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是最好的胎教,音乐通过母体的神经系统传递到胎儿未成熟的大脑,对其发育成熟起到良性的效应。这些良性的刺激可以长期地保存在胎儿大脑的某个功能区,等孩子长大后,遇到合适的机遇,惊人的才能就会发挥出来。在胎儿的几种感觉器官中,最为发达的就是听觉系统了,受孕后19周胎儿就具备了听力,到第28周时胎儿的传音系统已发育完成,胎儿已能感受声音刺激,并做出反应。母亲自身的心跳声、血流声、肠蠕动声及轻柔的说话声,都是胎儿最初的听觉对象,胎儿能听到并分辨传入的各种不同的声音,并能进行“学习”,形成“记忆”,影响出生后的发育和行为。胎儿对声音的敏感性几乎是难以想象的:悠扬的声音胎儿愉快地听,吵闹的声音胎儿不爱听,猛烈的声音则会吓胎儿一跳,连母亲的喷嚏声也会让胎儿大吃一惊。

音乐胎教就是利用胎儿敏锐的听觉,给予胎儿良好而和谐的声音刺激,促进胎儿神经系统的健康发育,达到优生优育的目的。

音乐的直接熏陶,使胎儿大脑得到充分有效的信息刺激,提升以后在时间与空间推理、注意力、想象力与创造力等方面的能力,提高大脑的功能。胎儿在妈妈肚子里唯一能与外界发生联系的就是通过声音。有益的音乐旋律,通过系统、周期性的刺激,能促进宝宝大脑发育更充分,神经网络更丰富,所以未来的情商、智商和体质都优于一般孩子。

音乐在整个孕期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音乐胎教的受益者不仅仅是宝宝,还有准妈妈自身。孕期使用科学的音乐疏导方法,能帮助孕妇减轻妊娠反应,音乐能调节孕妇的心理情绪和生理机能,使她精神放松,情绪愉快,心脏血管、消化器官乃至内分泌均处于正常状态,从而有利于胎儿的发育。产前我们还可以用音乐的方式来减缓分娩前的焦虑、紧张、恐惧等负面情绪。分娩中可以用音乐来减缓分娩疼痛,产后可以用音乐帮助产妇更好地睡眠和催乳,同时促进亲子关系。整个围产期我们都可以借助科学的音乐疏导方法帮助孕妇轻松而愉快地度过。神奇的音乐,有人说是无字的诗,有人说是另外一种语言。不管如何,美妙的音乐确实能陶冶人的情操,给人以心智的启迪。

所以,我们提倡音乐胎教,并不是提倡培养天才,而是培养幸福快乐的孩子!母亲的素质决定民族的未来,让我们的孕妈妈都来进行音乐胎教!

精选阅读

胎儿都具有哪些令人惊奇的能力


说起胎教,有人很轻易地认为是唯心主义的东西,认为胎儿在母体内什么感觉也没有,就连产科医生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也认为刚出生的孩子什么也听不到,什么也看不见。随着科学技术特别是特殊检查记录设备仪器的发展,如B型超声扫描仪、胎心监护仪、胎儿镜的发展,使原先一无所知的有关胎儿的感知觉问题、对各种刺激的反应和受刺激后胎儿心跳和呼吸与胎动的变化,乃至胎儿在子宫内喝羊水、撒尿与吃手的动作,都被观察并记录下桌了。

尤其有趣的是近几年来北京大学医学部(原北京医科大学)所属的北京人民医院、北大医院和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的科研人员合作,用各种仪器设备实验,观察记录到胎儿可以听到外面环境中的各种声音,并且在吵闹声音的刺激下胎儿心跳加快,胎动增强,甚至生气地踢腿;在轻柔舒缓的音乐下又由烦躁转为安静,胎心由原先的增快而渐渐减缓到原先安静状态下的胎心率上来,胎动也由受吵闹时的增强而减弱下来,直至安详地入睡。所有的这些实验结论,和近年来日本的夏山英一先生及小林登先生的同类实验的报告相同。夏山英一是日本京都府绫部的妇产科医生,十几年来他就一直用25000赫兹的超声波电子扫描器观察胎儿的活动。其中有两组胎儿图像给人以很大启示。一组是一位孕妇每个月都来夏山医生这里,利用超声波同胎儿见面并因此产生了乐趣,当她怀孕17周的一次“B超”检查时,护士谎说“羊水破了”,这位母亲惊慌失措地哭起来,并说:“不,不,连胎儿的脸都见过了,名字也起好了,可别让他流掉……医生,请您想想办法吧!”医生花费很长时间劝说她,告诉她“这是假羊水,没关系……”在这期间,医生一直用仪器监视胎儿的动静。从影像来看,胎儿活动发生了戏剧般的变化。开始时,胎动较缓慢,接着是吃惊般的动作,后来动作越来越强,头部、胸部和腹部抽动并出现了轻微的痉挛,最后胎儿全身抽搐起来。

