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案例中,子涵是一个活泼、好动、开朗,喜欢和别人说话,性格外向的孩子。

案例描述

“话儿没处说”,幼儿园的语言课后,小朋友听完了故事,教师让小朋友回答问题的时候,子涵呼呼的跑到老师面前说:“我家有一个好东西,我明天带来,你看看,好吗?”老师轻声的说:“你先回去,咱们先回答问题。”这时她又呼呼的跑回去。刚回答完一个问题,她又呼呼的跑过来,“老师我的照片你看不看”边掏口袋边面朝老师说,老师瞪大眼睛生气的说:“让你回答问题呢?你跟我说照片,快回去坐好,赶快听问题回答,这时她如蛇一样唰的回到座位,噘着小嘴说:“不愿听我说,我就不说,我也不回答,反正你也不愿意听。

分析

每个孩子都有心里想的事情,也有自己想说的话,作为一名幼儿教师,首先应该认真倾听幼儿的心声,引导她说出自己想说的事,并作为幼儿学习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只有这样才能促进孩子进步,让孩子健健康康快快乐乐的成长。

反思

1、应尊重幼儿,教师应充分认识到幼儿是一个独立,完整的个体,当幼儿在不适当的时机想对你说他的心里话时,应先委婉的告诉他这是什么时间,如上课之类,如果教师总是以幼儿难以接受的方式和态度对待,其结果只会加重幼儿的胆怯心理、与老师的距离也会越来越远。

2、关注幼儿,教师要尽量满足幼儿的需要,从多方面为孩子创造良好的环境和时机,每位幼儿都会主动的表现出来。不会倾听孩子说话的老师是永远不会了解孩子的,我们只有学会倾听幼儿的心声,才能尊重幼儿,得到幼儿的认可。

zj09.com小编推荐

父母跟孩子交流要多倾听少说话


倾听是父母与孩子心与心的对话、情与情的对接,比父母的长篇说教要有效得多。

有一次,我去一所学校作演讲,中场休息的时候,我问其中一位孩子:“你长大后想做什么啊?”

那个孩子认真地说:“我想当警察。”

我接着问:“如果有一天,你在街上遇到一位歹徒,但是你身上什么武器都没带,你会怎么办?”

“我会跑回警察局。”

听到这位孩子的回答,其余的同学都哄堂大笑,笑他的胆怯和懦弱。那个孩子的嘴唇动了动,可是没说出话。

我继续微笑地看着这个孩子,他的眼神和表情告诉我:他还没说完话。当别人纷纷取笑他的时候,我还是清了清嗓子,继续问他:“你跑回去干什么?”

男孩说:“我去拿我的武器,然后再叫上我的同事,一起来对付罪犯。”他将自己心里的想法说了出来,尽管是稚嫩的想法。

我保持倾听者的姿态,让他把自己的话说完。说完后他很开心地对我说“谢谢”。但是,我也要谢谢他,不仅让我和其他人听到了他的心声,更感受到了他的纯真。

了解孩子的真实想法,倾听是开始。倾听不仅是交流,也是对孩子的理解和尊重。父母应善于倾听孩子的话,这是一种高明的教育艺术。

你以平等的心态听孩子诉说,孩子会对你产生信赖和尊重,亲子沟通也会更加顺畅。

有一次,桐桐回家后闷闷不乐,我问她发生什么事情了,她也不说话。

吃过饭,我拉起桐桐的手,说:“桐桐,爸爸带你出去走走吧!”我带着桐桐来到楼下的长椅上。

“桐桐,是不是有什么不开心的事情啊?有心事和我说,我即使帮不上忙,也可以替你分担啊。你还不信任爸爸吗?”我说,“你就把我当成你的好朋友,和我说说吧!”

