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日,乙肝携带者维权组织发布中国教育领域乙肝歧视状况的调查,直指在教育方面,由于国家法规模糊,导致幼儿入园和研究生入学存在严重的乙肝歧视。

未规定乙肝宝宝能否入园

《调查报告》指出,中国有乙肝携带者近一亿人,但长期以来,公众误解了乙肝病毒的传播方式,社会对身体健康的乙肝携带者存在种种歧视和排斥。公益律师李方平表示,在教育方面,由于国家尚无明确法律条文保护乙肝学子的权益,这一人群难以享有平等受教育权,这一现象尤以高等教育和幼儿学前教育为甚。

对于这一说法,北京市卫生局妇社处工作人员坦言,现行国家《托儿所、幼儿园卫生保健管理办法》和《北京市托儿所、幼儿园卫生保健管理实施细则》,是目前北京地区托幼机构对入园儿童健康状况做出规定的惟一管理条文,颁布于1995年,其中的确未能明确,乙肝携带儿童在肝功能正常的健康情况下,是否能够进入幼儿园学习、生活。“由于托幼教育不属于国家义务教育范畴,卫生部门的确没有法律依据,干涉教育部门或托幼机构拒录乙肝儿童的规定。”

同时,市教委学前处处长张小红则表示,有关乙肝病毒携带儿童的入园问题,幼儿园遵照的是卫生部门的要求。

大多做法

检出乙肝宝宝即拒其入园

尽管规定模糊,但在北京,记者在城八区采访到的多数幼儿园相关负责人均明确表示,他们在接收儿童入园前要对所有儿童进行统一体检,凡是检出乙肝携带的儿童,都不能入园。对于入园后又发现携带乙肝病毒的孩子,必须马上隔离,待医生出具没有传染性的证明之后,才能重回幼儿园。

“看着孩子在迈出第一步时,就遭遇歧视,被划为‘异类’,我们的心在滴血,却又无能为力。”前日,北京4岁女孩的母亲刘波(化名)无奈地说。

相关事件

乙肝宝宝难上学百名,母亲向领导求助

10月22日下午,包括10名北京妈妈在内的全国27个省市自治区的101名母亲,致信国务院有关领导求助,希望幼儿园消除对“乙肝宝宝”的歧视,让孩子们能享受正常的学前教育。

北京妈妈“珊瑚”自2006年起,带着女儿去多家幼儿园报名,对方都以女儿是乙肝病毒携带者为由拒绝。

“珊瑚”后来登录乙肝公益网站“肝胆相照论坛”向网友求助。在这里,她发现,乙肝宝宝入园受歧视几乎是一个全国性的现象。

家住山东的李华说,通过与全国各地的母亲交流,她了解到,一些地方还有文件限制乙肝宝宝入园。后来,一个姐妹建议写信给国务院有关领导求助。

李华和其他母亲一起,把信起草好,并在网络向更多的母亲征求意见。截至10月21日,有101名“乙肝宝宝”母亲加入到这封联名信中。

10月22日,李华将求助信寄出。在信中,妈妈们倾诉了入园歧视给孩子们带来的伤害,也说出她们的期盼:“所有的妈妈都不想让自己的孩子受到歧视,所有的妈妈都不愿意看到孩子被社会抛弃。我们这些妈妈们盼望您能理解支持我们!”

2004年9家乙肝网站致教育部建议信的执笔人陆军认为,近年来,国家越来越重视乙肝歧视问题,中央政府相继出台政策,禁止劳动就业领域拒绝乙肝携带者。在教育领域针对下一代的歧视,更应该及早消除。

各方说法

卫生局现有保健条件,不会传播乙肝

2006年,卫生部颁布的《预防控制乙肝宣传教育知识要点》指出:“乙肝通过血液、母婴和性接触三种途径传播”。

同时,所有居京,且体内没有乙肝抗体的儿童,在入园年龄前,均可免费接受乙肝免疫。前日,北京市卫生局妇社处的工作人员亦表示,根据卫生部《托儿所、幼儿园卫生保健管理办法》的规定,幼儿园(所)对在园的儿童须做到“一餐一消毒”、“每人一巾一杯,日常生活用品专人专用”。因此,在现有卫生保健制度下,园(所)内孩子的正常集体学习、生活,不会造成乙肝病毒传播。

