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青少年问题研究专家、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副主任孙云晓此间在北京举行的“第三届中华妇幼健康大会”上提出,今日的中国已经步入独生子女养育独生子女的时代,而研究发现,独生子女的问题大都不是由于“独生”造成的。“独二代”教育要警惕三大误区。

据2008年数据推算,中国30岁以下独生子女达到1.6亿,占到30岁以下人口的近30%,非独生子女子女也大都兄弟姐妹较少。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中国独生子女所占比重会越来越高,独生子女的规模也越来越大。

孙云晓说,今日的中国开始了独一代养育“独二代”的全新时代。值得关注的是,现在中国“独二代”的养育出现了三大误区:

第一,独生子女隔代抚养成风,忽视亲子依恋情感。在许多城市家庭里,祖辈挑起养育“第三代”的重任,在当今社会已经成为一种普遍现象。2010年3月的《文汇报》介绍,一项全国范围内的调查显示,目前北京70%左右孩子接受隔代养育;上海0—6岁孩子中88.9%由祖辈抚养;广州接受隔代教育的孩子也已占到总数的一半。

第二,独生子女家庭望子成龙心切,忽视因性施教。孙云晓说,在讨论孩子发展的时候,父母们往往希望孩子尽早入学以求抢占先机,同时又渴望自己的孩子出类拔萃超过同龄人,却很少考虑孩子本身发展的可能性。

第三是独生子家庭重智轻德,忽视良好习惯的培养。孙云晓认为,教育的核心不是传授知识,而是培养健康人格。“学做人是成才的第一课,道德智能是决定人生成败的关键。父母给孩子最好的礼物就是教会他们如何做人。”

孙云晓说,对于“独二代”的教育,最重要的目标就是良好习惯缔造健康人格。这也是我们坚持10年少年儿童行为习惯研究的深刻结论。

第三届中华妇幼健康大会由中华国际医学交流基金会、中国医院协会联合主办,旨在提高妇女儿童健康水平,推动妇幼健康事业发展。

延伸阅读

警惕!莫让IPAD教出“宅二代”


如今80后的新晋爸妈,不少都是电子产品的忠实粉丝,在家不离网,在外更是iPad、手机不离手。各位潮爸潮妈,打开你的手机或者iPad,各式各样的应用中一定会有几款是专门留给你家宝贝玩的吧?新潮归新潮,可千万别让电子产品把你的孩子培养成了“宅二代”。

说起孩子对电子产品的热衷,有些爸妈不以为意。他们认为只要控制好孩子使用的时间,并下载些适合孩子的益智游戏,说不定还有利于孩子的智力发展。既能让孩子安静下来,又有利于孩子的智力发育,何乐而不为呢?然而,饱含高科技的“电子保姆”果真如此神通吗?

电子产品教出“宅二代”

“只要给他一部iPad,他就可以安静地坐在那里一两个小时”——不少父母似乎都找到了带孩子外出聚会时让他安静乖巧的“诀窍”。于是iPad甚至手机,就当仁不让地成为了电子保姆。

当孩子对电子产品上瘾,就会出现废寝忘食的情况。有些孩子在幼儿园也不能集中精神进行学习,回家的第一件事就是叫嚷着要玩iPad、玩手机,有时在家长拒绝后甚至会通过哭闹来达到目的。

张女士家的宝宝今年3岁多,对手机十分痴迷,跟着妈妈出去,只要是坐下来闲着,他就开始问妈妈要手机来玩。张女士起初觉得,宝宝这样玩会很安静,就给他下载了几个小游戏玩。后来,她发现宝宝只要闲下来就要手机玩,不给就哭闹个不停,和原来乖巧懂事的样子差距太大了,这才意识到是电子产品惹的祸——宝宝已经对电子游戏“上瘾”了。

