡纸上,卡纸的一头穿上丝带,哇!精美的宝宝书签就完成啦!妈妈和宝宝在阅读的时候,记得用上它哦,充分享受亲情时光!

柳橙米糊(适合4~6M宝宝)

做法:新鲜橙汁半只去皮去籽切块备用;柳橙和一匙米饭一起放入料理机中打磨;依据宝宝喜好用水调浓稠度即可喂食。

水果色拉(适合7~9M宝宝)

做法:用香蕉和原味优酪乳打磨混合成色拉酱;把苹果和梨切成小丁;加入自制色拉酱拌匀即可。依据宝宝喜好,可以拌各种水果色拉。

乳酪土豆泥(适合7~9M宝宝)

做法:土豆去皮后煮熟,并捣成泥;拌入宝宝乳酪即可。宝宝大些后,可以加入切成小块的乳酪,或把乳酪土豆泥倒入模具中稍加烘烤。

肉末日本豆腐(适合10~12M宝宝)

做法:鸡蛋打散,按5:2加入温水;贡丸对切;把切好的日本豆腐一片片摆在盘中,倒入蛋液;在日本豆腐上放上少许肉末后入锅蒸10分钟即可。

意粉圈圈(适合10~12M宝宝)

做法:意大利通心粉煮熟后切片,成为一个个小圈圈;把时令蔬菜氽熟后磨成菜末;在意大利面里拌入1/3罐瓶装菜泥和菜末即可。

锦秀果肉串(适合12M以上宝宝)

做法:原味米粉与水按1:1调成稠糊状分为两份;一份调入猪肉猪肝泥,另一份调入鸡肉香菇泥;再分别搓成小丸子;在小竹签上间隔地串上菠萝块、牛肉丸和猪肝丸;最后淋上高钙骨泥即可。

“会抬头之后,我可喜欢妈妈爸爸这样摇我了……”

让宝宝躺在小棉垫上或毛巾毯上,拉住两端轻轻地左右摇晃。如果妈妈一个人感觉沉重,可以请爸爸一起帮忙,两个人一起摇动,妈妈就不会那么吃力了。摇动的时候,要注视宝宝的眼睛,跟他说“摇呀摇”。这样,轻轻松松地就能让宝宝获得平衡感的锻炼。

“只要脚一动,妈妈给我做的小铃铛就会清脆地响起来,就像妈妈的声音!”

学会行动和反应的关系,每次摇动脚的时候铃铛就会响,慢慢地,宝宝就会意识到脚的活动和铃铛发出声音之间的因果关系,也就学会了自己做什么就会有反应的伴随关系。根据宝宝小脚的粗细剪一段皮筋,(不要太细的,容易勒疼)在皮筋上缝上铃铛就好了。

“太有趣了,这毛巾得抽到几时才是尽头呀!”

袋口留一个小口子——把小毛巾角对角地打结,连成一串塞入——让宝宝把手伸进神秘罐,做抽取小毛巾的动作,这种游戏够安全,最适合宝宝一个人玩!如果在手帕上系若干个小铃铛,“叮铃叮铃”的,会更有意思!妈妈终于可以喘口气,放下一百二十个心!小手帕、废旧布料都可以用,只要颜色够鲜艳就好啦。

“呀!下雪啦?下雪啦!”

把塑料盒子倒置,底部朝上——在上面抠一个小指头那样大小的洞,洞口周围要保持光滑——给盒子稍微做下修饰就好啦!然后,把棉花扯成一个个小棉花团,让宝宝试试看,用手指把小棉花团一个个地从洞口塞进盒子里去。一开始宝宝或许不会很专心投入,所以,妈妈可以在一旁陪着玩并给予鼓励。妈妈也可以把柔软的棉花扯成小棉花团当作雪花,散布在地面上,打开盒盖,让宝宝把地上的小雪花都藏进手中的盒子里面吧!

“大碗+塑料夹子=排排队!”

从碗柜里找只大口径的碗出来吧!在碗沿贴上不同色的纸条,让同色的塑料夹子“站”到碗口同色的区域中“排队”!用杯子也可以,前提是开口要大并且有足够的重量,以防止夹上夹子后发生倾倒。

“可以堆几只?”