桐桐靠着我的肩膀说:“爸爸,今天老师在班里当众批评我了,让我很没面子。”

我没说话,只是看着桐桐,让她说下去。

“上课的时候,同桌管我借橡皮,我告诉她我没带,可是老师竟然说我乱说话,今天的小红花也没发给我。”桐桐说,“我可是每天都会得到小红花的。”

等桐桐说完,我说:“桐桐,我可以理解你的感受,因为,我也有过你这样的经历。”

“是吗?”桐桐问。

“是啊,那是以前的考试,同学管我借尺子,监考老师却说我在作弊,那一科考试,我被判为零分。你想想,爸爸的情况不比你这个情况严重多了?”我启发桐桐。

“嗯,爸爸,我知道了。我明天就和老师说清楚。你听我说,我觉得现在心里舒服多了。”

这就是倾听的妙处,孩子会在你的倾听中缓解自己的不良情绪,心智更加成熟。

有一次,我去接桐桐放学,她的班主任老师说桐桐在学校里和同学吵架了,桐桐还把同学的本子撕了,让我回家好好教育教育她。

回家之后,我按捺住我的气愤,想先听听桐桐是怎么说的。

“桐桐,今天在学校怎么样?开心吗?”我问桐桐。

桐桐听我这么一说,眼泪立即就出来了。她哭着说:“爸爸,今天我和小胖吵架了。”

“你和爸爸说说,让爸爸来评评理。”我鼓励她说。

“他总是说我长得黑,还在讲台上说:‘桐桐,你要是钻进煤堆,肯定找不到你。’我不让他说,他还是说。实在没有办法了,我就把他的本子撕了。可是,后来老师什么也没问,就直接批评了我。”桐桐哭得更厉害了。

“宝贝,小胖说你,确实是他不对。但是你可以去找老师啊!让老师给你做主,你不用撕他的本子。你说是吗?你这样做不就跟他一样不讲理了吗?”我对桐桐说,桐桐点了点头。

第二天,我就让桐桐去和老师解释清楚了,老师也觉得自己当时没听桐桐解释,是不对的。

如果我当时直接不分青红皂白地批评了桐桐,桐桐心里肯定会更委屈,甚至会给她的心理留下阴影。

花一些时间听孩子说话,你不仅可以走近孩子,还可以提高孩子正确看待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孩子更健康地成长。

孩子都喜欢“大耳朵,小嘴巴”的父母。因此,为了真正和孩子平等交流,父母一定要学会倾听孩子的心里话,哪怕孩子的观点有时是错误的,也请孩子讲完。

善于与孩子沟通


很多家长感觉到,他们已经很难和孩子进行足够的沟通。下面的方法可以帮助家长消除和子女之间的隔阂:

1、家长要学会当一个好听众。许多青少年认为自己长大了,有了一定的主见,已经不愿意再当被训导的角色,但他们思想活跃,又希望有个细诉衷肠的对象。这时的家长应该改变原来的教育方法,努力创造一种“聆听的气氛”。最好的办法是家长经常抽空陪伴孩子,并且当一个好听众。这样孩子遇到什么事,自然会找到家长。

2、学会在活动中与子女交谈。这种方法是指家长和子女在从事一些活动时进行交谈,如一起打扫问题,只是随便聊聊。这种形式大家都感到轻松自在,家长从中可以比较好地了解孩子的情况。

3、学会只当顾问。这个时期的孩子非常反感家长替他们做决定,更不喜欢指责他们把事情搞糟了。家长只能当顾问,协助其仔细分析所发生的事情。孩子往往能自己想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4、给孩子足够的自由天地。这个年龄的孩子渴望有自己的空间,有自己的隐私区,家长尽量不要干预他们的私事,给他们一个自由的空间。还有些孩子喜欢独处,不愿意与家长在一起,尽管如此,他们却不希望家长也这样对待他。

5、把不好说的话写下来。家长把不想直接向孩子说或可能不中听的话写下来,让孩子知道。因为把话写下来,你的话就会显得很有分量,因为一般人认为白纸黑字更加可信。

6、珍惜孩子对家长说的话。孩子一般不愿意把有关自己的事告诉家长,因此,家长把孩子告诉的事都视为礼物,加以珍视。

孩子的心声你懂吗?


