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时候宝宝的执着甚至连成人都惊吓,可是如果这份执着放在淘气上,爸爸妈妈就有苦吃了。这时不妨用一下“欲擒故纵”法,让宝宝乖乖“投降”。

让孩子在尝试、体验中积累生活经验,学会一些生活常识和做人的道理,如:你不想让他做的事情偏偏故意让他去做;很想让他参与的活动,却故意不邀请他参加……有时能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案例一

还没玩够

吃饭的时间到了,宝宝跟奶奶从外面散步回来,准备洗手吃饭,但是宝宝还没有玩够,还想让奶奶带他出去玩,不带他去,他就自己往门外跑。

方法运用

这时如果你跟在宝宝后面追,他会越跑越快,可能还会边跑边调皮地向你“挑衅”。运用一下“欲擒故纵”法,看效果如何。家长可以大声地跟宝宝说:“你自己出去玩吧,现在吃饭的时间到了,我们大家都要吃饭了,没有人陪你呦!”边说边把门关上。这时,宝宝会马上调头往回跑。也许他会“侦察”等待几分钟,看确实没有人跟他出来,他就会乖乖回来。

这时孩子如果有情绪或者哭闹,家长要适当给孩子一个台阶,如介绍一下今天好吃的饭菜、吃完饭后还有哪些活动等。

知心话语

孩子执意要去做什么事情,很多时候家长不必总是让孩子牵着鼻子走,在没有危险的情况下,可以故意放手让他去做,但是要告诉他可能发生的后果。

案例二

奶太烫了

宝宝饿了要喝奶,妈妈赶紧给冲好了,但是奶还很烫,不能喝,宝宝等不及,大哭。

方法运用

这时,家长不要手忙脚乱地边哄孩子边说:“马上就好了,马上就好了,不哭,不哭。”而是要心平气和地告诉孩子:“现在奶还很热,不能喝,要等一会儿。”如果孩子不听继续大哭大闹,可以跟他说:“妈妈告诉你了,奶现在还不能喝,你如果不怕烫,一定要喝,你就喝吧,你摸摸……”在不会烫伤的情况下,可以让孩子摸一摸,感觉什么是“烫”。有了“烫”的感受,你让他喝他也不会立即去喝了。

知心话语

孩子有了欲望,想马上得到满足,一分钟都不能等待,这种情形在孩子幼年成长过程中时有发生。但是人的一生当中,需要耐心等待的事情有很多,所以,教育者应该从小教育孩子学会等待。

案例三

心不在焉

看到邻居家同龄的孩子识字不少,还会数数,贝贝的妈妈着急了,最近花了不少时间教孩子,这不,她又在不厌其烦地教贝贝数数,接下来还要教他识字呢!但是贝贝完全心不在焉,一会儿东张西望,一会儿摆弄衣服……

方法运用

晚饭后,宝宝在玩玩具,妈妈拿出刚买的图画书,大声并神秘地跟爸爸说:“我今天买了一本很好看的故事书,我讲给你听……”绘声绘色讲给爸爸听,故意冷落宝宝(但让宝宝又能听见),故事讲完了,爸爸妈妈兴趣不减,找出宝宝的积木一起玩了起来,妈妈:“我要红色的和绿色的,给我那个三角形的,我还要5个长方形的,宝宝快来帮我一起找,数一数我一共有多少个积木,再数一数爸爸的,看谁的多……你要不要来参加,你跟我一伙吧,我们的房子建得一定比爸爸的漂亮。”

知心话语

你想让孩子做什么事情的时候,最好先激发起他想做的欲望和兴趣。在教孩子学知识的时候更要掌握好这个原则。教在有心,学在无意,有时为了引发孩子的好奇心和学习的兴趣,巧设一些善意的“圈套”,把教育内容渗透其中,这样做与强迫或企求孩子去做相比,收效一定更佳。

温馨提醒:

“欲擒故纵”法运用时要充分考虑到幼儿的年龄特点及人身安全。

成人跟幼儿说话时的态度一定要温和,“表演”要自然、不留痕迹。

zj09.com小编推荐

6个最佳时机教育孩子最有效


关口一:孩子遇感兴趣事物时

大双和小双是一对孪生兄弟,他们14岁考入大学,19岁攻读航天博士,22岁参与国家863课题研究。

他们成功的秘诀之一,就是其父母抓住了他们的“闪光点”,例如,“二双”的父母从哥俩用铁丝去探电源插座是否有电开始,发现了孩子对家用电器的浓厚兴趣。从兴趣入手,培养孩子的学习能力。

