陷阱一:迷信早教宣传,忽视言传身教

心理场景:疲惫的阿敏

邻居的孩子有好几个都去上早教班了,家长们者日觉得不能让自己的孩子输在起跑线上。阿敏的孩子刚1岁半,听早教班宣传人员说的天花乱坠,自己就把孩子也送到早教班。每周自己带孩子去上课,周末几乎都花在了陪孩子上课上面。平时孩子保姆带,周末还要去上课,她和孩子的接触越来越少。她认为花了很多钱,把孩子送进了幼儿早教班,就高枕无忧了。然而早教班再好,父母和家庭的教导对孩子来说才是最为重要和最为有效的。

陷阱解析:

把孩子的成长托付给早教中心是错误的想法。孩子的早教关键在于家庭和父母的言传身教,早教不是单纯的找老师给孩子上课,而是要对孩子“以情为先、以养为主、教养结合”。婴儿从出生那刻起,就是有能力的学习者,一方面阿敏重视孩子的教育,另—方面她却不能多于孩子在—起,这样早教的意义又在哪里,家长的言传身教,是对孩子最好的早期教育!

专家点评:

早期教育,不是上上早教班就可以解决的。教育就在身边:给孩子创造一个温馨和睦的家庭氛围、和家人处好关系、每天至少花一小时与孩子语言交流,与他们在生活和游戏中良好互动。家庭和大自然才是早教最好的课堂,无论哪一家早教机构或早教专家都不能代替家庭和家长。

陷阱二:转嫁父母意志,忽略孩子感受

心理场景:早慧的尴尬

在杨爸爸的严厉管教下,小杨3岁不到就会背近百首唐诗,4岁就对大街上的车子品牌如数家珍。不得不承认小时侯的小杨是一个人见人爱的孩子,而这可爱的背后却是杨爸爸近乎严苛的灌输型教育方式。三年级,小杨突然爆发出了“抽动秽语症”的症状,身体发生抽动的同时,对学习也彻底丧失了兴趣。已经退学的小杨目前正在接受心理辅导和药物治疗。

陷阱解析:

接受不当早教的孩子,到了小学三、四年级往往会暴露出厌学、注意力不集中等生理、心理障碍,学习成绩随之大幅下降。接受知识灌输式早教的儿童,往往在年幼时显得比同龄的普通儿童更为“聪明”。而这并不是孩子真实能力的体现,只是建立在他们比其他孩子死记硬背了更多的书本知识的基础之上。在不当早教的负担之下,孩子们不得不一次又一次地体验失败和不成功等负面,,青绪,一些心理调节、适应能力较弱的孩子很容易产生厌学等心理问题,甚至出现多动症、抽动秽语症等儿童脑功能障碍。

专家点评:

所有父母都希望孩子将来幸福,而幸福是内心的情感体验。—个情感不断受压抑、得不到肯定的人,是无法感受到快乐的。玩也是孩子学习的课堂。玩可以给孩子带来莫大的快乐,玩可以让孩子学会伙伴间的交往,玩可以激发孩子的想象力、创造力和合作能力。

陷阱三:忽视个性发展,盲从流行理论

心理场景:望子成龙事与愿违

李楠夫妇对儿子李想的教育丝毫不曾马虎,早早就念书绐他听,还给他播放名为《小小爱因斯坦》的幼教音像制品,早在李想3岁时,就着手培养他的电脑技能,后来又把他送入最好的私立学校就读。总之,几乎一一切都按照流行的”正确方法”实施,他们期望这样能帮助儿子未来取得“成功”。1但李想的表现却差强人意。孩子不能集中注意力学习。到6岁时,再次出现尿麻现象,并开始缺课。

陷阱解析:

实际上,许多家长在跟着各种最新流行的育儿理论走,匆忙赶场参加培训班的孩子也不罕见。压力过大有害身心,如果孩子压力过大,导致身体、心理上或人际关系中出现一些异常表征,那就应该注意了。身体上的不适包括睡眠紊乱、细菌感染增多、紧张性头痛;心理上的不适包括焦虑、抑郁、情绪低落。人际关系可能遭受的影响主要表现为性格孤僻、容易与人发生争论、暴力倾向等。由于社会大环境,人们会被动地盲从一些“应该把孩子培养成成功者”的教育理念,但这种向孩子施压的做法往往与其天性背道而驰。家长受到社会大环境的影响,往往迫不及待地“拔苗助长”,根据时髦理念打造孩子的成功者素质,导致了千人一面,忽略了个性成长。

专家点评:

建议广大家长不要盲目追随各种时髦的育儿理念,要了解孩子的天性,因材施教。有些幼教音像制品的效果未必就像商家宣传的那样神。随着社会进步,科学研究在飞速发展,时髦的育儿理念越来越多,都说自己的有理,有的甚至相互矛盾。父母花点时间分析孩子,包括优点和缺点,然后根据分析结论因材施教比盲从理念更有意义。

陷阱四:只重视智力培养,轻视养成教育

心理场景:甜甜妈的痛苦

甜甜妈每天抓紧睡觉前的半小时教甜甜背儿歌、认字、画画、学英语等等,甜甜还是不会背也不会写。而且甜甜对于这些东西好像没有兴趣,就愿意看动画片,要不就哭着闹着要玩具。甜甜妈就怕孩子以后不聪明,赶不上别的孩子,整天为这事担心。

陷阱解析:

早期教育实际上是指对0—3岁的婴幼儿进行的养成教育,重在孩子非智力因素的培养以及能力培养,而非当下流行所谓智力培养。但许多父母希望孩子学会很多知识,她本身也是很渴望学到东西,所以早教是应该的。但过于注重智力开发,而忽略非智力因素发展,才是早教的最大陷阱。其实对于智力开发大可不必那么着急,孩子有他自己的发展阶段。过分跨越成长阶段进行超前教育,不但不能提高孩子的智力,还会对孩子身心正常发展产生影响。

专家点评:

幼儿时期不如多带孩子出去活动活动。与其让孩子在家学会了认“狗”字,不如带他去宠物市场多看看狗狗,发散他的思维。学会思考比学会知识更为重要。早教对于孩子们来说,是自然、是游戏、是生活的方式;而不是勤学苦练的功课,不是童年生活的包袱和父母理想的后继!

延伸阅读

爱的陷阱(深秋幼儿成长)


前言:父母们都是爱孩子的,但是什么是爱呢?爱的表现应该在那一方面呢?当今的社会许多的家长们将爱变得扭曲化了,从而误入了爱的陷阱,以下就让我们来看两则小实例吧!说说从中你读到了什么?

有一则名叫《幸福的小狐狸》的寓言,说的是一只老狐狸带着一只小狐狸生活在一个山洞里。老狐狸是小狐狸的爸爸,小狐狸的妈妈不幸死在猎人的手里,于是老狐狸就带着小狐狸躲进了这个山洞过日子。

由于小狐狸的妈妈死得早,老狐狸对小狐狸更是疼爱有加。亲子网

每天晚上睡觉的时候,老狐狸看着小狐狸酣然入睡的样子,眼泪就会止不住地往下流,想起了自己的妻子对它的微笑,还想起了原来一家三口过着那样幸福的日子,又想起它们自由自在的生活。这一切让它的心痛如绞。每当这个时候,老狐狸就暗下决心,要让小狐狸成为天底下最幸福的狐狸,不让它吃一点苦,不让它受到一点伤害,即使是自己粉身碎骨也要做到。

老狐狸每天都生活在惊恐之中,害怕猎人伤害小狐狸,害怕其他动物袭击小狐狸,害怕食物不合小狐狸的口味……所以,每当老狐狸外出捕食时,都要把小狐狸关在洞里,把洞口封得严严实实,看不出任何痕迹,然后拼尽全力去捕捉小动物,回来后总是满载而归,小狐狸就这样在爸爸的呵护下,幸福而又快乐地生活着。

有一天,小狐狸实在无法忍受自己待在山洞中的孤独,趁着老狐狸出去捕食的时候,打算偷偷溜出山洞,自己捉一只小兔子,等爸爸回来让它看一下。

没想到小狐狸刚露出头,就看到一只大灰狼眼睁睁地瞪着它。小狐狸没有见过这种场面,吓得晕了头,没向洞里跑,反而跑出了洞口。

由于小狐狸每天待在洞里,所以跑起来实在是太慢了,不一会儿就被凶恶的大灰狼给抓住了。

过多的爱没有让小狐狸得到保护,反而让它失去了应变和逃跑的本能,最终没有逃出危险而葬身狼腹。

很多父母也像这只老狐狸一样犯了“爱心”的错误,一切为了孩子,为了孩子做一切,过分照顾,过度保护孩子。

一位母亲为他20岁的孩子伤透了心,她不得不去找儿童问题专家。

专家问,孩子第一次系鞋带的时候打了个死结,您是不是不再给他买带鞋带的鞋子?母亲点了点头。专家又问,孩子第一次洗碗的时候,弄湿了衣服,您是不是不再让他走近洗碗池?母亲点头称是。专家接着说,孩子第一次整理自己的床铺,您嫌他笨手笨脚,对吗?这位母亲惊愕地看了专家一眼。专家又说道,孩子毕业去找工作,您又动用了自己的关系和权力。这位母亲更惊愕了,从椅子上站起来,凑近专家问:您怎么知道的?专家说,从那根鞋带知道的。母亲问,以后我该怎么办?专家说,当他生病的时候,您最好带他去医院;他要结婚的时候,您最好给他准备好房子;他没有钱时,您最好给他送钱去。这是您今后最好的选择。亲子教育