“妈妈,我不快乐。”当孩子有一天这样对你说时,你也许会吓一跳:孩子不愁吃、不愁穿,要什么给什么,除了学习就是玩,别的什么也不用做,怎么会不快乐呢?且来听听孩子的心声吧。

孩子的心声:爸爸妈妈经常争吵,他们吵起来的声音很大,样子也好可怕。在争吵的时候,爸爸妈妈都不理我,我只能一个人呆在一边。

旁白:温馨和睦的家庭氛围是孩子快乐的基石。父母之间相处不愉快,家庭生活经常充满冲突和紧张气氛,那么,孩子就会产生一种不安全感,自然也就不会感受到快乐。因此,为人父母应慈爱有加,营造温馨、和睦、自由的家庭氛围,让孩子在情感上有足够的温暖和归属感。

孩子的心声:我喜欢做的事情爸爸妈妈总不让我做,我想学跳舞,但爸爸说跳舞对考大学没用,硬逼着我选外语兴趣班。

旁白:孩子做自己感兴趣的事情时更容易感受到快乐。很多时候孩子不快乐是因为他们没法做自己感兴趣的事情,只能被动地听从父母的意愿。一个人的快乐和他是否能做他有兴趣的事有相当大的关系,只有他所从事的是自己真正喜欢的,才会更加有动力、有激情将事情做到完美的状态——即便不能从这件事中获得成功,他也会得到快乐和幸福。所以,请给孩子选择的自由,让他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

孩子的心声:有时我玩得很开心,会忍不住在家又跑又跳,可是妈妈非常不喜欢我这样,给我下了禁令。哎,我现在在家除了看电视和书就不知道干什么了。

旁白:处处受限往往让孩子无所适从。许多父母都希望居室整洁,环境安静,孩子一旦开始喊叫、跳跃,父母便会想办法制止,孩子只好越来越乖了。表面上,是父母管教有方,但由此带来的是:孩子的热情和活力在一点点丧失,孩子的心灵也感受到了压抑,快乐自然和孩子背道而驰了。

孩子的心声:妈妈总喜欢来帮我做事,可是我不喜欢她那样。当我正在开心地反复跳起来够氢气球时,妈妈却跑过来帮我在氢气球上加了一根长绳子。可是拿着绳子的氢气球一点也不好玩。

旁白:凡事都包办让孩子丧失了自由探索的快乐。许多父母看到孩子辛苦、反复地做一件事情时,就马上心痛起来,然后想办法帮助他解决。而实际上这却是妨碍孩子寻找乐趣的行为,因为他正是通过这种反复探索的过程寻找快乐和成就感,然而在父母的帮助下,目标虽然实现了,兴趣和乐趣却消失了。

孩子的心声:当我感觉委屈和伤心的时候就想哭,可是爸爸说哭是没用的表现,他不让我哭,我一哭,他就打我。

旁白:快乐总在不良情绪释放后。除了喜与乐,怒和哀也是正常的情绪反应。如果孩子一哭,家长就不分青红皂白地喝斥他:“不要哭!再哭我就打你!”孩子表面变得听话了,内心其实掩藏了更多的恐惧──他怕自己哭了会失去父母的爱、会被处罚。在这种不良情绪下,孩子很难拥有一颗快乐的心,所以,父母应允许孩子适度地发泄不良情绪。

快乐既是一种心情,也是一种性格。快乐的心情有起有伏,而快乐的性格却往往比较稳定。一个快乐的孩子不仅受人欢迎,而且可以帮助他们在各方面取得成功。快乐的性格是可以培养的,父母只要在以上几个方面留意,就可以培养出具有快乐性格的孩子。

幼师回答家长担心的问题


天下的父母没有一个是不爱自己的小宝宝的,当孩子在幼儿园呆一天,家长就基本上牵肠挂肚一天,当家长看到孩子没饥肠辘辘的回家,不免会有些心疼,这是家长就要考虑幼儿园不给孩子吃饱的原因了。

不会从孩子身上节省的

正规的幼儿园绝不会短斤缺两。某幼儿园梁园长表示:“幼儿园的孩子们正处于身体和智力生长发育的重要阶段,幼儿园绝对不会从孩子身上‘揩油’。对于有家长反映餐饮供给量不足的情况,幼儿园有专业的营养师给孩子精心配备科学的食谱,以保证孩子们得到悉心培育。”

