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新生幼儿入学准备

2020-10-29 幼儿园新生幼儿入学准备 入学准备幼儿园 幼儿园入学准备

惊!幼儿园竟有“性感玩具”。

家长担心

据报道,有些幼儿园小朋友玩的玩具门类很广,竟有身体暴露的玩具娃娃“钻”进了幼儿园,面对这种情况,家长发愁,老师担心。看到这条消息,人们不免感慨商家的无孔不入,连几岁的娃娃也不放过。只是,这些成人看来带着色情味道的玩具,在天真烂漫的孩子眼里,真的就很“性感”很“色情”吗?成人是不是以我们的“小人之心”度了孩子们纯洁的“君子之腹”呢?

有幼儿园老师反映,一天,一个小朋友从书包里掏出了一对泥娃娃来和小朋友们玩“过家家”,这对娃娃是“一男一女”,都很暴露。特别是“男”娃娃,用一个“下腰”的动作极力暴露着性器官,“小女孩儿”则很“欣赏”地看着他,眼神非常有挑逗性。面对这样一对泥娃娃和围上来的小朋友们,这位老师一时不知道如何是好。

我们在一家商场儿童用品区附近的柜台发现,的确有些“另类”娃娃出售。其中有一些很暴露,有“女孩儿”正在给“男孩儿”洗澡的,有做出一些比较挑逗动作的,还有的能发出“我爱你”的声音。娃娃们除了脸蛋儿是天真的娃娃脸以外,全身的器官都很丰满。

据发现,在北京的一些幼儿园琳琅满目的玩具柜里,有大大小小上百种的玩具,而娃娃则占了很大的一部分。除了普通的娃娃之外,虽然没有媒体上所谓的很暴露,有性暗示的娃娃,但“性感”的娃娃也不乏其“人”:有一个穿着比基尼的娃娃,很是漂亮可爱,衣服很有欧洲的风格;还有一个全裸的小男孩,身子是空的,可以吸水,再一挤,就象在尿尿。

关于“性感”娃娃的问题,绝大部分成人都表示担忧,尤其是孩子家长,反应都比较强烈。对于制造那些玩具的商家,则表示了愤慨。

家长担心

一位3岁女孩的爸爸强烈反对自己的女儿玩这类玩具,他说:“这些玩具太暴露了,孩子这么小,就接触这些裸露的玩具,会带来不好的影响。现在的孩子太聪明了,什么都懂,很容易学坏的。”一个位姓李的家长抱怨说,不管性不性感,只要是光身子的娃娃,就不应该给孩子玩,有关部门应该好好整顿一下玩具市场。

一位在it业工作的张先生认为,这类娃娃不应该成为孩子的玩具。他说:“我的叔叔曾经在孩子的书包里发现过,大为恼火,将玩具从窗户扔了出去。这种情况让很多家长担心,孩子接触这种玩具,会危害其身心健康。低俗的东西对认知能力不强的孩子们起到的只能是副作用,更何况是幼儿园的孩子。”

专家纠偏

教育心理学针对家长和成人的这些反映,表示说,一些带有强烈性挑逗和明显性暗示的玩具和饰品的出现,从一个侧面说明,我们对孩子进行的早期性教育不够,才让一些用不健康的方法和观念去吸引孩子的人钻了空子。这样对孩子的成长很不利,特别是一些青少年。

人类有一种天性,就是游戏的天性,玩具自古以来都存在。有人做过研究说世界各地古代的玩具有几种惊人的相似,像拨浪鼓,还有娃娃,虽然在那个时代这些地区没有任何的文化往来。

只是可惜,在世界文明相互交流了几十个世纪以后,在西方每个女孩子人手一个芭比娃娃近一个世纪以来的今天,中国的家长和老师还在为孩子玩光屁股的娃娃担心。虽然“性感”娃娃的问题,确实影响到了部分青少年的身心健康,但是幼儿也进入到这个讨论的范围,实在有些杞人忧天。

芭比娃娃在西方刚刚出现时,也受到了一些非议,但在她风靡了几乎整个世界后,成人才意识到,芭比丰满的胸部在孩子的眼中,不是色情,而是美感。如今,在中国有的人又在走别人走过的老路,而且将问题扩展到了更大的范围,这种创造力实在用的不是地方。

