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学专家提出的智力开发建议

专家称,尽管有人说天才完全是由基因决定的,但实际上并非如此。孩子周围的环境以及培养他的人都在决定孩子的智商以及适应能力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

美国佛罗里达州的神经学专家大卫·波尔穆特博士称,从孩子出生到3岁这段时间里,他的智商完全可以提高30个点数,但这需要父母遵循一些简单的建议才能确保孩子变得这么聪明,这些建议包括至少母乳喂养一年,限制孩子看电视的时间以及让孩子从小就受到音乐方面的熏陶。

波尔穆特说:“婴儿出生时有上亿个神经细胞,在他们的婴儿时代,这些细胞中的一部分会退化,我们把这一过程也可以描述为用进废退。所以,家长不断开发孩子的潜能就显得尤为重要。”

基因学教授对家长的建议

与此同时,美国华盛顿医学院的基因学教授乔纳山·吉特林也指出,家长在培养孩子的问题上不可操之过急,尤其不要刻意去培养孩子某个方面的性格特点,他说:“我们应该忘记这个观念,即如果家长这样那样去做,孩子就会很出众,实际上家长们最需要做的两件事就是给孩子足够的营养和爱。”

吉特林说,营养不仅可以让孩子变得更健康,而且还会让他们的大脑变得更聪明。首先,母亲在怀孕期间营养就很重要,其次孩子出生后母乳喂养也同样重要。他说:“我之所以提倡母乳喂养是因为这是母亲和孩子之间最好的一种联系方式。”

来自心理学专家的观点

很多专家还指出,情商与智商同样重要,孩子适应社会的能力就是情商的一种表现形式。美国费城大学的心理学专家凯西·帕塞克博士说:“很多智商很高的人可能在某个专业领域很优秀,但他们却在与人打交道时感到很吃力,情商并不与智商成正比。在培养孩子的情商时,让他与其他孩子一起玩耍或是带他去超市买东西都是一种学习的过程。”

帕塞克还指出,小孩子虽然很需要与其他人交往,但他们也需要自己独处思考的时间和空间。他说:“正是那些安静的独处时间让孩子有机会去自我思考问题并发现问题,如果家长整天把孩子的时间安排得满满的,孩子就会没有自己的空间,在他们长大后,他们可能就会缺少成为团队领导人所需的素质。”

专家们列出的培养出聪明孩子的8条决窍:

1、在孩子出生前就保证营养

对孩子而言,营养是非常重要的,在孩子出生之前,母亲一定要确保给他们充足的维生素。让孩子拥有一个均衡、有营养的食谱是保证他们健康和聪明的第一步。吉特利说:“尽管大脑的发育在出生后更活跃,但母亲在怀孕期间增加营养给孩子带来的益处将是终生的。”

2、母乳喂养

波尔穆特说,母乳喂养一年可以让婴儿的智商点数增加8点,原因是母乳中含有对于婴儿大脑发育很关键的脂肪DHA。

3、自然就好

尽管培养孩子有很多方法,但最重要的是父母做到自然而然就好。吉特林说:“我们需要鼓励父母信任他们的本能。”

4、鼓励孩子进行社会交往

尽管孩子进行多少社会交往的程度很难确定,但有一点是肯定的,即这种交往让孩子培养出来的能力对于他们日后很有好处。

5、限制孩子看电视的时间

一些人认为最好不让孩子看任何电视,但波尔穆特认为,在2岁之前限制孩子看电视的时间即可,因为看电视这一活动只是单向,它会阻碍孩子口头语言能力的发育,他说:“孩子如果要学习使用语言,他应该从周围的人那里得到回应。”

6、玩耍

帕塞克说,孩子如何学习与他们学习了什么同等重要,这也是应该鼓励孩子多出去玩的原因。他说:“现在孩子们看电视的时间太多,但实际上学习的过程最好是在更有意义的环境下进行,玩耍中学习就是一种最自然的学习方式。”

7、尽早开始接触乐器

早早开始接触乐器对于孩子的大脑发育有很大的影响。波尔穆特说,在4岁时学习一种乐器可以让孩子的智商增加6个点数。他说:“一些家长可能认为孩子在那么小的年纪不可能会掌握乐器,但事实上,他们那个时候学习得最快。”

8、与家人一起抚养孩子

在培养孩子的问题上,多一个人就多一份心,更多的人参加培养孩子就会给孩子带来不同的感受,这样孩子的性格也会更健全。

入学准备扩展阅读

8个要领提升家长与老师关系


孩子上幼儿园了,家人多半会担心孩子能否适应幼儿园的生活,所以不停向老师打听孩子在幼儿园的情况。可是,有时候您又不免担心起来,因为感觉家人与老师的关系变得有些紧张,这样会影响老师对孩子的态度吗?而如何处理好亲师关系,更成为父母所关心的话题。

其实,家园之间的沟通并没有那么复杂,亲人和老师对孩子都是一样看待。如果您对处理亲师关系确实没有把握,那么不妨注意如下8个要领。

1孩子礼貌,妈妈加分

天真可爱是孩子们的天性,如今生活在都市中的孩子更是聪明伶俐。如果你的孩子很有礼貌,那么恭喜你,他一定会更容易得到老师的青睐。在适应幼儿园生活后,每天早上送孩子到幼儿园的时候,要记得提醒孩子和老师打个招呼,这不仅表现了您和孩子对老师的尊重,更是培养孩子良好礼貌习惯的好机会。如果小家伙够热情和活跃的话,还可以让小家伙给老师来个热情的拥抱。试想一个有礼貌又热情洋溢的小家伙和一个带着情绪来上学的孩子,哪一个更让老师欣慰和开心呢?