妈妈直接收集家里各种大大小小的空纸盒吧,用它们来玩叠叠高的游戏也一样得心应手!小至牙膏盒、大至鞋盒等等,都是可以玩的哦!,让宝宝可以尝试堆堆看!或者,把已经堆高的积木推倒也能带给宝宝快乐!因为这个时期的宝宝玩积木只是把它当车子般在地上滑或排成火车状,而没办法顺利地往上叠出形状。

“滚来滚去的,太好玩了!”

在圆体的塑料瓶子里,装入一些彩色珠子、纽扣的——“滚滚筒”!是宝宝的大爱!只要在不同大小的瓶罐内,放入不同材质的小物件,发出的声音也会不一样!尽情发挥吧——摇、踢、滚动……玩的方式可多着呢!

“好痒痒哦,嘻嘻,痒痒!”

喝珍珠奶茶时会用到的宽口径吸管,可以变身“仙女棒”啦!在吸管的一头塞入毛线,捆一捆、扎一扎,就OK!它也可以被看成是“魔术拖把”、“大毛笔”……总之,凭大家的想象自由发挥吧!让宝宝平躺,以眼睛可以轻松地注视到妈妈的动作为原则。妈妈先用仙女棒刷在自己的脸、手等部位,让宝宝有心理准备。然后试着刷刷宝宝的脚底,观察宝宝的反应。再来碰碰宝宝的脸或手臂,让宝宝看到刷的动作,可以与他被抚触的感觉作连结哦。

“亲子体操时间到了,每天,我都会很期待这个时刻……”

可以在宝宝吃完奶半小时后或是在洗浴完毕后进行。首先让宝宝平躺着,妈妈拉起宝宝的两只小手带动手臂,在其胸前拉平再弯曲,轻轻地做扩胸运动,反复十几次。然后,妈妈再攥住宝宝的一只小脚,向上推至弯曲再拉平,反复10几次,再换另一只小脚做着同样的动作。如果边做边数着节拍,不但能增强宝宝的专注力,还能引起宝宝极大的兴趣。

“手鼓和摇铃动一动,就会有好听的声音,真神奇!”

为宝宝准备一款手鼓或是摇铃类的玩具,就是那种摇一摇就发出声响的玩具。妈妈可以拿起手鼓或者摇铃高兴地摇上几下,然后放回原地。这时,妈妈会发现宝宝将朝着玩具的方向发起进攻,借此锻炼其四肢协调能力。当他拿到玩具后,就会学着大人的样子摇动起来,此时宝宝的模仿能力也得到了加强。当妈妈看到宝宝面带胜利的微笑向你摇摆着手中的玩具时,此时的你是不是比他更开心呢?

“撕纸不是搞破坏,它有很多意义的呢!”

对于小宝宝来说,任何事物在他们眼里都充满了新奇感。即便一张薄薄的纸,他们也会玩上一阵子。妈妈不妨给他个机会,让他亲身体验一下纸的奥秘。首先,他会拿在手里拍打着,然后是进行揉搓,等一切都研究过后便会将其撕成一片一片的。妈妈只要监护好不让他放在嘴里品尝即可。其实,当宝宝以不同的方式把玩着纸的同时,就是一种思考、观察和研究的过程。而且,撕纸游戏还锻炼了宝宝手指的灵活性。妈妈不妨也陪他一起游戏,一起撕,和他一起品尝成功的喜悦,探索的乐趣。

“吃东西的时候,妈妈还不忘跟我玩游戏,呵呵!”

妈妈和宝宝先把手洗干净,然后在宝宝的面前拿出一块小饼干,放入自己的一只手里。打开手掌让宝宝看看,让宝宝确定里面的确是有块小饼干,然后再把手握起来。宝宝喜欢吃吗?当他有意图去抓住妈妈的手找饼干时,妈妈偷偷地把饼干从这只手换到另一只手中。打开原来的那只手掌,咦?饼干没有了?!看宝宝是否会主动去找另一只手。如果宝宝找到了,妈妈就把这块饼干奖励给宝宝吃,并为宝宝鼓掌哟!