另一组也是母亲哭泣时胎儿的图像。不过这位母亲是因为高兴而哭泣的。她是一位37岁的妇女,一直想要孩子,经过10年好不容易怀了孕。当她利用超声波装置第一次看到胎儿活动时,母亲激动地哭泣起来,脉搏逐渐加速。随之,胎儿的脉搏也逐渐加速,但没有引起胎动增强,更没有出现痉挛或抽搐,胎动一直是比较舒缓的大动作。

4个月末或5个月的胎儿不仅有了听力,能对传入子宫内的各种声音产生感觉和其他反应,而且对视觉刺激或触觉刺激也有灵敏的反应。几年前,日本的小林登教授用强光照孕妇的腹部,发现胎儿闭眼。近几年间,北京人民医院和北医大第一医院联合实验,发现当摄影灯突然打开发出强光透过躺着的孕妇腹壁进入子宫内后,胎儿马上活动起来,要等几分钟的适应,胎动才减弱下来。为了避免因强光的热效应刺激孕妇腹部而引起的胎儿反应,北京天坛医院产科主任宋维炳教授等人,在实验中把白炽灯泡浸入装水的玻璃槽内,光线透过装水的玻璃照在孕妇腹壁上,然后光线再透入子宫内,同样发现因受光线突然照射,引起了胎动增强。

胎儿对触觉的刺激也有灵敏的反应。对人工流产的研究发现,2令月的胎儿即可对细而尖的刺激产生反应活动。胎龄4—5个月时,触及他的上唇或舌头,就产生嘴的开闭活动,好像是吮啜的样子。用胎儿镜观察还发现,如果用一根小棍触碰胎儿的手心,他的手会握紧手指,碰他的足底,他的脚趾可动,膝和髋还可弯曲。

国内外的实验报告均说明,胎龄在4或5个月以上的正常胎儿已经具备了人的一些感觉能力,特别是听觉、视觉与触觉已经初步建立。1989年,英国一个叫洛卡亚的胎儿,仅仅5个半月的胎龄,由母亲贝丽夫人早产出来。经过温箱、换气机、输液等各种护养而存活下来,在1989年的圣诞节由贝丽夫人抱了出来和亲友们见面。这样,从前属于一无所知的胎儿能力范畴内的问题,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逐渐被人们发现并得到正确的认识。

胎儿对声音具有的分辨能力


胎儿非常喜欢悦耳的声音,不过,脑部在刚形成的时候,是无法分辨声音的高低与强弱的。胎儿通过胎盘从母体获得营养,当母亲的“好心情”传递给胎儿时,情绪稳定将有助于胎儿脑部的迅速发育。母亲怀孕7个月左右时,胎儿便可以很清楚地听到声音,8个月之后,可以分辨强弱声音的神经亦告完成,对高音或低音都可以分辨。当母亲发出的声音很大的时候,胎儿会在腹中活动,表示胎儿听得非常清楚。即使不懂母亲说话的含意,也能感觉到音调、音量的高低强弱。胎儿讨厌与喜欢昕的声音胎儿讨厌高音或强烈的声音,如果让胎儿听到这种声音,只会导致身体的紧张。母亲的声音一般总是较高,由于胎儿隔着母亲由肚皮、脂肪及羊水,所以听到的高音也会变成低音。胎儿非常喜欢听与母亲的声音同样的音调。研究结果证明,胎儿对声音具有分辨能力,对不同的声音产生不同的反应,如对不同的音乐产生不同的喜恶表现。美国佛罗里达大学医学院和芝加哥伊利诺大学医学院妇产科,做了胎儿对声音刺激反应的实验研究,证实了舒缓轻柔音乐和强节奏迪斯科对胎动和腊心变化有不罔的影响。如给胎儿以强节奏迪斯科音乐刺激时,胎动次数明显增加、胎动幅夏也增大,厉害时伴有胎心率增快和抽泣样呼吸。当给轻柔舒缓音乐刺激时,胎动次数明显减少,心率减慢,胎儿甚至处于安静睡眠状态。

不当音乐胎教使胎儿失聪


杨小姐怀孕之后,为了生个聪明的孩子,便和丈夫购买了许多胎教磁带。她每天把传声器放在腹部,让胎儿听1小时音乐,满以为生出的孩子一定聪明可爱。谁知孩子两岁多了仍不会说话,一查竟是个聋子。

胎教音乐磁带其实要求很高,绝对不是什么音乐磁带都可以。一旦音频过大,因为孕妇是直接把传声器放在腹壁上的,声波可长躯直入母体内,胎儿受到高频声音的刺激后,极易遭到伤害。轻者出生后听力减退,可能只听到说话声,但却听不见高频的声音,不但音乐听不入耳,中老年后还会过早耳聋。严重者出生后便丧失了听力,永远坠入无声的世界。

胎教音乐不能无限增智

而现在市场上的胎教音乐磁带良莠不齐,有的磁带音频高达4000~5000赫兹,这种声能很大的胎教音乐天天让胎儿听,对胎儿的听力损伤极大。

此外,专家还强调,孩子的智力与父母的遗传基因关系很大,并非像人们所想象的那样,让胎儿听听音乐,就会超限度地发展。有许多人认为既然胎儿已有眨眼、蹬腿、吸吮等活动,也具有听觉和记忆,只要实施胎教就能促使孩子的智力发育,却不知这可能只是一厢情愿。