孩子的心中是没有任何戒蒂的,但大人总是喜欢把这些戒蒂施加到孩子身上。童言无忌,其实童心也无忌,家长老师遮遮掩掩,阻阻拦拦,无异于给孩子的心灵筑起了一座堡垒,只是这座堡垒看似坚固,实际在内壁上却涂满了“色情”的图画。

欲盖弥彰,这个成语可能最能体现现在中国社会成人与未成年人之间的对立关系。成人好像习惯了用一副有色眼镜看待周围的世界,所以孩子在成人的眼里也带上了颜色。孩子的任何行为,在一些家长看来都会疑心有没有什么不良企图。而遮掩、隐瞒、欺骗,甚至暴力,成了成人对待孩子的手段。

所以,专家和幼教工作者发出呼吁:成人,请摘掉有色眼镜,还孩子们一个清澈的世界。原本,孩子的世界,不像你们想象的那样污浊。

zj09.com小编推荐

你的宝宝带玩具上幼儿园吗?


不少幼儿入园,还要带着自己心爱的玩具、毛巾或者是被子。不少父母都嫌每天这样做很麻烦。殊不知,这却是幼儿在特定时期的一种正常的生理和心理反应。有关学前教育专家对此表示,对于孩子在婴幼儿时期产生的这类依恋感,请父母不要一概阻止。

一位妈妈告诉记者:“我每天送孩子上幼儿园,孩子就是喜欢带上自己的‘宝贝’东西??一块毛巾,而且是一块至今舍不得洗的毛巾”。

入园指导最近不少父母都有类似的反映,一些2、3岁的孩子入园了,每天上幼儿园的时候都要带上自己心爱的玩具,毛巾、被子、枕头,还有的甚至是袜子。同时,这些棉质物质还洗不得的。不少父母甚至还反映,孩子在家睡觉也是如此。不抱着袜子睡觉,宝宝还偏偏不能入睡。

对于2至3岁的婴幼儿表现出来的这种依恋感属于正常的生理现象,父母不应该随便阻止。孩子对于早期一直玩弄的物品会产生一种特殊的依恋感,就如同婴幼儿需要定期的皮肤抚触一样,不仅是一种心理的需要,同时还能够增强孩子的免疫力。对于这个年龄阶段的孩子而言,这种需要表现得相当正常。

专家建议,等到过了这个年龄阶段,父母、老师再加以适当的引导,孩子就会逐步自然而然消除这类依恋感。

对于小孩子们的这种行为,我们应该持中立的态度,让宝宝们渐渐的熟悉的幼儿园的生活环境,熟悉的周围的小朋友们时,在对孩子们的这种行为做适当的引导。

入园:让宝宝喜欢上幼儿园 带喜欢玩具


时间过得真快呀,我们将要迎来新的学期,孩子也会在父母的帮助下做好入学准备,提前做好入学准备工作可以让我们提高效率,高效的入学准备的小知识你了解哪些呢?下面是小编精心为您整理的“入园:让宝宝喜欢上幼儿园 带喜欢玩具”,供大家参考,希望能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开学的日子马上就到了,又有一批“新生”要走进幼儿园。

对于一个从未离开过家庭的幼儿来讲,离开爸爸妈妈到一个完全陌生的环境中去,自然会感到不安和不适应。这也是一次考验。如果之前没有带宝宝到幼儿园去熟悉老师和环境,在开学时就将宝宝送到幼儿园,交给老师。那么,幼儿突然置身一个完全陌生的环境,见不到爸爸妈妈及其他熟悉的人,对幼儿来说那是多么恐怖的事!

