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从小就知道,在别人说话的时候随便打断,是非常无礼的表现。尽管如此,在日常生活中,你可能还是会遇到这样的人:他们很热衷交谈,当别人阐述自己观点时,他们喜欢打断别人,谈论自己的看法。这样的人往往会遭人厌烦,不愿与其交流。但你越是不想和他们说,他们越喜欢加入到你们的谈话中来。那么像这种行为,其背后的机制是什么?遇到这样的人,我们又该如何应对呢?

从发展心理学的角度来说,每个人都经历了一个从青春期的自我中心阶段到成人期的人际――自我互动阶段。在自我中心阶段,青少年感觉自己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存在,每个人都在观察自己的表演,自己的感受永远是第一位的,最值得关注。他们过分关注自我内心的感受而误以为周围的人都不大理解自己,所以也就不大能去照顾别人的真实感受,并且他们往往会曲解别人,以为大家都在对自己指手画脚、品头论足,所以,自我中心化的说话方式成了他们的一种自我防御与保护机制。

那些爱打断他人的人,很可能是没有完成从青春期自我向成人期过渡的阶段,他们的自我同一性在发展中受挫,所谓的自我同一性混乱就是:没有在社会中找准自我的角色,自我认同不良的心理焦虑导致他们不断在与他人交谈中打断别人,不断重复青春期的那种自我防御的谈话机制。

要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就得不断地调整在社会中的自我认同机制,达到一种良性的认同;同时,当要打断别人时,提醒自己“多给别人一些表达的机会,并从中找到自我发展的资源,获得人际双赢”。如果在生活中遇到这类人,你可以起初多给他们一些自我表达的机会,倾听他们把自己的观点谈具体。然后用语言暗示他:“现在我可以说了吗?”你也可以善意提醒他:“希望我说的时候,你先不要插话,好吗?”这种方式会提醒他调整自己的人际沟通方式,达到与他人更顺畅地交流。

扩展阅读

宝宝爱插话 妈妈巧应对


很多家长对这样的情形不会陌生:两个大人在谈论事情,孩子总在一旁插话,非让你理他不可,大人的谈话屡屡被孩子打断……孩子插话有哪些原因?遇到这种情况,应该如何处理?

原因1感到自己被忽视了

广西妇女儿童活动中心心理咨询师李桂云认为,以自我为中心是很多孩子都具有的心理特点,当家长的关注点不在孩子身上时,他们就会感到被忽视、被冷落,希望用插话,或做某些动作的方式引起家长的关注。“就算是成年人,在被冷落时都会不开心,更何况是孩子呢?”李桂云说。

对策让孩子有事可做

“孩子由于感到被忽视而插话,家长千万别呵斥孩子。因为这样不仅达不到制止孩子插话的目的,反而会对孩子造成不良的心理影响。”李桂云表示,要让孩子不在大人说话时插话,首先要多关心孩子、关注孩子,让孩子了解,你时刻在关注着他,不需要通过插话的方式来吸引家长的注意;其次,大人在谈正经事时,如果不想孩子插话,应该避免孩子在场,可以给孩子安排一些小任务,让他在自己的房间内完成,这样孩子就不会因无事可做而插话。

南宁市莹兴双语幼儿园园长颜媛认为,如果大人所谈的事情不是非常重要,家长应尽量先陪孩子10~15分钟,让孩子的心灵得到满足,同时告诉孩子:“现在妈妈有事情要和客人谈,所以陪你的时间不能太长,等晚上客人走了妈妈再陪你好吗?”

原因2原来的计划被打乱了

家长常常会犯这样的“错误”:和孩子约定好的计划,由于客人的到访而临时取消,却不给孩子一个很好的解释。如本来答应陪孩子一起读故事书,可家里来了人,家长就与客人聊起来没完没了。这时孩子在大人说话时插话,就是想引起大人的注意,提醒他“我们的约定还没完成呢!”

