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孩子都有成为天才的潜力,关键是父母和教师是否有点石成金的双手。早期教育对孩子以后的学习能力有很大的影响,早期教育可以让孩子更好的融入陌生的环境,让孩子更好的接受教育。父母该不该对孩子进行早期教育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4种早教误区,家长你有木有?”,希望对您的工作和生活有所帮助。

误区1

早教能让孩子更聪明

“来这里,你们会让我的孩子更聪明吗?”给孩子报名上早教班时,有不少家长会问这样的问题。很多家长更是直截了当地问:“在早教中心能让孩子学会多少个单词,教不教唱歌、舞蹈这些内容?”

纠正:早期教育绝不是神童教育,早期教育的目的是为了全面培养孩子的基本素质。在早教机构,家长不要把重点放在宝宝学会多少技能,而是注重把老师的育儿方法及理念学过来。

早教的意义在于帮助家长及时把握宝宝的敏感期,协助宝宝一起感受新事物。0-3岁是婴儿大脑发育的重要阶段,在这一时期,能否接受足够的刺激对孩子今后的发展十分有益。比如有的家长等孩子长到3岁,才察觉宝宝语言表达能力相比同龄孩子迟缓,这就有可能是在孩子语言敏感期,家长给予的刺激不够,错过了孩子开发语言潜能的最佳时期。

误区2

早教是给孩子增加压力

“1岁的小小孩儿知道啥叫学习啊?早教就是给孩子增加压力!”当童童的奶奶得知童童妈要让小宝宝上早教课时,非常不理解。其实,持这种看法的人不在少数,不仅仅是老年人,很多孩子的父母也会这样认为。

纠正:大多数情况下,早教机构都不会教孩子具体的知识,而是为孩子创建一个成长环境,引发孩子的探索行为,通过各种游戏、集体活动来促进孩子语言表达能力、运动协调能力以及人际交往能力的发展。

误区3

越贵的早教班效果越好

目前广州有过千家大小不一的早教机构,每节课的收费价格从50元至250元不等,其中以国外早教品牌的收费最高。不同的收费自然在很多的家长心目中容易出现这样的想法:是不是越贵的早教中心,效果会越好?

纠正:“让孩子赢在起跑线上”、“如果从孩子出生的第3天开始教育,就已经晚了两天”,这是望子成龙的家长们奉若神明的早教信条。专家指出,早教的作用是毋庸置疑的,但早教班也并非越贵、越洋越好,只要能适合孩子年龄发展需求就达到了效果。

误区4

把孩子的教育完全交给早教老师

很多年轻的妈妈都乐意让宝宝参加早教班,把孩子的教育丢给老师,自己图个轻松。

纠正:在早教机构,老师通过观察能发现每个孩子的发育阶段及性格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但家长不能完全把孩子都丢给老师,而忽视日常生活中的教育。

以人际关系为例,孩子在上幼儿园前,他接触的往往只有家人或邻居等,父母完全可以通过邀请小朋友到家里来玩,带孩子去游乐场等方式,把人际交往的技巧教给孩子。事实上,很多小孩子不会人际交往,其父母本身也存在这样的困扰。

相关推荐

中国家长的4大早教误区


中国家长的4大早教误区

“右脑开发”开发些啥?

儿童在6岁以前是开发右脑的黄金时期,如果错过这个时期,随着年龄的增长和传统“填鸭式”教育的影响,孩子将会变成只会使用左脑思维的“左脑人”,成为不善于创造、不善于创新的“机械人”。联合国倡导在21世纪全面开启人类智慧工程——全脑工程。而全脑工程的实质和核心就是开发人特别是儿童的右脑。

研究显示,人的左右脑分管不同的功能,左脑称为“学术脑”,主要负责语言、逻辑、数学和分析等功能,简单地说就是运用逻辑思维把事情条理化。在幼儿时期,通过训练孩子背诵儿歌和诗词、学习生字、练习简单的加减法等都能刺激孩子的左脑发育。右脑又称“艺术脑”,主管韵律、图画、想象、情感、创造力。孩子是否具有创造力和想像力,右脑起着重要作用。通过舞蹈训练、画画、听音乐以及让孩子做简单的设计等,都对右脑发育有极大帮助。

