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办亲子活动既能促进家园合作,又能增进亲子之间的感情。因此也需要写一份完整又详细的活动策划方案,这样可以清晰的知道接下来要做些什么,你有更新颖的亲子活动方案吗?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训练孩子感觉的亲子游戏》,欢迎您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助益!

有的家长会问,我的孩子还小,不知道以后会不会出现感觉统合失调,有办法预防吗?这里,我向各位家长推荐一组亲子游戏,既能起到预防作用,也能让你和你的孩子玩得很高兴。

(一)泥土游戏

玩法:

1.将泥土或沙土放置在大盆子或大塑胶布上面,孩子必须能整个身体进入其中,并且全身各部分能接触泥土和沙土,尤其是手。让孩子用手做泥球或捏成各种形状,注意观察孩子对各种材料接触时的反应。

2.如果孩子还可以接受,不妨增加泥土及沙土的数量,使孩子的身体接触面更大些。

3.可以改用其他接触物,如纸、树叶、涂料、米、豆等,强化孩子触觉识别力,以促进其感觉。

延伸活动:父母也可以在户外游戏时,让孩子在沙地、泥浆、草地、碎石子地上做游戏。

(二)用身体作画

玩法:

1.将大画布或塑胶布铺在地上,涂料散在旁边,孩子可以用跪坐、俯卧或者躺的方式,把这些涂料用手或身体在画布上自由涂画。

2.也可以将画布挂在墙上,孩子可以将涂料抹在身体或手上,再用手涂抹,或用身体撞擦在画廊上。

3.触觉敏感的孩子开始时会有些紧张,可以鼓励他们从手指开始,逐渐扩大至手腕、手臂、脚掌再到臀部和身体。

4.自闭儿常对某种颜色特别排斥或喜爱,不用紧张,让他们自发地进行调节,慢慢地,他们也会逐渐适应的。

提示:这种游戏不但可以训练触觉,对增强手脚的协调能力也有很大的帮助。

(三)塑胶粒游戏

目的:可强化孩子手指末梢的触觉刺激,强化触觉的辨识力。wWW.ZJ09.coM

玩法:

1.盆中放进塑胶粒、木屑或纸片,也可以用混杂的方式,让幼儿用手在其中翻动、抓推,要避免盒内的刺激硬物造成孩子手指的疼痛,以免产生排斥情绪。可以让孩子双手伸入其中搅动,或用脚踏、臀部坐进去,家长要详细观察他身体各部位的反应。

2.混合越多的东西,在游戏时会产生更多的声音,也能增强孩子游玩的兴趣。

3.注意强化手指灵活性的引导。

延伸活动:也可以用面粉、纸屑、豆类等不同质感的东西,以增强孩子对不同物品的适应能力。

(四)抓痒痒

玩法:

1.让孩子躺在软垫上,家长在他的腋下、胸口搔痒,根据孩子的反应来控制用力的大小及刺激的强度。

2.了解孩子敏感的部位,如果是一些他人常接触的部位,也需要很强刺激的话,则需改变和适应。

3.可以边做游戏边跟孩子说话或听音乐,安抚他的情绪,以调整触觉对他身体的影响。

提示:抓痒时,也可以告诉孩子身体各部位的名称,以增加他的词汇量和活动兴趣。

(五)麻布刷身

玩法:

1.家长用干麻布以中度力量刷孩子的手臂、足部、胸部和背部。

2.对反应敏感的孩子不要太用力,帮助他慢慢适应;对反应迟钝的孩子则可用力些,以活化其神经的触觉接受。

3.可以边做过讲故事或听音乐,使孩子不至于太紧张,并保持轻松快乐的气氛。

延伸活动:也可以使用其他工具,例如扇子、羽毛、电动按摩器等。

(六)冰袋游戏

玩法:

1.用冰袋来“测试”一下孩子的表面肌肤,看看他的反应如何。孩子有时由于冰袋刺激太强,不愿别人碰他,宁可自己来做,这时,你不妨让他自己先试试看。

2.可以换成热水或冷水,看看他的反应。

延伸活动:可以用小石头或细石袋,或各种软硬东西来做“接触”游戏,训练孩子正常的适应能力。

(七)梳头游戏

玩法:

1.用梳子的尖端刺激孩子的头皮,并且顺其势梳头。

2.可以在示范一次后,让孩子自己动手,这对手的精细动作发展和对自身形象的了解都有帮助。

3.可以“发现”孩子特别敏感的部位。

延伸活动:可以尝试用木梳子、羽毛、毛巾等代替,或进行洗头、刷手掌及脚掌的游戏,以强化孩子的触觉。

(八)吹风机游戏

玩法:

1.先告诉孩子身体各部位的名称,再用凉风吹这些部位,问问他有什么感觉。

2.换成热风,但注意不要灼痛孩子,让孩子讲讲各部位的感受。

3.敏感的孩子通常在脸部和头颈肌肉上会有强烈的反应,不要直吹这些部位。

4.可以和孩子边做游戏边听音乐,化解他的紧张感。

提示:热风、凉风可以随时切换,并观察孩子的感觉,也可以在皮肤上加上一张薄纸,以减轻风的强度。

(九)戏水

玩法:

1.让孩子在浴盆中戏水。触觉敏感过强的孩子,一般都有怕水的倾向,但水的温度、力量强度变化大,如运用恰当,能较容易突破孩子的心理障碍。

2.可用莲蓬头喷射孩子身体各部位,也可以让孩子浸泡在浴池中。

3.水的温度可用冷、温、热三种,让孩子分别试一试。

延伸玩法:可以让孩子边戏水边刷身体,效果更佳。戏水游戏也可以作为学习游戏前的准备。

(十)与毛巾共舞

玩法:

1.将孩子包在大毛巾里,采取俯卧姿态,由父母两人各拉毛巾一边,前后甩动。

2.孩子也可以采用仰卧姿态,增加不同的感觉和趣味性。

3.注意孩子觉得不舒服或害怕时,应立刻中止。

延伸活动:可以在前后摆动之际,引导孩子向固定目标投球或将东西投入指定的箱子内。

(十一)空中飞行

玩法:

1.由父母两人,一人抓住孩子的脚,一人抓住孩子的手,将孩子的身体抬高后进行左右和上下的摇摇和晃动。

2.孩子可以分别用仰卧或俯卧的姿势进行游戏。

3.注意孩子肌肉紧张的情况,不宜勉强进行;如果孩子感到不适,应立刻停止。

延伸活动:可以改成父母各握孩子的同侧手和脚,进行前后左右上下的摇动。摇动时可以配合音乐的节奏或一、二、三的口令来增加趣味性。

(十二)直线运动

玩法:

1.在地上用胶布贴成一直线,让孩子双脚前后相接,先用左脚跟接右脚尖,右脚跟再接左脚尖交互前进。双手摊平,以保持身体的平衡。

2.也可以用脚尖着地前进。前进的路线可以直用转弯、斜角前进或圆弧形前进。

延伸活动:作直线运动时,孩子手上可拿各种东西,例如捧住八分满的水杯,练习如何保持平衡。

亲子网zj09.com延伸阅读

感觉统合亲子游戏(下)


唤醒触觉亲子游戏

1、在面对强强这类型的孩子时,徐永博治疗师建议爸妈们,可以透过下列活动来提高触觉的敏感度。

2、由于其触觉反应较为迟钝,可用软毛刷或治疗用的触觉刷来刷孩子的手心、手臂及腿部,以唤醒其触觉。

3、让孩子多触摸各色玩具,在玩耍中不知不觉增进触觉识别能力。

4、可在儿童游乐场中玩球池游戏,给予孩子触觉刺激。

5、在家中亦可以进行毛巾或软垫游戏,将孩子包起来,让孩子在毛巾中滚动或扭动,有助于增加身体各部位触觉刺激的强度。

常晕车的小华 前庭过度敏感

案例 小华已经三岁了,每次爸爸妈妈带小华出门总是提心吊胆,因为每次坐车,小华很快就会因不舒服、晕车而哭闹不已,而且次数愈来愈多,致使小华不喜欢坐车;每回带小华到儿童乐园玩,小华总是不同于一般小孩,一点兴致也没有地缩在一旁,勉强抱他去坐旋转木马或飞行船时,小华就惊恐地大哭大叫,让爸爸妈妈觉得十分尴尬

经医师检查评估后发现,小华是前庭刺激过度第三的小朋友。前庭刺激过于敏感,会容易感受到较大的地心引力变化,造成头晕、晕车,因而不愿从事爬高、跳跃、旋转等活动。相对地,正由于小华常处于害怕被移动的紧张状态,所以注意力也不易集中,情绪也较不稳定,常坚持以自己觉得安全的方式来从事活动,或认为自己绝对不可能做到而不肯合作,以至于影响到学习、情绪等方面表现。

前庭系统机能为何呢?徐永博治疗师指出,前庭系统功能是帮助人体从事各种活动时,维持身体平衡的机制。前庭系统会发挥抑制作用,自支过滤不必要的刺激;若是外界刺激太少,它又会主动扩大神经传导的通路,以吸收更多的刺激,所以过与不及,皆会影响身体状况的表征及外在活动的表现。

前庭刺激亲子游戏

所以如果家长发现家中小宝贝有类似小华的情况时,除了接受治疗外,爸爸妈妈在平时可教导下列活动,让孩子接受适当的前庭刺激。

1、父母可把小朋友抱高,做上下左右摇晃,刚开始时速度可稍慢些,适应后再加快。

2、可以跳跳床,增加全身的平衡及稳定运动。

3、可以练习翻跟斗,要注意小朋友是否容易头晕。

4、可在家中的床上、垫子或毛毯上,父母抓住小朋友的脚,让小朋友做身体翻滚的动作。

好色的小明 触觉功能失调

案例 从幼幼班到小班,妈咪就一直因小明的行为而备感困扰,小明不仅在上课时乱走动,而且动不动就碰一下或摸一下别的小朋友,总是一刻不停。小明特别喜欢抱别的小朋友,常年看到班上的小女生就跑过去抱,使得班上的小女生都很怕他,老师及妈咪常告诫处罚,好像也没有明显改善,妈咪伤透脑筋,真不知该如何是好。

