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您有三孩子,还承担着重要的工作角色。当繁忙的工作和生活产生冲突时,您是如何权衡工作与家庭之间的关系?

我是追求完美的人,所以工作与家庭两方面我都想兼顾。虽然工作时间很忙,但每天下班后我会保证和孩子的亲子时间。兼顾工作与家庭的过程,对我来说是挑战也是乐趣,同时也增加了我的信心与成就感。总之,对于职场妈妈来说,工作和家庭之间并不是一个简单的取舍问题。

我产后工作的其中一个变化是,我不会把全部的精力都放在孩子身上,但这不代表我不爱她们、不关心她们。反而,我相信每一个孩子都是不同的,所以应该放手让她们自己选择。同时,尽心工作的我,在女儿眼里也会是一个榜样。例如,大女儿从小学到高二,我几乎没有陪她做过功课,也不检查她的功课。因为我相信她可以认真的、独立的完成自己的功课。

2、大女儿现在已经这么优秀,那您对2个小女儿的要求会不会以大女儿为标准?

我认为每个孩子天生都是不同的,她们的个性、想法都不同,所以不能按照父母的想法去要求她们。我希望她们生活在自由宽松的环境中,在关键的时期家长给予适当的引导即可。

3、您的三个孩子正好处在不同的发展时期,您会把更多的时间分享给谁?zj09.Com

在与3个女儿的亲子时间中,基本是平均分配。但相比之下,分给二女儿、三女儿会稍微多一些。我与大女儿相处的时间,基本是朋友相处的一个状态,可以逛逛街、喝喝咖啡。

4、三个孩子在家庭生活中是怎样相处的?是否会矛盾不断?会怎样解决?

想让三个孩子和平的生活在一起,真的不是简单的事情。二女儿2岁的时候,大女儿正好处在青春期,自己做了快10年的独生子女,这个时候她觉得妈妈把所有的精力都给了妹妹,自己被忽视了。处理她们之间的关系对我来说也是个考验和学习的过程。慢慢的,我发现孩子们就像是个小社会,大部分的问题还是要放手让她们自己去解决,不是特别严肃的问题大人就不要介入。

5、职业女性比男性承担着更多的家务和养育孩子的责任,您是如何扮演好一个母亲的角色?

在家庭生活中,男性与女性的分工是不同的。我们都会做家务,我做的都是会比爸爸更琐碎一些,爸爸会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花费在大的决策上面。我会尽量权衡家庭日常生活中的事情,这对我来说也是个不小的挑战。

我尊重孩子们的选择,比如在穿衣方面,她们会自己搭配,可能上街后有人说这孩子穿的怎么这么奇怪,但我觉得这是孩子自己的选择,我要尊重;有的时候我也会给出一些建议,如果她很坚持,我会欣然接受。

6、给大家分享一下,您在育儿方面的独特经验?

我认为孩子是一个独立的个体,她和我的地位是平等的,这样我就会有一个心理效果:不会刻意的去呵护她,不会为她投入所有的精力和时间。我就有了自己的生活圈子,所以我对她的期望值也就没有那么高,这样既减轻了她的心理负担同时我也很轻松。

7、有些产妇无法自然分娩,而选择了剖腹产,但产后的疤痕又是她们不愿接受的。您作为三个孩子的的妈妈,为我们分享下对于剖腹产后疤痕的认识与恢复心得?

我是在大学毕业后恋爱结婚,之后马上就生下了大女儿。在10年之后,二女儿和三女儿相继出生。大女儿是剖腹产,二女儿和三女儿是顺产。生大女儿的时候没有考虑过剖腹产后疤痕的问题。但在产后的半年中,我对这个疤痕还是很在意的,因为疤痕愈合的过程中会痒,还会有种牵扯感,不能做太大的动作。当时,我还认为这个情况是很正常的,觉得绝大多数剖腹产生子的产妇大概都是这样的经历。直到现在由于工作的关系,我和很多专家交流后,才发现其实是有办法能够帮到妈妈们来进行疤痕修复的,可以让剖腹产妈妈尽快的恢复到之前的良好状态。

8、您在生产后多久回归的职场?

生下大女儿后,休完法定产假,就迅速的回到了工作岗位,这段时间很辛苦,但我依然很感谢这段经历,让我迅速成长。在生二女儿和三女儿之间,由于家庭的关系,大概休息了4年的时间。三女儿9个月断奶后,我又重新回归了职场。

9、在其他方面,您有好的建议给网友妈妈们吗?