维权律师建议取消入园乙肝检测

既然乙肝携带儿童不会对其他儿童造成传染威胁,前日,北京公益维权律师李方平建议,教育部门和卫生部门应尽快发文,取消入园、入托体检中的乙肝标志物检测(俗称乙肝“两对半”)。乙肝检测是否阳性不应该作为入托、入园的标准之一。

“只要进行乙肝标志物检测,那么被检出的乙肝携带儿童就非常容易受到排斥和限制,所以入园、入托体检时检测乙肝标志物不但不必要,而且是有害的。”李方平称。

《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第十六条明确规定:“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歧视传染病病人、病原携带者和疑似传染病病人”。然而,李方平表示,尽管这条法文足以让“入园难”的乙肝宝宝家长通过法律途径起诉幼儿园,但现实中,“为了避免更多人知道自己的孩子是乙肝携带者,多数家长宁愿采取私下协调的方式,请求幼儿园接收孩子。”

其他家长难接受孩子有“乙肝同学”

“其他都好说,但在健康问题上,作为母亲,我实在难于做出退让。”作为一个三岁孩子的母亲,文女士表示,她不能接受自己孩子的幼儿园里有乙肝病毒携带儿童。如果幼儿园坚持接受乙肝病毒携带儿童,她在反映无效的情况下,可能会选择退园。而不少非乙肝宝宝的家长均持相似看法。

在这方面,幼儿园的立场也直接受到家长的影响。一所公办幼儿园园长表示,在入园之前,所有学生都会接受体检,携带乙肝病毒的儿童不能入园,对此绝大多数家长都表示接受。据了解,除了学生之外,如果幼儿园教师被检出是乙肝病毒携带者,也不能再从事工作。

小知识点

乙肝概述

乙肝,全称为乙型病毒性肝炎。它是由乙型肝炎病毒(HBV)引起的一种世界性疾病,发展中国家发病率高。

据统计,全世界无症状乙肝病毒携带者(HBsAg携带者)超过2.8亿,我国约占9300万。多数无症状,其中1/3出现肝损害的临床表现。目前我国有乙肝患者3000万。

乙肝的特点为起病较缓,以亚临床型及慢性型较常见。无黄疸型HBsAg持续阳性者易慢性化。本病主要通过血液、母婴和性接触进行传播。乙肝疫苗的应用是预防和控制乙型肝炎的根本措施。

延伸阅读

关于入园的“心理战”(宝宝入园指南)


引言:送孩子到幼儿园,家长都担心。其实很多时候是一场“心理战”,到底孩子入园会给给家长带来什么呢?我们听听家长们是怎么说的。

千叮咛——担心老师照顾不周

★家长的表现:宝宝刚上幼儿园,家长一百个不放心,每次送宝宝到幼儿园,都反复嘱咐老师看好孩子,该给宝宝吃什么,什么时候喝水,户外活动应该注意什么……面对孩子不舍的哭闹,家长又一再向孩子保证,会很早来接宝宝回家,会带礼物来。

★潜台词:几个老师面对十几个孩子,能照顾得像家里那么好吗?会不会不小心让宝宝受伤了?如果老师忘记提醒宝宝喝水,宝宝不好好吃饭,渴了饿了怎么办?

★宝宝的反应:入园一段时间了,小宇仍然不愿意上幼儿园,每次妈妈送他到园里,他都紧紧拉着妈妈的衣服,不愿意松开。每天下午妈妈来接时,他都表现得非常高兴,不和老师说再见就迫不及待地要走。宝宝入园

★专家进言:小宇妈妈对老师不放心,所以才会左交代右嘱咐,小宇在旁边的感觉是妈妈迫不得已才把自己送到幼儿园,幼儿园老师肯定不如妈妈,所以,小宇也对老师产生了不信任的情绪,不愿意在幼儿园多呆一会儿。小宇妈妈需要表现出自身对于幼儿园的热爱和信任,多和孩子讨论幼儿园有趣的事情,才能逐渐消除孩子的不安。

占玩具——怕孩子受委屈

★家长的表现:宇宇(化名)进入幼儿园一个多月了,情绪逐渐变好。有一天,妈妈在幼儿园看到宇宇因为抢一个玩具轿车和另一个孩子发生了争吵,宇宇被推了一下。妈妈在旁边心疼得要命,以后每次都帮孩子占这个玩具。每天早上催宇宇入园都会说:早点走,我们就能玩到这个玩具了。

★潜台词:我的孩子从来没有受过这种委屈,幼儿园这么多小朋友,玩具毕竟有限,如果孩子玩不上,该多失望啊!

