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岁半入学准备
2020-02-04 两岁半入学准备 语言胎教 胎教语言1岁半宝宝语言游戏:玩电话。
1.玩电话
目的
鼓励宝宝尝试用语言进行表达。
准备
玩具手机,玩具电话,字卡“电话”。
智慧妈妈教你玩
(1)在场地上散放着各种玩具电话,鼓励宝宝玩玩、看看,并模仿成人的动作,如:拨号,拿起话筒说“喂喂”,反复将话筒拿起、挂好。
(2)让宝宝摆弄手机,听声音。宝宝摆弄几分钟后,妈妈可用自己的手机与宝宝对话,鼓励宝宝说“喂”“Hello”“爸爸”“妈妈”。还可鼓励宝宝给家人打电话,说“爷爷”“奶奶”“婆婆”“好”“宝宝”“再见”等。对月龄较大的宝宝,交流的内容可更丰富些。
(3)识字:电话。
建议
在家中,要经常给宝宝接听电话的机会,鼓励宝宝对着电话说“Hello”“你好”。
2.Hello,你好!
目的
(1)引导宝宝理解“Hello”的中文意思,学会用“Hello”与别人打招呼。
(2)熟悉音乐,能在家长的帮助下随着音乐做挥手、拍手的动作。
准备
小猴、小兔、小熊、小猫等动物手偶(套在手上的人或动物形象)或玩具,字卡“Hello”“你好”。
智慧妈妈教你玩
(1)妈妈套上小猴手偶与宝宝打招呼:“Hello,你好!”并代替宝宝或鼓励宝宝说:“Hello,你好,小猴!”
(2)依次换上其他手偶,用“Hello”与宝宝打招呼,并不断地引导宝宝边挥手边说。
(3)妈妈两只手都套上手偶,随着音乐让宝宝模仿挥手、拍手、摇头的动作。
(4)识字:Hello、你好。
建议
在日常生活中,当宝宝见到熟悉的人或同龄小伙伴时,可鼓励宝宝用“Hello,你好”打招呼。
3.有礼貌
目的
(1)让宝宝学会问“早”和“好”。
(2)让宝宝学会握手的动作。
准备
画有哥哥、弟弟、姐姐、妹妹的图片,小鸡、小鸭手偶,字卡“早”“好”。
智慧妈妈教你玩
(1)
妈妈出示小鸡、小鸭手偶,让它们互相问“早”和“好”,然后对宝宝说:“宝宝看,小鸡、小鸭真有礼貌呀,宝宝你有礼貌吗?”让宝宝懂得见面时互相问好,这样才有礼貌。
(2)妈妈拿出画有哥哥、弟弟、姐姐、妹妹的图片,引导宝宝向他们问“早”和“好”。
(3)妈妈教宝宝说儿歌,指导宝宝接字“早”“好”“貌”。
(4)妈妈拉着宝宝向家庭成员逐一问“早”和“好”。
(5)识字:早、好。
儿歌
哥哥早,弟弟早,
姐姐好,妹妹好,
小朋友,有礼貌。
4.嘴巴
目的
(1)让宝宝通过观察,发现小鸡、小鸭和娃娃嘴巴的区别。
(2)让宝宝学会说重叠词“尖尖”“扁扁”“圆圆”。
准备
小鸡、小鸭、娃娃的图片,字卡“嘴巴”。
智慧妈妈教你玩
(1)妈妈拿出图片说:“宝宝看,小鸡的嘴巴是尖尖的,小鸭的嘴巴是扁扁的,娃娃的嘴巴是圆圆的。今天我们来学一首好听的儿歌叫《嘴巴》。”然后让宝宝观察图片,告诉宝宝它们嘴巴的不同形状。
(2)妈妈提问:“谁的嘴巴是尖尖的?谁的嘴巴是扁扁的?谁的嘴巴是圆圆的?”让宝宝准确回答。
(3)妈妈加上简单的模仿动作,朗诵儿歌,接着指导宝宝模仿小鸡、小鸭、娃娃的动作,并用手指做出尖尖的、扁扁的、圆圆的形状。然后,妈妈把着宝宝的手,边念儿歌边指导宝宝做动作。
(4)妈妈念儿歌,让宝宝接说儿歌每一句末尾的重叠词。
(5)识字:嘴巴。