“我的房间有好多漂亮的气球,好开心呀!”

妈妈可以用气球给宝宝装饰房间,在那么多漂亮气球装饰下的房间,一定能让宝宝的心情也变得很灿烂吧!如果形状不一样,那就更好了。不过,妈妈要注意气球的质量,避免宝宝在碰触气球的时候发生危险。当然,照看好宝宝,也是很重要的。

“我也有小帽子了呢!”

妈妈可以用彩色纸给宝宝做个小纸帽,简单又方便,宝宝也会因为它够新鲜而雀跃不已。给宝宝戴上后会变得特别可爱,此时,拍几张照片作纪念应该不错哦!

“多么美好的一天呀!有那么多的东西可以看到、闻到、听到。”

宝宝对于大自然有着更敏锐的直觉,他们似乎生来就会在自然的怀抱里得到安宁。尽量多将宝宝带出去,周末出游时,辨识不同的路标;在不同的建筑里,找出不同的图形……使那具有丰富感受力的心灵种子不断地成长。

“我有很多画报、画刊、画册……你们呢?”

“书中自有黄金屋”。的确,好的图书能将其承载的信息、概念转化为视觉语言,进行形象、艺术描绘,以此来感染宝宝情绪,影响他们的心理。既能给宝宝们带来欢乐、增长知识,又能激发他们丰富的想象力,是宝宝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精神食粮”。图画书比较符合宝宝的年龄特点,大多图文并茂、色彩鲜艳,插图亦能带给宝宝较强的视觉冲击,并且能启发宝宝画面构成能力。

“哇,一只桔子可以分成几份?……”

晚饭后的水果,妈妈也可以作为考验宝宝的素材哦:分几份?每个人可以得到几份?还可以让宝宝比较一下桔子不同剥法的效果:如整只从上往下看像轮胎、篮球、太阳等等,把桔子瓣再剥开来就像一只只小船了。吃完桔子可以让宝宝用桔子皮拼画。这样的生活亲子游戏不仅让宝宝的身体得到养分,同时也让宝宝得到了知识和情感的养分。

“我有一个卡通妈妈,她整天整夜都能陪着我。”

宝宝对妈妈的依恋,能保护他们不受外界环境中有害因素的影响。但是,由于妈妈平时工作繁忙,宝宝无法全天24小时从他们那里找到安全,得到依恋,于是宝宝为了满足自己的情感需要,会转移注意力,既然不能时时刻刻恋“人”,那只能转而求其次,即“恋物”。因此,当宝宝在需要妈妈和爸爸,而又得不到满足的时候,就把某些玩具作为妈妈的象征或替代品,从中获得安慰。不妨为宝宝挑选一只妈妈造型或者爸爸造型的玩偶呢?如果可以,那就亲手缝制一个吧,妈妈和宝宝都会更有成就感的哦。

“我的个人写真串串烧,新鲜出炉啦!”

如果妈妈觉得相框太笨重,不方便携带,而相册又太笨重,被“浏览”的几率太小的话,那么,就可以尝试在墙壁上下功夫:一根麻绳几个小夹子,把宝宝的靓照秀出来。更换照片或添加照片都会变得很轻松,简约却不简单!

“洗澡的时候,放好听的音乐,可享受了!”

一定有很多宝宝不喜欢洗澡吧?其实,只要在宝宝洗澡的时候播放他喜欢的音乐,就会让他的心情大大变好,准备好各种各样的音乐,那么,连选择曲目这个过程都会让宝宝变得很开心呢。

“我已经是小绅士啦,从我的围嘴上就能看出来噢!”

围嘴都是很卡通的吗?不一定的哦。妈妈可以创意一下,在素色的围嘴上下功夫,设计成有领结、小花的绅士围嘴。围上这只围嘴,宝宝坐在餐桌上俨然像穿了一件正式的小礼服啦。保护漂亮衣衣的同时,还让宝宝看上去特别体面!

