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入园第一天,新生班的场面可用哭声震天形容。孩子初入幼儿园感到恐惧很正常。有孩子用不吃饭、不睡觉来“抗议”,有的甚至做梦也念叨“要回家”。一些家长于心不忍,第二天就帮孩子请病假,后来就变成隔三差五请假,结果别的孩子已适应幼儿园生活,他的孩子还哭闹。

还有的孩子,父母包办一切,到了幼儿园突然要自己应对吃饭、穿衣等问题,自然很难适应。曾经遇到一个孩子,家人认为他吃固体食物很费劲,就把食物做得尽量熟烂。入园后,老师发现那孩子竟不会咀嚼。

入园后,老师不可能事无巨细地照顾每个孩子,因此孩子需要有一定自理能力。打算入园的孩子,家长从现在起就要做以下训练:会食用固体食物;会用勺子吃饭;会用水杯自己喝水;不用纸尿裤;能说出要大小便;能独自睡觉;有自己穿、脱衣服的意识。

名师讲授

家长都希望孩子能在一个舒适、安全的环境里健康成长。如何选择一个适合孩子的幼儿园?想让孩子快乐上幼儿园,家长需提前做些什么准备?

“三个一”选好幼儿园

做“一次”比较全面的调查,缩小“选择范围”。

目前,幼儿园可分为公办、民办、私立、合作几种类型,以公办幼儿园居多。家长可通过各种渠道了解幼儿园,重点关注幼儿园的性质、办园规模、收费情况、师资力量等。

进行“一次”较深入观察,锁定目标。

家长有必要对初步选定的幼儿园进行实地观察,可留意以下几方面:环境,包括园内、室内有无足够活动空间,有无充足光照,设施布局,玩具收藏量是否充足,桌、椅、床、卫生间设备是否适合幼儿使用,周边是否有污染源等;饮食安排是否得当;作息制度是否符合科学规律;保健工作怎样安排等。

有可能的话,到某个班去看看教师、孩子的精神面貌,试着跟孩子们打个招呼,看看是不是既有规则又活泼无拘。最好跟园长有一次面对面接触,感受园长的工作作风、办学理念和幼儿园特有的办园风格。

带孩子去“一次”幼儿园,作出决定。

选幼儿园不能忽略孩子的感受,最好带孩子去一趟幼儿园,放手让孩子玩一玩,如果孩子很喜欢,就可作出决定了。

四类孩子,入园更难适应

初入园,绝大部分孩子都会陷入焦虑,但有的孩子会表现得格外严重。有四类孩子的家长,做入园准备工作时需多下些功夫。

包办过多型。这类孩子基本生活技能较弱,相对独立的生活让他们感到特别无助。

过于溺爱型。这类孩子自我中心意识特别强,往往会因争不到玩具等小事,就充满挫败感。

社会性指导偏差型。有家长过分限制幼儿与外界接触,使孩子的人际交往能力得不到锻炼,碰到困难时,孩子缺乏向老师、同伴寻求帮助的勇气。

对幼儿园概念过于美好或严肃型。有家长在孩子面前把幼儿园说得就是个大型游乐场,孩子一旦发现现实与想像有距离时,往往会很失望。而有家长总拿幼儿园吓唬孩子,使孩子潜意识里对幼儿园产生敌意,这都可能加重孩子的焦虑。另外,“单亲”家庭孩子和完全由祖辈教养的孩子等,适应能力也较弱。

zj09.com小编推荐

怎样的准备可以让宝宝不吃亏


每个孩子在入园前家长都在忙前满后的但是孩子的受益就不一样了,家长怎样的准备对孩子来说起到的效果是比较明显呢。家长可以通过对下面内容的了解可以帮助家长了解如何更好的给宝宝做选择。

入园后,老师不可能事无巨细地照顾每个孩子,因此孩子需要有一定自理能力。打算入园的孩子,家长从现在起就要做以下训练:会食用固体食物;会用勺子吃饭;会用水杯自己喝水;不用纸尿裤;能说出要大小便;能独自睡觉;有自己穿、脱衣服的意识。

名师讲授

家长都希望孩子能在一个舒适、安全的环境里健康成长。如何选择一个适合孩子的幼儿园?想让孩子快乐上幼儿园,家长需提前做些什么准备?

“三个一”选好幼儿园

做“一次”比较全面的调查,缩小“选择范围”。

目前,幼儿园可分为公办、民办、私立、合作几种类型,以公办幼儿园居多。家长可通过各种渠道了解幼儿园,重点关注幼儿园的性质、办园规模、收费情况、师资力量等。

进行“一次”较深入观察,锁定目标。

家长有必要对初步选定的幼儿园进行实地观察,可留意以下几方面:环境,包括园内、室内有无足够活动空间,有无充足光照,设施布局,玩具收藏量是否充足,桌、椅、床、卫生间设备是否适合幼儿使用,周边是否有污染源等;饮食安排是否得当;作息制度是否符合科学规律;保健工作怎样安排等。

