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儿童的古句10首

2025-08-31 描写儿童的古句10首

描写儿童的古句10首12篇。

儿童是天真烂漫的,他们拥有着快乐的童年。在诗词中也有许多描写儿童天真可爱的诗句,下面就和小编一起来欣赏下描写儿童的古句12首,欢迎阅读!

◍ 描写儿童的古句10首 ◍

1、添瓶涧底休招月,烹茗瓯中罢弄花。——金地藏《送童子下山》

2、半陂草多牛散行,白犊时向芦中鸣。——李涉《牧童词》

3、甚霎儿晴,霎儿雨,霎儿风。——李清照《行香子·七夕》

4、厚禄故人书断绝,恒饥稚子色凄凉。——杜甫《狂夫》

5、少壮从戎马上飞,雪山童子未缁衣。——刘商《赠头陀师》

6、好去不须频下泪,老僧相伴有烟霞。——金地藏《送童子下山》

7、三冬暂就儒生学,千耦还从父老耕。——陆游《观村童戏溪上》

8、蚕娘洗茧前溪渌,牧童吹笛和衣浴。——贯休《春晚书山家屋壁二首》

9、牛羊自归村巷,童稚不识衣冠。——王维《田园乐七首·其四》

10、大禹理百川,儿啼不窥家。——李白《公无渡河》

11、谁家儿共女,庆端阳。——舒钆《小重山·端午》

12、儿女纷纷夸结束,新样钗符艾虎。——刘克庄《贺新郎·端午》

13、岁暮锄犁傍空室,呼儿登山收橡实。——张籍《野老歌》



◍ 描写儿童的古句10首 ◍

1、雨余溪水掠堤平,闲看村童谢晚晴。——陆游《观村童戏溪上》

2、海棠影下,子规声里,立尽黄昏。——洪咨夔《眼儿媚·平沙芳草渡头村》

3、儿女不知来避地,强言风物胜江南。——吕本中《连州阳山归路》

4、家童扫萝径,昨与故人期。——钱起《谷口书斋寄杨补阙》

5、儿童漫相忆,行路岂知难。——元好问《倪庄中秋》

6、空门寂寞汝思家,礼别云房下九华。——金地藏《送童子下山》

7、喇叭,唢呐,曲儿小腔儿大。——王磐《朝天子·咏喇叭》

8、秋晚莼鲈江上,夜深儿女灯前。——辛弃疾《木兰花慢·滁州送范?》

9、小男供饵妇搓丝,溢?香醪倒接罹。——李郢《南池》

10、怡然敬父执,问我来何方?问答未及已,驱儿罗酒浆。——杜甫《赠卫八处士》

11、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杜甫《月夜》

12、东家头白双女儿,为解挑纹嫁不得。——元稹《织妇词》

13、庭花蒙蒙水泠泠,小儿啼索树上莺。——贯休《春晚书山家屋壁二首》

14、铺翠冠儿,捻金雪柳,簇带争济楚。——李清照《永遇乐·落日熔金》

15、隔堤吹叶应同伴,还鼓长鞭三四声。——李涉《牧童词》

16、痴儿不知父子礼,叫怒索饭啼门东。——杜甫《百忧集行》

17、野老念牧童,倚杖候荆扉。——王维《渭川田家》

18、谁家女儿对门居,开颜发**里闾。——萧衍《东飞伯劳歌》

19、见面怜清瘦,呼儿问苦辛。——蒋士铨《岁暮到家》

20、骑牛远远过前村,短笛横吹隔陇闻。——黄庭坚《牧童诗》

◍ 描写儿童的古句10首 ◍

一、阅读一本课外书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一本好书就是一个好朋友。快乐的假期,让我们享受阅读的快乐。

二、学唱一首儿童歌曲

童年是美好的,童年是幸福的。歌声是对美好生活的一种表达。每个年龄阶段都会有不同的乐趣,让我们放开喉咙歌唱属于我们的歌曲,歌唱自己的快乐,歌唱美丽的童年!

三、改正一个缺点

进步就是优秀。每改正一个缺点,你就离成功更进了一步。

四、学做一件家务事。(洗衣、拖地、做一个菜等)

每个人都是家庭中重要的一员,每个人都要为家庭尽一份自己的责任。让我们通过自己的努力,让家庭变得更温馨吧!

五、"孝心服务"——为父母服务一次(如洗脚、按摩等)

还记得妈妈喂你的第一口饭吗?还记得熟睡中父母轻轻为我们盖好被子吗?……我们的成长凝聚了父母多少的心血!"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六、做一件开心的事,并记录下来

其实,快乐就在我们身边。它需要我们的发现,需要我们的创造。让我们用手中的笔画下我们的快乐吧!

七。写一手漂亮的字

"字如其人!"假期中让我们用心练字,用心写字。相信明年我们再见面时,你们一定会给张老师一个惊喜!亲爱的孩子们,老师期待着!

八、为爸爸妈妈做一件己所能及的事。

◍ 描写儿童的古句10首 ◍

一、认真阅读每一组拼音,相信你一定能写出词语来。

zh biān yǐ hu zhǔ y ɡu wǎnɡ

( ) ( ) ( ) ( )

yun li zo wi r qnɡ ɡāo shēnɡ

( ) ( ) ( ) ( )

二、你能用选择正确的读音吗?老师相信你一定行。

bēi ( ) qǜ( ) pio( )

背包 有趣 漂亮

bi ( ) q ( ) piāo( )

cū ( ) zhe( ) l ( )

粗心 看着 音乐

chū( ) zhē( ) yu ( )

三、老师相信你一定能给下面的字组一个很好的词。

座 ( )为 ( ) 忘 ( ) 进 ( ) 名( )

坐 ( )办 ( ) 念 ( ) 道 ( ) 明( )

四、老师相信你一定能查下面的字。

要查的字音序音节组词

五、你能写出下面词的反义词吗?

