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则童话故事

2019-12-28 几则童话故事 童话故事几则 胎教可以对宝宝有益吗

宝宝哭闹几大原因。

安静乖巧的小宝宝谁都喜欢,但是,但是哭泣是宝宝最有效直接的语言表达,是宝宝生存技巧的重要部分,也是宝宝社会性和情绪发展的重要阶段。父母要有耐心,首先要了解宝宝哭声所传递的信息,然后积极应对,才能有效地关掉宝宝的“小喇叭”。

不同的哭代表宝宝不同的需求和反应,父母不仅要善于捕捉宝宝哭声、动作和表情的意义,及时给予适当的反应,而且要多和宝宝交流,养成一边说一边做的习惯。

生理需要的哭:

1、我困了”

宝宝发出一阵阵不耐烦的哭声,伴随打哈欠双手揉搓鼻子和眼睛。应对方法:对宝宝说“宝宝困了,要睡觉了吗,妈妈和宝宝一起去睡觉吧。”尽快带宝宝回到他熟悉的安静舒适的睡眠环境中,安抚他协助他入睡。

2、我饿了”

宝宝的哭声不急不缓很有节奏,伴随小嘴吸吮小脑袋左右转动。假使不喂奶,哭声会逐渐变得洪亮,一旦喂奶,哭声就戛然而止。应对方法:对宝宝说“妈妈来了,宝宝是不是饿了呢?妈妈喂你吃奶吧。”然后抱起宝宝专注地喂奶。喂奶过程中要多一些眼神和语言交流,一边喂奶一边鼓励宝宝“吃得真好!”如果宝宝吮吸3-5分钟后,突然又大声哭泣,可能是奶孔太大,奶水太冲,呛奶了;或是奶孔太小,奶水吸不出来;或是奶水过热、过冷等,及时调整就好了。

3、尿湿了”

大多出现在睡醒时和吃奶后,通常哭声较轻无泪,伴随双眉紧锁身体扭动双腿蹬被,解便便前有时伴随小脸涨红做用力状,若是无人应答哭声会慢慢停止。应对方法:一定要避免忽视和责怪。对宝宝说“宝宝的尿布湿了吗,让妈妈帮你检查一下吧。”然后检查尿布。发现尿布脏了湿了,对宝宝说“宝宝真聪明!尿尿(便便)会告诉妈妈了!现在让妈妈帮你清洁小PP换上干净的尿布吧。”接着一边说一边做,要让宝宝知道接下来的步骤。

4、不舒服”

哭声绵延不绝,伴随各种小动作,他的表情告诉你——他不舒服。这里说的“不舒服”是没有伴随其他不适症状的非疾病状态。应对方法:确定宝宝既不是因为饥饿,也不是因为尿湿或者其他常见的原因,这时候,请你务必从头到脚仔仔细细检查宝宝身体的每一处——也许你把宝宝喂得太撑了,也许他需要拍个嗝,也许他的小耳朵里进了点水,也许他想换个睡觉的姿势,也许尿布穿得太紧了,也许小鞋子小袜子太勒脚,也许只是因为一根缠绕在手指头上的小发丝......真的,这个世界上实在找不到第二对能像你们这样对他又有爱心又有耐心的天使了!

5、太热了”

哭声响亮有力,四肢舞动,皮肤潮红。应对方法:一边对宝宝说“宝宝是不是太热了,让妈妈帮你......”一边为宝宝减少衣被,或适当调整室内温度,或将宝宝移至凉爽的地方。若宝宝大汗淋漓,需及时擦汗换干爽衣被。

6、太冷了”

哭声轻微乏力,肢体少动甚至蜷缩,嘴唇发青手脚冰凉。应对方法:一边对宝宝说“宝宝是不是太冷了,让妈妈帮你......”一边为宝宝增加衣被,或适当调整室内温度,或将宝宝移至温暖的地方。注意安全使用取暖工具,以防烫(灼)伤,特殊情况下也可以怀抱取暖。通常以颈背部温暖或有稍许薄汗为穿盖暖和的标准。

心理需要的哭:

1、我很健康”

哭声抑扬顿挫,响亮却不刺耳,没有眼泪,伴随轻松的表情,像是在试嗓音,哭几声就会停下来。应对方法:对宝宝微笑“嘿,你的声音听起来真健康!”抚摸他或轻轻拽住他的小手晃一晃,会令他更开心。

2、我不开心”

如果宝宝的正当需求被你不小心忽视了,他的哭声会变得委屈,表情会很难过,小腿乱蹬,身子打挺,如果一直没被理睬,他的哭声会越来越大,甚至变成大声号叫。应对方法:将宝宝抱起于左胸前安抚,并告诉他“妈妈不是故意不睬你的,妈妈一直很爱你!”