没有父母希望得到这样的答案。

在孩子成长的道路上,存在着一个非常温柔的陷阱,就是那些过分庇护孩子的父母亲自挖掘的。掉进陷阱里的孩子,由于被剥夺了犯错误和改正错误的机会,从而也失去了长大成人的权力。

本网站小编总结:爱孩子就要使其变得更加坚强,有自己保护自己的能力,而不是一味的替孩子去做事情,照顾其所有的生活,希望家长们看完此篇文章都能够多中醒悟过来,不要误入爱的陷阱!

九种最会毁孩子的家长类型


子把父当马,父望子成龙,可怜中国父母心!舔犊之情,不能不令人感动,然而舔犊的方式,恐怕尚待改进!纵观中国的家庭教育之弊,放纵者有之,溺爱者有之,施暴者有之,粗略的划分一下,大致有如下类型:

(一)模具制造型

持此类教育方式的家长,大有人在。此类家长,属于自以为是之人,总以为自己的想法不会错误,总以为自己是爱孩子,为孩子好。对孩子的要求极严,孩子的举手投足,都给予详尽的指示,从生活习惯、活动的范围方式,到读书的范围方法、兴趣爱好,甚至到高考专业的选择、毕业工作的种类,都受到强制性指导。

殊不知,人是万物之灵,人最大的长处,是善于思想,善于学习,善于在学习中创造,而这种教育模式,无形之中,就抹杀了孩子的自主学习与创造能力。在这种模式之下,不否认也有一些孩子有所成就,但更多的孩子,却成为模具制造的产品,家长原形的克隆,人的独立思考与创造能力,在这些克隆产品中黯然消退。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会打洞,在这种模式之下,恐怕龙凤老鼠的后代,都是“老鼠”了!

 (二)温室培养型

经济条件的改善,孩子数目的减少,使家长更有能力精力来教育培养孩子。捧在手中怕掉了,含在嘴里怕化了,给予孩子最好的学习与成长条件,弥补自己少时的缺憾,这是生在艰苦年代的家长的普遍做法。

孩子的吃,要操心,总担心孩子缺锌少钙;孩子的穿,要操心,嘘寒问暖,从孩子房里的太空被空调,到出门武装到牙齿的装备,无一不体现了家长细腻的爱心;孩子的行,要操心,在学校附近春游,父母也要请假奉陪;孩子的交往,要操心,本着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的道理,孩子只容许与“优秀”者(大多以学习成绩为标准)交往;孩子的学,更要操心,从胎教,到小时候的艺术素质的培养(比如学琴画画),到入学的学校选择、老师选择,无一不体现了家长的“智慧”,直到孩子的毕业,专业的选择,工作的选择,爱人的选择,仍要操心,有道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却没有料到,人的思虑有限,自然的造化无穷!这样的做法,制造了许多肥胖儿童与厌食者,制造了免疫力极差的孩子,制造了庞大的厌学者队伍,制造了离开父母一无所能的孩子。温室的花朵,禁不住一点点风吹雨打,“温室”培养出来的孩子,离开父母,却无法适应于社会,最后父母只好哀叹自己无法与天地同寿了!

(三)极力压榨型

这种模式多出现在孩子的读书过程之中。教育的社会性与个体的特殊性之间必然有矛盾,在目前形势下,高等教育与高中教育没有普及,大学生的就业率很低,迫使家长对孩子提出过于苛刻的要求,以使孩子能够上一所名校,有个较好的前程。

纵使学校能够减负,家长也未必让孩子减负,连小学生的作业,家长都要求孩子完成两套三套,而学校面临的生存压力,教师面临的考核压力,也使学校的减负成为镜花水月。在平时,孩子们都被迫学习到晚上10点以后,而假期,更有各种补习班、特长班在等待着被压榨得灯枯油尽的孩子!教育科目的设置不合理、教育模式的缺陷,在扼杀孩子的创造力,而家长们,不设法补救,却推波助澜,成为扼杀孩子天性与创造力的同案犯。

 (四)经济刺激型

物质的社会,造就物质的方式,一切以经济为中心,教育模式也被产业化,很多家长的教育方式,也是“向钱看”!考第一,奖励多少,考前十名,奖多少,在不少家庭,都成为制度!许多家长基本上都是以钱来“遥控”孩子。小小的脑袋,最终只容纳了一个庞大的“钱”字,洗自己的衣服,可以,拿钱来;帮你做作业,可以,拿钱来;帮爸爸买包烟,可以,拿钱来……