温暖( ) 是( ) 认真( )

暗 ( ) 冷淡( ) 开( )

六、你能照样子,写一写吗?(13分)

1、例: 千+口=( 舌 )( 舌头 ), 亥+( )=( )( )

木+( )=( )( ) 人+( )=( )( ) 本+( )=( )( )

2、海滩上有许多贝壳。 许多:

我非常喜欢看电视。 非常:

3、他的字写得十分工整。

__________十分________。十分还可以换成( )。

4、小白兔把老山羊爷爷送回家。老山羊爷爷被小白兔送回家。

我把小鸟放飞了。____________________。

七、你能给下列括号选上正确的字吗?

玩 完 再 在

1.妈妈叫我做( )功课后( )去( )。

近 进

2.公园离我们家很( ),走( )公园,我们就看到桃花开了。

八、背一背,填一填。

1、平平的家乡在平原。她画的平原那么( ),那么( )。有( )的稻子,( )的棉花,还有一大片一大片( )的菜地。屋前有鸡、鸭,屋后有( )。正在田野上奔跑的小女孩就是平平。

2、( )小朋友都慌了,有的( )了,有的( )着( )着,跑去( )大人。

3、一( )海鸥,一( )沙滩,一( )军舰,一( )帆船。

通过小编为大家分享的青岛版小学语文一年级寒假作业练习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 描写儿童的古句10首 ◍

第一部分:积累运用(70分)

一、 走进汉语拼音园地。(33分)

1、我会在带点字宝宝正确的音节下面画上 。(6分)

说 话(suō shuō) 丰 收(fōng fēng) 星 星(xīn xīng)

百 花(bi bǎi) 大 桥(qo qio) 尝一尝(chng shng)

2、我能认真拼,漂亮写。(20分)注意:写出格或涂改要扣0.5分。

xǔ gāo jng liǎn xuě

多 山 干 洗 下

yīn wi xiǎng nin rn zhēn lin x

wǎn shng b bɑ kn dng hu

,我和 在 片。

3、我能把序号填进花朵里。(7分)

①gē wǔ ②z p ③huǒ b ④chng sh

⑤s d ⑥pi y ⑦dǎo yu ⑧chung zo

伙伴 导游 诚实 歌舞

速度 培育 创造 砸破

二、走进字词园地。(31分)

1、我能选字填空。(4分)

【玩 完】①我写( )作业就出去( )了。

【座 坐】②红红正( )在( )为上做手工呢?

2、我能比一比,组成词语写下来。(8分)

亲 全 远

新 会 连

亲字的主笔画是 ,要写在填字格的竖 上。

3、我能照样子做一做。(15分)

①加一加 (完全) ( ) ( )

②减一减 ( ) ( ) ( )

③换一换 ( ) ( ) ( )

④唱反调 上(下) 长( ) 甜( ) 冷淡( )

4、我能连线找朋友。(4分)

三、走进句子园地。我能把句子写完整,并加上标点。(6分)

1、小鸡在

2、 十分

3、 那么 ,那么

第二部分:理解运用(20分)

四、学了课文我会用。(12分)

1、按课文内容填空(一个括号里只填一个字)。(8分)

(1)只有自己( ),才有( )( )( )的菜。

(2)乌鸦看见旁边有( )( )小石子,想出( )( )来了。

2、根据课文内容连线。(4分)

司马光 把棉花上的蚜虫吃光了。

王二小 砸缸救出了小朋友。

小壁虎 把敌人带进八路军的埋伏圈。

七星瓢虫 向小鱼、老牛、小燕子借尾巴。

五、请阅读短文,完成练习。(8分)

小白兔没有钟,不知道时间。小山羊就给小白兔送来了三盆花牵牛花、午时花和夜来香。

太阳出来了,小白兔还在睡觉,牵牛花张开了小喇叭喊:小白兔,起床了!太阳升到头顶了。

中午了,小白兔还在跳舞,午时花开了,笑嘻嘻地叫:小白兔,该吃午饭了。

天黑了,小白兔还不想睡觉。夜来香开了,张开了小嘴轻轻唱着:小白兔,把八点钟了,快睡觉吧!

小白兔有了这三种花,起床、吃饭、睡觉,再也不会忘记了。

1、本文一共有 个自然段,第二段写的时间是 。(2分)

2、小山羊送给小白兔的三种花是:

(3分)

3、根据短文内容连线。(3分)

牵牛花 提醒小白兔按时吃饭

午时花 提醒小白兔按时睡觉

夜来香 提醒小白兔按时起床

第三部分 综合运用(10分)

六、写话练习(10分)

今年的`六一是你上小学以后过的第一个儿童节,那一天你是怎么过的?仔细想一想,写一写。看谁写得仔细,写得有意义。(不会写的字用拼音代替)

◍ 描写儿童的古句10首 ◍

一、积累与运用(36分)

1、卷面书写:比一比,看谁的字迹工整、美观、卷面整洁(5分)

2、给下面加粗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10分)

污渍 ( zì ) 虐待(nüè) 酝酿( yùn) 褶皱( zhě ) 既往不咎(jiù )

piě嘴( 撇 ) 书jí( 籍 ) lǎ叭(喇 ) cang海桑田(沧 ) 高官厚禄( lù)

3、默写(8分)

(1)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

(2) 春潮带雨晚来急 ,野渡无人舟自横。

(3)千锤万凿出深山, 烈火焚烧若等闲 。

(4) 感时花溅泪 ,恨别鸟惊心。

4、认真阅读下面这段话,找出其中的错误并改正。(7分)

①生命远远不仅是活着。生命是一种不断生成,不断交替的沿续。

②我们的父母不曾离去,他们由我们而得以永生,而我们自己也将永生于我们的父母之中。

③人类创造了社会及其制度,同时,作为人类的我们,将由此而代代相续。

④人们创造的美,不会因为个体的死亡而暗然失色。

(1)文中划横线的第①④两句各有一个错别字,请找出并改正。(4分)

