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水、泥是每个小朋友都很喜欢的游戏材料,相对于秋千和滑梯,沙、水、泥属于另一种游戏方式。它们既没有一定的玩法,玩耍过程也不分对错。孩子们会在这些“垃圾”中找一些“有用”的物品去玩,例如树枝、汽水盖、空罐、纸皮等等。

除了沙、水、泥之外,玩水彩颜色的游戏也可算是一种相当好玩的游戏,例如双手沾满水彩颜色,自由地在纸上印来印去。此外,用面粉搓“泥胶”和用海绵玩肥皂泡等游戏,也可极度发挥“脏兮兮”游戏的特征。

可是,今时今日的小朋友很怕脏,因而失去了不少好玩的经验。为什么小朋友会抗拒这些材料呢?调查发现不少父母不太愿意孩子玩这类的游戏,又或是孩子日常的生活方式,令他们本身也不愿意接触这些“脏”的物料。

其实“脏兮兮”的游戏大多属触感的游戏,通过双手的接触,去感受不同物料的质地。例如,水彩颜色是滑溜溜的、冰凉凉的;而沙泥则非常粗糙。现在很多父母怕脏,以致也使小朋友渐渐怕了这些有趣而具启发性的触感游戏。

其实很多父母只要做好准备,他们也可以跟子女一起投入“脏兮兮”游戏中。例如,在玩之前多预备一套衣服更换,或预备围裙供孩子使用,就不怕衣服被弄污了。此外,在玩水彩颜色游戏时,可以用报纸或布铺好地板,事后清洁起来就更容易了。

父母们应该用开放的态度,在安全的情况下,让孩子接触多些不同的事物,以及通过双手去感受身边事物的特征。时下,“干净”的游戏文化越来越普遍,特别是社会越来越重视卫生和安全。此时,作为父母,可以从中取一个较好的平衡点,在卫生、安全的前提下,进行一些准备,让孩子投入到一些没有限制、没有规则的“脏兮兮”的游戏中,这样父母和孩子都能找到更多玩耍的乐趣。

精选阅读

孩子喜欢的8种勺子游戏


1演奏“勺子乐器”将几把勺子倒扣在桌上或地板上,再让孩子手里拿一把勺子,逐个地去敲击倒扣着的勺子。可以一边敲一边哼唱。

效果:边敲边唱,既锻炼了手腕力量,又能培养节奏感。

2刮一刮,看看有什么不同?准备好搓衣板、篮子等表面有纹路的物品,让孩子用勺子来刮一刮它们的表面。等孩子熟悉以后,可以给他蒙上眼睛,让他根据表面纹路的不同,来判断是什么物品。

效果:通过体会不同物体表面的质感,来锻炼触觉,提高辨别能力,还能激发孩子的好奇心。

3挑选喜欢的颜色给孩子买红、黄、蓝等各种颜色的勺子。吃饭前,可以问一问孩子:"你想用什么颜色的勺子吃饭呢?"让他挑选一把自己喜欢的勺子。

效果:可以帮助孩子提高对颜色的认知。挑选自己喜欢的勺子吃饭,孩子会更愿意吃饭。

4传乒乓球准备几把大一点的勺子,爸爸、妈妈、宝宝分别拿一把。爸爸将乒乓球放在勺子里,传给孩子,再让孩子传给妈妈,一个一个地往下传。如果有几个小伙伴一起玩,会更有趣。

