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之于家长,是孩子尚未出生就开始议论的话题,恨不能孩子一出生就学这个学那个,我家孩子会背唐诗、会认字、会数数,这是家长们经常让孩子展示的“本领”,就是从亲子班回家后家长问的第一句话仍然是“今天学到什么了?”来作为衡量孩子有无收获的指标,家长们把婴幼儿的学习界定为学业的学习,到了大班更是越演越烈,如果这个幼儿园没有布置家庭作业家长就认为这个园不行,不教认字、不教汉语拼音,逼迫着一些幼儿园不得不教孩子进行超前学习。“事实上,过分的早期开发和早期教育会妨碍儿童的正常发展。这里所说的”过分“,有两层含义:一是超前,认为早期开发,越早越好;二是超量,认为早期学习,学得越多越好。儿童心理学家Elkind曾指出:过早的正规教育,过于匆忙地催促儿童成长,实际上会将儿童置于短期或长期的危险之中,短期的危险包括对学习的焦虑与恐惧、疲劳、缺乏爱好、效率低,最后导致心理特别是情感失调,长期的危害包括厌学、学习动机降低、无法有效地集中注意力、干扰自我指导的学习,习得性无助等等。从一个更为广阔的意义上讲,儿童成长得太快,他们的心理过早地结构化、定向化,也就不可能为进一步的发展留下空间。”孩子的学习是在兴趣使然的状态下发生,因为好奇、因为有兴趣,随之才发生学习、探究。而不是死记硬背、完成某些“作业”。正是在这个意义上,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睿智地指出,我们可以设想,儿童的慢速发展也许有利于今后更大的发展。

对于学前儿童来说我们不能把教育与生活完全的割裂开来谈教育,应该是养中带教,把会穿衣、会吃饭、会入厕等等的一系列生存能力的培养视为教育,比如在家庭中就拿剥水果皮认来说看似简单的事情要在每一个家庭里落实起来就很难了。家长们认为这不是教育,也没有培养什么“能力”,帮孩子剥水果皮理所当然。这样的态度当然会导致一帮到底,不考虑当孩子没有耐心剥或剥的方法不对时应该怎样支持和引导。有的家长会因为孩子只装进了瓶子里三颗珠子(别的孩子装进去了五颗珠子)而焦虑孩子的小肌肉发展迟缓,可在生活中这些实实际际的“小事情”中,却看不到孩子“小肌肉”的发展,看不到教育。就算我们训练孩子装进瓶子里五颗珠子,面对水果皮还是不会剥,只是抠,那我们的这个“小肌肉训练”还有什么价值呢?依赖别人的意识就是从这些看似不起眼的小事情中惯出来的,要想培养孩子生存的能力就得从生活中点点滴滴的小事入手,要不要自己剥水果皮反映了两种不同的教育态度,家长在处理孩子遇到的问题时不要把它简单地认为是一件孤立的事情,而是应该教给孩子怎么样观察和处理问题,这样的学习是在不断的尝试、误试中了解事物,是有生命力的是鲜活的学习,也就是人们常说的“授之以渔”。

孩子的每个“第一次”我引以为傲

专家简介:杨多奇——学前教育研究实践专家,全国科学教育规划课题研究《亲子园与社区学前教育资源的有效互动研究》课题组主要研究员。曾著有《三岁看未来》一书。中国幼儿舞蹈艺术教育启蒙教程《童乐舞》主编、中国舞蹈家协会会员、金牌教师,中国舞蹈家协会社会舞蹈教育委员会理事。对婴幼儿艺术培养和家庭教育等方面有着精深的理论研究和丰富的实践经验。>>向专家提问,10分钟内有问必答,快来试试吧!

相关阅读

儿童早教:教育孩子贵在时时处处


很多父母感慨自身工作中太忙,沒有教孩子学这学那的時间,因此 总觉得自身的宝宝不如他人的。可权威专家表明:点评孩子的文化教育是不是取得成功,不可以由专职人员就近入学决策。假如父母们能将文化教育融进日常生活,孩子一样能急急忙忙发展。怎么教育孩子?