★宝宝的反应:宇宇每天到幼儿园都很积极,入园后也会占着这个玩具不撒手,其他小朋友想玩,宇宇不给,实在不行就开始哭,然后大声喊着找妈妈。

★专家进言:因为家长的默许,孩子霸占玩具的欲望得到了强化,无形中让宝宝觉得自己这样做是很正常的。而且家长以玩具为入园的诱饵,在短时间内可能会起到一定效果,但是长期下去,一旦这个玩具对宝宝失去了吸引力,他对幼儿园的兴趣就会下降。在幼儿园,孩子可以在争夺玩具的过程中学会如何和他人友好交往,所以家长应该和老师配合,鼓励孩子适应集体生活,学会和其他小朋友共享玩具,感受到和其他小朋友一起玩的乐趣。

本网站小编总结:家长对孩子的态度,决定着孩子是否听话入园。

关于“原则”问题的讨论


原则问题包括很多方面。你所提到的那些情况在我女儿身上都出现过,在这说说我的处理方法。

1、孩子进厨房。我女儿也喜欢进厨房,如果是在做饭的时候,就给她一小段蒜苗、一小片菜叶等,再给她一把小塑料刀,她会用小刀玩切菜;或给她两个小碗,里面放一些米或绿豆或红豆等,她会用两个碗来回倒东西玩。厨房里的抽屉和柜门,她是经常打开,我们会把刀、锥子之类的尖锐物品拿走,其它的还放在里面,所以呀,柜子里的锅,她拿出来很多次了,也磕碰了一些;抽屉里卷起来的保鲜膜、保鲜袋也被她拉出来好长,由于不限制她出入厨房,一段时间之后,她对厨房的兴趣也就不大了,现在,带她的姑姑做饭时,她不怎么去厨房了,自己在厅里玩玩具。至于脏,玩了之后给孩子洗手就是了。

2、贵重物品。手机,我允许她玩,但只能玩一会儿,不能超过十分钟,原因不是因为它贵,是因为手机有辐射,玩之前先把手机设成键盘锁住,提醒孩子拿好了,不要掉到地上,不能让孩子用手机乱拨号码。

电视,那么大的电视她是玩不了的,遥控器可以玩,我女儿玩过几次之后,就不玩了,她对电视的兴趣不大。

玻璃花瓶肯定是不能玩,如果打碎了,碎玻璃容易扎到孩子。但如果孩子想看看花瓶或把花瓶从一个地方抱到另一个地方,我觉得可以,家长要在旁边,以防孩子把花瓶打碎。其实,孩子偶尔打碎花瓶也不是什么坏事,我们反复对孩子说不能打碎玻璃器皿,碎玻璃会划破手,孩子是没有直接感觉的,就象孩子的手稍被热水烫一下一样,如果被碎玻璃稍划破一下,孩子以后肯定会小心。

3、室外玩土。我的女儿经常玩土,摸喷泉里的水的事也有,不是趴在地上,就是躺在地上,或在地上爬,浑身上下都是土,过往的大人经常是摇摇头说“多脏呀”,我倒不以为然,我要做的就是叮嘱她此时不要吃东西、不要用手揉眼睛、回家后洗手、换衣服。

4、孩子洗手的时候想玩水。每个孩子都这样,我会要求女儿先洗手,告诉她玩水笼头里的水是浪费水,可以玩盆里的水,然后接一盆水放在地上,帮她把袖子挽起来,换一双不容易进水的鞋,夏天就穿拖鞋,让她玩,她通常是玩的满地都是水。

5、孩子想让大人长时间抱着。父母上了一天班,孩子有一天没见到爸爸妈妈,当然想让爸爸妈妈抱啦,这很正常,是孩子的正常感情需要,这种正常的感情需要,父母一定要满足,这有利于孩子今后的成长。如果爸爸妈妈工作很累,可以给孩子解释“妈妈很累,不能抱很长时间,抱一会儿”,孩子是善解人意的。