有可能的话,到某个班去看看教师、孩子的精神面貌,试着跟孩子们打个招呼,看看是不是既有规则又活泼无拘。最好跟园长有一次面对面接触,感受园长的工作作风、办学理念和幼儿园特有的办园风格。

带孩子去“一次”幼儿园,作出决定。

选幼儿园不能忽略孩子的感受,最好带孩子去一趟幼儿园,放手让孩子玩一玩,如果孩子很喜欢,就可作出决定了。

四类孩子,入园更难适应

初入园,绝大部分孩子都会陷入焦虑,但有的孩子会表现得格外严重。有四类孩子的家长,做入园准备工作时需多下些功夫。

包办过多型。这类孩子基本生活技能较弱,相对独立的生活让他们感到特别无助。

过于溺爱型。这类孩子自我中心意识特别强,往往会因争不到玩具等小事,就充满挫败感。

社会性指导偏差型。有家长过分限制幼儿与外界接触,使孩子的人际交往能力得不到锻炼,碰到困难时,孩子缺乏向老师、同伴寻求帮助的勇气。

对幼儿园概念过于美好或严肃型。有家长在孩子面前把幼儿园说得就是个大型游乐场,孩子一旦发现现实与想像有距离时,往往会很失望。而有家长总拿幼儿园吓唬孩子,使孩子潜意识里对幼儿园产生敌意,这都可能加重孩子的焦虑。另外,“单亲”家庭孩子和完全由祖辈教养的孩子等,适应能力也较弱。

家长在准备给孩子选择幼儿园的时候,不能千篇一律的给孩子做准备,这样对于有的孩子来说是适应的,对于有的孩子来说却又是不适应的,家长应该做到根据自己孩子的具体情况来做出不同的准备。

妈妈入园准备做到位,宝宝不受罪(幼儿入园指导)


前言:幼儿园是孩子一生之中必须经过的过程,若是妈妈能够提前帮助孩子做好入园准备,那么对于孩子快乐入园可提供有利的帮助,以下就让我们来详细的了解下入园前的准备都应该做些什么吧!

对于2-3岁的小朋友而言,进入幼儿园,的确是其学习生涯中最重要的一步,特别是周围生活环境的巨大变化,使得宝宝需要提前做好各种入园准备。为了让宝宝顺利度过入园关,并爱上幼儿园,历下区实验幼儿园教师李想,根据多年的幼教经验,提出了许多家长应该提前做的准备工作。入园指导

“让宝宝知道幼儿园是个必去的地方”

对于绝大多数小宝宝而言,根本不知道幼儿园是个什么地方,李想老师建议家长,首先要和宝宝讲一讲,让他们明白幼儿园是个必须要去的地方。比如,家长可以说幼儿园是个小朋友一起玩、一起学习的地方,每个宝宝长大了,都要去幼儿园。那里有玩具、有老师、有小朋友。白天,妈妈把你送到那里,你在那里吃饭、睡午觉,和小朋友玩,晚上妈妈再把你接回家。

当然,如果条件允许,家长可以提前带孩子去熟悉一下环境。因为虽然在宝宝的头脑中,大致有了对幼儿园的印象,但没有亲眼看到,在其头脑中也是模糊的。在平时,家长应该和宝宝一起,到幼儿园走一走,看看幼儿园的外观,听听孩子们的唱歌声、欢笑声,让宝宝产生愿意进幼儿园的愿望。

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家长对宝宝讲时,要实事求是,不要夸大幼儿园有多好多好,免得孩子在入园后,心理落差大,反而认为家长骗人,不愿去幼儿园。

“勺子水杯要学会使用”

李老师介绍说,在家中,由于宝宝会有专人看护,比如吃饭的时候有人喂,喝水的时候有奶瓶,但是,到了幼儿园,这些吃饭喝水的自理能力,还是需要提前锻炼的。

首先,宝宝要学会使用勺子。幼儿园老师虽然会在刚入园时喂宝宝,但毕竟孩子多,老师少,有照顾不到的地方,宝宝就要自己学会用勺子吃饭,并要吃饱。平时,宝宝和父母一起吃饭时,就要给其一个不易碎的碗,然后让宝宝自己用勺子吃饭。宝宝吃的时候,难免要浪费粮食,也难免把饭菜弄得到处都是,但一定不要责备孩子,对吃进嘴里的每一口,都要持鼓励的态度,表扬宝宝的进步。对宝宝不正确的用勺姿势,要及时纠正,比如妈妈示范一下,然后让宝宝学着妈妈的样子拿勺子。姿势正确,宝宝很快就能学会用勺。

而喝水,也是宝宝们需要迈过的一个坎。可能有人说,喝水谁不会?但用水杯喝水对宝宝来说有一定难度,有的还在用奶瓶当水杯呢。这时,家长就要为宝宝准备一个塑料杯,里面倒上一点点水,宝宝渴了的时候,就让他用杯子喝。刚开始宝宝喝不好,总是洒到身上,这没关系,多练几次宝宝一定会熟练的。当宝宝能把少量的水喝得很好时,妈妈就可以往杯子里多倒些水,让宝宝学会控制水杯的倾斜度,锻炼既能喝到水,又不至于洒一身的方法。

