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早期教育应从家庭开始

家庭是孩子生长的摇篮,是社会的组织细胞。家庭作为孩子成长历程的第一驿站,对其人生观、价值观等方面都有着重要的影响。与此同时,0-3岁婴幼儿的教育作为人整个教育的起始阶段,在人的整个生命历程中也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因此,我国自古就有“三岁看大,七岁看老”的说法,国外的很多学者也曾明确强调了这一阶段教育的重要性,正如意大利着名教育家蒙台梭利所说:“人生的头3年胜过以后发展的各个阶段,胜过3岁直到死亡的总和”。所以,给孩子一个健全、理智的0-3岁早期家庭教育便成为家长的不可推卸的义务和责任。

其实,在家庭中的婴幼儿早期教育,更多的贯通着家长与子女之间情感的交融和互动,家长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待人接物无不对孩子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这种教育关系上的亲密性和教育上的渗透性,决定了早期教育对婴幼儿影响的深刻性。所以,在0-3岁幼儿的早期教育中,家长不仅应形成科学的早期教育观念,更应当注意教育过程中孩子行为习惯的培养,从而奏响婴幼儿早期家庭教育的和谐乐章,使孩子的潜能得以发掘。

1、家长应形成科学的早期教育观念

(1)要蹲下来跟孩子说话。

家庭是孩子最早接触的成长环境,父母则是幼儿的第一位启蒙老师,其教育行为对幼儿今后的成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蹲下来跟孩子说话”,实际上就是要求家长,应尊重孩子,尊重他们的兴趣,尊重他们的好奇心,将孩子的权利摆在恰当的位置上。“其实,孩子再小,也有自己的需求,成人的一厢情愿往往事与愿违。”因此,作为家长应充分认识并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充分贯彻这一点。如孩子十八九个月的时候,喜欢拿诸如筷子之类棒状的东西,不放心的家长担心宝宝受伤,总会呵斥孩子。其实,孩子的种种行为正是他们探索性、创造性的表现,家长应该将自己放在与孩子平视的角度上,给孩子充分的自由空间,让孩子做他们喜欢做的事情。

(2)要用游戏的方式与孩子互动。

从某种意义说,婴幼儿的早期教育实际上是一种游戏教育。婴幼儿是在游戏中发展心智、提高能力、增长知识的。作为家长,应和孩子一起游戏,在大自然中,在房间里,在书籍中,在对话里,在一切可以找到快乐因子的地方。那么,家长应怎样用游戏的方式与孩子互动呢?第一,孩子的玩耍带有很大的盲目性和随意性。日常生活中,我们有时看不到看似随意的玩耍中所蕴藏着的教育内容。如果成人能有意地引导,让孩子专注地观察,学会思考,将有利于思维能力的培养。第二,幼儿的兴趣不长久不稳定,容易转移,这是由于幼儿的注意保持时间短暂这一特点决定的。对于孩子所专注的某项事物,时间一长便容易失去兴趣。那么,如果此时父母能够随机应变,让游戏以另一种方式出现,孩子的兴趣火花又会被重新点燃。

2、家长要注意孩子行为及习惯的养成

(1)观察力和认识能力的养成。

孩子对什么都感兴趣,都想摸摸、看看,这是孩子观察世界、积极探索的萌芽,也是他们获得生活经验的一种途径。因此,在没有危险的情况下家长不能限制,应尽量满足孩子的自由活动欲望。孩子能独立行走时,家长可以带到户外让其看、听、触摸从而获得经验。另外,在让孩子接触事物,观察现象的同时,应注意引导他们将感官和这些物品建立起联系,从而使他们的认识能力得到锻炼和提高。

(2)注意力的养成。

孩子注意力的养成是其今后良好习惯和自信形成的基础。首先,良好的注意力有助于孩子认识事物和意志力的培养。另外,如果孩子的注意力集中了,就能彻底完成一件事情,而彻底完成一件事情,就会增强自信。但处于这阶段的孩子,注意力是不随意的,家长应在孩子观察或操作中培养他们的注意力。如,在儿童观察一件事物后,问他一些简单的问题,促使他记住这件事物;或在给孩子讲故事时,先提醒他好好听,讲完后要问问题,以培养儿童的注意力。

相关推荐

早教知识:早期教育从母婴交流开始


靠谱的儿童早期教育,应起源于母婴间的四种交流。

触感交流

母婴间的触感交流,最普遍的是母亲为婴儿授乳。由于,授乳已不单单是为婴儿出示发肓的营养成分,并且为婴儿人的大脑的触感造成和发展趋势出示标准。婴儿以其更为比较敏感的嘴角、唇边和脸蛋儿,偎依着母亲溫暖的胸部,能在人的大脑中造成安全性、甜美的信息内容刺激性,这对其大脑发育起催化反应。