错别字 沿 改正为 延 。 错别字 暗 ,改正为 黯 。

(2)文中②句是个有语病的句子,请将修改后的句子抄写在下面。(3分)

我们的父母不曾离去,他们由我们而得以永生,而我们自己也将永生于我们的孩子之中 。

5、阅读下面的小诗,补写第二小节的空缺内容,使之与第一小节保持连贯。(6分)

小时候, 上学后,

母爱融在乳汁里, 母爱 缝在枕头里

吮着它, 枕着它

香甜甜。 软绵绵

二、阅读理解(29分)

(一)背后那双眼(29分)

1 那一年,我读中二。

2 清楚地记得:当时《南洋商报》有个服务版,每周都拨出一定的版位,让读者免费刊登“征求笔友启事。”

3 我是个终日把自己囚禁于文字的女孩——既爱读,也爱写。握在手中的那管笔,仿佛藏了千军万马,老是呼啸着想冲出来;然而,在现实生活中,我却是个木讷口拙而又孤僻离群的人,因此,以笔交友,对于社交生活一片空白的我来说,充满了一种难以抵挡的诱惑力。 4 一日,鼓起勇气,以“漪佩”为名,拟了一则“征友启事”。

5 两周以后的一个早上,才踏出房间,便听爸爸喊道:

6 “过来。”

7 指着报上的那则征友启事,问道:

8 “这漪佩,是你吗?”

9 爸爸那张好像发霉面包的'脸,使我本能的起了战栗性的惧怕,以细若蚊子的声音应道:

10“是”。

11接下来 那一周,信件惊人得多——不是一封一封地飞来。而是一叠一叠地涌来。信箱几乎都撑破了。

12爸爸坐在身边,拆信、读信。然后,成堆成堆地用橡皮筋子捆起来,表情肃穆地嘱我拿去丢掉。我倔强地忍着眼泪,照他的指示做……信从十多层楼上往垃圾桶扔下去时,发出了闷闷的声音,我明显地感觉到悲哀像一阵黑黑的风,冷冷地掠过我挂了一块铁的心。

13以后,有很长的一段时间,这件事一直是我心里很大的一个疙瘩。它连同生命里许多不快乐的事儿深深地埋葬在我记忆的底层里。

14事隔30年,在接受资深记者黄丽萍小姐的访问时,爸爸忽然提起了这件尘封已久的往事,说:

15“我怕她误交损友,所以,不让她回信。”

16听到这话,眼前立刻浮起一个瘦小的背影。她站在垃圾桶前,把信一捆一捆地往下丢,长长的脸,满满地都是怨;细细的眼,湿湿的都是泪。可是,这女孩,没有想到,她的背后,有一双充满关怀的眼情,如同照明灯一样,为她照亮前面的道路。

17等意识到背后有这样一双温暖的眼睛时,这女孩,已为人母了;而且,她也正以同样的目光,注视着她自己的孩子呐!

1. 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5分)

文章讲述了我在很小的时候想交笔友,但是却被父亲严厉地制止了,直到长大后,彩发现那是父爱的表现。

2.文章第3段写“我”刊登“征友启事”的原因是什么?(用文中原话回答)(3分)

以笔交友,对于社交生活一片空白的我来说,充满了一种难以抵挡的诱惑力。

3. 第12段中“我倔强地忍着眼泪,照他的指示做……”,联系上下文,揣摩当时我的心理感受,写成一段心理描写,字数50字左右。(5分)

父亲太不理解我了!难道他看不出来我是多么需要朋友来倾诉吗?除了哭,我还能做些什么,哭就是我对父亲无声的控诉。

3. 第12段划线部分运用了哪些描写方法?这样的描写有什么作用?(4分)

神态描写和动作描写,形象生动地写出了父亲当时对待我交笔友这件事的严肃态度,更突出了我当时对父亲的不理解,为下文的情节发展做了铺垫。

4. 第3段可否删除?说说理由。(3分)

不能删,地3段写了我交笔友的原因,为下文中我扔掉来信时的委屈心理作了铺垫。

5.文章以“背后那双眼睛”为题,为什么?(4分)

眼睛是一双关怀,一双呵护的眼睛,以此为题,是突出父亲对儿女的无限关爱,意味深长含蓄。

6. 你从文中父亲的身上感受到了什么?请你联系生活实际来谈谈。(5分)

感受到浓浓的父爱,例如,平时家长爱翻孩子的日记、书包,虽然他们的做法让我们觉得委屈,但是我们还应该理解父母这么做是因为他们爱我们,担心我们。

三、表达与写作(35分)

1、一花不成春,独木难成林。

2、如果你想走得远,请和大家一起走。

3、一只蚂蚁来搬米,搬来搬去搬不起;两只蚂蚁来搬米,身体晃来晃去;三只蚂蚁来搬米,轻轻松松进洞去。

要求:请找出三则材料的共同点,并针对共同点谈谈你的感受,500字左右。

◍ 描写儿童的古句10首 ◍

1.好高骛远:知道“骛”的读音,但忘了字形,应当用( )查字法查字,先查大写字母( ),再查音节( )。

2.万马齐喑:如果你不认识“喑”,应当用( )查字法,先查( ),再查( )画。

3.孑孓:读课处书时,不认识“孑”,又不好确定其部首,应当用( )查字法,查( )画。

4.按要求填表。

查带点的字

音序

部首

再查几画

字典上的解释

应取哪种解释

举头望明月

①向上抬,向上托;②提出;③推选,推荐;④全

家祭无忘告乃翁

①你的,你;②竟;③才;④是,为;⑤就

爱不释手

①说明;②消散;③放弃;④放下

5.下列各项中查字法全对的一项是( )