“尽快适应入园后的集体生活”

在幼儿园里,上学放学都有一定的时间,因此,父母要逐渐使宝宝在家的作息和幼儿园的一致,宝宝进入幼儿园后才不会感到不适应。李想老师介绍说,家长可以这样为宝宝安排作息时间:

早上七时前起床,活动一会儿后,八点左右吃早餐;中午十二点左右吃午餐;十二点半左右,让宝宝睡午觉;两点半左右起床。上午十点及下午四点左右要给宝宝加餐,以水果、奶制品为主。晚上和家人一起进餐,上床时间为九点钟左右。入园须知

而一旦入园之后,宝宝们要面对一大群同龄的孩子,如同进入了一个小社会,这就需要锻炼孩子的社交能力了。有些孩子认生、胆小,父母就要多加注意,培养宝宝的社交能力。如何培养呢?李老师支招:家长平时可以多带宝宝去孩子多的地方,如各种早教机构,更可以让宝宝和邻居家的孩子们一起玩。有些家长害怕孩子受欺负,不敢让宝宝和其他人玩,这就大错特错了,要让宝宝学会应对其他同伴,而不是拒绝交往。

本网站小编总结:转眼之间,就又有一批的小宝宝将来入园了,那么在入园前的这一段时期妈妈是否把握住了呢?希望父母们看了以上的文章都能够尽自己的一份力,使孩子在将来的九月份能够快乐的入园!

宝宝入园深入观察,锁定目标才能不吃亏(幼儿入学准备)


引言:又是九月秋高气爽时,幼儿园迎来了新一轮的宝宝入园高潮,陌生的家长们带着陌生的孩子来到幼儿园,悲喜交加啊!当妈妈放手转身的那一刻,孩子再也控制不住内心的恐惧和委屈了,稀里哗啦的开始大哭。

每年入园第一天,新生班的场面可用哭声震天形容。孩子初入幼儿园感到恐惧很正常。有孩子用不吃饭、不睡觉来“抗议”,有的甚至做梦也念叨“要回家”。一些家长于心不忍,第二天就帮孩子请病假,后来就变成隔三差五请假,结果别的孩子已适应幼儿园生活,他的孩子还哭闹。

还有的孩子,父母包办一切,到了幼儿园突然要自己应对吃饭、穿衣等问题,自然很难适应。曾经遇到一个孩子,家人认为他吃固体食物很费劲,就把食物做得尽量熟烂。入园后,老师发现那孩子竟不会咀嚼。

入园后,老师不可能事无巨细地照顾每个孩子,因此孩子需要有一定自理能力。打算入园的孩子,家长从现在起就要做以下训练:会食用固体食物;会用勺子吃饭;会用水杯自己喝水;不用纸尿裤;能说出要大小便;能独自睡觉;有自己穿、脱衣服的意识。

家长都希望孩子能在一个舒适、安全的环境里健康成长。如何选择一个适合孩子的幼儿园?想让孩子快乐上幼儿园,家长需提前做些什么准备?

“三个一”选好幼儿园

做“一次”比较全面的调查,缩小“选择范围”。

目前,幼儿园可分为公办、民办、私立、合作几种类型,以公办幼儿园居多。家长可通过各种渠道了解幼儿园,重点关注幼儿园的性质、办园规模、收费情况、师资力量等。

进行“一次”较深入观察,锁定目标。

家长有必要对初步选定的幼儿园进行实地观察,可留意以下几方面:环境,包括园内、室内有无足够活动空间,有无充足光照,设施布局,玩具收藏量是否充足,桌、椅、床、卫生间设备是否适合幼儿使用,周边是否有污染源等;饮食安排是否得当;作息制度是否符合科学规律;保健工作怎样安排等。

有可能的话,到某个班去看看教师、孩子的精神面貌,试着跟孩子们打个招呼,看看是不是既有规则又活泼无拘。最好跟园长有一次面对面接触,感受园长的工作作风、办学理念和幼儿园特有的办园风格。

本网站小编总结:孩子送到幼儿园,家长就一天也看不到了,一直担心着孩子在幼儿园会不会不舒服,老师会不会打孩子,孩子吃饭怎么样,睡觉怎么样,这都是爸爸妈妈担心的事儿。其实爸爸妈妈不必担心,现在的幼儿园有着统一的教学生活管理,孩子在幼儿园会很快乐。

宝宝入园前准备及入园后调整


对孩子、对父母、对长辈都是一次不小的考验。宝宝入园后能不能适应?在幼儿园会不会哭闹?一个个问号不停地在家长的脑中盘旋。其实不用担心,只要做好入园前准备、入园后调整,所有难题都会迎刃而解。

提前做准备克服入园焦虑

“家长事前需做足准备,以最放松的、胸有成竹的状态帮助孩子顺利进入幼儿园。”很多孩子上幼儿园前几天又哭又闹,其实就是心理上难以接受上幼儿园这个事情。因此,家长需在入园前帮助孩子做好心理准备,让孩子更多地了解幼儿园,预见幼儿园里可能发生的事情。