从手与脑的关系来看,人的左脑支配右半身活动,右脑支配左半身活动。右脑功能的开发和利用,对整个大脑的协调能力、促进思维发展和灵活性有积极作用。如果想充分挖掘大脑两半球的潜力的话,开发右脑很重要,尤其在婴幼儿以形象思维为主的时期更是如此。而0-6岁是开发右脑的最佳时期。

早教理论是否适合中国孩子?

孩子的早期教育共性很多,他们有很多共同的特征,这一点中西方孩子没有太大区别,适合国外儿童的教育模式,在某种意义上同样适合中国儿童,这个阶段的孩子就像一张白纸。模式可以引进,但一些内容上的差异还是存在的,相应的调整也是有必要的。早期教育的效果不是短期能看出来的。技能训练、潜能开发是以兴趣为出发点,而不是短暂地掌握一些技能,给家长一种满足感。早教目标是培养孩子的兴趣,激发孩子的兴趣。

中国家长的早教误区

误区一

早教可以创造“神童”

由于一些父母“让孩子赢在起跑线上”的心愿过强,于是便有了“教育越超前越好”一说,早期教育进入家庭就“演变”成了“超早期的行为能力训练”。很多家长一提开发智力,就认为是教孩子认字学知识,其实教孩子玩耍也是在开发孩子的智力。0-3岁孩子就应该是蹦蹦跳跳、听音乐、走直线、卷地毯的阶段。

误区二

玩等于浪费时间

很多妈妈一心想让孩子多多识字,于是让孩子做数学加、减题,但孩子却往往不领情,学得不好,妈妈们就急了。要开发宝宝的右脑,最好的办法就是和他玩“捉迷藏”。先把东西藏起来,让宝宝去寻找;或让爸爸躲起来,等宝宝去找。

对1-3岁的宝宝来说,这个时期他们左右脑发育已处于活跃期,可以多鼓励宝宝绘画,如果你的宝宝习惯用左手拿东西,不必纠正他。经常让孩子交替使用左、右手,可更好地开发大脑两半球的智力。

误区三

越早弹奏乐器越好

让宝宝从小接触音乐,并不是要强迫他们学习技能,而是要从生活及游戏中帮助他们学习音乐,要配合一些音乐游戏,刻意、主动地启发孩子对音乐的兴趣,让孩子积极地参与;或经常带孩子到大自然去感受音乐的美,激发孩子对音乐的热爱。孩子3岁时,可以让孩子接触一些乐器,不过孩子尚小,坐不住,理解力也差,还不宜学乐器。此时接触乐器只是让他先有些感性认识,调动他的兴趣,可待他4岁左右再学也不迟。

误区四

强迫孩子改掉左撇子

善于用左手活动的人,其右侧大脑半球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发展成为“优势半球”。如果强迫“左撇子”改为右撇子,则已经建立的右侧优势半球要改为左侧,会造成原来的语言中枢功能紊乱而出现口吃,甚至有的孩子出现唱歌时曲调走样、口齿不清、发音不清、不准等现象。>>

友总结:关于早教孩子的父母必须知道的几件大事

特聘专家崔军支招如何早教:爸爸妈妈可以在家里摆放孩子感兴趣的玩具、物品和材料,让她边探索边学习说出它们的名称和功能,可以带孩子去商店、动物园、公园,从多种场合观察、体验、丰富和充实其经验,增加学习和表达的愿望,鼓励孩子与人交往,因为语言智力发展是一种不可抑制的人类特性,当孩子想表达时,消极词汇变成积极词汇,由听到说才成为可能,让孩子多听广播、看儿童电视,可使她在学习、欣赏文学语言的同时,激发表达自己的愿望,发展其语言智力,使孩子的大脑细胞得到科学的营养。>>详细

四种育儿矛盾,你有几样?