妈妈平时对孩子的行为要细心,一旦发现孩子对某一事物特别有兴趣,就要及时给予鼓励和支持,抓住孩子兴趣的“闪光点”因材施教。这样做,说不定就会激发出孩子某一方面的智慧火花,引导孩子沿着自己的兴趣走向成功。

关口二:当孩子困惑时

一天,小庆放学回家后情绪非常低落,不停地在草稿纸上写着“理解万岁”。妈妈看到这种状况,给她讲自己与同事之间发生误会的事情。并告诉她“只要一个人生活在一个群体中都会碰到被别人误会或误会别人的事情。首先,我会确认自己做的事情是否正确,如果是正确的,我会找一个合适的时机,与对方沟通;如果我发现我是错误的,我会找个机会向对方道歉。”

当孩子对某件事情感到困惑时,妈妈抓住孩子渴望学习经验的心理,及时帮孩子疏理,不失为教育的最佳策略。

关口三:当孩子取得成绩时

孩子取得成绩时,情绪比较高昂,自信心也会比平常强,妈妈要善于抓住这个关口,在肯定和鼓励的基础上,给孩子提出新的目标,把一时的热情转化成持久的动力。

当然,妈妈也不要忽视孩子因取得成绩而引发的骄傲自满情绪。另外,孩子做了好事时,如给老人让座、帮助同学解决困难、关心班集体等,妈妈一定要给予孩子及时的肯定和表扬。孩子做好事常常是无意识的,妈妈要善于把这种无意识引导到有意识,逐步培养孩子良好的品德。

关口四:当孩子犯错时

列宁因为打碎花瓶,妈妈教育他要做一个诚实的人;华盛顿因为砍倒了樱桃树,爸爸教育他要做一个负责任的人……

因此,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孩子犯错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不敢面对自己的错误。这时妈妈就要帮助孩子去分析错误,引导孩子面对错误,最终达到改正错误的目的。

关口五:待客时

妈妈发现8岁的孩子在接受他人礼物时没有运用礼貌用语,就微笑地对孩子说:“贝贝,你好像忘记说什么了?”贝贝显然还没有意识到自己应该说什么,这时,妈妈对客人说:“谢谢您送礼物给贝贝,我代贝贝谢谢您!”

贝贝听了妈妈的话,意识到自己没有礼貌,于是很不好意思地说:“贝贝也谢谢阿姨!”接着在妈妈的示意下,贝贝又对客人说:“阿姨,您热不热,我去给您拿杯饮料。

”说着便去准备了,俨然一个“小大人”的样子。

关口六:就餐时

许多妈妈平常工作忙,一日三餐就成了教育孩子的一个好关口。如此一来,一到吃饭时间,家长便开始查成绩、讲孩子过错,常常弄得孩子愁眉苦脸。儿童心理学家指出,“餐桌教育”会给孩子造成心理压抑,使父母和孩子隔阂加深。

但是,这并不是说在餐桌上不能教育孩子。其实,吃饭时,妈妈完全可以教孩子认一认餐桌上的美味佳肴,告诉孩子这些菜生的时候是什么样子,烧熟了又是什么样子,并让孩子记住它们的名字。

世界上最有用的字是哪个?


世界上最有用的字是哪一个?

“不!”

就是这个字。

从两个方面来解释这个字。首先从父母的角度——

有些年轻的爸爸妈妈,在接触到“爱和自由”的育儿理念之后,突然发觉自己平添了不少困惑:给孩子自由,有没有限度?限度在什么地方?怎样确立这个限度?拒绝孩子是否意味着我没有给他足够的自由?

他们中间的一些父母,过于心疼孩子,害怕伤害孩子,认为自由就是无限度地任由孩子为所欲为,永远不必限制孩子。虽然他们有时也试图规范孩子的行为,但是只要孩子一哭闹反抗,他们马上反省自己是不是对孩子太严厉了、没有做到给孩子自由?因而犹犹豫豫,放松管教,还是让孩子随心所欲吧。

当然,我们都明白,其实这些家长心里也或多或少地明白,这么做是行不通的,放任自流的后果是不堪设想的,我们必须为孩子树立规则,也就是说,给他们划出自由和责任的疆界。

自由和责任是相辅相成的。有多大的自由,就需要承担多大的责任。责任大于自由,人就成了奴隶;而自由多于责任,人就可以胡作非为。

孩子小的时候,我们做父母的需要为他担当全部的责任。三岁之前,给孩子树立的规则比较简单,就是危险的事情绝对不能做,伤害他人的事情也绝对不允许。在这个范围之内,我们可以鼓励孩子自由地探索世界,同时也让他们认知到自己能力的限度。