宝宝3岁左右入园最好

市民张阿姨的外孙优优刚满2岁,由于张阿姨身体不好,再加上女儿工作繁忙,无力照顾优优,一家人决定,让刚满2岁的优优去上幼儿园。

8月1日,优优在张阿姨的护送下顺利入园,没有哭闹,显得很平静。一连三天,优优在学校都没有哭闹。不过,老师却反映,三天来,优优没有跟老师和同学说一句话,十分沉默。同时,优优在学校也很少吃饭、很少喝水,甚至很少上厕所。张阿姨担心优优年纪太小,很难适应幼儿园,她甚至已经向老师提出了退学的想法。张阿姨忧心忡忡地告诉记者:“真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

中日友好医院临床心理科副主任心理师王彦玲表示,“进入幼儿园是孩子走向社会的第一步。”孩子将从完完全全的游戏世界逐渐走进规律世界。经常看见入园情况不好的孩子,往往在上小学、上中学、上大学,以及步入工作岗位时也容易出现难以适应的情况,甚至常常会逃避现实。

一般认为,孩子3岁左右入园比较合适。一些孩子对幼儿园的不适应主要跟他的成熟度有关。如果孩子能达到以下要求就可以尝试送幼儿园:用别人理解的方式提出要求,寻求帮助;孩子和亲人分离时能比较平静,没有很强烈的情绪反应;一般的作息时间很有规律。

王彦玲强调,如果孩子明显偏小,一般不赞成提前入园。因为对于小孩子来说,一两个月的差距都会比较明显,孩子小一些,语言表达能力、心智成熟水平都会差一些,很容易导致常说的被欺负的现象产生。

家长也可以观察一下,如果孩子在入园前和入园初,都表现出孤僻、严重哭闹、一想到幼儿园就表现出严重的恐惧感,甚至影响吃饭、入睡,可以考虑暂缓入学。

家长也需心理调适

其实,在上幼儿园这件事上,无助的不仅仅是孩子,对于即将把孩子送去幼儿园的妈妈来说,“如何为孩子做足准备”、“如何缓解孩子的分离焦虑”、“如何让孩子尽快适应幼儿园生活”,都是必须面对的难题。

王彦玲表示,作为父母,特别是妈妈一定要做好多重准备,最好在孩子入园前一个月就开始做一些心理调试。

首先,对于上幼儿园这件事,家长不要吓唬孩子。故意的吓唬不太可能,但家长一般会忽视一些无意的行为。例如,在孩子面前,家庭成员之间互相讨论孩子上学后是否安全?是否能吃饱饭?是否会哭闹?这些焦虑、不安的情绪会传递给孩子,让孩子也感到焦虑不安。

其次,家长不要过度强调上幼儿园的好处,这样会让孩子感到做作、不真实,会让孩子的期望值太高,入园后容易产生失落感。

当然,家长要给孩子多讲幼儿园的事,不过,尽量采用平和的语气进行讲述。家长应该像讲故事一样,经常给孩子讲讲,幼儿园有几位老师?他们长什么样?幼儿园有什么玩具?幼儿园的孩子都在吃什么?

此外,家长还可以在家里跟孩子玩“幼儿园的一天”的游戏。家长可以扮演老师,跟孩子做游戏,游戏的内容是幼儿园的宝宝上午做什么?中午吃什么?怎么睡觉?下午怎么玩耍?围绕着幼儿园的一天进行实际的模拟游戏。

王彦玲强调,在介绍幼儿园的时候,家长切忌夸大幼儿园好玩的玩具,这样会导致孩子误认为,幼儿园等于游乐场,会导致孩子玩累了就闹着回家,玩腻了就产生心理失望的落差。要明确地告诉孩子,幼儿园不光是玩的地方,更是学规矩的地方,“每一个孩子都必须学规矩,这样才能长大”。

如果条件允许的话,家长最好尽早确定要上哪所幼儿园,提前进行准备。如果幼儿园主动提供家长进园参观的机会,那再好不过。重点在于,参观过程由孩子主导,父母跟随。不管孩子想去小花园或者洗手间都可以,因为这是他即将进入的环境的一部分。让孩子掌握主动权的意义在于,他能获得控制感,想靠在妈妈身上就靠在妈妈身上,想出去转转就出去转转,想回家也可以立刻回家。这能最快地让孩子熟悉:这是什么地方?这里有哪些人?会发生哪些事?妈妈也能看到教室里在发生什么事情,老师会怎么处理问题。

孩子哭闹家长态度要坚决

对孩子来说,去上幼儿园是一段冒险的旅程。他们第一次离开妈妈,第一次孤身进入陌生的环境,面对陌生的老师和小朋友,第一次开始过集体生活。他们不可避免地会感到焦虑,更让他们焦虑的是,对于陌生环境里将要发生的事情,他们一无所知。

