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别后,忆相逢,几回魂梦与君同。我们从小都接触过诗词作品,学习诗词能净化自己的灵魂,你最喜欢阅读哪个时期的诗词呢?为此,小编从网络上为大家精心整理了《古诗春思皇甫冉带拼音版 古诗春思皇甫冉翻译》,大家不妨来参考。希望您能喜欢!

古诗春思皇甫冉带拼音版

chūnsī

春思

huángfǔrǎn

皇甫冉

yīngtíyànyǔbàoxīnnián,mǎyìlóngduīlùjīqiān。

莺啼燕语报新年,马邑龙堆路几千。

jiāzhùqínchénglínhànyuàn,xīnsuímíngyuèdàohútiān。

家住秦城邻汉苑,心随明月到胡天。

jīzhōngjǐnzìlùnchánghèn,lóushànghuāzhīxiàodúmián。

机中锦字论长恨,楼上花枝笑独眠。

wéiwènyuánróngdòuchēqí,héshífǎnpèilèyànrán。

为问元戎窦车骑,何时反旆勒燕然。

2古诗春思皇甫冉翻译

莺歌燕语预报了临近新年,马邑龙堆是几千里的疆边。家住京城比邻着汉室宫苑,心随明月飞到边陲的胡天。织锦回文诉说思念的长恨,楼上花枝取笑我依然独眠。请问你主帅车骑将军窦宪,何时班师回朝刻石燕然山。

古诗春思皇甫冉阅读答案

1、这首诗的前两句描写了怎样的春景?在全诗中有什么作用?

2、前两句描绘出了一幅什么样的景象?从整首诗来看,这两句有什么作用?

3、有人说这首诗的后两句无理而妙,请结合相关诗句加以赏析。

4、有人评价三、四两句在情感的抒发上构思新奇,说说你的理解。

参考答案:

1、这首诗的前二句描写了草青柳黄、桃李飘香,鲜妍明媚、生机盎然的春景,写春景为下文抒情做铺垫,乐景哀情,从反面衬托无法消除的深愁苦恨。

2、①这首诗描绘出了一幅生机盎然的春景图。春草丛生,草色青青,柳色嫩黄,柳丝飘拂;桃花盛开,李花飘香,花枝披离,花气氤氲。②前两句与后两句形成对照,使所要表达的愁、恨显得加倍强烈。画面上的春光点染得越是明媚,春意越是喧闹,就更能从反面衬托出诗人无法消除的深愁苦恨。

3、这两句诗使用拟人手法,构思新奇,貌似不合常理,实则曲折巧妙。第三句东风不为吹愁去,不说自己愁重难遣,而怨东风冷漠无情,不为遣愁;第四句春日偏能惹恨长,不说因愁闷而百无聊赖,产生度日如年之感,却反过来说成是春日惹恨,把恨引长。

4、①这两句不是直接抒发自己的愁情,而是运用拟人的手法借东风和春日来写愁思。②东风不为吹愁去,不说自己愁重难遣,而怨东风冷漠无不为遣愁;春日偏能惹恨长,不说因愁闷而百无聊奈,产生度日如年之感,却反过来说成是春日惹恨,把恨引长。这样,诗意的表现就更为曲折、含蓄、更有深度。