儿歌
小鸡嘴巴尖尖,
小鸭嘴巴扁扁,
娃娃嘴巴圆圆。
精选阅读
1岁以内宝宝语言游戏(一)
想必大多数幼师知道,在幼儿园经常会举行一些亲子活动。老师会在班级里举行亲子主题活动,让父母与孩子共同创作。这样才能进一步拉进亲子之间的距离,亲子活动方案怎样写才最有效呢?下面是由小编为大家整理的1岁以内宝宝语言游戏(一),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1.喊出来
目的
培养宝宝的语言能力,使其能准确地喊出“爸爸”“妈妈”“爷爷”“奶奶”等家人。
准备
(1)预先教宝宝念儿歌。
(2)字卡“妈妈”“爸爸”“爷爷”“奶奶”等。
智慧妈妈教你玩
(1)妈妈抱着宝宝指认家庭成员,也可玩“听声音找妈妈、爸爸”的游戏;还可请家庭成员送宝宝一件礼物,同时告诉宝宝:“这是××送给宝宝的。”
(2)妈妈或其他家庭成员胸前佩戴字卡“妈妈”或其他成员的名称,让宝宝指认。
建议
反复念儿歌,帮助宝宝准确发音。
儿歌
爷爷奶奶,
还有宝宝,
都是一家人。
2.宝宝笑
目的
让宝宝通过观察不同的表情,了解对方的心情,并学会发“呜”“哈”等音。
准备
小镜子,字卡“宝宝”。
智慧妈妈教你玩
(1)妈妈、宝宝共同照镜子,妈妈做出各种表情,如哭、笑、生气等,让宝宝观察。
(2)妈妈指导宝宝边做表情,边念儿歌。
(3)指导宝宝发出“呜”“哈”的声音。例如:学习“哈”的发音时,妈妈可挠宝宝痒,让宝宝发出笑声。
(4)识字:宝宝。
建议
(1)在宝宝的胸前佩戴字卡“宝宝”,让宝宝发出笑声。
(2)把字卡“宝宝”贴在屋内各处,让宝宝去找好朋友,并指认。
儿歌
宝宝哭,呜呜呜;
宝宝笑,哈哈哈;
宝宝生气撅小嘴儿。
3.妈妈和娃娃
目的
帮助宝宝发音。
准备
(1)预先教宝宝念儿歌。
(2)字卡“娃娃”“妈妈”。
智慧妈妈教你玩
(1)妈妈扶着宝宝的腋下,把宝宝向上举两次
1岁以内宝宝语言游戏(四)
19.小鸭
目的
让宝宝认识小鸭的外形、习性,并模仿鸭子游泳的动作。
准备
小鸭或小鸭的图片、头饰,字卡“小鸭”。
智慧妈妈教你玩
(1)请家人戴上小鸭头饰,问:“小鸭子,你去干什么?”(去游泳。)
(2)指导宝宝观察鸭子的特征:扁嘴巴,小眼睛,身上有羽毛。
(3)妈妈模仿鸭子走路和鸭子的叫声,让宝宝跟着学;同时念儿歌,让宝宝欣赏。
(4)识字:小鸭。
建议
(1)玩“捉迷藏”游戏:先把“小鸭”藏起来,然后让“小鸭”戴着头饰、贴着字卡出现,让宝宝认“小鸭”。
(2)可把“小鸭”字卡贴在室内各处,让宝宝捉“小鸭”。
儿歌
小鸭小鸭扁嘴巴,走路摇摆嘎嘎嘎;
小鸭小鸭扁嘴巴,跳进河里捉鱼虾……
嘎!嘎!嘎!
20.小鸡
目的
认识小鸡的外形特征、生活习性,学会发“叽”的音。
准备
小鸡或小鸡玩具、图片,字卡“小鸡”。
智慧妈妈教你玩
(1)妈妈从身后神秘地取出小鸡,让宝宝观察小鸡的外形。
(2)妈妈把小鸡放在地上,撒些小米,让宝宝观察小鸡吃小米。
(3)请宝宝喂小鸡吃小米,妈妈在旁边念儿歌。
(4)指导宝宝模仿小鸡的动作,两手食指指尖相对成嘴状,同时发出“叽叽叽”的声音。
(5)识字:小鸡。
建议
在“小鸡”字卡的下方钻一个洞,做小鸡的嘴巴。宝宝指认对了,就可以向洞里喂小米。
儿歌
小鸡小鸡叽叽叽,
宝宝喂它吃小米,
叽!叽!叽!