母亲常常抚摩、相拥压儿所造成的皮肤触碰,也会得到一样的实际效果。她的研究发现,一生出来就丧失所述交流的婴儿,在成长阶段中会小表情冷漠,语言发育迟缓,性格内向而难与同年龄儿友好相处。

视觉效果交流

婴儿出世一月上下,眼底黄斑早已产生,但管理中心凹并未生长发育完善,困穷由此可见间距不容易超出40厘米,由此可见区仅限于四十五度,基本上只有看到双眼正前。但是,这时她们针对面部,非常是人的眼睛现有鉴别工作能力。母亲在授乳时,都会发觉婴儿边吃边用双眼注视着自身的双眼,它是婴儿感情发育阶段中的视觉效果必须。

因而,婴儿可在喝奶速率和进食量上,做到所必须的规范;丧失这类交流,其吃乳时候经常回身摆头,乃至焦躁不安。自然,除授乳之外,平常多与婴儿作对望交流,大多数会获得晏儿甜美的笑容,进而有利于其心里健康生长发育。针对奶粉喂养的婴儿,母亲在应用玻璃奶瓶授乳时,更需有这类视觉效果交流。

味觉交流

分子生物学科学研究确认,人们在视觉效果非常比较发达后,味觉便刚开始衰退了。可是,婴儿的味觉却非常灵巧。刚刚出生几日的婴儿,便能嗅出味道的优劣。在实验中,假如把泡过奶水的布片挨近婴儿异端,婴儿会猛然止哭而作出寻乳的姿势。

因为婴儿能嗅到是否母亲,故日本国专家学者她明确提出,婴儿期由母亲被潜规则可造成良好刺激性,有益于其大脑发育。他强调,那类不断拆换被潜规则者的婴儿,心理状态常处在过度紧张,睡觉时间和品质均大幅降低。这对其身心生长发育不好,情况严重可造成 婴儿语言发育迟缓和幼儿阶段心理问题。

听觉系统交流

研究表明,婴儿出世一周后,即能辨别出人声伴奏或物声。这是由于,婴儿自出世起,便有响声要求,能够从各种各样响声中造成引起效用,进而迅速以响声鉴别是否母亲。可别小瞧母亲与婴儿间毫无价值的会话,仔细的母亲会发觉,在对婴儿讲话时,他会动手能力动足,一副考虑的样子。

更关键的是,多与婴儿会话,可使人的大脑正处于大幅度生长发育中的婴儿,迅速咿呀学语,为今后語言发展趋势确立优良的基本。实际上,欠缺母婴語言交流的婴儿,发语均晚于有母婴語言交流的同年龄儿,且发语不清,小表情不开朗。

不难看出年轻母亲和婴儿的较深接触与交流多么的关键。千万别由于快节奏生活等各种原因,忽略了身旁的小宝宝。别忘了,婴儿必须母亲带她了解这一充满爱的新鮮全球。

早期教育的误区


早期教育越来越受到家长们的重视,但也出现了一些误区。常见的误区有以下几种:

1、让孩子提前学习一年级的课本,并给孩子布置大量读写算的作业,限制游戏时间。

2、提早入学。科学研究证明,孩子到6岁左右脑功能才较完善,一些家长认为入学越早越好,其结果往往适得其反。

3、片面让孩子具有“一技之长”。不少家长不顾孩子的兴趣、爱好、条件和潜能,盲目给孩子请专业教师,让孩子学琴、学画、学唱歌、学舞蹈等等,而且要求甚严,动不动就批评、埋怨,使孩子的心理受到伤害,可能会让孩子产生逆反心理。

4、只要早期教育抓出效果,以后孩子的学习就可以放心了。其实,一个人接受教育是终身的,早期教育不可能代替一生学习的需要。

5、有些家长在孩子的早期教育中只注重抓智育和灌输书本知识,忽视了其他方面的培养和教育。这种畸形教育必定产生不良后果。

6、如不进行早期教育孩子很难成材。实际上更多人是在不断地学习和工作中成材的,大器晚成的事例也是很多的。

早期教育的误区还有很多,家长们应该根据孩子的具体情况,科学地进行早期教育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

早期教育不是早期知识传授


有这样的两个镜头:在幼儿园门口,妈妈对两岁多的孩子说:“好好跟阿姨读书、写字。”另一个是姐弟俩每人带着一个大书包,姐姐约6岁,弟弟约3岁,他们的妈妈叮嘱说;“到幼儿园里好好写字,看谁写得好。”