zj09.com编辑推荐

玉楼春春思拼音版翻译


古诗带拼音版

yùlóuchūn·chūnsī

玉楼春·春思

yánrén

严仁

chūnfēngzhīzàiyuánxīpàn。qícàihuāfánhúdiéluàn。

春风只在园西畔。荠菜花繁胡蝶乱。

bīngchíqínglǜzhàoháikōng,xiāngjìngluòhóngchuīyǐduàn。

冰池晴绿照还空,香径落红吹已断。

yìchángfānhènyóusīduǎn。jìnrìxiàngsīluódàihuǎn。

意长翻恨游丝短。尽日相思罗带缓。

bǎoliánmíngyuèbùqīrén,míngrìguīláijūnshìkàn。

宝奁明月不欺人,明日归来君试看。

2古诗翻译

暮春的风光只在庭园的西边,荠菜花开得正好,蝴蝶也飞来飞去忙乱着。冰清澄澈的池塘一汪碧绿。香径上的花儿已经落尽,就连落在小路上的花瓣也被风吹得老远。

我的相思太深,竟怨摇曳的游丝太短。整日里为相思煎熬,以致体瘦而衣带渐渐松缓。打开梳妆镜,镜如明月,不会骗人,镜中的人容颜已憔悴,等明日君归来看镜,亲自看一看我憔悴的容颜,便知我的一片深情

3古诗赏析

小园内春光烂漫,杂花竞放,但思妇的视线却只有小园西畔的一片荠菜花,此时荠菜开出繁密的白色小花,引来许多上下纷飞的蝴蝶。“繁”和“乱”是以荠菜花和蝴蝶的形态和活动反映出春事已深。“只在”两字暗示春风仅仅在园中停留,却不光顾寂寞的深闺荠菜本是可食之野菜,而她无心踏青挑菜,以致听任荠菜长得遍地都是:“花繁”,不仅形容荠菜长得茂密,又从另一角度暗示了思妇因思春而无意游赏的心情。词人借思妇的目光,将关注点转移到池塘和花径上。“冰池”指水面光洁如冰,莹澈清碧。“照还空”,形容冰池在阳光之下显得透明无比。“香径”写落花堆满小路,送来阵阵芳馨。“吹已断”,是说枝头花瓣都已被风吹落在地。下片所写的相思之情,主要是以间接而曲折的手法来反映的。游丝,是飘荡于空中的昆虫之丝,说“恨游丝短”是用以反衬自己情意之长。由于相思而日益消瘦,亦不直接说出,只用“罗带缓”来暗示。这种写法在《古乐府歌》:“离家日已远,衣带日趋缓。”中有表现。《古诗十九首.行行重行行》亦有“相去日已远,衣带日已缓”之句,不过前者是游子口吻,后者是思妇之辞。这里间接地刻画出由于离别日久相思不已而渐趋消瘦的思妇形象。最后,词人并未使用直接诉陈因怀人而憔悴之语,而是曲折地说:梳妆匣里的圆镜不会欺人,待你归来之日可以看到思妇消瘦的容颜。这种间接的写法看似痴语,其实是至情的流露。

古诗李商隐凉思带拼音版 古诗李商隐凉思翻译


古诗李商隐凉思带拼音版

liángsī

凉思

lǐshāngyǐn

李商隐

kèqùbōpíngkǎn,chánxiūlùmǎnzhī。

客去波平槛,蝉休露满枝。

yǒnghuáidāngcǐjié,yǐlìzìyíshí。

永怀当此节,倚立自移时。

běidǒujiānchūnyuǎn,nánlíngyùshǐchí。

北斗兼春远,南陵寓使迟。

tiānyázhànmèngshù,yíwùyǒuxīnzhī。

天涯占梦数,疑误有新知。

2古诗李商隐凉思翻译

当初你离开,我孤身独坐时发现水波涨到栏槛,如今蝉停止鸣叫,露水挂满了枝头。时光流逝,我十分怀念凉秋的季节,倚立着任时光消逝。春天的北斗星越是遥远,南陵而来的信迟迟没有来。远在天涯存在许多变数,都怀疑你是不是已经有了新的朋友而忘记了我。

古诗李商隐凉思赏析

《凉思》唐代诗人李商隐的作品,这是写诗人初秋夜晚的一段愁思。流露作者盼望友人来信,却大失所望之心情,最终竟怀疑对方已有新交,唯恐为人所弃。诗人在凉秋中回忆友人离去的情景,寄托了无限的思念,也暗喻出自已难展抱负的愁怀。全诗用词简练,意蕴温婉,清新淡雅,情深意长。