A、“烽”字按部首应查“火”部,按音序应查“H”。

B、“卓”字按部首应查“├”部,按音序应查“Z”。

C、“弗”按数笔画查应查四画。

D、“肃”按部首应查“肀”部,按音序应查“SH”

6.按要求填空。

(1)如果你不认识“痔”字,应按( )查字法。这个字应先查( )。

(2)如果你遇到“富yù”的“yù”字不会写,应按( )查字法,先找到( )。

(3)“卑”字如果用数笔画查字法应查( )画,用部首查字法,应查( )部。

7.“折”按部首查字法,应先查( )部,再查( )画。“衰”应先查( )部,再查( )画。

8.“赞叹不已”的“已”字用音序查字法,应查大写字母( )。“已”在字典里的解释有:①已经;②后来;③止。这里应选第( )种解释。

9.王芳看课外书时,“詹”不会读,就用( )查字法,先查( )部,再查( )画。看了二十多页后,又遇到了“吏”字,她既不会读,又找不到部首,就用( )查字法,查出这个字共有( )画。在写一作文时,她不会写“无边无yín”的.“yín”,就用( )查字法,先查( ),再查( )。

10.“戒”字按音序查字法应查大写字母( ),按部首查字法查( )部,除部首外再查( )画,可组成词语( )。

11.“归”字用部首查字法应查( )部;用数笔画查字法应查( )画。与“归”字同音的字还有( )。

12.“负”在字典里的解释有:①背;②仗恃,倚靠;③遭受;④具有;⑤欠(钱);⑥小于零的;⑦跟“正”相反;⑧违背、背弃;⑨败,跟“胜”相反

“功夫不负有心人”的“负”应选第( )种解释;

“敌人负隅顽抗”的“负”应选第( )种解释;

“谦颇负荆请罪”的“负”应选第( )种解释;

按要求用空。

1.“屈”在字典里的解释有:①弯曲,使弯曲;②屈服,使屈服;③理亏;①委曲,冤枉;⑤姓。将下面词语中“屈”字的正确解释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顽强不屈()能屈能伸()理屈词穷()屈打成招()

2.“赞叹不已”的“已”字用音序查字法,应查大写字母()。“已”在字典里的解释有:①已经;②后来;③止。这里应选第()种解释。

3.“固”按部首查字法应先查()部,再查()画;按音序查字法,应先查大写字母(),再查音节()。“固”在字典里的解释有:①结实;②坚定;③本来。“人固有一死”的“固”应取第()种解释。

4.“盛气凌人”的“凌”用部首查字法应先查()部,再查()画,第九笔是()。“凌”在字典里的解释有:①冰;②迫近;③侵犯;④欺凌。“盛气凌人”的“凌”应选第()种解释。

5.“崇”按部首查字法应先查()部,再查()画;按音序查字法应查大写字母(),读音是(),第六画名称是()。“崇”在字典里的解释有:①高;②重视;③姓。“崇山峻岭”的“崇”应选第()种解释。

6.“张”用音序查字法应查大写字母(),用部首查字法应先查()部,再查()画。这个字一共有()画。“张”在字典里的解释有:①展开;②铺排,陈设;③看,望;①量词;⑤姓。“张灯结彩”的“张”应选第()种解释;“张冠李戴”的“张”应选第()种解释。

7.“无足重轻”中的“足”,音序是(),部首是(),“足”在字典里的解释有:①脚;②满、充分;③值得。这里应选第()种解释。

8.“释”在字典里的解释有:①说明,解说;②消除;③放开,放下。“解释”的“释”应选第()种解释;“爱不释手”的“释”应选第()种解释。

◍ 描写儿童的古句10首 ◍

一、教学背景分析

中国是诗的国度,诗歌发展源远流长,璀璨夺目;中华民族是一个重视“诗教”的民族,孔子甚至把它强调到了“不学诗无以言”的高度,因为“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中国古诗那独特的文学审美价值和社会教育意义是任何文学样式所不能替代的。

历来的小学教材都编入许多古典诗歌,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必背的古诗就有80首。这些古诗深涵着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底蕴,对提高学生的文化素质,培养学生审美情趣与能力,进行传统美德教育具有潜移默化的作用。

二、教材简析

《静夜思》是选自人教版一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的一首古诗,第三单元安排了一首古诗《静夜思》,三首儿歌《小小的船》、《影子》、《比尾巴》和一篇课文《阳光》,揣摩编者构成这一组课文的意图,不难看出《静夜思》、《小小的船》都是描写月亮的,《影子》、《阳光》两篇文章侧重在描写太阳,最后一篇《比尾巴》写出了6中小动物尾巴的特点。综合起来,每课都有比喻句,要借助课文使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感受自然的美丽、神奇,体会到生活的乐趣。而本文是我国伟大的诗人李白写的一首游子深切思念故乡的古诗。语言凝练,感情真挚,意境深远。诗人以月亮为意象,在宁静的夜晚如霜的月光就好似一只看不见的手,无声地拨动着作者的心弦;举头仰望,低头沉思,俯仰之间,神驰万里,表现了诗人对故乡无尽的思念。诗中意境简单明了,诗句节奏具有音乐美,易被学生接受。让我们一起在如画的诗中来体会思念故乡的乐曲吧!