我认为女性在任何时期都要对自己好一点,要锻炼好自己的身体,保持健康。锻炼身体会给人带来好的情绪,能够提高人的生活质量。同时也要去广泛的了解能够提升生活质量的产品或是服务。另外,女性还应保持自我的独立,包括精神上的、经济上的,不依附于任何人,包括自己的先生或者子女。

入学准备扩展阅读

爸爸与宝宝共戏的必要性


爸爸与宝宝共戏的六点必要

一常常不回家逗弄孩子的你,怎么可能赢得她的小小芳心?他会像所有的小动物一样盼望家人的爱抚,皮肤的饥渴感左右心理情绪变化,他想与人交流却陷于无法表达。其实何止是孩子,我们大人也总有情感需要。

二如果你不想让自己的音容笑貌在孩子的心目中只是个模糊的影像,就应该拿出时间来让她记住你。最简单的办法是举起宝宝面对面地吻她或与她说话。这对他长大成人后对其子女关爱或漠视程度有一定影响。

三不能指望幼儿园的女老师都能培养出孩子坚毅勇敢的男性品格,作为父亲的你在和宝宝游戏时,要特别注意这一点。竞争日益激烈的未来社会不光要你的孩子掌握科学知识,更重要的是要有坚忍不拔富于创意的精神。

四新好男人不会把全部家务放给妻子去做,她常常会说"你歇着吧,我来做。"那么你就真歇息了吗?帮助妻子照顾好孩子实际上就是对她的最大支持。你和孩子其乐融融地在一起,她干着家务也会感觉心里甜甜的。

五劳碌一天,为工作生计打拼,你当然需要回到家好好休息。看着你的宝贝可爱的神态,领着做个亲子游戏,可以减缓办公室综合症对你健康的损害。

六曾见到过这样一幅图片:一个粗旷又具品味的年轻父亲怀抱光着小身子的幼儿,风度款款,神态自然。谁都会喜欢这样的父亲,他在给人一种对比的同时传达出一个信息:成熟男性对幼儿的关爱是衡量他公众形象的标准之一。

专家说法

与儿共戏可以使大人和孩子都保持情绪兴奋状态,它能激发体内细胞的活力,有益双方身心健康。社会学家告诉我们:与儿共戏可以培养幼儿与父母的亲和力,影响他对身外世界和人际关系的认识。心理学家告诉我们:与儿共戏可以健全孩子人格,有助于开放性格的养成。幼儿教育专家告诉我们:与儿共戏可以增进今后入情入理的家庭教育的良好效果。文学家怎么讲呢?他们说:与儿共戏是大人体味理想化温馨童年并培育出爱的良机。不用问,爸爸当然要这样做了!

总之,在宝宝的成长过程,父亲的作用不可忽视,爸爸一定要多参与宝宝的成长游戏及成长教育中来。

家庭气氛和谐有利于孩子成长


孩子来到世界上,首先是从父母那里开始学会认识世界的,父母的言行举止、家庭的生活氛围,每时每刻都会给幼儿的情感、行为、道德、个性产生着丝丝缕缕的影响。“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家庭气氛对孩子的影响>>

父母的人格特点还会辐射到家庭生活的各个层面而使家庭生活染上独特的色彩,继而影响孩子的人格形成。如父母为人热情诚实、做事认真踏实,往往会融洽家庭气氛,孩子们经常置身于亲朋好友常相往来之中极易形成热情、诚实、友爱、善于交往等人格特征;如父母心胸狭窄、斤斤计较、好算计,孩子长期置身于好贪小便宜的家庭生活氛围中,极易染上小市民、利已主义习气,将来走向社会极易养成投机取巧陋习。

改善幼儿家庭教育的几点建议:

(一)父母要学会尊重幼儿,尊重他们享有的人格权利。

父母不能把幼儿当作自己的附属物或私有财产,期望通过幼儿去实现自己未能实现的愿望或理想,去补偿自己已有生活中的缺憾和不足。幼儿是有意识的、有思想的独立的个体,应该得到家长的尊重与平等对待,对幼儿的人格给予应有的尊重才是父母最深切的关爱。家庭心理氛围对孩子的影响>>