此诗抒情采用直写胸臆的方式,不象作者一般诗作那样婉曲见意,但倾吐胸怀仍有宛转含蓄之处,并非一泻无余。细细吟来,一种悲思绵绵的悲凉情味随之而生。或以为此诗是写女子怀念情人,并疑心他有了新欢,而把自己抛弃。此乃解人自解,不足为训。

谒金门春半古诗带拼音版 谒金门春半古诗翻译


古诗带拼音版

yèjīnménchūnbàn

谒金门春半

zhūshūzhēn

朱淑真

chūnyǐbàn。chùmùcǐqíngwúxiàn。

春已半。触目此情无限。

shíèrlángànxiányǐbiàn。chóuláitiānbùguǎn。

十二阑干闲倚遍。愁来天不管。

hǎoshìfēnghérìnuǎn。shūyǔyīngyīngyànyàn。

好是风和日暖。输与莺莺燕燕。

mǎnyuànluòhuāliánbùjuǎn。duànchángfāngcǎoyuǎn。

满院落花帘不卷。断肠芳草远。

2古诗翻译

春光已匆匆过去了一半,目光所及,繁花凋落,春天将要逝去。整日斜倚栏杆,徘徊眺望,伤春逝去的愁怨,袭上心头,天也无法帮助摆脱。风和日暖,在这么好的春光,独自倚靠斜栏旁,还不如那双双对对的莺燕。院里落满了残花,垂下幕帘呆在屋里,不忍看到春天逝去的景象。芳草漫漫到天边,思恋的人远在天边处,令人悲肠欲断。

3古诗赏析

《谒金门·春半》是南宋诗人朱淑真创作的一首写闺中春愁的小词。上片写仲春时节,眼前景色,触目生愁。虽“十二栏干倚遍”,也无法排遣春愁。下片写闺中人在这风和日暖的大好春光中,想起了自己所怀念的人,不禁愁绪万端,感到还不如成双成对的鸟儿,因此不愿再看见满院落花和断肠芳草。通篇哀婉细腻,愁思无限。

送春王令古诗拼音版 送春古诗翻译


送春王令古诗拼音版

sòngchūn

送春

wánglìng

王令

sānyuècánhuāluòɡènɡkāi,xiǎoyánrìrìyànfēilái。

三月残花落更开,小檐日日燕飞来。

zǐɡuīyèbànyóutíxuè,búxìndōnɡfēnɡhuànbùhuí。

子规夜半犹啼血,不信东风唤不回。

2送春古诗翻译

花落了虽又重开,燕子离去了还会回来,然而那眷恋春光的杜鹃,却半夜三更还在悲啼,不相信东风是唤不回来的。

3送春古诗赏析

这是一首写景的七言诗,表现了暮春时节的景象和诗人的感受。诗的前两句写景为主,后两句由景生情,抒发了自己的生活态度和追求。诗人用子规夜半犹啼血,不信东风唤不回来表达竭尽全力留住美好时光的意思,既表达珍惜的心情,又显示了自信和努力的态度。表现了自己顽强进取,执着追求美好未来的坚定的信念和乐观的精神。这首诗的子规(杜鹃)与以往大部分诗里借喻哀伤,凄切的含义较不相同,带有比较积极的意义。

【武陵春春晚李清照古诗带拼音版】武陵春春晚李清照古诗翻译


古诗带拼音版

wǔlíngchūnchūnwǎn

武陵春春晚

lǐqīngzhào

李清照

fēngzhùchénxiānghuāyǐjìn,rìwǎnjuànshūtóu。wùshìrénfēishìshìxiū,yùyǔlèixiānliú。

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wénshuōshuāngxīchūnshànghǎo,yěnǐfànqīngzhōu,zhīkǒngshuāngxīzéměngzhōu,zǎibúdòngxǔduōchóu。