怎么教育孩子?从孩子的身上,大家不但能见到父母的文化教育成效,也可以见到父母的身影。父母的质量、素养、感情特点这些都是从孩子的身上体现出去。

德育教育,到处

在我们带孩子去动物园时,买门票费,要排长队,它是文化教育孩子守纪律。见到门口绽放的花束,能够 告知孩子花的名称,并让孩子以往闻一闻香不香。它是文化教育孩子学好观查,塑造他对事情的专注力和对美好的事物的喜爱。假如孩子想摘一朵,大家应摇摇头说:“花朵是给各位看的,采花不对。”赶到熊猫馆,让孩子看一下小熊猫什么地方像熊,他喜欢吃什么物品?

见了小象,讲一讲像是陆上上最大的动物,象的长鼻有哪些用途。赶到水禽河畔,让孩子喂喂小鸭和白天鹅,教孩子数一数有多少只丹顶鹤。见到有些人投打动物,问孩子她们对不对?我们该怎么办?喝过饮品的玻璃瓶、撕下的外果皮,叫孩子丢入垃圾桶……孩子在玩中就能学得许多 专业知识,另外也接纳了德育教育。

智能化开发设计,随时

在孩子学习培训数一数时,假如父母仅仅机械设备地让孩子数1、2、3,问孩子3多還是2多?孩子将会会答不上去。当父母的不必觉得“孩子太蠢,连那么简易的难题都回应不了!”怎么教育孩子?实际上,它是我们自己没把握好教孩子的方式。假如你取出5块糖,一边放3块,一边放2块,让孩子说3多還是2多,孩子便会恰当地回应。

反复几回,孩子对数量就从感性认识升高到感性认识。每日上下楼梯也是教孩子数一数的最佳时机。同孩子一边走一边数1、2、3、4、5……除此之外,用餐时让孩子数一下有几个人,去看书的情况下问孩子有多少本。“教学工具”是随时随地存有的,只看是否会利用了。

有的父母觉得,教三岁之内的孩子鉴别方位难以。实际上,当孩子刚会相互配合穿着打扮之时,“宝宝伸右手,宝宝蹬右腿。”就可将上下的定义在穿衣服的另外键入了孩子脑中。那麼,当已过一岁后,你问起:“宝宝,你的右手在哪里?”他就能外伸小右手。

孩子了解字也通常是先从兴趣爱好刚开始的。小玩具上的字,让孩子知道字原先意味着事情。那麼,利用孩子的求知欲,把握住转眼即逝的机遇,立即地诱发孩子学习认字的兴趣爱好,孩子就能饶有兴味地理学起來。

怎么教育孩子?最终,文化教育孩子,時间虽然,但更必须父母“认真”。因而,请铭记,如果你和孩子在一起时,你的一举一动,全是在对孩子开展文化教育。

人生处处是起跑线


其实,孩子的真正第一起跑线,更多的是家庭教育,家长的观念、态度、方法会对孩子产生最重要的影响。

应试教育催生“外部性教育市场”,早年的广告词“让孩子赢在起跑线上”与做家长“望子成龙”之普遍心态,二者一结合,竞争起跑线从高中、初中、小学逐级前移至幼教。

“宁可勒紧裤带,也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虽然是老生常谈学前教育,但是从中让我们看到了起跑线上“输”与“赢”的争拗。

“别家的孩子去学了,我家的孩子不学就要吃亏。”如今,越来越多的家长有了这样的“共识”。但殊不知,我们时常从商家处听到“孩子的钱最好赚”这句话,与其说是赢在起跑线,不如说是输在金钱上:每个小时几百元的早教课,各种钢琴、跆拳道等兴趣培训班……

“输在起跑线上”是所有家长最担心的事情,尤其是现在家庭独生子女居多,“起跑线”成了父母“不能承受之重”。的确,起跑线很重要,但什么是起跑线呢?人生的起跑线又是什么呢?

