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胎教

2021-05-15 妈妈胎教 如何胎教 地球妈妈童话故事

妈妈如何教会宝宝自己尿尿。

儿童只有亲手操作,才能获得真知识。早教对于孩子的成长具有很大的影响,正确的早期教育可以让孩子的智、德、体、美的到全面发展,你都知道哪些早教知识呢?下面是由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妈妈如何教会宝宝自己尿尿”,欢迎阅读,希望您能阅读并收藏。

要想让宝宝懂得自己控制尿尿,必须等到脑、神经、肌肉都完全发育后才可,而且,每个宝宝的能力也不尽相同。

妈妈应该知道,宝宝在15个月时是控制不住尿的,即使有了尿懂得告诉妈妈,但完全有可能不能忍到妈妈拿来便盆就已经尿在裤子上了。然而,当宝宝12个月大时,已经能够听懂妈妈对他的要求了,所以从这时起,可以对他进行排尿的训练了。

宝宝12个月时

发育特征

宝宝在短时间内还不能自己控制排尿,但他通常在吃过东西后就要尿尿,可以让宝宝先熟悉便盆。

对妈妈的建议:

1.可以让宝宝在尿盆上坐上一阵子,但不一定非指望他一定能尿。便盆不要太轻或底部太小,这样宝宝坐上去会因不稳当而摔倒,使宝宝从此逃避便盆。

2.不要让宝宝坐得太久,这样宝宝会觉得这件事很讨厌。

3.便盆周围的光线要充足,使宝宝有安全感,且不要有容易让宝宝磕碰的物品。

4.宝宝坐盆时,妈妈要鼓励他排尿,如果宝宝真的尿在便盆里了,妈妈一定要及时称赞他。

5.若宝宝在刚一离开便盆时就尿出妈妈不要责骂他,一定要有耐心。

宝宝13个月

发育特征

如果吃过东西让宝宝就去坐便盆,宝宝很可能会排在便盆里,但并不是每次都能这样,因为他还不能完全控制排尿。

对妈妈的建议:

1.每当宝宝吃完东西,就让他在便盆上坐一会,以养成排尿的意识和习惯。

2.让宝宝自由发展,排不排在便盆里都无所谓。

宝宝15个月

发育特征

宝宝开始有尿急的感觉,但仍不能控制住,很快就尿出来了。

对妈妈的建议:

1.不时地问宝宝要不要尿尿,如果宝宝说“不”,通常是他不想。

2.当宝宝向妈妈表示要尿尿时,说明已经很急了,很可能不能忍耐多久就尿了裤子。

3.当妈妈认为宝宝应该尿尿时,而宝宝却通常会说“不”妈妈不要生气。

宝宝18个月

发育特征

宝宝的控制排尿的神经及膀胱已经发育得差不多了。

对妈妈的建议:

1.宝宝可以向妈妈发布更多的排尿信息了,但还会出现失误。

2.如果他对如厕有兴趣,可以让他进行观摩。

3.对宝宝的成功加以称赞,失败表示淡化。

4.宝宝夜里还不能整夜不尿,需要妈妈叫醒他尿尿。

宝宝21个月

发育特征

这个时候的宝宝排尿次数增多,但发生“意外”的机会也增多。

对妈妈的建议:

1.对宝宝增多的“意外”应该感到自然,不要因此增加坐便盆的时间。

2.宝宝还小,当意外尿在裤子里时,赶快给他换裤子,而不是责骂,并告诉他下次一定注意。

宝宝2岁

发育特征

宝宝已经懂得使用便盆排尿了,而且为此感到骄傲,他会要求妈妈离开他,独自一人排尿。

对妈妈的建议:

1.如果宝宝提出要上厕盆,要在马桶上放置一个较小的坐圈,可能的话,最好在马桶周围放扶手,或放一个高度适宜的凳子,让宝宝感到很新奇。

2.给宝宝所需的自由和支持,允许宝宝错误,这将会培养他的自尊心和独立性,继而加快控制排尿的能力。

3.在宝宝的不远处观察宝宝,以便在他需要帮助时帮忙。

宝宝2岁半

发育特征

宝宝已有自信心,白天不会尿在裤子里。

对妈妈的建议:

1.睡前2小时尽量不要喝水,在宝宝临睡前,带他上厕所。

2.放个便盆在床旁,以便宝宝需要时使用。

3.在宝宝的床单下铺一张塑胶布,在宝宝3岁左右,培养他一夜不尿或少尿床。

专家提示:

1.不要过早训练宝宝在便盆上尿尿,因为宝宝太小不愿坐,妈妈若是采取强制方法,就会使宝宝感到这件事很难做,造成日后形成无助、沮丧等不良个性。

2.多数18个月以上的宝宝,白天就不会尿在裤子里了;到2岁半时,大多夜晚不会尿床;3岁以上白天夜间都能保持干爽。

3.妈妈如果对宝宝排尿的训练不关心或很独裁,都会使排尿能力延后。

4.女孩通常比男孩能更好地控制排尿,大多宝宝在一个特定的年龄段就不会再尿床。

5.有的宝宝已经学会控制排尿能力,但在一段时间内又开始尿床或尿裤子,通常是由于情绪焦虑所致,如父母争吵或离异。

延伸阅读

教会宝宝自己吃饭 妈妈少操心


父母必须帮助孩子树立远大的理想,尽快自主自立。作为父母,我们要正确的理解早期教育,早期教育可以让孩子有更多的学习兴趣,你们有对自己的孩子进行早期教育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教会宝宝自己吃饭 妈妈少操心,欢迎大家阅读,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教会宝宝自己吃饭

宝宝自己吃饭的好处

不少父母因怕小孩自己吃饭吃得慢,饭菜会变凉,甚至满桌狼藉。所以,虽然有的小孩已长到五六岁,父母还在喂饭给他吃。实际上成人喂小孩吃饭到小孩自己吃饭是一个飞跃,作为父母应该培养小孩学会自己吃饭。宝宝尽早学会自己吃饭有很多好处。

其实,1周岁以后的宝宝,就应当让他自己吃饭。这个时期的宝宝很喜欢自己吃,一开始时宝宝吃的不是太好,但通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宝宝一般能较好地用匙进食了。1岁多一点的宝宝,是训练自己吃饭的最好时机,错过这个时期,往往很难训练,所以要坚持让宝宝自己吃,并且教会宝宝必要的技巧,逐渐纠正撒饭多的毛病。妈妈可以坐在宝宝旁边,及时纠正一些动作,做好了就用语言给予鼓励。

宝宝自己吃饭,是一种很复杂的活动,它要求宝宝的手、眼、嘴的高度协调,同时还伴随着上半身多组肌肉的配合,这些协调与配合受大脑的指挥,所以说:自己吃饭是一种早期教育。当然宝宝自己吃饭还有利于培养宝宝不挑食、不偏食的习惯形成,对家庭及宝宝有利无弊。

另外,宝宝自己吃饭是求知欲和好奇心的表现。从儿童生理、心理发育的过程来看,宝宝在一岁以后自我意识开始萌动,会表现出较强的自我独立愿望,如爱说“我”,“我来”等字眼。他们渴望做一些事情,在学会走路的同时,他们开始想学着吃饭,而且要自己拿着汤匙吃,不愿得到大人的帮助。和走路、玩玩具一样,自己吃饭也是求知欲和好奇心的表现。正是这种求知欲和好奇心扩展了宝宝的认知范围,培养了他们的独立能力。更重要的是,宝宝通过自己的行为感到自己具备影响环境的力量,并初步品尝到成功的滋味。一般说来,发育正常的宝宝都可以在两岁左右学会吃饭,这是他们应该具备的生存能力。

宝宝学习吃饭的过程也是宝宝心理健康发展的重要过程。宝宝经过自己的努力吃饱了,他会由此产生成就感,会帮助他长大后更自信。即使宝宝暂时没有把饭吃下去,他有了失败的体验,也是好事,这样可以增强他的心理承受能力,将来更好地适应社会。所以,在宝宝吃饭的问题上,父母应该更耐心,常常给宝宝鼓励,让他们做好这件力所能及的事。

网友岁月菲菲发贴问:我看好些宝宝早早的就会自己吃饭,我也教了,但是我家宝懒死了,抓着他的手教他拿勺就不学,非要自己一个人拿,弄的到处都是饭,还吃不到嘴里,愁死了!>>快来帮忙支招!