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2古诗翻译

风停了,尘土里带有花的香气,花儿已凋落殆尽。日头已经升的老高,我却懒得来梳妆。景物依旧,人事已变,一切事情都已经完结。想要倾诉自己的感慨,还未开口,眼泪先流下来。

听说双溪春景尚好,我也打算泛舟前去。只恐怕双溪蚱蜢般的小船,载不动我许多的忧愁。

3古诗赏析

《武陵春·风住尘香花已尽》是宋代女词人李清照所创作的一首词。此词上片极言眼前暮春景物的不堪入目和心情的凄苦之极;下片则进一步表现其悲愁之深重,并以舴艋舟载不动愁的新颖艺术手法来表达悲愁之多。全词充满了“物是人非事事休”的痛苦和对故国故人的忧思,写得新颖奇巧,深沉哀婉,自然贴切,丝毫无矫揉造作之嫌,饶有特色。此词借暮春之景,写出了词人内心深处的苦闷和忧愁,塑造了一个孤苦凄凉环中流荡无一的才女形象。

古诗春怨带拼音版 古诗春怨注释及译文


古诗春怨带拼音版

chūnyuàn

春怨

jīnchāngxù

金昌绪

dǎqǐhuángyīngér

打起黄莺儿,

mòjiāozhīshàngtí

莫教枝上啼。

tíshíjīngqièmèng

啼时惊妾梦,

bùdédàoliáoxī。

不得到辽西。

2古诗春怨注释及译文

注释

①辽西:古郡名,在今辽宁省辽河以西地方。

②妾:女子的自称。

③莫:不。

译文

我敲打树枝,赶走树上的黄莺,不让它在树上乱叫。

它清脆的叫声,惊醒了我的梦,害得我在梦中不能赶到辽西,与戍守边关的亲人相见。

古诗春怨赏析答案

这首诗,语言生动活泼,具有民歌色彩,而且在章法上还有其与众不同的特点:它通篇词意联属,句句相承,环环相扣,四句诗形成了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达到了王夫之在《夕堂永日绪论》中为五言绝句提出的“就一意圆净成章”的要求。这一特点,人所共称。谢榛在《四溟诗话》中曾把诗的写法分为两种:一种是“一句一意”,“摘一句亦成诗”,如杜甫诗“日出篱东水,云生舍北泥。竹高鸣翡翠,沙僻舞鹍鸡”(《绝句六首》之一),属于此类;另一种是“一篇一意”,“摘一句不成诗”,这首《春怨》诗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王世贞在《艺苑卮言》中更赞美这首诗的“篇法圆紧,中间增一字不得,着一意不得”。沈德潜在《唐诗别裁》中也说:“一气蝉联而下者,以此为法。”

但这些评论只道出了这首诗的一个方面的特点,还应当看到的另一特点是:它虽然通篇只说一事,四句只有一意,却不是一语道破,一目了然,而是层次重叠,极尽曲析之妙,好似抽蕉剥笋,剥去一层,还有一层。它总共只有四句诗,却是每一句都令人产生一个疑问,下一句解答了这个疑问,而又令人产生一个新的疑问。这在诗词艺术手法上是所谓“扫处还生”。

诗的首句似平地奇峰,突然而起。照说,黄莺是讨人欢喜的鸟。而诗中的女主角为什么却要“打起黄莺儿”呢?人们看了这句诗会茫然不知诗意所在,不能不产生疑问,不能不急于从下句寻求答案。第二句诗果然对第一句作了解释,使人们知道,原来“打起黄莺儿”的目的是“莫教枝上啼”。但鸟语与花香本都是春天的美好事物,而在鸟语中,黄莺的啼声又是特别清脆动听的。人们不禁还要追问:又为什么不让莺啼呢?第三句诗说明了“莫教啼”的原因是怕“啼时惊妾梦”。但人们仍不会满足于这一解释,因为黄莺啼晓,说明本该是梦醒的时候了。那么,诗中的女主角为什么这样怕惊醒她的梦呢?她做的是什么梦呢?最后一句诗的答复是:这位诗中人怕惊破的不是一般的梦,而是去辽西的梦,是惟恐梦中“不得到辽西”。