父母应重视对有现阶段的教育。幼儿身心、智力的发展是有自然规律、有阶段性的,父母所要做的就是遵循自然规律,在尊重幼儿的兴趣、天赋差别的基础上尽力引导幼儿的德、智、体、美的全面发展。然而许多父母考虑最多的是幼儿的明天将来会怎样,因此许多过于担忧的父母不惜花费大量的精力与财力,用各种各样的特长学习班,以幼儿辛劳,没有自主玩乐时光的今天为代价来换取的“美好的明天”。其实,这是一种舍本逐末的做法。我们应该留心挖掘孩子的兴趣。兴趣是一个人对客体的选择性态度,是在需要的基础上形成的,需要有心理方面和生理方面的。当需要得到满足时,就产生情绪的快感。这种选择性态度,称之为兴趣。所以,为顺利做好以后的教育工作,家庭教育应着重发现并配合孩子的兴趣。

德国汉堡的心理学家格利卡.法斯说:“小孩自愿做的和给自己带来乐趣的事情实际上可能是提前发出他们有这方面天赋的信号。因此,如果父母仔细观察孩子,并发现他们有什么爱好,这是有益的。”父母通过仔细观察婴儿潜在天赋的信号,就能发现婴儿的天赋,并进行开发,使他们的潜在天赋得以发展。比如说,对音乐有特别潜意识的幼儿听到音乐会传送出与音乐节拍相吻合的肢体语言,对语言有独特灵性的孩子对语言和声音的感知度优与别的孩子,当他们听到某种声音的时候会不禁模仿,在其他方面有特殊灵敏度的孩子也会有与之相应的反应。

当家庭在这段婴幼儿时期很好得发现了自己孩子优与其他孩子,就可以采用良好的方法去诱发其相应的兴趣,从而逐渐将孩子培养成为在他兴趣范围内的良材。家庭教育的任务就是激发和促进儿童的这种“内在潜力”的发现,并且按照其自身规律获得自然的和自由的发展。因此,关爱幼儿的身心发育,并不仅仅是给幼儿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满足的物质生活,也不是用各种所谓的知识、能力训练来灌输给幼儿,而是根据幼儿身心发展的自然规律予以科学、合理的引导,给予幼儿充分的尊重与自由,让幼儿在自然成长中享受快乐,在日常生活中形成独立的意志品质与健全的人格。

(二)父母应不断提高自身的知识结构和内容

不少父母认为自己的知识水平差,就在一定程度上放弃了对幼儿的家庭教育,把自己作为父母应尽的职责仅仅等同于“保姆”的看护义务,只需负责幼儿的衣、食、住、行等基本生活需要就足够了,对于幼儿进行智力开发教育的义务则完全寄托于幼儿园。实际上,幼儿与父母相处的时间是最长的,父母的言行举止对幼儿的影响也是最为深刻的,所以,父母才是幼儿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教育在幼儿成长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因此父母应加强自身的思想品德、文化修养,尽力学习一些幼儿教育的专业知识,加强与幼儿园教师的沟通与交流,形成家庭与幼儿园在幼儿教育方面的立体结合,使幼儿受到全方位、多渠道的熏陶与培养。当今的幼儿在现实生活中所接触到事物繁杂多样,完全迥同于父母在幼儿时代所处的环境,幼儿强烈的好奇心,使得他们的求知欲也更强,兴趣也更广泛。这些都要求我们父母要结合现今家庭教育需要,不断学习,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和内容使家庭教育从知识上适应时代的要求。

(三)父母应理智对待幼儿成长过程中的各种生活问题

父母在教育幼儿的过程中必然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要妥善解决这些问题,就必须运用科学、合理的教育方法。譬如:当幼儿提出父母难以回答的问题时,父母不能给出似是而非、模棱两可的答案,甚至为了维护父母的“尊严”而不懂装懂,给出错误的答案,更不可用“去去去,自己翻书去“就你事多”之类的话压制幼儿探求知识的积极性,这会有意无意地压抑幼儿好奇、好好动的天性,父母应实事求是地告诉幼儿,等看了书或请教别人后再告诉他们,也可与幼儿一起寻找答案或是鼓励幼儿自己通过查询书籍去寻找答案,另外,当幼儿确实犯了错误时,父母的态度、做法应一致。