 (五)原始放牧型

这类模式多出现在打工家庭或者问题家庭,父母忙于打工挣钱,无暇关注孩子,或者婚姻破裂,根本就不顾及孩子。当然也有现实的家长,认为读书无用,孩子未必能考上大学,大学毕业未必能找到工作,不读书也同样可以挣大钱,甚至成为黑社会的流氓,也一样“出人头地”!干脆就任其自生自灭!这种模式的后果,就是把教育的责任全部推给学校推给教师,现在虽然有“教育万能”的理论,这世界上却没有万能的教师!

 (六)自家萝卜型

俗话说,自家萝卜天大个,是啊,情人眼里出西施,家长眼里出天才,自家的孩子什么都好,稍微的出众,在有的家长眼中都是天才的举动,即使有不好,那也是别家的孩子不好,是老师学校的不好,是社会的不好,自家的孩子绝对不会不好!这种情形,相信读者也曾见识,其中危害,就不赘述了。

(七)崇尚暴力型

“棍棒下出孝子”,仍然有部分家长崇尚用武力解决问题。特别在孩子调皮不听话的时候,在气头上,对孩子拳脚相加的,仍然大有人在。给孩子造成的心理阴影,逆反心理以及长大后崇尚暴力解决问题的恶劣影响,很难消除。暴力调教的孩子,要么逆反心理特别强,要么特别懦弱,但有一个共同点,就是在这种环境长大的孩子,很少不崇尚用武力解决问题!

 (八)《大话西游》唐僧型

这部分家长相对比较温和,但又失之偏颇,当语言说服不能解决问题时,就难免絮絮叨叨了,好比是《大话西游》的唐僧念经,两个小鬼实在受不了,只好上吊自杀了。现实之中,有的家长的确过于唠叨,但殊不知,这样做不仅对孩子的教育于事无补,反而会起到反作用。

 (九)百依百顺奴才型

经济条件的改善,孩子数目的减少,一个孩子,可能是祖父祖母的期望所在,外公外婆的期望所在,叔叔阿姨的期望所在,父亲母亲的期望所在,这样,造就了一大批“小皇帝”,自私自利,没有爱心,唯我独尊,最后不容于社会也就必然了。

 (十)修正教育缺陷的建议

最后,给出作为补救以上一些家庭教育方式的缺陷的建议。

理想的家长,应该在儿童的早期的智力开发方面下功夫,先天智力毕竟无法更改,后天智力确有极大的挖掘潜力,这是其一;爱孩子,重视孩子,但不能溺爱,满足合理的要求,但要让孩子自己明白,哪些是不受鼓励的;严格要求孩子,但应给孩子适度的活动空间;幼儿教育与小学教育特别重要,这是决定孩子的行为习惯、思维方式、以及培养孩子兴趣爱好的重要阶段,一个良好的学习习惯,一个良好的生活习惯,一个良好的思维习惯,一个良好的经济观念,以及好的性格,都将要影响孩子的终生,都将决定你的孩子的成就!现在的家长,却过于实用主义,眼睛只盯着初中高中,却没有明白,初中高中的成就,很大程度取决于小学养成的习惯与逐渐形成的性格。

是谁毁掉了宝宝的主动性


根据育儿专家多年的研究可以得出,父母们的家庭教育方式会对孩子的性格等等各个方面产生着影响,那么想要知道现在的孩子为什么会没有主动性吗?以下就来具体的了解下吧!

案例:

小浩妈妈反映,小浩上小学时很兴奋,很听老师的话,说老师讲课很有趣,课本很好看。妈妈很用心,咨询了很多家长,总结出了“宝贵经验”,包括要养成孩子良好的写作业习惯。

自此,一放学,妈妈见到小浩就问“老师留家庭作业了吗”,并不断叮嘱孩子“回家先写作业”。小浩一个拼音写得不规整,爸爸妈妈就立即要求擦掉重写。早教网

初中时,妈妈说很多事情小浩不与父母沟通,父母的问话也不愿意回答,特别是流露出了厌学情绪,有时连家庭作业也不想做了。

心理专家分析:

这是孩子“被动成长”的常见培育现象:当孩子兴致勃勃地玩时,父母要把孩子抱走,当孩子在床上安静而自由地躺着时,父母又让孩子起来练习爬行。父母问题出在方法上:以打断和不依从于孩子原有兴趣与关注点为特征,只是以单纯的“帮助孩子”为目的,使孩子完全处于被动状态,阻断孩子的主动学习过程,可能形成孩子不良的学习接受习惯。

每个孩子在学习上有不同的表现,用严格的“好习惯”来高标准要求对待孩子,家长的“好意”往往使结果与期望相差甚远。所以,家长应该少些急功近利,激发孩子主动学习的兴趣。早期教育

本网站小编总结:家长若是太主动了,孩子们就会变得被动,目前许多的父母都希望孩子有一条光明的大路,因此早早的就给孩子铺好的路,却很少关心孩子们的感受,终究使孩子习惯性的被动做事情!