而在孩子学习与人交往的黄金时期,如果他的主要伙伴是电子产品,就错过了跟同龄孩子交流的机会,也使亲子交流变得薄弱,孩子的语言能力发展会受到阻碍。只会对着冷冰冰的屏幕,那孩子就不那么善于交流,这便是看起来安静乖巧的另外一面了。

另外,电子产品忽明忽暗的屏幕,也会对孩子的视力造成影响,甚至诱发近视。早就有报道称4岁的iPad控宝宝近视达到200度,此事引起了家长的极大关注。

越来越多的事例告诉我们,如此图省事而聘用的“电子保姆”会给孩子带来各种危害,将孩子培养成一个“宅二代”。

以身作则,拒绝“宅二代”

孩子对事物的认知,离不开爸爸妈妈的言传身教。如果爸爸妈妈总是电脑、手机不离手,孩子自然也会对这些方方正正的“电子方块”产生浓厚的兴趣。

要想避免孩子成为“宅二代”,爸爸妈妈就先得“拒宅”,否则当你沉溺在电子产品的便利新奇中时,多少都会冷落孩子、让孩子也将注意力转移到电子产品身上。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放下电子产品,多跟孩子进行面对面的交流,陪孩子看看书聊聊天,其乐融融绝对胜过冷冰冰的电子产品。

宫外孕湿疹怀孕的表现手足口病症状宝宝感冒流鼻涕怎么办孕中期注意事项怀孕吃什么好盆腔炎有什么症状怀孕三个月胎儿图

电子产品也可以巧妙利用

3岁以前的宝宝,要尽量避免他们接触电子产品。3岁以后的孩子,可以适当地接触,但除了要严格控制时间外,还需要有爸爸妈妈在旁引导,而不是单纯地将电子产品“丢”给孩子玩。

孩子使用的电子产品中,要减少游戏类软件的数量,可适当保留一些能激发孩子思考的益智游戏软件。可以准备一些能由父母与孩子共同参与的绘画、识字软件等。另外,音频类的内容优于视屏类的内容。切记,电子产品只是早教的辅助工具,而不能作为“早教机”来使用。

电子产品能让孩子暂时安静下来,但它并不是一个神通广大的“电子保姆”。莫让电子产品把孩子变成了“宅二代”。“宅爸宅妈”们,快放下你的iPad和手机,和孩子一起回归传统,亲近自然,给孩子一个多彩的童年。

独二代:把孤独消灭在起跑线上


“娃娃亲”,不为结亲为交友

曾经是包办婚姻代名词的“娃娃亲”,现如今却被思想活跃的80后年轻父母们重新搬上台面。不过,同传统的“娃娃亲”不同,这些年轻父母们喊出了“不为结亲,只为交友”的口号,旨在为独生子女找个伙伴。

一日,在一场家庭聚会上,赵小姐和父母讲起4岁女儿可可的趣事。她说,可可在自己所在的小区认识了许多新的小朋友,有个脸蛋圆圆,虎头虎脑的小男孩叫乐乐,可可自己特别喜欢跟他一起玩,时间长了,大人们起哄来、起哄去的,说是两家不如做亲家吧。

其实这种为小孩子扮家家订“娃娃亲”的现象,已经在一些80后父母中成为趣谈。一位准妈妈告诉记者,她已经怀了7个月的身孕,单位里最近孕妇扎堆,有三四个人都要生兔宝宝,于是私底下,几个要好的同事就聚在一起开玩笑,“如果我生女儿,你们家儿子可得给我当女婿呀。”或者还会杀出个第三方在中间“拉郎配”,生怕自己的儿女在成人以后步了父母的后尘,一不小心成了“剩男”“剩女”。这位准妈妈说,其实,这样的叫法多半是出于玩笑,没几个人会真的信以为真。“大家也就这么一说。现在的小朋友都是家中唯一的孩子,大人们的掌中宝,但是他们身边却不再有兄弟姐妹的陪伴,特别孤独的一代。”于是,越来越多的80后父母突发奇想,想到通过订立另类“娃娃亲”的方式,来加强大人之间彼此的联系,给孩子们找到合适的玩伴,倒不失为一种破解独二代孤独症候群的对策。