在笔者看来,其实人生的起跑线有很多种,生理上的、心理上的、智力上的……对于孩子来说,在起跑线上,至少不应该仅仅指孩子的学习表现。它的真正含义,应该是从人生的起步阶段打基础,让孩子从一开始就为心理、智力、体力等的健康发展打基础。

因为,有的人早慧,有的人大器晚成,人生本来就没有所谓的统一的起跑线,何况孩子的成长是动态的,从小学到初中再到高中,不同阶段有不同的起跑线。以往也有许多的案例提醒我们:过早开放的花儿最容易枯萎,本不该承担过重压力的孩子们,现在却被家长不断膨胀的欲望压得直不起腰,他们最容易失去身上最宝贵的好奇心、想象力、求知欲——最终很可能会“赢”在起跑线上,而输在“终点站”。

然而,孩子们究竟会不会输在起跑线上?答案是:不会。教育专家王美婵在中国青年报撰文时认为,对于绵长的人类历史、不变的万古江河来说,一个人的生命只是小小的一瞬间。具体到一个人身上,人生是一场长距离的马拉松,而不是一闪而过的百米竞赛。百米赛跑,起跑的反应时间、前三十米加速的爆发力是最重要的,占得先机的人即使不能拿冠军,也一定会名列前茅。而对于跑马拉松来说,起跑却是一点也不重要的小环节,一开始冲在前头的可能掉队,一开始不冒头的可能后劲十足,超强的体能、坚强的意志、合理的战术才是关键。

其实,孩子的真正第一起跑线,更多是家庭教育,家长的观念、态度、方法,将对孩子产生最重要的影响。给孩子们营造一个良好的家庭环境,给他们以人格上的示范,培养他们良好的性格和品质,从育人角度出发,给孩子一个健康的人生起点。更何况人生处处都是起跑线。

对孩子来说,学校的学习表现只是孩子人生众多起跑线的一条,因为人生是一条漫长的道路,没有哪个伟大的科学家是一下子成长起来的。然而,教育确是终生的,尤其是现在的社会发展已经到了知识经济时代,信息增加的速度是空前的,孩子只有学会学习,才终身受用。这样一来,小学不是起跑线,中学不是起跑线,大学也不是起跑线,关键是孩子的心智成长到了自己知道要努力学习,自己已经学会学习,这才是孩子真正意义上的起跑线。

“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很多时候是培训机构的一种宣传语,不值得进行大肆的宣传和推广。”今年年初,教育部基础教育一司副司长王定华一针见血指出,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从而选择所谓好的初中,好的小学,乃至好的幼儿园,虽是一种可以理解的家长心理,但它并不符合科学的逻辑。

总之,人生不是短跑,而是要历经七八十年的长跑,因此,笑到最后的人才是真正的赢家。尤其是在经济知识时代,我们更要“活到老学到老”,这样才不会给这个时代所抛弃。

■胡明

亲子生活中的启蒙教育


一到三岁的孩子,对外来的刺激不只能作单纯的反应,已开始会在大脑中储存相对应的符号,并逐渐运用在日常的生活及行为举止中。例如:当宝宝接触到“麦当劳”后,他的脑子便会有“麦当劳”是什么及作什么用的符号。以后只要看到“M”这个符号,就能够认得那是“麦当劳”了。

在建立宝宝大脑中的符号时,首先要能正确而敏锐地接受外界刺激。所以如何训练敏锐的感觉器官是很重要的事,感觉式的智慧教育,使幼儿能敏锐时掌握外面世界的微妙变化,培养幼儿能自动自发感觉的能力。

通常我们把人体的器官分为五种,并称为五感:眼(看)、耳(听)、鼻(嗅)、舌(味)、皮肤(触)。每种感觉器官都有它个别的感觉接受功能,也透过这些感觉器官,感觉讯号传送到大脑、借以察知外界与自己的状况及相互的关系,同时在大脑中形成对外界的符号。宝宝最重要的便是在训练这些感觉能力。

锻炼视觉感官的训练

与宝宝沟通时,要蹲下来与他保持同水平

对宝宝来说,爸爸和妈妈的身高在他的眼里是非常巨大的,但大人常常会忽略这一点,总是脸朝下对在身旁绕来绕去的宝宝说话,小小的头颅很辛苦上仰着地与爸爸、妈妈说话。试试看,当你蹲下来时,你的视线和宝宝科行时,彼此之间的感觉会有多好!从这个高度所看出去的世界,与你高高在上时的世界是那么地不同,难怪当你看到有趣的事物时,对宝宝来说并不那么有趣。

连续凝视——练习用双眼看会动的东西

准备一面小镜子,在镜子的中心点贴上蝴蝶、小鸟、飞机等会移动的东西,要占镜面的三分之一的面积,然后让光线折射在墙上,会出现贴在镜子上的东西形状,移动它并引起宝宝的注意:“看,有小鸟!”“在电视上,啊!飞到桌子那里了……”妈妈要不断地移动,并口出声音引导宝宝用双眼去寻找。