效果:传球过程中要求尽量不把球弄掉,这对锻炼孩子的注意力集中很有帮助,还能提高孩子的动作协调性和与人合作的能力。

5照一照“勺镜子”找一把亮亮的不锈钢勺子,用它来当镜子照。先让孩子用凹面照一照,再让他用凸面照一照。孩子很快就会发现,两面照出来的效果是不一样的。

效果:可以激发孩子探索的欲望,孩子也一定会对勺子更加感兴趣。

6小豆子搬家准备一些豆子、米粒等,装在一个大碗里。让孩子用勺子,将豆子或米粒从大碗移到小碗里。

效果:可以锻炼孩子的手眼协调能力,还能帮助他认识物体的大小。

7盖“沙土房子”带孩子到外面玩沙土时,可以带上一把勺子。让孩子用勺子来挖沙土,盖小房子。盖完之后,还可以用勺子拍一拍,看看盖得结实不结实。

效果:孩子可以通过游戏,了解沙土的质感。和大自然的接触,还能稳定孩子的情绪,让他感觉更愉快。

8把眼睛“藏起来”鼻子、眼睛、肩膀、膝盖……你每说出一个身体部位的名称,孩子就用勺子把自己的那个身体部位盖住。

效果:可增强孩子对身体各部位的了解,还能提高反应的敏捷性。

Tips:

1、把勺子混放在玩具中,让孩子经常能接触到勺子。

2、给孩子准备喜欢吃的食物块,让他有机会多使用勺子吃东西。

3、孩子自己用勺子吃饭,把饭粒掉到地上或把小脸弄得脏兮兮的,都是不可避免的,你千万不要责怪他。

4、要耐心地教孩子正确使用勺子的方法。

5、练习用勺子盛沙粒等物品,要慢慢地提高难度。

各国孩子喜欢玩什么游戏?


瑞典--从躲猫猫到搭积木

当爸爸或妈妈躲起来,然后喊着“门儿”(躲猫猫游戏)突然出现时,特别小的孩子就会笑着扑上去。而大一点的孩子则喜欢诸如“熊睡着了”之类的游戏:一个孩子躺在地板上假装睡着了,而其他孩子围成圈在他周围跳舞、唱歌。然后被吵醒的“熊”就开始追赶那些“捣乱者”。此外,安装积木也很受欢迎,大孩子喜欢玩乐高(商标)积木,或者书写板:几乎每个孩子都有一个书写板,父母们会出于教育目的在上面出一些有价值的智力游戏题让孩子解答。

巴西--当然是踢!足!球!

尽管处于热带、天气炎热,但大多数的巴西孩子仍然喜欢在外边玩。男孩子喜欢在马路边踢足球或者玩滑板车。女孩子更喜欢跳绳。所有的孩子都玩“警察抓强盗”、放风筝,或沙滩嬉戏等游戏。当然了,这些也有被电子游戏取代传统游戏的趋势。

土耳其--很多父母抱怨孩子老是玩电脑

很多孩子喜欢玩的游戏有:画画、乐高积木、棋盘游戏、抓人游戏、躲猫猫、足球。然而总有很多父母抱怨孩子老是玩电脑。但得承认这也是没办法的事,城市里的孩子们的确没有足够的玩耍空间,现有的绿地和游戏场地要么被占用了,要么被拆除了。

肯尼亚--99%的孩子喜欢在户外玩

99%的肯尼亚孩子喜欢在外边玩耍,他们到处嬉闹、玩捉迷藏或用泥巴“做饭”。大多数孩子没有玩具,如果有,他们也会和小伙伴们分享,很多玩具还是他们自己动手做的,比如用木棍和纸板做的汽车。女孩子喜欢玩“角色扮演”,一般都喜欢扮成医生、公主、老师或者父母。

哥伦比亚--电子游戏逐渐取代传统游戏

手机、iPad、游戏机上的游戏取代了抓人、跳绳、玩弹珠等传统游戏。人们觉得,只有没钱时才会唱歌,比如,几个孩子相约围在一起唱儿歌。《在阿维尼翁的桥上》就是一首我们唱了几代的儿歌。

孩子一定喜欢的12种益智游戏


游戏是孩子的天性,孩子们通过游戏获取经验、发展智能,提升创造力、好奇心、想象力、探索精神和冒险精神。因此,家长们一定要多多鼓励孩子们多做游戏。下边摇篮小编就给大家介绍12种孩子们都喜欢的益智游戏。