除了这种亲朋好友之中的“娃娃亲”,还有些80后父母开始热衷通过网络给孩子们找玩伴。记者登录了几个著名的母婴网站发现,类似于这样的“网络招亲帖”并不在少数。这些由父母代劳在网络上贴着照片的宝贝们岁数不等,多以0至2岁为主。年轻的爸爸妈妈们将孩子的照片上传至网页,并填写好宝宝的自身情况,甚至有一些好玩的“交友标准”等等,煞有其事。一位叫“露露”的网友告诉记者,“孩子一个人太可怜,帮她找个住家附近的小伙伴,以后两家人可以一起活动了。”她刚刚为自己一岁半的女儿在网上发帖找朋友。“我们就都是独生子女,现在的孩子比我们那时候更可怜,家里全是大人,根本没有同龄人一起玩。”一位“80后”奶爸告诉记者,“其实就是帮儿子找个小伙伴,最好是个小姑娘,让孩子从小学会怎么照顾人。”

记者发现,在一家网站关于“娃娃亲”的社会调查中,参加调查的1020位网友中,有33%的人认为“娃娃亲”最大的好处在于“缓解独生子女的孤独感,锻炼孩子的交际能力”。不过,对于“娃娃亲”的利弊,42%的网友认为“说不准”。然而,还有一些父母亲,因为小朋友的社交圈也建立了自己新的社交圈,大人们之间相约去团购,去上早教课,彼此之间也建立了亲密的联系,一个小区内的妈妈们从素不相识甚至成了无话不谈的小姐妹。

拼养,为孩子寻找大锅饭

为了让自己的小孩不至于像当年的自己,一些80后的父母可谓用心良苦,也让另外一种看起来有点类似“拼车”“拼房”的新型养育方式有了鲜活的土壤,它的名字叫做“拼养”。

“为了能给自己留出更多的时间,我想找人‘拼养’孩子,周末有事的时候,可以把孩子放在对方家里,孩子还能有玩伴。”在上海一家大型外企上班的李小姐通过丫丫网论坛试图为自己4岁的小孩找个类似的家庭“拼养”。她发帖没多久,就收到了很多的站内短信。许多想法类似的妈妈也在询问“拼养”的具体事宜。她表示,“拼养”主要考虑的还是信任和安全的问题,如果真的可以实现,会签一个保障性的安全文件,把孩子活动的范围限定在家里或小区里。记者在一些小区论坛上发现,不少女白领也发出了此类“拼养”的帖子。有网友表示愿意做这个尝试,可以先从邻居开始试试,还有网友说,孩子被爷爷奶奶溺爱太厉害,应该跟小区里的孩子一起“拼养”,养成从小合群的性格。

或者,很多80后父母还在怀念着小时候的时光,父母所在单位里的同事都住在一个家属大院,左右邻里们抬头不见低头见,放暑假或者周末,小朋友们扎堆,不是跑到一个同学家里做作业,就是在另外一同学家里集体吃着大锅饭。在当年的时候,虽然是独生子女,但是生活里都是小伙伴,从未觉得孤单。也许,是出于从小没有兄弟姐妹的补偿心理,也许,是更想训练独二代们的社交能力,一些80后的父母们便尝试着在子女的教育问题上寻找最佳答案。家住浦东的黄小姐,她和自己所在小区里三四个同龄孩子的父母关系都不错。于是他们几个就商定好,有时谁家大人周末有事,就把孩子暂时寄养在另外几户人家里,孩子们有了伴,玩得很开心,大人出去办事也放心。黄小姐说,这种感觉,就有点像我们小时候住在家属大院里的邻里关系,彼此之间的联系更紧密了,也更有人情味了。