因此,在开学前,爸爸妈妈要为宝宝做足功课。提前做好过渡,让宝宝喜欢上幼儿园。

提前熟悉幼儿园的环境和老师

对于要上幼儿园的宝宝来说,最大的恐惧就是离开所有熟悉的环境和熟悉的人,所以要提前带宝宝到幼儿园参观玩耍,让他熟悉幼儿园的环境和老师。

现在多数幼儿园在正式开学前都会举办幼儿园开放日活动,这时最好带宝宝去玩,一方面让孩子熟悉幼儿园的环境,熟悉幼儿园的各个层楼布局,让幼儿知道洗手间在哪里、课室在哪里、宿舍在哪里;要喝水、要上厕所怎么办;另一方面,让幼儿熟悉园里的人,教他们都有哪几位老师,尽量带宝宝认识这些老师。如果有其他小朋友参加开放日活动就更好了,可以让小朋友互相认识,一起玩耍。

在入园前,有条件的可以多点带宝宝去幼儿园玩。让宝宝和老师一起玩,熟悉之后,家长就可以趁宝宝和老师玩的时候离开一阵子,让宝宝慢慢习惯离开家长和老师玩。多到幼儿园玩几次,等到开学时将宝宝交给他熟悉的老师,见到认识的小朋友,宝宝就不会有恐惧感了。

带上宝宝熟悉的玩具

对于刚上幼儿园的宝宝来说,也许开学时他认识的老师和小朋友都很少,幼儿园里面的各种东西都比较陌生。这种情况,就可以让他带上自己喜欢的玩具,能够起到一定的安抚作用。一段时间后,再考虑不再带玩具。

当然,家长在幼儿入园前一段时间给予情绪上的辅导,尽量将宝宝在幼儿园可能遇到的情况告诉他。幼儿园的“入园须知”家长要好好看看,为宝宝准备好相应的物品,并根据幼儿园的提示为宝宝做好心理辅导。宝宝有了一定的心理准备,在幼儿园就不会害怕了。幼儿园里一般都有如秋千、滑梯、沙池等,有些幼儿园还有如兔子、小猫、小狗之类的小动物,对幼儿都有一定的吸引力,让幼儿喜欢上幼儿园。

让宝宝带着“任务”上幼儿园

“为什么要上幼儿园?”也许宝宝会问这个问题,我们通常都会回答说“去学知识呀!”

大部分小孩都很明确知道去幼儿园是为了学东西的,却没有几个家长真的愿意花时间、花心思去了解小孩在幼儿园里究竟学了什么。因此,绝大部分小孩在幼儿园里不管是学东西,还是玩游戏,都是没有目的的,好玩就多玩一点,不好玩就少玩一点。通常没有什么自主性,也没有什么动力。

本人的小孩上幼儿园时,通常会给他布置“任务”:让他在幼儿园学到的东西,回家要“教”爸爸妈妈。

因为带着“任务”上幼儿园,小孩会十分注意老师所教、所讲的东西,会很专注地记下来。正因为有“任务”在身,小孩的注意力集中在老师的身上,什么陌生感、什么恐惧感,完全抛诸脑后了。

去接小孩时,顺便向老师了解幼儿在园的简单情况。回家后,要耐心做小孩的“学生”,让他将在幼儿园学到的东西“教”给你。小孩都有好为人师的心理,家长耐心地“受教”,第二天小孩在幼儿园就更认真学习了。也许,小孩可能记不了多少东西,但通过向老师了解的情况给小孩提示,他很容易就想起学了什么了。如果再有老师的表扬,那宝宝就更喜欢上幼儿园了。

你如何看待幼儿玩“性游戏”(幼儿入园指导)


伴着清脆而熟悉的铃声,又迎来了一个新学期,学生大多数的都会去调整心态为自己做好入学准备,提前做好入学准备可以有效的帮助我们克服假期综合症,高效的入学准备的小知识你了解哪些呢?为此,小编从网络上为大家精心整理了《你如何看待幼儿玩“性游戏”(幼儿入园指导)》,但愿对您的学习工作带来帮助。

前言:在平时的生活之中,我们常常可以看到爱玩“过家家”的小孩子,在“过家家”中他们可以扮演各种各样的角色,但是许多的家长们都非常的担忧孩子玩一些有关“性游戏”会影响到其心理的健康,以下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4岁宝宝入“洞房”