要紧密配合,给幼儿讲清道理(把成人社会中的道理儿童化,不能因为他们不能很好的理解而放弃对此部分生活知识加以引导。“把跌倒的人扶起来,给弹去灰尘,让他继续走下去——人没有不犯错误的,不要惩罚每一个错误”(柯林。鲍威尔)。如果家长能将孩子的特性完全考虑到家庭教育的重要因素里面去,研制合适的办法去配合孩子的成长发展,严格做到“留心发掘兴趣”并开发兴趣,就一定能完成良好的家庭教育的另外一个重要部分。

幼儿时期的孩子,成长更多的是一种健康心智的发展,所以家庭教育一定应该使用正确得当的方法为孩子打造一个熏陶孩子性格,发掘孩子兴趣的良好熔炉。

当一个小生命诞生,给家庭、父母带来了无限喜悦和希望的同时,也让家庭和父母从此担起了一份永远的、沉甸甸的养育和教育的责任。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的发展,与之相伴的随的政府、社会公众对早期家庭教育认知度的提高,越来越多的父母意识到了对幼儿进行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幼儿家庭教育也较以往越发凸现其在幼儿成长中的重要性,家庭是幼儿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幼儿的第一任老师,可以说,幼儿从胎儿期直至生命结束,始终受家庭的影响。

因此,为幼儿身心的健康发育营造一个和谐的生长环境是为人父母者责无旁贷的义务。本文就父母在家庭教育中经常出现的一些问题提出几点建议,也希望为人父母者能够从中得到一点点启示,进而对幼儿家庭教育有一个明确、客观、科学的认知。

作为家庭的主要经营者,父母应互相尊重、谅解、包容,彼此关爱,营造一个有利于幼儿身心生长发育的和谐、温馨的家庭生活氛围。对于幼儿来说,父亲的臂膀是最宽厚的远山,总是给予他们最坚实的承载:母亲的胸膛是最温暖的港湾,总是给予他们最温情的关爱。做为幼儿人生的第一任“老师”,父母更应给予他们最科学、合理的家庭教育,以培养他们坚定的生活意志、健全的精神人格,以求得孩子的最好发展。

总之,家长的教育素质和教育孩子的能力、知识、观念等也直接影响儿童的发展,和谐的家庭气氛非常有利于孩子的成长。

与挫折一起成长


在赏识教育被人们极力称道的情况下,有识之士发现,赏识教育并不能完全解决教育的所有问题,挫折教育应势而生。对还处于幼儿阶段的宝宝进行挫折教育,当妈妈的你肯定会举棋难定:让宝宝受点挫折吧,宝宝还太小,当爸爸妈妈的难免会心疼;不受挫折吧,又觉得宝宝一直处于家人的溺爱之下,受不了一点风霜,终究对他没有好处。

处于幼儿阶段的宝宝到底需不需要进行挫折教育呢?如果需要,该怎样进行挫折教育?妈妈又该注意什么?

宝宝需要挫折教育

Q:什么是挫折?

A:心理学中认为,挫折是个体的意志行为受到无法克服的干扰或阻碍,预定目标不能实现时所产生的一种情绪状态,也就是俗话所说的“碰钉子”。

挫折包括三层含义:

挫折情境:即干扰和阻碍意志行为的具体情境;

挫折认知:个体对挫折情境的认知、态度和评价;

挫折行为:指伴随挫折认知而产生的情绪和行为反应,如愤怒、焦虑和攻击等。

在宝宝成长的过程中,不可能一帆风顺,特别是现在的宝宝集千般宠爱于一身,爸爸妈妈竭力粉饰和掩盖挫折,光谈赏识教育显然不够,所以,让宝宝适度接受一些挫折教育是完全必要的。

对挫折教育的3种错误认识

进行挫折教育,早教专家主张顺其自然,让宝宝明白生活中有顺境也有逆境,有苦也有乐,还生活本来面目,让宝宝通过动手动脑来解决问题,使他逐步形成对困难的承受能力,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培养不怕困难、坚韧不拔和顽强进取的坚强意志。目前对挫折教育的认识存在着很多误区,提醒妈妈尽量避免。