3、我很孤单,求关注!求拥抱!求陪玩!”

哭声平缓,伴随左右顾盼,一旦妈妈出现,哭声就会变小,乞求地望着妈妈哼哼,如果妈妈没有反应,哭声会变得越来越嘹亮。应对方法:微笑地出现在宝宝面前,告诉他“妈妈一直都守护在你的身边”,然后抱起宝宝陪他一起玩。如果希望做家务和带宝宝两不耽误,可以试试用婴儿背带随时随地带着宝宝。

前3、4个月的时候,宝宝哭得最为厉害,随着他对周围环境的不断探索适应,小家伙学会了一些自我安抚的办法,比之前更加社会化了;你们之间的互动也日益密切协调,你已经掌握了很多安抚他的有效方法,他的哭闹就有了明显减少。

4、我很害怕”

通常发生在黑暗中、独处时或遇到突如其来的响声动作时等。宝宝突然发出刺耳的哭声,甚至伴有间断性号叫,有时伴随惊吓反射(四肢同时伸展,小拳头张开,膝盖拱起,随后立即恢复)。应对方法:将宝宝抱起于左胸前(可以听到妈妈的心跳),一边安慰他“宝宝不害怕,妈妈在这里”,一边轻轻抚摸头发和拍背安抚。如果是夜惊,不必吵醒他也不需要抱起,只要为他重新整理一下被服,或者帮助他翻个身就可以了。

相关阅读

早教知识:大宝宝哭闹的原因何在


宝宝3个月后,爸爸妈妈可注意到宝宝客观性上的转变。他对周边产生的事了解得比较多了,他对每一件事都是有兴趣爱好及反映。自然,他还会继续经常哭,弄得爸爸妈妈烦恼不己。实际上,弄搞清楚宝宝哭闹的原因就能对症治疗了。大宝宝哭闹的原因何在?大宝宝哭闹将会有五个原因:

挨饿

大宝宝哭闹的原因何在?这仍然是宝宝哭闹的一个显著原因。第一年来,伴随着他的发展,他愈来愈爱动,并且由喝奶慢慢转为用餐,二餐中间,他经常会疲倦及脾气暴躁。他的生活是填满主题活动的,给他们小点心与健康饮品可修复他的活力,使他又再次兴致勃勃。

焦虑情绪

7-8个月以后,焦虑情绪是使宝宝哭闹的一个新原因。由于来到那个时候,宝宝能觉得到与爸爸妈妈不能分离出来的密切相关。爸爸妈妈是他的“安全性确保”,假如爸爸妈妈在他身旁,他就开心探寻周边的全球;假如爸爸妈妈离去他,他便会哭。因此,爸爸妈妈要对他要细心,让宝宝慢慢了解新的人及新的状况和自然环境。

痛疼

伴随着宝宝主题活动增加,遇到、撞倒别的物块,都将是他哭的普遍原因。也包括了他经常由于撞击受惊吓而哭,尽管沒有负伤。因而,爸爸妈妈怜悯地强抱他或是给一件分散化专注力的小玩具,通常使他迅速就忘掉痛疼和受惊。

导致的失落感

大宝宝哭闹的原因何在?当宝宝试着做一些他力所不及的事,或是想依照自身的方法做事,这经常是造成矛盾及宝宝哭闹的原因,尤其是2岁之后,爸爸妈妈必须问一下自己,是否伤害到了他的自信心。

劳累过度衔接疲惫自身主要表现为耍脾气、狂躁,最终为哭叫。到一岁时,宝宝的日常生活填满着新的亲身经历,促使他激情未减,但精力已不支。宝宝必须爸爸妈妈协助他释放压力到充足的水平,睡好觉。或是抱在怀中、坐着膝上听别人故事,清静一段时间可具有合理的功效。

大宝宝哭闹的原因何在?每个又哭又闹的原因都是有相对的解决方案,爸爸妈妈能够自身试着着去处理,如果是肚子饿了,当然要喂东西给宝宝吃。假如宝宝气到大闹脾气,痛哭大吵大闹,爸爸妈妈不必对他叫喊,也不必尝试与他讲理或是过后处罚他。分散化专注力是最好是的解决方案:刚开始一个新手游或给一个新玩具,他迅速就忘掉落泪的事。最好彻底不把此次闹脾气当一回事,发病之后,该干什么就干什么。 文/徐素珍

