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这点事读后感
2025-06-04 就这点事读后感就这点事读后感(分享四篇)。
就这点事读后感 篇1
今年假期,我阅读了着名作家奥斯特洛夫斯基的着作《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读了这本书后,一个问题在我脑中油然而生:人的一生到底应该如何度过?人的一生是短暂的,可以消磨掉也可以珍惜它。主人公保尔·柯察金用自己的一生做出了完美的回答: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每个人只有一次。人的一生应当是这样度过的:回忆往事,他不会因为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会因为生活庸俗而羞愧。
读了这本书后我觉得当一个人确立了正确的人生目标后,还需要有顽强的毅力才能实现。保尔给我们树立了一个好榜样:在风霜雪雨中,他脚都冻僵了,还坚持抢修铁路,直到肺炎和冻伤几乎危及他的生命,他才不得不暂时放下手中的工作住进了医院。但是不久后厄运又一次不幸的降临在他的头上,他的双眼相继失明,如果换作别人,肯定不会再继续工作了,可是保尔却凭着顽强的毅力坚持写作。每写一个字,他需要付出多么艰辛的劳动啊!可就在他花费了6个月写完部分章节寄给朋友时,却在邮寄途中丢失!保尔深受打击,但心痛过后他仍然没有放弃,而是拿起笔重新写作,最终他写完了这部小说,激励了许许多多的人。
对照保尔,想想我们自己,感到很惭愧。我们现在的生活条件和保尔的相比,要优越许多,在父母、亲人的精心照顾下,我们还常常为不能多睡一会懒觉,不能少做一点作业等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而抱怨,我们也常常在受到一点点小的挫折后而垂头丧气,甚至放弃,不再努力。这样下去,我们又能如何度过自己的一生呢?
读了《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后,我内心有了很大的震撼,我告诉自己,以后当我碰到困难而准备退缩时,当我受到挫折而准备放弃时,我就应该想想保尔,我就会告诫自己:英雄不是天生的,钢铁是需要用烈火才能炼出来的。我也要把自己炼成一块真正的钢铁!
就这点事读后感 篇2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这句话是北宋张横渠说的,这些事是明朝王阳明做的。王阳明龙场悟“道”,开创“心学”,提出“知行合一”,终生“此心光明,亦复何言”,从王阳明的《知行合一》中,可悟出干部的养成之道。
干部须在心上净,方安得心,方能“静亦定,动亦定”。事事从心中良知而为,不他虑,事事可谐而良知日显。不忘初心,不负初心,勿他顾。任何时候都必须把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必须有“心为民所系,权为民所用”的觉悟,必须有“得一官不荣,失一官不辱,勿道一官无用,地方全靠一官;穿百姓之衣,吃百姓之饭,莫以百姓可欺,自己也是百姓。”的认识。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干部头脑,强化“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心净无杂念,心静无杂欲,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一心为民,做忠诚干净担当的干部。
干部须在事上磨,方立得住,方能“行亦果,坐亦果”。历事才能练心,在事上磨练,内心才会拥有强大力量,个人才能真正成长。为官做事,绝大多先立志而后行,以致说多做少,最终落空。知行合一是味良剂,知不弃行,行不离思,慎思之,笃行之。干部尤其年轻干部应争取更多磨练机会,将脱贫攻坚、招商引资、项目拆迁、项目建设、信访维稳等急难险重工作一线作为炼炉,磨练心智,提高能力,理论认知与实践水平齐头并进,做知行合一优秀干部。
干部须在苦中成,方站得稳,方能“劳亦成,逸亦成”。“知痛,知寒,知饥,然后自然会避痛,御寒,果腹,”这便是知行合一。干部须吃得苦,低得身,要大力弘扬“红船精神”和“红军精神”,勇于战胜前进道路上的艰难险阻,始终保持开天辟地、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坚定理想、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立党为公、忠诚为民的奉献精神,撸起袖子加油干、扑下身子抓落实,不怕苦累,站稳脚跟,不断前行,在人民群众最需要的岗位上艰苦奋斗,永不言弃,做攻坚克难拔尖干部。
王阳明在《传习录》中写道:“明明德者,立其天地万物一体之体也;亲民者,达其天地万物一体之用也。故明明德必在于亲民,而亲民乃所以明其明德也。”干部须永葆为民之心,与民同乐亦与民同忧,初心不改、矢志奋斗,不负时代、不负人民!
