胎教怎么教
2021-05-04 胎教怎么教 如何教童话故事 胎教都教什么针对性格特质教孩子“玩”。
有一段时间,我对自己4岁的儿子很困惑,他胆小、做事没有毅力,有很多我不能容忍的缺点:一次,幼儿园邀请家长去参加开园活动,小朋友都在那里大大方方表演,就他一个人缩在角落里不吭声,老师拉他也不上去;别的小朋友都在一起玩,只有他总是牵着我的衣角;搭积木搭到一半时倒了就不耐烦,怎么哄他都不肯再玩下去……凡此种种,令我沮丧不已,可我知道,孩子的可塑性是很强的,一定要相信自己可以改变他。
在研究了儿子的性格特质,广泛征询了各方高人的意见之后,我为儿子设计了一个既另类又简单的计划—教他“玩”。
当然这玩不是瞎玩,选的全是有针对性的项目,第一个就是颇需点勇气的小滑板车。
一开始,儿子总是紧紧地抓住我的手不放,我稍一松手他就哇哇大叫。我坚持着鼓励他:兵兵,你滑得不错,妈妈相信你一定能学会的。一次又一次地,儿子在我的期待中,手慢慢松开了,开始在我的保护下歪歪斜斜地慢慢滑。一小步、两小步,一大步、两大步,儿子终于找到了一点感觉,他开始兴奋起来,对我叫着:“妈妈,我不要你扶了,你看我自己会了。”当然,也有摔倒的时候,但在成功的巨大诱惑下,那根本就不算什么了。一周以后,儿子已经能自如地操纵小滑板车,在同龄的孩子中还算超前了一步。
这时,我开始了计划中的第二个项目:教儿子跳绳。
我先自己变着花样跳给儿子看。儿子觉得有趣,迫不及待地抢过绳子来玩。可真把绳子拿在手里自己跳时,感觉就不那么对劲了—不是手不动,就是脚不动,很难手脚并举。于是我让他不动绳子,先做动作,找找感觉。孩子是没多少耐心的,当他发觉一项活动不是那么简单后就很容易放弃。为了让他坚持下去,我找来几个大一点的小朋友,一人牵一头绳子,换一种方法让儿子跳。儿子在绳子中间钻来钻去,乐得哈哈大笑,脚会动了,手就容易了,两周后,儿子跳绳的技术已有小成。
接连攻克了两个“堡垒”之后,我明显感觉到儿子的自信心增强了,对运动的兴趣加大了,户外活动的时间延长了。而且,因为儿子技艺傍身,总能吸引到一些小朋友跟他玩,慢慢地他懂得了怎么跟别人交往,性格也越来越活跃。
成果还需要巩固,我又开始了计划中的第三个项目:教孩子骑两轮自行车。
这个项目训练的难度比小滑板车要大些,一开始儿子的小手根本把不住龙头,扭来扭去,连人带车摔了好几次。不过有了前两次的训练经验,他的情绪不那么急躁了。我一边扶着他骑,一边给他指导几个关键点:掌握龙头、身体平衡、放松。找到感觉后,儿子扭扭歪歪地上路了,竟然骑出了5米远。这一来,他的信心大增,10天左右的时间,就已经能骑着小两轮车骄傲地跟在我身后去买菜了。
不过短短几个月的时间,我的另类计划大获成功。现在儿子还学会了游泳,并开始学溜冰了。虽然还在起步,可是我相信他一定能学会,因为他已经把挑战当作了一种乐趣,这样的孩子我还担心他胆小没有毅力吗?他已经切身体验到做一件事只要有勇气只要坚持就一定能做好。我想,这对他是一种很好的心理训练,也是一种学习态度和习惯的训练,比教他认几个字背几句诗强多了。不信吗,你自己试试看吧。
玩中的乾坤:
1.从易到难、循序渐进、各个击破,让孩子逐渐增强信心。
2.不要操之过急,孩子玩会一样东西有个量变到质变的过程,要学会耐心等待。zj09.coM
3.家长要摆正自己的心态,要放得开,不能保护过度,如果孩子后面老是跟着一个大惊小怪、咋咋呼呼的尾巴,孩子怎么会勇往直前呢?