经医师检查与评估后发现,小明并不是好色,而是触觉功能失调。

触觉刺激系统是人类发展最早、最基本、影响力最大的系统之一,也对个体日后情绪的稳定度在极重要的影响。触觉失调指触觉系统发展不成熟,除对外在刺激过度第三外,也可能对刺激产生过度反应或迟钝的情况。

小华是属于对触觉过度需求的小朋友,因其对触觉需求未获得满足,而对特写的触觉产生过度的寻求,因此父母应给予小孩适度的触觉刺激,以满足其对于触觉的需要,进而为孩子建立安全感及舒适感。

触觉刺激亲子游戏

徐永博治疗师建议父母,可以透过下列简单动作及活动,提供宝宝适度的触觉刺激。

1、可以和小朋友玩身体接触的游戏,例如用拥抱方式(松紧度依小朋友需求而定),前后,左右晃动,并持续至五至十秒。

2、让小朋友将自己用毛毯裹起来,然后再滚动着松开毛毯。

3、用不同柔软度或质料不同的刷子或布料,来梳刷或磨擦小朋友的四肢和背部。

4、用梳子梳头发增加对头皮的刺激。

以上几个活动要随时注意小朋友的反应及感受,给予的刺激不可过度若有不安躁支的反应,应暂停止活动。如果情况特殊,建议先接受专业的评估与治疗,再进一步同时配合家中的活动。

结语

徐永博治疗师强调,在从事上述活动时,要特别注意的是给小朋友足够的安全保障及心理支持,也要注意小朋友可接受前庭刺激的多少,再由少而多渐进式地增加刺激量,若小朋友完成某次或某项活动后不妨多多给予支持及鼓励,以增强其心理建设,如此必能逐渐提高适应前庭刺激的程度,并进一步改善其专心度及情绪反应。

看了上述的一些案例后,爸爸妈妈对于孩子某些行为表示,是否能多点体谅而少些责骂呢?换句话说,有些孩子老是被不专心、静不下来、过动、不乖、笨拙、胆小、不独立或学习障碍,很可能是他们的感觉统合功能出了问题,因此最好能请教医师或职能治疗师协助,唯有如此,宝宝才能快乐地学习、快乐地成长。

撰文:陈南君

咨询:徐永博医师

孩子逆向思维的训练游戏


想让孩子更聪明吗?对他进行一些逆向思维的训练吧!怎么训练呢?逆向思维即换一个角度看问题。

POINT1:3~4岁——起步阶段

3~4岁的孩子属于直觉行动思维阶段,这一阶段,对孩子进行逆向思维训练,主要是通过给孩子创设一个轻松、有趣、愉快的游戏环境,让他萌发思考的兴趣,并自己动手操作,让孩子经常处于积极活动的状态之中。

No.1哭笑娃娃

游戏目的:在迅速反应中发展思维的逆向性和流畅性。

游戏玩法:和孩子一起玩经典的老游戏“石头、剪刀、布”吧!不过,这次要做点小小的改动。每一次,胜利者都要做“哭”的动作,输的一方则要做“笑”的动作,谁先做错就要淘汰认输哦!

No.2反口令

游戏目的:能根据“口令”做相反的动作,训练孩子思维的逆向性及思维的敏捷性。

游戏玩法:你说“起立”,孩子就要坐着不动;你说“举左手”,孩子就要举右手;你说“向前走”,孩子就要往后退……总而言之,孩子要和你“反着来”才行。如果他做错了就算输了。这可是一个非常好的家庭游戏哦!

No.3高个和矮个

游戏目的:通过动手操作,发展孩子的逆向思维能力及空间感知能力。

游戏准备:正方形、长方形、圆形积木和高矮不同的小人3个。

游戏玩法:这是一个非常适合你和孩子两个人进行的游戏。你可以在3个高矮不同的小人下面垫上正方形、长方形、圆形的积木,使它们显得一样高。然后,让孩子根据所垫木块的多少,判断出这3个小人中,哪个最高,哪个最矮。

POINT2:4~5岁——关键阶段

4~5岁是孩子思维活动发展的关键阶段,这一阶段,孩子的思维已经进入具体形象阶段。对4~5岁的孩子进行逆向思维训练,主要是不断丰富孩子的知识,发展他的语言,帮助孩子学会从正反两个方面思考问题,并做出判断。

No.1反义词

游戏目的:在游戏过程中积累孩子的词汇量,发展逆向思维记忆力及思维的流畅性和敏捷性。

游戏玩法:这是一个无论何时何地都可以进行的游戏。你要根据孩子的实际情况,说一些词语,要求孩子在比较短的时间内说出这个词语的反义词。比如你说“白天”,孩子就要说“黑夜”;你说“大树”,孩子说“小树”等等。

No.2找图形

游戏目的:让孩子能根据形状、颜色标记对图形进行双维排列,体验给图形定位的方法,发展逆向思维及立体思维。

游戏准备:双维排列底板一块,一些与图上的标记相对应的图形,如红色的方形、蓝色的三角形等。

游戏玩法:这可是一个孩子与你轮流进行的游戏哦!你可以先和孩子一起猜拳,决定谁先玩。赢的一方可以随意说出一个空格(如横三竖三),让对方找出相应的符合条件的图形放上去。如果找错了图形,就不能放上去。

看一看,是谁找到的图形多呢?你和孩子谁比较厉害一点呢!