据梁园长介绍,幼儿园会提前一周定制食谱,并按照孩子年龄大小进行合理配备饭量,如有一些体型偏胖或偏瘦的则有特别安排。

然而,哪怕幼儿园饮食到位,孩子们却未必会轻易“就范”,遇到不合心意的饭菜,就不肯乖乖吃饭了,这让人看着心急。

当然了,有些孩子不吃并不是闹情绪,可能是身体不舒服的缘故。在这时候,细心的幼儿园老师看出了问题,便会开小灶,煮一碗面条之类的给小病号,并在家长来接孩子时,告诉他们具体的情况。

而某幼儿园刘老师则高举“奖”的“旗帜”,跟孩子们说要比赛吃饭,做得好的小朋友能够得到额外的水果奖赏。“重赏”之下,孩子们“坚决完成任务”:经验丰富的幼师们自有她们的办法从容应付。越秀区商业储运公司幼儿园的梁健茹老师这时会使出“哄”字诀,哄得孩子服服帖帖,吃得干干净净。

孩子应该少食多餐

幼儿入园在尽心尽力的照顾之下,孩子之所以显得吃不饱的原因何在?刘老师提供了一些参考意见,她说:“一是可能因为有的幼儿园开饭早,回到家里也消化得差不多;二是孩子在幼儿园玩得不亦乐乎,运动量较大,消耗也快。”

营养专家则说,孩子即使是在家里吃饭,也会有这样的现象。因为孩子肠胃没有发育完全,每次不可能摄食充足的食物,而孩子在幼儿园期间,正是生长发育较快和活动量较多的时期,因此,每次少食多餐才能满足其要求.

在饮食各个环节中,幼儿园严谨负责。每一天,有的幼儿园有专门的公司配送新鲜肉类蔬果,有的则到大型市场购买。当幼儿园的厨房做好足够的饭菜后,会在餐前半小时由保育员戴上专用口罩和手套,到厨房领好饭菜,并逐一分发给孩子;而在前进路幼儿园里,卫生员会在餐前两小时进行试吃,以对饮食进行监督跟踪。

有些时候会因为家长对幼儿园老师的一些做法不了解,所以才会造成一定误会的。当园长细心的把事情的来龙去脉讲清楚后家长就会理解的。

用心倾听孩子的声音


前几天,带着姗姗去给她买芒果。

在一家水果店旁边,好像是卖饮料的,反正我也没在意,在我咨询了水果价格以后,就准备再到超市转转,然后就继续往前走,可是一直很乖的在安静等我的姗姗突然不愿意往前走了,非要回头说是要买饮料喝!!

我不睬她,饮料在我们家视同洪水猛兽,几乎是从来不买的,而且我回头看了看,看到了那家柜台上摆放了很多奶茶,我就以为她想喝奶茶,很奇怪呢,我们从来没给她喝过这个东西,她怎么想到要这个呢??但是我不会给她喝这种除了糖分没有任何营养的东西的!!于是奶奶强行抱着她,我们继续往前走。。。

一向很乖的从不乱要东西的姗姗很生气,大哭着挣扎着要回去买饮料。。。

我一直在跟自己做着思想斗争,记得一本书上说过,我们要跟孩子换位思考,如果是我们自己很想要的一个东西,你的老公或是父母理都不理你,你会怎么样??有时一件东西是小事,可是伤害了的情感却不是一会半会能弥补回来的。。。。。

都走了很远很远了,姗姗还是不放弃,我突然就心软了,我觉得自己应该尊重一下她的意愿,我甚至都不问她到底想要的是什么,就这样强行带走她,是否太武断了??