【孩子爱哭是什么原因】宝宝爱哭闹是什么原因,婴儿爱哭是什么原因


天才儿童不是天生的,是早期教育和生长环境影响的结果。早教对于孩子的成长具有很大的影响,早教能够提高孩子后期的学习效率,那么早教对孩子都有什么样的影响吗?下面是由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孩子爱哭是什么原因】宝宝爱哭闹是什么原因,婴儿爱哭是什么原因,仅供参考,希望可以帮助到您。

原因一:宝宝是否饿了

1、哭声短而有力,比较有规律,渐渐急促

2、3~4个小时需要喂奶一次,间隔时间不能太久

3、经常性1~2小时就哭闹,有可能是一次性奶量不够

2原因二:检查尿布是否湿了

1、苾鱙纸尿裤太沉,宝宝会很不舒服的

2、如果有红屁股的现象,抹点护臀霜

3、揾裤如果湿了,一定要及时更换

3原因三:检查宝宝身上是否有异样

1、宝宝是不是出疹子了?

2、叾葢防针的地方是不是有红肿现象

3、有没有被蚊虫叮咬

4原因四:情绪宣泄的一种方式

1、几声缓慢而拖长的哭声打头阵,声音较低发自喉咙

2、经常陪宝宝玩耍,消除他的寂寞感

3、一般情况下,抱起来就没事了

5原因五:检查宝宝鼻子是否通畅

1、宝宝鼻子容易堵塞,需要经常清理

2、可以借助小工具,比如小棉签,吸鼻器等

3、翾用工具时一定不能太深入,避免弄伤宝宝

6原因六:有可能是消化不良引起腹胀

1、来得突然,第一声又长又响,之后屏息,接着大哭

2、摸摸小肚子是不是硬邦邦的

3、可以吃一些助消化的药物

7原因七:宝宝是不是穿的太多或太少

1、要根据室内的温度及时给宝宝增减衣物

2、太多或太少都会让宝宝感到不适

3、原则上宝宝的衣服和大人同步即可

8原因八:宝宝是想睡觉了

1、哭声不太大,有规律,比较缠绵,甚至有些不安

2、让他做一些缓慢的或有节奏的运动

3、讲一些抚慰的话帮助他放松或让他睡觉

9原因九:周围环境是否安静?温度是否合适?

1、家中过于嘈杂,会让宝宝烦躁不安的

2、睡觉的时候一定要尽量保持安静

3、室温最好控制在15~20度

10解决孩子爱哭的方法

1、把宝宝包裹起来抱紧他

新生宝宝喜欢被拥抱的安全感觉,就像以前在子宫里那样。所以,你或许可以试试用毯子把宝宝包起来,看他是否喜欢。很多家长还发现抱紧宝宝,特别是让他能听到你的心跳或者使用婴儿背带能让宝宝安静下来。但是注意有些宝宝会觉得被包起来或被抱着太受束缚,他们更喜欢其他的安慰方式,比如摇晃或唱歌等。

2、让宝宝听听有节奏的声音

宝宝在子宫里就可以听到你有规律的心跳声,这是他们为什么喜欢被抱紧的一个原因。除了心跳外,其他一些有规律的、重复的声音也有安抚作用。你还可以试着放些轻柔的音乐或唱个摇篮曲。很多家长还发现宝宝听洗衣机稳定的节奏声或者吸尘器、吹风机的“白噪声”时,也能很快入睡。不过千万不能把宝宝放在洗衣机上,而要放在洗衣机旁边的地板上。

3、轻轻摇晃宝宝

大多数宝宝都喜欢被轻轻地摇晃,你的宝宝也可能喜欢这种方式。你可以抱着他边走边晃,也可以抱着他坐在摇椅上。不过,不同的宝宝对速度的感觉也不同。有些宝宝只要用专用的婴儿摇篮就可以了,但另一些宝宝则喜欢更快一点的动作,他们一坐上汽车,就几乎能马上睡着。

4、给宝宝按摩

给宝宝做个按摩,或者轻轻地抚摸他的后背或肚子,有助于让他安静下来。如果宝宝好像是胀气不舒服,就尽量抱直他给他喂奶,喂完奶后让他趴在你的肩膀上给他拍嗝。如果是肠绞痛的宝宝,有时候给他揉揉肚子就能让他平静下来,这可能也会让你感觉好一些。