以群治独,育儿方式莫儿戏

复旦大学社会学者顾晓鸣认为,“娃娃亲”这种现象也反映出了当下的一种社会现象,80后有自己的社交圈子,并希望通过这样的圈子去寻找门当户对的子女社交圈。也许,80后父母之间订“娃娃亲”,可能仅仅是出于朋友之间的半玩笑式的口头约定,而非契约式的约定。值得回味的是,如今80后父母对于婚恋问题的认识变得更为开放,早已破除了早前父母包办婚姻的迷信色彩。最近,在日本热播的剧集《震撼鲜师》反映的正是日本当下高中生的婚恋问题,值得人们去关注,去思考。

同时,顾晓鸣教授指出,80后父母也不能对这样的问题过于儿戏。这毕竟还涉及到了儿童的性教育、社交能力以及今后成年后的婚恋观。如果只是广义的社交,这样的“娃娃亲”听起来无害,但是也不排除一些家长真的过早地将婚恋提上了幼年子女的成长日程之中,产生负面影响。“在动画片《蜡笔小新》中,5岁的蜡笔小新就已经开始谈恋爱了,这是涉及儿童性心理教育的问题,而儿童的心理发展需要建立一个过程。如果大人过于起劲,可能也会对孩子产生诱导。并不是吃了劣质奶粉,就会引起孩子们的性早熟,类似娃娃亲这样的成人游戏也会造成孩子们的性早熟。”

上海社科院青少年研究所所长杨雄认为,娃娃亲这种现象还有待于进一步观察,如果是单纯的“以群治独”,为子女寻找“玩的伙伴”,父母的心态还是可以让人接受的。但是一定要避免将其扭曲化、庸俗化。

“如今,以80后为主体的年轻一代进入婚育高峰期,他们的家庭教育模式也在发生着变化。”上海社科院青少年研究所所长杨雄说,80后一代普遍接受过良好的教育,他们有能力采取区别于上一代的养育方式。而因为80后独生子女一代,正是孤独的一代,从小就体会过孤独的滋味,因此他们也更加渴望自己的下一代能够远离孤独,也最了解独二代子女的需求。

那些尝试新做法的80后父母大都属于知识型家庭,往往通过网络还有各种媒介去探索新的子女教育的方式。在杨雄的早期研究成果中,他就提出了“以群治独”的概念,他说“拼养”有些类似于早几年在北京出现的“星星河”现象。独生子女家庭之间彼此之间建立家庭联盟,为了让子女拥有伙伴,几个家庭依次轮值做庄负责共同照顾几个孩子。

先不论这两种新鲜的教育方式是否合理,这已经说明了如今的80后父母具有更加超前的教育理念,更具有开放的心态,只是如何找到更好的方法,恐怕还需要专家深入研究。

2022最全早教知识:年轻的父母要如何培养独二代


我国目前大多数家庭的形式都是4-2-1,即4个老人,父母2人和1个小BB,这样家庭模式的孩子我们俗称为“独二代”,就是父母也是独生子女,独二代的宝宝教育方式有区别于其他时代宝宝,今天我们就着重来说明下照顾独二代宝宝的注意事项。

首先,独二代的孩子获得了更多的关注和照顾,这是毋庸置疑的,家人把所有的爱都给了他们,但是对于独二代宝宝,我们可以宠爱,但是不要溺爱,不要什么事情都采取“包办”政策,孩子有必要获得一些自我实践的机会,锻炼身心,家长应该灌输给宝宝这样一个生活观念: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其次,不要给宝宝太多的限制,从成长的角度看,独二代的家庭关系比较单一,他们的同伴少,更没有机会在家庭模式中获得跟同龄人相处的机会,即使是在青春期叛逆的时候,但是孩子总有个逆反心理,越不让做偏要做,一味的限制他们就好像是紧闭的闸门,若是有一天推开了闸门,那凶猛的水势往往无法控制,孩子容易剑走偏锋。家长不要总是以安全为由将孩子放在家中,应该鼓励孩子交朋友,也可请朋友和他的宝宝来家中做客。