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中西医结合医院原儿科主任张思莱指出,孩子对于与父母分离、进入陌生的环境和陌生人接触,会产生强烈的恐惧情绪。而且,由于现在的家长对孩子过度保护,孩子需要面临幼儿园里学习能力、社会交往能力、生活自理能力和运动能力等方面的挑战,这些因素使得孩子对入园产生强烈的恐惧感和抵触的情绪。

王彦玲表示,与其说入园是孩子对新环境的适应,不如说是人与人的关系的适应。乐观的人往往容易些,所以,从小应培养孩子与人交往和乐观的心态。而父母管教太严的孩子,往往交往能力较差,对新环境的适应性也较差。

家住西马金润小区的市民郑女士有一个快4岁的儿子,回忆起一年前送儿子入园的情景,至今她还心有余悸。初入园时,儿子天天哭闹不止;随后,感冒发烧不断袭来;再后来,别的孩子都上全天,自己的孩子却在“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地上着学。直到最近,孩子才能像别人一样正常地去上学。

郑女士坦言,可能由于自己是全职妈妈的缘故,她将所有的注意力都放在了孩子的身上。儿子一去上学,她的心里就像有小猫在挠似的,非常难受。“刚入园的时候,我曾经一整天待在他们学校外面,不停地眺望幼儿园,虽然什么都看不见。”

王彦玲表示,家长接送孩子时态度要坚决,切不可自行停止送孩子入园。王彦玲说,家长心疼孩子的心情可以理解,但会妨碍孩子正常的成长过程。一定要坚信,孩子终将离开父母,走向社会;没有哪个孩子是送不进学校的。此外,从一开始上学时就不要给孩子迟到、早退、缺课找借口,一定要让孩子遵守相关的规则。

回家后注意亲子沟通

孩子刚上幼儿园的那几天,一回家,妈妈就会迫不及待地想了解孩子在幼儿园的情况,“你开心吗?喝水没?跟小朋友玩了吗?……”专家指出,千万不要“审犯人”般的盘问孩子。

王彦玲表示,作为家长当然要询问孩子在幼儿园的情况,但一定要注意方法,要关心孩子的感受,多问好的方面,不要问不好的方面。此时,妈妈需要做的事情很简单,见到孩子后告诉他:“妈妈好想你,宝贝,我想亲亲你。”妈妈不用问“宝贝有没有想我”,只负责跟他亲热,告诉他,妈妈知道他很努力了。

孩子如果有极端的郁闷,不开心,反而是不愿讲出来的,逼他讲,是一种刺激。等他感觉好点,他一定愿意主动和妈妈分享。

除了亲亲抱抱,孩子这时候最需要的是一段妈妈和孩子完全拥有对方的时间。让孩子感觉到,“妈妈只是要和你在一起,我对你没有任何要求,也不期望必须做点什么”。

王彦玲表示,母子沟通是一种从小需要养成的习惯,刚上幼儿园的孩子因为太小,可能还不能完全明白沟通的全部内容,但是只要坚持母子间的沟通,会在初中、高中,孩子到青春期时显现出它的重要性,可以及时帮助孩子解决问题,引导孩子的发展方向。“孩子是一辆汽车,家长靠沟通来把握汽车的方向盘”。

防止老人产生无用感

姗姗是个3岁的小姑娘,自出生起,就由姥姥、姥爷一手带大。8月1日,姗姗开始上学,每天由姥姥、姥爷负责接送。每天早上7点半将姗姗送进幼儿园后,姥爷都会在幼儿园门口徘徊到近中午才回家。下午三四点钟,太阳正晒的时候,姗姗姥爷就已经来到幼儿园门口排队,等候孩子放学,其实孩子5点才放学。

王彦玲表示,孩子上学后,长期照顾孩子的爷爷、奶奶、姥姥、姥爷等长辈也会产生焦虑和无用感等负面情绪。通常表现为,很容易对子女发脾气,闹情绪;或者对孙辈过度保护,让孩子更加依赖他们,阻碍孩子独立的发展。此时,作为子女一定要理解他们。

王彦玲建议,作为子女要提前跟老人沟通,告诉老人,上幼儿园是每个孩子都需要做的事情,是孩子成长的一部分,不是因为老人照顾不周。同时,子女们要安排好老人今后的生活,帮助他们重新找到自己的爱好。

入园体检需空腹抽血

入园体检是孩子进入幼儿园的准备之一,家长需根据幼儿园通知的体检时间带孩子前往相关的妇幼保健站。

8月7日,记者见到不少家长就带着即将入托的宝贝来到位于嘉园二里的丰台某妇幼保健站,等待体检。由于幼儿体检扎堆,承担体检项目的各科室前,都可见到家长领着孩子排队的场景,不少幼儿家长也因此发过牢骚。工作人员建议,准备入园但尚未确定幼儿园的家长,最好将孩子的体检时间提前或者推后,避开高峰时段进行入园前体检。