特聘专家朱晓林:您可以给宝宝一个碗,里面放点饭,再给他个勺,让他先锻炼用勺吃,再大一些宝宝的手指更灵活了,再练习用筷子。在吃的过程中宝宝可能会把饭弄撒,把衣服弄脏,没有关系,宝宝学会每样技能都是需要一个过程的,慢慢的他就可以学会独自吃饭了。>>详细

教会宝宝自己吃饭

让宝宝自己吃饭的7个小妙招

准备阶段

诀窍1:让宝宝吃手抓食物

宝宝在6、7个月的时候,就想自己用手抓起食物来吃,而且不用你教他,他自己就能办到。你会怎么做呢?“哎呀,弄得满地、满身都是,太脏了,太乱了,收拾起来太麻烦了。”如果你是这样想的,那么,就别想在宝宝该学会自己吃饭的时候,看到宝宝自己吃饭了。

聪明妈妈可以——

●放手让宝宝用手抓着吃。

●先让宝宝抓面包片、磨牙饼干;再把水果块、煮熟的蔬菜等放在他面前,让他抓着吃。

●刚开始时,一次少给他一点,防止他把所有的东西一下子全塞到嘴里。

诀窍2:把勺子交给宝宝

宝宝10~12个月时,给他喂饭最头痛的问题莫过于他总是要抢勺子。你会怎么做呢?“哎呀,宝宝拿着勺子在盘子里乱戳乱捣,瞧,盘子翻了,碗也倒了。”这时,大多数妈妈会失去耐心,甚至对宝宝大吼大叫,或者当即没收给宝宝的这项特权。宝宝只有干着急,甚至有些胆子小的宝宝,学习吃饭的热情就这样被你浇灭了。

聪明妈妈可以——

●给宝宝一把勺子,教他盛起食物,喂到嘴里。

●给宝宝戴上大围兜,在宝宝坐的椅子下面铺上塑料布或不用的报纸。

●容忍宝宝吃得一塌糊涂。在宝宝成功时,给予热烈的鼓励。

●用较重的不易掀翻的盘子,或者底部带吸盘的碗。

●照顾到宝宝的实际能力,当宝宝吃累了,用勺子在盘子里乱扒拉时,把盘子拿开。不过,可以在托盘上留点儿东西,让他继续做实验。

●刚开始时,给宝宝一把勺子,你自己拿一把,在宝宝自己吃的同时喂给他吃。

提醒

这时的宝宝特别喜欢把手伸到菜盘子里,用手去抓菜,或者把撒在桌上的汤、菜乱拨拉。这并不是他不好好吃饭的表现,他只是在试验食物的感觉。与此同时,他可能把嘴张得大大的,等着你去喂他。所以千万不要大声呵斥。不过,如果他想把盘子整个儿掀翻,你可以暂时把盘子拿开,或者结束喂饭。

诀窍3:游戏中教宝宝用勺子

用勺子盛起食物,并把它送到嘴里,这两件事对于大人来说易如反掌,对于宝宝来说,可都是难度系数很大的哟。他需要时间来练习,起码得好几个星期呢。所以,你可以利用游戏来增加宝宝锻炼的机会,而且宝宝会觉得好玩,乐此不疲。

游戏材料

●一些蚕豆。注意不要选择花生、钮扣等小而坚硬的东西,防止宝宝在大人不注意的时候塞到嘴里,发生危险。

●两只碗,一把勺子。注意碗要重一些且不易碎,以免宝宝动不动就把碗弄翻而产生挫折感。勺子选择大一些、宽一些的,否则很难舀起蚕豆。

游戏方法

把蚕豆放在一只碗里,再给宝宝一把勺子和一只碗,教宝宝用勺子把蚕豆从一只碗里舀到另一只碗里。你也可以拿一把勺子,和宝宝一起舀。当然要尽量让宝宝舀,宝宝也会这样要求的,你可以在必要时给予一点帮助。还有,在宝宝成功的时候,别忘了大声表扬。

提醒

●玩这个游戏时,你一定要在旁边看着。并告诉宝宝这是游戏,不要把碗里的蚕豆放到嘴里。

●如果宝宝用勺子在碗里乱戳乱捣,不必在意,随他去。

●舀豆子时,还可以教宝宝数字,一边舀,一边数数。

特聘专家贾军在访谈中说:你是否因为害怕孩子吃饭太慢、太脏、太乱而放弃了让孩子自己吃饭呢?你是否只关注孩子在幼儿园的饮食、睡眠、盥洗、穿脱衣裤等一系列的生活问题,而忽视了这些生活习惯在家里的养成。孩子自理能力的培养不能只依赖幼儿园,而更应该从家庭教育开始,大家都知道孩子的自理能力很重要,甚至会影响他们的一生。那么,家长平时应该让孩子做家务吗?孩子做家务和学习是矛盾的吗?怎样提高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作为家长该如何培养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呢?>>详细