当心幼儿园的招生“奇招”


春季来临,各大幼儿园也开始为了抢到足够的生源,及早“动手”,各出奇招展开“招生大战”。为此,幼儿教育界人士提醒父母,在给孩子选择幼儿园时要仔细考察幼儿园的真实情况,不能被表面现象“迷惑”。

纵观幼儿园的各种奇招,可以将其归纳为以下几种类型:

“现场作秀”型

为了能赢得生源,不少幼儿园在居民小区里搞起了“现场表演”,让园里的老师和孩子展示教学成果,孩子们一口流利的英语再加上幼儿园开设的各种特长班让不少父母怦然心动。对此,幼教专家提醒,对幼儿园的教学情况不能只看一次“现场表演”。要看老师是不是正规的儿童教育专业毕业,是不是善于和孩子及父母交流,英语口语是不是标准。幼儿阶段重在全面发展,对幼儿兴趣的培养不能过早定向,所以选择幼儿园时要看这里能不能给孩子提供一个全面发展的空间,不要看它能开多少特长班。

“彰显实力”型

为了能显示自己的经济实力,很多幼儿园在媒体上大做广告,还印制精美的宣传画册发放到居民区和各单位,有的幼儿园还请来艺术团体在居民区给父母们办免费晚会,以证明自己的实力。此外,很多幼儿园还会给当场报名的孩子送上书包、玩具、图书之类的礼物。对此,幼教专家提醒,不要一味地只看幼儿园的硬件设施,要看幼儿园的环境设计是不是符合孩子的需要。看看园舍是否清洁、宽敞、安全,是不是有足够的活动空间,教具、玩具是否齐全。

“为你着想”型

为了能争取生源,一些幼儿园更是在“后勤服务”上下功夫。你家离得远,我们有“娃娃车”给你接送孩子;你下班晚,我们有“晚班”,老师陪着孩子一直等到你下班。对此,幼教专家提醒,父母们一定要从自己的实际情况出发,不要认为幼儿园的服务好,就可以不考虑园所的近便性了。其实,幼儿园是否近便非常重要,幼儿正处于生长发育期,每天起早贪黑,睡眠严重不足,加上乘车劳顿,不可能有精力和兴趣去幼儿园。

专家提醒,面对各大幼儿园眼花缭乱的招生大战,父母们千万要保持头脑清醒。只有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根据孩子的个性特点去选择一个合适的幼儿园,孩子才能快乐。

听话就用食物奖励,这样很毁孩子!


很多时候,家长会在不知不觉中把食物当成育儿工具,控制、诱惑、处罚……殊不知,这样的做法会让孩子和食物的关系变得扭曲而不健康,对孩子影响深远。

我们希望孩子能够从食物中获得营养,能够与健康的食物做朋友,远离不健康的食物。可是,就像中了魔咒一般,长辈将食物作为工具的做法一不留神就出现在我们自己身上,让我们陷入误区里。

常见误区1:食物当奖励

“只要你听话,我们就去吃XX。”

这是很普遍的一种现象。很多父母都会说:“宝宝乖,我们就吃一个冰激凌。”“宝宝今天睡觉好,奖励一个棒棒糖。”但是,他们不知道这样做会对孩子带来很大的影响。

用来奖励的食物常常是不健康的食物或零食。这些食物一般的特征是:高热量、没有太多营养、口感比较好,平时吃不到的。

这些食物由于平时稀缺,再加上积极的奖励,其实已经在宝宝的心理层面建立了关联——

他会觉得被奖励的食物是特别好的。但事实往往并非如此,只是父母无意中给宝宝造成了这样一种不正确的关联。

常见误区2:食物当慰藉

“把这颗糖吃掉,会让你心情好一点。”

还有些父母在孩子心情不好时,或者哭闹时,就用蛋糕、冰激凌或者糖果来哄孩子,这也是一个常见的误区。

人在心情不好时,由于生理机制的反应,本来就会多吃甜食,如果父母再进一步强化,就会让孩子产生不恰当关联。

孩子上小学或者成人之后,可能会出现遇到挫折或压力通过吃不健康的东西来缓解压力。这种牢固的心理慰藉就是小时候不恰当的关联所引起的。

现在有很多人失恋了或者工作压力大时,就开始暴饮暴食,或者吃高热量的食物来缓解压力,比如炸鸡、巧克力、热可可、蛋糕等。(原来院君的暴饮暴食是从小埋下的隐患……)