三、分析学生

小孩子上一年级时,还保留着不少幼儿时期的心理特点与习惯,比如说喜欢玩耍,好动等等。小孩的分析理解、识记能力比较弱,但他们的形象思维则比较好。小学阶段,是系统地学习和掌握知识技能,接受良好行为规范的训练和约束的阶段。在前两个单元,学生已经学习了简单的语音和笔画知识。基于小孩子好动、注意力不容易集中的特点,可以采用图片和儿歌的形式来认识学习生字词。同时,让他们慢慢地接受书面阅读,培养阅读语感。因此,这节课老师要引导学生,以学生为主体,让他们成为课堂的主人。通过听古诗儿歌,激发学习兴趣;通过反复吟诵古诗,培养语感;通过图片认字游戏掌握生字词。

四、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目标:

1.字词积累:认识10个生字,会写其中的4个字;认识1个偏旁“攵”。

10个生字:“静” “床” “夜” “光” “举” “头” “低” “故” “望” “乡” ,4个会写的字:“头” “乡” “床” “故”;

2.理解背诵古诗;

3.培养吟诵能力和语感,激起学生对古诗的兴趣。

(二)过程和方法:由老师引导,通过讨论、探究的学习方式,领悟诗人对故乡深切思念之情。通过学习儿歌、做游戏掌握字词。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熏陶感染,潜移默化感知诗中蕴含的思乡情感,培养学生珍爱亲情、珍爱生活的美好情感。

五、教学重点与难点

(一)教学重点:

1.指导学生以形象的方法学习生字,在阅读中提出疑问,积极思考,理解诗歌内容。

2.反复吟诵,背诵诗歌。

(二)教学难点:

1.如何让学生发现问题,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2.理解诗歌的内涵,想象诗歌的意境,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

六、教学方法

新课程明确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课程标准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所以,在课堂上,教师要大胆放手,引导学生积极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然后师生共同探讨问题、解决问题,真正把课堂还给学生。因此,本节课采用的教学方法主要有以下三个:(一)吟诵教学法;(二)讨论法和点拨法相结合;(三)配乐朗诵法。

(设计说明:这一部分是综合考虑了新课标的要求和一年级学生的普遍特点后做出的有针对性的设计)

七、教学环境和教学用具

电脑、网络、课件、视频、多媒体展示平台。

课时安排:1课时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课件、《静夜思》儿歌版、谜语、生字卡片,《静夜思》背景音乐。

学生:课前预习课文。

八、教学过程

(一)猜谜语,激兴趣,导入新课

1.师:相信同学们都很喜欢谜语吧。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个谜语,考考大家。有个东西‘有时落在山腰,有时挂在树梢,有时像个圆盘,有时像个镰刀。’同学们知道是什么么?”出示课件,揭示谜底。接着学生的反应,“是的,是月亮。老师在给大家看一幅有月亮的画,不同的是它的旁边还有一首古诗,我们一起来看一下,它和月亮有

什么关系?”展示课件,进入古诗学习。

(设计说明: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导入就是一节课的开端,导入激起了同学的学习兴趣,这节课才会让老师教起来比较轻松,学生学的也轻松。本节以谜语游戏进入新课,营造一种活跃的课堂气氛,激起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老师引导,学生讨论,把握重难点

1.老师先吟诵一遍,读准字音。

2.学生齐读,培养语感;然后请学生说他们所不认识的字,老师把字写在黑板上。并把需要掌握的字以课件形式出示。

3.请学生说说如何识记这些字,边学字边掌握古诗大意。(创设问题情境,启发探求思路,把握重难点。)

在这个环节,根据生字学习内容。比如当学到“思”字时,问学生“你是如何记住这个字呢”?(上面是个“田”,下面是个“心”),再问学生“思”是什么意思?(思念)在什么时候思念?(静静的夜晚)他在思念什么?让学生自由讨论1—2分钟后回答。当学生在读了古诗之后,明白了作者在思念故乡?随即问学生故乡的意思,此时再一次引发学生思考,是什么使他想起了家乡?(月亮)诗中说他是如何看到月亮的呢?(举头)什么是举?通过“举”字的学习,明白诗人对故乡的深切思念。因为太思念故乡,以至于他都把月光看成了“霜”。进入到“疑是地上霜”一句的学习。通过反复的吟诵、引读等形式,引导学生体会韵味及意境,并结合插图了解古诗的大意。这样,既了解了古诗的大意,又对生字的识记比较深刻。

(设计说明:这个部分的学习主要是用抓关键词的方法来理解诗歌内容,并且记住字词。老师引导,学生自主讨论,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

(三)检测训练,巩固重难点

游戏一:听儿歌《静夜思》

游戏二:摘月亮。把事先做好的弯月亮的卡片拿出来,卡片的背面写上生字。请学生上台摘月亮。谁能把卡片后面的生字读对,摘下的月亮就给谁。

游戏三:谁是小李白。与古诗《静夜思》相配的音乐,投影片(十五夜晚、明月当头照的情境)。播放音乐,由学生模仿着李白的样子,对着美丽的夜景,吟诵《静夜思》。然后根据学生的不同表现,评选出班里的“小李白”。

(设计原由:经过上面一环接一环的讲解,学生的注意力基本上达到了高峰,所以检测训练这方面我主要通过两个小游戏来帮助学生巩固生字,练习吟诵。)

(四)视频欣赏,老师归纳

1.集体朗诵一遍,播放一段视频。

2.老师总结:

(1)作者简介,李白,是我国伟大的诗人,写过很多有名的诗篇,以后我们还会学到他很多很多的'诗。

(2)字词回顾

(3)写作契机

“静夜思”是诗人离开家人后,写出的诗句。全诗仅短短四句,每句五个字,共二十个字,却意味深长地表达出一位远在他乡的游子对故乡那深深的怀念之情。题目“静夜思”点出了这首诗特定的写作背景:寂静的深夜,作者躺在床上,迟迟不能入睡。洁白的月光透过窗洒满床前,那洁白的颜色让人觉得又像是地上铺满了片片银霜。诗人抬起头来看到那一轮挂在空中的明月,不禁勾起了心中想家的情思:明月照在游子(离家的孩子)的窗前,也一样地照在故乡的土地上。故乡的亲人啊,他们是否平安幸福?诗人无法回到故乡,与亲人团圆,只好借这一轮共有的明月寄去自己对他们的思念之情。想到这里,诗人已经不知不觉地低下头来,陷入深深的沉思之中……