教会宝宝自己吃饭

实施阶段

诀窍4:尽早让宝宝自己吃饭

12~18个月的宝宝最喜欢学习了,假如这时你不让他自己吃饭,等到快2岁了,你想:“哎呀,上托儿所要自己吃饭的,我该训练他自己吃饭了。”宝宝可不这么想,他已经习惯了你喂他,他才不愿自己吃呢!而且,到那时,学习使用勺子也没那么容易了。

聪明妈妈可以——

●为宝宝提供他最爱吃的食物。

●让就餐的环境轻松而且愉快。

●为宝宝准备一套喜欢的餐具。

●用小碟子装宝宝的食物,这样宝宝会乐于把所有小碟子里的东西吃光,也可避免宝宝对于特别喜欢吃的东西一下子吃得太多。

诀窍5:保持良好的心态

在宝宝吃饭的问题上,妈妈的心态很重要。宝宝的胃口几乎随时会发生改变,所以当你精心制作了他上一顿喜欢吃的东西,端到他面前时,他也许一口也不要吃。这时,你会怎么做?“这不是你最爱吃的吗?妈妈这么辛苦给你做了,你一定要吃,不然妈妈再也不给你做了。”其实,你的宝宝并不是存心捣蛋,只是他真的不想吃。

聪明妈妈可以——

●不要逼宝宝吃不喜欢吃的东西。

不必担心他营养不良,他可能只是不喜欢这种吃法,而不是这样东西,所以换一种制作方法试试。例如蔬菜,不管你切碎了烧给他吃还是蒸给他吃,他都不领情,但是,如果做成馅包在饺子或包子里,宝宝大多不会拒绝。

●不要总是强迫宝宝多吃。

不必担心宝宝会饿着,如果他饿了,自然会自己要求吃东西。如果总是强迫宝宝吃饭,只是破坏他的胃口,使他厌食。所以,不用为了让他多吃一口而想方设法,甚至大动干戈。

不要总是急着问:“你还想再吃吗?”耐心地等待宝宝主动要吧!

●心平气和地对待宝宝的吃饭问题。

不要因为宝宝吃得多表扬他,也不要因为他吃得少显得失望。宝宝吃饭,不是因为你的表扬或批评,而是因为他肚子饿,他想吃东西。所以,要让宝宝自己产生想吃东西的欲望。当你不再逼迫他,他不再感到有压力时,他自然会把注意力转移到吃饭上。

●不要用宝宝喜欢吃的食物引诱他或强迫宝宝吃不喜欢吃的食物。

妈妈们可能会说:“先吃一口菜,吃一口菜,我就给你薯片吃。”你这样做,只会让宝宝更加觉得菜是不好吃的,同时也更增加对薯片的欲望。

诀窍6:让宝宝有饥饿感

宝宝之所以不能好好地吃饭,是因为他不饿。所以,要想办法让他有饥饿感。你可以在宝宝吃了几口就不好好吃的时候,心平气和地说“好了,宝宝吃饱了”然后把碗收掉。不要在乎他剩下多少。这样,几天以后,宝宝就会感到特别想吃东西,那时,你再把食物端到他面前,并且转身去忙别的,让他自己有机会喂自己吃饭。

巩固阶段

诀窍7:宝宝能自己吃了,不要再喂他

宝宝能独立地自己吃了,有时他反而想要妈妈喂。这时,如果你觉得他反正会自己吃了,再喂一喂没有关系,那就很可能前功尽弃。如果他坚持让你喂,你可以简单地喂他几口,然后漫不经心地表示他已经吃饱了。这样,他如果想吃的话,就得自己吃。

家长如何为宝宝把尿?