##page##
21.小羊
目的
认识羊的外形特征、生活习性,教宝宝发“咩”的音。
准备
小羊图片,字卡“小羊”。
1岁以内宝宝语言游戏(二)
5.学步谣
目的
增强宝宝对语言意义的理解。
准备
进行曲音乐。
智慧妈妈教你玩
妈妈先熟悉儿歌《学步谣
》的内容,然后可让宝宝坐在妈妈的腿上,妈妈念儿歌,以激发宝宝念儿歌的兴趣;也可由爸爸扶住宝宝的腋下,站在宝宝的后面,妈妈站在宝宝的前面,边念儿歌边引导宝宝学走路。
建议
(1)家长可根据歌谣的内容编一些动作,如“把脚抬抬,抬起脚”,让宝宝模仿;“把门开开,推开门”,也让宝宝模仿。
(2)宝宝在家可推着小车练习走路。
儿歌
宝宝乖乖,快快走来。
一、二、三、四,把脚抬抬。
宝宝乖乖,走得真快。
一、二、三、四,把门打开。
6.摇摇摇
目的
增强宝宝对语言意义的理解。
准备
家长熟悉的儿歌,吊床。
智慧妈妈教你玩
妈妈边念儿歌边与宝宝做游戏,游戏方式可根据宝宝的实际情况来选择。比如,既可将宝宝抱在怀里轻轻晃动,也可把宝宝放在吊床上,由爸爸妈妈提起两端左右摇晃。
建议
宝宝还可躺在摇椅上、浴巾里做这个游戏。家长面向宝宝,念着儿歌,摇着宝宝。睡前家长也可哼着儿歌哄宝宝入睡。
儿歌
摇、摇、摇、摇、摇,
摇得宝宝睡着了。
摇、摇、摇、摇、摇,
摇得宝宝微微笑。
7.交朋友
目的
培养宝宝对语言的模仿和理解能力。
准备
会说话、会唱歌的洋娃娃,糖果,玩具。
智慧妈妈教你玩
(1)妈妈拿出会说话的洋娃娃和宝宝打招呼,激发宝宝的兴趣。
(2)妈妈用语言鼓励宝宝与娃娃打招呼:“你好!”并以洋娃娃的身份送给宝宝礼物,说:“这是送给你的。”教宝宝拿着礼物学说“谢谢”。
(3)家庭与家庭之间也可以进行交往。妈妈鼓励宝宝主动与别的宝宝打招呼,并互赠糖果、交换玩具,同时学习礼貌用语&
1岁以内宝宝语言游戏(三)
11.秋天
目的
让宝宝了解秋天的特征,观察季节的变化。
准备
镜子,时令水果,秋天的景色图片,字卡“秋天”。
智慧妈妈教你玩
(1)让宝宝照镜子,逗宝宝笑。
(2)把镜子移到离宝宝较远的地方,让宝宝从镜子里看到身后的菊花图片及各种时令水果;并向宝宝介绍它们的名称,告诉宝宝这些都是秋天才会有的。
(3)妈妈念儿歌,请宝宝欣赏。
(4)识字:秋天。
建议
(1)让宝宝从镜子里看到“秋天”二字,并转身去找。
(2)让宝宝边欣赏秋天的图片,边品尝各种水果。
儿歌
秋天到,菊花笑,
树叶黄,燕子飞。
12.冬天
目的
让宝宝了解冬天的特征,感受寒冷。
准备
冬天的景色图片,字卡“冬天”“雪花”。
智慧妈妈教你玩
(1)妈妈带宝宝去滚雪球,堆雪人,观察冬天景物的变化。如南方无雪,也可让宝宝到户外去体验冬天的寒冷。
(2)让宝宝观察冬天的图片,指认雪花、雪球和雪人。
(3)妈妈念儿歌,请宝宝欣赏。
(4)识字:冬天。
建议
妈妈把字卡“冬天”贴在剪好的“雪花”上,再把“雪花”从高处撒落在地,让宝宝捡“雪花”,边捡边识字。也可将已学过的字卡在墙上多贴几张。
儿歌
冬天到,雪花飘,
穿棉袄,戴棉帽。
13.红气球
目的
认识红色,培养宝宝对色彩的兴趣。
准备
红色气球若干,字卡“红气球”。
智慧妈妈教你玩
(1)妈妈拿来一只红气球对宝宝说:“宝宝,妈妈送你一只红气球。”