这种体会来自我个人的切身感受,我带过的孩子中就不乏这样的小家伙:每天大老远就一边喊着:“李老师妈妈,我来啦!”一边张开双手跑过来。看到孩子的热情,好心情马上就来了,虽然小家伙平时在幼儿园可能很调皮,也爱捣蛋,但这样的孩子还是会让老师觉得很贴心。礼貌的孩子离不开家庭环境的培养和熏陶,遇到这样的孩子,老师自然会在心目中给当妈妈的你加上一分。

2不做“多事”的妈妈

幼儿园生活是集体生活,虽然说幼儿园的教育和保育同样重要,但幼儿园老师毕竟不同于自家保姆,集体生活中的孩子又多,不可能要求老师对每个孩子的照顾都面面俱到。所以,尽量让孩子和其他孩子一样,不要太特殊。在此提醒妈妈们以下几点:

1很多孩子在家里有午睡前喝配方奶的习惯,在准备入园前,请尽量做好调整。如果孩子较小或入园初期对新环境缺乏安全感,那么可以在基本适应幼儿园生活后,请老师配合着调整饮食习惯。

2把给孩子带去幼儿园的衣服整齐地装好,不要等孩子尿湿了、汗湿了衣服时,老师打开书包却发现里面一团糟。最好准备一个塑料袋,方便老师将脏衣服和干净衣物分开装。尤其是夏天,孩子们在户外活动后都要换下汗湿的衣服,如果老师打开20个孩子的书包,里面都乱作一团,再面对一群等着换衣服的孩子们,想象一下,老师要忙成什么样?

3尽量使用幼儿园统一提供的物品,比如杯子、餐具、毛巾等(个别由家庭自备用品的幼儿园除外)。如果你的孩子自备餐具,那么每次用餐之后,老师都要单独为你的孩子清洗餐具,并在放学前整理好,还要提醒你带回家。所以,如果没有特殊情况,建议不要自己给孩子准备太多东西去幼儿园,孩子在园里所用的物品都有严格的卫生消毒标准,同时幼儿入园前必须到指定医院进行入学体检,已经把一些危险的传染源给杜绝了。

3宽容多一点,责备少一点

凡是处在幼儿园阶段的孩子,自我控制能力差是很常见的事,容易因玩具、游戏或个人习惯等小问题与其他孩子发生争执,甚至出现伤人的情况。另外,孩子们的自我保护能力和安全意识尚不足以很好地保护好自己,所以总难免会出现一些磕磕碰碰。不过,这些都是孩子在学习自我保护和逐渐独立的过程中所必须经历的正常情况,因此,如果不是严重的失职问题,请不要去质问或责备老师。孩子受伤家长会心疼,但老师心里也一样难受,如果这时你能够宽容地说一句:“没关系,老师也不要太放在心上。”相信老师会很感谢你的理解。

4感谢老师为孩子所做的付出

幼儿园老师的工作本身就是很繁杂的,除了处理班级日常工作、利用午休或下班时间参与学校组织的示范课、教研、培训等活动,以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素质外,还要利用不多的休息时间收集、整理孩子们各方面的情况,通过网络、家园联系手册向家长反映孩子在幼儿园的生活,对孩子进行家访、在节日里带给孩子和爸爸妈妈惊喜。而支撑着老师们出色地完成这些工作的力量,除了对工作的责任感之外,还有爱。所以,如果你的孩子还是有些“小毛病”要老师每天不断提醒、帮助纠正;如果老师帮你洗干净了孩子尿湿的裤子;如果下班后老师陪着孩子等你到很晚;如果老师们刚刚组织了一次亲子活动……那么请别忘了对老师说一句:“谢谢,老师辛苦了!”这表示老师的劳动和为孩子付出的爱得到了认可,老师即使辛苦,也会觉得欣慰。

宝宝入院前需养成的30个习惯


要想让宝宝顺利适应幼儿园的集体生活,入园前要注意培养孩子以下能力和好习惯:

1.能自己用小勺吃饭、喝汤,尽量不洒饭菜。

2.喜欢吃菜和多种食物,不挑食。

3.吃饭时不磨蹭,不边吃边玩。

4.喜欢吃水果,自己会剥水果皮,能剔除果核。

5.能自己用杯子喝水,尽量不把水洒在身上。

6.知道口渴时要喝水,并能告诉成人。

7.能自己穿简单的衣服,必要时成人帮帮忙。

8.会自己洗手,养成吃饭前、如厕后洗手的好习惯。

9.不拖鼻涕,会用手绢或手纸擦鼻涕。

10.会自己大小便,大小便时能主动寻求成人的帮助。

11.便前会自己解裤子,便后提裤子。

12.会换穿拖鞋,把自己的鞋子放在固定的位置。

13.每天能按时睡眠,按时起床,有午睡的习惯。

14.能听懂成人的生活指导。

15.身体不舒服时,能向成人表达自己的感受。

16.能说出自己的姓名、性别和年龄。

17.能说出父母的姓名,工作单位,或电话号码。

18.知道自己的家庭住址。

19.不惧怕陌生人,不接受陌生人的东西。

20.能较灵活地爬行,能在垫子上随意翻滚。

21.会自然地走、跑、跳,会上下楼梯。

22.会称呼长辈,会使用“谢谢”,“再见”等礼貌用语。

23.能自己独立玩儿玩具,玩儿完后能把玩具整理好。

24.喜欢听故事,能听懂故事中的大意。

25.喜欢和小伙伴一起游戏。

26.能认识几种常见的标志。

27.喜欢听音乐,能学唱简单的歌曲。

28.能认识生活中的常用物品,并说出其名称。

29.喜欢说话,能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意思。

30.愿意做自己能做的事。

给家长的建议:

1.理解孩子

入园后孩子可能会反复出现执拗、暴躁、消极、任性等现象,这是入园焦虑的表现,只要家长能理解孩子,克服自己的焦虑情绪,把握循序渐进的原则,就能有效地改变幼儿的焦虑情绪。幼儿入园后不能“三天打鱼,两天晒网”,不与幼儿进行“妥协”交易。

2.鼓励孩子

家长要用积极的语言强化孩子的好习惯。您总是与孩子保持一定的距离,使他能主动获取生活经验,尽量不包办代替。主动与其他幼儿游戏,不争抢、学会谦让。

3.生活接轨

逐步改变已有的家庭生活习惯,适应集体生活规则。如:吃饭时不喂饭、按时睡觉、按时起床,调整孩子的生物钟。

4.承担任务

凡是孩子能够自己做的就要让他自己做,充分信任孩子,给孩子一点任务,成就孩子完成任务后的成功感。例如:自己收拾玩具,自己穿脱衣服,自己洗手绢等。

忠心期盼:让我们共同努力,帮助孩子顺利渡过入园的焦虑期,尽快适应集体生活。

提升家长与老师的关系8要领


孩子上幼儿园了,家人多半会担心孩子能否适应幼儿园的生活,所以不停向老师打听孩子在幼儿园的情况。可是,有时候您又不免担心起来,因为感觉家人与老师的关系变得有些紧张,这样会影响老师对孩子的态度吗?而如何处理好亲师关系,更成为父母所关心的话题。

孩子礼貌,妈妈加分

天真可爱是孩子们的天性,如今生活在都市中的孩子更是聪明伶俐。如果你的孩子很有礼貌,那么恭喜你,他一定会更容易得到老师的青睐。在适应幼儿园生活后,每天早上送孩子到幼儿园的时候,要记得提醒孩子和老师打个招呼,这不仅表现了您和孩子对老师的尊重,更是培养孩子良好礼貌习惯的好机会。如果小家伙够热情和活跃的话,还可以让小家伙给老师来个热情的拥抱。试想一个有礼貌又热情洋溢的小家伙和一个带着情绪来上学的孩子,哪一个更让老师欣慰和开心呢?

这种体会来自我个人的切身感受,我带过的孩子中就不乏这样的小家伙:每天大老远就一边喊着:“李老师妈妈,我来啦!”一边张开双手跑过来。看到孩子的热情,好心情马上就来了,虽然小家伙平时在幼儿园可能很调皮,也爱捣蛋,但这样的孩子还是会让老师觉得很贴心。礼貌的孩子离不开家庭环境的培养和熏陶,遇到这样的孩子,老师自然会在心目中给当妈妈的你加上一分。

不做“多事”的妈妈

幼儿园生活是集体生活,虽然说幼儿园的教育和保育同样重要,但幼儿园老师毕竟不同于自家保姆,集体生活中的孩子又多,不可能要求老师对每个孩子的照顾都面面俱到。所以,尽量让孩子和其他孩子一样,不要太特殊。在此提醒妈妈们以下几点:

(1)很多孩子在家里有午睡前喝配方奶的习惯,在准备入园前,请尽量做好调整。如果孩子较小或入园初期对新环境缺乏安全感,那么可以在基本适应幼儿园生活后,请老师配合着调整饮食习惯。

(2)把给孩子带去幼儿园的衣服整齐地装好,不要等孩子尿湿了、汗湿了衣服时,老师打开书包却发现里面一团糟。最好准备一个塑料袋,方便老师将脏衣服和干净衣物分开装。尤其是夏天,孩子们在户外活动后都要换下汗湿的衣服,如果老师打开20个孩子的书包,里面都乱作一团,再面对一群等着换衣服的孩子们,想象一下,老师要忙成什么样?