两到三岁的孩子,正处于无所不能的幻觉与能力限度的现实之间尖锐的矛盾之中,无论你给他多少自由,在他看来,世界上还是充满了“不”字,对每一次“不”字给他的打击,他都要抗争一番。这种时刻,最能考验家长的耐力和智慧。一方面,我们要巧妙地说“不”,正面疏导孩子的精力,转移他的注意力;另一方面,我们对待孩子的哭闹要心平气和,既不被孩子的情绪左右,也不用自己的情绪左右孩子,该坚持原则的地方绝不让步,即使孩子暂时无法理解,也要耐心细致地跟他讲道理。

三岁之后,随着孩子理解力的增强,性格的成熟,我们需要逐渐地把责任转移到他手中,让他对自己的行为承担后果,对自己的生活进行选择,帮助他有意识地建立自由和责任的疆界,同时我们也需要跟孩子划清心理疆界,不再时时处处为孩子承担责任、包办生活。跟孩子建立疆界的要义在于培养他们学会对自己的生活负责任,从而学会自主管理自己的生活,走向独立,为步入成年世界做好准备。

三岁之前的亲子绑定关系牢固、分离和个体化阶段度过得顺利,会给三岁之后的训育排除很多障碍。当然这并非意味着一路畅通无阻,但是至少不会发生孩子躺在地上撒泼打滚儿的难堪局面。你会发现,孩子内心具有足够的力量,承受挫折和打击,接受约束和规范,积极主动地管理自己的生活,甚至心悦诚服地接受一定的惩罚。

“不”就是一字疆界。恰当地对孩子说“不”,非但不会伤害孩子,反而会给孩子安全感。院子有篱笆才能让主人有效地保护它、对它负责,毫无边界的土地非但难以保护,而且是危险的。

我们每个人都需要学会对孩子说“不”。

小巫:美国Rutgers大学教育学硕士,国际母乳会咨询员。

最有益于亲子交流的趣味游戏大全


早教百科:亲子游戏

亲子游戏是家庭内父母与孩子之间,以亲子感情为基础而进行的一种活动,是亲子之间交往的重要形式。现在很多的父母整日工作,孩子都是由父母代为管养。认为有了钱给孩子读最好的学校、吃好穿好就是负责就是对孩子的爱,殊不知对孩子而言最好的教育是身体力行。孩子会在不知不觉中学习和养成父母好的或者坏的习惯。今天就和大家分享一下:趣味亲子游戏大全!

亲子游戏不仅有益于亲子之间的感情交流,密切亲子关系,促进儿童的健康发展,而且对于儿童的实物游戏和伙伴游戏也具有重要的促进和影响作用。儿童在亲子游戏中获得的对待物体的态度、方式方法以及人际交往的态度、方法会迁移到儿童的实物游戏和伙伴游戏中去。反过来,儿童在实物游戏和伙伴游戏中获得的经验又会进一步丰富亲子游戏的内容。亲子游戏的作用都有哪些呢?

1、积累了感觉印象,有助于认知能力的发展;

2、体验了初步的交往关系,有助于社会性关系的发展;

3、联结了亲子之间的情感联系,有助于个性的完善和发展。

这足以说明亲子游戏对孩子的重要性。接下来分享亲子游戏大全!

趣味亲子游戏一:猴子捞月

先讲一个故事:从前,有个小猴在湖边玩耍,看到月亮的影子落到了湖里。它吃惊地叫起来:“不得了啦!月亮掉到湖里啦!”“大家快动手来捞月亮吧!”一只大猴子说,“如果没有了月亮,今晚就不好玩啦!”

于是,大猴子倒挂在湖旁的大槐树上,拉住另一只猴子的脚……这样组成了一条猴链,伸手到湖里去捞月亮。湖水一晃动,月亮就不见了。湖水一静下来呢,月亮却又明晃晃地沉在水下。……

目的:发展幼儿动作灵活性。

怎么玩:

1、游戏在一个大房间里玩,告诉幼儿这是湖,不能跑到外面去,跑到外面就算是输。

2、爸爸和妈妈扮演两只猴子,幼儿扮演月亮。

3、爸爸和妈妈手掌交叉,成半圆状,不能松开,去捞“月亮”。幼儿躲闪,如果被抓住就算捞到“月亮”,游戏结束。

提示:可以交换角色,重新开始玩。

再念一首儿歌:月亮月亮怎么了?月亮掉到湖里啦!猴子猴子别急呀,齐心协力来捞吧。>>摇妈日记:冬日里的亲子运动会

-------------------------------------------------------------------------------

育儿问答:

友伊伊天使问:接近4岁了,要做什么亲子活动,更让宝宝智力开发?