扩展阅读
素质教育对孩子的重要性
护孩子天才,培人才博才。早教是宝宝出生的第一个教育,早期教育可以让孩子拥有生活的智慧,对于早期教育,你觉得应该怎样做呢?为了让您在使用时更加简单方便,下面是小编整理的“素质教育对孩子的重要性”,仅供您在工作和学习中参考。
当前,许多家长认为智力发展最重要,“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于是,孩子入学前,父母以他能否按要求算对一道题或者能背诵一首诗,来判断孩子是否聪明,是否有用。孩子入学后,考试成绩就成了父母和老师判定孩子是否聪明的标准。一些家长反对孩子当班干部,怕影响学习,只要自己的孩子学习好,能考得上大学就行了。实际上,这是对人才理解的偏颇。考试分数并不能完全真实地反映一个人的水平,尤其是一个人的能力从分数中是很难看出来的。这种盲目追求分数的教育,必然造就一批“高分低能”或“低分低能”的人,这种人并非当今社会所需。
1987年1月,75位诺贝尔奖得主聚集巴黎。有人问一位获奖者:“您在哪所大学、哪个实验室学到了您认为最主要的东西?”白发苍苍的学者沉思片刻,答道:“幼儿园”。“在幼儿园您学到了什么?”“把自己的东西分一半给小朋友不是自己的东西不要拿东西要放整齐,吃饭前要洗手做错事要表示道歉午饭后要休息要仔细观察周围的大自然。”
这位科学家的回答耐人寻味。这位科学家谈自身的成才体会,避开了早期智力开发的作用,强调品德文明的养成,确实抓住了问题的精髓,这位科学家的意思无外乎说一个人成功与否,素质教育起到了更重要的作用。
素质教育要求让受教育者全面发展,即让受教育者在生理方面、心理方面、智力方面、品德方面、审美能力方面、社交能力方面等得到全面和谐的发展。单突出某一方面的教育,或者过早引导幼儿的兴趣朝一个狭窄的方向发展而忽略其他方面素质的培养,对幼儿的发展都是不利的。当前在家庭教育中还存在着重视才艺学习,忽视“做人”教育的做法。一方面,不少家长对子女的教育往往带有明显的功利性。认为幼儿素质教育主要是进行才艺学习,而不考虑幼儿的兴趣、发展可能及趋向,造成孩子生理、心理上的沉重压力,影响孩子身心正常发展。另一方面,不少幼儿园教师由于对素质教育认识不足,为了迎合部分家长的育儿价值取向,也自觉不自觉地偏重教给一些知识性东西或单方面重视对幼儿进行才艺训练,忽视了对孩子的品行训练和培养,与素质教育背道而驰。
素质教育强调,幼儿从诞生那一刻起,就是一个活生生的独立的个体,有自己独立的意愿和个性,有自己的种种需要和权力。教育者要尊重儿童的人格尊严,满足他们的合理要求和情感需要,根据孩子的年龄特点和个性差异实施教育,要相信每个孩子都有巨大的自我发展潜力,面向所有孩子,在教育中最大限度地发挥幼儿的主观能动作用。从幼儿教育目标上看,素质教育是“创造适合每个儿童的教育”,以促进每个孩子在原有水平上都得到发展在教育内容上,强调全面性和基础性,凡是做人所必须具备的基本素养和能力,在教育内容上都有所反映,主张把学习与幼儿生活实际紧密联系起来,使孩子做到“四个学会”,即学会认知,学会生存,学会做事,学会与人共同生活。
家庭是幼儿的第一学堂,父母是幼儿的第一任教师。父母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表情的微妙变化等,都会牵动着孩子的思维神经。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是一个健康、活泼、聪明伶俐、独立、自理能力强,有坚强意志的孩子。那么,作为父母,不要把素质教育当成一句口号,而要身体力行,为孩子做个好榜样,并把素质教育贯穿在孩子的日常生活之中。
首先,父母要做到热爱孩子与严格要求孩子的统一。爱是教育的起点和基础。但爱要有分寸,不要溺爱。家长经常坚持诸如要求孩子自己能做的事情自己做,不自私,不说谎,尊敬长辈,关心他人等正确的要求,就能使疼爱变成促进孩子进步的动力。实际上,对孩子的严格要求就是一种负责任的理智的爱。