1、既想教育孩子谦和礼让,又担心孩子吃亏。

不少家长注意到了要培养孩子谦和礼让的品质,看到孩子吃独食,或者不让小朋友玩他的玩具,就教育孩子要谦和,讲孔融让梨等故事。可是当孩子从幼儿回来高高兴兴地告诉父母,幼儿园发水果,他挑最小的,父母又觉得孩子吃亏了。孩子满心以为能得到父母的赞扬,结果却挨了一顿骂,孩子犹如吃了一闷棍,糊涂了。

有些家庭则仅仅在理论上要求孩子礼让、尊重他人,而在实践上去是大力培养孩子的自私心理。当孩子想和父母一起分享好吃的食品时,做父母的往往会忘记平时自己对孩子的教育,反而会说,这是妈妈为你买的,久而久之,孩子自然会形成“最大、最好的东西就该归我”的意念。父母说的是这样,做的又是那样,孩子困惑,简直无所适从,不知怎样才能符合父母的要求,很快孩子学会了说一套做一套的坏毛病。

2、既想扩大孩子的活动范围,又怕孩子惹祸。

有的家长鼓励孩子找小朋友玩,鼓励孩子使用剪刀,鼓励孩子参加多种活动,可是一旦孩子跟小朋友打架,学会了骂人,或者剪破了手指,他们马上会收起剪刀,关上门,认为还是关在家里让孩子一个人乖乖地安心,于是他们就企图用说教来培养孩子尊重别人和相互协作的好品行,这其实是不能奏效的。因为孩子只有在与同伴的交往中才能从自我中心的“硬壳”中解脱出来,才能了解自我与他人的区别,了解集体中每个成员应有的权利和义务,从而培养出尊重自己、尊重他人,理解行为规范,助人为乐的良好品质。

3、既想鼓励孩子独立自主,又怕累着孩子。

父母都盼望着孩子快快长大,早早独立,哺乳期盼着断奶,会爬了盼着会走,会跑了盼着孩子能独立自主,早日脱离父母的“脐带”,成为一个独立的人。可是当孩子真的逐渐独立,进入反抗期,开始相摆脱父母的控制,背着成人做事,甚至愿意独处,不愿父母干扰时,父母却又茫然若失,这种失落感和担忧感使父母产生一种冲动,想把孩子紧紧抓在手中,于是他们干脆包办一切,什么都要管,什么都自己动手,给孩子穿衣、喂饭、系鞋带、收拾玩具,照顾得无微不至,这种不放手的管理方法,使孩子产生了严重的依赖性。其实,要让孩子独立,就必须放手让孩子去闯。

4、既想对孩子进行早期智力开发,又时常半途而废。

许多家长一种误解,认为孩子早期教育就是对孩子进行知识传授,以能背多少诗、算多少题、识多少字来判断一个孩子的聪明程度,结果出现了这样一种情况,忽而要求孩子死背知识,以孩子能背诵古诗而在别人面前炫耀,忽而又担心这种强迫性的训练会对孩子的成长产生不良影响,于是又不要孩子死记硬背了,弄得孩子稀里糊涂摸不着头脑。

有些家长不片面注重知识的传授,同时又走向另一个极端,追求发展孩子的多种“潜能”,为孩子创造“学习环境”,给孩子安排多种学习活动,从学英语到绘画、学弹琴,赶得孩子团团转,可事实上家长提出的这些要求超过了孩子的接受能力,造成孩子接受上的消化不良,结果事与愿违,弄得孩子惶恐不安,甚至呆头呆脑。一旦出现这种情况,家长的情绪一落千丈,以为自己的孩子不堪造就,埋怨责怪孩子,使孩子形成既自豪又自卑的畸形心理。家长对孩子的学习要求应适时适度,要符合孩子个体生理和心理的发展规律,还要注意启发孩子的兴趣并进行持久的一贯的引导。

由于家长的教育心理处于矛盾之中,对孩子的教育容易发生朝令夕改的现象,这就会对孩子的身心发展造成不良影响,使他觉得世界变幻莫测,不可捉摸,从而挫伤他理解事物的积极性和判断事物的自信心。因此,家长必须明确自己的教育目标,增强教育意识,时刻以理性的言行来克服这种矛盾心理,积极地教育、引导孩子更好地发展。

5种育儿“伪真理”你有吗?