特聘专家Apple(向她提问)解答:亲子游戏可以根据时间、地点、条件的变化而变化,只要能让亲子关系融洽,小孩开心很多活动都可以,如全家一起做游戏,做剪纸,画画,玩3D彩泥,折纸、讲故事等等...>>查看全文

好爸爸和宝宝必玩的32个亲子游戏

趣味亲子游戏二:蜈蚣竞走

先讲一个故事:森林里举行运动会,蜈蚣报名参加了赛跑。一大早蜈蚣妈妈就把小蜈蚣从床上拉了起来,叫他吃好早饭后赶到比赛现场。说完妈妈便到屋后菜园种菜去了。好半天,忽然听见小兔在喊:“蜈蚣,蜈蚣,比赛快开始啦!你怎么还不去呀?”蜈蚣妈妈想着:“这孩子跑到哪去了?”推开门一看,可把她吓了一跳。原来小蜈蚣在忙着穿鞋呢。他的脚太多太多,穿了好半天都还没穿完。

目的:锻炼孩子的耐力和腿部力量。准备:给孩子看蜈蚣的图片,让孩子知道蜈蚣走路的方式。

怎么玩:

1、由孩子做排头,家长将手搭在孩子肩上,蹲下。

2、随着一、二、一、二……的口令,孩子和家长向前行走,脚步要协调,不能乱。

提示:可以多叫几个家庭成员一起参加。

再念一首儿歌:一百只脚的小蜈蚣,穿起鞋来不轻松,不轻松,快用功,赶紧上路急匆匆。

趣味亲子游戏三:小羊过河

先讲一个故事:春天到了。小羊咩咩嚷道:“妈妈,妈妈,我要吃春笋。”妈妈笑着说:“河对岸就有啊,那边有红壳笋、白壳笋……我们跳过河去采好不好?”小河一点儿也不宽,河水也不急。妈妈和咩咩轻轻一蹦就过去了,他们每次采一根春笋,运回河对面,放进竹筐里。妈妈说要多采一些,带回家给奶奶吃。咩咩还说要和妈妈比赛,看谁采得快,采得多。

目的:发展孩子双脚并拢向前跳的能力。准备:橡皮筋4根,积木5块(积木代表春笋),积木放在筐里,摆在终点。

怎么玩:

1、家长用4根橡皮筋拉成2条“河”状,1条宽1条窄。

2、家长先出发跳过2条“小河”,到终点线处,从筐里拿出1块积木放在地上,然后再跳过2条“小河”回来。

3、孩子接着出发,到终点处从筐里拿出1块积木,叠在第一块积木的上面再回来。

4、如此反复,直至5块积木叠在一起。

再念一首儿歌:小山羊,咩咩叫。采好春笋再睡觉。蹦过河去跳一跳。妈妈见了开怀笑!

亲子游戏不仅有益于亲子之间的感情交流,密切亲子关系,促进儿童的健康发展,而且对于儿童的实物游戏和伙伴游戏也具有重要的促进和影响作用。儿童在亲子游戏中获得的对待物体的态度、方式方法以及人际交往的态度、方法会迁移到儿童的实物游戏和伙伴游戏中去。反过来,儿童在实物游戏和伙伴游戏中获得的经验又会进一步丰富亲子游戏的内容。>>网友分享:宝宝冬季最爱的室内亲子游戏

育儿问答:

友hongyufeiyang问:幼儿识字游戏有哪些?

特聘专家王小新(向她提问)解答:教宝宝识字亲子阅读倒是一个很好的方法哦。宝宝对学习的兴趣主要来源于家长的正确引导,家长可以培养宝宝的阅读习惯,与宝宝共读的时候增强宝宝阅读的兴趣。家长可以为宝宝选择适龄的,宝宝感兴趣的绘本。同时在和宝宝阅读时进行指读,让宝宝在熟知故事情节后了解文字的意义,也增强宝宝对文字这一抽象符号的兴趣...>>查看全文

父母对付宝宝的精彩妙语


父母妙语,消除与宝宝的距离

做爸妈的心里都明白,孩子越是长大,越是难沟通,亲子间的沟通你须要有些策略,哪些是禁言,哪些妙语,聪明的父母要牢牢记心间。比如……

“我不要吃饭,我要吃薯条”

妈妈刚预备了午饭,但珊珊却没精打采地伏在餐桌上,不肯提起筷子进餐。妈妈以为珊珊不舒服,谁知她却嘟着小嘴儿说我不吃饭,我要吃汉堡包、薯条……

禁言

“现在是你烦人还是我烦人?我叫你吃什么便吃什么,不吃饭就什么都不准吃,饿死你。”“很多小朋友想吃都没得吃,你真是身在福中不知福!你不吃饭,我就给街边的小朋友吃。”