关于宝宝入园的热点问题


入园为宝宝与同龄孩子接触如同打开了一扇交往之门。爸爸妈妈要鼓励宝宝多交朋友,让宝宝体验与同伴游戏的快乐:帮助宝宝认识小朋友。从宝宝身边接触最多、印象最深的小朋友开始:“谁在你对面吃饭,他叫什么?”“今天唱歌时谁坐在你旁边?她梳不梳小辫子?”

A给宝宝布置一个甜蜜的“小任务”。比如:“妈妈准备了一个球,你去给小朋友玩,问他叫什么,回来告诉妈妈。好吗?”有意识地和本班小朋友一起玩。放学后,通常幼儿园会安排出一段时间让小朋友们在园里自由玩耍。引导孩子多和本班的小朋友玩,甚至你也可以参与进去,这是宝宝学会交往的好机会。周末,邀请孩子的小伙伴到家里来一起玩。为他们多准备几个可以合作完成的游戏,当然也不要忘了多准备几个玩具。

Q:早晨赖床怎么办?A赖床,可并不都是宝宝为了不去幼儿园想的“招数”。有必要先分析原因再“对症下药”:

原因一

没睡醒如果因为入园打乱了宝宝的作息,宝宝因此没睡够,就需要重新调整作息了。如果已经叫醒了孩子,又不能再让孩子继续睡时,那就要采用一些“温柔”的方法了。

方法一

给孩子一点时间。“那你再睡一会儿吧,等‘大肚子’定时器饿了叫唤的时候就起好吗?”

方法二

利用音乐的魅力。给孩子放一些平时爱听的歌曲,音量适中。让轻松、优美的音乐声唤醒宝宝的“好心情”,然后再要求孩子起床。

原因二

想放假如果宝宝想给自己放放假,在家休息一下,爸爸妈妈可以采取下面这些方法:

方法一

用宝宝的“好朋友”激励。如:“你的小兔宝宝早早的就跟妈妈说要去幼儿园了,还说等你醒了让你去幼儿园找它呢!我们快点去找小兔子吧。”

方法二

请宝宝帮忙。如:“妈妈想请宝宝帮妈妈找一找妈妈的牙刷和杯子,妈妈找不到了,你来帮帮妈妈好吗?因为你的眼睛特别棒。”

方法三

礼物分享法。“妈妈给你买了新的小贴画,今天你当小老师发给小朋友,他们一定很喜欢的。”

Q:如何让宝宝较快记住老师的名字?

尽快记住老师的名字,会让宝宝对陌生的幼儿园产生“熟悉感”,也便于和老师之间进行沟通。这里有几个有用的方法你可以试试:老师的外貌特征问问孩子:“哪个老师最高?哪个梳小辫子?哪个最瘦?”借助于形象去记忆,宝宝会感到很轻松,也很亲切。老师的性格特征比如:“哪个老师最爱笑?”借助情景记忆。“早上谁问你‘早晨好’来着?下午是哪个老师带你们去玩的?”

Q:入园后常尿裤子怎么办?

A焦虑、不会自己上厕所、不知道或不敢叫老师、玩“疯”了忘了……都可能是宝宝发生“状况”的原因。不妨记住下面的“三要两不要”:要用亲切关爱的语气告诉孩子,如果有大小便要告诉老师,老师会像妈妈一样帮助他。尿湿了裤子也没关系,老师会帮他换上的(当然,提前要和老师沟通好)。要给宝宝穿着有松紧带的裤子,便于穿脱。要告诉老师宝宝大便的大致时间和平时如厕的次数,请老师随时提醒宝宝如厕。不要

因此训斥宝宝。要知道,已经很沮丧的宝宝最不需要的就是“火上浇油”。不要

宝宝不尿湿裤子了要鼓励,但尽量不要当着众人的面表扬,有些敏感的宝宝会因此自尊心“受伤”。

宝宝初次入园的12大问题


幼儿园是宝宝正式进入的第一个社会环境。面对新环境,肯定有许多地方需要适应与改善。如何帮助宝宝更好、更快地适应新环境呢?