据介绍,虽说胎儿的大脑已能发出脑电波,还具有视、听、味、触的感觉能力,但胎儿毕竟是生活在宫内,不可能像出生后的婴幼儿那样,接触外面多姿多彩的世界,受到各式各样的刺激。所以,年轻准父母们不要过度迷信胎教音乐,除了适当选择音乐,还要注意其他方面的科学胎教,包括保持心情愉悦;生活环境舒适,起居有常,睡眠充足;膳食结构平衡合理等。

胎教能有效培养胎儿感觉能力


很多国外学者已经认识到,胎儿不仅是一个生命体,而且是积极、敏锐的人。胎儿具有感觉、理解、学习能力和较复杂的生理反射机能;胎儿与母体之间存在着生理、行为和信息的传递;胎儿对外界刺激的反应可表现为胎心加速、脑电活动及胎动方式的改变;子宫外的环境可对胎儿产生积极或消极的影响。因此,如何改善胎儿的内外环境,充分发掘和利用早期学习与教育的潜能,以促进人类早期行为的发展,已成为人们日益关注的焦点。一些国外学者的独创性研究表明:在人类早期发育阶段给予适当的感觉刺激(主要是听觉刺激,如优美,悦耳的音乐,父母对胎儿说话和唱歌的声音,以及触觉、视觉、前庭感觉刺激等),可明显促进婴幼儿感知和语言功能的发育,增强家庭内部的凝聚力,并有助其生理一心理一社会潜能的全面发展。

国外研究还表明:早在妊娠的第3个月,胎儿就能感知听觉刺激。可以设想,如果感受不到母亲的心跳或母亲熟悉的声音,胎儿的神经系统将不能正常发育。在一项研究中,专家把一个特制的麦克风置入孕妇已扩张的宫颈内,以记录宫腔内所有的听觉刺激。结果发现,孕妇心脏的节律性搏动是主要的听觉刺激,新生儿在出生后不久再听到从官腔内所收录的母亲心音时,会变得放松、安静。其他学者也做了类似研究,结果表明:不仅母亲的心音对新生儿有镇静作用,而且新生儿能辨别出母亲的声音。当新生儿听到母亲在孕期喜欢听的轻音乐时,立即停止哭泣,并且全身放松。所有这些说明,婴儿在出生前就已有记忆能力。在1984年已有证据表明,妊娠期的歌声能促进孩子的智力发展,而且母亲歌声的和谐振动能使胎儿获得感情、感觉上的满足。曾在官腔内聆听过歌声的新生儿似乎更为安静和敏锐,在出生后即对新环境的变化非常敏感。有的学者还指出,大约在妊娠第20周,胎儿的耳迷路发育成熟,应从此开始,选择古典音乐或者其他旋律优美的音乐,对胎儿进行听觉刺激,避免不和谐的噪声和强度大的声音(如摇滚乐等);在妊娠第24周后,胎儿最容易听到频率较低的(父亲)的声音,父亲可对胎儿讲话或唱歌。还有的学者认为,应从妊娠第12周开始,采用频率低于800赫兹、富含泛音的乐曲对胎儿进行听觉刺激;在妊娠后半期及婴儿出生后,可采用较高频率和较快节奏,并含更多音素的乐曲。如此,可尽早地诱导迷路听觉,而迷路听觉是人体各种感觉的枢纽。

国外学者通过实验研究,以为触觉刺激对胎儿很重要,常用的触觉刺激方法是通过孕妇的腹部来间接刺激胎儿的躯体感觉系统。有证据表明,触摸感是使胎儿产生安全感的主要因素。这意味着加强胎儿与双亲之间积极的双向联系是必要的。来自母体的轻柔刺激,也是提高胎儿的内啡呔水平以及免疫功能的一种较好的方式。在国外创办的胎儿大学的胎教方案中,把听觉刺激(音乐、语言)和触觉刺激(当胎动出现时轻拍或抚摸孕妇腹部)相结合应用于胎教,已取得满意的效果:凡接受了胎教的孩子喜欢听音乐,反应敏锐,而且微笑和说话出现早。还有,当孕妇运动时,也使胎儿随之活动,从而给胎儿的躯体及前庭感觉系统提供一个很自然的刺激。研究表明,这种刺激可促进胎儿的运动和视觉功能,并可改善胎儿摄食和睡眠行为。

以上实验研究报告表明,胎儿经过胎教具有各种感觉能力是不争的事实,也证实了胎教的坚实的客观基础和不可怀疑的科学性。北京、上海、深圳、自贡等地的胎教研究部门,都有科研报告证实胎教对胎儿感觉能力的培养,使孩子出生后神经系统的反应和协调比较灵敏,对他们的语言、行为、性格智力发展有明显的作用。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