(设计说明:学习本文的重点在于让学生认字,初步培养学生对诗歌的情感;潜移默化地渗透亲情的可贵。让学生学会珍惜生活中的美,作者不作为重点介绍,让同学了解即可;而文章的写作契机则可以帮助同学们更好地融入诗歌,让他们懂得亲情的可贵,也能过更好地融入。诗人的契机这一部分用讲故事的语气讲出来。)

(五)结束语

课虽然结束了,但留给同学们的求索却远远没有结束。亲爱的同学们:故乡,给我们一种深厚的温暖;亲人,是我们永远的保护神。无论我们到了哪里我们都要珍惜亲情,时时记住给家人一个问候。

(六)布置作业:

1.给爸爸妈妈讲讲《静夜思》的故事。

2.制作月亮卡片,每张卡片上写一个生字,互换卡片学习。

(设计说明:让学生把《静夜思》的大意以故事的形式讲给父母听,一方面可以加深对诗歌的理解,又可以让学生与父母互动;在生字掌握这方面,不用死板地抄写方式,而让他们动手做卡片,激起学习的情趣。)

九、板书设计

月亮

抬头 思念

诗 人 故乡

低头

(设计说明:板书根据教材内容及学生特点,以简单明了为主。)

十、设计思想及特色

根据《语文课程标准》指示,低年级阅读教学是学习阅读的起步阶段,而文字符号本身较为抽象,它不像图画、实物可以直接引起视觉快感。这就给六、七岁的蒙童的学习带来一些困难,因此,培养低年级学生阅读兴趣至关重要。根据心理学的研究:儿童的形象思维占主体,对于直观事物感兴趣,他们喜欢各种各样的(如画一画、跳一跳、唱一唱、表演等)活动。教学中,教师可根据课文体裁的多样性设计一些游戏活动,把画、唱、演、说等活动形式引进课堂,使学生体验阅读教学的乐趣。新课标还指出入学的儿童是以口头表达为主,进入书面阅读以后,才由具体直观的现实世界逐步向抽象的文字符号世界过渡。因此,在阅读教学的初始阶段,必须强化学生对文字符号的认读,教师应该重视学生的整体感知。在初读感知环节,扫除文字障碍,让学生认真读读全篇课文,把文章读通,读连贯,从而让学生从整体上感知课文,获得初步的感受。因此在本教学设计中把知识的积累作为重点,并采取游戏的方式学习,积极引导学生思考。综观整个教学设计特色,主要有以下几点:

第一,在本文的讲授过程中,主要运用了讨论法和朗读法的语文教学法,设计中充分贯彻新课标中自主、合作、探究的理念。把自主探究性语文教学法与网络平台相结合,努力达到现代化教育的要求。同时在课堂上让同学们充分发挥主体作用,老师发挥主导作用,引导学生并与之共同学习、探讨文章的写作特色和思想内涵!真正把课堂还给学生,充分体现课堂上学生的主体地位。

第二,本文利用网络平台对课堂教学有所改进这一点,利用多媒体课件教学,使学生能够更充分、深入地投入学习。大屏幕以及视频的播放能更好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增加他们学习的兴趣,同时还可以激发同学们的灵感,帮助他们更好的识字,理解课文;而且多媒体教学相对于传统教学而言,它具有图文并茂、有声有色的特色,生动逼真的教学环境,使得枯燥乏味的学习变得趣味横生,使复杂抽象的知识变得形象易懂,老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也轻松。

第三,采取游戏的方式教学,把“教、学、做”合一,激发学习兴趣,寓教学于快乐之中,促进学生主动参,形成自主的学习意识。

第四,落实精读,注重培养语感。学生学习语言的过程是范文语言不断内化的过程,是语感经验不断积淀的过程。而这一过程最重要、最根本的手段,就是朗读。要让学生感悟课文的丰富内涵,培养他们的敏锐语感,教师必须指导学生朗读。这一过程,不仅发展了学生的思维,丰富了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也使学生的阅读行为获得个性化的感悟。

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渗透学习方法,让学生会学习,这些也许是这一节课最大的收获!

◍ 描写儿童的古句10首 ◍

课前透视

《静夜思》是唐代著名诗人李白的作品,他的诗想象丰富,风格飘逸豪放。《静夜思》写的是游子月夜思乡之情。作者以一个游子的身份神驰万里,从“疑”到“举头”,从“举头”到“低头”,形象地表现了诗人的心理活动过程,一幅鲜明的月夜思乡图生动地呈现在我们面前,表达了游子强烈的思乡情感。这首诗语言凝炼,感情真挚,意境深远,容易引起读者的共鸣。

这首诗通俗易懂,家喻户晓,有的学生在入学之前已经倒背如流。但是多数学生在朗读古诗的韵味上缺乏锻炼。所以教学本诗,应重在吟诵,指导学生读准字音,读出节奏,激发学习古诗的兴趣,引导学生在读中感悟诗中绵绵的思乡之情,体会诗歌的韵味和美好的意境。

教学目标

1、认识10个生字,会写4个字。认识1个偏旁“攵”。

2、感受诗歌所描绘的美好意境,产生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

3、朗读、背诵这首古诗。

教学重点

识字、写字,朗读和背诵古诗。

信息资料

1、课件或挂图,朗诵配乐磁带,生字卡片。

2、课前布置学生观察晴朗夜晚的天空,收集李白的有关资料。

教学过程-

1、谈话:同学们喜欢背古诗吗?你会背哪首古诗?能背给大家听吗?(指名回答,给学生充分表现自己的机会。)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一首古诗。(板书课题,齐读课题,提示“思”读平舌音,交待作者。)“静、夜”这两个字你认识吗?你怎样记住这两个字?你能简单地说出这两个字的意思吗?

(从学生的实际入手,针对学生爱表现的特点引起学生对古诗的浓厚兴趣,并且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识字,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2、演示:出示课件或挂图,问:图上都画了什么?看到这晴朗美妙的夜空,你想到了什么?(适时引出课题,板书课题)这首诗是唐朝诗人李白写的,你能把课下收集到的资料向大家展示出来,并介绍一下他吗?