让宝宝练习凝视及拿东西

先在地上到处放置彩色圆球,让宝宝练习把捡回来。起初,宝宝只能看一个捡一个,但等他学会作笼统的观察时,就可以依颜色或形状来辨别大致的位置,并从远到近一个个地捡回来,而且还会回头看看有没有漏掉的,能做到这样的宝宝已经可以说很会“看”了。这时就可以进一步训练他把纸屑拿去垃圾桶、把糖果饼干拿给姐姐等移动式的动作。每天至少二至三次,教宝宝到达指定的地点,去作某事,对他们的学习是很有帮助的。

注意宝宝说话的姿态

让宝宝养成从下面看东西的习惯,即使要转动眼睛或头部也要从下面看,不仅可以避免因侧视养成飞眼或斜视的习惯,最重要的是培养他察颜观色的能力。爸爸和妈妈在跟宝宝说话时,都会看着他的脸,有时当孩子主动要说话时,父母常常因为手边正在处理事情而有点应付式的回应,甚至没有看着宝宝的脸。这时可以教他稍等,等爸妈手边的事情处理好,再面对面地与他说话,这样可以让宝宝学会什么时候爸爸和妈咪才可以跟他说话。

强化右脑功能

在家庭日常生活中,利用机会教育让孩子分辨大小,如“爸爸的鞋子大,宝宝的鞋子小”“妈咪的手大,宝宝的手小”等等。用同类的相比,让他学习大小的差别,以后一看就能分辨大小了。对大小的判断是右脑的功能,这种直觉训练有助于右脑能力的开发。

锻炼味觉感官的训练

控制零食的分量

不要动不动就给宝宝零食时,正餐吃不下,养成宝宝只吃他喜欢吃的,对于不喜欢的食物则碰都不碰一下,如此一来会引发偏食或食欲不振的坏毛病。

吃东西时要养成专心的习惯

到了想自己吃东西时,就要鼓励自己进食,且要专心进食。当他学着自己吃东西时,难免会将食物舀到碗外或弄翻,这些都是正常的现象,不要因为这样而不让他自己吃,或是不停地叮咛“不对!汤匙拿反了”或是不断地擦拭宝宝的嘴,这样会让他在潜意识里有一直做错事的印象。

让宝宝自己吹凉热的食物

很多爸爸和妈妈因为怕食物烫着了,因此常常帮宝宝吹凉了才让他吃,可是这样长期下来会造成宝宝“味盲”,无法真正感受食物的香味。

孩子的生活与科学之间的联系有多少(国庆节幼儿教育指导)


孩子的生活与科学之间的联系有多少(国庆节幼儿教育指导)

前言:科学,在我们平常人的心里,都认为这是一种前端的高科技,离小孩子很远,其实在我们生活的之中,科学随处不见,就看你有没有发现了!

孩子每天都在玩科学

聪聪的问题总是很多:“妈妈,雨是从哪掉下来的?”“水开了为什么会冒泡啊?”“为什么鸭子会游泳小鸡却不会呢?”……

诗诗则喜欢静静地观察。也许一整个下午就那么兴致勃勃地看着小蚂蚁折腾来折腾去地搬家。惊讶于蚂蚁小小的身躯却承受着几倍于自身的负重,看蚂蚁碰面时用触角相互打招呼,研究它们怎么搬运食物……

智仔喜欢思考。例如为什么哭的时候会掉泪呢?眼泪平时都藏在哪里呢?又如树叶为什么一到秋天就会变黄?亲子网

阿亮最爱的则是动手。热衷于和小朋友一起折纸飞机纸船,比着看谁的纸飞机飞得高飞得远,谁的纸船折得最像花样最多;喜欢把玩具拆的七零八落……

这些孩子当然都是在玩耍,但似乎又不止是玩耍那么简单。他们每天玩耍的其实离科学很近,孩子们正在轻叩的正是这座圣殿的大门。科学创造来源于疑问,解决疑问需要观察,观察到的结果需要思考,思考出来的假想需要实证。上面这些孩子的例子恰好形象地为我们演绎了儿童学习科学的必由之路——从身边的科学入手,引导孩子对科学产生持续的兴趣,把握开启科学之门的钥匙。