小欣今年4岁,在幼儿园上中班。日前,幼儿园举行了一场化装舞会,小欣被安排当新娘,与另一名当新郎的小男孩挽着手,伴着婚礼进行曲步入礼堂。幼儿园的老师还特意为这精彩一刻拍照留念。“女儿回来后,马上把照片拿给我看,兴奋得小脸通红。我当时看了没在意,谁知没过两天,小欣就拉着同一个小区的小男孩要结婚洞房,还装模作样地要上床。”小欣的妈妈担心女儿在新娘新郎游戏中慢慢堕落,幼儿园不应该在幼儿还没具备分析判断能力时搞太多成人化的活动。站在旁边的小欣可不理会妈妈的焦虑,她一把夺过照片,笑嘻嘻地说:“扮新娘子真漂亮!”

莫以“大人之心”度“孩子之腹”

“其实,孩子玩‘新郎新娘’游戏,只不过是一种游戏,是一种模仿行为,成人不应以‘大人之心’度‘孩子之腹’,也没有必要将孩子的这一类问题复杂化。”教育专家表示,对这类小孩子“过家家”的游戏,大人不必过分忧虑。入园指导

幼教人士说,在幼儿园里,很多小朋友都向往成年人的世界,觉得很威风、很自由,因此每逢举行时装秀、化装舞会或角色扮演时,孩子们都特别投入。

比如,小孩子喜欢“扮医生”,每个参与者都以“合法的手段”“科学地”检查或观看其他伙伴的生殖器。其实他们这样做,并没有什么害处,只是满足了孩子对异性身体的好奇心而已。因此,如今很多幼儿园都安排男女幼儿同用一个厕所、同用一个浴室洗澡,以减少幼儿出现对异性身体过分好奇的现象。

“性游戏”有利心理健康发展

专家称,从心理学的角度看,对于孩子来说,这些“性游戏”对他们并不会带来什么身心方面的伤害,相反有利于日后性心理健康发展。

如果成人在亲眼看到孩子的“性游戏”后,直接加以干涉,或者对孩子加以责骂、压制和惩罚,使孩子觉得自己做了很坏的事,这样就会对孩子今后性心理的发展产生消极的影响,可能会使他们认为性是罪恶的,通过这种方式得到的快乐是错误的,有这种行为的孩子是“坏孩子”。这种信息可能会妨碍孩子成年后接受和给予性爱愉悦的能力,最后还会干扰他们建立爱情和亲密关系的能力。入园须知

本网站小编总结:孩子们在幼儿园“过家家”的游戏,有时的父母们很是担忧,育儿专家指出,其实过家家中的一些性游戏只是孩子们的一种模仿行为,家长们没有必要过于的在意!

对幼儿性启蒙,不必大惊小怪


“我是从哪里来的?”是小朋友们常问的问题,也是其探求欲望刚刚出现需要极力保护的时候,可中国家长的回答方式充满了欺骗性——“你是从路上捡来的”、“是从海边带回来的”甚至“是从树上摘下来的”。在幼小的孩子面前,撒谎不脸红,不自觉地培养孩子说假话。

家长欺骗孩子的目的,不过是想避开敏感的话题,不让孩子过早接触这方面的知识,以免孩子想入非非走上邪路。但实际上,孩子早晚会接触这样的问 题,早晚会迎来青春期,因此,“性”方面的知识还是早一些让他们了解为好。俗话说“没有远虑必有近忧”,不早一点进行这方面的教育,在他们慢慢长大的过程 中,一旦忽略了自我保护、怀着神秘心理偷吃禁果,后悔就来不及了。再说,性知识也罢,生殖与发育等等内容也罢,说来说去都是生命科学,既然是科学,何必非 要遮遮掩掩?