另外,年轻父母要有正确的心态,既然有了宝宝,就要端起养育下一代的责任,即使工作再忙,也要注重跟宝宝的情感交流和亲子感情的培养,如果妈妈们觉得自己还有加强的地方,多看些育儿书籍或是参加一些亲子教育班,多和宝宝在一起,多与宝宝交流,自然就会多一份责任感和耐心。

最后,理智对待早教班,现在社会压力越来越大,这也体现在宝宝的教育上,早教班,学前班等络绎不绝,且客源数目可观,其实早教的目的在于丰富宝宝的生活,培养他们积极健康的心性。但是很多年轻父母会对独二代宝宝有更高的期待,加之当今社会处在知识爆炸的年代,爸爸妈妈不免有拔苗助长的心态。其实我们应该理智对待早教之风,报一个经典的早教班远胜于报十个,让宝宝自由发展,切勿拔苗助长。也不要把自己的梦想寄托在宝宝身上。

总结:独二代享受更多家人疼爱的同时,也背负了相应的压力,虽然这是无法避免的事实,但是孩子孱弱的身躯不能过早的背负心理压力,任何一个孩子都有权利享受到快乐的童年,帮助他们培养坚韧不拔的意志,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那就是一份最好的礼物。

警惕!教育误区会阻碍孩子成长


警惕!教育误区会阻碍孩子成长

障碍1:先入为主

事先假定我们相亲相爱的人在某种情况下会有什么反应,然后在这种假定的基础上自己再采取相应的行动,是一种很省事的方法。你是否对某人说过这样的话“我没告诉你是怕你知道后会烦心”?结果你会惊讶地发现正因为你的这番好意并经常这样做,这个人才很烦恼。

还有另外一个例子,每次史蒂夫回家时,他的母亲总要提醒他“不要忘了你的外套”,史蒂夫最后一次忘记外套是他八岁的时候,他母亲认定在随后的37年里,史蒂夫没有什么长进。

当人们先入为主时,他们就忘记了人类最美丽的一种特性,那就是每个人都有时时学习和变化的能力。先入为主提供给孩子这样的暗示或警告:“昨天你是什么样子,今天我只能允许你还是那个样子。”这会给人带来很大的挫折感,对于正在快速发展的孩子来说更是如此。

如果我们认识到孩子是会成长、变化的,那么我们就会容忍他的变化,并且容忍我们与他们之间关系的改变。在我们认定别人如何如何之前,我们最好先问自己一个问题:“如果抛弃我原来的看法,会是什么样子?”答案是非常简单的:“让我来看看。”如果可能的话,最好是什么都不先去预测,不先入为主,不阻碍变化,而是去观察,去发现。

障碍2:拯救或解释

作为父母或教师,我们常常过早地介入孩子们正在做的事去拯救孩子,而不允许他们品尝自己行为的后果,或者我们倾向于向孩子解释事情的意义,而不是帮助他们发现事情对他们自己的意义。

人们普遍认为,好家长或好教师给孩子们解释事情,殊不知,真正的好家长或好教师跟孩子们一道探索,帮助孩子们自己对事情进行解释。外来的解释常常是越解释越糊涂。不知你是否有这样的体验,有一个人对某事很熟悉,而你却一无所知,他向你滔滔不绝地解释这件事,但他解释的越多,你越不清楚。

在孩子们做一件事时,成人的过早介入并给他们提供解释,常常使孩子们感到沮丧。成人的“完美、聪明”会使他们感到迷惑,让他们觉得自己更无能、更容易受伤害。如果发生了什么事,他们会想:“如果大人不在这儿,我可怎么办呢?”,从而变得丧失自信、依赖他人。