(3)尽量使用幼儿园统一提供的物品,比如杯子、餐具、毛巾等(个别由家庭自备用品的幼儿园除外)。如果你的孩子自备餐具,那么每次用餐之后,老师都要单独为你的孩子清洗餐具,并在放学前整理好,还要提醒你带回家。所以,如果没有特殊情况,建议不要自己给孩子准备太多东西去幼儿园,孩子在园里所用的物品都有严格的卫生消毒标准,同时幼儿入园前必须到指定医院进行入学体检,已经把一些危险的传染源给杜绝了。

宽容多一点,责备少一点

凡是处在幼儿园阶段的孩子,自我控制能力差是很常见的事,容易因玩具、游戏或个人习惯等小问题与其他孩子发生争执,甚至出现伤人的情况。另外,孩子们的自我保护能力和安全意识尚不足以很好地保护好自己,所以总难免会出现一些磕磕碰碰。不过,这些都是孩子在学习自我保护和逐渐独立的过程中所必须经历的正常情况,因此,如果不是严重的失职问题,请不要去质问或责备老师。孩子受伤家长会心疼,但老师心里也一样难受,如果这时你能够宽容地说一句:“没关系,老师也不要太放在心上。”相信老师会很感谢你的理解。

感谢老师为孩子所做的付出

幼儿园老师的工作本身就是很繁杂的,除了处理班级日常工作、利用午休或下班时间参与学校组织的示范课、教研、培训等活动,以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素质外,还要利用不多的休息时间收集、整理孩子们各方面的情况,通过网络、家园联系手册向家长反映孩子在幼儿园的生活,对孩子进行家访、在节日里带给孩子和爸爸妈妈惊喜。

而支撑着老师们出色地完成这些工作的力量,除了对工作的责任感之外,还有爱。所以,如果你的孩子还是有些“小毛病”要老师每天不断提醒、帮助纠正;如果老师帮你洗干净了孩子尿湿的裤子;如果下班后老师陪着孩子等你到很晚;如果老师们刚刚组织了一次亲子活动……那么请别忘了对老师说一句:“谢谢,老师辛苦了!”这表示老师的劳动和为孩子付出的爱得到了认可,老师即使辛苦,也会觉得欣慰。

与“投诉”的距离

现在国内高等教育中的学前教育专业越来越受到重视,不断有更多的优秀人才走向幼儿园。与此同时,因为各种现实原因导致教师队伍的素质差异较大。因此,部分老师工作中可能会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在面对这些问题时,很多家长不知道如何解决更有效。如果家长对老师的工作有什么想法,最好的方法是直接和老师沟通,而不是直接去找园长,要通过沟通来了解其中的原因,并共同找出大家都满意的解决方案。

另外需要提醒家长的是,如果您跟幼儿园的领导不是特别投缘的话,建议不要让大家觉得你跟领导走得很近,即使关系不错,也请不要和他们过多谈论老师及班级里的事情,避免有老师担心你在说坏话。妈妈们要知道,领导再怎么关注孩子,每天陪在孩子身边、给他知识和爱的,还是班级里的老师们。

接送孩子要按时

很多家长可能一直忽视了这一点,总觉得这在幼儿园阶段是无关紧要的小事。对于迟到的孩子来说,长此以往不仅影响孩子生活习惯的养成,还会因为晚睡晚起、作息时间不规律而直接影响到孩子一天的生活。另外,自家孩子的迟到也会打断并干扰到其他孩子的正常活动。

如果您是不习惯按时接孩子离园的家长,那么请仔细想一下幼儿园老师的工作时间。一般情况下,老师早上七点三十分上班(保育老师上班要更早),晚上五点半或六点下班,中午要看着孩子们午睡,孩子睡着之后,老师还要进行一些环境布置和案头上的工作,而且这些工作是中午时间所无法完成的。所以,如果你能够按时把孩子接走,老师或许就能利用这段时间完成不少工作,然后按时下班,多一点时间与自己的亲人和孩子相聚。事实上,这不仅仅是配合和尊重幼儿园作息时间的问题,对孩子来说,早一点见到爸爸妈妈,还能在回家的路上玩上一会儿,每天都有一段美好的亲子时光,将是孩子成长路上甜蜜的回忆。当然,如果确实有意外情况,偶尔不能按时接孩子,那么请记得跟老师提前打个招呼,并说声“谢谢”!

适度的沟通

要经常和老师保持沟通,定期向老师了解孩子在园里的情况。现在很多家长都是双职工家庭,平时工作比较忙,每天到幼儿园接送孩子也是来去匆匆,很少有机会跟老师沟通。那么,建议选择一种亲师双方都认为方便的沟通方式,如网络、家园联系手册或电话。孩子在幼儿园的生活和成长需要爸爸妈妈的关注,如果身为父母的你都没空关注孩子,还有谁能更关注他呢?千万不要因为太忙或校车接送而忽略与老师的沟通。当然,也不要每天都拉着老师聊上半个小时,她可能还有很多其他工作要做。

“礼”,送与不送?