尤其是,随着儿童性侵案的不断浮出水面,对儿童(尤其是女童)进行性启蒙以及性保护教育,就显得尤为重要。

对幼儿进行性启蒙与性保护教育,也符合世界幼儿教育的潮流。世界上已经有许多国家在幼儿园进行这样的教育,个别国家“尺度”还不小。而武昌教工 幼儿园,不过是在大班进行性启蒙,并且一个学期仅有一次这样的课程。课程仅仅围绕“我从哪里来”进行讲解。老师以英国作者艾伦的幼儿性教育绘本《小威向前 冲》为蓝本来进行课件制作并授课,教师用“爸爸的肚子”代替了绘本里的生殖器画面,用一颗大大的爱心代替了一对夫妇在床上的画面,课程最后落实到“每个孩 子都是爸爸的精子和妈妈的卵子相结合以后生出来的”这一点上。可见,这样的性教育课程已经“含蓄到家了”。对这样的性启蒙,如果再不放心,就有些说不过去 了。

当然,面对幼儿性启蒙教育,家长可以反对孩子参加,但从另一个角度来看,这是否侵犯了孩子的受教育权?表面上看家长是在保护孩子,但是如果孩子因此而陷入性知识盲区,并由此带来身心伤害,那么,这个责任谁来负?

笔者之见,幼儿性启蒙,天塌不下来,没必要大惊小怪。

玩玩具能暗示宝宝的性格


喜欢运动性玩具(如球、车、枪、剑、棍、棒等)

这些孩子从小好动,经常做出踢、跑、跳等动作,被家长认为“不安稳”。他们通常精力充沛、胆量较大,对内心的情绪不加掩饰,动作就是他们的“言语”,是一种表达方式。这样的孩子喜欢简单的玩具,他的快乐源于活动本身,玩具在其中只是一个“饰物”。

喜欢拼装玩具

通常好奇心强,容易被吸引,注意力保持较久,做事比较有耐性。拼装玩具需要孩子脑、手、眼配合,锻炼其动手能力和协调能力。塑料拼装玩具的色彩漂亮、反复拆装且较安全,是幼儿的必选玩具。3岁以内的儿童随意搭配,到4-5岁时就可以要求他们根据图型安装成一个“命名”的物品,鼓励他们发明创造“自编”图形。

喜欢怀抱绒毛类玩具

可能是感情丰富、细腻、依恋、温情的人。绒毛玩具常常是各种可爱的小动物,既可当做玩具,也可以视为伙伴;可以哄着它玩,也可以用它来发泄情绪,能满足孩子不同时刻的感情需要。另外,绒毛玩具特有的柔软质地,对性格孤独、胆怯,渴望关怀的孩子有安慰、稳定情绪的作用。

因此,家长们可以从这些玩具中来判断宝宝的性格,这样就可以很好的教育宝宝,让宝宝更好的发育。

孩子有性格如何适应幼儿园


问:睿下个月就满3岁了,是男孩,上中班,平时性格偏内向吧,和熟悉的小朋友之间话比较多,玩的很疯,幼儿园老师也说:可能是因为年纪小,在学校不怎么爱说话,和熟悉的小朋友话多,上学放学还是会主动和老师打招呼的。

事情是这样的:今天放学后带他在户外玩,玩了一会,睿就去擦黑板上写的通知,他用小手擦粉笔字(当时家长在不远处正和别人说话),这时,有一个 叔叔就喊他不要擦(家长这时才注意到这边)。那叔叔的态度有点严肃吧,也不是很凶,只喊了一句,结果孩子在那呆了2秒,一下子就大哭起来,和睿一起擦黑板 上粉笔字的还有另一个小男孩,那小男孩听到大人喊,就只是看了下那个大人,然后走开了,并没哭,我家宝宝却是哭了好久,而我并不了解宝宝心里是怎么想的, 虽然劝他,可能没劝到位,宝宝还是哭了好久。我想,专家见证过很多孩子的成长,麻烦专家帮忙分析一下宝宝心里是怎么想的?而那个没哭的孩子是因为自尊心不 强还是抗挫折能力太强呢?

还有一次:睿也是和上面提到的那个男孩一起玩爬栏杆,我看他们玩的挺好,就没关注他们了,这时一个保安没看到我,那保安就经过他们爬栏杆的地 方,同时呵斥了他们一句,态度应该是有点凶,我就听到宝宝哇的大哭,我马上过去,那保安看到我就道歉说他是呵斥的那个一起玩的小朋友,并不是喊我家睿。我 想,睿可能是认为那个保安是在呵斥他,所以才哭的,而另一个小朋友还是没哭。我想问专家:我家宝宝算不算受挫能力不强?我不知道问题出在哪?所以不知道如 何去处理。

宝宝平时出去玩也不爱和大人打招呼,我也没勉强过他,有时他遇到瓶子打不开这些小事情,就马上开始哼哼唧唧的,这是不是因为没受过什么挫折的原因呢?