“妈妈,晚安!”

在安静的睡前时间,你可以反复抚摸宝宝的眼皮和眉间哦!因为妈妈轻轻地抚摸宝宝的眼皮,可以让宝宝慢慢进入梦乡。只要你的动作是温柔的或轻轻的,宝宝都会闭上眼睛,慢慢睡着。

“对我来说,超市就是一个神奇的世界。”

大多数的妈妈都很害怕把宝宝带到商场去逛。但是当你这个时候仔细观察宝宝的眼睛时,你可以看到其实宝宝的眼睛中盛满了渴望。如果你的宝宝显得比较焦躁,那么请缩短购物的时间。如果妈妈能尊重宝宝的感受,那么假以时日,宝宝慢慢学会适应这种购物环境了。妈妈也要善于“举一反三”,当你们鼓励宝宝描述他所看到或听到的,那么你就在帮助他发展语言能力。当你们分配给宝宝诸如把盒子从架子上拖下来的“任务”时,宝宝会把自己认作是一个有用的人,这将有助于培育他的自律。超市不仅提供的是宽敞的学习环境,也提供了无穷无尽的学习机会,关于如何认识这个世界的学习机会。

“妈妈的眼睛”

宝宝想要做某件事时,总是先看看妈妈的眼神,如果眼神柔和,他就知道是默许、支持,如果眼神严肃,宝宝便不会轻举妄动。眼神可以不通过语言和动作去进行亲子间的沟通,甚至能胜过语言教导。

“微笑和点头”

妈妈对宝宝微笑,宝宝也会以微笑来回报,这种交换微笑不仅是爱的表现,还是一种社会性行为,也是表示友好、亲爱和赞赏。当宝宝有正确举动时,妈妈以点头示意默许、称赞,宝宝就会更有信心地努力地去做。当然也有时会出现不好的举动,这时就要摇头示意,表示制止,让他不要做。

“握手”

当宝宝感觉受到了挫折的时候,妈妈不妨握着他的手,让他感到温暖。爸妈妈妈也要教宝宝学会握手,再进一步教宝宝懂得握手是与人沟通的一种礼貌。

“喂奶吻脸”

小宝宝在喂奶时与母亲肌肤接触,这是母子交流和沟通的好时光,宝宝会感到满足,产生积极、愉快的情绪。

妈妈以亲吻宝宝来表示对他的爱,如在上班前,回家后,临睡前,以及宝宝得意时、苦恼时,都可以去吻一下他的脸,使亲子间的感情更加亲密。

“拥抱抚摸”

宝宝喜欢妈妈拥抱在怀里,觉得受到保护,有安全感。拥抱是表达爱和鼓励的最直接、最有效的方式。妈妈可以抚摸宝宝的手、脚、身体、头部。这种轻柔的抚摸不仅是爱护、关怀的表现,又能接触皮肤,满足宝宝“肌肤饥饿”的心理需求,使宝宝享受无言的爱。

父母应常与孩子沟通


你有多久没和孩子聊天了?是不是忙着工作,一天难得和孩子说上两句话?你是不是还有那种观念——“孩子懂什么,不必跟他说太多?”“只要挣足够的钱,让他有吃有喝就行了。”那你就完全误解了,孩子更多的是需要你的从精神上给他以支持,哪怕只是一个手式,或天南海北的随便聊天,他也会很知足了。

人们因为不了解,所以会有许多误解;孩子的世界,和大人有着明显的不同——他们非常需要安全感。面对空荡荡的家,他们会害怕;没有人了解他们,他们会难过。如果连爸爸、妈妈都不能听他们说说心里话,那么他们只好走出家门,到处面寻求同伴的安慰了。真的有那么一天,亲子疏远感已经形成,想要孩子再相信父母,要花更多的心为才办得到。

所以,为人父母要——经常和孩子沟通意见。让孩子尽情地与你言语交流,只有全盘了解他在做什么、想什么,才能拥有他的依赖与尊敬。万一有误解产生,也应该在事后寻求补救,及时化解,这样才是正确的做法。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