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子活动
2021-06-09 亲子活动 格林童话故事大全 安徒生童话故事大全尿床风波。
我今天居然打了孩子,小宇还不到半岁,想起来心理很难过。但是除了打他的小屁股,我实在想不出别的好办法了。
小宇喝了许多水,我知道他该小便了,于是抱起他把小便,可是他在我的身上扭来扭去,两条腿挺得直直的,一点都不配合。我的心里疑惑了一下,可能他还没有尿意吧!就把他放回床上。
让我生气的是,我刚刚把他放到床上,还不到半分钟时间,他居然在床上尿了一大片,我真是气急了,我把他抱到一边,很严厉地叫他看这是什么,为什么妈妈把你不尿,不把时就尿在床上,我抬手对着他的小屁股狠狠地打了两下,小宇哭了,这是我在他出生后第一次打他,我的心里也非常后悔。
妈妈听到哭声过来看我们俩,她听我说明原因后,生气地说:“哪个孩子不尿床,他才多大呀,还不通人事。”说完她抱着孩子去隔壁玩了。小宇的泪还挂在脸上,哭泣着和姥姥出去了。
我还有一个月就要上班,一直想利用这段时间让孩子逐渐适应离开我,毕竟在宝贝出生的这6个月里,我们朝夕相处,母子两人一旦分开,都会感到不适应。因此,我一直在锻炼他跟姥姥、姥爷生活。现在看到他跟姥姥关系亲密,心里也安慰了许多。
不知是打小宇起了作用,还是其它原因,小宇不再尿床了,变得很有规律。最近我看了许多书,关于打孩子的问题说法不一,我认为,孩子毕意是孩子,光靠每天在他的耳边絮叨,有些事情他根本听不懂,必要的时候,打他一次是可行的,但是一定要选择适当时机,如果家长经常打骂孩子,会造成孩子心理上的暴力倾向,尤其是男孩子。
相关推荐
【孩子尿床吃什么好】
幼儿期是人生智力发展的关键期,为了婴幼儿智利的开发,许多父母都会给自己的孩子进行早教。早期教育可以让孩子拥有生活的智慧,你都看过哪些早教类的书籍?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孩子尿床吃什么好】》,仅供参考,希望能为您提供参考!
孩子尿床吃什么好 1、煎胡萝卜把胡萝卜切成片,放煎锅里煎、烤,就着番茄酱,每天吃几根,效果很好。
夜尿症虽然有情绪上的原因,但主要是因为孩子下体过凉引起的,而胡萝卜正是促进血液流动、温血的“良药”。但胡萝卜的温血效果必须在火上煎烤后才有保障,生吃或榨汁饮用,效果都不好。
2、炒银杏是夜尿症的不二药膳
银杏可以抑止排尿。但是,银杏如果生吃或吃太多会引起痉挛等等中毒现象。所以一定要炒熟食用,而且不能吃得太多,每天三四粒就够了。
3、核桃汤
常食核桃可:“令人肥健、润肌、黑须发。”以核桃仁入中药,可治疗阳痿遗精、小便频数、气血不敷等症。核桃肉之间的木质隔阂称“分心木”,有健脑补肾治遗尿的效用。所以经常给尿床的孩子饮用核桃汤会有出人意料的效果。每晚睡前可让孩子饮用,但容易上火、常流鼻血的小孩则不宜饮用。用研磨钵或果汁机将30克的核桃碾碎,加入热水。再加入一小匙的粗糖,搅拌均匀即可。
4、乌龟肉
乌龟肉250克,黑豆100克,猪尿泡1个,盐少许。蒸熟吃,连吃3—5次。本方适用于小儿遗尿兼见腰疼者。
5、猪脬汤