你曾经为自己并不比别人更了解自己的孩子而自责,或者正在为塑造孩子的性格而不懈努力吗?我们的文章恐怕会使你改变主意。

做了妈妈之后,我们会从书本上或者别的妈妈那里了解到很多颠簸不破的育儿真理。但是如果我们较较真,就会发现这些“真理”的实质并不像它们看上去那样有理。下面就是几个肯定在你的头脑中存在过,并且常常在妈妈间传播的“真理”。那么,让我们重新审视一下,这些话真的正确吗?

伪真理之一:你比任何人都了解自己的孩子。

不完全真相:当然,你肯定比任何人都清楚孩子更爱吃香蕉还是桃子。当他挤着眼睛吭哧的时候,你可以准确判断出他究竟是困了还是饿了。这些是不容置疑的。

更真实的情况:在你充分了解孩子的同时,你也不可辩驳地受到一种力量的限制,那就是主观偏见。因为,你很容易被爱蒙蔽双眼。你很难像孩子的保姆、老师那样客观地看待你的孩子,并且你也不能够像她们在接触了很多同龄孩子之后进行横向比较。所以,一般来说,旁观者可以给父母提供更真实的,更有可比性的判断标准,帮助父母重新认识自己的孩子。

我们经常会下意识地屏蔽掉别人嘴里的孩子的短处。而直到更多的人,或者我们信服的人向我们提及这一点的时候,我们才会往心里去。记得保姆曾经几次想我暗示,我的孩子可能在听力方面有问题,但是我总能以各种理由告诉她“不可能,那只是因为……”但是当孩子体检时,保健医生郑重其事地对我说“您的孩子可能存在听力障碍”后,我才意识到:的确,他每次看电视的时候都要开很大音量,而我每次跟他说话,都必须像叫喊一样他才有反应。

当然,促使这条“伪真理”长期成立的另一个原因就是孩子的表现。我们都知道,孩子是个可爱的小两面派。他常常在人前一个样,回到家里一个样。有的孩子在幼儿园能说会道、任劳任怨,可是回到家里就又变成了娇滴滴的小宝宝。有的孩子在外面胆小、收敛,在家里却无法无天。无论孩子在你面前更可爱还是更顽劣,那都仅仅是他的一个侧面。

我们能怎么办: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可能会变换不同的形象,或勇敢或怯懦,或独立或依赖。但是无论他表现出什么样子,都请宽容地接受他的能力、他的爱好、他的梦想……他的真实面貌。

伪真理之二:你可以塑造孩子的性格。

不完全真相:毫无疑问,孩子的性格会受到外部环境的综合影响,家庭环境、亲子关系等都会成为改变孩子性格的不确定因素。

更真实的情况:虽然父母的后天影响对孩子的成长非常重要,但是那仅仅是各种影响力的组成部分之一。而与生俱来的基因的作用,对于孩子的性格差别起到30%~70%的决定作用。从双胞胎身上我们不难看出,虽然他们生长在同样的家庭,有同样的父母,在同样的养育方法下长大,拥有同样的宠物和玩伴,但是他们还是会有不同的外表、神情、性格和爱好。他们对于从没有见过的事物有时会表现出极大的反差。同样是水从淋浴喷头中倾泻而出,可能一个孩子表现出极大的恐惧,而另一个则无动于衷甚至兴奋无比。孩子不像我们以为的那样,像一张白纸一样来到这个世界上。他们诞生的时候,就已经携带了个人密码。

我们能怎么办:孩子不是粘土,不可能按照模具塑造成大卫或者维纳斯。但是你可以通过教育方式来规范他的行为,指引和影响他处理问题的方法。没有哪个孩子生下来就喜欢做家务,但是我们可以教他如何使房间保持整洁。即使孩子是天生的莫扎特,也需要你给他接触音乐和乐器的机会,才能激发他体内的潜能。