想到就要弥补,我立刻带姗姗返回来,奶奶甚至都不乐意了,都走出这么老远了,你还回头。。

可是,有时不想跟奶奶解释那么多,奶奶做的已经不错了,我不能让她百分百的了解现在的育儿理念等等那么多东西,就是我们自己有时都会有很多失误的地方,所以我不能再对奶奶要求太多。。

等我们重新返回那家卖饮料的店前,我让姗姗自己挑想喝什么!当时想大不了就让她要杯奶茶,她从来没喝过,说不定就不喝呢!!因为我们很少给她饮料喝,所以有时她也会受不住诱惑买点饮料什么的,但是每次都是尝了几口就不喝了,不习惯口味,对她来说,还是白开水最好喝!!

但是,但是,我怎么也没想到的是,姗姗指向的竟是一杯豆浆!!!原来这家同时也卖豆浆,不过都是密封在一个个杯子里,就像饮料一样的!!

豆浆是个好东西啊,虽然不敢保证这样的豆浆有多少营养,而且肯定没我自己磨的好,可是喝豆浆总比奶茶强吧??

我毫不犹豫的给姗姗买了,与以往一样,姗姗只要小的,结果就花了5毛钱给姗姗买了一小杯豆浆!!

原来,原来,我的宝贝哭喊成那样,就是想喝一杯5毛钱的豆浆而已!!而我却自以为是的想象成她要喝奶茶!!

幸亏我回头了,幸亏我检讨了自己,要不然我对孩子的伤害怎么弥补??对自己的愚蠢又怎么能意识到?

所以作为父母的我们,永远都要记得用心去倾听孩子!永远不要自以为是的误解了孩子!!

百名幼师赛技能


9月14日,来自西安市14个区县的一百多名幼儿教师,在西安交通大学幼儿园齐聚一堂,参加西安市第三届幼儿教师专业技能大赛。这次大赛是由西安市教育局主办,西安市教育科学研究所承办。本次大赛既是一次展示幼师自我风采的评优比赛,也是一次提升全体参赛教师整体素质和专业能力的学习过程。

推动学前教育改革

尽管学前教育发展迅速,但由于多方面的原因,我们依然能听到幼儿园出现的不尊重幼儿、不注重管理等教育质量问题,而且这些因素制约着“有质量的学前教育”发展目标的实现。所以,在当下的时代背景下,对幼儿教师专业理念、专业意识、专业能力以及综合素质的培养也就成为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首要任务。

基于此,第三届幼儿教师专业技能大赛为了充分体现对新时期幼儿教师提出的更高标准和要求,使教师在参加大赛的过程中真正有所收获,有所提升,组委会结合大赛的情况精心设计了此次大赛的“大赛指南”和“大赛实施方案”。在参赛项目的设置上与以往相比更加的科学与创新,整个赛程的半日活动设计、环境创设、案例分析、讲故事四个必赛项目和舞蹈与弹唱一个自选项目都注重了将教师的专业能力回归到教师日常工作的积淀,并且更加注重教师教育理念上的进步和提升。这次比赛的内容不仅融合了弹、唱、画、跳、说等技能考核,而且也注重了幼儿教师教育意识及专业技能在实践工作中综合运用的考量,这是一场真正实力的较量与比拼。

促进幼师的心灵成长

比赛是残酷的,但是比赛的过程更是促进每位教师心灵成长的良好契机。为了给教师们创造一次难得的学习机会,组委会特聘请了陕西师范大学、西安文理学院、陕西学前教育学院的教授和各区县教研员担任评委,对参赛教师的表现进行打分和点评,使参赛教师收获满满。

比赛完全是现场抽取,即兴答辩、讲述、表演,教师的儿童观、教育观及对于幼儿教育理论理解与运用都被一一审视,教师的知识储备、经验积累与文化修养、语言表达水平也会被全面检验。用心投入一定会收获幸福,尽管比赛很紧张、很辛苦,但回味这一过程却是满满的欣慰。历练就是成长,自身的进步与提升就是最好的成绩。

从赛前的‘思’、赛中的‘做’到赛后的‘悟’,使我真正感悟到大赛有效推动幼儿教师专业化成长、内涵发展和终身学习的价值,每一次的比赛都是一次积累、一次历练、一次蜕变。大赛使我深刻感受到了竞争、压力与进步并存。今后,我们要理性思考赛后如何实实在在地把先进教育理念践行在自身教育行为上才是最重要的。