新鲜猪脬(膀胱)1—3个(按年龄大小定数量),炙黄芪20克,食盐适量。先将猪脬洗净,每个装入炙黄芪10克,适量食盐,用棉线扎紧膀胱口,加少量水用文火蒸烂,弃去黄芪,趁热令小儿一次或几次吃完肉、喝尽汤。如未愈,1周后可再服1剂,3剂为1疗程,80%的患儿可获痊愈。本方适用于小儿因脾肺气虚所致的遗尿。
2孩子尿床可以吃什么
1、温补固涩食物。肾气不足者宜食,如糯米、鸡内金、鱼鳔、山药、莲子、韭菜、黑芝麻、桂圆、乌梅等。
2、清补食物。
肝胆火旺者宜食,如粳米、薏米、山药、莲子、鸡内金、豆腐、银耳、绿豆、赤豆、鸭肉等。
3、干饭。
患儿晚餐宜吃干饭,以减少摄水量。
4、动物性食物。
宜吃猪腰、猪肝和肉等食物。
5、食疗法。
(1)荔枝肉,每日睡前吃10个,连吃1-2个月,最宜秋、冬季食用。
(2)鸡肠1副,洗净,烘干研末,加白糖适量拌匀。每日睡前服1/5-1/7副,温开水送服,连服5-7日。
3儿童尿床的饮食宜忌
1、牛奶、巧克力、柑、橘。美国学者对小儿遗尿的原因进行深入的研究后提出,饮食中牛奶、巧克力和柑橘类水果过量,是造成小儿夜间遗尿的主要原因,其中牛奶过量造成的遗尿达60%。只要停止进食上述食物,遗尿现象几乎可立即消失。究其原因,主要是这些食物在小儿体内可以产生变态反应,使膀胱壁膨胀,容量减少,并能促进平滑肌变得粗糙,产生痉挛。同时,这一变态反应会引起小儿睡得过深,在有尿时不能醒来,导致遗尿。2、辛辣、刺激性食物。小儿神经系统发育不成熟,易兴奋,若食用这类食物,可使大脑皮质的功能失调,易发生遗尿。因此,在膳食中应忌辛辣、刺激性食物。
3、白天限制饮水。对于小儿遗尿者,白天不要过度限制其饮水量,要求患儿每日至少有1次随意保留尿液到有轻度胀满不适感,以锻炼膀胱功能。
4、晚餐后饮水多。下午4时以后,督促小儿控制饮水量,忌用流质饮食,晚餐尽量少喝水,以免加重肾脏负担,减少夜间排尿量。
5、多盐、糖和生冷食物。多盐多糖皆可引起多饮多尿,生冷食物可削弱脾胃功能,对肾无益,故应禁忌。
6、玉米、薏苡仁、赤小豆、鲤鱼、西瓜。这些食物因味甘淡,利尿作用明显,可加重遗尿病情,故应忌食。
4孩子尿床适合吃的水果:
枇杷、山竹、香蕉、香瓜、雪莲果、火龙果柿、猕猴桃、红果、梨、石榴、草莓
芒果、木瓜、桑葚、葡萄、枣(鲜)、苹果
莲雾、樱桃、杨梅、菠萝、杨桃、椰子
5儿童尿床的行为疗法
(1)排尿中断训练鼓励孩子在每次排尿中间中断排尿,自己从1数到10,然后再把尿排尽,这样能训练并提高膀胱括约肌控制排尿的能力。
(2)忍尿训练
白天让孩子多饮水,当有尿意时,让他忍住尿,每次忍尿不超过10分钟,每天训练1~2次,使膀胱扩张,增加容量,从而减少夜间排尿的次数。
(3)定时训练
在以往晚间经常尿床的时间提前半小时用闹钟结合人为叫醒,让其在室内来回走动,或者用冷水洗脸,使在神志清醒状态下把尿排尽,目的也是有助于建立条件反射。
(4)家长监督
家长要及时发现孩子尿床,督促孩子自己排空残余尿、擦干局部、更换内裤及干床处理。
(5)总结记录
要求家长每天记录尿床的原因、次数,在日程表上对尿床、不尿床都作个记号,每周总结一次,找出原因,当孩子有进步时应给鼓励。
6儿童尿床的药物治疗
(1)丙咪嗪适用于觉醒障碍型。(2)奥昔布宁别名尿多灵,适用于昼夜尿频型。
(3)麻黄素可用于混合型。
(4)去氨加压素是一种人工合成的抗利尿激素,别名弥凝,适用于夜间多尿型。