猜东西

“知觉”是一种将透过感官所获得的资料,再经过分析与解释的能力;知觉包括眼睛、鼻子、舌头、身体等感觉作用。我们可以让孩子分辨不同形状的物品,用触摸猜东西、用舌尝尝各种调味品、玩配对游戏、辨认方向及方位;让孩子观赏及指认有背景的图片……等活动。

分分类

这是创造力学者威尔斯提出的方法。平日可提供孩子一些具有共同特征的不同类物品,例如小汽车、汤匙、钥匙、铁币、回纹针……等,让孩子发觉其共同特征来加以分类,并鼓励其重复分类。也可以提供符号、颜色、食品、数字、形状、人物、字词……等材料,让孩子能依其特性分类。

猜谜语

猜谜对孩子不但有兴趣,而且也能激发其推理及想像力,我们可以用“千根线、万根线,掉到水里就不见”猜“雨”这种方式;也可以用孩子喜欢的东西给一些线索,让孩子提出题目、推想答案。还可以用“比手划脚”的方式要孩子作答。

家家酒

例如让孩子玩“扮家家”,鼓励孩子应用想像力自由扮演所喜欢的“角色”。父母亲可以提供一些线索,如给他一架飞机,假想他在空中飞行遭遇哪些;给他一部金刚,让他跟铁金刚对话;给他一些医生的玩具,让他扮演医生看病的情形……

想象力大接龙

“想像力”可以使不可能的事变成可能。在想像的世界里,孩子的思考更自由奔放;我们可以用“未来世界的交通工具或城市”为题,让孩子运用想像力描绘出未来的远景。5、接龙的游戏。许多游戏可以用“接龙”的方式,如“文字接龙”:上班→班长→长大→……“绘画接龙”:一个主题大家接力画;“数字接龙”:1→3→5……“故事接龙”:从前有一个猎人……“动物接龙”:四只脚的如狮子→老虎→大象……空中的如老鹰、鸽子……

首尾相连

让孩子说出“同韵、音、部首、声调、笔画的字词”、“字头、尾相同的字词”、“用图画写字”、“用三个字词说(写)出不同的句子”,提供一些字词,如“火”字,让孩子自由联想,或说出可以用哪些字词来替代…

动动手

双手是我们的外脑,训练我们的双手,有助于脑力开发;设计一些运用手指的运动,如“手语歌”、“甩手”、“捏泥巴”、“拼积木”……等活动,让孩子能动动头脑、动动手。也可以用儿歌配合手指的动作,一边念儿歌一边运作手指。

捉迷藏

跟孩子玩“躲猫猫”的游戏;把物品藏在家中一角,让他来找;在图案中藏着一些物品、数字……等,让他们找出来;带孩子到郊外,亲子共玩“大地寻宝”的活动;或在报纸上找出自己需要的“形容词”或“物品”等活动,都是藏物的游戏。

涂涂画画

从涂鸦到能画出图形,孩子绘画的兴趣一直很浓厚,他们以画画表达其未能以言语形容的感受、情绪。父母可以和孩子一起画。用各种不同的材料,画在纸上、布上、板上……让孩子喜爱自由创作的喜悦。

组合七巧板

许多发明都是在原来的物品加上一些功能,如笔加指示棒,变成“指示笔”。父母可先让孩子观察哪些物品是“组合”的,然后再让其思考还有那些东西加以组合,会更好用;另外用图片或字词组合成故事;其它如七巧板、积木的组合图形,空瓶罐、石头的组合均是。

察言观色

让孩子观察树苗的成长,或甘薯发芽,以了解造物的奥妙;由观察影子的变化,学习科学概念;由观察人类的表情,而能察言观色、善解人意;甚至参观各种展览、表演、户外郊游……等都是很好的观察活动。