妙 语

“你乖乖地吃了午餐,到下午吃茶点时,妈妈再带你去吃汉堡包。”

专家指路:

孩子钟情于美味可口的零食是无可厚非的,而汉堡包及薯条等食品又特别为小朋友所喜爱。虽然如此,但父母总不能让孩子以此作为三餐的主要食粮,否则,不但影响孩子正常的营养吸收,也容易使孩子养成偏食习惯,到发觉时要把这坏习惯改掉也很难了。

这些快餐小食对孩子来说是既美味又简单,而且这类快餐厅的设计气氛也迎合小朋友的喜好,加上随餐附送的玩具有一定的吸引力,所以,要改变珊珊这种想法和偏食倾向,短时间内是比较困难的。因此,妈妈在下厨时便要多花一点心思,设计多些色香味美、配搭新鲜的食物款式,例如孩子喜欢吃薯条,可煮些西餐如汉堡牛扒加薯条,又或做个番茄生菜牛肉三文治,慢慢纠正孩子的饮食习惯。

“为什么只有我没有零花钱?”

丁杰的父母皆是劳工阶层,每月赚取的薪水只够该月开支,所以也没有余钱给儿子作零用。丁杰眼见同学们有新波鞋、新书包上学,而自己的波鞋与书包已非常残旧,课间休息时想喝瓶汽水也没有钱买,越发感到自卑。他开始讨厌父母,讨厌这个家庭。有天晚饭,他看着桌上仅有的青菜和炒蛋,突然向父母大发雷霆:“最终错的是你们,为什么要生我出来受苦?”父母听后很伤心。

禁言

“你真没良心,生你出来养大你,还说这些话。”

“有饭吃、有屋住,你算受什么苦?”

妙 语

“现在我们是穷,但只要乐观面对,总会渡过这个困境。”

专家指路:

这个社会最怕是互相比较。贫穷不是罪过,但当孩子看到别人的生活条件、物质享受都比自己好,便会造成一个很大的心理障碍。

要消除这个心理障碍,父母便要灌输贫亦乐的意识给孩子,让孩子明白获得欢乐并不一定是用钱买玩具或电子游戏机。父母可在假日带孩子到公园呼吸一下大自然的空气,或者到沙滩玩水,这些活动都不需要花太多钱,而孩子又可以在伙伴间有话题,对他们的身心发展会有一定的裨益。

这是个自卑感颇重的孩子,他认为自己生存在这个世上是在受苦,并把这种情绪发泄在父母身上。在这种情况下,父母首先要给孩子一份鼓励,告诉他困境是暂时性的,只要父母努力工作,“总会渡过这个困境”。然后引导孩子从正面去看整个家庭状况,例如,虽不算是丰衣足食,但相比一些农村的小朋友好,而父母努力工作都是想改善家人的生活,让孩子理解父母这份心意,从而感受到父母的关心和家庭的温暖。

“赚钱比我还重要吗?”

天佑的父母为了让家庭生活质量好些,除了白天工作外,晚上还要兼职。所以天佑每晚只能和奶奶一起吃晚饭,只有星期天才能与父母一起。虽然父母每天都会打几次电话给儿子询问情况,但实际上还是冷落了儿子。这个星期天,天佑父母睡至日上三竿才起床,只见儿子独个儿坐在沙发上吃饼干,才想起他奶奶今天去大姑家了,于是连忙哄儿子上街去吃汉堡包。天佑满眶泪水说:“你们只顾赚钱,理过我吗?”

禁言

“我们忙于工作都是为了你。”

“如果不理你,我们就不用这么辛苦!”

金言

“对不起!是我们没有顾及你的感受,让我们谈谈……”

专家指路:

物质享受固然重要,亲子之情却不容忽略。因为要多赚钱而剥削了孩子与爸爸、妈妈相处的机会,损失的肯定比金钱为多。越来越多的父母因忙碌而忽视了与子女的沟通,当工作停下来时,才发觉自己并不了解子女的想法与喜好,而子女亦因此觉得父母并不关心他们,亲情越发疏远。所以,不少所谓代沟问题都只是人为的,如果父母、子女能够有好的沟通,互相关心,又何来代沟呢?孩子渴望与父母共聚天伦,好不容易才等到星期天,爸妈却贪睡迟起床,使孩子更加失望。在此情况下,父母应该检讨是否需要两人同时做兼职?是否可以改为单方兼职或双方都放弃兼职,多些时间陪伴孩子。即使为了生活而不得不兼职,亦要多些与孩子沟通,感受他们的内心世界,扩展亲子之情。