到此,读者才知道,这首诗原来采用的是层层倒叙的手法。本是为怕惊梦而不教莺啼,为不教莺啼而要把莺打起,而诗人却倒过来写,最后才揭开了谜底,说出了答案。但是,这最后的答案仍然含意未伸。这里,还留下了一连串问号,例如:一位闺中少女为什么做到辽西的梦?她有什么亲人在辽西?此人为什么离乡背井,远去辽西?这首诗的题目是《春怨》,诗中人到底怨的是什么?难道怨的只是黄莺,只怨莺啼惊破了她的晓梦吗?这些,不必一一说破,而又可以不言而喻,不妨留待读者去想象、去思索。这样,这首小诗就不仅在篇内见曲折,而且还在篇外见深度了。

如果从思想意义去看,它看来只是一首抒写儿女之情的小诗,却有深刻的时代内容。它是一首怀念征人的诗,反映了当时兵役制下广大人民所承受的痛苦。

古诗和乐天春词刘禹锡带拼音版 古诗和乐天春词刘禹锡翻译


古诗和乐天春词刘禹锡带拼音版

hélètiānchūncí

和乐天春词

liúyǔxī

刘禹锡

xīnzhuāngyímiànxiàzhūlóu

新妆宜面下朱楼,

shēnsuǒchūnguāngyīyuànchóu

深锁春光一院愁。

hángdàozhōngtíngshùhuāduǒ

行到中庭数花朵,

qīngtíngfēishàngyùsāotóu

蜻蜓飞上玉搔头。

2古诗和乐天春词刘禹锡翻译

注释

⑴春词:春怨之词。“春词”为白居易原诗题目。

⑵宜面:脂粉和脸色很匀称。一作“粉面”。朱楼:髹以红漆的楼房,多指富贵女子的居所。

⑶蜻蜓:暗指头上之香。玉搔头:玉簪,可用来搔头,故称。

译文

浓妆艳抹打扮一新下红楼,深深庭院春光虽好只添愁。

走到庭中查数新开的花朵,蜻蜓有情飞到了玉簪上头。

古诗和乐天春词刘禹锡赏析

这首诗的标题写得很清楚,它是和白居易《春词》一诗的。白居易的《春词》:“低花树映小妆楼,春入眉心两点愁。斜倚栏杆背鹦鹉,思量何事不回头?”白居易诗先描绘一个斜倚栏杆、背向鹦鹉、眉目含愁的青年女子形象,接着以“思量何事不回头”的问句,轻轻一拨,引而不发,意味深长。而刘禹锡的和诗,也写闺中女子之愁,然而却写得更为婉曲新颖,别出蹊径。

白诗开头是以“低花树映小妆楼”来暗示青年女子,而刘诗“新妆宜面下朱楼”说得十分明确,而且顺带把人物的心情也点出来了。诗中女主人公梳妆一新,急忙下楼。“宜面”二字,是说脂粉涂抹得与容颜相宜,给人一种匀称和谐的美感,这说明她妆扮得相当认真、讲究。看上去,不仅没有愁,倒似乎还有几分喜色。艳艳春光使她暂时忘却了心中苦恼,这良辰美景,使她心底萌发了一丝朦胧的希望。