如果能够做到以上几点,那么不需要红包礼物,相信老师也会很爱你和你的孩子了。如果平时对老师没有支持和理解,那么即使送了礼物,也并不会使人忘记你平时的苛责。真正的关怀和感谢,并不是物质所能代表的。当然,如果老师在节日里能收到孩子们亲手制作的小卡片或者一支小花,那么一定会更加欣慰的。

8个妙招 让你的孩子学会自立


1.给孩子一个空间,让他自己往前走

婴儿最初喜欢生活在母亲的怀抱里,但是他不能永远这样生活。随着孩子慢慢长大,家长应该逐渐扩大孩子的生活空间,这样才能有利于他的健康成长。

2.给孩子一段时间,让他自由支配

有位聪明的家长,在孩子很小的时候,就每天给孩子一段可以自由支配的时间。孩子有时是玩,有时去读自己喜爱的一本书,有时是画画,当然,有时忙来忙去什么也没干成,但是孩子逐渐懂得了珍惜时间,学会了做计划。

3.给孩子一个条件,让他自己去锻炼

一年级的小学生要不要自己洗碗?不少家长拿不定主意。有位家长却特意为孩子准备了一个小板凳,对孩子说:我知道你特别爱干活,想自己刷碗,可是水龙头太高,你够不到,妈妈给你准备了小板凳……孩子兴奋地喊着:谢谢妈妈!马上就站上小板凳高兴地学着大人的样子去洗碗了。

4.给孩子一个困难,让他自己去解决

困难家庭的生存环境,为孩子创造了艰苦锻炼的条件。但是现在生活水平普遍提高了,在顺境下如何成功教育孩子,的确是当前急需探讨的问题。有经验的家长多是想办法给孩子设置一些困难,而且不限于生活方面的困难,让孩子去解决,从而培养孩子的能力和优秀品质。

5.给孩子一个冲突,让他自己去讨论

孩子在一起难免有矛盾,这个解决矛盾的过程,正是孩子健康成长,走向成熟的过程。如在排黑板报、排练节目时,自然会有一些不可避免的争论,在孩子平等的争论和探索当中,得出最后的正确结论,必然是十分宝贵的。

6.给孩子一个权利,让他自己去选择

把有些选择的权利交给孩子,但是要在事前为他提供有关情况,帮他分析各种可能,并且还要教育他,如果是自己选择了,自己就要负责任。如果家长带孩子去少年宫报名,可先让她看看小组活动,本来家长的意愿是让孩子学钢琴,可是发现她在舞蹈组门口看得出了神不走了。此时,家长可尊重孩子的选择,但要求她对自己的选择要负责,一定要坚持一个阶段,把舞蹈学好。

7.给孩子一个机遇,让他自己去抓住

生活中常常充满着各种各样的机遇,问题往往是成人替孩子去捕捉,这样孩子永远学不会走向成功,所以家长的任务应该是只提供或指出各种机遇,启发孩子自己去抓住。

8.给孩子一个题目,让他自己去创造

创造是自主性最高层次的表现。孩子的创造性需要成人积极引导和巧妙激发。有一位家长是这样做的:他的孩子特别爱玩泥,开始家长觉得孩子没出息,可后来发现孩子捏泥人捏的活灵活现……于是对孩子说:“你要玩就好好捏,这叫泥塑,好好练,出点自己的新点子。”

孩子在家长的鼓励下,充分发挥自己的才智,在初中毕业时,捏出栩栩如生各有特色的《水浒传》中的108将,并以此成绩考上了工艺美术学校。给孩子创造一个条件,只是有利于发展他的自主性,在孩子做的过程中,家长还要不断和孩子进行良好有益的交流,鼓励孩子,评价他的成果,提出新任务,使他的进步永不停歇。

让宝贝不再说脏话的8个妙招


情景聚焦:

陶陶2岁8个月了,2岁半时被送到幼儿园,最近才适应了幼儿园的生活。妈咪刚松了一口气,可想不到的是,他竟然开始说脏话。奶奶不让他弄热水,他说:“打死你。”爸爸让他收拾玩具,他说:“臭粑粑。”妈咪带他到医院去体检,他冲着医生说:“坏蛋”。弄得妈咪哭笑不得,宝贝还这么小,真不知该怎么管教他。

专家解析:

2-3岁正是宝贝模仿的最佳时机,因此,学说“脏”话对好奇的2-3岁的宝贝来说,是一件令人兴奋的事情。也许你正驾车带宝贝外出玩耍,突然有人把你的车别了一下,不由自主的一句骂语脱口而出。或许你并没有在意,但坐在后面的宝贝,仅在几秒钟就已对这句骂语烂熟于心。指不定什么时候,他也会脱口而出,让你尴尬万分。