转自《三九健康网》

孩子逆向思维训练游戏


想让孩子更聪明吗?对他进行一些逆向思维的训练吧!怎么训练呢?逆向思维即换一个角度看问题。

POINT1:3~4岁——起步阶段

3~4岁的孩子属于直觉行动思维阶段,这一阶段,对孩子进行逆向思维训练,主要是通过给孩子创设一个轻松、有趣、愉快的游戏环境,让他萌发思考的兴趣,并自己动手操作,让孩子经常处于积极活动的状态之中。

No.1哭笑娃娃

游戏目的:在迅速反应中发展思维的逆向性和流畅性。

游戏玩法:和孩子一起玩经典的老游戏“石头、剪刀、布”吧!不过,这次要做点小小的改动。每一次,胜利者都要做“哭”的动作,输的一方则要做“笑”的动作,谁先做错就要淘汰认输哦!

No.2反口令

游戏目的:能根据“口令”做相反的动作,训练孩子思维的逆向性及思维的敏捷性。

游戏玩法:你说“起立”,孩子就要坐着不动;你说“举左手”,孩子就要举右手;你说“向前走”,孩子就要往后退……总而言之,孩子要和你“反着来”才行。如果他做错了就算输了。这可是一个非常好的家庭游戏哦!

No.3高个和矮个

游戏目的:通过动手操作,发展孩子的逆向思维能力及空间感知能力。

游戏准备:正方形、长方形、圆形积木和高矮不同的小人3个。

游戏玩法:这是一个非常适合你和孩子两个人进行的游戏。你可以在3个高矮不同的小人下面垫上正方形、长方形、圆形的积木,使它们显得一样高。然后,让孩子根据所垫木块的多少,判断出这3个小人中,哪个最高,哪个最矮。

POINT2:4~5岁——关键阶段

4~5岁是孩子思维活动发展的关键阶段,这一阶段,孩子的思维已经进入具体形象阶段。对4~5岁的孩子进行逆向思维训练,主要是不断丰富孩子的知识,发展他的语言,帮助孩子学会从正反两个方面思考问题,并做出判断。

No.1反义词

游戏目的:在游戏过程中积累孩子的词汇量,发展逆向思维记忆力及思维的流畅性和敏捷性。

游戏玩法:这是一个无论何时何地都可以进行的游戏。你要根据孩子的实际情况,说一些词语,要求孩子在比较短的时间内说出这个词语的反义词。比如你说“白天”,孩子就要说“黑夜”;你说“大树”,孩子说“小树”等等。

No.2找图形

游戏目的:让孩子能根据形状、颜色标记对图形进行双维排列,体验给图形定位的方法,发展逆向思维及立体思维。

游戏准备:双维排列底板一块,一些与图上的标记相对应的图形,如红色的方形、蓝色的三角形等。

游戏玩法:这可是一个孩子与你轮流进行的游戏哦!你可以先和孩子一起猜拳,决定谁先玩。赢的一方可以随意说出一个空格(如横三竖三),让对方找出相应的符合条件的图形放上去。如果找错了图形,就不能放上去。

看一看,是谁找到的图形多呢?你和孩子谁比较厉害一点呢!

No.3我是小法官

游戏目的:训练孩子的空间想像能力和逆向思维能力。

游戏准备:粗细不同的3根小棒,绳子3根

游戏玩法:这个游戏你一定要和孩子一起玩哦!你先将3根绳子分别在3根小棒绕3圈,但剩下的绳子长短要相同。然后,你要请孩子来判断一下,哪根绳子最长。孩子猜出来以后,不管是对是错,你都可以让他亲手操作一下。

POINT3:5~6岁——发展阶段

在5~6岁,孩子的抽象逻辑思维比较迅速的发展起来了,这为他入学奠定了智力基础。这一阶段的孩子已经开始能使用概念、判断、推理等思维形式进行思维活动了。对5~6岁孩子进行逆向思维训练,主要是帮助孩子从相反的视角去看固有的观点和惯常的看法,学会正确的思维方法,并通过各种创造活动发展他的逆向思维。

No.1奇怪的时钟

游戏目的:在认识时钟的基础上,发展孩子的逆向思维和判断力。

游戏准备:自制一个可以拨动时针和分针的时钟,并准备一面镜子。

游戏玩法:让孩子看着镜子,你拿着这个自制的时钟站在他的身后,并拨动时针和分针,让孩子看着镜子里时钟的影像,说出是几点钟。

通过这个游戏,可以让孩子知道,镜子中的景象与实景是相反的,如果他伸过左手,镜中的他则是伸出右手……

No.2藏宝图

游戏目的:训练孩子的空间知觉能力及逆向思维能力。

游戏准备:用比较透明的纸做几张“藏宝图”。并准备几张相同的空白图纸。

游戏玩法:你先给孩子看一张“藏宝图”,然后告诉他“这是一张透明的藏宝图,如果将它翻过来,你会出现什么样的图案呢?也可以让他在空白图纸中画出来。

No.3扑克猜数

游戏目的:用不同的方法将隐藏的数字猜出来,发展孩子的逆向思维及思维的流畅性、敏捷性。

游戏准备:1~9的牌两套(共18张)