宝宝从出生到长大,离不开的就是教育。宝宝的早教是每一位家长都关心的一个问题,早期教育能够培养开朗外向的性格,让宝宝有自信的与别人交往。你都知道哪些早教知识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收集整理,为您带来的《家长如何为宝宝把尿?》,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家长是否从孩子一出生就给小孩把尿?我国传统观念认为应从小为孩子建立良好的习惯,把尿还能省掉纸尿片钱,为此家长不惜半夜打断孩子的睡眠,为孩子把尿;而国外家长则更愿意顺其自然,让孩子长大后再自然离开纸尿片。



专家指出,太早给孩子把尿没有必要,除非你能保证半夜不打断婴儿的睡眠。建议1岁左右让孩子白天脱离纸尿片,待孩子2岁左右再开始训练晚上不用纸尿片较为合适。

观点PK:中外家长观点

是否应该给孩子把尿?这个问题中外家长看法可不一样。

中国家长

传统观念认为小孩子不教是学不会自己尿尿的,从小就给孩子把尿,让孩子从小就学会自己控制排尿,是让宝宝一生受益的;教得太晚宝宝就学不会自己尿尿了,这是家长的责任。

外国家长

所有事情顺其自然就好,如果宝宝不想,做家长的也不必强迫它;纸尿片就能解决的问题,家长何必操心呢?把尿会损害孩子的脊椎,夜间把尿坏了宝宝的美梦,让宝宝心情烦躁,不如等宝宝长大了再教。

Q1夜间把尿影响宝宝睡眠?

答案:是的

有家长认为,夜间给宝宝把尿要把宝宝叫醒,打扰了宝宝的睡眠,对宝宝的生长发育极为不利。就凭这一点家长不应该在夜间给宝宝把尿。崔其亮指出,这个观点其实是有道理的,如果家长总是担心孩子会尿床,每天半夜都会叫孩子起床尿尿,孩子的睡眠质量自然不好,由此当然会影响他的生长发育。

一项研究表明,超过八成的婴儿因为更换尿布或者家长把尿而被打断睡眠,这些婴儿因此平均每晚“损失”约1小时睡眠时间。一般而言,1~2岁的儿童每天要睡10个小时,只要少睡半个小时,就会影响到第二天的情绪;而婴儿神经系统发育未成熟,睡眠不足更加重对脑部的刺激,白天活动时反应迟缓,对学习过的东西记忆模糊或者很难察觉周围环境的变化。

需要提醒的是,除了把尿,影响宝宝夜间睡眠的问题还有很多,如宝宝夜间要吃奶、有强光强声刺激、过于嘈杂闷热的环境等等,并不只有把尿会影响宝宝睡眠,保证宝宝高质量睡眠由多种因素决定。

Q2教宝宝尿尿越早越好?

答案:等宝宝长大点再训练为好

中国老人家传统观念认为,宝宝不教是学不会自己尿尿的,而教宝宝尿尿越早越好。真的是这样的吗?崔其亮指出,小孩子撒尿是一种自然的行为,适时适当训练对孩子是有好处的,但是从一出生就开始训练大可不必。宝宝刚出生时器官发育还不成熟,即便把尿会让宝宝尿出,但这也只是一种低级的条件反射,或许并没有真正起到训练宝宝的作用。此外,过小的婴儿夜晚吃奶喝水量较大,膀胱容量又小,肾脏代谢也不完善,所以夜晚会多次尿尿,不用纸尿片极易打断他的睡眠。

因此,建议还不如让宝宝长大一些,其肾脏代谢和膀胱容量到一定程度、并可自主尿尿后再开始训练效果更好,这样不仅训练的时间短,大部分孩子都可到第二天一早才尿尿,这样对孩子夜晚的睡眠影响也会减至最小。

Q3把尿伤脊椎?

答案:并非普遍现象,不必太担心

有人说,抱着孩子把尿会伤了孩子的脊椎,因为这一点反对给孩子把尿。真的有这么严重吗?崔医生说,婴儿出生时脊椎是直的,随年龄增大而变得弯曲。通常婴儿要3个月才能抬头,6个月才会坐,理论上如果给一出生的小孩就以坐立的姿势把尿,如果姿势不当,没有给婴儿很好的支撑力,或者把下肢扳得太开,的确会使孩子的脊椎受到压迫,影响关节发育,甚至脱臼都有可能发生。当然把尿的时间并不长,这种影响不是太常见,也很少听说孩子因为把尿弄伤脊椎的,因此家长不必对此太过担心。

建议

2岁前后看情况训练

时间:崔主任建议家长不要给太小的婴幼儿把尿,选择透气、吸水、柔软、卫生的纸尿片可能更好。根据个人不同情况,在2岁前后训练孩子自行控制排尿是比较合适的,当然训练的时候还要注意循序渐进,不可操之过急。比如以往宝宝习惯一天到晚穿着纸尿片的,可以先让宝宝适应在白天不用纸尿片,等习惯了再到晚上训练。

方法:当然最好避免一些特殊情况,如不要让宝宝喝太多水和牛奶之后马上入睡。这样宝宝一般能在3岁以前逐步学会憋尿,自己控制排尿了。

本文来自:大众医药网

育儿知识:如何给宝宝把尿?