对策对孩子说声抱歉

遇到这种情况,家长可不能忽略了孩子的感受。颜媛认为,其实大人在与客人谈话前给孩子的一个解释,一句道歉,就能把孩子安抚好。“妈妈现在有正事要谈,我们的计划没变,只是会推迟一点,你在一旁先玩会儿积木好吗?”告诉孩子等待的大概时间,让孩子知道你与客人谈完话后就会履行诺言。

李桂云认为,一些孩子之所以时常在大人谈话时故意打岔,是因为曾通过插话的方式使自己的要求得到满足。比如,当家长和客人在谈话时,如果孩子提出某些不合理的要求,家长为了尽快摆脱孩子,就会满足他的要求。这就给孩子钻了空子,孩子会认为,“每当大人在谈话时,我只要提要求,就能得到满足。”

原因3插话曾让孩子的要求得到满足

对策不可一味责备孩子

李桂云表示,如果孩子总在大人谈话时提出不合理的要求,一定是家长之前对孩子的教养疏忽的结果。家长应该自己反省反省,不可一味地责备孩子,应当在与孩子的互动中慢慢地进行纠正和引导。

李桂云表示,一些孩子喜欢在大人说话时插话,是因为其表现欲望强,希望通过参与大人的谈话,得到认同。

“如果孩子能参与到大人的谈话中来,这说明孩子的思维比较活跃,孩子在运用自己学到的知识和经历来组织语言,表达思想。”颜媛说。

原因4表现欲强,想参与大人的谈话

颜媛表示,语言组织能力是孩子必须具备的智能,家长应该保护孩子的好奇心和敢于质疑的精神;创造条件,鼓励孩子多说,会说;让孩子自由思考,大胆地提出自己的疑惑,表达独特的见解。但同时,家长应该教会孩子表达见解的正确方式,如等别人把话说完后,自己才能接着说等。具体的做法是:家长应该先停止谈话,让孩子把自己想说的话说完,然后再给孩子讲道理:“你看,妈妈能等你把话说完再接着说,你是否也能像妈妈一样呢?”

南宁市七田教育·智慧源培训学校校长朱海瑕认为,孩子思维活跃,一有想法跳出来,就不顾场合地急于表达,这更要培养孩子的耐心。如果任其发展,不仅是一种不礼貌的行为,还会让孩子变得不懂得倾听,自身的判断力也会受到影响。

一些常用的“插话语”也不可不教给孩子:“妈妈,我现在有重要的事要告诉您。”“妈妈,我可以说一句话吗?”

由于孩子的自制力比成人差,可能会很难管住自己而用不正确的方式插话,家长可以用眼神或手势暗示孩子。这样,孩子会比较容易接受。

对策教会孩子如何正确地“插话”

原因5家长没有以身作则

孩子爱插话,也许仅仅是因为家长没有以身作则。朱海瑕表示,很多家长常常在与孩子说话时没耐心,还没等孩子把话说完,就自己补充了后半句。这样久而久之,不仅孩子的语言组织能力得不到锻炼,而且很容易导致孩子有什么话都憋在心里,懒得表达,或者造成孩子不自信。

对策家长自己不要插话

颜媛指出,让孩子不插话,家长首先自己不要插话。尊重和信任是相互的,家长对孩子的信任和尊重,会换来孩子对家长的信任和尊重。

另外,当孩子在控制自己插话这方面做得很好时,家长应表扬孩子的耐心;当孩子用适当的方式提出自己的要求时,家长不应置之不理,一定要给予帮助和解答。

一些孩子喜欢插话,专家表示,如果妈妈们能够读懂孩子插话的原因,就可以巧妙应对。

宝宝爱咬东西可能是心理问题


专家分析,小宝宝爱咬东西,往往是对这个世界比较好奇,因此总会把东西咬上一口,通过这个方法来了解陌生事物,这也是比较正常的。而大一些的孩子,例如上了幼儿园或者更大的孩子,如果还喜欢咬东西甚至咬人,那么这可能暗示出他们有情绪上的问题,希望通过自己的行为引起别人的注意。因此如果孩子喜欢咬东西、咬人,家长应该首先寻找原因,看宝宝为什么爱咬人。如有的孩子就是在看到其他小朋友动自己的玩具,或者自己的妈妈抱别的宝宝的时候,或是感到不高兴的时候,会通过咬东西来表达自己的不满情绪。在这种情况下,除了疏导宝宝的坏情绪外,家长还可以提醒孩子用语言或其他方式表达自己的意愿,例如让宝宝知道他不开心可以告诉大人,不一定非咬东西。