诗的第二句是说下得楼来,确是莺歌蝶舞,柳绿花红。然而庭院深深,院门紧锁,独自一人,更生寂寞,于是满目生愁。从诗的发展看,这是承上启下的一句。三、四两句是进一步把这个“愁”字写足。这位女主人公下楼的本意不是为了寻愁觅恨,要是早知如此,她就不必“下朱楼”,也不必“新妆宜面”。可是结果恰恰惹得无端烦恼上心头。这急剧变化的痛苦的心情,使她再也无心赏玩,只好用“数花朵”来遣愁散闷,打发这大好春光。“数花朵”的原因当亦有对这无人观赏、转眼即逝的春花,叹之、怜之、伤之的情怀。就在她在默默地数着时,“蜻蜓飞上玉搔头”。这是十分精彩的一笔。它含蓄地刻画出她那沉浸在痛苦中的凝神伫立的情态;它还暗示了这位女主人公有着花朵般的容貌,以至于使常在花中的蜻蜓也错把美人当花朵,轻轻飞上玉搔头;而且也意味着她的处境亦如这庭院中的春花一样,寂寞深锁,无人赏识,只能引来这无知的蜻蜓。真是花亦似人,人亦如花,春光空负。“为谁零落为谁开?”这就自然而含蓄地引出了人愁花愁一院愁的主题。有人说:“诗不难于结,而难于神”。这首诗的结尾是出人意料的,诗人剪取了一个偶然的镜头——“蜻蜓飞上玉搔头”,蜻蜓无心人有恨。这个结句是在回应“思量何事不回头”而设计的,它洗炼而巧妙地描绘了这位青年女子在春光烂漫之中的冷寂孤凄的境遇,新颖而富有韵味,真可谓结得有“神”。

古诗春怨刘方平带拼音版 古诗春怨刘方平翻译


古诗春怨刘方平带拼音版

chūnyuàn

春怨

liúfāngpíng

刘方平

shāchuāngrìluòjiànhuánghūn

纱窗日落渐黄昏,

jīnwūwúrénjiànlèihén

金屋无人见泪痕。

jìmòkōngtíngchūnyùwǎn

寂寞空庭春欲晚,

líhuāmǎndìbúkāimén

梨花满地不开门。

2古诗春怨刘方平翻译

注释

金屋:原指汉武帝少时欲金屋藏阿娇事。这里指妃嫔所住的华丽宫室。

译文

纱窗外的阳光淡去,黄昏渐渐降临;

锁闭华屋,无人看见我悲哀的泪痕。

庭院空旷寂寞,春天景色行将逝尽;

梨花飘落满地,无情无绪把门关紧。

古诗春怨刘方平赏析

起句“纱窗日落渐黄昏”,是使无人的“金屋”显得更加凄凉。屋内环顾无人,固然已经很凄凉,但在阳光照射下,也许还可以减少几分凄凉。现在,屋内的光线随着纱窗日落、黄昏降临而越来越昏暗,如李清照《声声慢》词中所说,“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其凄凉况味就更可想而知了。

第二句“金屋无人见泪痕”。所写之人是幽闭在宫内的少女。下面“无人见泪痕”五字,可能有两重含意:一是其人因孤处一室、无人作伴而不禁下泪;二是其人身在极端孤寂的环境之中,纵然落泪也无人得见,无人同情。这正是宫人命运之最可悲处。句中的“泪痕”两字,也大可玩味。泪而留痕,可见其垂泪已有多时。

第三句“寂寞空庭春欲晚”,是为无人的“金屋”增添孤寂的感觉。屋内无人,固然使人感到孤寂,假如屋外人声喧闹,春色浓艳,呈现一片生机盎然的景象,或者也可以减少几分孤寂。现在,院中竟也寂无一人,而又是花事已了的晚春时节,正如欧阳修《蝶恋花》词所说的“门掩黄昏,无计留春住”,也如李雯《虞美人》词所说的“生怕落花时候近黄昏”,这就使“金屋”中人更感到孤寂难堪了。

末句“梨花满地不开门”,它既直承上句,是“春欲晚”的补充和引伸;也遥应第二句,对诗中之人起陪衬作用。王夫之在《夕堂永日绪论》中指出“诗文俱有主宾”,要“立一主以待宾”。这首诗中所立之主是第二句所写之人,所待之宾就是这句所写之花。这里,以宾陪主,使人泣与花落两相衬映。李清照《声声慢》词中以“满地黄花堆积”,来陪衬“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的词中人,所采用的手法与这首诗是相同的。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