其次,父母要鼓励孩子参加集体活动,多与同伴交往。孩子在集体生活中,可以学会尊重别人,学会与人合作,学会各种社交技能,同时能体会到快乐,体会到公平与合理,也能更客观地认识自己。
再次,父母要注重培养孩子的独立性、坚韧性、同情心等良好的个性品质。要适当给孩子安排一些自我服务劳动、家务劳动和公益劳动,放手让孩子学会自己应付日常生活和游戏活动中各种各样的问题,使孩子在解决问题,克服困难中锻炼意志品质,提高能力。
素质教育决不是一句挂在嘴边的口号,幼儿素质教育离不开家庭教育,需要每位家长都能当好孩子们的老师。幼儿素质教育的核心目标是帮助儿童在他们的生命之初,就种下在整个成长阶段必备素质的种子,并且呵护它们,期待着有朝一日,这些种子能够开出绚丽的人生之花。
根据孩子性格特点选择早教方式
每个孩子都有成为天才的潜力,关键是父母和教师是否有点石成金的双手。为了开发宝宝的潜能,我们要给宝宝进行早教。给宝宝进行早期教育,可以培养他们的人际技能。孩子早教最适合的年龄是多大呢?下面是由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根据孩子性格特点选择早教方式,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孩子的性格特点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其学习方式和需求。所以,对于早教方式的选择,应该根据孩子的性格特点来制定相应的教育方案,以满足其个体化的需求。
孩子是一个独立思考的个体,特别是一些性格外向、好奇心旺盛的孩子。对于这样的孩子,应该鼓励并提供各种开放式的学习环境和学习机会,让他们可以自主选择和探索。例如,可以为他们提供一些启发性的游戏玩具,让他们通过玩耍和探索来开发自己的认知能力。还可以通过带领他们参观博物馆、图书馆等地方,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
一些性格内向的孩子可能较为害羞,不太愿意和陌生人交流和互动。对于这样的孩子,应该提供一个温暖、安全的学习环境,尽量减少与陌生人交流的场合,以免给他们带来过多的压力。同时,可以通过一些亲子活动来培养他们与家长的情感交流和亲密关系,使他们逐渐克服内向的性格特点,并慢慢适应与他人的交往。
还有一些孩子有些情绪波动比较大,容易冲动和沮丧。对于这样的孩子,应该注重情绪管理的教育,帮助他们认识和控制自己的情绪,并提供安全的情绪宣泄方式,比如与他人倾诉、绘画、写作等。还可以通过一些团队活动来培养他们的合作能力和沟通技巧,使他们学会与他人合作并解决问题。
另外,还有一些孩子可能比较安静和保守,害怕尝试新事物。对于这样的孩子,应该注重培养他们的自信心和勇气,激发他们对新事物的兴趣。可以通过一些小游戏、角色扮演等方式来帮助他们逐渐放下保守,勇敢尝试新的事物。同时,也要注重给予他们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让他们慢慢适应新环境,并培养他们的适应能力。
在早教方式的选择过程中,还应该根据孩子的年龄和身体发育状况来制定相应的教育计划。比如,对于幼儿期的孩子,主要应该注重培养他们的基本动作能力、社交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而对于学龄期的孩子,则可以适当加大学习强度,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学习习惯。早教方式的选择应该打破传统的束缚,根据孩子的性格特点和身体发育状况,制定个性化的教育方案,以促进其全面发展。
如何让早教更具针对性