孩子们喜欢玩“过家家”游戏


孩子们喜欢玩“过家家”游戏

开始玩“过家家”游戏,大人可参与到游戏中去,充当某个角色,并示范性地教给幼儿怎样用新的玩具,讲解各种玩具的名称、用途、特征及外形特点,认识各种娃娃用品。孩子一旦掌握了玩具的基本用途和玩法,就会举一反三,创造性地发挥各种使用玩具的方法。大人还应及时指出幼儿在游戏过程中的不正确玩法,对内容不健康的游戏,大人可通过纠正和转移注意力的方法,进行正面教育,切忌粗暴地干涉和训斥。

通过玩“过家家”的游戏,培养学龄前儿童善良的个性和关心他人的优良品质。平时大人也应多带孩子外出,开阔眼界,丰富生活内容,提供观察想象的场所和机会。幼儿接受的信息越多,想象力和模仿力就越强,“过家家”游戏的内容就越丰富。

3-6岁的孩子都喜欢玩“过家家”游戏,在里边充当某一角色。女孩子一般喜欢当妈妈,男孩子喜欢当爸爸,他们会像模像样地抱着娃娃,拍着哼着。嘴里念念有词:“宝宝,别哭,宝宝听话,妈妈给你喂饭。”

这里,孩子运用充分的想象和模仿能力,回忆起平时生活中和爸爸妈妈在一起的情景,发挥性地运用在自己的角色中。孩子在游戏的过程中,观察力、想象力和记忆力得到发展,同时语言的运用,对各种生活用品名称和用途的再认识,又进一步增长了儿童知识,丰富了词汇,促进了口头语言的发展。

市场上娃娃的种类很多,形态各异。“过家家”用的娃娃最好是选择塑料制作的,四肢能活动、能坐能站的男女儿童娃娃。

娃娃身上的衣服能穿脱,这样便于洗涤和消毒,也可以让幼儿有机会学习穿脱衣服,锻炼幼儿的独立生活能力。同时还要准备一些娃娃的生活用品,如小桌、小椅、小柜、小电话、小餐具、小茶具等。

婴儿喜欢的“看和听”游戏


看和听

●叫他的名字,和他玩

游戏重点:婴儿长到4个月时可以分辨不同声音了,他会听得出身旁人的声音,如父亲、母亲或录音机中自己的声音。对听惯了的母亲的声音尤其敏感,只要母亲一出声,头就会转向声音的方向,被叫到名字时也会马上有反应。这个时候,可在他看不到的地方发出声音,跟他玩寻找声音来源的游戏,利用这种方法训练他的听力。↓玩看镜子的游戏这个时候,婴儿已经开始明白镜中人是自己了。妈妈可以拉着婴儿的手摸镜子,一边跟他说:“咦,什么都没有,这是镜子啊。”。跟婴儿玩藏猫猫或拉着他的手、脚摇晃,这样可以增进他的自我意识。

叫他的名字婴儿听见自己的名字要比听见其他字句敏感。除了在他身边叫他名字外,也应在远一点的地方叫,训练他对自己的名字有反应。

声音在哪里?让他听闹钟、门铃、电话、果汁机等声音,并且让他寻找声音的来源。妈妈要边找边说:“咦,那是什么声音?”找到时也要告诉他“这是电话”。

●将其声音和影像融入游戏中

游戏重点:到了6个月大时,婴儿对歌声、电视、收音机的声音相当敏感并且显出兴趣。这时候他会有自己喜欢的音乐,听到它时会注意盯着电视看。此时,可以开始让他看儿童节目。注意,绝对不能让电视代替保姆的工作。看电视时,母亲应和婴儿一起看,记住他喜欢什么歌曲并唱给他听。

给他唱他喜欢的歌他喜欢的节目开始时,婴儿会显现出高兴的样子。将他喜欢的电视内容融入到游戏中,将加强他的能力。母亲在和他游戏时,将他喜欢的歌或音乐带到游戏中,由于这是他熟悉的,一定会玩得很高兴。

让他看儿童节目有些母亲说“让婴儿看电视,他好像会记住里面的话”,但是光靠电视是无法教导婴儿说话。婴儿的说话能力是在人与人交谈间建立的,单向传送讯息的电视只能作为母子沟通的素材。母亲应和婴儿一起看电视,并和他说话。

让他充分享受快乐的体验这时候说话能力已渐渐萌芽。婴儿是从身边的事物开始记起的,所以要尽量让他体验各种事物。外界发生的事物最能引起他的兴趣,多让他看各种事物、听各种声音、触摸各种东西吧!