教您巧妙对付小“捣蛋儿”


教您巧妙对付小“捣蛋儿”

好端端的磁带被拉出带芯系在窗前随风飘荡、趁大人不注意就跑到厨房把米缸里的米粒洒弄一地、用手指按电源插孔说是要学动画片里的人物全身通电发光、把光碟当旱冰鞋踩在脚下“溜冰”……自从孩子学会自己迈开脚丫子撒欢,就时不时做出一些让大人头疼的“捣蛋”行为和“危险”行为。怎样面对孩子这些或具有破坏性、危险性的“捣蛋”行为?是放任不管、顺其自然,还是横加制止、严厉约束?早教专家给家长们提供了一些科学育儿的建议。

出场人物:小越女11个月

自从刚刚学会自己走路之后,小越就四处走动,时常摸摸碰碰自己感兴趣的物体和人。但是踩到较高的物体上,这还是小越的第一次——当小越伸手去拿柜子高处的玩具,她发现用手够不着,于是她先拿起一个方形木质玩具放在地上,然后踩到方形木质玩具上去。

由于小越只踩到方形玩具的边缘上,没有站稳,又落到了地上。站在不远处的奶奶看到小越的这个“危险”举动,正要上前阻止,却被小越的妈妈拦住了。小越的妈妈脸上写满对孩子鼓励的微笑。小越从玩具上下来后,变换了方形玩具的方向,再次踏了上去,这次她的双脚踏准了方形玩具的中间,稳稳地站了在上面,顺利地拿到了柜子高处的玩具。

从那以后,玩具水杯、饼干盒等都成了她的“垫脚工具”。

情景再现

第一次学会运用工具

需鼓励并保护孩子安全

胡海兰认为,在小越探索世界的过程中,小越的妈妈能做到在安全的距离内观察孩子,在确保孩子安全的情况下,通过微笑、眼神及时地鼓励与肯定孩子,这种认可和支持孩子探索的做法,给孩子提供了空间以及反复尝试错误的机会。正是有了妈妈的支持,孩子才能在温暖、安全的家庭环境中,获得更深、更广的探索。

而小越的奶奶则是抱着“安全第一”的原则,想要制止孩子做出如此“危险”的行为。胡海兰说,如果奶奶制止了孩子的行为,孩子则失去了探索的机会。如果制止屡次发生,孩子就会形成“这不敢、那不能”的想法,从而失去了探索的兴趣和能力,影响婴儿独立运动的发展,以及学习新动作的能力。

“当然,家长在孩子探索过程中,还要给予适当的安全监控。”颜媛说,因为孩子在认识新的事物时,无法辨别事物是否具有危险性,因此家长要有意识地为孩子打造一个相对安全的环境。比如刀具、打火机等危险品,要置于孩子接触不到的地方。家中最好撤掉容易倾倒的摆设,同时还要遮盖好电线插座等。

孩子在探索未知世界

“说孩子‘捣蛋’,这完全是从大人的标准而言的。孩子这些所谓的‘捣蛋’行为,让家里物品的整洁和秩序受到了影响,给大人造成了‘麻烦’。但对于孩子来说,这是在对世界进行探索。”南宁市莹兴双语艺术幼儿园园长颜媛说,孩子一般在1岁多时开始学会走路,其所能接触的范围也大大增加,这时孩子们对周围的世界也更好奇,因此在发现好玩的事物时,就要上去打探究竟。这种“捣蛋”的行为会随着年龄、知识的增加以及控制力的培养,渐渐收敛。

南宁市维开幼儿英语机构教师、家庭教育和儿童心理专家胡海兰认为,有意图和目标指向性的行为,是8~12个月大的婴儿的最显著特征。

胡海兰对小越的这一“危险”行为进行了分析:首先,为了得到玩具,小越尝试垫高自己来拿到想要的东西,也就是说,小越学会了使用工具来达到目的。在此之前,她可能只对身边能够得着的物品感兴趣,而现在她运用工具扩大了自己的活动范围,不仅能拿到眼前的物品,远处、高处的东西也能设法得到。胡海兰表示,孩子对外界的探索越多、范围越广,其能体验和吸收的认识和经验也就越多。

其次,小越把垫脚的工具,变换方向,反复尝试,最后她确定脚下的玩具是可以增加身体高度,通过这些“垫脚工具”,可以弥补她的身高差距。她这是在通过尝试错误以及反复练习,达到了以动作探索世界的目的。她从反复尝试到最后确定的这个过程,又有了新的发现——工具与目的的关系。利用工具可以达到目标,改变环境。孩子在认识更多新事物的同时,还认识到活动本身也可以了解与探索更多的未知世界。