立足把握幼儿发展现状

在以往的幼儿教师专业技能比赛过程中,教师技能技巧比赛是以展示教师个人技巧为主的,也就是说,注重的是教师自我的技能技巧是否娴熟。而在今年的比赛过程中,从必考项目到自选项目,更注重了教师专业理论水平的把握和对幼儿的了解与解读。如半日活动设计总体考察教师的教育理念;案例分析将幼儿日常在园生活的片段作为案例,请参赛教师对幼儿的行为进行分析,并谈出自己的指导意见。再如传统的弹唱和舞蹈项目,也不仅是展示教师的个人风采,还需要教师具备即兴幼儿歌曲伴奏和幼儿舞蹈即兴创编的能力。

善于发现和珍惜孩子的爱


如果我们能够体察孩子的爱,并把孩子的爱当作瑰宝看待,我们就会知道怎样去珍惜和呵护它;如果我们只习惯于做孩子的救世主,那么,有一天,当我们不想再做救世主的时候,便极易放弃对孩子的爱和责任。

我们总是说“可怜天下父母心”,其实,天下孩子的心也很可怜,他们很爱自己的父母,常常会用自己幼稚的方式去表达对父母的爱。

最早体会儿子对我的爱,是1987年我在北京鲁迅文学院进修的时候。那时他只有5岁半,刚刚上小学一年级。他给我寄了一张自制的卡片,上面用红、绿、黄、蓝、紫五种颜色的彩笔写着几个歪歪扭扭的汉字:妈妈,你要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捧着这张贺卡,我哭了。我能想象儿子在制作这张贺卡时,内心是多么地想念妈妈!那一段日子,我也非常想念他。我相信母子间的思念是由一段只属于母子间的电波连接着、传递着,默默地感应着,永远也无法隔离。

4个月的学习结束后,正值海南开发热,同学们纷纷张罗着去海南,我也想去,可我得先回去看看儿子。同学们说,你一回去了就走不了了。果然,被他们言中了。当我回到家时,儿子正在发烧,小脸烧得红彤彤的。我把儿子抱在怀里,他默默地淌着眼泪,泪珠很大,骨碌碌地滚下来湿了衣服的前襟。他难受得没有力气表示他的激动,只是那小脸显得越发潮红。我在心里说:“儿子,妈妈要好好地爱你,再也不离开你了……”

可不久,我就和他的父亲离婚了,我又一次把他抛下了。后来,他的父亲把他送回到我的身边,我们母子从此开始了相依为命、一起成长、一路奋争的生活。

这期间,儿子给予我的点点滴滴的爱,让我每每想起就感动,也让我感悟到:孩子爱我们大人有时比我们爱他更深沉、更纯洁、更无私、更美好,只是我们大人喜欢把自己对孩子的爱夸大了,从而遮蔽了孩子稚嫩的爱心。我们总习惯于救世主般地爱孩子,而不去细细品察孩子对我们的那份深爱与珍视,甚至忽视、歪曲和摧残孩子的爱心。

当孩子偷偷拿了你的钱去为你买了一件生日礼物,你是对孩子表示真诚的感谢,还是怒斥孩子是小偷?当孩子把不理想的成绩单藏起来告诉你他考了100分,你是说“孩子你真让妈妈(爸爸)高兴,不过你的进步快得太叫我们吃惊了”,还是责罚孩子故意撒谎?

这看似只是两种不同的做法和态度,背后却是一个我们有没有用心去体察孩子的爱、懂不懂得珍惜孩子的爱的问题。

如果我们能够体察孩子的爱,并把孩子的爱当作瑰宝看待,我们就会知道该怎样去珍惜和呵护它;如果我们不能体察孩子的爱,自然就不会去善待和珍爱它了;如果我们只习惯于做孩子的救世主,那么,有一天,当我们陷入困境或是面对别人家孩子比自己的孩子优秀的现状,不想再做救世主的时候,便极易放弃对孩子的爱和责任。

我们做父母的,一定要善于发现、珍惜和爱护世界上最美丽的瑰宝——孩子对你的信任和爱。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