●随时在他身边准备制造出各种声音

游戏重点:当婴儿听到好听的音乐或愉快的声音时,他会高兴得手舞足蹈。若帮助婴儿配合音乐舞动,可让他学会用身体表现快乐的情绪。准备一些能发出美妙声音的玩具和好听的音乐。因为在这段时间婴儿已开始知道每种东西都会发出各种不同的声音,母亲可以和他一起玩声音游戏,让他自己动手敲出声音。↓

让他听音乐盒的声音让婴儿听音乐盒的美妙声,可以使他心情舒畅。当着婴儿的面转动音乐盒的开关,做几次后,婴儿便会知道一转动那个小东西那会发出声音来。每当音乐停止时,他会用手指触摸开关,让妈妈转动它。这种过程可帮助他发展智力。

咚咚、锵锵让他敲打每一种东西。虽然没有节奏感,但他还是喜欢听咚咚,锵锵的声音。一开始他只是喜欢乱敲,不久就能分辨出音色的好坏,变得只喜欢敲打能发出悦耳及愉快声音的东西了。

让他伴随音乐起舞让他的身体随着音乐舞动,培养乐感。一开始,母亲帮助他,让他随着音乐的节奏摇动。做时拉着他的手摇动或抱着他转圈即可。婴儿很喜欢和母亲一起摆动身体,当他听到音乐自己会摆动身体时,动作也会变得更有节奏感了。

小提示:婴儿游戏需要父母多开动脑筋找到适合宝宝年纪的游戏为好。

宝宝喜欢玩的6个亲子游戏


游戏1:美丽小屋

游戏目的:做做玩玩,体验亲子同乐。

环境创设:用废旧的冰箱包装盒制成小屋(两边挖洞做小窗),卡通图章、粘纸若干。

玩法:

1.父母与宝宝一起玩装扮小屋。宝宝可随意地在小屋上盖图章,贴粘纸,涂鸦,让小屋变得美丽。

2.宝宝抱着玩具娃娃参观美丽小屋,和父母一起玩办家家游戏。

3.让宝宝抱着娃娃在美丽的小屋前留影。

游戏2:谁的声音

游戏目的:训练宝宝的听辨能力。

环境创设:小手绢一块,手机铃声、汽车喇叭声、门铃声、小狗小鸟的叫声等。

玩法

1.用小手绢蒙住宝宝眼睛,让宝宝辨别家人的声音。

2.让宝宝相继听手机铃声、汽车喇叭声、门铃声、小狗叫声、小鸟叫声等,然后让宝宝辨别。

爱心提示:给宝宝听声音音量不宜过大,以免损害宝宝的听觉器官。

游戏3:拼图游戏

游戏目的:让宝宝感知图片的完整性,培养宝宝学会辨别物体的细节,锻炼宝宝小手的灵活性。

环境创设:宝宝喜欢的图案纸,和图案纸一样大小的硬板纸,胶水和剪刀。

玩法:

1.用胶水将图案纸和硬板纸粘贴在一起,裁成大小相同的4块或6块。

2.打乱图板,父母和宝宝一起将其拼成完整的图案。

爱心提示:

拼图版的大小和宝宝年龄成反比,拼图版的多少与宝宝年龄成正比。即宝宝越小,拼图版越大;宝宝越小,拼图版越少。

游戏4:参观“动物园”