如果在孩子小时候,父母提供的慰藉食物是健康的食物,他长大以后也会偏爱这种食物。哪怕在压力比较大时,他也会选择健康的食物和方式,因为这种选择代表的是安全感,是心理抚慰。

常见误区3:把食物变成愧疚

“把盘子里的东西全部吃掉,还有很多小朋友在挨饿。”

还有很多家长会规定孩子吃一定量的食物,如果孩子吃不完,会告诉孩子世界上还有很多地方的小朋友没有饭吃,不能浪费粮食,必须把碗里的食物吃完。

确实,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但有时候家长给孩子的分量确实太多,超过了孩子的需求。如此下去,孩子不容易建立对食物的控制感,反而容易被食物控制。

现在都倡导吃到七分饱,但是真正能够做到的人不多。

这是因为我们常常缺乏对食物的控制感,很多时候虽然已经饱了,但是如果不把盘子里的东西都吃完,如果不感觉吃饱了,心里就会觉得不舒服。这种不舒服的感觉就是来自于小时候我们常常被告知:“这一盘东西你必须得吃完!”

于是,我们失去了食物的控制感,被食物控制了。这也是造成一些饮食障碍的原因。

因此,从小建立对食物的控制感,让孩子与食物建立良好的关系其实非常重要。建立吃饭的控制感,比较好的做法是让孩子自己来决定吃多少,而不是一定要限制他必须得吃完。

父母可以告诉孩子:“放到碗里的东西必须吃完。但是,我不知道你可以吃多少,所以,你自己可以每次都少一点,如果不够吃,可以多来几次,直到你自己觉得够了为止。”

常见误区4:食物当处罚

“把蔬菜都吃光,否则别玩游戏。”

还有一个常见误区就是把食物当做处罚。我们发现,把食物当作奖励时,奖励给孩子的都是零食或不健康的食物,而把食物当作处罚时,处罚孩子的食物往往是孩子不喜欢吃的健康食物。

奖励不健康食物:巧克力、蛋糕、冰激凌……

惩罚健康食物:胡萝卜、苹果、大白菜……

如此一来,孩子跟健康食物之间的关系就变得更加恶劣了。有些孩子会在大人的强迫下吃掉食物,但他的心里非常抵触。此时,跟食物相关联的是孩子的负面情绪。

基本上可以预料,如果以后没有人强迫,孩子是绝对不会吃曾经被逼迫吃的食物的,因为这个食物在他的心里已经象征着处罚与痛苦了。

甚至,他会将这种厌恶情绪泛化,如果一盘菜里有某种食物,或者像某种食物都会觉得厌恶,而且会非常敏感。

这其实也是人的自我保护机制在起作用。孩子一旦讨厌某种事物,这种厌恶的泛化比积极的泛化会更快,而且影响更大。

人有独特的学习语言的能力,能够把事物的概念、意义、功能进行关联,所以我们可以把健康食物与积极的情绪、情感、乃至积极的认同,转移到吃健康食物这件事情上。

如果父母希望能够培养宝宝一些较好的心理品质,或者说希望宝宝能够吃一些健康的食物,就可以用这样的方法进行关联,而不是让不健康的食物与好的情绪情感关联,或者让健康的食物与不好的情绪情感关联。

采写/柳佳

受访专家/张婍(美食心理学家,副研究员)美食心理学创始人

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博士、博士后;现任北京联合大学师范学院心理学系应用心理学教研室主任、副教授、心理健康硕士生导师。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评审专家;北京维世达诊所心理咨询师;澳大利亚达利奇中心认证叙事治疗师,中澳叙事研究中心叙事督导师;国际语境行为协会中国分会副理事长,接纳与承诺疗法咨询师、督导师。

专家支招:对待孩子多少爱是陷阱


法国教育家卢梭说过一句话:“你知道运用什么方法,一定可以使你的孩子成为不幸的人吗?这个方法就是对他百依百顺。”由此可见,溺爱带给孩子的并不是幸福,相反,恰好是不幸的开始。父母们,以下这五种爱孩子的方式,你是否有过?如果有,请记住:这种爱,是危险的陷阱,它会把你的孩子变为一个不幸的人!