游戏玩法:你一定要和孩子一起玩哦!先请孩子把牌洗好,然后你任意抽去一张,藏起来,并将余下的牌摊开,让孩子猜一猜你藏起来的是哪张牌。

用触觉强化宝宝学习的感觉游戏


游戏名称:“感觉”字母

建议年龄:1岁

目标:用触觉强化学习

目的:到满1岁左右时,孩子的视力发育得足以能够看清书上的不同字母了,但当然他并不知道那是什么。这并不意味着此时应该开始把字母表塞给孩子。强迫孩子记住字母无助于提高他的读写能力,而且纯粹是浪费时间。对孩子来说,更重要的是理解读写的概念——也就是说,纸上那些弯弯曲曲的东西是字母,字母代表着声音,而这些声音放在一起代表着一个人或一个事物。

活动:1岁是让孩子听字母的“声音”并“感觉”字母的理想时机。我的孩子在1岁左右时,我到商店里买了一套大的字母积木,放在了孩子们的书旁边的一个篮子里。每当我给他们读书时,我会递给他们一个字母,让他们拿着,而他们会认出并念出书里的那个字母。例如,如果我正在读很棒的押韵书《戴帽子的猫》(TheCatintheHat),就会把字母C递给奥斯汀,确认出书上的字母C,发出C的硬音,然后指出书里的猫。我把这个活动变成了游戏,彼此都玩得很愉快。让孩子实际拿着字母、看着这个字母在书里用到并听着父母念出来,是比背字母有效得多的学习体验。

游戏中的平衡训练


平衡能力的培养是终身的事情。2~3岁,是一个关键的时期。希望下面的文章能够让你对平衡感多做一些了解,以便能够帮助孩子锻炼好他各方面的平衡能力。

身体的平衡

两岁的宝宝对于生活似乎只有一个目标:他们想站起来,到处走动。而这只有在宝宝的平衡感不断得到训练的情况下才能实现。其实,在宝宝出生几个月后,就可以看到平衡感被训练后的第一个成果了:宝宝已经能够对自己的脑袋进行控制了。当他抬起头的时候,平衡感就会感受到姿势的变化,并把这个信息传递给大脑。在这个过程中,有多个感官参与了进来:视觉、触觉和听觉。而事实上,也正是平衡感把其他五种感觉结合在了一起。如果没有平衡感,我们人类现在还不能直立行走呢。平衡感对于孩子运动能力的发育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头脑的平衡

保持平衡不仅是身体的事情,也与大脑中所有的感觉有关。每次当宝宝把他的小脑袋抬起来的时候,大脑对会对这个刺激进行评估、作出反应,这个过程中神经的作用不可低估。

方位感、集中精力的能力和对方向的确认都是孩子在从事其他脑力或体力劳动所需要的能力。比如在孩子看钟表的时候,我们可以问他,长指针在什么地方,哪里是短指针,在左面?右面?还是上面、下面?再比如当孩子辨认字母的时候,他们能够区分出“M”和“W”。这就是说,当孩子对相似的字母或字分辨不清的时候,父母们要考虑的是,究竟这是认字的问题,还是需要对平衡感进行更多的培养的问题。孩子的平衡器官如果经常得到刺激,大脑就格外灵敏。相反,通过多年的研究发现,如果视觉、听觉和平衡感比较差的孩子,在智力上的发育也有滞后的现象。

当孩子出现发育迟缓、说话或行动方面有问题的时候,应该多给予孩子身体上的刺激。

大量的抚摩:抚摩可以充分刺激孩子身体表皮的神经末梢,让其变得敏感而判断准确。

荡秋千:当孩子荡秋千的时候,随着速度的加快,大脑不仅需要能对腿、身体的一起一伏、位置变化进行调整之外,还会有方向感,知道自己在哪里、地面在哪里,哪里是高处。

走平衡木:这是一个关于平衡感的综合训练。它在训练大脑控制身体的平衡方面很有效。

精神上的平衡

平衡感不仅是身体上的感觉,也是心理上的感觉。只有当人内心感到平衡的时候,才会真正感觉舒适。脑科学家新近的研究发现,实际上六种感觉是与心理感觉密切联系的。他们指出,神经管道将小脑与脑边缘的感觉中心连接起来,这能使信息传递过来,进行感性分析。因此,例如当平衡器官对身体成功地跃过了障碍这一信息“消化”之后,就会分泌出多巴胺,这是一种让人快乐的物质,人就会觉得得意和满足。当然,脑边缘系统也不仅仅是对平衡感做出反映的。平衡练习对于锻炼勇气和训练对危险的估计能力很有帮助,这样孩子就可以对自己的能力和目标进行合理的比较和判断。孩子如果经常获得积极的经验\x{2014}\x{2014}判断正确,就会使他信任自己的感觉,而且对自己也更加自信,这样就会减少不当的行为,并且自我感觉良好。