游戏目的:让宝宝认识小动物,亲近小动物。

环境创设:动物玩具若干,将动物爱吃的食物绘制在卡片上。

玩法:

1.将家中布置成小小动物园,带着宝宝参观。

“宝宝,这是谁呀?它长得怎么样?” ……

2.给小动物喂食。

让宝宝亲亲抱抱小动物,把它们最爱吃的食物(卡片)送到它们嘴边。送对了,妈妈可奖励宝宝一张粘纸。

3.学学动物叫。

妈妈:“我爱我的小猫,小猫怎样叫?”宝宝:“喵喵喵,喵喵喵。”

妈妈:“我爱我的小狗,小狗怎样叫?”宝宝:“汪汪汪,汪汪汪。”

……

4.模仿小动物——让宝宝一边模仿动物的叫声,一边模仿动物的动作。

游戏5:和小动物捉迷藏

游戏目的:引导宝宝说简单的方位词,培养初步的分类能力。

环境创设:将玩具小动物藏在家里的各个地方,准备黄、白、蓝三只整理箱。

玩法:

1.和小动物捉迷藏。

妈妈:“宝宝,小动物和你捉迷藏了。请你找找看,小动物藏在哪里?”

一开始,宝宝对寻找的过程和结果比较感兴趣,不太乐意说方位词。宝宝找到小动物后,妈妈要启发宝宝开口说出“上、下、前、后”等方位词。

2.将小动物按颜色分类,放到相应颜色的整理箱内。

“宝宝,我们按小动物的颜色,把它们放到箱子里吧。”

爱心提示:引导宝宝养成轻拿轻放玩具的良好习惯。

游戏6:我当小厨师

游戏目的:鼓励宝宝学做捏、拉等手指动作,体验动手操作的乐趣。

环境创设:糯米粉、面粉、蔬菜汁及糖等调味品。

玩法:

1.让宝宝和爸爸妈妈一起制作小点心。

2.将不同颜色的蔬菜汁分别加入到糯米粉或面粉中,丰富的色彩更激发宝宝的兴趣。

3.让宝宝按已有生活经验和喜好随意操作,父母给予适当的指导。

4.妈妈烹调宝宝亲手做的点心,宝宝和妈妈一起品尝。

爱心提示:制作点心前,先把宝宝的手洗干净。

让孩子更受欢迎的小游戏


为了帮助宝宝跨出家庭的生活圈,在家中妈妈爸爸可以陪伴宝宝一起做些游戏,能磨练宝宝的社会性技能。

猜猜他是谁

1、妈妈爸爸与宝宝坐在一起,先请宝宝猜猜看,例如:每天家里起得最早的人是谁?幼儿园里最喜欢小熊泰迪的小朋友是谁?

2、宝宝也可以给妈妈爸爸出题目来猜,一家人一起猜测家里的亲戚、朋友以及宝宝的小伙伴、幼儿园老师等,还可以扩展到家里的物品以及社区的设施,如医院、派出所等。

专家提示:妈妈爸爸可以经常与3岁以上的宝宝一起玩这个小游戏,这是有意识地帮助宝宝巩固对家庭成员以及居住环境的认识,逐步扩充游戏内容,引发宝宝对周围玩伴、他人以及环境的关注,产生与周围人、物交流的兴趣。

三只脚儿一块走

1、妈妈与爸爸一起先向宝宝示范,并排站成一行,把相邻的两条腿绑在一起,然后一起协调行走去取家中的物品。例如:妈妈爸爸一起与宝宝玩扔球游戏,让宝宝有足够时间观察妈妈爸爸怎样进行合作。