此外,工作人员还表示,孩子入园体检前一天晚上12点以后,不能再进食、进水,直到次日抽血前。

发生意外允许孩子情绪发泄

在幼儿园,跌倒、摔伤、碰撞等意外也容易发生,如果真的发生了,家长应该如何帮孩子做好心理调整呢?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慢性病防治与社区卫生处高欣表示,伤害可以给儿童及其家庭成员带来心理影响,这种影响可能是消极的也可能是积极的。家长应该意识到,在遭遇伤害后,孩子出现一些退缩、胆小、愤怒的负面情绪是正常的,应该尽量地安抚孩子,不要轻易责怪他们,要允许孩子将这些负面情绪表达出来。一般情况下,孩子将负面情绪发泄后,经过一段时间会自愈,他们又会乐于参加各种游戏活动。“如果孩子在遭受伤害后,负面情绪长期存在,回避发生伤害的场景,易受惊吓,经常做噩梦,家长应该带着孩子寻求专业心理医生的帮助。”高欣说。

孩子之间经常会出现小矛盾、小打闹。家长不要教他们打、骂等方式,不要过多地干预,放手让孩子自己寻找处理方式。对于天性内向、懦弱的孩子,家长可以适当地帮助他们,带着孩子一起去找到对方沟通。

关注细节预防疾病

由于环境的变化,上幼儿园是孩子最容易生病的时期。疾病虽然不能完全避免,但家长可以通过一些细节帮助孩子少生病。

三大原因导致孩子易生病

中日友好医院儿科副主任医师许鹏飞表示,上幼儿园孩子之所以老生病,主要有三个原因,一个是环境的改变,二是饮食的差异,三是集中生活容易交叉感染。其中任何一个环节都会成为致病的那根稻草。

以孩子最常见的感冒发烧为例,许鹏飞表示,孩子会不会感冒发烧主要取决于人体和病原微生物的力量对比,人体主要的力量是白细胞和免疫球蛋白。保护上呼吸道的免疫球蛋白主要是分泌性IGA,这个球蛋白产生于肠道淋巴样组织和扁桃体。

大便干的时候分泌性IGA就减少,敌我力量发生变化,所以大便干是感冒发烧的主要诱因。此外,病原微生物生长离不开人体的鼻腔分泌物,鼻子敏感是产生大量分泌物最常见的原因,所以过敏体质的孩子也容易感冒发烧。

凉水洗脸有助控制鼻涕

流鼻涕也是孩子经常会遇到的情况。许鹏飞表示,鼻涕产生主要有三个方面的原因,一是环境温度,很多孩子对环境的温度变化很敏感,冷热变化就会刺激鼻腔产生大量鼻涕,预防的办法主要靠锻炼,可以给孩子用凉水洗脸。

二是环境的过敏源,如果孩子是过敏体质,孩子遇到较多过敏源的时候,孩子的鼻子就会过敏,产生大量分泌物,最好的办法就是减少或者清除周围的过敏源,尽量选择干净整洁的幼儿园。

三是运动,部分孩子剧烈活动以后就会形成运动血管性鼻炎,导致鼻腔分泌物增加。在运动以后鼻子堵或者流鼻涕的孩子,要控制运动量。

大便干燥需警惕

许鹏飞表示,很多孩子都有大便干的问题,但不是所有大便干的孩子都会发烧。大便干只是一个诱因。如果孩子大便干,周围正好有人感冒发烧,孩子同时有鼻子堵或者流黏鼻涕,孩子感冒发烧的机会就很大。

所以平时就要给孩子养成一个良好的定时大便的习惯。长期便秘的孩子,一定要注意是否存在蛋白过敏的现象。

同时,还要关注嘴里的臭味。如果孩子早上起床嘴里有臭味,说明孩子已经有细菌感染,必须给孩子多喝水。

当然,孩子会否生病还有很多因素,如果家长注意了以上常见的因素,虽然不能完全杜绝孩子生病,但孩子生病几率会明显降低。

家长对孩子入园前准备及入园后调整


王彦玲强调,如果孩子明显偏小,一般不赞成提前入园。因为对于小孩子来说,一两个月的差距都会比较明显,孩子小一些,语言表达能力、心智成熟水平都会差一些,很容易导致常说的被欺负的现象产生。

家长也可以观察一下,如果孩子在入园前和入园初,都表现出孤僻、严重哭闹、一想到幼儿园就表现出严重的恐惧感,甚至影响吃饭、入睡,可以考虑暂缓入学。

家长也需心理调适

其实,在上幼儿园这件事上,无助的不仅仅是孩子,对于即将把孩子送去幼儿园的妈妈来说,“如何为孩子做足准备”、“如何缓解孩子的分离焦虑”、“如何让孩子尽快适应幼儿园生活”,都是必须面对的难题。

王彦玲表示,作为父母,特别是妈妈一定要做好多重准备,最好在孩子入园前一个月就开始做一些心理调试。

首先,对于上幼儿园这件事,家长不要吓唬孩子。故意的吓唬不太可能,但家长一般会忽视一些无意的行为。例如,在孩子面前,家庭成员之间互相讨论孩子上学后是否安全?是否能吃饱饭?是否会哭闹?这些焦虑、不安的情绪会传递给孩子,让孩子也感到焦虑不安。

其次,家长不要过度强调上幼儿园的好处,这样会让孩子感到做作、不真实,会让孩子的期望值太高,入园后容易产生失落感。

当然,家长要给孩子多讲幼儿园的事,不过,尽量采用平和的语气进行讲述。家长应该像讲故事一样,经常给孩子讲讲,幼儿园有几位老师?他们长什么样?幼儿园有什么玩具?幼儿园的孩子都在吃什么?