1、育儿知识百科全书:观查宝宝,掌握他的排便方式。宝宝一般何时排便,多长时间排便一次?他一直会在某一特殊時间排便,例如不久醒来的那时候?还会在务必排便的那时候,作出一些特殊的声音、姿势或小表情?

2、如果你的宝宝传出典型性的将要排便的数据信号时,你用两手从后面进入缓缓的分离宝宝的两腿,扶着宝宝腾空坐着坐便器、尿盆、痰盂等上边。育儿知识大全假如宝宝还不大,竖头并不是非常好,就要他的头、颈、背舒服地依靠你的一侧手臂或者你的腹腔。

3、在宝宝排便时,你可以传出嘘嘘”的声音,或者别的相近流水的声音,或者说小便”。育儿知识百科全书:那样做的目地是他会在这一声音和排便中间造成关系。

4、每每你发觉宝宝要排便时,摆放把尿的姿态后,你必须反复这一声音,直至他排便完毕。時间久了,你的宝宝就会把这一声音做为要排便的数据信号,把自身要排便的意向,跟把尿联络起來。

5、睡觉时,在床前放个尿盆。育儿知识大全:夜里宝宝醒来时喝奶以前,或者有心烦主要表现的那时候,就给他们把尿。母亲还可以夜里给宝宝戴尿布,但是这将会会让一些宝宝对把尿这件事情觉得错乱。假如你要让宝宝赤着臀部入睡,别忘记在他跨下垫二三块防水尿布,防止他遗尿。当他弄湿后,能够 缓缓的抽出来最上边哪一块防水尿布,那样能够 尽量避免打搅他的睡眠质量。

如何让宝宝学会自己穿衣服


也许父母觉得孩子长大后自然而然就会穿衣,小的时候可以由家长帮助。但孩子时要上幼儿园的,那时就要求宝宝具备一定的生活自理能力,包括独立穿衣、自己穿鞋、独立如厕等。所以,当宝宝1岁左右的时候,家长要开始慢慢地锻炼宝宝自己穿衣、穿裤子、穿鞋的技能。小编在这里给大家一点训练宝宝穿衣的小技巧。

让孩子感到穿衣服很愉快

给宝宝穿衣时,如果他不愿意让妈妈穿,你可以对他说:“把小手伸过来让妈妈亲一下”。宝宝伸过手来你真的亲吻他一下,然后趁机把胳膊放入袖子里,一边夸奖他做的真好,宝宝会因此而很高兴,觉得穿衣服是件快乐的事。

让宝宝感到穿衣服很好玩

你在给宝宝穿衣服时,要对他讲话,唱歌。还可以给他一些好玩东西让他摆弄,例如有音响的手摇玩具,画片,布动物等等,这样他会觉得穿衣服像做游戏一样好玩。

给宝宝穿衣服时作些提示

你给宝宝穿衣服时让他跟着你哼哼:“我们穿上袜子,穿上袜子,穿上袜子。我们可以快快穿好袜子……”宝宝最终会听懂你的意思和明白穿衣服的顺序。

训练宝宝穿衣的技能

当宝宝表示要自己穿衣服的时候,让他用布娃娃做练习,先给布娃娃脱去衣服,然后再穿上。他每完成一步就要表扬他,并让他有机会多练习。让他练习扣扣子,拉拉链,勾裤钩和解纽子,最后练习系鞋带。你要有耐心,不要期望很快就能学会,因为他还小,但最终会学会的。

选择合适的衣服

你要为宝宝选择穿脱起来都很简单的服装。对宝宝来讲,有松紧带的裙子和裤子,套头衬衫既好穿又好脱,而系扣子的大衣或带拉链的滑雪服就比较难对付。当他把简单的服装应付自如后,再逐渐让他穿式样较复杂的服装。

让宝宝学妈妈的样子

宝宝凡事都喜欢照父母的样子做。如果你一边给宝宝穿衣服,一边做示范,宝宝便会喜欢去学。这样不仅可使宝宝学会正确的穿法,而且也可使他习惯快速穿衣。

练习穿衣服技巧

早晨时间短促,常常腾不出时间。所以你在白天找个清闲的时候,愉快地唱着歌,轻松自如地教他。

妈妈胎教相关推荐

最新更新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