伪真理之三:你和孩子在一起的时间越长,他就越容易变成一个好孩子。

不完全真相:从给予孩子安全感的角度来讲,父母经常陪在孩子身边,可以让孩子知道他们是可以依赖的,他可以随时从父母那里得到照顾。这对孩子很有好处。

更真实的情况:孩子不是不堪一击的花朵。他们需要并且完全可以应对外界的环境,而不需要父母不间断的、无微不至的照料。专家们认为,父母之外的其他的成年人同样可以照料好孩子,比如祖父母和细心的保姆。所以,你不需要一天24小时,一周7天地围着孩子转。

此外,你时刻不离的做法,未必能够换得孩子充足的安全感和依赖感。在一项测试中,研究人员把年轻的妈妈分为三个组:休了产假后马上去工作的妈妈,在家工作的妈妈和全职妈妈。一年后,针对孩子依赖感的测试显示,孩子依赖程度最低的组是妈妈在家工作的一组。对于这些孩子来说,只要妈妈在屋里就可以了,无论她是在打电话、敲电脑、在他面前摇晃奶瓶,还是根本什么都不做。很多全职妈妈都会发现,自己一直在家照看孩子,但是一旦孩子开始上幼儿园,就会“忘恩负义”地把妈妈抛在一边,兴高采烈地享受起集体生活来。

我们能怎么办:这件事上没有非此即彼的简单答案,每个妈妈都要根据自己的情况,决定到底什么样的方式对自己、对孩子最合适。

伪真理之四:你是孩子最好的榜样。

不完全真相:理想的父母应该充满爱心、乐于帮助别人、给人安全感并且热心社会公益。因此,你的孩子也应该以你为榜样。

更真实的情况:这其实取决于你如何界定榜样或模范的定义。或许你可以做个试验,比如你大口大口把一些深绿色的树叶子吃到嘴里,你孩子是否就跟着吃菠菜?你把你的房间打扫得一尘不染,你孩子的房间或许还是狼藉一片。很明显,你怎样孩子就会怎样的想法是个谬误。不要以为你自己辛勤工作,你的孩子就会看在眼里、记在心里,长大了如数效仿。对于三四岁的孩子来说,你的工作、你的职务、你的工资高低没有任何意义。孩子不想也不可能去体会成年人的所谓成功。

也有的父母准备通过坚持不懈的努力,于细微之处见功夫,慢慢成为孩子的榜样。嘿嘿,想想你父母对你的影响吧。你有多少事情是按照他们的意愿进行的,又做了多少在他们看来“一意孤行”的事情呢?

我们要说的是,以父母为榜样是潜移默化的,而不是精心计划的。我的爸爸说,在他小的时候,他的父亲每晚睡觉前都会问他:“你今天做了什么好事情啊?”现在,我的爸爸也在这样问我。我知道爸爸这样做的目的是希望我要想着别人,所以当我成为妈妈之后,我会把这个好的传统继承下去。

我们能怎么办:你的习惯或者你的技能是无法遗传的,无论好与坏。举个有趣的例子,我妈妈从来不吃蔬菜沙拉,但是我现在却每顿必吃。所以,你只要尽力去做就好了,不要太难为自己。这才是真实的你。

伪真理之五:你应该给孩子最好的东西。

不完全真相:我们应该尽力使孩子安全和健康。为此,我们愿意不惜一切代价。看看壁橱里那些弃之不用的插座保护套和婴儿监视器,那些都是我们爱的体现。

更真实的情况:我们正在为孩子花费大量的金钱。在美国,每年用在孩子身上的支出是3000亿美元。注意是亿,不是万啊!我们该好好想想,孩子真正需要什么,无论现在还是以后。

然后你要再想想,我们这种物质充足的文明究竟会对孩子有什么导向。充斥各处的广告教给孩子总是在说“我要,我要,我要!”其实,我们真正应该教会孩子的是学会什么叫做等待。如果孩子想要什么,父母就赶紧去买的话,那么这个孩子就再也感受不到无限期待和一朝拥有的美好滋味了。

溺爱往往还会成为行为问题的催化剂。越是被娇惯的孩子,就越容易出现胡吃海塞、发育不良、学习成绩差、网瘾甚至吸毒的现象。

我们能怎么办:你能够给孩子的最好的东西,不是能够从商场买到的。那些孩子最需要的精神食粮,简单且无价,比如爱,比如规矩,比如坚定的意志。

兴趣班4误区,你犯了几个?