认识1:挫折教育就是吃苦的教育。

不少妈妈认为,如今宝宝的耐挫力差都是由于家庭溺爱而成,只要让他吃点苦头就能解决问题,于是故意设置一些挫折情境,故意让宝宝受点苦。其实,挫折教育是抗挫折能力的教育,人为地让宝宝吃苦并非挫折教育的本质。挫折贯穿人的一生,单靠吃几天苦是解决不了问题的。

认识2:中国式的“打是亲骂是爱”的教育就是一种挫折教育。

源于这些古训——“棍棒底下出孝子”、“玉不琢不成器”,因此错误认为挫折教育就是大声呵斥、谩骂甚至“修理”宝宝。这说明,一方面,封建家长制观念还在影响着你,另一方面现代城市越来越多地出现溺爱宝宝的现象。两种观念交织在一起,导致妈妈对宝宝的教育是“左手持棒,右手拿糖”,恩威并施。

认识3:挫折教育就是让宝宝身体受点苦,流点汗。

生活中的挫折包括身体上的苦和思想上的苦,即“苦其心志,劳其筋骨”。将来的社会,思想上的苦必定会比身体上的苦更多。身体上的苦即为受点累、流点汗,也许宝宝不会觉得苦,不会觉得是挫折,反而觉得是种乐趣。而对于宝宝思想上的娇气,妈妈没有耐心、怕麻烦,宝宝遇到困难,就帮着解决,结果剥夺了宝宝锻炼的机会。

挫折教育4个实施方式

宝宝的身体处于快速发育过程中,但心理发育并不成熟。妈妈要根据宝宝的身心发展特点随时随地地对他实施挫折教育,而非你去搜索挫折、制造挫折。

1.让宝宝走出爱的“保护圈”。

放开手脚,不要怕宝宝摔着、碰着、饿着、累着。摔倒了,鼓励他自己勇敢地爬起来,而不是把宝宝抱起,一边哄着“宝宝不哭”,一边把地板踏上几脚“谁让你摔着我们家宝宝”;宝宝想要玩具,鼓励他自己去拿;让宝宝自己尝试脱穿衣服,等等。宝宝成长过程中的困难不要都由你包办代替,不要把宝宝前进道路上的障碍消除得干干净净,而应让宝宝渐渐学会独立面对生活中的问题。

2.寓挫折教育于游戏。

在游戏或故事场景中,你用“角色语言”鼓励宝宝,会比平时的劝解更加有效。宝宝爱听奥特曼,爱看《大头儿子,小头爸爸》,当他遇到困难向你求助时,你正好顺着他的兴趣点,给他讲故事中的人物角色是怎样克服困难的,用他喜爱的角色形象做“代言人”,鼓励宝宝克服困难,这会起到事倍功半的效果。

3.适当地给予批评,让宝宝品尝失败的滋味。

现今的宝宝,大多处于“众星捧月”的地位,如果只受到表扬,久而久之就会产生不能接受批评的心理,听到批评,就会沮丧、恼怒或丧失信心。这样的宝宝走上社会后,往往不能正确对待生活道路上的各种挫折和失败,所以平时对宝宝,应及时引导,适当批评,指出他的缺点和不足,让他明白他并不是完美的个人。

4.带宝宝积极参加各种活动,尤其是户外活动,进行体能上的磨练。

让宝宝做些力所能及的小事;利用节假日带宝宝郊游、爬山、逛公园等,让他从中体验劳累、艰辛,体会到生活中除了甜,还有苦和辣,让他在各种环境下受到磨练。

实施3项注意

1.“度”的把握。

适度的挫折教育对宝宝是有利的,但是过犹不及,如果挫折过度了,宝宝受到的打击太多,就会产生严重的挫折感,并对失败产生恐惧,最后丧失对事物的兴趣和信心。

2.时机的把握。

对宝宝进行挫折教育,不用故意创设挫折情境,关键是你把握生活中真实的情境,有针对性地对宝宝进行挫折教育。如:带宝宝出去散步时,宝宝经常走一会儿就要抱,这个时候你要多鼓励他自己走,磨练他的意志。真实的生活情境中对宝宝进行挫折教育,比创设的挫折情境更能起到挫折教育的效果,关键是你要把握时机。

3.家庭教育观念的统一。

对宝宝的教育观念你们一定要统一,不要一个扮“黑脸”,一个扮“白脸”。尤其是与祖父母一起居住的家庭,祖辈与父辈对宝宝的教育观念要一致,家庭教育要形成合力,以免让机灵的宝宝钻了空子,达不到挫折教育的作用。