问题1:

孩子不肯离开父母,只要父母一离开,孩子马上就哭!

解决方法:

突然离开自己熟悉的照护者(通常为父母),多数孩子都会产生分离焦虑。如果能训练孩子习惯于接触其他人或同龄小孩,那么这种分离焦虑就会明显改善。另外,让孩子带一件自己特别喜欢的物品上学,可帮助建立起安全感,降低焦虑程度,帮助孩子更快地适应环境。

在进入幼儿园之前,父母可以适时地告诉孩子,幼儿园是个很有趣的地方,让孩子对幼儿园充满期待。

问题2:

孩子早上总是赖床,有时候都已经送到学校门口了,可孩子又在路上睡着了。

解决方法:

在打算将孩子送到幼儿园之前,父母和孩子都要提前做好准备,并且在预备入园的1~2个月之前开始规划和调整,尤其是生活作息方面。对2~3岁的孩子来说,每日的睡眠时间为9~10小时。如果想在早晨7点起床,那么最晚要在晚上10点上床睡觉。

问题3:

孩子无法安心听从老师的指令,也无法适应固定的上下课时间。

解决方法:

孩子在家里自由自在惯了,想吃就吃,想玩就玩,想睡觉就睡觉。一旦进入幼儿园,却必须依照园内的规章制度来生活,这自然有点不习惯。为了帮助孩子尽快养成自律的好习惯,父母在家可先用游戏方式训练孩子专心。不妨先与孩子一同读故事书,训练他能静坐在椅子上,时间可以由5分钟开始,慢慢延长到10分钟。

在陪孩子读书时,可通过互动问答的方式引发孩子的兴趣,同时训练孩子的专注力。当孩子出现分心状况时,可以就故事中的情节提出简单问题,请孩子回答。

问题4:

孩子的性格比较内向,很难和其他小朋友打成一片,总是一个人躲在教室的角落里。

解决方法:

一般来说,老师会花较多的时间陪伴新入园的孩子。等他对环境熟悉、产生安全感之后,再让他和其他的孩子一同作息。面对比较内向的孩子,老师会尽量诱导他融入团体当中。如果孩子本身还是不愿意,可以请班上比较活泼、热心的孩子主动接近他,让他尽快产生认同感和自信心,不再因害怕而不敢与人接近。

问题5:

孩子的占有欲很强,不愿意和他人分享,经常和同学争东西,甚至出手打人。

解决方法:

现代家庭独生子女居多,孩子的分享观念比较淡薄。当孩子因玩具而出现争吵时,老师会先行制止,并利用其他玩具来分散孩子们的注意力。事后则通过讲故事及角色扮演的方式,教导孩子分享的观念。

父母在家也能帮助孩子建立分享观念,例如在吃东西时告诉孩子:“妈妈分给你一些,你也要分给爸爸一些!”还可经常安排一些孩子们的聚会,让孩子练习发展社交能力。

问题6:

孩子为了达到目的,经常哭闹不休。出于补偿心态,只要孩子一哭闹,家长就尽量满足他的要求。结果在进入幼儿园之后,老师也要面临动辄大哭的孩子。

解决方法:

这很可能是家人的错误教养所导致的行为。父母应该适时教育孩子正确的是非观念,并建立起生活规则与规范,不要被孩子牵制。一旦孩子哭闹,家长可先用其他方法分散孩子的注意力,等他停止哭闹后,再耐心地教导他。当然,首先要确定孩子没有生病或受伤。

问题7:

在家里几乎是父母帮孩子穿衣穿鞋,入园后老师会帮他穿吗?

解决方法:

在孩子2岁之后,就可开始生活自理能力的训练。特别是在准备送孩子入园之前,训练课程更是要抓紧。平时让孩子帮忙做些简单的家事,例如帮忙端水、拿些简单的东西等,这样孩子也比较容易产生成就感,进而变得更有自信。不要害怕孩子做不好,也不要怕给孩子收拾残局。只有家长耐心地训练孩子,孩子在入园后才能尽量减少不适应的问题。

问题8:

孩子在家时,几乎都是父母喂饭吃,到了幼儿园,老师会帮忙吗?