宝宝入园后,大多数父母都会给孩子报这个那个的兴趣班,希望借此来培养孩子各方面的素养。确实,孩子在这个年龄段开始学些东西有好处,但望子成龙的心态有时又让父母不免走入另一个误区。静下心来想想,你已经或正在走入哪个误区。

误区1:只重结果,忽视过程

学琴的父母只注重孩子学会了哪支曲子;学画的父母只注重孩子是否画了一幅完整的画;学珠心算的父母只注重孩子算得是否快;学跳舞的父母只注重孩子是否学会了跳支完整的舞。

只看重结果,无论是给孩子还是给老师都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其实教孩子,学习的过程远比结果更重要。在学习的过程中,能调动他们多个器官、多种感觉,培养多方面能力。比如学习弹琴,手眼耳的协调非常重要,耐性、毅力、战胜困难的能力决定着他是否能学习下来,而经过自身努力战胜困难后的成就感也使他心情愉悦。贯穿在孩子学习过程中的这些品质,父母可能看不到,但却对孩子的未来影响深远。

再有,在学习过程中,一些基本功可能只是学习中的一个小节,比如跳舞,一个舞步要练好长时间,给父母的感觉是孩子几次课什么正经的也没学,但实际上,基本功的训练是为让孩子能完整跳下整个舞蹈而打下良好基础。基本功如果不扎实,学到一定程度可能就学不下去了。

误区2:周末上兴趣班如同赶场,没了亲子时间

有些父母不在乎花钱多少,在周末给孩子报了一个又一个兴趣班,英语、影视表演、钢琴、滚轴;孩子忙,父母也跟着一起忙。本来上一星期幼儿园就没多少时间陪孩子,而周末又全用来上兴趣班了。

孩子在这个年龄段是离不开亲情的,与父母在一起,是使他们心理发展正常的基础,如果忽视幼儿心理以及亲情的交流,你会发现孩子变得不听话、爱发脾气等等。今后容易与子女在心理上产生隔阂,难以沟通。

一味地给孩子报各种兴趣班,容易使孩子疲劳、厌倦。今后他可能对什么都知道一点儿,但对哪个都不精。不如只选择一两项重点学,学会了再学其他项目。孩子如果在哪个项目上特别有潜力,就要多花时间重点培养。

误区3:把自己的理想强加在孩子身上

有些父母小时候条件不好,没有条件实现理想,而有了孩子后,就把理想寄托在了孩子身上。比如一位父母,英语顶呱呱一直是他的梦想,他就让孩子从小上英语班学习英语,而成绩稍有不好就一通批评。

孩子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他有自己的想法。他知道自己喜欢什么不喜欢什么,如果大人把自己感兴趣的强加给孩子,让孩子担负起父母的愿望,那孩子的负担就太重了,孩子学习起来就是一个痛苦的过程。因此,应该尊重孩子的兴趣,让他挑选自己感兴趣的东西,对于感兴趣的事,孩子能学得又快又好。而父母自己的理想,还是自己努力去接近目标吧!

误区4:认为坐在教室里才是真正的学习,忽视生活中的教育

有些父母忽视自己的能力,认为只有带着孩子上这个班、那个班,让孩子规规矩矩地坐在小椅子上听老师讲课,才是真正的学习,对生活中的知识反而视而不见。

重视孩子的教育,无疑是最值得的投资,但不能一味地投资却忽视孩子的感受。既然是兴趣班,就一定要从兴趣出发,只要孩子有兴趣,就能自主学习,快乐地享受学习的乐趣。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