天才儿童不是天生的,是早期教育和生长环境影响的结果。我们可以通过以辅助游戏的方式,对幼儿进行早教。早期教育可以让孩子有更多的学习兴趣,父母该不该对孩子进行早期教育呢?下面是由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如何让早教更具针对性”,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早教是指从婴幼儿时期开始进行的教育活动,旨在促进婴幼儿的全面发展。为了让早教更具针对性,我认为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内容需要丰富,不局限于一种教育手段或者内容,以打造一个多样化、综合性的早教项目。
针对早教的内容,可以通过提供多元化的学习资源来丰富教学内容。这包括音乐、美术、语言、数学等多个方面的教育内容。例如,可以为婴幼儿提供丰富多样的音乐体验,让他们通过听觉、视觉和触觉感受音乐的魅力。可以引入美术教育,帮助婴幼儿培养艺术细胞,提升创造力和审美能力。同时,还可以通过游戏和互动的方式开展语言和数学教育,帮助婴幼儿学习语言表达和数理思维。
早教的针对性还可以通过不同年龄段的分层教学来实现。根据婴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发展需求,将他们分为不同的年龄组别,针对性地设计教育内容和教学方式。对于0-1岁的婴儿,可以注重感官开发和运动能力的培养;对于1-3岁的幼儿,可以注重认知能力、语言表达和社交能力的培养;对于3-6岁的儿童,可以注重逻辑思维、创造力和动手能力的培养。通过分层教学,能够更有效地满足不同年龄段婴幼儿的发展需要。
另外,早教内容需要与婴幼儿的兴趣爱好相结合,激发他们的学习动力。了解婴幼儿的兴趣所在,针对性地提供相关的教育内容,可以更好地引导他们参与学习。例如,如果一个婴幼儿喜欢动物,可以通过教授动物的外貌、生活习性等知识,引发他们对动物的好奇心和学习的兴趣。还可以通过提供趣味的游戏和活动,让婴幼儿在玩耍中学习,提升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为了让早教更具针对性,可以加强与专业机构和专家的合作,借鉴其研究成果和经验,制定教学方案。与专业机构合作可以获得更科学的教学理念和方法,与专家合作可以得到更专业的指导和评价。定期开展教师培训,提升教师的专业知识和教育能力,并及时反馈教学效果,不断改进教学方案。
亲子早教网小编认为,为了让早教更具针对性,可以从提供多元化的学习资源、分层教学、兴趣引导以及与专业机构合作等方面入手。通过这些举措,可实现早教内容的丰富性,从而更好地促进婴幼儿的全面发展。
应该着力培养孩子哪些人格特质
年轻父母应该着力培养孩子哪些人格特质?其中,哪些是重要的?
“如何培养孩子拥有成功者的人格特质”,因为身为父母,我们最重要的功能之一,就是帮助孩子拥有能适应社会和面对生活的能力,(心理学家称这种能力为“社会力”)。况且,生活在这个所谓“适者生存”的现实社会里,拥有成功者的人格特质,也确实能帮助我们达到标杆的成功机率高了许多。
以下我所罗列出的人格特质,并不单单是从一个儿童心理治疗专业人士的角度来看,也是从一个已经有多年生活经历、阅人无数的年长者的角度来看。在我已然超过30年的职业生涯中,我见识过那些从名牌学校毕业,一开始就锋芒毕露、才华洋溢的年轻孩子,我原本以为他们能一路保持领先,可却没有想到在经历职场中无数个迥异于学校环境的挑战之后,他们却因为人格特质的缺失而轻易地从竞争中败下阵来。根据我的观察,他们所缺乏的,就是我试着在这里要说明的几项能帮助自己在人生偶遇的困顿中,将自己从逆境中挣脱出来的能力。
父母应该着力培养孩子以下几个人格特质:品德技能、善良与感恩的心、纪律和责任感、勇气与进取、诚实和正直。