家长太快地去帮助孩子,这样做阻止了孩子去获取自己的人生体验。通过太快地给孩子提供解释,家长阻止了孩子去提高自己的认识。在这种情况下,家长应该做的,其实就是什么都不做,充满耐心地等待,充满耐心地启发孩子自己去体验、去思考、去行动,这才是家长能够帮助孩子获得更多发展的机会。

障碍3:指导

指导是为了自己方便的另一种阻碍孩子成长的行为。介入孩子们的行动,并按照我们的方式来指导他们,比邀请孩子的主动参与、接受孩子的不同行为方式要容易地多。但是,人是一种有独立性的动物,他要求别人在一定程度上尊重他的的独特性。如果我们太早地介入并指导别人的行动,我们就是在制造敌意、反抗和攻击。

想象一下这样的情景:你遇到了一为热心的导师或老板,对于你的工作的每一步,尽管你自己都会了,他还要坚持详细地告诉你。如果这种情况持续的时间很长,你可能会受不了而开始另找一份工作,至少,你工作的热情和愿望会很快地下降。但是,如果你的老板能以尊重的态度,鼓励你做出自己的贡献,那你无疑会相信这一点,即你的老板认为你有用。

我们都明白,指导会给被指导者带来很大的负担。但作为父母,我们仍然不停地告诉孩子“把这拣起来;把那放到一边去;你该冲澡了;在校车来之前,别忘了喝牛奶”等等。孩子们常常拒绝听我们的这些唠叨,有时还跟我们对着干,对此家长反而感到很受挫折,其实,孩子们这样做的目的,正是为捍卫自己的“主权”。

指导可能是家庭生活中最常见的障碍之一,它是家长缺乏耐心的标志。如果我们充满耐心,去鼓励孩子们为家庭或为他们自己做有价值的事,尊重他们的自主性,那效果会好的多。现在假设你家里乱七八糟的,但马上有客人要来,与其责备孩子,指导他们干这干那,不如这样说:“孩子们,呆会儿我有朋友要来,但家里太乱了。如果你们能帮我把这儿整理好,那是对我很大的帮助。”结果可能是你意想不到的好:地板上的鞋子、臭袜子似乎魔术般地消失了,房间变得似乎空前的整洁。

刚才我们说,指导的结果让父母感到挫折,实事上,指导的本身让孩子感到挫折,让他们觉得自己无能,为了保护自己,他们变得更为顽固,或更具有反抗性。在我们试图指导别人时,不妨先问自己下面两个问题。

1“如果我们不按自己的方式来具体操纵,我们这个世界的运行是否会嘎然而止?”如果答案是肯定的,那我们应该介入去处理。但即使是这样,指导也应是我们最后的选择,首先需要的是慎重的考虑。如果答案否定的,那么接着问自己第二个问题。

2“我要指导的这个人是否需要发展出为他自己制订人生计划的能力?”如果答案是肯定的,那我们要做的事很简单,就是停止指导。如果一个人从来没有机会为自己计划什么事的话,他怎么可能学会做计划呢?如果一个从来不被允许去执行一个有缺陷的计划,那他怎么学会面对计划中的缺陷呢?或者说,当一个人因为丧失了勇气,不敢去改进计划中的缺点时,他怎么能学会克服计划中的缺点呢?可以说,我们最大的成功常常是从失败中得到的,只要我们不把失败看得太重,只要我们还有尝试的勇气,失败就是成功之母。

障碍4:期望过高

期望过高是事先给孩子设定了很高的标准,随后又指责孩子因不能达到这些标准而失败。家长期望过高,对孩子们来说是一件令人沮丧的、有破坏性的体验。

“难道我们不应该对孩子持有高的期望吗?”家长对此可能会有疑问。

因此我们应当对我们所爱的人抱有最高的可能达到的期望,但是不要造成期望过高的障碍。抱有高的期望意味着我们相信孩子的能力,我们会鼓励孩子通过实干发展自己的能力。相反,期望过高,并不是根据孩子的现状而常常是父母自己的一厢情愿,贬低孩子现在的能力,用虚幻的高要求来批评孩子目前的表现,使孩子总是感到失败。