(利用插图创设情境,引入课题,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培养观察、想象和语言表达等能力。收集、展示资料的过程,培养了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

对话平台

范读

教师配乐范读课文,学生边看图边欣赏。

(整体感知课文,体会古诗的韵味和美好的意境。在教师声情并茂的范读中,在欣赏优美画面和动听的音乐中,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

自读

1、请打开课文用自己最喜欢的方式读一读或者背一背吧!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让学生自由选择学习和读背方式。)

2、仔细观察,诗里面的字你认识了哪几个?是怎么认识的?把不认识的字用自己喜欢的符号画出来,借助拼音多读几遍。

(挖掘学生已有的经验,关注学生个体差异,抓住契机,因势利导,有效调控教学。让学生交流识字经验,在具体语言环境中识字。)

3、同桌互读古诗,互相评议。

4、指名读文,师生共同评议。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充分相信学生,给他们表现自己的机会,注重对朗读的评价,提高朗读能力。)

识字

1、学习新的偏旁“攵”,出示生字卡片“故”,引导学生观察:“攵”象你认识的哪个字?它和“文”字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你怎么记住这个偏旁?

2、拿出自制的生字卡片组内交流识字方法。

3、汇报。谁来当小老师,教大家把字读准确?请小老师说说在认读这些字的时候应该注意什么。

4、开火车认读生字。

5、组词,用你喜欢的字说一句话。

6、游戏:找朋友。为生字宝宝找到自己的.拼音朋友。

(让学生在主动识字中享受成功的喜悦,在交流识字方法和当“小老师”活动中,鼓励学生用自己的方式记忆字形,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熟读

1、自由练读。(可以大声读,小声读,同桌读,小组读,你读我听,二人齐读……)

2、指名读文,注意字音读得是否准确。

《静夜思》教学反思

“小学阶段背诵优秀诗文不少于150篇(含课文)。”并且后面还附录了80首“古诗文背诵推荐篇目。”可见在高呼素质教育的今天,古诗文学习是多么的重要。那么,培养学生自学古诗的能力又是完成这个目标的保证。新大纲指出:“小学语文教学应该立足于促进学生的发展,为他们的的终身学习、生活和工作奠定基础。”我想:一年级学生刚刚接触古诗,古诗的教学的重点就是要培养他们的自学古诗的能力,使他们终生受益。基于这个原因,我努力探索古诗教学的模式,探索古诗的学法指导,尝试用“自主学习”的古诗教学模式,培养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提高古诗教学的质量。

◍ 描写儿童的古句10首 ◍

活动设计背景

1、现在正值冬季。寒风凛冽,腊月到来,紧接着就要过年了,跟孩子们恣意地想象年景,畅谈过年的欣喜。引出许多游子过年“过节”漂流外地的心结。描写这一景象的诗歌、故事也有很多,《静夜思》是选自语言教材中的一首比较经典的诗歌,之所以选择它为教学内容,是因为它不同于一般的抒情叙事诗,它还有着一种引人入胜的情节,刻画出了季节的萧瑟、冷清,符合幼儿的欣赏特点,更容易激发幼儿的欣赏愿望、学习兴趣,引起美的情感和共鸣。

2、利用本诗激发孩子孝顺父母,做力所能及的事情,关爱长辈。

3、以此谈论家中“唯我独尊”的现象。

4、计划过年。

活动目标

1、初步理解古诗内容,感受诗中描写的.景色,感悟诗人的心境。

2、初步学习按古诗节律吟诵。

3、通过积累,感悟和运用古诗,使幼儿充分感受古诗的韵律美、意境美,养成背诵古诗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1、能入情入境的通顺、流利的朗诵诗歌。

2、激发积累古诗的愿望,主动学习、积累古诗。

难点:基本理解诗中意境,体会诗人思乡情结。

活动准备

1、有关古诗的现代散文及古诗大挂图。

2、了解冬季植物、天气特点。

活动过程

1、边听音乐《静夜思》边进教室,感受歌曲的优美。zJ09.coM

——歌曲里描写了霜、月光等景物,随着作者思绪飘动着,好美啊!

2、谈话活动,引出话题。

——清秋季节,你们和爸爸妈妈出去游玩的时候,有没有发现秋天给大地带来的变化呢?

——教师小结:秋天来了,凉风习习,让人倍感寒意,那么夜幕降临,李白独在夜里,从月光中也看到了霜,想到了很多。(教师边朗诵散文边出示大挂图)

3、引出古诗。

(创设情境:教师模仿古代诗人大声朗诵古诗《静夜思》)

刚才老师在朗诵时,你听到了什么呀?(出示古诗大挂图)教师再次朗诵。

4、教师朗诵《静夜思》古诗,并帮助幼儿理解古诗。 ——哪一句古诗的意思你不懂呢?(请知道的幼儿告诉其中的意思,或教师可根据幼儿提出不懂古诗在现代散文中用不同颜色画出来让幼儿进行理解。)

和幼儿一起来朗诵古诗。

再次一起来朗诵古诗。(提出要求:大声、慢、要有古代诗人的感受。)

教师小结:秋天给我们带来了寒意,给诗人带来了忧思。和幼儿一起感悟古诗朗读。

5、教师与幼儿试着再次朗诵,学会古代朗诵时的神态。(配乐)——小朋友可以回忆刚才教师模仿古代诗人朗诵古诗的样子,一起来模仿着进行朗诵古诗。

附:静夜思

李白

床前明月光,

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

低头思故乡。

教学反思

古诗对幼儿是一种即陌生又熟悉的一种文学活动,但作为一种教学活动进行教学,对孩子来说是枯燥的、不能很好的真正的理解其中古诗的含义。所以在教学中我夹着现在的、比较贴近幼儿生活的方式进行教学,让幼儿更进一步的理解和记忆。我运用幼儿已经学会的歌曲《静夜思》进行导入活动,让幼儿感受古诗很美,可以和着音乐演唱。在记忆古诗时,加上相应的动作,使幼儿能形象的进行记忆,更好的对古诗进行理解记忆。

这段《描写儿童的古句10首》范文在所有篇目中最为优秀,建议您重点阅读,谢谢!