5、让宝宝嘬个东西

有些新生儿非常想嘬个东西,给他一个安抚奶嘴或者让他嘬手指,就能让他平静下来。这种“有抚慰作用的吮吸”能使宝宝心跳平稳,肚子放松,也有助于他安静下来。

6、别对自己太苛刻

虽然宝宝整天哭个不停对他没有什么害处,但可能会带给爸爸妈妈很大的压力。如果宝宝看起来不高兴,无论怎样安抚他或取悦他都没有用,你难免就会沮丧失望。爸爸妈妈有时候会因此埋怨自己,觉得是自己能力不够,所以宝宝才哭的。然而,事实并非如此。

早教知识:分辨清楚宝宝哭闹的原因


北京二十一世纪试验幼儿园教育教学负责人A告知新闻记者,如何分辨清楚宝宝哭闹的原因有哪些?幼儿园小朋友上幼儿园哭闹有三种缘故,父母与老师应辨别清晰小宝宝哭闹的缘故有所差异:

害怕型哭闹。

因为自然环境忽然更改小宝宝造成害怕。如何分辨清楚宝宝哭闹的原因有哪些?A表明,应对这类小朋友,教师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有激励小朋友,顺向正确引导,用“太棒了”、“做得真棒”等语言激励小朋友。另外,进园以前教师会对小朋友开展走访,使小朋友先了解教师。

每一个孩子都是有缓冲期,但缓冲期時间长短不一,父母在这里在其中具有主导作用。假如父母坚决、果断地把孩子交到幼儿园的教师,安心地离去,夜里下课后相互配合教师,勤奋使孩子休息天的作息时间表与在幼儿园类似,孩子的缓冲期便会较为短,2-三天将会就不哭。张曼提示,孩子假如早已产生哭闹状况,父母则不必过多问到孩子在幼儿园产生的事儿,在家里时尽可能不提幼儿园,要用手机游戏方法、角色扮演游戏的方法重现幼儿园中的生活场景,与孩子沟通交流。

厌烦型哭闹。

刚入园时并不哭闹,由于他感觉幼儿园很新鮮,分散化了他的专注力,但过几天后,他感觉不新鮮了,反映过来了,才刚开始哭闹。如何分辨清楚宝宝哭闹的原因有哪些?A表明,教师对于那样的孩子要调节教学工作计划,例如转换教室布置、增加小玩具等,使小朋友长期地融入幼儿园的生活。

假如小宝宝对幼儿园生活没兴趣了,想家了和父母在一起时,父母能够 在最开始一段时间,让孩子带一件自身喜爱的小玩具到幼儿园,起一个间接性感情寄予的功效,在孩子接纳生疏的自然环境与老师小伙伴前期具有了解、溫暖的感情宽慰功效。

感染型哭闹。

如何分辨清楚宝宝哭闹的原因有哪些?这类小宝宝是见到其他小朋友哭,造成自身也哭。这类小朋友的适应力较为强,非常容易被外部感柒,这时候教师就可以把他送到开心的自然环境中,小朋友也会迅速被开心的小朋友感染,开心起來。

揭秘宝宝任性哭闹的几大真相


宝宝从出生到长大,离不开的就是教育。早期教育对孩子以后的学习能力有很大的影响,早教能够提高孩子后期的学习效率,那么早教对孩子都有什么样的影响吗?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揭秘宝宝任性哭闹的几大真相”,希望对您的工作和生活有所帮助。

如果家里的宝宝还未满3岁,做父母的肯定有这样的经验:为了一点点小事情或者根本不为什么,小家伙就大哭大闹,不可开交,直到全家人仰马翻,精疲力竭而止。2岁左右的小家伙尤其如此,真让做父母的觉得自己付出的所有的爱都化作泡影,从而对小家伙的“任性”大感失望——白疼他了。

事实上,这和宝宝的“任性”丝毫无关,小宝宝们正用属于他们自己的方式来吸引你的注意,用“我哭故我在”来告诉你他不满意。当然这种方式是孩子式的难以自控的(这么小的孩子,你还想他能怎样)。这样的感情宣泄帮助他们摆脱紧张和烦躁的情绪,对身心健康也有一定益处。

那么,宝宝们究竟为什么会发火呢?