此外,家长还可以在家里跟孩子玩“幼儿园的一天”的游戏。家长可以扮演老师,跟孩子做游戏,游戏的内容是幼儿园的宝宝上午做什么?中午吃什么?怎么睡觉?下午怎么玩耍?围绕着幼儿园的一天进行实际的模拟游戏。

王彦玲强调,在介绍幼儿园的时候,家长切忌夸大幼儿园好玩的玩具,这样会导致孩子误认为,幼儿园等于游乐场,会导致孩子玩累了就闹着回家,玩腻了就产生心理失望的落差。要明确地告诉孩子,幼儿园不光是玩的地方,更是学规矩的地方,“每一个孩子都必须学规矩,这样才能长大”。

如果条件允许的话,家长最好尽早确定要上哪所幼儿园,提前进行准备。如果幼儿园主动提供家长进园参观的机会,那再好不过。重点在于,参观过程由孩子主导,父母跟随。不管孩子想去小花园或者洗手间都可以,因为这是他即将进入的环境的一部分。让孩子掌握主动权的意义在于,他能获得控制感,想靠在妈妈身上就靠在妈妈身上,想出去转转就出去转转,想回家也可以立刻回家。这能最快地让孩子熟悉:这是什么地方?这里有哪些人?会发生哪些事?妈妈也能看到教室里在发生什么事情,老师会怎么处理问题。

让宝宝入园后能快速入群


每个宝宝在入院的时候都会出现一些不适期的,但是由于孩子的性格不同,让孩子在幼儿园入园的时间的长短也是不相同的。让我们了解一下盼盼入园后迟迟不肯入群的原因什么,幼儿园老师又是如何帮助盼盼的。

案例:盼盼转来的第一天,就引起了老师的注意:她虎头虎脑,有点黑,看似个聪明伶俐的一个女孩子,却沉静地像一只乖乖的“小羔羊”,让人几乎感觉不到她的存在。集体活动时,她端坐着,面无表情地看着老师,然后又低下头;吃饭前,孩子们都去洗手了,她还是端坐着;起床时,如果不叫她不抱她起床,她就会一直躺在床上;游戏时,孩子们全体出动了,只有她仍坐在那里,活动室里欢快的游戏气氛与她的沉默形成了强烈的反差。

之后,老师在一日生活中尝试着与她近距离接触,并更细心地观察她。发幼儿教育现盼盼其实是个非常棒的女孩子,她不仅饭吃的多,而且从不挑食,自己动手的能力较强,可是她就是不愿动手做,不愿和老师沟通,与其他小朋友一起玩。通过几天的观察,老师渐渐发现盼盼主要问题是胆小孤僻,缺乏自信,与同伴交往困难。那么怎样才能有效地帮助她克服胆小,树立自信,尽快适应集体生活呢?

通过与盼盼家长的一次长谈,老师了解到盼盼从小由奶奶扶养,父母早已离婚。由于缺少父爱母爱,以及奶奶对她的百般爱护,又怕她在外受别人的欺负,就整天让她在家看电视,玩玩具,不和同龄人交往。造成她现在的胆子孤僻,更不知如何与同伴交往。

了解情况后,老师提出要帮助盼盼融入集体,学会和同伴正常交往,就要帮助她树立自信心。而自信心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建议家长适时表扬,鼓励孩子的点滴进步。盼盼奶奶非常配合。过了几天,盼盼在私下愿意和其他小朋友讲话了,而且吃饭时也不用老师刻意地过去叫了,老师表扬之后,盼盼开心地笑了……

随着时间的流逝,盼盼朝着大家所期望的方向变化着,但是并不明显。虽然现在愿意和老师交流,但仍不怎么愿意和同伴交往,游移于集体之外。老师又鼓励一些能力强,人缘好的孩子去找盼盼玩。开始时,别人找她,她也不太愿意,但时间一长,她也就接受了。虽然她只是在同伴的支配下拿一块积木,递一块橡皮泥等,但这是良好的开始。

像盼盼这样的孩子,除了老师在园的鼓励外,家长也需要教给孩子必要的社交技能,鼓励孩子与同龄孩子交往,在成功的体验中增强自信,最终成为一个健康快乐,活泼开朗的孩子。

只要找到其中的原因就不难让孩子入群,虽然盼盼在当时还没有表现的完全融入的集体,但是盼盼的举动已经是很大的进步了。这样的成绩是老师和盼盼奶奶看了很欣慰的,也让盼盼恢复了原来活泼的性格。