也许,宝贝在幼儿园有个非常亲密的好朋友,他正好词汇量膨胀,急切地想要找人分享他新学来的一些词汇,其中夹带了一些脏脏的字眼。宝贝自然不会放过这个“学习”的机会,学成后自然恨不得立刻寻找合适的机会实习。也许你正跟人聊天,义愤填膺之际难免夹杂了一些脏字,一旁的宝贝自然对这些全新的刺激印象深刻,并很快将他的新“技能”运用在实践之中。这是宝贝成长过程中必然发生的,父母不要大惊小怪,只要心态平和地处理就可以了。

固然宝贝说脏话不好,但同时父母不妨通过这个契机,帮助宝贝树立是非的观。2岁多的宝贝善于模仿,他还不能完全明白说脏话给人带来的感受,也还不能完全判别哪些是好的,哪些是坏的。他只是完全地从外界接受感知到的信息,再来使用。父母正好可以利用这个机会,帮助宝贝树立是非的观念,告诉他哪些词是不好的,不能用;哪些词是好的,可以用,宝贝也只有把好的和坏的词都学到了,才开始进入到树立是非观念的时期了。

8妙法让宝贝不再说脏话

1.别让宝贝觉得说脏话很有趣

听到很小的宝贝说脏话,有些父母会觉得有趣,忍不住吃吃地笑。这样,就会使宝贝产生错觉,认为这是一种能得到父母赞赏的行为。于是,宝贝会一再地说脏话,试图继续获得这种愉快的体验。如果父母听到宝贝说脏话就大怒或觉得十分尴尬,宝贝也会因说脏话引起父母的注意,而继续他的说脏话游戏。最好的方式是听到宝贝说脏话时,给他一个冷冰冰的面孔。让他明白,你对他说脏话的游戏一点儿没有兴趣,也很反感,这样他就不会尝试用说脏话来吸引你的注意了。

2.教宝贝一个新的表达方法

如果宝贝仅是在尝试一个新词,看看它会带来什么样的后果,或一时找不到合适的词来表达自己,那么,父母可以尝试用另外一个有趣的新词,比如用一些童话书或者神话故事里提到的咒语或有趣的图来吸引宝贝;也可用一些听起来很愚蠢但不是脏话的词汇,来帮助宝贝表达自己,转移宝贝对那些脏字眼的注意力。即便宝贝刚刚开始学说话,他也能很快就学会用这种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愤怒情绪。

3.给宝贝设定一些界限

一旦发现宝贝说脏话,就有必要给他设定一些界限。但给宝贝设定界限时一定要冷静,不能过于激动甚至以近乎疯狂的态度对待宝贝。如果是宝贝自己生造的词,告诉他没有那样东西,没人明白他在说什么。这样,可以降低宝贝说脏话的积极性;如果宝贝模仿其他成人说的脏话,不要给他解释脏话是什么意思,为什么不能说,冷静又明确地告诉他“你不能用这样的词”就可以了。

4.别给宝贝的脏话太多注意力

有时,宝贝说脏话仅是想要某个东西,或想吸引父母对他的注意。父母不要因宝贝说脏话感觉尴尬,就试图尽快结束宝贝的这种行为,甚至不惜放弃原则,让宝贝的小“阴谋”暂时得逞。比如,宝贝想要冰淇淋,父母不宜说“这样说话不好,不要再说了。好了,这是你的冰淇淋。”2岁左右的宝贝生活经验匮乏,根本就不可能明白父母跟他说的这些话的含义,他们看重的只是一说脏话就可以达到目的的结果,而不会想到父母的真正意图是什么。因此,父母这样的行为无疑是在鼓励宝贝,只要说脏话就能达到目的,而那些不能说脏话的道理他们根本就不会往心里去。

5.教宝贝学会尊重他人

宝贝最常见的说脏话,就是给人起一些他认为很可笑的外号。他们常常将一些自己认为不好的词凑在一起,组合成一些新的词语,来表示自己对他人的不满。要告诉宝贝,给人起外号是不尊重人的习惯。无论是在家、幼儿园还是其他公共场所,一旦看到别的小朋友说脏话,就要及时向宝贝解释,让宝贝明白小朋友的这种做法是不礼貌的,不受人欢迎的。也可以问问宝贝,如果别人这么叫你,你会不会不高兴。通过这种移情作用,宝贝就会理解他对别人说脏话时,别人会有什么样的感受,也就明白为什么不能说脏话了。

6.父母做宝贝的好榜样

尽管成人与宝贝的行为规则有很多不同的地方,一旦宝贝听到父母在日常生活中偶尔冒出一些脏话,就会认同父母的这种表达方式。父母管不住自己的嘴,当你要求宝贝不要说脏话时,他会很困惑:为什么爸爸妈妈能说,我就不能说呢?这样,父母对宝贝说的话就没有了权威性。解决问题的方法是,一旦你无意中说了一句脏话,宝贝开始模仿时,赶紧用一些别的事情来转移宝贝的注意力。比如,给宝贝讲个故事,教宝贝唱一首歌,或者和宝贝玩一个游戏,以这样的方式来洗刷父母自己的行为给宝贝带来的污染。