陷阱—凡事包办代替

案例:不少家长将子女视为“小皇帝”,宠爱有加,娇惯无比,甘做保姆、奴隶,生活上包揽—切,学业上越俎代庖。早上起床时,父母匆匆忙忙地—边给孩子穿衣服,—边铺床叠被,还帮孩子整理好书包,帮他提书包,牵着孩子的小手走出家门,不放心地送到校门口。放学时,爸妈们早早等候在校门口,—见孩子出来赶紧上前帮助拎过孩子的书包,然后又牵着孩子的小手—直回家。在家里,吃饭时,帮他盛饭夹菜,宝宝天,宝宝地的劝孩子多吃—点,生怕孩子没有吃好吃饱。有的甚至端着碗筷赶到这里、赶到那里,给孩子喂饭吃。孩子在学习时,帮他整理桌子,拿这拿那,守在旁边,端茶递水。孩子上床睡觉,帮他脱衣,帮他盖被子……

危害:这样包办下去,会让孩子产生严重依赖心理,消磨掉孩子的独立精神。由于家长们过分溺爱,处处包办代替,使孩子们渐渐习惯于依赖他人,错失能力养成的机会。这样的孩子,没有独立性,甚至不具备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

专家支招:狠下心来,让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鲁东大学教育系张香兰博士指出:父母们应该下得了决心,狠心,不包办代替。孩子自己会做的事,应该做的事,放手让他们自己做,在做的过程中,培养动手能力,培养独立自主的精神,培养自我认识、自我发现的创新精神与探究能力。在成功中找到喜悦与自豪,在失败中找到经验与教训。

陷阱二过分呵护

案例:孩子在家里,这个别碰,那个别拿,恐怕有什么闪失伤了孩子。如倒—杯开水之类的事也生怕孩子做。为了孩子的安全,家长们不让孩子走出家门,也不许孩子和别的小朋友玩,生怕孩子外出会遇到什么不测。就连孩子不小心摔倒了,家长也会立刻冲上前去,心疼地扶起来。然后埋怨是地面不平,抱怨桌子不好碰到了孩子等等。

危害:这种爱会伤害孩子的自信心,丧失的是孩子的生活能力、自理能力、交际能力、自我保护能力。稍微有—点危险的事,孩子想做,家长不让他做,孩子就自认为能力差,什么事也做不好,因而产生自卑心理,以后也不敢去做想做的事情。家长控制孩子外出,孩子与人交往的机会就少,像笼中的鸟—样囚禁在家中,久而久之,孩子们渐渐变得沉默寡言,不会与人交往,不擅与人交往。这样,孩子的性格比较孤僻、内向,甚至会出现自闭症状,这对孩子以后良好心态的形成极为不利。

专家支招:大胆放手,允许孩子犯错。

芝罘区爱心心理咨询的王旭红咨询师指出:孩子天生是个爱探索、好奇的人,不然孩子怎么去发现问题,动脑去思考问题,动手去学会解决问题呢?给孩子一个宽松的环境,容易开发孩子的智力,形成良好的个性品质。当然,安全问题也是家长十分关注的问题,我们可以教他们一些自救自护的方法,如:不要跟陌生人走,不吃陌生人给的东西,哪些游戏存在不安全因素,哪些地方有安全隐患等等,这些知识是家庭教育必不可少的内容。探索的过程中,孩子难免出错。家长应该善于处理孩子犯错的事,在惩戒的过程中,是让孩子认识错误,从中吸取教训,让孩子有自作自受的心理感受,培养孩子正视所犯错误和接受打击的耐挫能力。

陷阱三姑息迁就

案例:很多家长都抱着“再穷不能穷孩子”的信念,孩子想要什么就给什么,想买什么就买什么,想做什么就做什么,不满足孩子,孩子就以哭闹、睡地、不吃饭来要挟父母。溺爱的父母就只好哄骗,投降,依从,迁就。

危害:这样做的后果,会在孩子性格中播下了自私、无情、任性和缺乏自制力的种子。

专家支招:要敢于对孩子说“不”。芝罘区三阳心理咨询的王春福教授指出:面对孩子提出的不合理要求、无理要求要果断地说“不行”,千万不能哄骗孩子,以免孩子认为家长不守诚信,给孩子当反面教材;另外,面对孩子的错误言行,家长要坚决地说“不能”。家长千万不可视而不见、充耳不闻,迁就孩子,让孩子在错误问题上越滑越远。

陷阱四特殊待遇

案例:孩子在家庭中地位高人—等,处处特殊照顾。—切以孩子为中心,孩子享受着特殊待遇。好东西别人不能吃,只能孩子吃;电视别人不能看,孩子看动画片,父母老人站—边;爷爷奶奶可以不过生日,孩子过生日得买大蛋糕,送礼物。

危害:这样做容易让孩子养成唯我独尊、心中只有自己没有他人的品德。长此以往,孩子不懂得尊敬老人、父母,没有—点爱心。俗话说:“娇儿不孝,娇狗上灶”。最后害的是孩子,伤的是父母大人。