重庆师范大学学前教育学院罗文红

家庭的气氛和谐有利于孩子成长


孩子来到世界上,首先是从父母那里开始学会认识世界的,父母的言行举止、家庭的生活氛围,每时每刻都会给幼儿的情感、行为、道德、个性产生着丝丝缕缕的影响。“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父母的人格特点还会辐射到家庭生活的各个层面而使家庭生活染上独特的色彩,继而影响孩子的人格形成。如父母为人热情诚实、做事认真踏实,往往会融洽家庭气氛,孩子们经常置身于亲朋好友常相往来之中极易形成热情、诚实、友爱、善于交往等人格特征;如父母心胸狭窄、斤斤计较、好算计,孩子长期置身于好贪小便宜的家庭生活氛围中,极易染上小市民、利已主义习气,将来走向社会极易养成投机取巧陋习。

改善幼儿家庭教育的几点建议:

(一)父母要学会尊重幼儿,尊重他们享有的人格权利。

父母不能把幼儿当作自己的附属物或私有财产,期望通过幼儿去实现自己未能实现的愿望或理想,去补偿自己已有生活中的缺憾和不足。幼儿是有意识的、有思想的独立的个体,应该得到家长的尊重与平等对待,对幼儿的人格给予应有的尊重才是父母最深切的关爱。

父母应重视对有现阶段的教育。幼儿身心、智力的发展是有自然规律、有阶段性的,父母所要做的就是遵循自然规律,在尊重幼儿的兴趣、天赋差别的基础上尽力引导幼儿的德、智、体、美的全面发展。然而许多父母考虑最多的是幼儿的明天将来会怎样,因此许多过于担忧的父母不惜花费大量的精力与财力,用各种各样的特长学习班,以幼儿辛劳,没有自主玩乐时光的今天为代价来换取的“美好的明天”。其实,这是一种舍本逐末的做法。我们应该留心挖掘孩子的兴趣。兴趣是一个人对客体的选择性态度,是在需要的基础上形成的,需要有心理方面和生理方面的。当需要得到满足时,就产生情绪的快感。这种选择性态度,称之为兴趣。所以,为顺利做好以后的教育工作,家庭教育应着重发现并配合孩子的兴趣。

德国汉堡的心理学家格利卡.法斯说:“小孩自愿做的和给自己带来乐趣的事情实际上可能是提前发出他们有这方面天赋的信号。因此,如果父母仔细观察孩子,并发现他们有什么爱好,这是有益的。”父母通过仔细观察婴儿潜在天赋的信号,就能发现婴儿的天赋,并进行开发,使他们的潜在天赋得以发展。比如说,对音乐有特别潜意识的幼儿听到音乐会传送出与音乐节拍相吻合的肢体语言,对语言有独特灵性的孩子对语言和声音的感知度优与别的孩子,当他们听到某种声音的时候会不禁模仿,在其他方面有特殊灵敏度的孩子也会有与之相应的反应。

当家庭在这段婴幼儿时期很好得发现了自己孩子优与其他孩子,就可以采用良好的方法去诱发其相应的兴趣,从而逐渐将孩子培养成为在他兴趣范围内的良材。家庭教育的任务就是激发和促进儿童的这种“内在潜力”的发现,并且按照其自身规律获得自然的和自由的发展。因此,关爱幼儿的身心发育,并不仅仅是给幼儿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满足的物质生活,也不是用各种所谓的知识、能力训练来灌输给幼儿,而是根据幼儿身心发展的自然规律予以科学、合理的引导,给予幼儿充分的尊重与自由,让幼儿在自然成长中享受快乐,在日常生活中形成独立的意志品质与健全的人格。

(二)父母应不断提高自身的知识结构和内容

不少父母认为自己的知识水平差,就在一定程度上放弃了对幼儿的家庭教育,把自己作为父母应尽的职责仅仅等同于“保姆”的看护义务,只需负责幼儿的衣、食、住、行等基本生活需要就足够了,对于幼儿进行智力开发教育的义务则完全寄托于幼儿园。实际上,幼儿与父母相处的时间是最长的,父母的言行举止对幼儿的影响也是最为深刻的,所以,父母才是幼儿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教育在幼儿成长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因此父母应加强自身的思想品德、文化修养,尽力学习一些幼儿教育的专业知识,加强与幼儿园教师的沟通与交流,形成家庭与幼儿园在幼儿教育方面的立体结合,使幼儿受到全方位、多渠道的熏陶与培养。当今的幼儿在现实生活中所接触到事物繁杂多样,完全迥同于父母在幼儿时代所处的环境,幼儿强烈的好奇心,使得他们的求知欲也更强,兴趣也更广泛。这些都要求我们父母要结合现今家庭教育需要,不断学习,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和内容使家庭教育从知识上适应时代的要求。