(2)妈妈指导宝宝观察气球,告诉宝宝气球是圆形的,下面有一根绳子拴着,这个气球是红色的。
(3)妈妈拿着红气球边逗宝宝边念儿歌,让宝宝欣赏。
电话游戏玩出聪明宝宝
1象铅笔,2象鸭子,3象耳朵……虽然朋朋在20个月时就能把数字儿歌背得琅琅上口,可是在现实中却常常混淆不清。两岁多时,朋朋天天拿着个废弃的旧电话机满屋乱跑,于是妈妈便在朋朋玩电话时,有意无意地重复一些数字的概念,并在相应的位置上重复按键,没想到,两三天下来,朋朋竟然能够和所学的内容相对应了,差错率基本为零。
稍大以后,朋朋显然不再满足于简单的数字认知,为了提供朋朋更多的乐趣,妈妈开始和朋朋通过简单的游戏,寻找一些特别的规律。
譬如横排的数字都是连数、竖排的数字下一个比上一个总是多3,十字线和对角线的和都是15……每一次有了新的发现,朋朋总会表现出骄傲与兴奋,而这种成功也刺激着她继续努力地探索新的未知世界。
至于英文字母,因为平时甚少接触,所以朋朋并不是非常熟悉。有一次,朋朋提出疑问,为什么数字旁边有别的字?于是妈妈开始慢慢地灌输给朋朋,A象滑梯,B象眼镜……同时把英文字母歌教给朋朋,让她感受字母的乐趣。
妈妈应和1岁宝宝玩的游戏
每年的六一儿童节,学校都会举行六一活动,父母也可与孩子共同合作演出。精心设计一套亲子活动方案是非常有必要的,这样不仅可以促进感情,还会提高孩子的各项能力。那教案应该怎样写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妈妈应和1岁宝宝玩的游戏》,欢迎阅读,希望您能阅读并收藏。
妈妈陪宝宝玩游戏,不但可以增进亲子关系,更重要的是通过游戏发掘宝宝的潜能,让宝宝更聪明。以下教妈妈陪1岁宝宝玩游戏。
1、都是球
游戏目的:
发展宝宝的思维;提高宝宝的语言理解能力。
游戏内容:
教孩子认识各种各样的球。如塑料球、乒乓球、足球、篮球、铁球、网球等。无论你指哪个球,都应该说:“这是球。”并滚动球,使孩子了解球都可以滚动这一共同特点。训练一段时间后,问孩子:“球呢?”启发他们指出所有的球。
游戏指导:
游戏可以触类旁通,教宝宝理解“凳子”、“鞋子”、“灯”等词的意义。
2、用棍子够皮球
游戏目的:
运用手的动作来理解物体与物体之间的关系,尝试使用工具来解决问题。
游戏内容:
游戏时,故意将皮球滚到孩子能看到但用手够不着的地方,然后给他一根细长的棍子,看他会不会用棍子够玩具,如果他还不会,家长应给他示范如何用棍子去够皮球,让孩子模仿。
游戏指导:
当宝宝模仿用棍子够皮球时,不要苛求他能准确地把玩具取出来,他能用棍子碰到玩具就算成功。注意宝宝拿棍子的动作,防止棍子戳到他脸部或其它地方。
3、动物音乐会
游戏目的:
发展宝宝的语言能力以及记忆力。
游戏内容:
准备一些动物卡片。给孩子讲一个故事:“有一天,小鸭、小鸡、小狗、小羊、小猫比赛唱歌。小鸡先唱:‘叽叽叽、叽叽叽’,小鸭接着唱:‘嘎嘎嘎、嘎嘎嘎’,小狗接着唱:‘汪汪汪、汪汪汪’,小羊慢慢唱:‘咩——咩——咩’,小猫最后唱:‘喵、喵、喵喵喵!”家长每学一种小动物的叫,就出示相应图片给孩子看。反复多次以后,再问孩子:“小猫怎么叫?”请他……模仿动物的叫。
游戏指导:
游戏时,家长还可以这样问孩子:“喵、喵是什么在叫?”