7.别随意做语言与行为之间的关联

给宝贝换尿布或者把尿时,要温和地描述父母所做的一切,对宝贝的身体也不要做一些不适当的评价,比如皱着眉头,一个劲儿说些类似“臭屁股”之类的难听话。这样,宝贝会在潜移默化中将这些词与他那些体验联系起来,并把这一切看成是很不好的事。今后,他在不高兴时就会用这些词来表达自己的愤怒之情。

8.配合一些小小的惩罚

如果在警告宝贝后,宝贝仍然说脏话,父母就要采取措施了。最有效的方法是,让宝贝停下他正在做的感兴趣的事,让他安静地待上几分钟,不许说话,不许动。比如,让宝贝待在汽车后座上、商场一角某个位置或家里某个房间等。如果这种惩罚不发生作用,可以撤销对宝贝的奖励。撤销时父母一定要严肃冷静,不要情绪化。一旦向宝贝宣告了这样的决定无论如何都要坚持,不能因宝贝的哀求或其他任何原因而轻易放弃原则。

8招 让宝宝成为理财小高手


当爸妈们在恶补各种理财知识的时候,不知道您有没有将家中的重要成员——宝宝也拉入我们的兴趣小组?国外的家长历来都很重视孩子的理财教育。的确,让孩子从小树立正确的理财观念,对家庭理财和宝宝将来的成长都大有好处。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生活越来越多地受到市场经济状况的影响。中国从计划经济体制朝着市场经济体制不断转变,家庭经济模式也由以前的固定收入模式转向了浮动式收入模式。让孩子从小理解社会经济现象,培养孩子相应的理财意识,对孩子智力、情绪、心理的发展和成熟都有益处,也能让今后的家庭消费更趋理性。

年龄不同学习任务不同

受到认知能力的影响,不同年龄段的孩子对于“财”的认识也会有所不同。一般来说,爸爸妈妈在平日的生活中,可以随机地让宝宝了解如下一些关于“财”的概念:

2岁:开始接触钱,知道生活中有这样一种流通物。

3岁:开始辨认硬币和纸币。

4岁:知道货币单位是元、角、分,认识到我们无法把商品买光,因此必须作出选择。

5岁:知道不同币值的货币可以购买不同量的物品,以及钱是怎么来的。

6岁:能够找数目不大的钱,数大量硬币。

8招培养理财小高手

知道了各年龄段孩子应该了解的“财”的概念,下面为大家介绍几种理财观念培养的实用方法:

1、了解和熟悉钱币

生活中我们经常看到爸爸妈妈带着1~2岁的宝宝去乘坐各种儿童游戏车,宝宝看到这些游戏娱乐设备时常常会激动不已,急不可耐地想要赶快乘坐。这时候,爸爸妈妈可以拿出小数额的钱给宝宝,让宝宝自己去换购游戏币。当游戏币投进机器后,宝宝就能享受在唐老鸭车或米老鼠摇椅中摇来晃去的惬意感觉。通过自己用钱去换游戏币,宝宝渐渐知道生活中有钱这样一种流通物,通过给人家一些钱,就能换来乘坐游戏车的硬币,让自己享受到快乐。

2、知道钱从何而来

当宝宝渐渐明白生活中一切物品都需要用钱换来,他需要什么东西的时候,往往就喜欢让爸爸妈妈到钱包里去拿钱。这时候。爸爸妈妈有必要告诉宝宝:“钱不是想有就有的,要节省着用,用完了就没有了。”宝宝会好奇,为什么钱不是想有就有的呢?这时候爸爸妈妈就可以告诉宝宝:“爸爸和妈妈每天去上班,辛勤劳动,然后就能得到工资,也就是一笔钱,所以钱是通过劳动赚来的。”由此,宝宝就明白了劳动能创造财富的道理。

3、知道钱花到哪里去

宝宝明白了钱是爸爸妈妈辛勤劳动换来的,就会萌生出一种想帮爸爸妈妈省钱的念头。有的宝宝看到父母给幼儿园交钱,会很纳闷:“为什么要给幼儿园交钱呢?”这时候,爸爸妈妈可以告诉宝宝:“你在幼儿园每天吃饭需要钱,老师也要生活,这是老师的工作,所以要给老师发工资。”于是,宝宝明白钱不仅可以买到商品,也可以买到服务。当自己享受别人的服务时,也是要付钱的。受到这类事情的启发,宝宝会萌生出长大想要做某某工作的愿望,因为工作可以为自己的生活带来收入。而长大想要工作,从小就要好好学习本领。这些观念弄清楚了,爸爸妈妈即使不给予宝宝物质上的激励,宝宝也会懂得学习本领的重要性。渐渐形成自我激发的内在动力。