(三)父母应理智对待幼儿成长过程中的各种生活问题

父母在教育幼儿的过程中必然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要妥善解决这些问题,就必须运用科学、合理的教育方法。譬如:当幼儿提出父母难以回答的问题时,父母不能给出似是而非、模棱两可的答案,甚至为了维护父母的“尊严”而不懂装懂,给出错误的答案,更不可用“去去去,自己翻书去“就你事多”之类的话压制幼儿探求知识的积极性,这会有意无意地压抑幼儿好奇、好好动的天性,父母应实事求是地告诉幼儿,等看了书或请教别人后再告诉他们,也可与幼儿一起寻找答案或是鼓励幼儿自己通过查询书籍去寻找答案,另外,当幼儿确实犯了错误时,父母的态度、做法应一致。

要紧密配合,给幼儿讲清道理(把成人社会中的道理儿童化,不能因为他们不能很好的理解而放弃对此部分生活知识加以引导。“把跌倒的人扶起来,给弹去灰尘,让他继续走下去——人没有不犯错误的,不要惩罚每一个错误”(柯林。鲍威尔)。如果家长能将孩子的特性完全考虑到家庭教育的重要因素里面去,研制合适的办法去配合孩子的成长发展,严格做到“留心发掘兴趣”并开发兴趣,就一定能完成良好的家庭教育的另外一个重要部分。

幼儿时期的孩子,成长更多的是一种健康心智的发展,所以家庭教育一定应该使用正确得当的方法为孩子打造一个熏陶孩子性格,发掘孩子兴趣的良好熔炉。

当一个小生命诞生,给家庭、父母带来了无限喜悦和希望的同时,也让家庭和父母从此担起了一份永远的、沉甸甸的养育和教育的责任。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的发展,与之相伴的随的政府、社会公众对早期家庭教育认知度的提高,越来越多的父母意识到了对幼儿进行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幼儿家庭教育也较以往越发凸现其在幼儿成长中的重要性,家庭是幼儿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幼儿的第一任老师,可以说,幼儿从胎儿期直至生命结束,始终受家庭的影响。

因此,为幼儿身心的健康发育营造一个和谐的生长环境是为人父母者责无旁贷的义务。本文就父母在家庭教育中经常出现的一些问题提出几点建议,也希望为人父母者能够从中得到一点点启示,进而对幼儿家庭教育有一个明确、客观、科学的认知。

作为家庭的主要经营者,父母应互相尊重、谅解、包容,彼此关爱,营造一个有利于幼儿身心生长发育的和谐、温馨的家庭生活氛围。对于幼儿来说,父亲的臂膀是最宽厚的远山,总是给予他们最坚实的承载:母亲的胸膛是最温暖的港湾,总是给予他们最温情的关爱。做为幼儿人生的第一任“老师”,父母更应给予他们最科学、合理的家庭教育,以培养他们坚定的生活意志、健全的精神人格,以求得孩子的最好发展。

总之,家长的教育素质和教育孩子的能力、知识、观念等也直接影响儿童的发展,和谐的家庭气氛非常有利于孩子的成长。

利于孩子健康成长的家庭特征


利于孩子健康成长的家庭一般具有如下一些共同特征:

1、家长有较强的自信心,在任何情况下,对孩子始终抱有热切的期望,认为孩子将来一定有作为。

2、家长能为孩子提供丰富的生活内容。入学后,同学之间智力素质的差异,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龄前生活内容的丰富与否。明智的家长总是让孩子参加各种有益的活动,开阔眼界、多见世面。