解决方法:

一般来说,2岁之后的孩子已经有了比较好的动手能力和手眼协调能力,自己吃饭应该没有问题。倒是很多父母怕孩子吃得乱七八糟,所以干脆自己喂饭。这导致孩子一直缺乏自己吃饭的机会。请父母不要怕麻烦,应该放手让孩子自己去锻炼一下。如果怕孩子吃不饱,那么在孩子不想继续吃的时候,可以和孩子玩“你一口,我一口“的游戏,让孩子喂你,你也喂孩子,这样一来,孩子既可以吃饱,又有了训练的机会。

问题9:

孩子的身体状况不太好,应该主动告诉老师吗?是否会引起老师的特别对待?

解决方法:

如果孩子本身患有先天性疾病,例如先天性心脏病、过敏体质等,请务必主动向老师说清楚,不要吝于启齿。这样老师才能特别注意,以免安排不利于孩子的活动或饮食。

至于孩子的心理问题,老师会对孩子进行密切观察,根据阶段性的发展状况做出初步的评估。比如有些孩子就是特别安静,常常自己呆在一旁,不论老师如何引导,也不愿意参加团体活动。这样老师就会把实际情况告诉家长,并提出进一步的处理建议,请家长务必给予重视。

问题10:

刚上幼儿园的孩子,抵抗力好像比较差,其他孩子一生病,就很容易被传染,如果孩子一直在生病,该怎么办?

解决方法:

在选择幼儿园时,一定要注意园内的环境是否清洁。同时提醒孩子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勤洗手,打喷嚏或咳嗽一定要捂住口鼻。另外,家长也必须从提升孩子自身的免疫力着手。在饮食方面注意营养均衡;养成规律的生活作息,晚上10点之前要上床睡觉;平时多与外面接触,不要把孩子关在家里,多接触大自然,培养与自然共生共存的能力。如果孩子生病需要吃药,一定要详细填写用药单给老师参考。

问题11:

孩子不喜欢吃青菜、吃肉,如果他不习惯幼儿园的饮食,怎么办?

解决方法:

让孩子明白,多吃蔬果会让身体更健康、排便更顺畅,比如“如果不想让臭臭的便便留在肚子里,就一定要多吃蔬菜,蔬菜里面的纤维可以赶走肚子里的便便”。

用讲故事和鼓励的方式,引导孩子接受不喜欢的食物。可以利用孩子们的竞赛心理,鼓励或吸引孩子多吃蔬菜水果。如果真的不爱吃蔬菜,就多吃水果。不爱吃肉的话,就多用豆类的蛋白质或鱼类补充。

问题12:

孩子吃饭的速度很慢,有时要吃1个多小时,他能适应幼儿园的就餐时间吗?

解决方法:

在家吃饭时,就应该要求孩子专心吃饭,不要一边吃饭,一边看电视或玩玩具。可以给孩子规定一个基本的吃饭时间,利用小小的奖励,刺激孩子在规定的时间内把饭吃完。当然,吃饭太快也不好,容易造成消化负担,要注意把吃饭的速度控制在一个合适的范围内。

宝宝入园3大必修课


入园,是宝宝从家庭走向社会的第一步,他有那么多需要适应的问题:没有爸爸妈妈,只有陌生的老师和同龄的小朋友;吃点心、玩玩具都得等待和排队……明智的父母应该为孩子及早做好充足的准备,帮助孩子更容易、更迅速地喜欢上集体生活。

功课1:心理卫生课

任何焦虑、不安、恐惧等不良因素都会使孩子不愿意去幼儿园。要使孩子顺利地适应幼儿园的生活,入园前的心理准备是首要的。

我们的目标是让孩子达到最佳心理状态———

自豪:我已经长大了,我要上幼儿园了!

向往:幼儿园里可以学好多本领,还有很多小朋友一起做游戏,可开心啦!