4、郊游
游戏目的:
发展宝宝的观察力、记忆力,培养对大自然的热爱。
游戏内容:
家长带孩子到户外散步时,引导孩子观察周围的世界如街上的汽车、行人,路旁的建筑物,天上的飞鸟,地上的家禽家畜等。带他捡各种各样的树叶、石子、花瓣等玩。用野花野草编成花环给孩子戴上。还可做一个小风车,让孩子拿在手上,在微风的吹拂下,旋转起来。
游戏指导:
带孩子交游可以使孩子的感性经验越来越多,记忆力思维力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5、找玩具
游戏目的:
发展宝宝的观察思考能力;训练宝宝解决问题的能力。
游戏内容:
准备些颜色鲜艳的玩具,用一块透明的玻璃挡在玩具前面。游戏时,孩子看见玩具会马上伸手去抓,但只能碰到玻璃,拿不到玩具。家长可当着孩子的面,从玻璃旁绕过去在玻璃后面把玩具拿过来玩,并教孩子这个动作。
游戏指导:
(1)孩子能熟练取到玩具后,可将玻璃板换成木板、纸板。
(2)取玩具的方法还可以是移开木板或纸板。
(3)为了保持孩子的兴趣,可以有间隔的更换玩具。
6、搭积木
游戏目的:
通过宝宝手指的精细活动发展空间知觉以及想角力。
游戏内容:
家长给孩子示范怎样把积木一块一块地垒起来,边垒边数“1、2、3、4,”然后让孩子模仿着垒。1岁左右的孩子能垒起3~6块就很不错了。家长还可以教他们搭门。
游戏指导:
如果没有积木或积塑的话,家长可以准备一些平整的纸盒,在上面画或贴上一些五颜六色的图画来代替积木。
7、开关抽屉
游戏目的:
发展宝宝手臂的活动能力,促进宝宝记忆力、思维力的发展。
游戏内容:
家长经常开关抽屉取放东西。孩子看着非常有兴趣。家长不妨找一个较轻的抽屉,拉着孩子的手和他一起开关一遍。看看里面有什么,并鼓励孩子拉开和关上抽屉。
游戏指导:
家长应防止孩子夹手。可给抽屉里放一些孩子喜爱的玩具,以保持孩子玩的积极性。
8、宝宝戴帽子
游戏目的:
促进宝宝观察力及思维能力的发展。
游戏内容:
家长故意让孩子戴上成人的帽子,孩子的眼睛会被帽子遮住。孩子马上发现这个问题,发求拿掉帽子。家长可以把几顶帽子放在孩子面前,让他找出自己的帽子。
游戏指导:
游戏还可以扩展让孩子找衣服、手套、鞋子等。
1-2岁的宝宝爱玩什么游戏
亲子活动是家庭教育的重要方式和组织形式,为此学校将准备举行大型亲子互动活动。因此幼儿园老师会邀请家长,与自己的孩子一起完成某项活动。使孩子在这次活动中积极参与中体验合作与交往的快乐,你有更新颖的亲子活动方案吗?为了让您在使用时更加简单方便,下面是小编整理的“1-2岁的宝宝爱玩什么游戏”,仅供参考,希望能为您提供参考!
跟爸爸妈妈一起玩各种各样的游戏,是我最开心的事情,当然我最喜欢的还是扮演角色过家家的游戏,特有自己家做主的感觉!
一、我给娃娃当妈妈
我有很多玩具,但我最喜欢我的小洋娃娃啦,我有妈妈疼我,可是洋娃娃没有妈妈,多可怜啊,还是我来当她的妈妈吧!于是每天妈妈哄我睡觉时,我都要把娃娃放到我的枕边,妈妈拍着我,我拍着我的娃娃,我们要一起睡觉。那天妈妈帮我倒了一杯水,见我不喝却端着跑到另一个屋里子,非常奇怪,呵呵,我是在找我的娃娃哩,我是她的小妈妈,我也要给她喂水喝啊!