入园准备


为了让宝宝能尽快适应幼儿园的集体生活,爸妈需要提前数月开始作准备,对宝宝进行一些强化训练。哪些准备工作才是真正到点的呢?看完本文,希望对预备役新生爸妈们有所帮助。

爸妈希望宝宝能顺利入园,快乐地投入集体生活中,并愿意为此付出许多行动。事先让宝宝对上幼儿园提起兴趣就是很好的方法。许多爸妈担心宝宝在家里吃、玩、睡都没有规律,不能适应幼儿园里的作息时间,于是下大工夫在调整宝宝的生物钟上。其实,宝宝的作息时间到幼儿园里自然会跟上大群体,这里我们列举了几点容易被忽视的但却相对重要的“入园热身运动”,提请爸妈注意。

为宝宝准备一份简历

爸妈可能要惊呼:宝宝上幼儿园都要简历?是的,把宝宝吃喝拉撒玩的习惯都写下来,特别是语言表达能力没有健全的小宝宝而言很重要。因为这份简历可以为带班老师提个醒,让老师在最短的时间内了解宝宝的习惯与状况。老师能借着“宝宝简历”这样的辅助工具了解宝宝,对宝宝的照顾与护理也更容易上手。

简历其实不复杂,却要写得详细。比如宝宝的大名小名、一般在什么时候会大便、通常的饭量是多少、有便意了会如何表示、渴了饿了又是怎样表示、在家时的午睡时间等等。最好能附上照片,方便老师能把人和名字对上号。

如果宝宝是过敏体质,爸妈务必把过敏源写清楚。有些特殊体质的宝宝,如严重尿床、先天性疾病等也需事先告诉老师。

爸妈准备复杂度:★☆☆☆☆

受到老师欢迎度:★★★★★

懂得区分玩具与食物

幼儿园里宝宝多,病菌交叉感染的机会更多。教会宝宝区分什么是玩具什么是食物很重要,能有效避免宝宝啃咬玩具或吞食异物。啃咬玩具会使病从口入,吞食异物的后果就更为可怕啦。如果宝宝还在出牙,可以让宝宝带块咬牙胶去幼儿园。

爸妈准备复杂度:★★☆☆☆

受到老师欢迎度:★★★★☆

叫大小便的用词须注意

许多爸妈都知道完成如厕训练很重要,不希望宝宝穿着纸尿裤去幼儿园。不论是否准备入园,爸妈都希望宝宝早对纸尿裤说“再见”。这里要指出一个会被忽略的小问题:宝宝叫大小便用词不规范。

每个宝宝对叫大小便有不同的表现方法。有的是发出“嘘嘘”的声音表示要小便,用“嗯嗯”的声音表示要大便;有些男宝宝管小便叫“开炮”;有宝宝称大便为“扔炸弹”;有些宝宝有便意时就摸着屁股原地跳……虽然老师们在与爸妈交流时肯定要问及这个,可是刚入园的时候,面对那么多的新生,老师连名字都叫不全,更不可能分得清谁大小便是怎样表示的。

与宝宝们猜谜最难不过,等知道答案了,裤子可能也已经尿湿了。不要太难为老师们了,教会宝宝用规范的用词来说吧。

爸妈准备复杂度:★★★☆☆

受到老师欢迎度:★★★★☆

吃饭喝水穿衣自己来

除了会叫大小便以外,托班的宝宝最好能自己吃饭、用杯子喝水,中班以上的宝宝应该学会自己穿、脱衣服。宝宝的自理能力强,在集体生活里必然不吃亏。开饭时间可以自己吃,不用等着老师来喂。幼儿园里的杯子都是普通不过的水杯,如果宝宝在家一直用学饮杯的,爸妈千万要事先让宝宝学会用普通杯子喝水哦。

爸妈准备复杂度:★★★★☆

受到老师欢迎度:★★★☆☆

减除宝宝的分离焦虑

宝宝在初入幼儿园时会哭闹、反抗、要求回家,最大的原因就是与原有照看人的分离焦虑。爸妈有必要在入园前就开始减除宝宝的分离焦虑,特别是对那些黏人的宝宝。

这种焦虑情绪是宝宝缺乏安全感的体现,被爸妈送到一个完全陌生的环境,周围没有一张熟悉的脸,宝宝当然没有安全感。爸妈应鼓励宝宝表达自己的感觉,帮助宝宝解决问题,同时也教宝宝一些放松的技巧。

可以试着与宝宝短暂分离,例如让宝宝到邻居家玩,约定时间来接他。刚开始可能宝宝只能同意5分钟,可以渐渐延长时间。而暂时的看护人可以从非常熟悉的人渐渐换成比较陌生的人。和宝宝约定时间,爸妈只能早到不能晚到,这样宝宝心里才有底,到时间爸妈一定会来接他哦。

爸妈准备复杂度:★★★★★

受到老师欢迎度:★★★★☆

为了让宝宝尽快适应幼儿园生活,爸妈的准备工作要充分。如果宝宝没有准备好,还是推迟入园的比较好哦。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