活动中的平衡

基于以上关于平衡感的了解,我们就会希望知道如何让孩子的六种感觉保持配合密切并且灵敏呢。答案很简单,那就是活动。健康的孩子对活动有天然需求,而且他们会自发地刺激大脑中的前庭系统,比如他们会在旋转中,突然停下来,感受眩晕的感觉,也会喜欢荡秋千和跳跃。很遗憾的是,今天的孩子生活在一个“长期坐着的社会”,因此他们对运动和旋转的渴望很早就被抑制了。孩子的笑声和喧闹声被大人看作是对安静的打扰。孩子的平衡感、对于重力的敏锐感觉,以及其他感觉都变得迟钝了。

成长中的平衡训练

抬起头,这是宝宝的第一个平衡动作,它对培养孩子日后的平衡能力很重要。宝宝越是经常抬起头来,平衡感传递给大脑的信息就越来越准确。同时,宝宝颈部的肌肉也变得更加强壮。宝宝可以感受到了重力的存在,并且发现自己是躺在一个立体的空间里的。最后,当宝宝的脑袋抬的时间越来越长,而且能稳当地抬着的时候,他就开始想让把整个身体都站立起来了。这样的平衡行动构成了宝宝进行其他平衡训练的基础,在宝宝一两岁、两三岁的时候,在你训练他学会了翻身、坐起来、爬动,然后是学会行走、跳跃和跑动的时候,他的平衡感就已在其中被训练得越来越好了。

在孩子两三岁已经能跑能跳了的时候,你可以多带着孩子去公园,到适合幼儿的游乐场,滑滑梯、荡秋千、爬攀登架、跳蹦床、骑三轮车……这些都能使大脑以及五官和平衡感得到训练和发展。在孩子自己跃过一个水坑或一个障碍后,他也会感到无比自豪。同样,如果他跌了一跤,这也是他平衡训练必要的课程。

不要总是把孩子笼罩在你老母鸡般的翅膀之下,爱惜他、护佑他,而是要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鼓励孩子大胆地去自己判断和尝试,例如,让他自己判断他是否能够自己把这盆水从厨房端到厕所?让他自己尝试爬上梯子到壁橱里取东西,然后安稳地下到地上。

训练平衡感的3个游戏

二重唱:让孩子站在你的脚上,你抓住他的手,然后你们慢慢地开始跳舞,并且旋转。孩子可以感觉到你的身体和舞动的节奏,并且努力保持平衡、并踏准节拍。适合年龄:2岁以上

动物园的奇遇:爸爸、妈妈扮演成动物园的管理员,他们可以在不同时间看到不同的动物。于是,动物园管理员说:“现在所有的小朋友都变成狗狗了。”于是,孩子们就扮演成小狗的样子爬来爬去,并且发出狗叫的声音。之后,是青蛙、马、猴子……这个游戏可以锻炼孩子的身体控制能力。适合年龄:3岁以上

绳子上舞蹈:准备好跳绳或晾衣绳和伞。把绳子放在地板上,让孩子拿正撑开的伞,从绳子上走过,看看他们是不是能保持平衡,不掉下来。适合年龄:3岁以上

在游戏中训练孩子的观察力


爱玩是每一个孩子的天性,正是在玩耍和游戏中,孩子的活力得到了释放,他们的兴趣也得到了最大限度的满足,而兴趣就是最好的老师。夏天即将来临,在这个充满生机与活力的季节里,在信手拈来的游戏中训练宝宝的观察力吧。

良好的观察力对孩子到底有多重要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讲,观察就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而且比较持久的知觉过程,是知觉的高级形态,儿童在这一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稳定的品质和能力就是我们通常所讲的观察力。同时,观察力也是构成智力的主要成分之一,是智力发展的基础成分。

许多科学家、研究学者之所以能够在他们的研究领域内有所成就,很多时候并不因为他们比他人更聪明,而在于他们更善于发现问题、探究问题,在于他们非同寻常的观察力,在于他们对身边看似寻常事物的超越一般人的的敏锐洞悉。良好的观察力对孩子的成长与求知就是这么重要。

儿童观察力的发展有哪些特点

缺乏稳定性——幼儿一般很少会自觉地为某一目的而进行观察,常常受到身边事物的较为突出的外部特征及当时的情绪、个人兴趣所支配。并且常常会在过程中忘记观察任务,或频繁更换观察对象。

对策要点:应给孩子提出具体的观察目标,任务描述得越具体,孩子观察的目的越明确,观察的效果就越好。

持续时间短——有实验显示,3岁左右的幼儿持续观察图片的时间大约只有5~6分钟,随着年龄的增长,时间有所延长,6岁时大约达到12分钟。对于他们不感兴趣的对象,观察时间会更短,有的不到一两分钟。

对策要点:训练宝宝的观察力,一定要尽可能选择能够引起他们足够兴趣或在某一方面有显著特点的观察对象。

缺乏系统性和概括性——科学家通过研究发现,3岁幼儿在观察图形时,其眼球运动的轨迹是杂乱的,4~5岁幼儿的眼动轨迹越来越符合图形的轮廓,也就是说,幼儿在观察物体时尚缺乏系统性;同时,幼儿观察时往往也发现不了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和本质特征,缺乏概括性。