熟悉:我知道幼儿园是什么样子,做什么事情,妈妈都告诉过我。

安心:爸爸妈妈很爱我,老师也会喜欢我。

经达到这一目标,爸爸妈妈可以做以下工作:

1.看看幼儿园的生活

参观班级活动,观看小朋友们的上课、玩耍;让孩子建立起“幼儿园”的概念。让宝宝对幼儿园会有一种期待的心理。

2.玩玩“幼儿园游戏”

在家可以和孩子玩“在幼儿园上课”等模拟游戏。

3.交交新朋友在孩子正式入园前,最好帮助孩子认识一两个同一个班级的同伴,这样,孩子在进入幼儿园时,孩子的陌生感和不安全感便会减少很多。

功课2:自理能力训练课

在孩子入园前,父母要调整孩子的作息,培养各项生活自理能力,以减少孩子入园后的焦虑和自卑。

睡眠训练

选择好幼儿园后,家长应详细了解幼儿园的作息制度,如:早上入园时间、上下午吃点心的时间、午餐时间、午睡时间等,然后在入园前的两三个月中逐步把孩子在家的作息习惯调整到与幼儿园一致。主要包括:早睡早起、每天午睡、独立入睡。

吃饭训练

1、自己吃饭

不给孩子喂饭,鼓励孩子自己吃。多鼓励,耐心些,可以让孩子对自己产生信心。

2、固定时间和地点

吃饭时间要固定,而且要求孩子一定要坐在餐桌旁吃饭。不能边看电视边吃饭或边玩边吃,吃饭的时候不能随意走动。

3、不偏食不挑食

家长要鼓励孩子对各种不同的食物都愿意尝试,并适当吃一些较硬的或纤维较粗的食物。

如厕训练

有的幼儿园使用的是蹲坑,如果孩子没用过,就得事先以游戏的形式进行训练:在平地上摆两块砖,间隔一定距离,和孩子比赛上、下、蹲下、起来的动作,并逐渐加宽两块砖中间的距离和高度。然后训练孩子双脚踩在砖头上站立、脱下裤子下蹲、站起来拉上裤子等一系列动作。

自己穿脱衣服、鞋子1、认识衣服教孩子认识自己的衣服(必要的话,在衣服上缝上名字),分清上下、前后、左右。

2、穿脱衣服

;孩子到幼儿园穿的衣服和鞋一定要舒适、方便脱穿,如:宽松的、有松紧带的裤子,前面系扣的衣服,套衫的领口要松一些,鞋子最好选择有松紧带的。如果穿脱过于繁琐,会给孩子增加很多困难,另外孩子还会因为穿得比别人慢而自尊心受挫。

大声清楚地表达自己

在口渴时会向成人要水喝,或自己主动去喝水。

身体不舒服时会说出或用手指出具体的地方(例如:头痛、肚子痛等)。

告诉孩子憋便的害处,出现便意时,要及时告诉老师,万一已经便出,也要告诉老师,让老师帮助换裤子。

功课3:准备入园礼物

与孩子一同准备上幼儿园时所需的衣服和用品,可以增强他去幼儿园的意愿书包:

带孩子一起去商店挑一个可爱的小书包,在书包表面绣上或写上孩子的名字,利于老师辨认。

低龄宝宝入园5大提醒


再不舍得,入园这一天还是到了。孩子第一次迈入集体生活,能不能适应,是所有孩子都无法回避的问题,但适应时间的长短,则与我们是否作了充足的准备有着密切的关系。那妈妈们做好宝宝入园的准备了吗?

“这些事情,我要心理有数。”——刚入园宝宝将会遇到的“挑战”,对孩子入园后可能出现的现象心中有数,是为了更好地理解并作好充分的准备。但同时你也要知道,适应新环境本身就是一个很好的契机,是孩子成长的一笔可贵的“财富”。

从“小太阳”变成“小星星”