联合应用阿米替林、去氨加压素和奥昔布宁是目前认为治疗顽固性混合型遗尿症有效的三联药物。以个月为一疗程,优点是有效率与下述的SNM疗法接近,缺点是有不同程度的副作用,并且停药后易复发。以上药物属于处方用药,丙咪嗪和阿米替林为抗抑郁症药,所示剂量为成人用量,小儿应以每公斤体重进行计算。
怎样纠正小儿夜间尿床
3岁以内的小儿,由于正常的排尿反射尚未建立,排尿不能自控。小儿3岁以后,如果夜间仍不能控制排尿,就属于异常现象了。这种现象在医学上称为遗尿症。
目前,3岁以上小儿夜间不能控制排尿者占相当比例,应该引起我们大家的注意。导致小儿夜间遗尿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小儿精神受刺激或精神过分紧张,如害怕、惊吓、疲劳会使大脑控制力减弱而产生遗尿;有些家长没有培养孩子按时排尿的习惯,所以正常的排尿反射难以建立;男孩的包皮过长,女孩子外生殖器周围发炎以及蛲虫骚扰阴道口等,都可因增强局部刺激而引起遗尿。少数孩子患有大脑或脊髓的器质性疾病,从而丧失神经控制能力,这种孩子白天、夜间都不能控制排尿。
发现孩子夜间遗尿,家长不要对孩子进行打骂、恐吓,也不要歧视和讽刺,因为这样不利于遗尿的纠正。大部分小儿遗尿是可以纠正的。要分析导致遗尿的原因,针对不同的原因纠正遗尿。如果是因为男孩的包皮过长或女孩外生殖器周围炎症刺激,要行包皮环切术及治疗外生殖器炎症;若是由于蛲虫的骚扰所致,要用驱虫药驱除蛲虫。
如果去除了这些病因,又排除大脑或脊髓的器质性疾病,遗尿再不能纠正,就属于精神因素和生活习惯问题。对孩子要耐心教育,消除精神上的负担,调整生活规律。白天不要让孩子太兴奋或太疲劳,户外活动要节制,每天坚持午睡1-2小时,使夜间易于叫醒;晚饭吃干食,少喝些汤水,少吃咸的,晚饭后尽量不饮水;夜间在孩子经常尿床的时间叫醒后排尿。
注意夜间一定要叫醒孩子后再让其排尿,有些孩子的家长怕叫醒后影响睡眠或冬天着凉,常常让孩子在朦胧中平卧排尿,而不将小儿叫醒。为种方法是错误的,这样起不到帮助孩子建立正常排尿反射的目的。久而久之,小儿在睡眠中,如外生殖器受到触动或作梦都可以引起排尿。更有些孩子的家长,将男孩的外生殖器套上尿壶,女孩子铺上防温褥垫而放任自流,这样做都会加重遗尿。
有些孩子习惯于仰卧或趴着睡觉,常在梦中遗尿。要设法让孩子侧卧睡觉,减少对膀胱的压迫,增强排尿的控制力。使小儿侧卧睡觉的办法,可以用两条毛巾扎在小儿的腰部,毛巾的两头连结在一起,使结头在背、腹各有一个。这样孩子平睡或趴睡都会感到不适,自然采取侧卧睡式。一般来说,去除了引起遗尿的病因,培养按时排尿习惯1-2个月,遗尿均可纠正。
在采取上述措施的同时,可以配合中医针灸治疗,但对于患有先天性大脑或脊髓疾病的小儿,遗尿是难以纠正的。有部分儿童由于控制排尿的神经发育迟缓,短期内难以纠正遗尿现象,但18岁以后会自然纠正。
早教:防止尿床重在训练
要充分发展幼儿的大脑,最重要的工作是引导幼儿读书。家长一定要注重孩子早教的这个环节,早期教育可以让孩子掌握更多的知识,培养一个良好的习惯。你都看过哪些早教类的书籍?请您阅读小编辑为您编辑整理的《早教:防止尿床重在训练》,仅供您在工作和学习中参考。
儿童遗尿常见于男孩儿,性别比例约为2∶1,在6—六岁的孩子中患病率最大。权威专家提示,要避免儿童遗尿,应当在进园、入校前尽快训炼。怎么防止尿床?