3、注意培养孩子的独立性。三、四岁的孩子事事都想自己动手,家长能够鼓励孩子独立完成力所能及的事情。

4、有一套合理的能被孩子接受的家规。合理的科学的家规,对约束孩子的行为,使之向好的方面发展是非常必要的。

5、家长是孩子的好朋友、好老师也是孩子入学后学习方面的得力助手。

6、家长非常关心孩子在学校里的情况,和老师保持经常性的联系,配合学校教育好孩子。

7、关心孩子的心理健康和注意培养孩子的优良品德。

家庭教育对宝宝大脑成长重要性


家庭教育对宝宝大脑成长重要性

事实上,婴幼儿在大脑成形时期,父母的关爱,哪怕仅仅是与婴儿玩一个捉迷藏游戏,对孩子大脑成长和智力开发也影响极大。父母要认识到自己对孩子的智力投入是多么的重要。美国小儿科神经医师哈利·楚加尼通过电子断层扫描发现,3到10岁儿童的用脑量要超过成人的两倍。这是因为儿童时期,大脑有着更多的神经细胞等待形成链接,形成链接的过程正是儿童很容易学会某些技能的过程。

美国心理学教授克雷格·莱米教授认为,父母完全没有必要对孩子实施严格的、正统的家庭教育,创造一个随意但很富有启发氛围的环境对提高孩子的智商非常重要。

1.多注视你的宝宝

研究表明,新生儿在出生40天后就能将目光集中于距眼睛7英寸(约18厘米)远的物体,这个距离恰恰是你双手将婴儿抱起时两人眼睛之间的距离。

研究表明,0到2岁时期是婴幼儿大脑爆炸性成长并形成脑神经细胞链接的最佳时期,婴幼儿2岁时脑细胞能形成300万亿个神经链接。这就是为什么要多注视婴幼儿的原因。

2.多与孩子交谈

美国芝加哥大学心理学教授简奈伦.哈丁罗切尔博士认为,幼儿对语言的早期掌握对形成幼儿成功的智力机制非常重要。实验发现,在幼儿2岁的时候父母对他(她)说的话在扩大幼儿的词汇量方面起了决定作用。

3.为孩子创造一个音乐空间

专家们认为,即使你不是帕瓦罗蒂,但你嘴里轻轻哼出的小调对孩子大脑的发育也非常有帮助。妈妈的催眠曲恰恰能起到这个作用。因此,父母要尽早为孩子创造一个音乐空间,让他们通过听和学来接受节拍和韵律,这对他们的智力开发极有好处。

4.让孩子学会标识物体

幼儿在不满1岁时,虽然不能用语言表达,但有辨别物体颜色、形状、气味、大小等属性的初步能力,父母可让孩子在一堆玩具中挑出父母所说的那种,并反复这样做,能加深孩子对物体的不同属性的印象。

5.多赞扬孩子的积极行为

婴幼儿在10到18个月时期,是大脑的前皮层神经细胞与中脑的扁桃形神经细胞最容易形成链接的时期。因此,专家建议,在这一时期父母要多鼓励和赞扬孩子的每一个积极行为。比如,当你的宝宝第一次能独立从杯子里喝到水的时候,你不妨说一些“好”、“真棒”“接着来”等表扬的话来激励孩子,使他(她)获得快乐感、成功感。

孩子受宠长大事业更成功(上)


Goodtohearthat.It'smustbeasurprisetomymommy.

yuejia73的回复:

早在报纸上看到了这则文章,并不十分认同。我认为爱跟宠爱是不能划等号的,宠爱是不分是非对错,采取一切包容的方式,爱则是有选择性的,好的应该鼓励孩子放手让他自己去做,坏的就不能盲目放任自流听之任之,家长最重要的是引导,而不是什么都手把手教,这样孩子既不会偏离方向走错路,又有自己的独创性和面对事物挑战的能力。

ganlan的回复:

我认为东西方文化在对孩子的爱的理解上是有很大的差异的。我们不能偏面地认为宠爱孩子就是毫无原则地满足孩子的一切要求。也许我们在真正地理解了爱的内涵后,再来讨论孩子的教育问题可能会更客观一些。

imole的回复:

成功的标准不能简单的以所谓企业主管来衡量。作为一个人,他有多重的角色,子女、父母、朋友、妻子、丈夫,我觉得有健康的身体,健康的性格和人格的人就是成功的。我不会溺爱我的宝宝,他不会想要什么我就给他什么,但我会鼓励他通过自己的奋斗去得到他想要的。

孩子受宠长大事业更成功(下)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