答:每个孩子都不一样,你家宝宝属于比较敏感那类型的,所以对别人的态度会很在意,并且会反应比较激烈。建议每当遇到这样的事情,最好不要过多 地去哄他,如果你花太多的时间来解决这个问题,反而会导致他将注意力更多地放在这个事情上,导致他的情绪久久无法平静下来。建议适当跟他共情:“叔叔声音 有点大,吓着你了吧!”然后通过别的事情转移他的注意力就好了。

问:本来从送的第三周开始已经不哭闹了,上周好几天还主动要求上幼儿园,但是上周末感冒咳嗽,从这周就不愿意上幼儿园了,每次去的时候都哼哼唧 唧说:我不上幼儿园,不过好在交给老师的时候,还能平静的跟我们(我和婆婆)说再见。可是今天早上,一起来就跟我们说不去幼儿园,而且还把我给准备的老师 让带的做体操用的瓶子(小饮料瓶,里面装了些黄豆)狠狠的扔到地上,说“我不要,说不去幼儿园”,他说的时候,我告诉他:“妈妈知道你不想上幼儿园,可是 今天咱们还是得去,还没到休假的时候呢,休假了就可以不去了”。最后终于同意去但要求我抱着送他去幼儿园。但是交给老师的时候哭的很伤心,也不跟我们说再 见,一把鼻涕一把泪的跟老师进去了,看得我很难受。不知道到底是怎么了?每次问老师的时候,老师都说儿子在幼儿园表现挺好的。可是今天为什么哭得那么伤 心?(这周咳嗽,每天都给带一顿中午的药,坚持送园)

答:孩子生病的时候肯定是不愿意去幼儿园,或者生完病之后在家住几天,他也不会喜欢去幼儿园。毕竟幼儿园跟家还是不一样,他多少要受到一些约 束,并且,在幼儿园他也不会像在家一样受到那样的关注,他可能就会有一种心理上的落差感。当他不想去的时候,建议跟他共情,但是不要说太多别的必须去幼儿 园的道理,共情之后,他就会变得比较配合,也许就不会跟你那么纠缠了。

问:儿子已经三岁了,还在上小小班,会不会得不到与年龄相符的刺激,会影响他的全面发展?报名的时候不满三岁,被分到小小班,当时说可以转小班 的,但是现在小班名额已经满了,就不好转过去了。从平时的表现来看,儿子比较喜欢追着和大孩子一起玩。我现在很矛盾,到底上小小班还是上小班?如果我们强 烈要求转的话,应该也可以的,关键是我有些犹豫:由于儿子是9月16号的生日,以后上小学可能会因为差半个月晚上一年,就是说现在如果上小班,三年后大班 毕业,差半个月不够上小学的年龄,可能还得在大班多上一年。这多出来的一年到底应该上小小班还是多上一年大班。我该怎么办呢。最担心的是现在上小小班会不 会得不到应有的刺激而延迟他各方面的发展。

答:上小小班和小班实际上差别也不是很大,跟大孩子在一起有跟大孩子的好处,跟小孩子在一起也有跟小孩子在一起的好处,所以我觉得没有必要为这 个事情过于焦虑。毕竟幼儿园只是提供给孩子一个与家庭不一样的环境,他的生活圈子也不完全局限于幼儿园,还有家庭以及外部的其他环境,只要让他的生活变得 个更加丰富多彩一些,他一样是可以获得全面发展的。况且,幼儿园虽然有教育孩子的责任,但是对于学龄前儿童来说,教育的重心还是在家庭,只要家长自己做好 了,一样不会影响到他的发展的。

宝宝初入幼儿园 应给他带上喜欢的玩具


假期的余热还没有完全褪去,新的学期即将来到,不少的同学都会去收心来为新学期做好准备,入学准备做好了可以提高孩子的学习积极性,你知道有哪些相关的入学准备小知识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收集整理,为您带来的《宝宝初入幼儿园 应给他带上喜欢的玩具》,相信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今天,又是一年入园季。幼儿园的“新生宝宝”要离开爸爸妈妈来到一个陌生的环境中去,他们会感到不安和不适应。这对家长、孩子、老师都是一次考验。如果没有提前带宝宝到幼儿园去熟悉老师和环境,宝宝在今天的感觉会是个恐怖的事情!