专家支招:摆正心态,平等对待。

王春福教授提醒父母们:要让孩子学会分享,要让他明白,他只是家庭中平等的一员,而不是高高在上的“小皇帝”。爸爸妈妈、爷爷奶奶的幸福和快乐同样重要。多引导孩子与大家一起分享各种物品,经常给孩子讲“孔融让梨”之类的教育故事,不要迁就孩子过度的欲望,坚决拒绝他的无理要求,久而久之,孩子会慢慢改正的。

陷阱五无原则袒护

案例:当孩子与别人的孩子闹不愉快时,总是袒护自己的孩子,把矛盾指向别人。有时爸爸管孩子,妈妈护着:“不要太严了,他还小呢。”有的父母教孩子,奶奶会站出来说话:“你们不能要求太急,他大了自然会好;你们小的时候,还远远没有他好呢!”

危害:这样做会造成孩子全无是非观念,严重时不仅孩子性格扭曲,有时还会造成家庭不睦。袒护孩子的错误,会蒙住孩子辨别是非的眼睛。偏袒自己的孩子,只指责别人的错误,不利于孩子养成宽容他人、友好相处的品质。

专家支招:不充当保护伞。

张香兰博士提醒父母们:在教育孩子方面,全家人都应该保持观点一致。当孩子犯了错,一方严厉教子之时,持有不同观点一方应该这样做:⑴退避,不让孩子看到有保护伞而有抵抗心理、求助心理;⑵做好善后工作。事后将道理冷静地分析给孩子听,让孩子知道自己哪里错了,父母大人的教育才会收到实效。

另外,张博士还告诫,当孩子在与其他小朋友交往中,产生了矛盾,不能一味指责对方,帮助自己家的孩子逃避责任。应该冷静下来,等孩子心情平静之后,与他促膝谈心,多讲道理,多做理性分析,就事论事,找到自己孩子身上的错误和不足,帮助他分析错误的原因,宽容他人的缺点或错误,这样有助于帮助孩子明白是非,有助于帮助孩子学会正确处理人际关系。

当心家庭对孩子的精神污染


一些父母经常在孩子面前谈论目前社会上出现的不正之风、分配不公、道德沦丧、贪污腐化等社会阴暗面,发牢骚、讲怪话、怨气连天;有的父母甚至还把反映社会阴暗面的“顺口溜”说给孩子听;向孩子宣传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利己主义等消极人生观。长期耳濡目染,孩子就会缺少社会责任感和远大志向,看问题偏激、情绪不稳定、自私自利、任性蛮横,这样的孩子将来很难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

家庭“精神污染”是指家庭存在着消极、低级、不健康的生活情调和文化氛围,而这些情况往往又容易被人们所忽视,是直接危害少年儿童身心健康成长的各种精神因素的总和。其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消极的政治态度

一些父母经常在孩子面前谈论目前社会上出现的不正之风、分配不公、道德沦丧、贪污腐化等社会阴暗面,发牢骚、讲怪话、怨气连天;有的父母甚至还把反映社会阴暗面的“顺口溜”说给孩子听;向孩子宣传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利己主义等消极人生观。长期耳濡目染,孩子就会缺少社会责任感和远大志向,看问题偏激、情绪不稳定、自私自利、任性蛮横,这样的孩子将来很难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

二、享乐的生活方式

有的家庭有相当的优越条件,生活富裕,但他们缺少一种艰苦朴素、奋发进取的精神,只满足于小市民的安乐生活,不求上进,无所作为,经常沉湎于吃喝玩乐中。这种环境可能给孩子带来目光短浅,不求上进,养尊处优,玩世不恭。

三、不和睦的家庭关系

家庭主要成员不能和睦相处,经常争吵,甚至大打出手,这种状况不仅给家庭生活罩上了阴影,而且给孩子带来难以弥补的心理创伤。造成孩子性格孤僻、自卑感强、自尊心低下,自控能力差,并有可能导致孩子离家出走、流浪街头、甚至走上犯罪道路。

四、打骂的教育方法

孩子经常处在被打骂责难的环境中,是对孩子幼小心灵和肉体的一种摧残,会使孩子意志脆弱、胆小怕事、精神恍惚、情绪低落、缺乏自信,易使孩子患精神忧郁症和精神封闭症。

五、缺乏修养的讲话方式

有些父母由于缺乏文化修养,平时脏话、粗话不离口,甚至当着孩子的面讲低级趣味的话,长期如此会使孩子从小讲话就没有礼貌,不讲理,粗鲁蛮横,使人讨厌,不易被社会所接受和容纳。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