家长对孩子的要求常常是这样的,平时无所谓,孩子爱怎么样都可以,认为他们还小,认为自己能够忙的过来;但是在家长自己忙不过来的时候,或者忽然意识到什么问题的时候,就会过高地要求或期望孩子——好象孩子一下子什么都应该会干并应该干得很好。例如,就拿让孩子们整理自己床铺来说,有的家长在孩子进入中学前从来不对孩子提任何要求,但在孩子跨入中学校门的那一天起,或者从自己特别忙、特别烦的那天起,在家长的眼中,孩子似乎已经成了一个整理自己床铺的老手了。孩子干的稍不如意,就会受到批评。

殊不知学习是个逐步积累的过程。还用刚才那个例子说,我们要想期望孩子整理自己的床铺,我们必须尽早地鼓励孩子干他自己能干的事情。小时候,可以让他们先整理自己的枕头,让他们拉平自己的床单,慢慢地他们就学会了一套整理自己床铺的方法。我们应该祝贺他们的每一个小进步:“你今天把床单、枕头收拾得很好,这是把自己的床铺整理好的重要一步。”通过这样的方法,我们鼓励孩子一步步地达到我们对他的较高的期望。这与希望孩子一步到位的“期望过高”是完全不同的两会事。

障碍5:成人主义

成人主义是指成人忘记了儿童的实际状况,要求孩子象成人一样思考、理解、观察和做事。成人的这种不切实际的期望使孩子们感到无能、受到挫折、产生敌意,或者使他们产生攻击性。成人主义者不理解表达爱的价值,他们破坏了孩子对自己能力的自信,降低了儿童对自己价值的判断,使孩子们丧失了对周围事情的影响力。

每天,许多家长都可能犯下多次成人主义的毛病。史蒂夫少年时关于打扫房间与母亲的冲突可能说明了这一点。

母亲要求史蒂夫:“去打扫你的房间。”

史蒂夫说:“我打扫过了。”对史蒂夫来说,他从他的房间里已经来回过了两次,但都没有被东西拌着,这就意味着房间已收拾的可以了。

母亲说:“没有,你没有打扫过。邻居会怎么看咱们家呢?”母亲说的打扫可能意味着地板要能干净得在上面吃饭。

我们知道,对于母亲来说,孩子的房间可能是世界的中心,但对孩子自己来说,这只不过是他需要休息时的一个小小驿站。所以在这一问题上,还有很多其他问题上,由于儿童与成人的经验不同,需要也不同,儿童的观点和成人的观点很难调和。因此,孩子们常常听到家长这样的责备:“为什么你一次也没做好过?你肯定知道!我告诉过你多少次了!为什么你这么孩子气?你什么时候能长大?你行不行?你能这样吗?你会那样吗?难道你不能这么干吗?”等等。

青少年正处于自我发现的阶段,在这一时期,理解自我、理解友谊比保持房间整洁要重要的多。他们要在这一时期,发现自己是个什么东西,他们要分析、整理自己的感情世界。只有在他们完成了这个任务后,年轻人才有希望成为具有判断力、同情心和思想性的成功的人。

如果家长经常对孩子说“为什么你从来就不能...?你应该意识到...。你从来没学会...”,家长就是经常在往孩子的心目中注射使人沮丧的因子。孩子们慢慢就会学到,既然自己从来没有长进、从来没有学到什么东西,那么对成人的问题的最好回答就是“我不知道”。“解铃还须系铃人”,既然是成人提出的要求和问题,那么还由他们自己去解决吧。这就是儿童为了对抗成人主义而形成的有效方法。

需要进一步强调的是,成人主义、教师主义等等的偏执症,都是要求别人来读自己的心,如果别人的想法、看法、理解不能和偏执者完全一样,那就是别人的错误。偏执症否认了每个人认识的独特性,是一种具有破坏性的人际障碍.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