儿童与科学几乎天生就是零距离

认为科学艰深枯燥、少儿不宜的那些父母,主要是误解、曲解了科学的内涵,不了解儿童的生理、心理特点与科学具有天然、内在的联系。从下述科学的三层含义来看,儿童与科学几乎天生就是零距离——

科学的知识和信息资料,孩子也需要

科学不一定就是书本上成型的知识。人们日常生活中积累和得到的经验都属于科学范畴。如:天气冷的时候要穿上厚实暖和的衣服,天热了则穿透气凉快的衣服;感冒了要注意休息,多喝水;阳光强烈的时候,要戴上墨镜,以免强光刺伤眼睛等等,都是科学。人们不仅自己掌握这些信息资料,而且将它们传给下一代,使他们也能够掌握知识,并进一步积累探索新的知识,更好地生活。这就是科学的传递。正由于这种传递,推动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科技的发展。

妈妈告诉宝宝开水很烫、要慢慢喝之后,宝宝就对着杯子很劲吹气:谁能说妈妈只是传授了一个生活常识,而不是刚刚上了一堂最浅显的物理课?

科学要求的探索,正是孩子的爱好

科学的探索过程一般可分为以下几个阶段:对事物现象提出问题→寻找答案→得出结论→验证结论是否正确→迁移或者应用。

幼儿的生活中恰好充满了这种科学探索的过程。1岁半的小雅边在地毯上游戏,边喝放在身边的酸奶。由于玩得开心,碰倒了奶瓶,酸奶流了出来。她的小手无意中摸到地毯潮湿的地方,那种感觉使她感到奇怪。她看看自己的手(感觉到一个问题),再一次把瓶子拿起来,再一次喝了一口奶,看了看瓶子,再一次放回到地毯上,再一次伸手去摸——果然,她再一次感觉到了地毯上的潮湿(寻找答案)。想了一会,她故意拿起瓶子,瓶口朝下让酸奶滴到地毯上,然后马上用手摸摸刚刚弄湿的地方(检验假设)。果然湿了耶!我弄湿的耶!她笑了,骄傲而满足地仰起头,一口气儿把瓶子里剩下的酸奶喝光了(得出结论)。

科学不能因循守旧,孩子天生擅长创造

科学的本质是创新、创造。而孩子正因为年幼,时时处处更擅创造、创新。3岁的贝宁自己津津有味地玩“捉影子”的游戏。在躲闪和奔跑的过程中他发现,只有在阳光下才有影子,躲到阴凉的地方,影子就没有了。虽然他还不明白为什么,但他确实发现了影子和太阳光线之间的这种微妙关系;虽然这发现对于成人而言早已是公认的事实,但是对贝宁来说,却是通过他自身的实践活动得出的新发现、新结论。这种新鲜感使幼儿的好奇心得到满足,并从发现中得到快乐与兴奋。这种激动的心情将激励幼儿进一步去探索、发现和创造。

没错,幼儿是无知的。但惟其无知,他们才充满任何一个科学家都必须具备的对未知世界的好奇和热情。亲子教育

守护好金钥匙,给孩子一个好的开端

幼儿的无知与好奇,正是开启科学圣殿的第一扇大门的钥匙。这是我们大多成人不具备的;我们能做的,就是不要通过自己的手,把这把钥匙给丢了。能不能做到这一点,就看我们做父母的对待幼儿的科学探索精神的态度和方法了。

有些父母功利性地追求知识的获得,简单地让孩子记住几种动物的名称,机械地背诵不合年龄的科学名词、概念和原理,而忽视了孩子能力的培养和情感态度的陶冶,结果损害了孩子的成长,也偏离了幼儿科学教育真正的价值所在。

在幼儿阶段,我们更加希望以知识为桥梁,达成能力的培养和情感态度的陶冶,使孩子能够:

•对新鲜事物有着旺盛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有敏锐的感知能力和观察力;

•善于思考和动脑筋;

•有灵活的动手能力;

•享受探索的乐趣,拥有成功感;

•珍惜生命,热爱自然。

本网站小编总结:在生活之中,不少的人认为,科学是属于高端的东西,距离小孩子们很远,其实事实并不是这个样子,科学就渗透在我们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希望家长们都能够赋予孩子这样的环境!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