原因一:他们毕竟太小,还不会长篇大论,更不会用言语把感情上受到的所有伤害表达出来;但同时,他们却很明白自己的喜恶。也就是说,他们已经有了很强大的“自我”观念,却苦于无法表达。这让他们像一颗随时都会引爆的炸弹,让父母防不胜防。

原因二:这个年龄的孩子已经开始希望对事物有所控制,但他们看到的仍然是自己的“无能”。在看到无法控制自己想要控制的事物时,小家伙们除了叫喊和眼泪没有别的方法来表达他们的愤怒。

原因三:正像水开后被放了气的高压锅一样,通常情况下,如果一个孩子突然为了一件小事发火,那也是对长时间积聚的紧张情绪的释放。父母可千万别搞错了,这不是什么任性,任何一次发作总是要传递一个这样那样的信息,而且是不那么容易解读的信息。

第一、家庭要有平和的氛围

我们不难发现,其实孩子的很多习惯都源自家长。如果家长一遇事情就着急上火,大声说话;和爱人意见一旦相左,就立刻针锋相对、大发脾气甚至发展到吵架。这样的家庭里的孩子多数是爱发火的。因为孩子看到的就是这样,爸爸妈妈就是用发火、争吵来解决问题,来表达自己的想法,所以孩子自然就学会了这样来表达自己。尽管多数家长都教育自己的孩子温和处事,但是身教远大于言教。所以为了孩子,家长应该改变自己。

第二、不同的发火原因,不同的解决方法

不要把孩子发火当成一个不可饶恕的错误,其实这只是孩子的一种不正确的、过激的表达方式。家长没有必要一看到孩子发火耍脾气就气急败坏,不分场合急于纠正,甚至动用武力,这无异于火上浇油。当然也绝不能听之任之,任其发展。最好的办法是找到发火的原因,对症下药。

有的孩子是因为无理的要求得不到满足就大发脾气。有一天,邻居的孩子在家里大哭大闹,究其原因,是吃了两根冰棒后还要吃两根。爸爸不同意,先斥责了一通;妈妈让他坐在沙发上好好想想自己的错误,哭好了再说话,孩子在沙发继续大哭。奶奶过来,没有斥责宝宝,只是问宝宝,吃了两根冰棍再吃两根冰棍一共几根?宝宝注意力被分散了,回答四根。奶奶接着问:“小朋友一下子吃四根冰棒会怎么样?”答:“会很凉快。”奶奶说:“对,是会很凉快。可是吃了四根冰棒,肚子会怎么样?”答:“肚子会疼。”“宝宝现在还要吃吗?”“不能吃了,我不想肚子疼。”显然,在一问一答间,孩子的情绪变得平静了。事后,奶奶又告诉宝宝,以后遇到这种情况要好好和大人说,不要发脾气更不要哭闹不休,宝宝非常高兴地答应了。我觉得奶奶的方法很好,让孩子知道凡事应该好好说,发脾气不能解决问题,更不能达到目的。

有一次,儿子出去玩,不一会就回来了,一进门就把玩沙的小水壶扔在地上。我很恼火,但没有理他。没想到,这孩子又补了一脚,把小壶踢到了我的跟前,嘴里还大叫:“我不要水壶,不要水壶。”我没好气地说:“那你就换个玩具。你这么不爱惜小壶,乱扔乱踢,我就送给弟弟吧。”儿子忽然扑到怀里大哭起来,“妈妈,妈妈”地一边叫一边打我。我突然觉得儿子的大哭和我要把小壶送出去没有关系,我只好把批评他不爱惜玩具的话咽到肚子里去了。“告诉妈妈为什么呀?”他抽抽答答地说:“洋洋和浩浩他们都有小桶。”“你不是有小壶吗?”“小壶不好,小壶不能装好多沙沙,他们都不带我玩大沙堆了。”“哦——”我故做夸张:“走,妈妈让你知道小壶也很好。”我和儿子一起在沙沙上种小草,然后用小壶撒水,我们还用水壶撒出的水在水泥地上画画。一会,洋洋和浩浩也来了,几个孩子又一起高高兴兴了。我仔细一想,其实儿子回来扔水壶就是想让我注意他,一个孩子只是用错了表达方式,而我却错用了别人的忠告——孩子发火时,不要理他。好在我及时地问了原因,而没有批评他不该发火,应该爱惜玩具等等。当他和小朋友高高兴兴地告别时,我提着小壶说:“多好的小壶啊,你扔了的时候,我还以为你不喜欢了,差点就送给弟弟了。下次,有什么事情,可以好好和妈妈说,不要乱扔东西。”“妈妈,我错了。”儿子很爽快地承认了错误。

适当的方法会使孩子发火的次数越来越少,因为孩子也发现,其实可以好好地和别人交流,并不是发火才能解决问题。

几则童话故事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