4、玩扑克换物游戏

明白了钱的基本来历和用途,平时爸爸妈妈休息在家时,也可以和宝宝玩一些钱币换物的游戏。当然,由于钱币是流通物,上面细菌较多,不宜让儿童把玩,爸爸妈妈可以使用扑克牌替代。比如用一张10可以买一条塑料鱼,一张5可以买一个苹果,看看家里的苹果、梨、小鱼等可以卖出多少钱来。宝宝可能不一定算得很清楚,但这样的游戏还是可以让宝宝理解货币换物的过程。

5、认识钱的币值

当宝宝能认识数字以后,就可以让宝宝寻找钱币上的数字了,同时让宝宝了解货币的单位:元、角、分。当宝宝想要吃一包QQ糖的时候,爸爸妈妈可以给宝宝1元钱,宝宝就能看到1元钱换回一包QQ糖。渐渐地,当宝宝想要一次多买几包时,爸爸妈妈可以给宝宝2元,让宝宝换回两包QQ糖。当家里来小客人了,需要每个小朋友一包糖时,就给宝宝一张5元纸币,这样宝宝看到这张大纸币换回了5包QQ糖。通过这样实际地使用货币,宝宝渐渐能认识各种纸币和硬币的币值。

6、了解便宜和贵

在让宝宝尝试购买的时候,爸爸妈妈可以让宝宝了解物品是有便宜和昂贵之分的,同时让宝宝明白,自己不可能买下超市里所有的东西,因此在购买的时候,要做出选择。爸爸妈妈可以有意识地让宝宝看商品的价签,知道价签代表着自己要支付的钱。在选购果汁、牛奶、酸奶时。可以和宝宝比较一下瓶子的大小,瓶子越大,价签数字越小就越便宜。购买面包和蛋糕的时候,也可以在不同的时候带着宝宝去看。通常这些新鲜食物在白天价格比较贵。到夜晚打折的时候,就相对便宜了。通过比较,宝宝渐渐知道同样的商品会有不同的价格,自己在购买的时候,要选择实用的。

7、开账户存压岁钱

随着节假日的到来,很多宝宝得到了为数可观的压岁钱。爸爸妈妈可以到银行为宝宝开立一个账户,帮助宝宝把自己的压岁钱存起来。每过一年,宝宝看到自己的压岁钱随着储蓄而增长,而且还产生小小的利息。就会明白多余的钱用于储蓄,能够给自己带来小小的收益。如果家中有长辈生病,爸爸妈妈可以鼓励宝宝动用自己的储蓄,为长辈购买一些营养品,给长辈送去温暖和安慰。这样,宝宝知道自己的储蓄还可以在家人遇到困难时,给他们提供帮助,就会明白储蓄的重要性。

8、了解财经常识

爸爸妈妈在观看电视节目、收听财经新闻时,一些诸如“金融风暴”、“农业”、“工业”、“商业”、“服务业”之类的词语会进入宝宝的耳朵。如果宝宝提问:“什么是金融风暴?”爸爸妈妈就可以用浅显的语言告诉宝宝:“金融风暴就是有人借钱买东西,突然发现钱都被借光了,自己再也借不到钱了,东西也得归还给人家,就仿佛一场风暴,把所有东西都卷走了一样。”通过对这些社会经济现象的了解和关注,宝宝渐渐会理解越来越多的理财知识。

总之,理财教育的关键是让宝宝懂得财富是劳动创造的。犹如日本人教育孩子的一句名言:除了阳光和空气是大自然赐予的,其他一切都要通过劳动获得。

8个月宝宝看画报的困惑


我的宝宝很小的时候,家里的墙上就贴满了蔬菜、动物甚至唐诗。

开始的时候,很长一段时间,我观察到宝宝只对书这个东西本身感兴趣,又摸又揉又撕(现在他的很多书伤痕累累,贴满了透明胶带)。后来我买防水、防撕的撕不破系列,有的只有宝宝的巴掌那么大。接着,宝宝开始对翻书这个动作感兴趣,不要我碰他的书,自己装模做样在那里一遍一遍的翻,也不管拿正还是拿倒了。

我发现小宝宝只对与自己生活密切相关的东西感兴趣。有一天,我拿着他最爱吃的桔子,对着书上的桔子,让他看,他立刻扑到了书上,对着桔子的图片亲了一口。以后我照此类推,让宝宝点点我的鼻子,再点点书上的鼻子……

现在宝宝15个月了,能专心听大人念完一本故事书,每一面都有配套动作。睡觉前还要听故事。跟着宝宝看书真是一种享受呢!

晖晖的回复:

伊伊真正能老老实实听故事是11个多月,在这之前也是乱扔乱抓。我就给她硬纸板的认物书看,趁她注意时指一两样给她,平时就由她乱扔。

对小宝宝来说,书也是一种玩具,和其它的玩具没什么区别。你可以把好看的色彩鲜艳的画,多贴点在墙上让宣宣看,书不用太好的,找画多的旧杂志给她玩。等再大点,再试试给她讲故事,开始要讲简单的一两个情节的小故事,书上的画面也要色彩鲜明,人物突出。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