2、妈妈或者爸爸可以鼓励宝宝和自己一起试试三脚行走,通过两人一起移动、行走来体会与人合作的感受。

3、可以邀请宝宝幼儿园的小朋友来参与游戏,并进行行走比赛,让宝宝尝尝与人合作的快乐。

盒子里的秘密

1、妈妈、爸爸、宝宝和其他家庭成员或小伙伴围成一圈,人数4-5人。

2、大家依次把一个小盒子传递给下一个人。需要遵守两个规则:第一,在音乐声中传递盒子,音乐声停止时拿着盒子的那个人才可以拆开盒子看礼物;第二,音乐声再起时,拆开的盒子要被盖好继续传递。

3、一轮传递结束后,遵守规则的人都能得到一个小盒子,小盒子里的礼物能给遵守规则的人以鼓励。

专家提示:宝宝要很好地与人合作,除了理解合作的意义之外,还需要知道合作的前提必须能与他人共同遵守既定的规则,这正是这个游戏的目的。

关心小宠物

1、妈妈爸爸可以为4-5岁的宝宝养只小兔或者小鸟,或者带宝宝去有小宠物的家庭拜访。

2、在观察小动物的过程中,鼓励宝宝关心它们的吃喝拉撒,并和宝宝一起阅读小动物童话故事书,激发宝宝对小动物的喜爱,模仿妈妈对自己的关照去照顾小动物。使宝宝知道,对待小动物要仁慈,不要粗鲁。赞扬宝宝温柔的行为。

专家提示:3岁左右的宝宝“自我中心”概念很强,这是儿童心理发展的正常阶段。通过关注小动物来体会“关心”与“同情”是符合宝宝的兴趣,从而达成情感社会化发展的重要方式。

妈妈爸爸引导宝宝解决与同伴冲突的原则

大多数3-4岁的宝宝,自己解决与同伴冲突的方法不外乎两种:要么退缩回避,要么挥拳相加。妈妈爸爸要帮助宝宝认识到:解决冲突的办法有多种,使他们懂得友好相处,彼此合作。

(1)帮助宝宝理解限制行为的各种规则以及制定规则的原因。

(2)帮助宝宝认清冲突的原因,并设想另外的替代行为及其结果。例如:当宝宝想要玩同伴的玩具时,除了使用暴力抢夺的方法外,还可以和同伴协商交换玩具,或者与同伴商量玩玩具的时间。

(3)引导宝宝理解合作的意义。3-4岁的宝宝需要让他们直接地观察两人或多人一起合作解决问题或完成某项任务,给予他们模仿的机会。

(4)鼓励宝宝帮助别人。例如:帮助邻居的叔叔阿姨拿报纸,上电梯的时候鼓励宝宝为别人按电梯楼层键。

(5)当宝宝和同伴发生冲突时,尽量让宝宝自己来解决。

(6)在日常生活中,妈妈爸爸是宝宝人际交往的榜样。为了能更好地和同伴玩耍,妈妈爸爸可以教给宝宝一些善意、有趣的手势,经常微笑着面对宝宝。一个具有幽默感、满面阳光的宝宝会有良好的人缘。

学龄前的男孩喜欢战斗游戏


“你为什么打麦克呀?”我到幼儿园小班去接我那四岁的孩子维力的时候,发现他正在和一个新到这个班级的男孩 扭在一块打架,“因为他是个新孩子”维力回答“他拿了你的东西还是先动手打了你?”我问。“没有”维力说,一边耸耸肩“他是个新孩子,我只是不喜欢而已。”

维力看着脚?,穿着囚犯号衣的形象在我的脑中浮现,同时,关于7-8岁野蛮小孩的最新报道也来到我的心头,令我不安的是,维力近来对小朋友故事的兴趣越来越少,取而代之的是那些打打杀杀的书籍,他会随地取材,把汤匙或无绳电话信手招来当武器,去杀死他想象中的坏人,虽然我的丈夫与我自己的父亲都一再安慰我这一切对于一个学龄前的儿童是非常正常的现象,维力的行为还是让我不安,我想要找到阻止他打人的办法。