就这点事读后感 篇3
王阳明是与孔子相提并论的人,专研理学、佛学、军事战术造福于人,传道授业解惑,解救苍生于危难之时,乃一代圣贤。
阳明先生从小对于一件事物专研的程度就是达到极致的,玩象棋玩得棋子被扔掉为止,射箭能百步穿杨,沙盘模拟能排兵布阵胜敌于棋盘之上,研习理学能有龙场悟道得出致良知的心学,上阵杀敌让匪寇闻风丧胆,在件件事情如此成功背后,不断坚持、不断练习是背后的驱动,而核心则是“境随心动,可为圣贤”的观念。
“去天理灭人欲”是朱子理学的精髓之处,讲的就是要严格恪守自己的内心,不为外物所左右。而王阳明在学习理学“格物致知”的理念时,在竹林革竹节的过程中,深深地对这一理念产生了怀疑。而后在理学的基础上提出了“心学”此心即良知,以自己的良知去审视周边的一切事物,然后去实践,发现真理,这是阳明心学的精髓。
在军事领域,定倭寇、灭宁王,充分展现了他的军事才华,从小的骑马射箭、追杀蒙古兵、夜宿大山之中、皆展示了他的勇气和军事才能。
“心随境动,则为凡夫;境随心动,可为圣贤”这句话对我的影响是深远的,人生不如意事常有八、九,心随境动,烦恼杂生,只有让境随心动,坚持自己想要的,不悔自己的良知,并且不断去实践,才能做到真正的知行合一,人生才能尽量修得圆满。
就这点事读后感 篇4
为理想而奋斗终身《钢铁是怎练成的》这本书的主人翁是保尔·科察金,是前苏联乌克兰人。他,平凡而又伟大。年幼家贫失学,做过小工,参加红军打过仗,负过伤,还担任过共青团委书记。
在一次攻克敌人暗堡的战斗中,年轻的保尔负了重伤,后来双目失明,全身瘫痪。在身陷绝境的情况下,他不安于现状,勤奋进取,以惊人的毅力,靠口述,请亲友笔记,创作了《暴风雨的儿女》这部长篇小说,实现了重返战斗岗位的理想。保尔的那种为人类的进步和解放而无私奉献的精神;那种把崇高理想和每一具体行动结合起来,脚踏实地埋头苦干的精神;那种不畏艰难险阻,百折不挠,勇于进取,艰苦创业的精神;那种生命不息,奋斗不止的精神;那种钢铁般的坚强意志;不正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所需要的吗?我被保尔那钢铁般的坚强意志和崇高精神所感动。而我,却在生活和学习上向困难屈服。
作业中,遇到一个小小的问题就不加思索的喊:“爸,妈,快来教我做这道题。”在学校,体育课上老师让我们跑步,我一听是1000米,我一定跑不下来,于是便装肚子疼,求得老师的同情。在家里,一到晚上睡觉时便让爸妈帮我关灯。每次妈妈,让我自己洗衣服时,我便找借口说自己手烂了,肚子疼等,来瞒过父母交给我的事情。这一切,都是向困难屈服的表现。现在看了这部电影,我决心做一个像保尔那样不向任何困难屈服的人。这本书的作者尼古拉·奥斯特洛夫斯基这样说过:“人生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对每个人来说只有一次,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回忆往事,他不会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会因为卑鄙庸俗而羞愧。临终之际,他能够说,我的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都献给了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全人类而斗争’”。
这段话,是对保尔一生最好的写照,这段话,激励了一代又一代的青少年,也激励我将更加努力学习,不虚度年华,为自己的理想而奋斗终身!
- 更多精彩的就这点事读后感,欢迎继续浏览:就这点事读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