设定日程表。
从医治第一天起,父母就需要为患儿设定日程表,便于纪录将会造成尿床的要素,例如未准时睡眠质量、临睡前过度激动、大白天过度兴奋、黄昏液體摄取过多等。针对这种要素,父母要留意尽量减少。当患儿无尿床时,可在日程表上画一颗星,并给与孩子口头上夸奖或物质鼓励。怎么防止尿床?
创建经典条件反射。
从医治刚开始起,父母在患儿夜里常常产生尿床的時间前,提早三十分钟至1小时用闹铃将患儿立即唤起,醒来排尿,使患儿创建起手机铃声和排尿的经典条件反射。除此之外,激励患儿自身去小解,目地取决于使患儿在较为保持清醒的状况下把尿代谢整洁。怎么防止尿床?
锻练膀光作用。
催促患儿大白天多喝水,尽可能增加2次排尿的时间间隔,促进排尿增加,使膀胱容量慢慢扩大。激励患儿在排尿正中间终断排尿,从1数至10,随后再把尿排空,以提升膀胱括约肌的控制力。
怎么防止尿床?必须强调的是,有的妈妈经常在夜里把孩子吵醒逼迫排尿,无论孩子怎样挣脱、又哭又闹,总之不排尿就不许孩子离去便池,那样会使儿童对排尿造成害怕、焦虑不安心理状态,不利塑造其有规律性的排尿习惯性。许沁
宝宝尿床并不是什么大事
宝宝从出生到长大,离不开的就是教育。早期教育对孩子以后的学习能力有很大的影响,早教可以让孩子的大脑的以开发,从而让孩子从小学会面对和解决问题。你都知道哪些早教知识呢?请您阅读小编辑为您编辑整理的《宝宝尿床并不是什么大事》,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宝宝尿床并不是什么大事(资料图)
说起尿床,眼前便浮现出许久前的一部美国电影――《孤独的长跑者》,那个得了遗传性遗尿症的男生,每天一放学就拼命跑回家,为的只是收回被母亲挂在窗外的床单……可见,父母如不正确对待孩子尿床的问题,就很可能让孩子失去自信与自尊,感到孤独、自卑。
其实在现实生活中,尿床是儿童期很常见的问题。据香港《明报》报道,香港中文大学医学院小儿外科部最近进行了一个大型流行病学调查,发现在香港超过16,000名5~19岁的儿童及青少年中,约有2%的儿童有夜遗尿;而接受调查的5岁儿童当中,大约有16.2%的孩子经常尿床。从比例上还显示,男童比女童更容易出现尿床的情况。
尿床:不可重视、不能无视
孩子往往会因尿床而产生其它的心理及行为问题,如孤独、畏羞、焦虑、反叛、精神不集中、对社交活动退缩,甚至不敢参加任何需要在外间过夜的活动。因此,无论在对孩子实施任何一种行为训练或当孩子的身上产生任何一种问题时,都应注意教育“适度”,置之不理或过激表现都会使孩子受伤。
心理因素往往是继发性尿床的决定性因素,如家长因尿床而过分指责孩子,则很可能会加强孩子脑中的夜遗尿信号,使尿床次数变得日益频繁,甚至持续到成年。
对待尿床的宝宝,家长究竟应该怎么做?其实很简单,别把尿床当大事,也千万不能忽视行为训练。孩子尿床后,应该尽快为他换上干净的床褥和衣物,并可在帮他做清洁时小声、温柔地告诉他:“长大了,不该尿床了哦!”切勿在其他孩子面前指责孩子尿床。如孩子在集体生活中尿床,或在老师进行教学活动时总是憋不住想小便,家长则可先与老师进行沟通。让老师告诉孩子,想小便的时候可以举手,老师会同意让他如厕。
尿床孩子的家长还应注意在一日生活中的行为训练和作息调整,如晚饭后减少喝水,不喝含有咖啡因或具有利尿作用的饮料;每天为孩子做一个小记录,如孩子这几天没有尿床,父母就应给予奖励;午睡中或半夜把孩子叫醒如厕,但不要将痰盂放在床的附近,请他多跑几步上厕所,这样有助于他调整生物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