不少家长认为早期教育就是让孩子读书、写字、算算术。因此,家长硬是让两、三岁的孩子背唐诗,趴在桌子上认字、识数、写字。有些家长对幼儿园教得好坏的评价就是孩子认了多少字,会数几个数。其实,这样理解早期教育就太简单和片面化了。因为早期教育主要是培养孩子的智力,智力包括观察力、思维力、记忆力、注意力、想象力和创造力。这六大要素相互促进,构成一个完整的能力系统,共同影响人的活动,所以,在开发孩子的智力时,不能偏重于单个能力的培养。

在日常生活中,有人把孩子的记忆力强弱作为衡量智力的唯一标准,认为孩子能背几首唐诗,识二三个字就聪明,智力就好,从而不断要求孩子死记硬背,使孩子养成不动脑子的习惯。有的人知识虽不算多,但头脑灵活,智力水平也就较高,而有的人知识好像很多,但机械呆板,不会运用,智力水平也就不高。如大家熟悉的司马光砸缸救小朋友,曹冲秤象等,他们都是靠自己独特的智力活动,做出令人赞叹的事。而像英国有个叫亚克敦的,他嗜书如命、终日背诵,藏书7万余卷,但一生毫无成就。

早期智力开发,应是通过一些有计划、有目的的指导活动,如引导孩子游戏、讲故事、听音乐、学动作、设计、劳动来培养和促进孩子的注意力、观察力、记忆力、思维力、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发展。让孩子在日常生活或游戏中学习百科知识,如在吃饭时你可问问,馒头是怎么来的,并给孩子讲讲做成馒头需要多少工序,对孩子进行爱惜粮食,尊敬他人劳动的教育。也可扩展到哪些农作物是粮食,哪些是干果、水果等,它们离开水、空气、阳光就不能生存,也可和孩子一起做小实验。

在看到鸭子游水时,讲讲鸭子的生活习性和与人们的关系。当你烧水做饭时给孩子讲讲水蒸气,让孩子想想,利用水蒸气能干什么?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开发孩子的智力是不分学科、不讲系统、不计深浅、不求一次巩固的。

多数事例证明,对幼儿来说关键在于开发智力,培养兴趣,使他们产生求知的欲望,并伴有想象、创造的活动。至于识字、背唐诗、算算术也可以教,但要本着不强迫孩子学为原则,也不能小学化,“填鸭式。”而应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利用生动活泼的游戏形式,点播式的提问和风趣幽默的语言,使孩子自然而愉快地吸收,而不是灌输。这是能力的培养,而不是单纯的知识积累;是启蒙,而不是系统教育。

新生宝宝早期教育知多少!


新生宝宝早期教育知多少!

新生儿是出生1个月内的婴儿,既不会说话,也不会走动,如何进行教育呢?

新生儿有自己的身心特点。视觉:出生后他的双眼运动不很协调,有短暂性的斜视,见了光亮会眨眼、闭眼和皱眉,并逐渐能对视野内的物体产生短暂的注视,目光可跟随近距离的物体移动。听觉:听到声音时能安静一下,停止啼哭,对较大声音能引起象是"吓了一跳"似的拥抱反射。味觉:已经发育良好,尝到酸、甜、苦、辣、咸的味道时能以眉眼舒眉、伸舌或挣扎等等表情来表示欢迎、厌恶、拒绝。其他嗅觉较弱,但强烈刺激性气味能引起反应,温度觉和触觉也较灵敏,痛觉比较迟钝。

以上这些特点,说明外界的许多事情已经被新生儿所感知。新生儿的早期教育就从训练五官感觉,培养敏锐的观察力入手,挖掘其智力和其它能力。

婴儿出生两周后,父母要为他布置一个适当的环境,可在距离新生儿眼睛20~40厘米处吊一个色彩鲜艳并有响声的玩具,并慢慢摆动,逗引孩子的视线,训练孩子目光固定和眼球的协调动作,并逐步训练追视活动,以此来发展孩子的视力和听力;可以用小手铃等音响玩具,在其耳边轻轻摇动,训练听觉反应;放一些轻松愉快的乐曲,使孩子保持良好的情绪,并有利于发展孩子的听觉感受力和美感;母亲在哺乳中要经常地和孩子面对面交谈,以发展应答反应能力和记忆力;还可以拿一件小东西让孩子摸摸,让孩子体验冷、热、硬等不同的感觉……在月子里对新生儿进行早期教育,这对今后孩子的成长是非常有益处的。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