专家还提醒,一旦咬人、咬东西成了孩子的一种经常性行为,就有必要引起家长的重视了,必要时还要带宝宝去看医生。如果孩子是被其他孩子咬了,也要引起家长的重视,例如在宝宝被咬伤后应立即用肥皂和水清洗伤处,止血之后可用冷敷法。如果咬破了皮肤,最好带孩子看儿科医生。

什么是分离焦虑


爸爸妈妈们有没有发现,在宝宝成长到6、7个月时,宝宝已经开始有了对陌生人、陌生环境的恐惧,只要爸爸妈妈一旦不在身边,就会开启大哭模式。对此,我们可能会认为孩子是怕生,胆小。但是你知道吗?这是宝贝成长中重要的一步——分离焦虑,究竟什么是分离焦虑呢?小编今日为您解答。一、什么是分离焦虑当孩子长到6-7个月以后,我们可以看到,孩子开始害怕陌生人,而且当他们与妈妈或其他亲人分开时,还表现出明显的不高兴。例如,正抓住小床围栏站着的10个月的培培看见妈妈穿上衣服、拿起挎包要出去买东西时,就会哭起来。在同样场景下,用不着围栏的15个月的娜娜就会跑过去搂住妈妈,或者起码也要跟她到门口。如果妈妈关上门走出去,她就会放声大哭。这种反应就是婴儿的分离焦虑。心理学研究证明,分离焦虑一般出现在一周岁之前(此时婴儿正在形成最初的社会性依恋),在14-20周时达到顶峰,然后在整个婴儿期和学前期,其强度逐渐减弱。在不同文化背景下被养育的儿童,最早出现分离焦虑的时间也不尽相同,北美和欧洲婴儿一般在6-7个月出现这种行为,而有些国家的儿童,如非洲乌干达和一些亚洲国家的婴儿在5-6个月时就出现与母亲分离时的焦虑。原因何在?和典型的西方文化相比,这些国家的婴儿与他们的母亲有更多的亲密接触。他们跟妈妈一起睡觉,母乳喂养的时间比西方儿童长,和母亲形影不离,他们常常骑在妈妈身上或被棉绳绑在妈妈身后。和妈妈分离对他们来说是一件大事,所以他们才很早地表现出这种分离焦虑。

二、陌生人焦虑与分离焦虑陌生人焦虑和分离焦虑产生在同一时间,也就是婴儿形成最初的社会性依恋之时,它是婴儿的认知能力和情绪发展的必然产物。为什么刚刚开始体验到爱的欢乐的婴儿,现在突然又被恐惧的痛苦所侵扰呢?

一些心理学家认为,婴儿可能是从他们的亲人那里学会害怕分离的,因为当亲人离开时,他们的一些不舒适感(如饥饿、湿尿布和疼痛)就会增多或加剧。换言之,婴儿会把痛苦的延长或加剧同亲人的不在场联系起来,因此当亲人要离开时,就表现出他们的"条件性"焦虑。