行为分析

解决战略

对付“捣蛋儿”注意五点

不论是打翻米缸的米,还是损坏家中的物品,这些行为与小越把脚垫高拿东西一样,都是孩子探索世界的过程。面对孩子在探索世界时给成人带来的“麻烦”和担忧,家长应如何引导孩子?在真正的危险面前,家长又该如何巧妙阻止?专家表示以下五点必须注意。

注意一:别中断孩子的探索

“首先,孩子在‘捣蛋’时,只要不危及孩子的安全,家长就不应随意中断孩子的探索行为,否则会抑制孩子的动手能力和好奇心。”胡海兰说,家长随意中断孩子的“捣蛋”行为,不仅会导致孩子的探索行为的终止,还会使孩子减少甚至停止利用动作来认识、探索世界。

注意二:用适当的玩具替换

颜媛表示,家长在提供安全环境的同时,还要提供给孩子适合的玩具。比如,孩子喜欢撕报纸,家长可以购买一些剪纸DIY类的玩具来满足孩子的好奇心和兴趣;如果孩子喜欢玩米缸中的米粒,家长可以购买类似的串珠类玩具进行替换。

注意三:不要过多地介入

“成人过多地干预,就是在剥夺儿童成长的权利。”胡海兰说。过多的干预可能造成以下后果:首先,成人的评价标准干扰了孩子的行为和想法,孩子会焦虑和对自己的否定,这样就不利于孩子走向独立和自信;其次,成人的干预可能造成孩子依赖的性格,每次都有成人在旁边进行纠正和引导,这就暗示孩子:你只有获得成人的帮助才能完成好这个任务。那么,每次遇到困难的时候,他就没有思考和尝试错误的主动性,而是等待或者马上求助父母的帮助。

注意四:介入要讲究技巧

胡海兰表示,如果孩子的行为确实是危险的,家长就应平静而及时地进行阻止,并用简单的语言告诉孩子,该行为的危害和危险性。部分家长在看到孩子发出危险行为的时候,因为自己情绪突然紧张、害怕而去恐吓孩子或向孩子吼叫,这样会导致孩子在不知道原因的情形下,被妈妈的情绪感染,也感到很紧张害怕,变得胆小怕事。

如何平静地阻止和避免孩子接触危险的物品?胡海兰举例说,如果孩子要摸烫的东西,可以让孩子摸热的馒头、热的水袋等,让他们感觉到“烫”,并且告诉他/她开水壶也这么烫,所以摸不得;也可以和孩子做游戏,通过触摸冰水、凉水、温水、烫水,来感受温度的不同。

注意五:发出求助再引导

当孩子向成人发出求助的信号——眼神、语言、动作等,那么成人便需要给孩子恰当的引导。这个时候的引导,不仅能促进孩子的行为,更好地完成目的,而且能增进亲子之间的亲密关系,更重要的是建立孩子对成人或者外部世界的信任。胡海兰说,在需要的时候,得到温暖的爱和支持的儿童,在长大后遇到困难,便不会轻易对他人和社会产生绝望。

何时谈性最恰当


性教育在孩子呱呱落地时就开始进行也不嫌早。

多数父母认为,性教育就是告诉孩子有关性交、怀孕和生育的“真相”,即解释与孕育下一代有关的过程以及对性的感受。其实所谓“性认知”,应当是从孩子对个人及他人(包括自己的身体和别人的身体)的认知开始;也就是说,是从个体有了生命以后,父母怎样搂抱、抚触、呵护和刺激他的态度,以及父母彼此如何相对开始的。

父母抚触、搂抱孩子的方式,以及父母间的亲昵接触,都是传递性的最原始信息。一旦孩子能理解别人的意思了,就可以开始跟他谈到性。

孩子发问时正是时候

心理学家建议:“或许对孩子的身体所发出的第一个字眼,就已经是进行了一种教育。告诉孩子,他们的身体是上天所赐予的珍宝,阴茎与阴道同身体中的其他器官并没有任何区别;无论是何种体型、肤色,基本上都是美好的。这种健全的意识,将可以为日后青春期及青年期的性认知奠定正确的基础。”

通常孩子到了四五岁,不但会对自己的身体感到好奇,也会想认知他人的身体。当他看到别人的身体和自己的不同时,就会想知道原因。在这方面,父母可以确切帮助孩子有所了解,使他们对自己的身体及性别产生愉快的感觉。

至于身体各部位及其功能,应该给予明确的解释,同时冠上正确的名称。阴茎就是阴茎,阴户则包括阴道、阴蒂和阴核等部分。如果在你自己的成长过程中,性是个隐讳的问题,这时你可能就得求助于书报、杂志或图书馆了。