所以,在开学前,爸爸妈妈要为宝宝做足功课,提前做好过度,让宝宝喜欢上幼儿园和老师。

提前熟悉幼儿园的环境和老师

对于即将上幼儿园的宝宝来说,最大的恐惧就离开熟悉的环境和最亲的人,所以要提前带他们来到幼儿园进行参观玩耍旁听,让他们能够尽快的熟悉幼儿园的环境和老师。

现在的幼儿园大多数都会在正式开学前都会举办幼儿园开放日活动,这个时候最好带着宝宝去幼儿园玩,一方面让孩子熟悉幼儿园的环境,熟悉幼儿园的各个层楼布局,让幼儿知道洗手间在哪里、课室在哪里、宿舍在哪里;要喝水、要上厕所怎么办;另一方面,让幼儿熟悉园里的人,教他们都有哪几位老师,尽量带宝宝认识这些老师。如果有其他小朋友参加开放日活动就更好了,可以让小朋友互相认识,一起玩耍。

在入园前,有条件的可以多点带宝宝去幼儿园玩。让宝宝和老师一起玩,熟悉之后,家长就可以趁宝宝和老师玩的时候离开一阵子,让宝宝慢慢习惯离开家长和老师玩。多到幼儿园玩几次,等到开学时将宝宝交给他熟悉的老师,见到认识的小朋友,宝宝就不会有恐惧感了。

带上宝宝熟悉的玩具

对于刚上幼儿园的宝宝来说,也许开学时他认识的老师和小朋友都很少,幼儿园里面的各种东西都比较陌生。这种情况,就可以让他带上自己喜欢的玩具,能够起到一定的安抚作用。一段时间后,再考虑不再带玩具。

当然,家长在幼儿入园前一段时间给予情绪上的辅导,尽量将宝宝在幼儿园可能遇到的情况告诉他。幼儿园的“入园须知”家长要好好看看,为宝宝准备好相应的物品,并根据幼儿园的提示为宝宝做好心理辅导。宝宝有了一定的心理准备,在幼儿园就不会害怕了。幼儿园里一般都有如秋千、滑梯、沙池等,有些幼儿园还有如兔子、小猫、小狗之类的小动物,对幼儿都有一定的吸引力,让幼儿喜欢上幼儿园。

让宝宝带着“任务”上幼儿园

“为什么要上幼儿园?”也许宝宝会问这个问题,我们通常都会回答说“去学知识呀!”

大部分小孩都很明确知道去幼儿园是为了学东西的,却没有几个家长真的愿意花时间、花心思去了解小孩在幼儿园里究竟学了什么。因此,绝大部分小孩在幼儿园里不管是学东西,还是玩游戏,都是没有目的的,好玩就多玩一点,不好玩就少玩一点。通常没有什么自主性,也没有什么动力。

本人的小孩上幼儿园时,通常会给他布置“任务”:让他在幼儿园学到的东西,回家要“教”爸爸妈妈。

因为带着“任务”上幼儿园,小孩会十分注意老师所教、所讲的东西,会很专注地记下来。正因为有“任务”在身,小孩的注意力集中在老师的身上,什么陌生感、什么恐惧感,完全抛诸脑后了。

去接小孩时,顺便向老师了解幼儿在园的简单情况。回家后,要耐心做小孩的“学生”,让他将在幼儿园学到的东西“教”给你。小孩都有好为人师的心理,家长耐心地“受教”,第二天小孩在幼儿园就更认真学习了。也许,小孩可能记不了多少东西,但通过向老师了解的情况给小孩提示,他很容易就想起学了什么了。如果再有老师的表扬,那宝宝就更喜欢上幼儿园了。

幼儿园新生幼儿入学准备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