另一些心理学家从行为学角度解释这种现象:自然界的很多事件预告着即将发生的危险迹象。当一些情境经常地与危险相联结时,通过物种的长期演化,对这些情境的恐惧与回避就成为与生俱来的本能,这种本能可以作为一种"生物学的程序",通过遗传传给下一代。处在这些事件中的婴儿就会按照事先编好的程序害怕陌生人、陌生环境,以及和熟人分离后的"陌生场面"。但这种程序性的对陌生事物的恐惧在出生时还没表现出来,因为新生儿的认知能力是很不成熟的,他们需要时间去辨认什么是"熟悉的",并且把这些人、物体和事件与不熟悉的事物区分开来。然而一旦这种辨别成为可能,婴儿身上那种由遗传获得的"对不熟悉事物的恐惧"就会迅速表现出来。婴儿满一岁以后,陌生人焦虑和分离焦虑就变得不那么强烈,以致于他们会主动与亲人分离,并且在妈妈离开房间后能够容忍陌生人的存在,这是因为,婴儿开始把依恋对象作为一个安全基地,这一基地激发了他们的第二种预先编好程序的行为──探究环境。当婴儿冒险离开安全基地进行探究时,他们发现好多新奇的刺激(包括友好的陌生人)都非常有趣,非常好玩。

一项有趣的心理学实验发现,一组10个月的婴儿愿意离开他们的妈妈,冒险进入一个陌生房间,为了在那儿玩。而同样是10个月龄的第二组婴儿,当他们被放在这个同样的陌生房间、并看到他们的妈妈离去时,多数都哭起来。这说明,第一组婴儿在陌生环境里并没有感到不舒适,因为他们知道妈妈在哪里并把她作为一个安全基地去探究别的新环境。

还有一些心理学家从认知发展的角度解释这种现象。他们认为,陌生人焦虑是婴儿知觉发展和认知发展的自然结果。6-8个月的婴儿头脑中已形成了关于熟人面孔的稳定"图式"(即对亲人面孔的稳定、准确的记忆),而生人面孔这时成了与熟人面孔不同的导致恐惧的潜在刺激物。这一年龄的婴儿在产生陌生人恐惧之前,常常凝视着陌生人。这种短暂的凝视不是恐惧引起的"惊呆",而是一个认识过程:他(她)是谁?这个面孔和他熟悉的那些面孔是不是一样?原来熟悉的亲人的面孔到哪儿去了?当他们不能回答这些问题时,就会对陌生人产生警觉,同时用哭声来召唤熟人。随着婴儿的成熟,他们见到的陌生人越来越多,他们关于人的面孔的图式也越来越泛化。因此,两岁的婴儿见到陌生人的面孔就不再感到烦恼,因为他们知道,这些人无非是一些所谓"叔叔"、"阿姨"、"爷爷"、"奶奶"之类,他们都很友好,并没有什么危险。

在能够认识熟人面孔的同时,婴儿还形成了关于熟人可能在哪里的图式。婴儿可能形成了关于"熟悉的面孔在熟悉的地方"的图式。婴儿在日常生活中越来越多地与他们的妈妈分离,并且一般地并不抗议这种短暂的分离。例如,妈妈把十个月的儿子放在客厅的地板上,自己进了厨房,孩子可能会停止游戏,看着她往哪儿走,然后又继续玩他的游戏,并不因妈妈离开而提出抗议。这是因为孩子知道他妈妈去了哪儿;就是说,他在此之前已经形成了"妈妈进厨房"的图式。但是假如妈妈穿上衣服,装起钱包,走向大门口,孩子就不知道妈妈要到什么地方去,因此哭起来。就是说,如果婴儿理解不了不在场的亲人去了什么地方或他们什么时候能回来,他们就会产生分离焦虑。

不管对陌生人焦虑和分离焦虑怎样解释,大多数心理学都认为,婴儿身上出现的这种情绪体验对儿童将来的心理发展有长期影响。早在本世纪初,弗洛伊德就提出,母婴之间稳定的情绪联系的建立,对于社会性与个性的正常发展来说,是绝对必要的,这一观点后来获得了行为学家约翰·鲍尔贝和当代最著名的精神分析理论家埃里克森的赞同。埃里克森认为,早期情绪依恋向婴儿提供了一种基本的信任感,它使儿童在以后的生活中能够与别人建立起密切的感情联系。以研究黑猩猩著称的学习理论家哈里·哈洛和以研究人类学习著称的罗伯特·西尔斯则认为,与母亲的密切联系使婴儿习得了全套的社会技能,使他们能够卓有成效地、恰当地同其他社会成员交往。