对策要点:训练的同时,父母应该教给孩子一些有效观察的方法,引导孩子遵循一定的规律和线索更为有效地观察事物,比如在寻找两幅图画的不同点时,可以引导孩子遵循一定的方位顺序来观察并做适当标记,而不要毫无顺序地胡乱比较。

训练宝宝观察力的小游戏

我爱蔬菜——去菜市场或超市的时候别忘了带上宝宝,你可以预先和他商量你们要买哪些蔬菜,然后引导宝宝依据他平时的观察和记忆说出这些蔬菜的特征,特别是一些细微的差别,如果有说错的地方,妈妈可以先不断然否定,只是表示怀疑,进而引起宝宝的注意,这样,也就使宝宝随后的观察更有目的性了;选购蔬菜的时候,妈妈别忘记提示宝宝对刚才说错的地方进行特别关注;回家后,再引导宝宝对蔬菜进行分类,可以按照颜色,也可以按照形状,只要宝宝有自己的分类标准,这样也同时锻炼了宝宝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我家在哪里——地图是一样训练宝宝观察力的绝好工具,空闲的时候,妈妈便可以将地图平展开来,母子二人的地图探索之旅就可以开始了,地图的挑选可以按照本市地图、中国地图、世界地图依次升级;观察的目标也可以从宝宝最熟悉的自己家所处位置开始,慢慢扩展到幼儿园、小朋友家、奶奶家、动物园等等。这种训练对锻炼宝宝观察力的持久度很有帮助。

水少了吗——找两个杯子,一个“瘦高”,一个“矮胖”,先在其中任意一杯中倒入半杯水,让宝宝看清楚,然后再将水倒入另一个杯子,由于两个杯子底面积有差异,所以水的高度会有明显不同,引导宝宝仔细观察妈妈操作的过程,特别注意观察先后两个杯子的水面高度有何不同,并请他思考:第二个杯子里的水比第一个里的少了吗?这便是著名的儿童守恒概念实验。也许宝宝会对此感到很迷惑,没关系,实际上,科学实验表明,大约7岁的孩子才能充分理解液体守恒概念。但对于幼儿,这绝对不失为一种在宝宝观察事物过程中促进其思考事物内在联系和本质特征的好方法。

醉酒的蚂蚁——夏天快到了,各式各样的昆虫也倾巢而出了,不妨带着宝宝观察昆虫,小蚂蚁就是一个不错的选择,既好找又没有危险性。你可以让宝宝试着给一只小蚂蚁滴上几滴白酒,然后一同观察蚂蚁晕晕乎乎而后又苏醒的过程,相信,宝宝一定兴趣十足。

森林聚会——找来各种动物卡片,模拟一个森林聚会的场景。妈妈可以一边给宝宝讲故事,一边请宝宝给动物进行分类。一开始,宝宝可能会毫无章法地将这些动物分类,妈妈可以在一旁耐心地看,然后向宝宝发问:“你是按照什么标准给动物们分类的呢?”宝宝可能答不上来,这时,妈妈不要急,给他一定的思考时间,然后说:“你看,妈妈也给他们分分类,你看和你的有什么不一样。”然后,妈妈可以按照飞禽、走兽、两栖等的标准给动物卡片分类,而后,尽量让宝宝观察并说出它们之间的异同。说不上来也没关系,妈妈可以用一连串的问题引导宝宝来观察和总结不同种类动物之间的差别,比如:“你看,它们都有几条腿呀?”“它们有翅膀吗?”……总之,要尽量给宝宝观察和思考的时间,要引导他更好地观察,而不是父母代替他来观察,一股脑儿地告诉孩子一切。

训练宝宝观察力TIPS

给出宝宝具体明确的观察目标,目标越具体越好。

要选用能引起宝宝足够兴趣的事物作为观察对象。

训练时,父母应随时教给孩子有效观察的方法。

父母要善于利用日常生活中的事物,随时随地锻炼宝宝的观察力。

对于宝宝主动而新奇的发现,父母要给予及时恰当的评价和鼓励。

训练孩子认知方位的10个游戏


大人们总是想尽各样的方法让自己的孩子变得聪明又健康,但很多的家长却忽略了孩子的方向认知训练。其实,方向认知也是孩子智力开发中重要的一环,马虎不得!我在这里介绍一些好玩的游戏,让孩子在游戏中快乐地发展他的方位认知吧!

身体方位

孩子对自己的身体可是充满了好奇和探索的兴趣,你可以利用这一点训练孩子的方位认知。从孩子一岁左右开始说话时,就可以逐渐让孩子明白哪只是左右手、 脚、眼、耳朵等,孩子熟练了以后,可以叫出各部位的名字让孩子指认,如妈妈说“左耳朵”,让孩子用手指自己的左耳朵。然后再依次训练孩子拍胸表示“前”, 拍背表示“后”,用手指天表示“上”, 用手指地表示“下”,让孩子明白方位的基本概念。

穿衣服

早晨起床给孩子穿衣服时,也可以和孩子玩穿衣游戏。穿上衣时,问孩子:“孩子的左手在哪啊?快伸出左手来套袖子。”然后再问右手。穿裤子时说:“来,先把右腿穿上,再穿左腿。”穿鞋子也可以这样,有意识训练孩子的左右方位意识。