称生殖器官为:“下面的”、“小公鸡”、“尿尿的”等名称有何不妥?首先,赋予身体某些部位特殊或滑稽的称呼,会让孩子认为身体的各个部位并不是生而平等的。耳朵、肚脐等部位可以侃侃而谈,对有些部位却总是吞吞吐吐,这种态度上的差别,会使孩子觉得你所以避而不提,一定有什么不对劲。

说的多不如说的正确

不使用正确的称呼,等孩子上了幼儿园之后,也会产生沟通上的困难。届时老师只会听到一屋子此起延续落的声音,却没人晓得诸如阴茎的正确名称。

孩子所寻求和理解的知识,随着他们的成长而有所改变,知识的起点,即是从对身体的认知。在一开始让孩子认知他们的身体时,就该直接而坦诚,并且保持一贯的说法;而后在孩子日渐长大的过程中,你再逐渐把更复杂的过程详细叙述给他们听。经过这种方式,孩子对性就能有坚定而持续的认知基础。

不过,对孩子而言(不论是小孩子、大孩子,甚至于已经长大成人),行为永远比言语更有效。孩子可以通过双亲间的相互交往,例如:关怀、温柔或细腻的小动作,学习到许多。

性也包括我们对他人的态度、如何爱惜自己,以及我们的一颦一笑等。从孩子出生的那一刻起,他们就能由所见到的所感受到的中学到许多。

或许你会觉得惊讶,孩子竟是从襁褓期就开始通过大人的拥抱、抚触和四周所弥漫着的亲密气氛在认知性;但不论如何,请了解孩子这种特性,并加以正确的性教育。

10个锦囊妙技对付不听话宝宝


1.友善的态度——如果你在对孩子说话的时候使用正常的音调与和蔼的态度的话,孩子会更有可能认真地听你说。

2.暂停——在孩子一时无法接受你的要求,甚至与孩子发生争执时,一定要克制自己的情绪,你可以说:“我不想现在来处理这个问题。

我们稍后再来谈论它吧。”

3.教孩子道理——当孩子犯错误或行为无礼的时候,不要立即处罚他,应该以友好的口吻来教育他应该注意自己的行为和举止。“你玩完的玩具不应该随处乱丢,下一次请把它放入它应该放的地方,你的玩具架子才是玩具的家。玩完的玩具应该让它回自己的家,就像你一样,如果你在外面玩完了,我把你丢在街上不让你回家,你觉得对不对?”

4.讲话的出发点要积极——不要这样来对孩子说,“我要说多少次你才会去刷你的牙齿呢?”而应该说,“去刷你的牙齿,我想知道你什么时候能完成,我想看看你是否可以刷得很干净。”

5.向孩子解释而不是威胁——当孩子向你说他为什么这样做的时候,你应该给孩子一种解释的权利,让他简短地解释他为什么需要做这件事,之后向他解释清楚这样做错在哪里,他有没有理由这样做,以及正确的做法。

6.珍惜每一个机会——不应该将所有的注意力全部集中在孩子的不当行为举止上,其实每个冲突发生的时候,都是我们教育孩子的机会,你不要放过它,好好利用这个机会因势利导教育你的孩子。

7.给予激励——可以通过一些只语片言来激励你的孩子,通过合作的方式来鼓励他的进取,类似的话语有:“你看,别的小朋友都能做,你一点也不比他们差,你完全能比他们做得更好,对不对?”

8.要有柔性——如果你的小孩问:“在我们回去之前,我可以看完这一场表演吗?”如果你还有一些时间剩余的话,应该让出一些时间来给你的孩子。你应该尊重孩子请求的权利。

9.摆脱武力威胁——当出现问题的时候,不要说:“你要是再这样,你就快该挨打了!”“还记不记得上次我为什么打你?”这种武力威胁实在是天大的错误,尤其更不应该提起以前给孩子造成的痛苦。武力威胁只能让孩子认为你是一个专制粗暴的家长,而越发拒绝与你合作。

10.因事制宜——教育的方式方法应该多样化,在发现孩子犯错误时,不要每次都用一种面孔、一种说理的方式,孩子会感到厌倦。你完全可以变换一些花样,因事制宜,尝试孩子能接受的各种方式。比如问题出现时先简单处理一下。然后在有时间的时候再通过讲故事、做游戏、去动物园、参观博物馆、郊游等等形式,结合看到听到的事物深入地阐明你要告诉他的那个道理。在冲突的当口,往往孩子不容易接受批评,但是在事后进行这种耐心的教育,孩子就容易接受了。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