原来宝宝在家里是“小太阳”,是全家的关注焦点。现在在幼儿园里,老师也会关心他,但是变成了被关注的孩子“之一”。成了“小星星”,这可能会让他沮丧。

看不到妈妈

分离焦虑会让宝宝产生情绪波动,出现哭闹、黏着妈妈、胆小、沉默、爱发脾气等表现。通常容易出现哭闹的环节是:送园时、吃饭时和午睡时。

在幼儿园吃饭

宝宝要适应幼儿园的饭菜口味、开饭时间,并且要学着自己独立吃饭。在开始的一段时间内可能会出现食量减少、便秘、消化不良、体重下降等现象。

作息变化

如果家庭作息和幼儿园不一致,宝宝调整起来就需要花费很多时间。经常有宝宝在午饭时间没有食欲,因为在家这正是睡觉的时候。

没有好朋友

他需要学着接近其他的小朋友,学习一些社会交往的技巧,比如分享、轮流、等待。慢慢地,也要知道和小朋友争吵或打架了怎么“善后”,怎样继续一同玩耍和相处。

低龄宝宝入园5大提醒

昨天还在妈妈的怀抱里,今天就要走进幼儿园的大门了。看着身边的小不点儿,父母们心中难免有一丝丝的忧虑与不安。为了让低龄宝宝能够尽快适应幼儿园的生活,这里有几点建议送给年轻的爸爸妈妈。

1.多给宝宝带几件换洗的衣裤。宝宝的年龄较小,来到新环境很可能会因为紧张而尿裤子。多准备几件衣服,老师会悄悄地帮助宝宝换上舒适干爽的衣服。

2.多给宝宝喝白开水。宝宝刚入园时情绪不稳定,很容易上火,更应该清淡饮食,多吃水果,多喝白开水。

3.入睡前避免宝宝进食过多或剧烈运动。可以讲讲故事,和宝宝聊聊天,以保证他能够安静自然入睡。另外,养成早睡早起的习惯能够使宝宝在起床的时候神清气爽,高高兴兴地开始新的一天。

4.保持和老师之间密切地交流。将宝宝的兴趣爱好和饮食习惯尽可能详细地告诉老师,也要将你的担心与忧虑告诉老师。

5.最重要的一点是,放松心情,悄悄地把你的不安藏起来。别忘了,大人焦虑的情绪可能会传染给孩子,不要让宝宝以为上幼儿园是一件非常可怕的事情。

宝宝入园前要做好的2大准备


孩子3岁了,可以上幼儿园啦!开心之余,家长可别忽略给孩子做好过集体生活的准备。否则当孩子不会吃饭、不会穿衣、不愿与父母分离的时候,他(她)在幼儿园只会感觉“痛苦和没有自信”。东方红幼儿园高级教师邓爱华提醒家长,在孩子入园前,家长就要开始做好各方面的准备,帮助孩子顺利迈出走向社会生活的第一步。“这些准备包括生活自理能力的准备、心理准备和物品准备。”

心理的准备

———让孩子喜欢上幼儿园

“给孩子的心理准备主要是让孩子愿意、喜欢上幼儿园,”邓老师强调,“要做好这点并不容易,需要做很多前期的工作,而家长的帮助和引导就显得非常重要。以下有几点建议给家长参考:

1、让孩子知道为什么要上幼儿园,并注意作出正面的引导。例如告诉孩子:“上幼儿园是因为你已经长大了,要上学学知识。”“乖的孩子、聪明的孩子都上幼儿园的。”千万不要说:“你必须上幼儿园,我们太忙了,没时间管你。”或吓唬孩子说:“你不乖,我就把你送到幼儿园去!”听了这样的话,孩子不怕上幼儿园才怪!

2、给孩子讲自己小时候上幼儿园的趣事。父母是孩子最信赖、最亲近的人,父母的一言一行都会不知不觉地对孩子产生强大的影响。给孩子讲自己小时候上幼儿园的趣事,他也会盼着上幼儿园。

3、带孩子参观幼儿园的环境。这样可以让孩子熟悉环境,熟识感越多,对孩子适应新环境越有好处,这样孩子才不会因为陌生、害怕而不愿上幼儿园。

4、与孩子一起做入园前的物品准备,这样能加强孩子入园的期盼心理,同时也让孩子感到自己已经长大了,可以参与决定自己的一些事情了。

自理能力的准备

———让孩子学会做自己的事情

在幼儿园里,一般来说,孩子被要求“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包括洗脸、吃饭、穿衣服、穿鞋袜、上厕所等等,如果孩子在进园之前没有具备一定的生活自理能力,什么都不会,这对孩子适应幼儿园的新环境十分不利。

邓爱华老师说,因为来到一个新的环境,孩子已经感到陌生,甚至有点害怕,特别是看到别的孩子样样都会,自己却做不好时,他就会产生挫败感,挫败感越强烈越容易产生退缩行为,就不愿意回幼儿园了。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