◍ 描写儿童的古句10首 ◍

教学目标

1.学会怎样阅读。

2.学会交流阅读心得。

3.能借助批注梳理思路。

4.能以梗概的形式,用十分简练的语言介绍作品。

教学重难点

怎样阅读及交流心得能以及写好作品梗概。

课时安排

3课时

课前准备

名著《列那狐与猎人--真假狐皮》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

著名诗人臧克家说:读一本好书,像交了一个益友。那么这位益友会给你带来哪些收获呢?换言之,你读这本书时有哪些收获让你受益呢?今天我们就来交流有关读书心得的问题。(板书:口语交际--同读一本书)就同读一本书而言,不同的读者收获(心得体会)也是不一样的。

二、新课。

(一)同读一本书

1.讨论你将围绕哪些话题进行交流心得体会。

总结出:

(1)这本书讲了一个什么样的故事?(主要内容)

(2)你怎样评价主人公?

(3)有没有地方让你感觉困惑,或是奇怪,有没有完全出乎意料、令人感到不可思议的`情节?

(4)读这本书时,你想到了哪些相似的书,或是想到了生活中的哪些人?

(5)故事的结局你喜欢吗?如果你来写这个故事,你会怎么写?

(6)故事在写法上有哪些值得你借鉴学习的?

2.强调交流时的注意事项:

(1)上面的话题在我们交流的时候可以选择一两个,不用面面俱到,因此在阅读时,你要针对你选的话题进行全面的思考。

(2)可以借助批注梳理自己思路,从而深入地表达自己的观点。

(3)表达观点时要以所读书的内容为依据,从书中找到例子来说明自己的观点,这样有说服力。

(4)倾听别人的发言,是对他人的尊重,更是对自己的尊重。

3.出示同一本书。

4.交流心得。

5.布置作业。

阅读名著《那列狐与猎人》。

◍ 描写儿童的古句10首 ◍

教材分析

1.阅读教材的阅读材料,体会作者对小学生活的感情,感受他们对母校、老师、同学的依依惜别之情。

2.通过各类活动,回顾小学的美好生活,学会感恩,学会运用各种语文形式,抒发内心的情感。

3.通过给老师写感谢信、学写赠言、学写演讲稿等活动,进一步提高语言表达能力,懂得语言运用要得体、精炼、优美。

教学目标

1.阅读《给老师的一封信》,感受老师工作的辛苦和老师对学生的爱。

2.用书信表达对老师的敬爱之情。

教学重点

给老师写感谢信。

教学难点

给老师写感谢信。

教学准备

背景音乐《每当我走过老师窗前》,制作精美的“恩师一览表”并发下。

预设过程

一、激请导入

板书:依依惜别。

同学们,这是我们本次综合性活动第二部分的内容,看到这四个字,你想到了什么?

是啊!古人云:“饮其流者怀其源,学其成时念吾师”。的确,在这六年的美好时光里,是老师伴随我们走过每一天。在他们的谆谆教诲下,我们学会了生活,学会了学习,更学会了做人。在这毕业前夕,在即将告别母校的前夕,让我们再一次把目光集中到我们亲爱的老师身上。

二、真情回眸

同学们,六年啊,教过你的那些老师你还记得吗?让我们轻叩记忆之门,回首那些教过我们的老师吧!请拿出我们发下的那张“恩师一览表”。

(一)填写表格,播放背景音乐《每当我走过老师窗前》。

四人小组共同回忆,以最美观的笔迹写下老师的名字,以便珍藏。

(二)回忆往事:

同学们,看着这一个个老师的名字,你不由自主地想起了什么?也许你想起了某一位老师的笑容,也许你想起了某一位老师的眼神,也许你想起了你曾经和某一位老师之间的故事……请你说说印象最深的那个老师或者关于老师的某一件事情吧!

三、真情阅读

谈起老师,同学们真的有说不完的话啊!有一位露露同学,她把自己想对老师说的那一肚子话写成了一封信,打动了很多很多人。让我们一起来读读她写的《给老师的一封信》,看看她是怎样表达自己对老师的感激之情的。

(一)自由读文,想一想,她讲了哪几件事情?读后交流。

(两件事:第一件事是开学那一天,是顾老师第一个把我领进门;第二件事是顾老师指导我们写。)

(二)你觉得哪些句子深深打动了你?请你用波浪线划出来,并深情朗读。

个别朗读交流后,全班齐读最后一节,感受抒情的'方法。

(三)这文章为什么会如此打动你?

(讨论文章特色:情感真挚;抒情和事例相结合;语言优美,充满诗意。)

四、真情倾吐

(一)读了露露同学的信,我们也深深地被感动。用书信的方式,直接向我们的老师表达心中的敬爱,这是多么好的一种方式啊!让我们也试着用这样的方式向老师表达我们的深情吧!

(二)讨论:

1.在这封信里,我们可以写什么内容?请列出2-3个事例,我们来交流交流。

2.写的时候要注意些什么?

(格式要正确;情感流露要自然;适当运用比喻等修辞手法。)

(三)学生独立。

(四)交流书信。师生点评修改。

五、课后活动

把自己写的信誊抄在漂亮的信纸上送给老师

板书设计

情感真挚;抒情和事例相结合;语言优美,充满诗意。

作业设计

把自己写的信誊抄在漂亮的信纸上送给老师

描写儿童的古句10首相关推荐


Copyright©2006-2025 亲子早教网 zj09.com 湘ICP备18025499号-4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