二、搭座城堡当我家
妈妈给我买了新积木,哈哈,这下好了,我可以搭好高好高的房子了。我用圆的、方的和半圆形的积木搭了一座两层的城堡,爸爸妈都夸我的城堡雄伟又壮观。城堡搭好了,再把两个小人放进去,一个是我住在一楼,一个是妈妈住在二楼,我正美美的欣赏呢,爸爸却凑过来问我:那爸爸住哪啊?哈哈,这是我和妈妈的城堡,爸爸得委屈一下住在外面啦,你可不要哭哟!
三、我为妈妈把针打
那天看动画片,小朋友扮演医生给大家看病,哇,原来当医生这么神气啊!我也要当医生,我要给妈妈看看病,我笑着摸摸妈妈的头、又指指肩膀和膝盖,都不疼。啊,原来妈妈的手受伤了,我要给她吹吹,再包扎一下。这时爸爸送苹果过来给我们吃,妈妈伸手就接了过来,呜呜,不行不行,我还没包扎好,妈妈的手受伤了怎么能拿东西呢,呜呜!
城堡搭好了,再把两个小人放进去,一个是我住在一楼,一个是妈妈住在二楼。
爱心提醒:和孩子一起玩“角色扮演”的游戏
妈妈可以和丹丹一起玩“角色扮演”的游戏。妈妈可以装作生病了,让丹丹来学着医生的样子为妈妈治病。
这个游戏很符合这个时期孩子的发展特点的。同时,妈妈们还可以利用这个时期丹丹愿意学习成人行为的特点来发展孩子其他方面的能力。
编后:1岁多的孩子会出现“装扮性”行为
1岁多的孩子逐渐从摆弄物体的动作过渡到有意识的模仿眼前出现的简单动作,看到别人哄娃娃睡觉,她也照样做;后来随着记忆力的发展,他们会看到枕头就假装睡觉。当然了,这并不是真实的,因为幼儿出现了这种延时模仿,可以脱离真实需要和情景,所以称之为“装扮性”行为。
和1岁宝宝一起玩的亲子游戏
和1岁宝宝一起玩的亲子游戏
串成串
现在,那些圆形的小东西对宝宝来说有着极大的吸引力,因为他正在学习掌握用两个手指捏取物品呢。抓住时机强化宝宝的这些精细动作技能,同时没准还能让他在吃早饭时比平时安静地多待上一会儿。
手眼协调性
结实的线绳(塑料绳或鞋带);任何圆形中空的谷物食品。
在高脚餐椅的托盘或其他不易碎的盘子里,放上一些带有适中圆孔的O形谷物食品。截一段约50厘米长的线绳或塑料绳,或使用一根带有塑料封头的细鞋带。在线绳的一端打结或系住一片O形的谷类食品,以防它滑下来。教给宝宝怎样将线绳穿过O形谷类食品的圆孔,然后你就可以坐回去看报纸了,享受一下几分钟不受打扰的清静时光。
其他玩法:作为给大一些的宝宝的特别的、不常有的“优待”,这个游戏中的线绳如果用甘草糖绳来代替,会更有趣——等宝宝串完以后,就可以吃掉整根“项链”了。
拆礼物
我们都喜欢收到礼物,不过对宝宝们来说,打开礼物的包装才是最重要的事呢。他的兴奋感来自于发现,以及让自己的手指做想做的事情。在这个游戏中,“礼物”实际上是宝宝已经玩了几个月的洗澡玩具,不过这完全没有关系——打开包装的惊喜才是最重要的。
浴盆中,把他的注意力引向别处一小会儿,用一块湿毛巾“包”上个小号的洗澡玩具,比如橡胶鸭或塑料恐龙。把“包装”好的礼物拿给宝宝,说:“我要送你一件礼物。”宝宝会打开毛巾,高兴得大声尖叫,而且马上就要再来一遍。如果你手边有两块毛巾,你就可以在宝宝打开第一件礼物时,包裹第二件了。等宝宝再大一些,灵巧性更好的时候,他就会想要自己包裹礼物送给你,让你打开,这可是培养他慷慨天性的极好方式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