加利福尼亚州克莱芒研究生院的发展心理学教授克莱。考普博士这?部,“特别是男孩,他们对能够使他们感到孔武有力的游戏和玩具特别着迷”,而且,由于他们的自我意识较前清楚,对事物的归属也有了更清晰的认识,他们就更容易与人冲突,不管是一个玩具的归属问题还是一个新近加入班级的孩子,都可能引发冲突。

“这个年龄段的攻击性只是象征意义上的”宾州州立大学人类发展与家庭研究教授杰。贝尔斯基博士说,当孩子扮演强有力的别动队员的角色时,他们一般都不会伤害他人。身体不触及对方那样地假扮打仗是一种释放情感的方式,阻止这种玩耍没有好处,很可能也是无法做到的,但是,一旦“肉搏”真的发生了,你应该立即把孩子们分开。

3-4岁的孩子之所以互相扭打,大多数情况下是因为他们还未能控制他们的冲动,考普博士的研究发现,在这个年龄段孩子最难做到的就是控制他们的愤怒,他们可能知道应该“动口不动手”但是在他们特别烦躁的时候他们就做不到这一点了,而且,学龄前儿童刚刚开始发展移性的感觉,所以他们不会自动地想到脚一个玩伴会伤害他。

学龄前的儿童开始懂的,话语象武器一样,也可以伤人,麦蒙奈德医疗中心行为儿科主任莉莎。阿尔舒勒说“这解释了为什么他们会说“你真笨”和“我不做你的朋友了”这类的话”,一般而言,女孩的攻击性是通过话语来释放的,我的女儿伊利莎白就常常责骂她的洋娃娃并惩罚她们。

另一方面,男孩的幻想常常集中于好人打坏人,而母亲总是忧心冲冲地想制止这些超级英雄,“我担心他们会把暴力看作乐趣”,爱达荷州的劳拉。哈姆在提起她三岁的双胞胎时这样说。

防止这种打仗行为成瘾的一个办法是把看电视的时间限制在一至二个小时之内并且只看有质量的节目,全美儿科协会就是这样推荐的,事实上,除了电视节目之外,很多小孩子的节目也包含了暴力,研究显示,经常观看这些节目会造成攻击性的增加。

学龄前儿童的攻击性很少提示严重的情感失控问题,但是,如果你的孩子经常伤害其他孩子,伤害小动物,或者不能在几分钟内平静下来,那就有必要去看儿科医生了,对于大多数这个年龄段的儿童来说,偶尔出现的攻击性只表示了,他们想要变的孔武有力,富有能力,并且能控制他们周围的世界,下列是一些帮助学龄前儿童学会合适行为举止的建议;

1、把幻想中的打仗与暴力区分开来,如果你的小佐罗不只是挥,并且解释给他听,告诉他玩具是用来演习的,而不是用来伤害他人的,如果其他小孩打他,鼓励他把情绪告诉一个成人,而不是还手。

2、强调威情与行动的差别,告诉孩子感到愤怒是可以的,但不能伤害他人或者乱扔玩具,如果攻击性以嘲笑的形式出现,告诉孩子话语也会伤人感情。

3、预料失控的局面,告诉你的孩子要控制他们的冲动,摔跤可能不会造成大问题,但是如果你的经验告诉你摔跤也能会升级到扭打,那么就要把孩子们分开,并且问他们“为什么我阻止你们呢?”如果他们不知道,告诉他们这是因为他们过于投入,有人会因此受到伤害。

4、在你的孩子平静下来后和他讨论问题,如果孩子们扭打起来,把他们分开,但是得等到你有机会单独和你的孩子在一起的时候才能讨论打架问题,你可以问他“如果你和尼克都想玩同一件玩具,你是否还有其他的解决方法?”帮助他想到妥协与轮流的可能。

通过合适的诱导,大多数学龄前儿童能懂的,用暴力去制服别人是不能接受的告诉,维力就很快地放弃了与麦克打架的习惯,今天,他们两个成了好朋友,一对在一起向想象中的坏人作战,而不是互相开战的活泼小家伙。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