缓解孩子焦虑心理的方法


我的孩子在进入大班后,由于有了一些作业,他对自己的学习要求很高,而且由于老师有时候会批评一些没有回家看书的小朋友,他就很担心自己,经常会问我:“我的英语单词还没有记住,怎么办?”“我的作业还没有写好,怎么办?”“时间不够了,我还有好多事情没有作好呢,怎么办啊?"甚至于晚上躺在床上睡不着,也会很焦虑的问我很多遍“我老是想尿尿,怎么办?”“我睡不着,眼睛闭着休息,可以吗?”……面对这些每天都会重复的问题,我虽然都同他说,没有关系,不要担心,可是这似乎都没有改变他的心理状态。有什么好的方法可以让容易焦虑的孩子能够自信些呢?

专家解答:孩子的这个状态除了孩子对自己的要求有关,也可能和孩子对老师的认识有关。可能孩子对于和老师的关系相对敏感,希望得到老师的肯定,总是担心不能满足老师的要求,因此感觉到焦虑。家长可以考虑从这个角度对孩子的想法分析一下,针对孩子的内心,来帮助孩子缓解他的焦虑。

学者认为,孩子紧张焦虑的成因非常复杂,它可以是基因方面的,也可能是由后天环境引起的。

先天气质起一定作用

很多妈妈都有这样的体验,他们的宝贝在4个月大的时候就表现出极度的,见到陌生人就哭泣或害怕。稍长大一些后,他们中的一些依然表现出敏感、自信心不足、自尊心又很强的性格特点,容易紧张,多虑。有些父母很纳闷,自己带孩子和别人没有什么区别,为什么孩子这么“磨人”?在这里,先天气质确实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环境因素

有研究表明,环境因素的作用越来越不容忽视。大多具有焦虑气质的孩子,他们的父母也容易焦虑,或情绪易急躁。不难想象,遇事经常紧张的父母传递给孩子的信息也是惶惑焦虑的;而情绪不稳、爱责打孩子的父母,他们的孩子在长期被忽略、责打、否定的状况下,会缺乏足够的安全感和稳定感。

父母要求过高

如今,更为多见的焦虑是父母通过对孩子实行超前教育给孩子带来的压力——别的孩子不会的自己的孩子要会,别的孩子会的自己的孩子要更精通。由于有了“不能输在起跑线上”这样的高标准,孩子的表现很难让父母满意和认可,他们就一遍一遍地要求孩子做得更好,久而久之,孩子会因为自己不能实现预期的目标,自信心受损,内心焦躁不安。假如父母再辅以恐吓或粗暴的惩罚手段,孩子在做某一件事情时就会显得更加紧张。 

过度保护和溺爱

过度地保护和溺爱孩子,使他缺乏独立性发展,也是造成孩子焦虑的原因。就拿小雨来说,她从小就是家人宠爱下的“小公主”,几乎没有受到过什么委屈,就连上幼儿园,也是姑姑工作的地方。1年前,姑姑随丈夫出国定居,小雨有一阵子不想去幼儿园,后来勉强去了,就开始咬起指甲来。家人的过度包办通常使孩子失去了适应社会能力的锻炼机会,当他们独自置身于新环境、新情景中或与陌生人接触,会产生不知如何应对的困惑,以致情绪波动、过度担忧。

父母关系不和谐

也有很多孩子的焦虑影射了父母关系的不和谐。比如父母在婚姻关系上有裂痕,他们自己不愿意面对,而通过提高对孩子的要求来弥补婚姻中的缺陷感;孩子此时也会下意识地配合父母,表现出一些焦虑的症状,使家里的矛盾转移到自己的身上,心甘情愿地做“替罪羊”,从而避免父母关系的破裂。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