找萝卜

准备一些红色白色的萝卜,在自家厨房的冰箱外放一个菜篮。把萝卜杂乱地放在地上,给宝宝讲一个有关萝卜的故事:“有一天,调皮的小松鼠到了兔妈妈家, 把兔妈妈辛苦收集的萝卜弄的乱七八糟,孩子快来帮兔妈妈整理萝卜吧……”然后让孩子帮兔妈妈把红色的萝卜放在冰箱里面,白色的萝卜放在冰箱外面的菜篮里, 红萝卜中大的放在冰箱的上层,小的放在冰箱的下层。通过摆放萝卜让孩子了解上、下、里、外的方位概念。

寻找玩具

把孩子平时喜欢的玩具藏在家中不同的方位,但注意方便孩子寻找的到,不要放在太高或有可能伤害到宝宝的地方。然后告诉孩子说:“小熊猫怪你不理他,自 己一个人躲起来伤心去了”、“小汽车说他要搬家了”等等,然后告诉孩子玩具的具体位置,如“妈妈看见熊猫躲进门边衣柜最下边的一层了。”等,让孩子去寻 找,加强对不同方位的认知。

“按图索骥”

带孩子去动物园游玩的时候,买一张导游图,找个地方坐下,和孩子研究下图:动物园都有什么动物?叫什么名字?它们在导游图上的什么位置?然后让孩子思考,怎样才能不重复又不遗漏地看完每一个动物?按照图上的指示,那个动物在前面,应该先看?最后边的动物是哪个?孩子在“按图”看动物的同时就加强了他的 方为空间认知。

玩游戏棋

和孩子一起玩游戏棋,也是锻炼孩子方位感的好方法。比如有一种爬山游戏棋,棉质的地图上绘有村庄、农田、鸡舍、牛圈等,和孩子玩的时候,可以用方位语描述行走路线:“我们要从右下角开始爬上了哦,先往右走,过了一个门,再往上……”

搭建公路

找一块空地,利用木块和塑料一起和孩子修建公路,比如为孩子的洋娃娃修一条连接房子、车库、超市、公园的公路,公路需要几处拐弯,增加些红绿灯和斑马线。让孩子描述洋娃娃行走的路线,如“走斑马线穿过马路,在红绿灯处向左拐”等,让孩子熟悉方位知识。

积木车

有一种积木翻斗车,孩子在拆装的时候,妈妈可以再旁要求孩子进行描述,如:“先安装上下面的车轮,然后安装车身”、“后面的座位不要忘了,前面是方向 盘”等等,这样可以让孩子了解前、后、左、右、上、下、里、外等方位知识。并不是只有翻斗车具有帮助宝宝学习方位知识的功能,只要是具有内部结构的积木玩 具都可以。其实简单的积木游戏也可以训练孩子的方位认知,只要在孩子玩积木时,妈妈注意灌输方位语言,一般都可以加强宝宝的方位认知。

军训

告诉孩子他获得资格,是一个解放军了,现在要进行军训,孩子一定很乐意进行这个游戏。让孩子站立,然后教给他左右转、向后转以及前进后退的方法,让孩 子听口令做动作。如妈妈叫“向后转”,让孩子立即向后转。如果做对了,奖励一个小五角星,做错了,让孩子从新来做,增加宝宝游戏的积极性。

藏猫猫

孩子一般都对藏猫猫游戏乐此不彼。在宝宝藏身一个地方后,大人在寻找的过程中,要对每一处寻找的地方进行“实况报道”,包括找到宝宝藏身的地方,如 “我现在找到门后边的橱柜里了,马上就会找到你了。”当孩子进行寻找时,也要求孩子对每个寻找过的地方进行准确的方位描述。

训练宝宝逻辑的“积木游戏”


训练宝宝逻辑的“积木游戏”

搭积木是幼儿非常喜爱的一种游戏,孩子在游戏中既可玩得愉快,又可获得知识,还能发展创造力,收益是多方面的,积木所展现的几何形状是丰富多样的。

利用积木让幼儿认识几何形体十分合适。特别是我班幼儿年龄小可以让他们认识平面图形。如三角形、圆形、正方形,大一些的幼儿可增加认识几何体,如正方体、圆柱体等等。具体做法如下:

1、让幼儿通过视觉观察形体物征、触觉感、知形体物征,如让幼儿看一看,摸一摸三角形的边和角,从而知道三角形有三条边,三个角。

2、在许多积木中,辨别不同的形体,如让幼儿按指示取积木,用三角形的积木搭房顶等。

3、给积木分类:让幼儿把同一形体的积木放在一起,并用语言说出每一积木的形体。

4、给积木排队:如按大小顺序给方块积木排队,按粗细顺序给圆柱积木排队等。

5、摸积木,将积木放在箱子里,让幼儿将手伸进箱子,按指示摸积木,如摸一块长方体的积木,通过触觉辩别几何形体的不同特征。

6、数积木在幼儿用积木搭好一样东西以后,可以让他们计算每个形体的积木用了多少块,大一些的幼儿还可以要求他们用纸笔记录下来,这样既可以辩别形体,又可以进行点数活动和练习写字。

积木和玩具在幼儿园教学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